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名言警句 > 重阳节的名言(经典2篇)正文

《重阳节的名言(经典2篇)》

时间: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重阳节的名言(经典2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重阳节的名言 篇1

1、敬奉公婆,如同生身父母;友爱姑叔,胜似手足同胞。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6、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7、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8、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9、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10、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11、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12、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1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1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15、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1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17、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18、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1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20、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2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2、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2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2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25、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26、太阳光大,父母恩大。

27、对父母最大的爱,莫过于管好自己。

28、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

29、尊老爱幼喜笑颜开,知足常乐永葆青春。

30、敬田得谷,尊老得福。

31、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32、扶老携幼扬美德,尊老爱少讲文明。

33、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才知父母恩。

34、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帮助老人。

35、自己如何对待父母,儿女就如何对待自己。

36、每个人都要走向衰老,每个人都要尊重老人。

37、少年莫笑白头翁,人人都有夕阳红。

38、年少时懂得尊敬他人,年老时才受他人尊敬。

39、尊老才能老有所尊,尊老等于尊重自己。

40、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41、把挚爱留给父母,让幸福陪伴老人。

42、文明家庭敬老为先,幸福之户以德为本。

43、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老人今天就是自己明天。

44、今天为人子媳,明天为人父母;今日孝人,明天人孝。

45、在家敬父母,何须远烧香;老人开心笑,胜似灵丹药。

重阳节的名言 篇2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循流而下易以至,顺风而驰易以远。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汉·桓宽《盐铁论·复古》

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 ——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反水不收,后悔何及。 ——《后汉书· 光武帝纪》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后汉书·董卓传》

金以刚折,水以柔成。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尘羽之积,沈舟折轴。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山无静树,川无停流。 ——《世说新语·文学》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过载者沈其舟,欲胜者杀其身。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洵《辩奸论》

水激则悍,夭激则远。 ——宋·李昉《太平御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 ——《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