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情味初二作文(通用四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忘不了的情味初二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忘不了的情味初二作文 篇1
我还是忘不了飘在舌尖上的那缕香甜。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小时候耳畔常常会想起这几句儿歌,我会不由的想起我的外婆。外公还在的那几年,外婆他们住在我的家乡眉县。外婆的照相馆和外婆的家,是小时候的我常去的地方,那里总是能让我欢笑并且感到快乐。
每当我去照相馆时,外婆的眉眼里都是笑意,她总是能变戏法似的,从她那双不大不小又有些粗糙的手中变出一个月牙状的橘子瓣糖。我含在嘴里,细细品味,一股橘子的清香飘入口腔,充盈着整个空气,甜甜的.又有一股橘子的苦涩在其中。在我的记忆中,外婆和外婆的照相馆,屋子里都是这种味道,使我流连忘返。
我记得外婆家的院子中养了两株小金桔,当一朵朵小白花盛开着点缀绿叶的时候,满院清香,小狗围着花打转儿,转累了就趴在树下晒太阳。洒在院子的水,泛着透明的光,门口的小石狮子戏玩着口里的龙珠,喇叭花从地上开到架子上,然后爬到角角落落,开的满院都是,有白的,紫的,淡紫的,粉的纵横交错,甚是好看!
在院子中间撑着一张小木桌,炒了我最爱吃的几道菜,几缕阳光透过喇叭花的花藤照在小木桌上,照在外婆的心上。尽管每次去都是同样的菜,但却是同样的情,院子的植物绿油油的,相互簇拥在一起,嘻嘻哈哈的样子,总是令我想笑。但是现在想起它们,似乎有些朦朦胧胧。外婆前两年去了西安,和舅舅住在一起,我和妈妈很是想念他们,逢年过节时,才能去西安看望外婆。儿时的这些美好因外婆的搬家而远去,记忆也变得断断续续。
然而,我却永远忘不了飘在舌尖上的那缕香甜。
忘不了的情味初二作文 篇2
在校六年的时光里,妈妈接了我四年。四年来她辛苦,她劳累,我放学总会看到她的身影。
孩子看到了母亲,大概是高兴的,或急匆匆扑上去、总该有些喜悦的心情蕴含在其中。母亲大概会回一个慈爱的怀抱吧。
她不同,她与阿姨们谈得喜笑颜开,看到我就立马收敛“快上去,就你出来的最晚,多会儿也不知道早点”。
一声清脆的铃声总是我的回忆。一个年轻的女人,伸伸脖子,瞪大眼睛,一个劲儿的往这儿看,一伸手把我从人群里揪出来。一路上一遍又一遍的劝导,早点儿回家,注意时间。
后来“嘀嘀”声代替了她,又是那个女人,她又在张望。我兴冲冲地跑向她,内心藏不住的喜悦,她仍面无表情,手托起了我的书包,放于前框子里,“这回早不早,妈妈”“下次也早点儿”,与往日一样,这个女人带着她的孩子回家了。
再往后“嘟,嘟”嘈杂的声音充斥着我的脑海,这回我坐到了她的旁边,我没说话,她也没说话,我内心却比往日更加温暖。
这个女人又带着她的孩子回家了。
自行车上,电瓶车上,小轿车上的情味,是时光消磨不掉的。
春夏秋冬,有你陪伴,温暖常随。
忘不了的情味初二作文 篇3
一片片火红,一阵阵欢声笑语,一张张笑脸,一声声问候,勾起了,我忘不了的情味——过年了。
过年时,天总是五彩的,有时还有点儿淡蓝色,为新年增添了一份轻快,一份明亮。大地总是雪白的,有时也是灰褐色的。
最喜欢的便是除夕夜了,回到家,刚好就到吃团圆饭的时间。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坐成一圈,聊着过去一年的趣事儿,吃着奶奶亲手包的饺子。有好些都是我喜欢的荤菜馅,那饺子,看起来与其他的饺子外表相同,可那滋味儿,却大不相同。汤汁仿佛更香了,饺子皮儿仿佛更薄了。我知道为什么了,这是因为,奶奶把对儿女的思念,和新年的祝福都包进去了,怪不得这么香!
吃完饭,大家的休息活动那可多了,大妈老妈,我哥和我,坐在沙发上紧盯手机,等待抢红包,爷爷和大伯唠嗑儿,老爸和奶奶看春晚。“哎呀”一声打破平静,有人抢到红包了,大家围成一团,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欣喜。“五毛钱,不错呀”大伯说。“妈,你真厉害”我说。“这么神奇,让嘉兴嘉豪教教我!”爷爷说。
我喜欢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这是我忘不了的情味。
大年三十晚上,我和我哥会举行一场比赛。比谁的糖更多!这游戏我都玩不过他,因为糖,带我去拜年的路上就被我吃完了。我又总会向他要几颗:“看你妹妹这么可爱的份上就一颗嘛!”他总耐不住我的“折磨”,依依不舍地送了我一颗。这种要糖的趣恶味,也是让我忘不了的情味。
过年了,这一片片火红,一阵阵欢声笑语,一张张笑脸,一声声问候,便是我忘不了的。我喜欢过年时一家人在一起的情味,我喜欢上我哥要糖的趣恶味,这是我忘不了的情味。
忘不了的情味初二作文 篇4
我永远忘不了舌尖上的那一缕清甜。
小时候,我常去爷爷奶奶家,去那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时,我总会收获许多快乐与幸福。
刚到爷爷奶奶家门前,他们老远就出来迎接,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意。这时,我总会闹着说要喝擂茶。爷爷听到了,马上背上篓子去后山了,不一会儿,便会摘来最新鲜的茶叶。而奶奶则忙着张罗着喝茶时配备的各种小吃。爷爷奶奶家的擂茶是用自家产的上好茶叶,按一定比例加入大米、豆、花生、芝麻、甘草、菊花、艾叶等,放进当地人家都备有的陶质土钵(又叫擂钵),用茶枝做成圆头木棒(又叫擂棒),加少许的水,细细研碎,磨成泥状,这费工很大。然后倒进茶钵里,冷饮用山泉水冲泡,热饮用开水冲泡,放置沉淀,即可饮用。色泽呈棕红,清冽甘醇,香气四溢,喝后甜润在口,余味无穷。
爷爷奶奶熬制擂茶的当儿,我看到园子里的绣球花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甚是好看。我不由用手触摸着它滑嫩的花瓣,感受着来自指尖的那一丝温润。这时,擂茶的香味飘了过来,我赶忙支起小木桌,期待着。
擂茶上桌了,奶奶借着她的大嗓门,对着山前喊了一嗓子:“吃——茶——”这个时候,安静的小山村就热闹了起来,左邻右舍都过来了,有大人也有小孩。山村有“叫茶”习惯,农家往往是你擂了茶请我来喝,我擂了茶请你来喝,左右邻舍相互请客。有很多村妇女轮流做东,擂好茶请大家来相聚。交流感情,茶香浓浓,话语浓浓。就着几盘土饼、瓜子、葵花子、豆子、米糍等,边饮边吃,讲农事,讲家里事。木桌不大,只能坐下几个人,但人们并不介意,手捧着擂茶也身边的人拉着家常。调皮的孩子在人群与花丛中窜来窜去,不时跳出来,吓大人一跳。便大人们只是偶尔几句笑骂,便由着他们去了。
孩子们玩尽兴了,便跑到桌边端起擂茶,咕噜咕噜一股脑儿喝下一碗,喝完,嘴角微微上翘。我那时也是囫囵喝下一大碗,什么味儿也没有品出来,现在想起来,可真是遗憾。
现在由于学习时间紧,这几年很少回奶奶家喝擂茶了。即使回去喝上了,也是机器磨出来的,总是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味儿。还听说奶奶园子里的绣球花也枯萎了。我想,那种味道,只怕再也尝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