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语文知识 > 成语 > 吹毛求疵【精选4篇】正文

《吹毛求疵【精选4篇】》

时间:

成语释义】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下面是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吹毛求疵【精选4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吹毛求疵成语造句 篇1

1)你可以对他们极端冷淡,可以对他们苛刻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如果他们老是寸步不离地跟着你,你可以不理他们,甚至对他们的爱戴也可以表示冷淡,但是假如你的工作、学习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

2) 有的人喜欢吹毛求疵,抓住工作中的一点缺点就大做文章

3) 这里讲得有些吹毛求疵,但大家一定要有这个意识。

4) 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5) 如今西方世界社会上的人爱吹毛求疵,要在众目昭彰之下当英雄也许不容易。

6) 他这个人喜欢吹毛求疵、咬文嚼字,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从不求甚解。

7) 部门领导在检查防火工作中认真负责吹毛求疵,受到群众好评。

8) 对人不要吹毛求疵,应该宽容大度。

9) 我不是一个爱吹毛求疵的人,只是想就某些问题谈谈心中的感想,希望能唤醒人们。

10) 你若是吹毛求疵,还想挑出什么不足之处,却只会觉得那神奇的满月在眼中越来越饱满,越来越浩朗,永永远远是精巧绝伦的一轮。

11) 读书既不能吹毛求疵,也不能轻信尽信,更不能为了猎取谈话资料而断章取义,吹手求疵而应为了省察和思考。

12) 与人相处,不能吹毛求疵,而且指出别人的缺点也要讲究方式和场合!

13) 常常轻视他人,对于他人的行为,常常吹毛求疵。

14) 几轮之后,周文小心翼翼的避免犯错,怎奈老师吹毛求疵,总能找出舛错。

15) 寻章摘句、吹毛求疵不是真正的翻译批评。

16) 他们的活动使这一切很快进入了理论的、吹毛求疵的关于政治上正确的方式的讨论之中。最后则以不同游说团两败俱伤的。不和而收场。

17) 裁判吹毛求疵的挑剔着体操运动员的空翻动作。

18) 有些刁钻促狭,迂腐愚蠢的人,喜欢吹毛求疵,对小说家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追根究底。

19) 虽然,我们这样改有一些吹毛求疵的味道,但其目的还是要提醒大家在辅导孩子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有开门见山的意识。

20) 这种人对人对事有点吹毛求疵,所以常常不被朋友所理解;因为无休止地追求完美,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更复杂。

21) 那“个瘾”两字用得实在经典婉转,让我无法吹毛求疵。

22) 不要对爱人喋喋不休、吹毛求疵、恶声恶气。

23) 硬逼我去考试的历史老师是个吹毛求疵的人。

24) 吹毛求疵。我不挑剔。他很挑嘴。我们何必为它小题大作呢?

25) 当你想对爱人喋喋不休、吹毛求疵、恶声恶气前,做一次安静的深呼吸。

吹灰之力是什么意思 篇2

【拼音】:chuī huī zhī lì

【解释】:灰:灰尘。吹起灰尘的力量。比喻极轻微的力量。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若是我两个引进你,乃吹灰之力。”

【示例】: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71回:“我也不是说一句大话,不费~,管保把会匪一阵杀退,叫他片甲不归。”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用力极小

【褒贬】:中性词

【英语】:as easy as blowing away the dust;just a small effort;the effort needed to blow away a speck of dust ;just little effort

吹灰之力的近义词

举手之劳 手到拈来 易如反掌 俯拾地芥 轻而易举

吹灰之力的反义词

九牛二虎之力 劳师动众 难于登天 谈何容易

吹灰之力造句

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问题解决了。

事情竟然如此神速且不费吹灰之力,真让他大吃一惊。

小明学习很好,对我们来说很难的解答题,到他那里简直就是不费吹灰之力。

对他来说这些事情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做的很好了。

吹毛求疵成语故事 篇3

鹰在高高的天空上翱翔,也在雷电云层间游戏。有一次,他趁着艳阳天气,把万里晴空欣赏。

他有些累了,便落到一个茅寮的墙头休息。对鹰来说,这茅寮可真不配他的身份。也许鸟王自有鸟王的怪癖,他休息片刻又飞到另外一个草垛上驻足。

一只凤头母鸡看到了,便对邻居大发感慨:“鹰凭什么那样受到尊敬啊?难道就凭他的飞翔本领?我们以后可别再做傻瓜了。老实说,如果我愿意,我也能从墙头飞到草垛。鹰不比我们多只爪子或眼睛。你刚才也看见了,他飞得和鸡一样低,甚至还低于鸡呢!”

鸡的邻居听了这番话,不耐烦地说:“你说得不错,但不够完全。鹰有时会落得比鸡低,鸡却永远不会高飞上天。”

吹毛求疵成语的解释 篇4

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用于指故意挑剔。《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