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大全【精选16篇】》
神话是有现实生活做基础的,它的种种解释和描述是客观现实和生活斗争的反映。神话传说把无数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加以总结、集中,创造了不少伟大的英雄人物形象,把各种创造发明都归于他们身上,再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使社会不断地向前推进,向前发展,这就是神话的积极意义。
神话故事 1
在北山的山脚下住着一位老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人称愚公。由于南边的大山挡路,愚公一家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因此,愚公召集起全家人,要把这两座大山移开,修筑一条大路。
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去。”就这样,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河曲有个叫智叟的老人听说了这件事,跑来劝说愚公:“你已经九十多岁了,在世上还能活几年?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怎么可能移动两座大山呢?”
北山愚公长叹回答道:“你说得不错,我一个人的力量确实非常有限。但我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是不会增高的,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天帝知道了,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命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两座山背走了。
神话故事 2
相传,炎帝有个女儿,名叫女娃。女娃非常乖巧美丽,调皮可爱,是炎帝的掌上明珠。
一天,女娃趁炎帝不在家,独自驾着小船到东海玩耍。突然,海上起了一阵狂风,顿时巨浪翻滚,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也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
女娃死后,她的灵魂化成了一只白嘴巴、红爪子的小鸟。它一边飞,一边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大家给这只鸟取名叫“精卫”。
因为大海夺取了精卫的生命,所以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大海填平。从此以后,精卫不分昼夜地从西山衔来石子、木棒投到东海里。可是石子、木棒在入水的一瞬间就被冲得无影无踪。精卫没有气馁,仍日日夜夜在东海和西山之间来回飞。
奔腾的大海嘲笑她说:“你真是不自量力,你一只小小的鸟儿也想把我填平?”
精卫坚定地说:“哪怕再过上千年、上万年我都不会停下来,直到我死。”
大海又问道:“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的生命,而且你还会夺去其他人的生命,所以我要把你填成平地。”说完,精卫又继续填海。
精卫长年累月地往返飞翔,从不停息。一只海燕被她的行为感动了,与精卫结成夫妻,他们生出来的小鸟也和妈妈一样,去西山衔来石子、木棒填海。
人们都称赞精卫敢于向大海挑战的精神。如果我们遇到难题时,也能像精卫一样勇敢,那么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难住我们了。
神话故事 3
周处为人蛮横无理,无论什么问题都喜欢用拳头解决,乡亲们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村外的河里有条蛟龙,离村不远的山上有只白额虎,周处和这两只动物被
一个乡亲想出了除掉这些祸害的好主意,他对周处说:“既然你那么厉害,为什么不为百姓做件好事,去除掉蛟龙和白额虎呢?”其实他的真实目的是想让三个祸害相互残杀,最后只剩下一个,祸害程度总要轻得多吧。
听了乡亲的话,周处先来到山上,经过几番打斗,终于把那只常年偷吃牲口的老虎宰了。他又来到河边,见蛟龙在水里时浮时沉,周处便跳进河里骑在蛟龙身上,并与它搏斗起来,三天三夜都没分出胜负。不见周处回来,乡亲们都以为周处死了,感到非常高兴,于是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庆祝“三害”终于只剩下“一害”了。
周处战胜蛟龙回到村里后,听说乡亲们以为他死了,不但没感到伤心,反而大肆庆祝时,才明白自己在乡亲们眼中原来比猛虎、蛟龙还要凶恶。于是,他决定改过自新。
周处听说吴郡有陆机和陆云两位很有修养的人,便前去拜访。历经千辛万苦,周处终于找到了两人的住处,可是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周处对陆云说:“我以前做过很多坏事,现在想悔改却又恐怕来不及了。”陆云耐心地给他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说:“古人说:‘早晨明白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去了也心甘啊!’你还年轻,只要你愿意改正错误,并立下志向,那么就一定 ”
周处牢记陆云先生的教诲,改过自新,通过努力,终于成了一代名臣。
周处不但战胜了猛兽,更战胜了自己,改过自新,成为一名真正的勇者。人人都有缺点,只要能认识到并改正,依然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神话故事 4
传说中仓颉[jié]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8个人,虞舜、仓颉、项羽、重耳、高洋、吕光、鱼俱罗。还有李煜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
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
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仓颉的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的。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 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神话故事 5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后,水神共工一向与火神祝融不合,他向火神发动进攻。担当先锋的大将相柳、浮游,猛扑火神祝融氏居住的光明宫,把光明宫四周长年不熄的神火弄灭了。大地顿时一片漆黑。火神祝融驾着遍身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迎战。所到之处,云雾廓清,雨水齐收;黑暗悄悄退去,大地重现光明。
水神共工恼羞成怒,命令相柳和浮游将三江五海的水汲上来,往祝融他们那里倾去。刹时间长空中浊浪飞泻,黑涛翻腾,白云被淹没,神火又被浇熄了。可是大水一退,神火又烧了起来,加上祝融请来风神帮忙,风助火威,火乘风势,炽炽烈烈地直扑共工。
共工他们想留住大水来御火,可是水泻千里,哪里留得住。火焰又长舌般地卷来,共工他们被烧得焦头烂额,东倒西歪。共工率领水军且战且退,逃回大海。他满以为祝融遇到大水,肯定会知难而退。因此立在水宫,得意起来。不料祝融这次下了必胜的决心,他全速追击。火龙所到之处,海水不由滚滚向两旁翻转,让开了一条大路。祝融直逼水宫,水神共工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迎战。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获得了全胜。浮游活活气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无法再战,狼狈地向天边逃去。
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头一看,追兵已近。共工又羞又愤,就一头向山腰撞去,“哗啦啦”一声巨响,不周山竟给共工撞折了。不周山一倒,大灾难降临了。原来不周山是根撑天的大柱,柱子一断,半边天空就坍塌下来,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顿时天河倾泻,洪水泛滥。的“水火不相容”典故即源于这场大战。后来才有了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事迹,大地重回正常。
中国神话故事:澹台子羽斩双蛟 6
澹台子羽是孔子的弟子,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勇士。
有一次,澹台子羽带着一块价值连城的白璧,要从延津渡口渡过黄河。他登到船上之后,便站在船头,远眺滔滔的黄河,想自己的心事。当船行到河心时,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浪高波巨,猛地窜出两条巨大的蛟龙,它们张牙舞爪,一左一右挟持住了澹台子羽乘坐的木船。
两条蛟龙张开血盆大口,朝船上的人们示 威。船上的人们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浑身发抖。可是,澹台子羽毫不畏惧,气定神闲,稳坐船头,平静地观察着周围发生的一切。
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种事情呢澹台子羽心如明镜,对这一切都很清楚。
原来,这是黄河之神河伯,前不久打探到,澹台子羽携带着价值连城的白璧准备过黄河,他便派人守在了渡口,一发现澹台子羽的踪迹马上向他报告。这一天,他得知澹台子羽已上船正在渡黄河,就马上派出他的属下大波之神阴侯率领两条蛟龙前去兴风作浪,妄图把澹台子羽乘坐的木船掀翻,夺下澹台子羽携带的白璧。
可是,河伯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此时,澹台子羽站立在船头,面无惧色,只见他左手从怀中掏出那块白璧拿在手里,右手握剑,高声喊道:“无耻的河伯,你给我听着,我知道你想要我的白璧,你如果用正当的方法向我请求的话,我还可以考虑。但是,你要是采取卑鄙、强 暴的手段来劫夺,那可就是痴心妄想了。即使我能答应你,你也要先问问我手中的这柄宝剑是不是答应。”
澹台子羽说罢,纵身跳入水中,挥舞手中的宝剑,与两条蛟龙展开了搏斗。两条蛟龙看澹台子羽来到水中,根本不把澹台子羽放在眼里,以为自己才是水中骄子,便摇头摆尾逗引着他。澹台子羽挥动着手中的宝剑,劈波斩浪,所向无敌。只几个回合,两条狂妄的蛟龙便都死在了他的宝剑下。刹时,蛟龙那腥*的血液把滔滔的黄河水都染红了。
大波之神阴侯看到澹台子羽挥剑斩双蛟的神威,知道自己根本不是澹台子羽的对手,便悄悄地收起风波,躲藏到隐蔽的地方去了。站在河心船上的人们,一看澹台子羽杀死了两条凶恶的蛟龙,都为他鼓掌欢呼。此时,河上风平浪静了。于是,船夫又驾起木船,把人们平平安安地送到了河对岸。
来到岸上,澹台子羽回过头来站在岸边,只见他一扬手将手中的白璧抛入了浊浪滔滔的黄河之中,轻蔑地说:“贪婪无耻的河神,把白璧拿去吧!”
说来真是奇怪,那白璧刚抛入水中就又弹了回来,落在了澹台子羽的身边,连抛了三次都是这样。也许是河伯耻于从胜利者手中要白璧吧。于是,澹台子羽将白璧砸了个粉碎,然后扬长而去。
中国神话故事:伯裘救太守 7
古时候,在一个叫酒泉郡的地方曾发生这样一桩怪事,那就是来这里的太守往往是到任不久便莫名其妙地死去。
这次,朝廷任命陈裴到酒泉郡去做太守。他也担心自己性命难保,就找了算命先生卜问吉凶。算卦的人送给他十二个字远诸侯,放伯裘,能解此,则无忧。他反复琢磨这十二个字的意思,却没有弄明白。算卦的人说:“到了任上你自然就会明白了。”
陈裴来到酒泉郡,一坐大堂才知道,他的侍医叫张侯,值班大夫叫王侯,差役中还有史侯、董侯等人。他顿时想到,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诸侯了,于是就疏远了他们。
晚上,他躺在床上睡不着,反复地想这“放伯裘”又是什么意思呢?他想是不是大牢里囚着一个叫“伯裘”的人,“放伯裘”的意思就是把这个人放了吧,可是他曾到大牢里问过,没有叫伯裘的人。直到半夜时分,他仍然睡意全无,突然感觉有个东西爬到了他的被子上。开始他装作不知道,等它爬到中间时,便猛地用被子把那东西紧紧包住。那东西被包得吱吱叫,在里面又蹦又跳,外面的人听了,提着灯笼进来,要把那东西杀掉。这时,那个东西张口说起了人言:我来这里并无恶意,不过是想试试你这位新太守的胆量。如果你今天能够饶我一条性命,日后我一定重重报答你的大恩大德。陈裴听后说:“你是什么妖怪,敢来冒犯本太守?”那东西说:“我叫伯裘,是个千年老狐狸,我修行了这么多年现在就快要成仙了。今后大人如果有什么危难,有什么用得到我的地方,只要喊一声伯裘,我就会立即出现,为你排忧解难。”
陈裴听罢,想起算命先生和自己说过的话,心中暗喜:“这就是放伯裘的真意吧,于是马上把它放了。陈裴刚一松手,只见一道红色的闪光飞出了门外。”
有一天夜里,陈裴正在酣睡,忽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陈裴问是谁,回答说是伯裘。伯裘告诉他说:“郡北面来了一伙强盗,你马上派兵把他们消灭掉。”陈裴马上派人,果然把那伙强盗全部消灭了。陈裴还受到了朝廷的嘉奖。从此,凡是有什么大事将要发生,伯裘都会提前告诉他。因此陈裴在任这段时间把酒泉郡治理得政通人和,鬼怪和恶人几乎绝迹了。老百姓都说陈裴是个贤明而且有神通的太守。
又过了几个月,一件很凶险的事在酒泉郡里发生了,原来郡里的主簿李音与夫人身边的一个侍女偷 情,李音怕伯裘把这件丑事透露给陈裴太守,便跟几个带“侯”字的人合谋,想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将陈裴杀死,以达到他们独霸酒泉郡的阴谋。同时也可把丑事掩盖下来。
这一天,李音与诸侯手持兵刃,趁陈裴独自在屋内时闯了进去。陈裴见情况不妙,情急之中高喊伯裘快来救我。随即便有一个大火球进到了屋内,那些坏人不知是什么怪物,都吓得魂不附体,趴在了地上。于是陈裴命人把他们全绑了。
酒泉郡从此安宁无事了。又过了数月,伯裘来向陈裴辞行,它说:“我即将升 天,今后不能再与大人往来了,望你保重。伯裘一去,杳无音讯。”
神话故事 8
传说在远古时候,后羿射下9个太阳拯救了苍生大地,西王母便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为了不离开妻子嫦娥一直不舍得吃,就交给嫦娥保管。
后羿的一个徒弟逢蒙是个*诈小人,一心想要得到仙药,八月十五这天便趁后羿不在家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把仙药吞下去了,结果身体便不受控制地向天上的月亮飞去,一直飞到了广寒宫去了。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
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盼望团圆的“中秋节”。
神话故事 9
很久以前,咸宁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瘟疫,人们用各种偏方都不见效果。挂榜山下,有一个勇敢孝顺的小伙子,叫吴刚,他母亲也病得卧床不起了,小伙子每天上山采药救母。一天,观音东游归来,恰好路过,见小伙子在峭壁上采药,深受感动。晚上在梦里告诉他说月宫中有一种叫木樨的树,也叫桂花。用树上开着的金黄色小花泡水喝可以治这种瘟疫。桂榜山上到八月十五有天梯可以入月宫摘挂。这天晚上正好是八月十二,还有三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了。
时间不等人,过了八月十五就错过了桂花一年一次的花期,又要等一年。可要上到挂榜山顶要过七道深涧,上七处绝壁悬岩,最少需要七天七夜。打定主意,吴刚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桂榜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吴刚顺着香气来到桂花树下,看着满树金灿灿的桂花非常开心。他拼命的摘呀摘,总想多摘一点回去救母亲,救乡亲。
可摘多了他抱不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摇动着桂花树,让桂花纷纷飘落,掉到了挂榜山下的河中。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色。人们喝着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这天晚上正是天宫的神仙们八月xx大集会,会上还要赏月吃月饼。这时桂花的香气冲到天上,惊动了神仙们,于是派差调查。差官到月宫一看,见月宫神树桂花树上的桂花全部没有了,都落到了人间去了,就报告给了玉帝。玉帝一听大怒,就派天兵天将将吴刚抓来。
吴刚被抓来后,把当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对玉帝说了。玉帝听完也不好再说什么,还挺敬佩这个年轻人。可吴刚毕竟是犯了天规,必须得惩罚他。玉帝问吴刚有什么要求,吴刚说他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于是玉帝想了一个主意,既可惩罚吴刚,又可答应吴刚的要求,他说,只要你把桂花砍倒,你就拿去吧。于是吴刚找来大斧大砍起来,想快速砍倒大树。谁知,玉帝施了法术,砍一刀长一刀,这样吴刚长年累月的砍,砍了几千年。吴刚见砍树不倒,思乡思母心切,于是他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丢下一支桂花到桂榜山上,以寄托思乡之情。年复一年,桂榜山上都长满了桂花,乡亲们就用这桂花泡茶喝,咸宁再也没有了灾难。
神话故事 10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颗粒无收,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长生不老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飞天成仙。后羿把药交给了妻子嫦娥,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长生不老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刻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中,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他去找蓬蒙,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神话故事 11
大禹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神话故事 12
很多很多年以前,当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的景象,只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他在大鸡蛋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过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了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看见的只是黑漆模糊的一片,闷得人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黑暗混沌狠狠用力一挥,只听得天崩地裂的一声——大鸡蛋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当中还有些地方粘连不断,盘古又去找了一把凿子,左手执凿,右手拿斧,或用板斧砍,或拿凿子凿。盘古就这么威风凛凛、气势磅礴地在那里一斧一凿辛勤地工作着,不久就把天和地完全划分开来。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推算,说是有九万里那么长。这巍峨的巨人,像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黑暗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天天做着这种辛苦的工作。不知道又经过了多少年代,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相当巩固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在一起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了,终于,他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倒下来死去了。
他临死的时候,周身突然发生了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土,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亮的珍珠和温润的玉石,就是那最没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总之,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了他整个的身体来使这新诞生的世界丰富而美丽。
中国神话故事:神奇的桦皮篓 13
传说在很久以前,东北某地的花脸沟有一个十来户人家的小屯子,在这里居住的人都以打猎为生。他们每次打猎回来,都把采到的山货和打 到的猎物交给屯子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部落长,由他再把这些东西平均地分配给大家。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着和和气气、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年,一个官人领兵来到这里,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地方,硬是把小屯给霸占了。从此,屯里的人都被迫为官人干活。人们原本平静安详的日子开始一天比一天困难,而那个官人却越来越富了,又买地又建房,整日花天酒地,挥金如土。
一天,屯子中有兄弟俩被逼无奈上山去给官人打猎。到太阳快下山时,兄弟俩打完猎往回走,坐在一棵大树下,掏出干粮刚要吃,忽然发现林子里趔趔趄趄地走来了一位白胡子老人。老人背上背着一个桦皮篓,衣衫破旧,捉襟见肘,冻得浑身发抖,走到兄弟俩跟前就倒下了。好心的兄弟俩赶忙走上前去,边喊边给老人揉心口。过了一会儿,老人苏醒过来,吃力地睁开眼睛说:好心的孩子,我已经三天三夜都没有吃东西了,你们把我救过来,可是我没有东西吃,我还是会被冻死饿死的呀。
兄弟俩二话没说,脱下身上的衣服,给老人披在身上,接着又把自己的干粮送到老人的手上。老人饿极了,也不客气,几口就把干粮吃下去了。
第二天,兄弟俩上山打猎时又碰上了那位老人。老人见到他们说:孩子,你们救人救到底,行点好,再给我一口吃的吧兄弟俩非常同情他,便又把干粮拿给老人。
“老爷爷,你从哪里来?到这里做什么啊?”兄弟俩问。老人说:“我从很远的地方来,是来这里找儿子的。”说着,老人三口两口就把干粮吃完了,于是又盯着兄弟俩肩上的狍子和野鸡说:“孩子,我的饭量大,你们再给我点狍子肉吃吧。”兄弟俩一听,有些为难,心想这些猎物是给官人老爷打的,交不上猎物是要挨鞭子的。但他们看着老人那饥饿难忍的样子,顿时横下心来,把猎物分给了老人一半。结果,回去果然挨了狠心的官人一顿鞭子。
就这样,他们每天都遇到老人,每天都把干粮分给他吃。到了第九天,老人解下背上的桦皮篓说:“好心的孩子,我该走了。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们的,把这个小篓留给你们,以后或许会有点用处。”说完老人就不见了。
兄弟俩从山上回到家里,由于连日来把自己的口粮分给老人,所以一直没有吃饱饭,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但掀开米柜一看,连一粒米也没有,兄弟俩只好饿着肚子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他们还没有起来就闻到一股香喷喷的饭味,起来一掀锅,哇!锅里热气腾腾又是饭又是糕,兄弟俩高兴极了,美美地吃了一顿。从那以后,他们家的锅里天天有饭有糕,可就是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为了探明原因,这一天,兄弟俩没有走远,见家里烟囱又开始冒烟了,就悄悄地溜回家里,躲在窗外偷偷地往里面一看,兄弟俩惊讶不已。原来屋里有三个貌美如仙的姑娘正在做饭。不一会儿饭好了,三个姑娘轻轻一跳,便化成三股青烟钻进了墙上的桦皮篓里。兄弟俩这才知道,秘密就在白胡子老人送给他们的桦皮篓里面,这个桦皮篓原来是个宝贝。从这以后,他们就像敬神似地供奉着那个桦皮篓。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住在屯子里的人在官人老爷的巧取豪夺之下,日子越来越艰难了。一天晚上,哥哥对弟弟说:“兄弟呀,咱俩的日子是好过了,衣食不愁,可乡亲们还照样穷啊,咱们何不祷告桦皮篓让大家像我们一样每天都有饭吃呢!”弟弟非常同意,喜笑颜开地说:“好啊。”于是,兄弟俩就跪在桦皮篓下边诚心诚意地祷告心里的愿望,希望全屯的人都能够吃上饱饭。
说来真是神奇,第二天,当屯里的乡亲们掀开自己的饭锅时,锅里全都有了饭和糕。大家又惊又喜,说不清是怎么回事,那位德高望重的部落长知道了事情的底细。他告诉人们都应该感谢那兄弟俩,是他们做了好事,感动了神。
兄弟俩得了一个神奇的桦皮篓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官人老爷的耳朵里。贪婪的官人老爷听到后,马上领着人来到了兄弟俩的破草房。官人老爷假惺惺地说:“今天我要宴请你们哥俩,你们为我得了宝贝,该受赏哩!”
兄弟俩一听,脸都气青了,他们心里明白,这分明是在抢那桦皮篓,可是他们又惹不起官人老爷,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桦皮篓被官人老爷强夺去了。
官人老爷把抢去的桦皮篓供奉在大堂上,一边叩头,一边喜眉笑眼地呼喊:“桦皮篓,桦皮篓,我不要肉不要酒,专要金银四大篓。”不大一会儿,果然有四大篓金晃晃、亮灿灿的金银奇迹般地出现在这个贪 官的面前。
官人老爷高兴坏了,他围着四篓金银走了一圈又一圈。这时,他心想,我有这么一个神奇的桦皮篓,何不充分地利用它完成我的心愿呢?于是他又生出了一个邪念,嘴里高声唱道:“桦皮篓,桦皮篓,三个美女归我有,荣华富贵过长久。”
他的话音刚落,突然从桦皮篓里窜出三条红色的火蛇,冲着官人老爷的脑袋扑了过去,转眼大火把半边天都烧红了。坏事做尽的官人老爷终于得到了报应,被大火活活地烧死了,他的家产也被烧得片瓦无存,只有那个桦皮篓和四篓金银没有被大火伤到分毫。兄弟俩把金银分给乡亲们,桦皮篓继续为大家造福,人们从此安居乐业,又过上了好日子。
神话故事 14
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翅膀的龙。相传是大禹治洪水的时侯有应龙用尾巴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帮助大禹一起治水。根据《述异记》这本书的描述说:“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可以看出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所以他长出了翅膀。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在大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两个翅膀,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子、眼睛、耳朵都比较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锋利,前额突起,脖子细而长,尾巴长长的,四肢强壮,宛如一只长了翅膀的***。所以在战国时期的玉雕,或是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神话故事 15
很久以前,粮食和杂草是长在一起的,药物和百花是开在一起的。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怎样才能让百姓吃饱肚子呢?怎样才能为百姓治病呢?神农想啊想,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农民,从家乡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啊走,走了整整四十九天。
这时,峡谷里跑出来一群野兽。神农马上让村民们用力挥动鞭子,赶走野兽。可是野兽赶走了一批又拥上来一批,村民们一直赶了七天七夜,才把所有野兽都赶跑。
虽然赶走了野兽,但是大山有一半是插在云彩里的,山崖又光又滑,怎么爬上去呀?村民纷纷劝告神农:“算了吧,我们还是趁早回去。这山是爬不上去的了。”
神农摇摇头。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不断地想办法。
突然,他看见几只***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山腰上的朽木爬来爬去。神农灵机一动,有办法了!他马上把村民们叫来,吩咐他们砍木头,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架子。他们一天搭一层,整整搭了一年才搭到山顶。
神农带着村民们爬上了山顶。哎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啊!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麻麻。神农高兴极了,他叫村民们在旁边守护者,不让野兽靠近。他自己摘了些花草,放到嘴里尝。
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到食物和药物,神农叫村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过的这个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村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村民生起篝火,借着火光把百草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是热的,哪些是凉的,哪些是能充饥的,哪些是能医病的,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回,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觉得头晕乎乎的,接着“啪”的一声就晕倒在地上。村民们慌忙扶他起来。这时,神农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好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指了指面前一株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巴。
村民连忙把那株灵芝草放到嘴里嚼碎,再喂到神农嘴里。不一会儿,神农就醒过来了。
村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有危险,都劝他下山去。他却摇摇头说:“不能回!百姓们饿了没食物吃,病了没药吃,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完,他又接着尝花草了。
神农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四十九天,踏遍了山山岭岭。神农尝出了麦子、稻谷、高粱等能充饥,就叫村民把种子带回去,让人们去种植,慢慢地就变成了后来的五谷。神农还尝出了365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村民带回�
神话故事 16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世界便充满生机。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地间出现了一位叫女娲的神。有一天,女娲走在大地上,看到路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美丽的花儿也争相开放,实在是漂亮极了。可是,她总觉得天地之间好像少了点什么。
“少了点什么呢?”女娲很苦恼。她一边走一边想,没多久,就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女娲不经意间往河里一看:啊,水面上倒映着自己的样子!女娲看了开心地笑起来,没想到水里的影子也乐呵呵地笑;女娲假装生气,水里的影子也跟着生气。
这时,女娲想:天地之间缺少的不就是像我一样的生物吗?于是,她从水里挖起一团黏土,按照自己的模样捏起小泥人来。
女娲心灵手巧,不一会儿就捏好了一个小泥人。她把捏好的小泥人放在地上,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泥人居然睁开眼睛,扭了扭身子,甚至还对着女娲笑呢。
女娲看了,开心得合不拢嘴,还给这个小泥人取名为“人”。女娲想:如果到处都是这样活泼可爱的人,那世界不就热闹起来了吗?想到这儿,女娲开始继续捏小泥人。她捏啊捏,从早上捏到晚上,一刻也不停歇。
时间一天天过去,虽然女娲每天都在捏小泥人,但是,世界实在太大了,不管她怎么努力,造出来的人还是不够多。
“该怎么办呢?”女娲想啊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能快速制造小泥人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把它浸入河底的泥浆里,然后提起枯藤朝地面一挥。这时,奇迹出现了,那些溅落在地面的小泥点变成了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泥人。
女娲激动极了,她不停地挥啊挥,造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没多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这时,女娲又想:这些人都长得一模一样,要怎样区分他们呢?于是,她把人分成了男人和女人,又把他们的脸变得更不相同,这样总算能区分开来了。
可是,人总是要死的,如果他们一个个死去,难道还要再创造一批吗?女娲又陷入了苦恼中。后来,女娲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让男人和女人相亲相爱,结婚生育后代。就这样,人类在大地上一代代延续下来,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