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语文 >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正文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

时间: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⑵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⑵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标

  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测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身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教师讲故事,出示课题、作者并板书孙权劝学)

  2.作品、作者介绍

  师提问学生,师生齐说,《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谁能说一下《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书?司马光是一个什么人?(提问学生)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教师介绍《资治通鉴》的命名由来并出示。当年宋神宗之所以给这本书命名为《资治通鉴》,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意思,其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希望同学们通过孙权劝学这个小故事,也能有所收获。

  学习这篇文章的主要目标是:出示课件,生齐读明确。

  1、朗读课文,能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懂文意;

  2、通过诵读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形象;

  3、通过阅读、体验、感悟,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

  二、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教师出示多层次朗读要求,讲读明确。

  (一)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下面请大家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如果碰到生字和不懂的地方,在下面后面的合作朗读中与大家讨论解决。(教师口述)

  2.全体起立,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朗读。先交流自己画出的字词,互相质疑答疑,再小组集体朗读课文。(师提出要求,生起立朗读)

  3.小组展示朗读成果。(两个小组)

  4.出示全文,教师强调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和停顿不当之处。

  5.全班齐读课文

  (二)读懂文意,理解内容

  1.小组合作,通译全文。(起立)

  2.二人小组合作,读译全文。

  3.学法点拨

  通过我们对文意的疏通,我们知道,我们依然用到了以前翻译文言文常用的五字法,

  就是,让生说(留替调补删)并出示。明确文言文翻译五字法翻译课文最基本的方法。

  (三)读出语气,品味语言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2、能力目标:能正确翻译全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小组合作准确翻译、研讨理解内容及作者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正确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 1 课时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翻译疏通,积累词语,初步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家作品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西下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 》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

  孙权: (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注音和句读。

  2、读准字音 :卿 岂 邪 更 孰 遂

  3、学生朗读课文。

  四、反复朗读,看书下注释,翻译,了解全文大意

  1、积累词语:

  谓:对……说 卿:君对臣的称呼,你 当涂:当道 ,当权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辞:推托 多务:事情多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学官 但:只不过 涉猎:粗略地阅读 吴下阿蒙 今义: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更:重新 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2、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过去的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跟吕蒙议论事情,十 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当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后就分别了。

  五、概括课文情节,初步感知内容(出示问题,允许讨论)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学——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友)

  六、作业: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资治通鉴》 》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情节:孙权——劝学

  吕蒙——辞学 ----就学

  鲁肃——大惊---- 结友

  第 2 课时目标: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情节导入新课。

  二、研讨课文:

  1、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叹学 ”,“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论议”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三

  【教材内容分析】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习了7篇古文,14篇古诗,在下册学习了2篇:《伤仲永》《木兰诗》,对古文的几种翻译方法已经有了初步掌握,也积累了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环境分析】

  由于张家砭中学是乡镇初中,还没有完备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兴趣大,容易激发学习兴趣。特别是文言文中信息量大,多媒体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2.掌握有关文学常识。3.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加以背诵2、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语气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设想】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我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合作探究、当堂展示”的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兴趣,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而且,文言文的朗读必须读出“古味古韵”。本课中我将通过学生多层次、分角色朗读,把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自主学习”,即关注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意, “合作探究”,即小组内进行交流,合作完成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当堂展示”,即在个人思考与小组合作之后,能积极主动大胆展示,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渲染氛围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叫吕蒙,吕蒙武艺高强,勇猛无比,为吴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这不,吴国国君孙权都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就让我们从今天的这篇课文《孙权劝学》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题、作者)

  二、介绍作者,人物竞猜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司马光,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与他相关的知识(展示)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集》。《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2、人物竞猜

  1、被曹操称赞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是哪位国君?

  2、成语“吴下阿蒙”是东吴哪员大将?

  3、歇后语“______上了孔明船-----稀里糊涂

  三、分层次读课文,整体把握。

  1、 师范读,生听读,请听清字音,明确停顿;

  步骤:师先读,生听读,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只要读准字音即可。在学生试读一遍后,出示下列重点字词,让学生识记,反馈,记忆。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教学重点

  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三、教与学互动设计

  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片首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说到三国这段历史,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确实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真可谓三国鼎立水火不溶,但曹操又曾说过这样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到底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佩服,对于孙权,我们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想和同学们共同穿越时空,回到三国,走近孙权,了解他的其他方面。

  出示课题《孙权劝学》(板书《孙权劝学》)。

  (二)交流预习

  1.走近司马光(小组交流课前预习资料)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2.强调重点字音,评选拼音高手,汉字英雄

  三、读准字音

  1.指导学生读,正字正音

  2.老师配乐范读

  3.个人展示读

  4 . 齐读

  友情提示: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四、读懂文意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译,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设计范文3篇

2.初中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精选公开课教案

3.初中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优质教案

4.七年级下册语文15课 孙权劝学

5.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课后题答案

6.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练习试卷

7.七年级语文《风雨》教案设计大全

8.七年级下册语文15课孙权劝学

9.孙权劝学阅读感受范文五篇

10.初中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