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儿童故事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优秀10篇正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优秀10篇》

时间:

在中国文明五千年和汉语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成语故事璀璨夺目,蔚为壮观,它是文明的积淀,汉语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寓言故事及寓意 篇1

有个小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用两手去捕捉它。蝎子举起它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故事告诫人们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区别的对待他们才可以。

经典的课外寓言故事 篇2

叶公好龙

春秋时,有位叫叶公的人十分喜欢龙。他家的屋梁上、柱子上和门窗上都雕刻着龙的图案,墙上也绘着龙。传说天上的真龙明白此事后很受感动,专程到叶公家里来,把头从窗口伸进屋子里,把尾巴横在客堂上。叶公看到后,吓得面无血色,魂不附体,抱头就跑。原先他并不是真正喜欢龙。他爱的是假龙,怕的是真龙。这个成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一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它,甚至是畏惧它。

经典的课外寓言故事 篇3

山羊公公老了,小白兔瞧不起他,要和他比赛割草。山羊捋捋胡须,说:“那好,你紧挨在我的右边割,看谁第一。”小白兔同意了。

他们来到草地上,山羊公公一直走到草地中心,转着圈儿割起草来,小白兔紧靠着他也急忙割起来。可是,圆圈越割越大,小白兔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怎么也赶不上山羊公公。

过了一会儿,山羊歇下来,拿出磨刀石,不慌不忙地磨起镰刀来。小白兔见了,暗暗高兴,打起精神加快割。山羊磨好镰刀,又开始割草了,这时,山羊割得更快了。最后,小兔累倒了,他认输了。

山羊公公扶起小白兔,笑着对他说:“你很有胆量和勇气,可还缺少智慧呀!”

小朋友,想想看,是这样吗?

大启发:

为什么小白兔总也赶不上老山羊?因为转着圈儿割草,小白兔所走的路程会越来越长,自然也就会消耗更多的体力了。小白兔只会凭着“胆量和勇气”一味蛮干,而老山羊却用“智慧”巧妙地割草,小朋友,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定要尊重长辈,还要学会向长辈学习动脑筋。

蚊子从阴暗的角落里飞了出来,在空中盘旋着,想找个栖息的地方。一只水桶正放在角落里,刚好一片菜叶粘在了桶的外面。

蚊子嗡嗡地从桶的周围飞过,“咦,那是什么?死对头——壁虎?唔,有点像,还是离远点好。”蚊子有点胆战心惊地绕过桶上的那片菜叶。

过了好久没见那死对头有反应,蚊子疑惑了:该不是自己吓自己吧?蚊子有点疑惑地给自己打气,鼻子一哼“这点小事就把我给吓着?没门,也忒小看我了吧!”蚊子又围着水桶绕了一圈,“让我去瞧个明白!”于是蚊子飞过去悄悄在那片菜叶上点了点。“哦?没反应,是我自己吓自己。”于是蚊子就在水桶上有菜叶的那块停留了段时间,稍作休息。

“老呆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呀!”墙角里一只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吃到蚊子的壁虎开始躁动起来,摸摸自己有点饿扁的肚子嘀咕了句“让我出去溜达下。”

壁虎从墙上跳了下来,“得找个好去处!”爬过地面攀上了墙角的那只水桶。“唔,好香!”突然壁虎闻到一股肉香,“美餐呀!”

壁虎向前靠去,在心中默念着“别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定要稳住。”

“难得这么休闲的时刻。”蚊子在那片壁虎形的菜叶上渐渐开始沉睡。

壁虎屏住呼吸继续向前,突然他头一伸,把正沉入梦乡的蚊子给逮住了。

故事启示:生活在世上,要时刻警醒着,贪图安逸就会面临灾难的降临!

经典的课外寓言故事 篇4

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十分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齐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十分专心集中精力跟教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教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此刻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教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可是,一个提高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蛤蟆攀高峰 篇5

呆在墙角的蛤蟆,见电视上众多)(记者为从珠穆朗玛峰凯旋归来的登山运动员拍照留影,笑了。它想,自己整日在墙角吃蚊子、捕虫子,太不引人注目了,要是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岂不闻名天下。

轻装的蛤蟆出发了。它每天爬啊,走啊,一路风尘,来到了西藏。

生活在西藏的苍鹰,发现蛤蟆爬到了珠穆朗玛峰脚下,关心道:“蛤蟆,白雪皑皑的峰顶又高又冷,你肯定没能力爬上去,劝你还是回去,吃蚊子、捕虫子也照样是为人类服务。”

“不!胜利就在眼前,我马上就能出名了,决不放弃目标!”蛤蟆说完,一步一步向雪山爬去。爬着爬着,天越来越冷,蛤蟆渐渐失去知觉,它永远回不去了,成了冻僵的蛤蟆。

经典的课外寓言故事 篇6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齐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我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貌,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进取练习,都想一展身手,仅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可是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经典寓言故事 篇7

在很久远的时候,天是和地面很接近的,大人们的手,可以模到星星,所以有许多小孩子时常架着梯爬到天上去,因为上面很好玩啊!地面是用白云铺成的,宫殿是用金子造成的,花是用五色的。玉和珍珠穿成的,但是发出的香味比花还香呢!蝴蝶和鸟儿,都有孩子这么大,活泼得也和孩子们一般,孩子们有时骑在他们的背上,有时听他们唱歌,或是看他们在花上跳舞,在这里什么都有,所以孩子们一到那里,总是玩不够,谁也不想回家,除非母亲喊着他们。

他们之中有几个最顽皮的孩子,时常跑到花里去,将花弄碎了,回来的时候,又偷偷的带着一只蝴蝶,或是一只最美丽的鸟儿,总之这几个孩子顽皮到极点了,所以天神很生气。有一次夜里,天神趁着他们都在家里睡着了,马上将天升高了,到了第二天早晨孩子们都不能上去了。个个哭着喊着,有几个聪明的孩子,立时想出了一个很聪明的办法,教大家不要哭泣,他们很快的将许多梯子接起来,接得很长很长,然后将这接成的长梯直竖起来,果然触着天了,可是这座长梯,在早晨的阳光里,突然变成一条又长又坚固的植物,上面一片叶子都没有,但是他们仍旧可以攀登上去。他们快乐得什么似的,一起拍着小手唱着一支歌儿:

“节节草,节节高,送宝宝,上云霄。”

他们正在快活的时候,忽然刮风了,乌云从四面聚拢来,雷霆震响了,电光闪闪,如蛇的舌头一般,孩子们都躲到母亲怀里去,小手掩住耳朵,一声也不敢响,不一会打了一个大雷,地也震动了,外面一阵火光,好像火山喷发了,原来他们的梯子,被雷打断,并且着火呢,后来节节草永不会长高了,并且每节上都有了灼焦的痕迹,过了几天,他们很失望的在半段的节节草下唱着歌儿:

“节节草,节节草,上云霄,怕火烧。”

精选寓言故事 篇8

有一只蚊子嗡嗡地飞在半空中,突然它看见了一个庞大的东西向自己飞来,它被这东西吓坏了,一哆嗦落在了树叶上动也不敢动一下。

而那个向蚊子飞来的庞大东西也落在了树上,看见蚊子被吓得抖成了一团,它哈哈大笑地说:“我麻雀就是厉害,能把蚊子吓得屁滚尿流,简直是太可笑了。”说完麻雀得意洋洋地唱起了歌来。

就在这时,一只老鹰听见了麻雀的歌声,从空中直冲了下来一口叼走了麻雀。

这惊险的一幕全被蚊子看在眼里,它摸着头上的汗说:“看来谨慎小心未必不可取,骄傲自大只会自取灭亡。”

寓言故事有哪些 篇9

喜鹊与乌鸦

喜鹊和乌鸦是好邻居,他们相互帮助,亲如一家。

从前,有一家财主要盖一所房子,这天正好上梁,偏赶上喜鹊生了病,没法去祝贺,于是他就对乌鸦说:“乌鸦兄弟,帮我一个忙好吗?”

“什么事呀,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干吗那么客气?”乌鸦说到。

“咱们这里有个习惯,就是有什么喜事都需要我去祝贺,以讨个吉利。今天我不舒服,能劳驾你代我去一趟吗?”

“没问题!”乌鸦说。

于是乌鸦就飞呀飞呀,飞到那个财主家,落到一棵大树上,高兴地叫到:“哇,哇,哇,上梁大吉!上梁大吉!”

财主听到乌鸦叫声,骂道:“真丧气,老子今天上大梁,却来了只乌鸦!”

他到屋里取了杆枪,对准乌鸦就是一枪。

乌鸦逃了回去,把这事告诉了喜鹊。喜鹊非常生气说:“我去给你报仇!”

喜鹊飞到那个财主家,站在那棵大树上气愤喊到:“喳喳喳,盖完就塌!盖完就榻!”

人们一看喜鹊来了,高兴得了不得,说:“喜鹊叫,喜来到,赶快上梁!”

经典的课外寓言故事 篇10

背水一战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之后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经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必须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景,十分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能够背靠山,前面能够临水泽,此刻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样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哺有决战性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