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语文知识 > 成语 >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精选8篇)正文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精选8篇)》

时间:

拨苗助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成语故事拔苗助长(精选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篇1

下面就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一文为例来谈谈寓言的教学。

一、剖题激疑,整体感知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或者思想的高度概括。阅读教学从题目入手有助于对文章的总体把握,破题、整体感知文章,然后品读、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归纳、总结,符合在阅读中走一个来回的阅读规律。为学生提供阅读实践,对阅读经验的积累和能力培养大有裨益。寓言故事大多以事情为题,题目多为四个字,高度概括。因为这些故事多为编造的,这些题目除了提示故事情节外,还极具喜感,所以,从题目入手就可以整体把握故事梗概,从题目入手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揠苗助长》一文的题目就具备这样的特点。故事的情节在题目中集中反映出来——一个人通过揠苗的办法来帮助禾苗成长。现实中有这样傻的人做这样傻的事吗?这是学生心中的疑问。所以,在寓言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从题目入手,理解诸如“揠”、“助”这样的关键词,首先把握寓言题目的字面意思;再次,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比如针对“揠苗助长”提出问题: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他是如何“揠苗”的,结果怎样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带着疑问,带着解决问题的欲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会高涨。

二、品词析句,连点成线

学生在剖析题目的基础上提出的疑问有的是关于故事情节的,有的是关于故事的意义的。这两类问题都是达成寓言学习目标的线索。线索指向目标,文章的语言训练点依靠线索来串联。在《揠苗助长》一文中,有关故事情节的问题是为何、如何、怎样,相应的语言训练点是描写人物“巴望”“焦急”的句子:“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回答“为何”的问题)“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回答“如何”的问题)“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回答“怎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巴望”体会那个人对禾苗的生长不满意,急切盼望禾苗快点长高的心情。品读句子: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比较:去掉“好像”,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一天,两天,三天”说明什么?);品读句子: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理解: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接着品读句子理解“筋疲力尽”等词语。通过品读来深入理解内容,更重要的是增强语感、学习运用语言,把握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文章的语言训练点由指向内容理解的为何、如何、怎样等三个问题串联起来,语言训练与内容理解有机结合,语文教学的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方法目标在教学中相得益彰。

对寓言的解读自然不能停留于文字本身,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是最终的目标。为什么会“揠苗”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这个问题是寓言与生活相连接的线索。

三、还原生活,明了事理

拔苗助长 篇2

今天,我看了《拔苗助长》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从前有个宋国的人,他性子很急。有一天,他刚种下稻子,就每天去看看稻子有没有长高了。可是,他老是觉得稻子长得很慢,于是,他绞尽脑汁想了个“好”办法:把稻子拉高点。傍晚,他回家跟大家说了这件事,儿子急忙去看看稻子,可稻子已经枯萎了。

这位农夫没有按照庄稼成长的规律去做。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植物,别说长得快,可能像那个宋国的人那样的稻子那样,连长也长不了了。现在,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都犯了“拔苗助长”的蠢事。他们想让孩子成才,日夜逼孩子学习一些他没有能力理解的新知识,理由是:学多点。那些家长不让他出去玩、放松一下,还给孩子报了许多特长班、兴趣班等等的第二课堂,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学。只要孩子理解不了新知识,就破口大骂:“你这般学习能力,以后怎么成才呀?还不快去学多点?”;“这么简单的题,你也理解不了,那么以后那些更难的题怎么办?现在要你学多点,是要你以后学习的轻松点!”……。由于孩子只顾着学习那些困难的新知识,没时间复习,不仅一些重要的课内知识都忘掉了,而且那些“新知识”也理解不了,等于什么都没学,导致考试考差了,那些家长还觉得孩子“学的不够多”,就又逼孩子回房学习新知识,又给孩子报了许多第二课堂。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知识是靠一天一天积少成多的,哪能一天两天学会所有学问呀!而且,既然孩子没有能力学会以后的知识,就要一步一个脚印,从现在学的的课内知识开始,也可以去一两个兴趣班,适当提高一下。孩子学习有劳有逸,学习成绩才能得以提高嘛!

希望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要再犯拔苗助长的错误了。

松岗中心小学六年级:周昶圻

拔苗助长 篇3

你是个土生土长的庄稼汉,用自己的心血撒播了一片丰收的希望。庄稼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几天不见,庄稼就长得很高。但在你的眼里,庄稼长得太慢了,慢得让你无法忍受。

你是个爱走捷径的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苦思索着庄稼快速生长的办法。

你兴奋极了,终于寻到了一个让庄家快速生长的办法。第二天你早早地来到了庄稼地里,一个一个地把庄稼拔起,不到二个小时庄稼就长高了三寸。你想一个艺术家在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欣慰和自豪的感觉。

太远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悬挂在空中,烤得地里的庄稼发烫。刚才还绿油油的一片,如今一下变得像霜打了似的,倒卧在地上。

又过了两天,地里的庄稼全部被太阳晒死了。

其实让庄稼快速生长,有很多办法。比如浇水、施肥、锄地等等可你偏偏选择了违背事物的发展的拔苗助长,结果导致庄稼断送了生命。

拔苗助长 篇4

《揠苗助长》文言文原文

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天下之(12)不助苗长者寡(13)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14)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15)无益(16),而又害之。

字词翻译

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2、长(zhǎng)——生长,成长。

3、揠(yà)——拔。

4、芒芒然——露出疲惫但十分满足的样子。

5、谓:对…说

6、其人——他家里的人。

7、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文中是引申义

8、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9、趋——快步走。

10、往——去,到。去。

11、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12、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13、寡:少

14、耘苗:给苗锄草

15、非徒——非但。徒,只是。

16、益:好处。

《揠苗助长》文言文翻译

有个宋国人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无论怎么做都对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揠苗助长的人,不但(对禾苗的成长)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揠苗助长》的启示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与主观愿望相反。"揠苗助长"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揠苗助长》这则寓言,也可以试用在现在的教育上。“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如果将“孩童”视作“禾苗”,那么那些“不耘苗者”“揠苗者”又在哪里呢?

揠苗助长阅读答案

1.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答】寡:少

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答】舍:不去管

3.匪徒无益

【答】益:益处,好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闵其苗之不长 B.其子趋而往视之 C.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拔苗助长 篇5

去年9月,儿子耀耀快满3岁了,我们把他送进了幼儿园。与他同时入园的还有比他大3个月的表姐莎莎。

报名前,莎莎的妈妈对我说,她托人让莎莎直接上中班,因为感觉这样才能让莎莎多学点东西,“赢在起跑线上”。她还说,如果我愿意,她也可以让耀耀直接上中班。我想了想,耀耀在近3年的成长中,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天赋,他就是个普通的孩子而已。要是直接上中班,他的智力和心理能跟得上吗?他岂不是要被那些比他大1岁的孩子欺负、被老师看不起?所以我决定,还是要按部就班,让耀耀上小班。

第一天送孩子上幼儿园,是令人心酸的经历。耀耀被分在小一班,班上有23人,当然都是刚入园的孩子。我们到的时候,那里已成了“哭的海洋”。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后想离开,却被孩子拉住手或抱住腿,死活不让走;有的家长强行离开了,孩子就在地上打滚,号啕大哭;还有的家长强行出了教室,但听着自己孩子的哭声,不舍得离去,就在那里抹眼泪……一看这架势,耀耀也要哭了。我陪他在那里玩了一会儿,但终究要离开。我偷偷地要离开的时候,耀耀发现了,冲过来要跟我走,被两个老师抱住。别看耀耀不到3岁,这一闹起来力气大得很,两个老师费了好大劲仍不能把他安抚下来。

孩子的哭声,让我十分揪心,但正像老师说的,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经的阶段,少则两三天,多则一个月,孩子就适应了,正常了。

适应能力的对比

耀耀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的心是在忐忑中度过的,担心他在那里不吃饭,担心他午睡睡不着,担心他可能会整天哭……下午我早早地到了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孩子。时间一到,我飞快地奔向耀耀的教室,见到耀耀时,眼前的一幕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正有板有眼地坐在小椅子上,一本正经地与老师在那里聊天。看到我后,他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喜,看来他并不急于离开这里。他的表现让我欣慰,显然在仅仅一天的时间里,他已初步习惯了这里,不再把这里看做是可怕的地方。

这时令人担心的是莎莎。莎莎进幼儿园一个多月了,这个以前乖巧又聪明的女孩,现在在幼儿园的常态仍然是哭。从早晨把她送进幼儿园时开始哭,哭累了就睡一会儿,睡醒了继续哭……家长来接她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老师的投诉:“中午睡觉时她一直哭,怎么哄都哄不好。”“别人在学儿歌,她就在哭,老师不能正常教学……”

莎莎怎么变成了这样子?她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与我印象中的可爱又聪明的小女孩完全不同了。以前与耀耀相比,莎莎聪明多了,她两岁时就会背很多唐诗,两岁半数数能数到100,能认识和背诵英文字母表,并学会了十几个英语单词。进入幼儿园后,她究竟怎么了?切不可拔苗助长

我分析,是莎莎的妈妈直接让她上中班害了她。

正是由于莎莎以前在智力方面的出色表现,使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都认为,她是个“小天才”。确实,她的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比一些比她大一岁的孩子还要好,让她上中班不是天经地义吗?

但现在看来我们都错了,莎莎的智力优秀,但幼儿的心理发育是不会超前的。不论怎么说,她只是个3岁的小女孩而已。上小班,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被老师哄着,才是正常状态。而直接上中班,其他孩子比她早上了一年,老师又不可能专门为她补课,她跟不上教学进度,就被冷落在一边。幼儿的心理是敏感而脆弱的,突然离开亲人,老师没空理她,跟别的孩子玩不到一起,自卑感、孤独感、失落感肯定充斥着莎莎幼小的心灵。她就用哭闹来对抗,一直哭,结果什么都学不会,又影响别人,大家都烦她,她就更受打击,形成恶性循环……

拔苗助长 篇6

这天,正午时分,天气十分炎热,连知了都热得叫到;“热死了,热死了!!”家人都在午睡,而我为了养家糊口只能能去田里干活。

路上,我一直在喝水,鞋子却在这时磨破了,我心想;我一身衣物,都是被不了几百次的补丁,而现在,我却要补鞋了,只有等禾苗收成后才能过上好日子,可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我越想越着急。

到了田里眼看禾苗才刚长,而自己有那么辛苦,我便无奈的坐了下来。就在这时,我灵机一动,不然我帮助和苗长高吧,我跑到禾苗中,细心地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了。豆大汗珠从我的脸上流了下来,我走出来放眼一看,哇!禾苗们都长高了。今年一定会是个好收成,我欣喜若狂,飞一般的跑回家里,到了家,我已疲惫不堪,但还是气喘吁吁的多家人说:“今天真累!你们知道我做了什么吗?我告诉你们,我帮助和苗长高了!今年的收成有着落了,我们不用再过苦日子了!”,没等我说完我儿子就跑去了禾苗地,我想;就让他去看看我的成果吧!

儿子回来后,一脸的苍白呆呆的说道;“禾苗全枯死了”。我听到后如晴天霹雳一般,我不相信,“飞”一般的到了田里,一看,惨了!就因为我的心急,我的急于求成才酿成了大祸啊!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篇7

【实施过程】

一、查字典引入新课

1.教师板书“寓”,让学生在字典中查到这个字,并记住自己用什么方法去查。

2.指名两个学生来说自己怎样查到“寓”字:一个是用音序查字法,一个是用部首查字法。

3.借助字典拼音认读生字,并理解新词的意思。

4.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寓言两则》,看看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板书:27 寓言两则)首先来学第一则。(板书:揠苗助长)

5.释题:揠,拔的意思。

【通过查字典的导入方法,既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查字典的方法”,又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认识生字,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勾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读音问题。

3.教师出示生字,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4.默读课文,初知内容。

(1)默读课文,《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组内合作,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自学成果。

【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领到寓言故事当中去。】

三、朗读感悟,理解寓意

师:这个种田人为什么会这样做的?结果为什么会是那样?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找出原因,把关键词做上记号。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阅读体会。

3.全班交流。

生1:老师,我从“巴望”这个词中体会到这个种田人很想自己的禾苗快点长高。

师:还从哪些词中体会到呢?

生2:从“天天”也能体会到这个人的心情。

生3:还有“焦急地转来转去”。

师:那禾苗有没有长高呢?

生(齐):没有。

师:真的没有长高吗?我们来读课文中的句子: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长高了吗?

生(齐):没有。

师:(出示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认真读这两个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4:第一句有好像,第二句没有。

生5:我知道了,第一句说禾苗长高了一点,只是那个种田人不知道而已,第二句说禾苗没有长高。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你们说这个种田人的禾苗长高了没有?

生(齐):长高了一点点,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师:以后要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子的意思。老师再让大家品读两个句子:(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生6:第一句从“焦急地”看出这个人心里很着急,第二句没有“焦急地”,可以说这个人很闲。

师:很好,大家很会学习。那你还从课文中的哪个词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7:我从“终于”这个词体会到这个种田人想了很久才想到“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的办法。

生8:我知道那个人花了很长的时间,因为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生9:他花费了很多的力气,我从“筋疲力尽”体会到的。

师:这个人花了那么长的时间,花了那么多的精力,他最后心里怎样呢?

生:他心里还是很高兴。

师:你们从哪看出来的?

生:从“总算没白费、长高了一大截”体会到的。

师:那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了吗?

生10:没有,而是都枯死了。

师: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呢?

生11:因为禾苗的根被拔起了,又被太阳晒,枯死了。

师:假如是你,你会想什么办法使禾苗快快长高呢?

生:浇水、拔草、杀虫、施肥。

师:所以我们要对这个种田人说……

生: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按规律去做,不能急于求成,这样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寓意。】

四、全班朗读,感悟寓意

五、指导书写“丢、焦、费、望、算”五个生字

六、总结拓展

1. 用自己的话讲讲《揠苗助长》这则故事。

2.表演故事。

拔苗助长范文 篇8

那位拔苗助长的农夫经过上一次教训后,决定不再犯那样的错误了。可是,他还嫌自己的庄稼长得不够快,于是,他找到好多书,看了起来。突然,他眼前一亮,忍不住叫了出来:“找到了!”原来,他找到了一本书,书上说:水和肥料可以使庄稼长的更快。于是,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来。

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它时间几乎都在田里给庄稼浇水、施肥。他想:我那么辛苦的劳动,禾苗肯定长的最快最好。哈哈……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他的庄稼不但没长高,反而都淹死了,并且,都臭烘烘的。

最后,农夫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在好的东西也不能用过量。

众意路小学四年级:何海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