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生活的名言优秀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名言吧,名言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如下是编辑帮大家收集整理的孔子关于生活的名言优秀10篇,欢迎参考。
孔子的名言语录 篇1
1)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 过,则匆惮改。
3)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7)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9)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10)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1)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2)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3)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论语·子路》
孔子的名言 篇2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论语译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孔子的名言语录 篇3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论语》
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孔子
3、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孔子《论语》
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论语》
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7、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孔子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论语》
9、“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论语》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11、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孔子
1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论语》
13、不贰过。(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孔子《论语·雍也》
1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15、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孔子《论语》
16、“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论语》
17、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论语》
18、“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孔子《论语》
19、“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论语》
20、民无信不立。 ——孔丘
关于孔子名言 篇4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未知生,焉知死?
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敬鬼神而远之。
5、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6、德不孤,必有邻。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知其不可而为之。
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温、良、恭、俭,让。
1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息贫而患不安。
13、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
1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5、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16、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8、道不同,不相为谋。
1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2、苛政猛于虎。
23、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24、大德必得其寿。
25、无为而治。
26、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关于生活的名言 篇5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9、不学礼,无以立。
10、礼之用,和为贵。
11、听其言而观其行。
1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5、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1、过,则匆惮改。
22、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7、不迁怒,不二过。
2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2、巧言乱德。
33、巧言令色,鲜矣仁。
34、刚、毅、木、讷近仁。
3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8、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0、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4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44、放于利而行,多怨。
4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5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关于生活的名言]
孔子的名言语录 篇6
1、知耻近乎勇。 ——孔子
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论语》
4、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5、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论语》
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 ——孔子《论语》
8、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丘
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论语》
10、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论语》
11、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孔丘
1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论语》
1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论语》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丘《论语》
1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子《中庸》
16、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丘
17、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论语·子路》
18、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丘
1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
2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论语》
孔子名言 篇7
孔子名言解释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 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
(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孔子名言名句解释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论语》
(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孔子名言名句解释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孔子《论语》
(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孔子《论语》
(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
(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
(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
(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
(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
(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关于孔子名言 篇8
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当父母双亲还健在的时候,不要外出。实在非要外出不可的话,你将要去的地点也要让父母知道。
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九件用心思虑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没有、听要想到听清楚没有、神态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事要想到是否谨慎、疑难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愤怒要想到是否有后患、见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该得。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10、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朋友之间应相互切磋批评,兄弟之间应谦逊和睦相处。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1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用脏土垒砌的墙面不堪涂抹!
13、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慈惠就能更好地使唤人。
1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
15、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亲自去耕田种地,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道,却可以得到俸禄。所以,君子只担忧学不到道,不担忧贫穷。
1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不断地求取知识,以减少自己对世界事物而产生的困惑。真诚地待人如己,不再为个人得失而忧愁。勇敢地实践前行,不再畏惧任何困难。
1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18、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19、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自我反省如果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可以忧虑、畏惧的呢?
2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他的学生:文化教育、言行教育、忠诚教育、诚信教育。
2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
2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23、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24、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按礼法改正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听了不高兴?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25、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2庄重、宽容、诚信、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于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拥护,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能成功,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2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
3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哪管白天还是黑夜都不会停止。
3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34、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不因穷困而改变其操守,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3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3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
38、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39、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40、苛政猛于虎。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41、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不埋怨天,不责备人,我学了些平凡的知识,从中领悟了高深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关于孔子名言 篇9
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7、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是可忍,孰不可忍?
1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5、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16、朽木不可雕也。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8、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0、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过,则匆惮改。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1、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6、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4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7、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4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4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0、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5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5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8、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5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63、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6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6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70、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7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7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7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7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7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8、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79、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孔子的名言语录 篇10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道不同,不相为谋。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0、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2、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4、听其言而观其行。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8、过,则匆惮改。
19、有教无类。
20、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