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
如何准备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快来看看吧。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
一、语文知识点
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
D表着重强调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B看到look
C写到writeD说到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
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B找寻明暗线索
C依据时空顺序D依据逻辑顺序
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B象征写法C烘托写法
D以小见大写法E先扬后抑写法
F虚实结合写法G夹叙夹议写法
高考语文易错的108个多音字总结
1、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出售,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3、喝:武松大喝(hè)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è)彩。
4、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ó)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5、蕃:吐蕃(bō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án茂盛、繁多)衍了几千年。
6、量:有闲心思量(liáng)她,没度量(liàng)宽容她。野外测量(liáng)要量(liàng)力而行。
7、沓: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dá)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a)之色。
8、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9、载: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10、曝:陈涛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11、宁: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níng)静过,但他宁(nìng)死不屈,也不息事宁(níng)人。
12、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é)在家和(huó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ò)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è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13、省:湖北副省(shěng)长李大强如能早些省(xǐng)悟,就不致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xǐng)人事了。
14、拗:这首诗写得太拗(ào)口了,但他执拗(niù)不改,气得我把笔杆都拗(ǎo)断了。
15、臭:臭气熏天的臭(chòu)是指气味难闻,无声无臭的臭(xiù)是泛指一般气味。
16、度:度(dù姓)老师宽宏大度(dù名词),一向度(duó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ó动词)人。
17、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ā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òng)而散。
18、丧:他穿着丧(sāng)服,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丧(sàng)气。
19、差: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
20、扎: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ā)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
21、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22、盛:盛(shèng)老师盛(shè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éng)饭。
23、伧:这个人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cāng)俗。
24、创:勇于创(chuà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g)伤。
25、伯:我是她的大伯(bó),不是她的大伯(bǎi)子。
26、疟:发疟(yāo)子就是患了疟(nǜe)疾。
27、看:看(kān)守大门的保安也很喜欢看(kàn)小说。
28、行:银行(háng)发行(xíng)股票,报纸刊登行(háng)情。
29、艾:他在耆艾(ài)之年得了艾(ài)滋病,整天自怨自艾(yì)。
30、把:你把(bǎ)水缸把(bà)摔坏了,以后使用没把(bǎ)柄了。
31、传:《鸿门宴》是汉代传(zhuàn)记而不是唐代传(chuán)奇。
32、荷:荷(hé)花旁边站着一位荷(hè)枪实弹的战士。
33、涨:我说她涨(zhǎng)了工资,她就涨(zhàng)红着脸摇头否认。
34、奇:数学中奇(jī)数是最奇(qí)妙的。
35、炮:能用打红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和炮(páo)制药材吗?
36、给:请把这封信交给(gěi)团长,告诉他,前线的供给(jǐ)一定要有保障。
37、冠:他得了冠(guàn)军后就有点冠(guān)冕堂皇了。
38、干:穿着干(gān)净的衣服干(gàn)脏活,真有点不协调。
39、巷:矿下的巷(hàng)道与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àng)有点相似。
40、薄:薄(bò)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欢迎,但要薄(bó)利多销。
41、拓:拓片、拓本的"拓"读tà,开拓、拓荒的"拓"读tuò。
42、恶:这条恶(è)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43、便:局长大腹便便(pián),行动不便(biàn)。
44、宿:小明在宿(sǜ)舍说了一宿(xiǔ)有关星宿(xiù)的常识。
45、号:受了批评,那几名小号(hào)手都号(háo)啕大哭起来。
46、藏:西藏(zàng)的布达拉宫是收藏(cáng)大藏(zàng)经的宝藏(zàng)。
47、轧:轧(zhá)钢车间的工人很团结,没有相互倾轧(yà)的现象。
48、卡:这辆藏匿毒品的卡(kǎ)车在过关卡(qiǎ)时被截住了。
49、调:出现矛盾要先调(diào)查,然后调(tiáo)解。
50、模:这两件瓷器模(mú)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ó)型做出来的。
51、没:驾车违章,证件被交警没(mò)收了,他仍像没(méi)事一样。
52、舍:我真舍(shě)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shè)。
53、殷:老林家境殷(yīn)实,那清一色殷(yān)红的实木家具令人赞叹不已。
54、还:下课后我还(hái)要去图书馆还(huán)书。
55、系:你得系(jì)上红领巾去学校联系(xì)少先队员来参加活动。
56、假:假(jiǎ)如儿童节学校不放假(jià),我们怎么办?
57、降:我们有办法使从空中降(jiàng)落的敌人投降(xiáng)。
58、脯:胸脯(pú)、果脯(fǔ)不是同一个读音。
59、间:他们两人之间(jiān)的友谊从来没有间(jiàn)断过。
60、石:两石(dàn)石(shí)子不够装一卡车。
61、劲:球场上遇到劲(jìng)敌,倒使他干劲(jìn)更足了。
62、茄:我不喜欢抽雪茄(jiā)烟,但我喜欢吃番茄(qié)。
63、刨:我刨(bào推刮)平木头,再去刨(páo挖掘)花生。
64、弹:这种弹(dān)弓弹(tán)力很强。
65、颤:听到这个噩耗,小刘颤(zhàn)栗,小陈颤(chàn)抖。
66、扒:他扒(bā)下皮鞋,就去追扒(pá)手。
67、散:我收集的材料散(sàn)失了,散(sǎn)文没法写了。
68、数:两岁能数(shǔ)数(shù)的小孩已数(shùo)见不鲜了。
69、参:人参(shēn)苗长得参(cēn)差不齐,还让人参(cān)观吗。
70、会:今天召开的会(kuài)计工作会(huì)议一会(huì)儿就要结束了。
71、簸:他用簸(bò)箕簸(bǒ)米。
72、吓:敌人的恐吓(hè)吓(xià)不倒他。
73、胖:肥胖(pàng)并不都是因为心宽体胖(pán),而是缺少锻炼。
74、耙:你用梨耙(bà)耙(bà)地,我用钉耙(pá)耙(pá)草。
75、伺:边伺(cì)候他边窥伺(sì)动静。
76、好:好(hào)逸恶劳、好(hào)为人师的做法都不好(hǎo)。
77、咳:咳(hāi)!你怎么又咳(ké)起来了?
78、处:教务处(chǔ)正在处(chù)理这个问题。
79、囤:大囤(dùn)、小囤(dùn),都囤(tún)满了粮食。
80、缝:这台缝(féng)纫机的台板有裂缝(fèng)。
81、澄:澄(dèng)清混水易,澄(chéng)清问题难。
82、扇:他拿着扇(shàn)子却扇(shān)不来风。
83、得:你得(děi必须)把心得(dé)体会写得(de)具体、详细些。
84、屏:他屏(bǐng)气凝神躲再屏(píng)风后面。
85、几:这几(jǐ)张茶几(jī)几(jī)乎都要散架了。
86、卷:考卷(juàn)被风卷(juǎn)起,飘落到了地上。
87、乐:教我们音乐(yùe)的老师姓乐(yùe),他乐(lè)于助人。
88、了:他了(liào)望半天,对地形早已了(liǎo)如指掌了(le)。
89、吭:小李一声不吭(kēng),小王却引吭(háng)高歌。
90、粘:胶水不粘(nián)了,书页粘(zhān)不紧。
91、畜:畜(xù)牧场里牲畜(chù)多。
92.称:称(chèng同"秤")杆的名称(chēng)、实物要相称(chèn)
93.弄:别在弄(lòng)堂在玩弄(nòng)小鸟。
94.俩:他兄弟俩(liǎ)耍猴的伎俩(liǎng)不过如此。
95.露:小杨刚一露(lòu)头,就暴露(lù)了目标。
96.重:老师很重(zhòng)视这个问题,请重(chóng)说一遍。
97.率:他办事从不草率(shuài),效率(lǜ)一向很高。
98.空:有空(kòng)闲就好好读书,尽量少说空(kōng)话。
99.泊:小船漂泊(bó)在湖泊(pō)里。
100.朝:我朝(zhāo)气蓬勃朝(cháo)前走。
101.膀:膀(páng)胱炎会使人膀(pāng)肿吗?
102.校:上校(xiào)到校(jiào)场找人校(jiào)对材料。
103.强:小强(qiáng)很倔强(jiàng),做事别勉强(qiǎng)他。
104.塞(sài)外并不闭塞(sè),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
105.辟:随意诬陷人搞封建复辟(bì)可不行,得辟(pì)谣。
106.倒:瓶子倒(dǎo)了,水倒(dào)了出来。
107.都:大都(dū名词)市的人口都(dōu副词)很多。
108.匙:汤匙(chí)、钥匙(shi)都放在桌子上。
高考语文易错成语500例之一2011-06-01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4.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39.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1.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2.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43.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4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46.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47.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48.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49.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0.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51.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52.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54.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55.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56.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57.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58.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水瓶。
59.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60.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是,对,正确。
高考语文阅读汇总梳理
1、读懂文章
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理清如下要点:
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
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2、科学答题
(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__’的说明”“不能表明‘______’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6)错误选项错误类型识记:
A答非所问(不需要回到原文)
B张冠李戴,表述A的内容说到B头上。
C无中生有(缺乏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无依据。
D偷换概念,和张冠李戴类似,但这里更多指向结果。
E以偏概全,局部、部分代替了整体。
F混淆时态(时空穿越或将然变已然),将要发生的说成已经发生。
G或然变必然,可能发生说成必定发生。
H因果错乱,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
I混淆是非(否定不当),故意对原文信息反说,正确的说错,错误的说对。
J指代有误,对文中某处的代词的指代表述错误。
3、做题的两个意识
(1)整体阅读整体把握的意识。拒绝不读文章直接做题。
(2)语段和完整语句的意识。
(3)最后做翻译题。其基本方法如下:
A将句子带回原文,找到恰切的语境,理解这个句子大致讲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意思。
B勾画出这个句子中的名词(含代词与名词性短语)和动词(含动词性短语),尤其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这些不需要翻译)。理清句子中的人物关系和相关事件。
C注意句子的特殊句式和句子中的固定结构和短语。
D在试卷上将每个词语逐一翻译,连起来读一读,在此基础上补充省略的成分,调整语序,再读,勾画出疑惑处。注意要有“文言意识”,对于难解的实词尽量联想相关成语,不要轻易用该词的现代汉语意思。
E 对疑惑处,根据句子意思和上下文语境推测正确的含义。这个办法也适用于实词理解题。将答案誊写在答题卷上。
1、读懂诗歌
(1)用关注“标题、意象、注释、情思语、即时诗人”的办法读诗歌,并快速判明诗歌类别——写景或者写物或者写人,根据相应类别诗歌的特点进行解读。
(2)关注诗歌的艺术手法(内容上的描写手法、主题上的抒情手法、语言上的修辞手法和结构上的结构手法)
2、审读问题
(1)勾画题干(问题要求的——概括、分析、简析、赏析,问题范围——全诗、第几联、上片等等,问题对象——情感、意境、形象、艺术手法等等),明确问题要求。
(2)根据问题要求和对象,弄清楚题型,按照题型的基本模式与步骤组织答案素材。
3、科学答题
(1)按照题型与相应步骤答题。
(2)一般,题目问什么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
(3)注意使用术语,每一点均先观点后阐释。
(4)分点作答,分条陈述。合并相同点。
(5)语言简洁明了,不写可有可无的字词句。
特别提醒:答题中请随时保持对诗歌类别意识的重视与运用,随时关注诗歌中的即时诗人。
4、诗歌鉴赏相关知识体系。
(1)诗歌类别
A、借景抒情类
景即画面是主要内容,由一组意象构成画面。抓画面的命名与特点,注重景的描写(描写的角度、顺序、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修辞手法),景表现出的情感。
B、托物言志类
物,一个或者诗歌中的主要的核心的意象,以象征手法来借物表达人的志趣精神等。抓物的特点(外在与内在——内在由外在特点、环境特点共同作用产生),注重物的描写(描写的角度、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尤其是间接、修辞手法),物象征的人的志趣精神与品质。
C、写人抒情类
人,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抓人的即时处境、即时身份地位(如主人还是客人、送别者还是离别者)和人物关系,注重对人的描写(描写的手法——直接如动作、心理、细节等等,间接如衬托等),人物的追求与情思即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2)艺术手法
A描写手法(关涉内容或者诗歌的形象)
分为直接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a写人:语言、动作、心理、表情、肖像、细节描写等。b写物:动作、情态、绘声绘色绘形、描摹、勾勒等。c写景:绘声绘色绘形、浓墨重彩、描摹、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 d共有:渲染、对比、大笔勾勒、工笔细描等等。
间接描写:烘托(主要是写人写物)、衬托(反面则为反衬,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明衬暗等等)、象征、以虚写实、以实写虚……
写景还需要注意描写的角度与顺序。角度:时空角度、五觉(视听嗅味触)角度。顺序:时空顺序、逻辑顺序。
B抒情手法(关涉诗歌的主题)
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写人抒情(叙事抒情)、用典抒情、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其中借景抒情可以细分为:触景抒情、即景抒情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当诗歌结尾句子为写景的,则称为“以景结情”。
另外有“从对方着笔”——曲笔。如,本来想表达自己思念对方,却不写自己,反而想象对方正在思念自己。
C修辞【手法】(关涉诗歌的'语言)
语音修辞:押韵、平仄、节奏。
词语修辞:字词的妙用。炼字型题。
句式修辞:整散句、长短句(诗歌中不考虑句式)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设问、反问……
特别提醒:在题目中问到“表现手法”则包括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问到写景(描写的)手法,则包括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3)基本题型
A关于如何表现对象特点。(赏析描写手法题相同)
a描写手法(含描写角度)+修辞手法,举例证明。
b这些手法如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对象的何特点。
c表达的情思。
B某字运用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其妙处(炼字型)
a首先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有修辞手法或者活用一并说明。
b将意思带入诗句描述诗句的内容(如景——画面、物的形象)。
c该字在表情达意上甚至结构上的作用。
C赏析某一联诗句。
两个前提与意识:一是这首诗的类别——写景、写物、写人还是别的。二是这一联的语言性质——描写、描写结合抒情还是抒情……下面以描写景物为例:
a指出描写的办法——描写的角度【甚至包括顺序】(时空角度与五觉即视听嗅味触的角度)、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描写的语言(词语和修辞手法),并举例阐释说明。
b运用这些手法如何表现或者突出什么画面的什么特点。
c借助这个画面,表达诗人何种情思或者心境。
D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或者诗歌情感很复杂),请结合诗句分析。
a总说有哪几种情感。
b分点逐一阐释这些情感,注意每一种情感成为一小点,都是先观点后阐释(阐释即这种情感在诗歌中是哪一句或者哪几句表达出来的)。
E人物形象(诗人形象或者抒情主人公形象)
a先抓人的即时处境、即时身份地位(如主人还是客人、送别者还是离别者)和人物关系,来确定人物的身份地位,答题时,就答人物的身份地位与人物的特点(内在的,近似于小说与传记中人物内在特点的分类方法)。
b分点逐一阐释这些特点,每一种特点成为一小点,都是先观点后阐释(阐释即这种特点在诗歌中是哪一句或者哪几句或者哪个细节表达出来的)。
C借助这个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特别提醒:情感的一情两面(以思乡为例):内在——对故乡的思念,外在——独处异乡的孤寂。
1、考纲规定64篇,要能逐一过关,后期注意做练习。
2、注意审题,题干上的提示语往往涉及句中词语与内容。
3、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一笔一画交代清楚。
4、注意异体字、通假字、同义异形词的写法。
人物可以分为静态人物和动态人物。静态人物,一般而言,是指人物形象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没有发展变化,只是在不断呈现和丰富,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自从和唐僧一道,一直是同一个形象(内在特点);动态人物,一般而言,是指人物形象随着情节的发展在不断变化、成长,如《水浒传》里的林冲,风雪山神庙为转折点,由之前的忍辱苟且到彻底反抗。
人物形象由身份地位、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共同构成,当然内在特点为主。外在包括衣着、肖像、年龄等等,这一般和内在紧密相连。
(3)环境: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情节推进的时空。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小说的时代(社会)背景,一般通过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人和事物来展现或者暗示,可以直接揭示主题,展现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自然环境主要是人物活动的空间,一般是由景物描写构成。在小说考题中一般多考自然环境。
(4)物:有些小说中有不可或缺的物。可看做是这类小说的第四要素。物往往是小说的线索,具有象征意义。
2、主题:作者通过文本或者内容传达的对人物和社会的态度、认知与思考,或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的揭示。
主题表现的途径:
(1)情节,情节展示人物活动和社会生活,它直接揭示社会本质。
(2)人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就是主题。
(3)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是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也能直接揭示主题。
(4)物,物有象征意义,其象征意义往往展现人物形象,从而表达作者的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3、语言:这里的语言不是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是指作品的语言。小说的语言主要是记叙和描写,记叙在于陈述情节,描写在于情节的细节、人物和环境。
考题中一般就环境描写(尤其是自然环境)和人物描写(包括细节描写)进行考查,如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某一处描写是如何塑造人物的等等。
这里涉及的就是描写的相关知识,大体可以参照诗歌鉴赏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塑造。
4、结构:小说情节各部分的安排,内容之间的关系等。包括线索、思路和结构手法和结构形式等。
小说中有一些经典的结构,如项链式结构,欧亨利式结尾等等。还有倒叙手法、设置悬念、伏笔与照应等等。
小说的线索有时空线索、人物线索、物线等等。
【二】非典型小说
非典型小说,是相对于传统小说强化情节和人物而言,它淡化情节、弱化甚至虚化人物。不写那么多的巧合、偶然、生死矛盾、巨大的悬念,而是力求写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平凡朴实,写平凡中的意义。有独具特色的“那一个”(作品的特色)。如王安忆的小小说《比邻而居》(2015全国卷)。
非典型性小说文本特点:
内容上:市井生活小人物;
形式上:非典型性文本淡化情节虚化人物凸显个性;
范围上:中外名著热点。
艺术上:均有与众不同的“那一个”。——非典型小说的精彩处,当然也是难以读懂的原因。
我们可以做如下概括:
舒缓的叙事风格:2012年《邮差先生》,绵密的心理描写:2014年《安娜之死》,琐屑的市井生活:2015年《比邻而居》,韵致的场景描写:曼斯菲尔德《蒂勒尔街的春天》,内蓄的对话描写:孙犁《荷花淀》(课文), 环境描写与物的象征: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阿城的《峡谷》,明显的荒诞色彩:2009四川卷《想象》。
非典型性小说在命题上,除了依据一般小说命题外,一定有一道题目体现其“那一个”。
(二)会做题
1、双选题:读懂了小说,仔细读选项,结合文本,细致分析,不难。因此不展开。
2、概括小说情节。
一般来说,单独设题6分的话,一定要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分点概括,概括均用“何时何地何人因何如何做何事结果如何”句式完成,这是叙事文字的概括方法,可以根据要求和需要做适当取舍。
3、某一情节的作用。
首先判断是不是主要情节的一部分,若是,则回答:
(1)它写了什么,是主要情节的组成部分,使小说情节更加丰富、完整。
(2)它在整个情节中的位置,和其前后情节阶段的关系。
(3)突出刻画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4)对表达主题(或者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作用。
若不是,则答:
(1)它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思想。
(2)它对主要情节的发展和推进有何作用。
(3)它在刻画人物的形象上的作用。
4、人物形象的概括
(1)总说人物的身份地位与性质,并将人物特点列举出来。
(2)对人物特点逐一简要分析。
A、首先可以分析外在形象。
内在特点一般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大致划分为四个方面:
B个性性格——如开朗、木讷。
C人生态度(生活态度)——如豁达乐观、勤俭。
D待人接物——如大方、斤斤计较、善良。
E成长事业——如有志向、刻苦、坚持不懈等等。
5、人物形象的塑造
(1)情节直接展示人物活动,揭示人物特点;
(2)直接描写:A肖像(外貌)描写——注意外貌与内在的'关系,B动作(行为)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E情态(表情)描写,F细节描写。
(3)间接塑造:A环境烘托人物心理,B其他人物的对比衬托(含反衬),C物的象征。D其他人眼中的人物形象(其他人的评论)。
●各种描写的作用
(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突出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反映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促进情节发展。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情感和思想;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
6、人物的作用
这个题型一般考查次要人物。这里以次要人物“我”为例。
(1)小说的线索,所有情节围绕这个人物得以集中,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2)情节与人物命运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增强故事的真实感。
(3)衬托主要人物。
(4)成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暗示社会环境。
(5)揭示小说主题。
7、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题,一般多考作用,少有考描写。赏析则要都答到。
(1)环境的描写
A社会环境。通过人物或者富有时代特点的人文事物来展示,如描写房间的布置,人的衣着。
B自然环境。同诗歌鉴赏中的景物描写(描写的角度、描写手法、修辞,环境特点)。
(2)环境的作用
A为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展开提供时空,暗示社会背景。
B营造一定的氛围,奠定感情基调。(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
C烘托人物心理。(自然环境)
D推动情节发展或者情节的转向。
E揭示人物命运原因,揭示主题。(社会环境)
F含蓄韵致地揭示主题(结尾的环境描写)。
8、物的作用(小说中有不可或缺的物,这实际上是非典型性小说的一种。)
(1)线索,串起小说的情节。
(2)情节和人物命运的见证者。(往往在小说中有拟人化的倾向)
(3)具有象征意义,象征主要人物或者作者的人生观。
(4)推动或者影响情节的发展甚至使情节发生陡转。
(5)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9、细节描写的作用
(1)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内心、突出人物特点。
(2)推动或暗示情节的发展。
(3)渲染氛围、体现某一地域特色。
(4)揭示主题。
10、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1)统帅小说主要内容,概括小说主要情节、交代主要人物或者主要环境。
(2)结构上,线索作用,贯穿全文。
(3)主题上,象征,揭示主题。
高考语文学习技巧
第一:是兴趣,多读充满情趣,浅显易懂的故事,让孩子体会到文字的乐趣。
第二:要提高学习效率,学好课本知识。现在的课本每一篇课文都非常的精美,所以老师上课的细节千万不要漏掉,许多考试都在这些细节上会难倒你的.,而这些细节往往是老师兴致所致,上课处于极好状态时,将大脑中的那些知识点下意识地说出来,且常常不书写在黑板上的。
捕捉这些细节,往往会提高你上课的注意力及效率和知识面。利用好了课堂上45分钟,下去后无需过多时间就能熟练掌握,事半功倍,做题复习效率也极高;反之只能事倍功半,花去大量时间,还容易丢三落四,知识掌握不完全,不熟练,对做题和今后复习造成隐患,这是每一个科目都应该用到的学习方法。
第三: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学习的时侯就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手和脑与课本交流。学习语文,应该进入文章的角色,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精髓。
第四: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应该给自己订一个读书计划,很多书,都是化了作者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写出来的。当然读的书,除了满足自己对一方面的兴趣以外,更重要的是,选好书,选名著。
第五: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