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材》
对于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允许他们有个改正的过程,帮助学生找出错题的典型,师生共同分析错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材,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材
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3】获取三年级语文、三级数学、三年级英语电子课本资源。
如何提高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
(一)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
1.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
2.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
3.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二)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三)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
(四)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方法
三年级小学生的性格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玩耍娱乐和其感兴趣的方面,相对于数学本身枯燥乏味的特点,很难获得学生的亲睐。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再是单一的识数,运算和练习,应从数学教学本身和学生自身原因出发,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认真备课,并通过其他有效途径逐步完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数学运算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游戏环节,让10位小学生出来参加游戏,通过淘汰原则减少人数,游戏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不定时的把数学减法运算运用其中,通过游戏参与人数的剩余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通过实际游戏积极作答,最后对学生加以表扬和奖励,是学生爱上游戏,爱上数学。此外,对于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应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学习好的同学,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合理的引导学生思维,使其通过自己独特的思维创造能力解决问题。对于基础欠佳的学生,教师应当一步一步的分析讲解,逐层次的揭秘,积极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感到希望就在眼前,亲自体会成功的喜悦,对其加以适当的表扬,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最后,教师本身应当完善自身,授课时轻声细语,给学生一种和蔼的感觉,耐心、细心地讲解,让学生通过爱上老师而喜欢数学。
怎样提高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及日后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课堂秩序进行认真听讲,紧跟数学老师的思路,课下独立完成作业。并且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练习中要学会独立钻研问题,通过逻辑推理,独立解决,不要随便请教他人或验证答案,要自己做到对结果有把握之后再请老师评判。同时自觉检查、验算的习惯也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计算的时候,培养小学生养成先看后想,再算再验证的习惯。其实就是掌握正确的计算顺序,首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及负号和要求;
然后思考应该使用什么方法解答这个问题,解答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计算的先后顺序,等等;再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要细心;最后进行演算验证,发现自己在数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改正。在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对小学生的书写格式进行正确指导,让小学生从小就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这样可以减少计算过程中出错的几率。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还应该注重对口算能力的锻炼。笔算以口算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如果没有口算,笔算也就无从说起。实际上,小学生的笔算能力可以从其口算能力上反映出来。在口算时,记忆和思维同时活动,因此合理进行口算训练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增强其记忆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怎么教
小学三年级学生不同于高年级孩子,学习思维受感性认知主导,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注意力分散、爱打闹、活泼好动等情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节奏,做到张弛有度,结合小学生心理与行为特点组织教学内容与活动,通过合理调整教学节奏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数学教学中的相辅相成,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一节数学课基本为40分钟,对于三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这一特征,教师在教学开始前要迅速利用各种趣味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授课过程中要做到重难点分配得当,将主要知识压缩在15分钟之内完成教学,其余时间通过穿插各种问题、任务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延伸并锻炼能力。比如,学习《时间的换算以及计算》这一章节内容时,课堂引入教师可使用有关时间单位的猜谜语活动进行快速引入,或者出示直观的钟表表面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对不同指针的观察与分析了解秒、分、时等单位代表的意义及互相之间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计算之后,教师可组织一些应用到时间单位换算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收获知识与不同情感体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