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通用8篇)正文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通用8篇)》

时间: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通用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1

看完李老师这本把时间当作朋友,收益非常多:

1.告诉了我们时间的珍贵性,并将抽象的时间变的具体化,这样你才会真的觉得时间就是金钱,还告诉我们时间的不可逆转,不可蓄积,不管你愿不愿意,时间1天只有24小时,学会管控好时间就规划好你的人生。

2.如何去珍惜和利用时间,作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a.坚持每天写事件-工作日志,且看到这个章节时,我已经坚持了6天;

b.合理规划好每天的时间,具体的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

c.做任何事都会比想象中难,而且所耗时间都要长;

d.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也需要重组你的时间,让你的大脑灰质更多与神经元接触,建立你的思维网;

e.学会思考与反思,并立即付出行动。

3.为什么同样的话很多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是因为心智水平不一的问题,所谓的心智简单直白就是你的`输入能力 输出能力 思考能。

f.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的很久很久,必须要有耐心。

4.让你变得富有的三件事,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但是恰恰通过努力,你可以改变你的运气,最后改变出身。

5.关于兴趣,不是因为你有了兴趣才能学好,而是学好了,兴趣就是自然而然的。

6.及早醒悟,知行易难。但是笨鸟先飞的人往往是最聪明的人!最后非常感谢李老师,真的受益匪浅。学习一定要学以致用才能发挥它最大价值!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2

有些后悔现在才看到这本书,也非常欣慰自己能在一个正确的时间看到这本书。如果是在哪怕一年前读到这本书,我都不会有收获的感觉,而能有收获说明能领会,能领会的本领本身就说明了成长。

我自认为不是完全的”体弱者“,所以对那些追求速效的成功学和十全大补的”鸡汤文“不是很感冒,但是心里知道,方子到位,”鸡汤“一定是能对症下药的。笑来老师的书就是对症下药,治的就是我这种”心智无力“的体虚病。

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最大问题就是面对自我期待与现实水平之间差距时,如何化解内心矛盾,不被所扰而能继续进步的问题。为了了解自己看过一些书,常常有意识的做些功课,在平常生活里把自己拉出来拉练拉练,可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充满了挫败感,也是书中所说的,”人生的幸运在于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如果说我知道什么什么是正确的事情,那么我在心智上的训练失效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同时也拿不出像样的道理说服自己。

书中点开的一个首要问题,也是人性的劣根,就是大部分都是即懒惰又勤奋的。想想自己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想掌握快速学习的方法,却又懒于付出心血,常常疲于找寻各种办法,却最终都败在自己的懒惰上。太多时候我们花了许多精力,却到了临门一脚时不愿意伸出脚,回想起来确实也就服气,也为自己的愚蠢感到可笑。

书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就是提出人需要依靠心智去把握自己,克服劣根性。我们不是不能科学的制定计划和清单,而是不能科学的执行和完成任务,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过于勤奋,却在执行中过于懒惰。大部分长久的失败很少能反思到,这个过程中我们让自己的心智迷失,让自己的劣根发作,所以书中给我了一个最大的提醒,就是”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书中将我们经常屈服于我们的懒惰和毛病归结于我们丧失心智,并且任意它的丧失。而要想转变,首要的是学会开启心智,并掌握持续开启他的技巧。

在阐述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书中内容首先阐述了我们天生的毛病有哪些,也就是哪些毛病会阻碍我们开启心智。第一个毛病是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每个人最了解的是自己,越是或多或少我们都天生的会感觉自己比较优秀,并且会很容易因为自己的体验和感觉产生自以为是和自欺欺人,这使得我们常常陷入一种错觉中,要么自己觉得对的实际是错的,要么自己觉得错的实际是对的。所以要想开启心智,首先要明白很多自己身上的经验和认知有可能背离现实。

第二个毛病就是走神。我们常常会被外界因素和刺激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顺着刺激趋势继续放大的。比如外界的负能量接收后我们自己的情绪会变得更糟,这就好比巴普洛夫的经典刺激试验,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往往都会听到铃声就会掉口水。当我们认识到这个天性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意识控制自己的大脑,在外界刺激时,有意识的分析,有意识的掌握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让大脑控制自己,而是要控制大脑。

同时书中还提到,”对痛苦的深刻感受会扭曲和抹杀我们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同时由于自我保护意识,我们会很容易遗忘痛苦,好了伤疤忘了疼。这对于一个善于反思,不重蹈覆辙的人来说倒是一个很糟糕的毛病。所以要学会利用心智让自己保持痛觉,善于利用痛觉来激发自己的动机。

还有就是及时行乐的天性。每个人天性都希望是及时行乐的,也就是说我们都希望付出就马上有回报,于是我们容易短视,容易放弃,容易失去耐心。而书中告诉我们推迟满足感是我们开启心智的要领,你能推迟满足感,也就证明你正在用心智让自己成熟。

最后,书中一句很重要的话来提醒每个实践心智开启之路的人。平静接受并且正确认识自己的额天性时改变天性的第一步。

在阐述完人天性的缺陷以后,作者着重阐述了我们如何提高心智——与时间做朋友。

其实本质上,书中的许多操作性的建议与许多讨论时间管理和人生规划的书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所站的角度,包括作者希望每个人以理服己的角度都与其他书籍有些不同。作者认为时间是不能管理的,而要做到花时间花到刀刃上,要做的是与时间合拍,本质上就是掌握自己,用心智控制自己,让自己保持一种自律的生活。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做的就是用心智对抗懒惰、认知偏差、先天的自我保护意识。

总结看来,书中在具体的建议上有几点着重强调:

一是计划很重要。

二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三是不要让完美主义阻碍了实践。

除开提高心智,书中内容还在开拓心智。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3

古语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我们每个人都太熟悉不过了,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我们每个人都在失去,每个人对时间有不同的感知和思索,于是酿成了不同的人生。近年来,“时间管理”这个概念经常活跃于大众的视野之中。管理时间真的有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下,每当我们拖着困顿的皮囊回到家中时,常常会感叹“今日事,无法今日毕。”的遗憾。因此,今天我要为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来自李笑来作家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籍,不如说这更是一本关于生活方式、关于自律、关于人生意义的书籍。作者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时间管理,指出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吸引我的并不是所谓的成功方法,而是书中平和的叙述方式不同于一般励志书籍喧嚣的鼓舞与说教。这样一种朋友似的口吻唤起了我对于心智、时间乃至成功的思考。

书中提出的一个首要问题,也是人性的劣根,就是大部分人都是即懒惰又勤奋的。仔细回想过往,做很多事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既想掌握快速学习的方法,却又懒于付出心血,却最终都败在自己的懒惰上。那么,又该如何克服自己的劣根性呢?这便是书中最为精华的部分——提出人需要依靠心智去把握自己,克服劣根性。我们善于做各种规划,恨不得将时间规划精确到每分每秒,让全世界都看出自己努力的样子。可多数情况下我们规划了最想要的日子却活出了最不想要的样子,可见,管理时间似乎可行,但管理自己才是最终目的。其实,我们不是不能科学的制定计划和清单,而是不能科学的执行和完成任务,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过于勤奋,却在执行中过于懒惰。在大部分长久的失败中很少能进行反思,这个过程中我们让自己的心智迷失,让自己的劣根不断萌生。

所以书中给我了一个最大的提醒,就是“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作者提出了“利用时间”的方式就是学习。管理自己也是需要学习的,我们要学习正确的估算时间,及时采取行动,直面困难,关注步骤三思而行,要感知时间的存在,也要接受时间的流逝,学会关注记录时间的开销,记录行动,验收行动成果。当我们尝试开始不厌其烦地学习、练习这些简单的步骤,相信自律的种子便会在我们身体内悄悄种下。

教师工作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并不仅仅只是备课、上课,还有其他各种任务。因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高效的完成工作就必然要思考时间管理的问题。读完这本书后,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的我慢慢学会将时间合理设计。从坚持每学期的初始指定教学计划,每月、每周、每日制定当日待办事项,到将较大的任务分割成易于完成的小块去执行,再到利用碎片时间处理其他教学及班级事务等等,渐渐地我乐于在规划时间内完成各种事务,并且坚定的执行下去。从而我也感受到了与时间为伍的愉悦感。

这个世界永远是相对公平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努力与奋斗,就会收获精彩。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以免虚度更多的时间。培养任何一个习惯,都是需要挣扎的。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会变得其乐无穷。时间可能是劲敌,也可能是朋友。老师们,同学们,当你决定捧起这本书的之前,请试图把时间当作自己推心置腹的朋友,享受与它真诚的“交流”时光。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记得时间只与努力的人为伍相伴哦!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4

陪孩子去图书馆看书时,偶尔一次机会看到了一本《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书籍,当时为了打发时间,随手翻看了一下,没想到越来越放不下,后来使用朋友的借书卡把这本书借了出来,花了两周,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

读完这本书,感觉作者是个谦逊的人,他总是说自己智商平平,资历平平,也没啥懂的,就只是有点教书经验,而我不这么想,只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无论智商高低,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会得到一定的回报。

所以从今天起,首先要做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心理上要更加健康的发展,即使自信的时候自信,自卑的时候自卑,其实也没什么,有这些情绪也是非常正常的。不要自以为觉得自己了不起,要尽量早,尽量多的努力,才是更适合的信条。

在生活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当自己不幸遇到痛苦时,要能控制情绪。例如转移注意力,不断告诉自己,此刻世界上还有比自己更痛苦的人,自己还不是最痛苦的一个,这样自己就更能忍受痛苦,这也是人常说的心大吧。虽然有很多人都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但如果可以延迟满足感就会变得更有耐心,有耐心的人会更容易成功。

因为时间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像金钱,所以即使我们听过无数遍时间就是金钱的说法,但事实上好难切实感受到这种时间的流逝或者说由于时间流逝而带来的损失。

为了精确地感知时间,我们要记录自己的时间花销,制作自己的时间预算,并且定期审计时间开销。但是绝不可以把每天的时间从早到晚排得密密麻麻,这样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需要处理,我们必须排出时间来处理这些事情。同时,我们也是需要工作和学习以外的其它生活来放松,恢复,以便能做更多的事。这就是所谓的劳逸结合。

在成功路上,最重要的是可以自学并且学会记笔记,会总结,而后再继续出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效率,不要迟到,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不要自卑,不要做一些无用功或者带给自己负面影响的事。人还是规律地生活比较好,有计划地做事。计划和自由从不矛盾,计划得当才能使自由最大化。

最后,我们永远都要提前准备,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越早着手准备越好,并且我们永远要有耐心!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5

昨天刚刚把这本书读完,现在尽可能的记录下来自己的感想。

看这本书算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简直是说出了我的某些不敢承认的行为模式——怎么说的这般绝对,不赞同甚至有些讨厌——其实说的很多还是很有道理的,需要平和的甄别、接受。其实这本书看到中间是有些反感的,可能是由于有些不愿意碰的甚至有些透着腐烂气息的晦暗创口揭露的太直白甚至有些刺伤,平静下来再看一下,再回看自己沉下来细想想,很多事情不过是自己可笑的“自尊”或者说自负不愿意去正视罢了。

其实非常喜欢书里的一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大多数时候我都希望自己是独特的,即使事独。可是总会在自我质疑的时刻听到“同道”的声音,所以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些心安。

在看到第二章——现实的时候,算是吸收到两个事情:

1、虽然理智上知道速成是不现实的,但是潜意识里速成这个想法其实在很多时候一直支配着我的心理和行为,而接受现实对我来说确实是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不论是从心智还是行为模式上,这不是一时就可以完成的一件事情,可能需要好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接受这件事情或者验证这个事情。但是“给自己多一些耐心,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这件事情我想我可以慢慢尝试一点一点做到。

2、换个思维,用交换的思维去前进可能在现阶段会更适合我。或许是思维定式,或许是拖延症的借口,我洗好收集资料越大越全越好,但是搜集过的资料如果不是第一次就已经阅读完毕以后就很难有读完学完的那一天,而对于一直没有搜集到的资料哪怕是没有那么重要的资料会一直耿耿于怀,可能一路上早忘了初衷。其实很早之前就注意到这个事情,但是不敢深想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或者决心改变这个事情。书中确实给了一个好的方法,我也准备慢慢尝试,用行为去改变自己这个有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拜托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第三章——管理对我来说应该是对我实际行动最有帮助的一章,对于时间的估算、记录和管理确实是我一直在关注的事情,也尝试过书中记录时间的方法,现在也在进行,但是总是会断断续续的,对于时间的记录总会被各种事情打断,是否是大脑在刻意回避这个事情慢慢深究,但是这个记录会持续下去,至少我也想客官的知道生活中的自己到底在干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客观的直视自己会很疼,但是对我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关于时间的感知这方面,在这里给自己立一个约定,从今天开始起,三个月之后再整理记录一篇自己的时间记录感知心得。

后几章都过的很快,与其说学到很多道理不如说认同很多道理,但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我最欣赏的地方在于能够去身体力行的实践这些道理。而我还需要自身行为的很多改变才能体会到开启新视界的妙处。所以还需要更多的体验和积累,后几章的道理对我来说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还有值得提的一点是,作者提到的26岁的顿悟我看到了其实很有同感,我也曾有这样的经历,或许顿悟的内容不同,但是顿悟那一瞬的豁然开朗我很明白也很怀念。初中那会儿特别厌学,成绩也算是印证了我的厌学,差的我都不敢再回首,那时我最好的朋友告诉我:学习时间快乐的事情。你好好的想一想这句话,想明白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最初听到这句话我是很难理解的,甚至觉的很荒谬,可是我记在心里。已经不记得当初思考这句话的心路历程,可是我永远记得初二升初三的那个暑假某一天再回想这句话当时那种拨云见日的感觉,那种似狂喜又很平静的感觉一直到现在都铭记在心。后来的成绩也确实像坐在火箭上上升一样,我没法分清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改变,但是非常希望能够再体验一次这样顿悟的感觉,至少对我来说会是一次真的心智转变。潜心积累,静静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这篇文章终于写完了,没有结构可言,但是可以看做我改变的一小步吧,慢慢持续下去,期待一年后不一样的自己。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6

这本书是我喜欢看的类型,我看书最大的选择标准就是看这本书有多少内容是作者自己的想法。显然这本书几乎全是作者独立思考,看上去老生常谈的内容,却解读出了很深的意义。如:积累,重复,恐惧,想法,事实……这些内容,让我来写难免沦为晦涩的大道理,但李笑来老师却能由表及里,深入浅出,让我们审视,生活中看上去特别简单的道理,你是懂了,还是别人灌输给你的概念而已。

书中有价值的点很多,我讲3点,希望对能阅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有点启发。

整本书,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那就是思考。当然强调的是独立思考。书中有一个例子印象很深刻。把A到Z从数字1到26分标注出来,你会发现Hard work (努力工作)是98分,Attitude(态度)是100分,所以得出结论是态度决定一切。仔细思考你会发现,按照这个逻辑,很多单词都是100分,如:Stress(压力)Wednesday(星期三)Bullshit(胡说八道)103分显然更高。然而大部分人都喜欢直接接受别人的想法和观点,ta因为这样比较省事儿。大哲学家罗素感概到“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思考”然后戏谑道“他们确实死得比较快”曾几何时,我也是这样的人,看到此处我不经莞尔一笑。

这个世界没有一触而就的事实,你用了10年胖了30斤,你却想用1个月瘦下去。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愿意相信呢,因为他们内心想听到这样的“事实”,所以有关“权威”专家就恰好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于是年复一年总有人为速成买单。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行业,我做思维导图培训,我总愿意花时间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审美能力,我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念。一个人没有系统思维训练,没有花时间去积累,直接去谈结果,那根本就不现实。但太多同行告诉我,家长要看的是成绩,其他的事情他们不关心,只要能提高成绩就可以了。你说的那些太浪费时间了。

我说你说的很对,然后呢?孩子成绩提高了吗?这不是效果不好才找你的吗?家长的需求很直接,就是提高孩子的成绩,成绩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分数,你的培训有没有效果,分数反应很明显,这是彼此要看到的结果。这仿佛是一个死循环。要赚钱就得按照家长的思路走,就得让孩子疯狂的死记硬背,快速见效。事实上我见到很多的保过班,保分班的逻辑是孩子一放学就被送到培训机构,强制背诵,刷题,做试卷……有效果吗,你认为呢?

当然有效果,牺牲所有时间,全部压在学生的课业上,没一点效果怎么可能呢。然而这里面提升成绩的真正逻辑是,孩子只要花了时间去动手操作,成绩或多或少都有进步。如果这样为什么不花时间去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样学习能力反而能举一反三,一劳多得。

我见到太多的情况是大部分人被家长牵着走,美其名曰满足客户,实际上是自己不够专业,对自己从事的技能,没有足够的积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短视的赚钱策略。这样的人实在太多,我个人依然坚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专业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愿意花时间去积累自己个人能力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值钱,赚钱一定不会是想的那么难。

以我自己举例,我没花心思打造名气,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我很清楚,没有足够的实力,时间会淘汰你,我开课断断续续,但我力求给出去的东西一定要系统,专业,有效。我的收入基本上都是非常信耐的老客户在支持,大家都知道口碑很重要,以前我的理解就是做好课程,做好服务,现在多了一层理解,时间成本。人人自媒体时代,信息爆炸,筛选信息的成本越来越高。我自己学课程,就趋向于信得过的朋友推荐,从我个人的角度我很清楚,如果老师不足够专业,没有时间的沉淀和积累,那么他可以赚到的钱永远突破不了瓶颈。

书中介绍了一款时间管理工具“Mr time”,这个工具好的地方在于,你开始一件事的时候,你可以点一下,结束的时候点一下,这样你在什么时间段做了什么事情,花了多少时间一目了然。而且后台还会进行数据分析,把重复的内容所花的时间进行叠加,你可以选择视觉呈现的方式,比如饼状图,柱状图等。

我尝试了去下载了这个软件,这个网站已经404(消失)了,我就找了同类型的软件,综合对比发现有一款app也完全满足以上功能,time track建议你使用。

相信时间,和时间做朋友,积累自己的实力,让自己值钱,必然就能赚钱。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阅读,推荐购买,自己细品。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7

有很多共鸣之处,把大家都会存在的不良特征都显现出来。把错误的理念加以改正,如“把兴趣当成了动力,计划与行动混为一谈,自卑当成自身情绪,等等”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走向“独立之路”

计划是必须的,目标要明确,越是短期目标,越容易清晰,越清晰的目标越容易实现。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重要。

学会自学的能力,会帮助你培养面对任何困难都能勇往直前沉着应对的精神。

重复,不间断的重复,重复一年以上,因为任何的事情重复一定次数,就能做到甚至无意识的情况下都能准确无误的完成。

态度,只要你去改变你的态度,你的就会发现世界也因此发生转变。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成功的人士,就看谁先把时间当作朋友来看待,在这条漫长毫无终点的路途上是在考验彼此的耐心多少。

福兰克.H.奈特:“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跳街舞,一是出生,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三者之中,努力是嘴微不足道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8

上上周,偶然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时间管理的文章,里面分享了一本书叫《把时间当做朋友》。一看书名,以为又是什么心灵鸡汤类的成功学分享。

直到听完一个书友分享这本书,才知道这是一本“另类的”工具书,是“韭菜理论”李笑来根据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具有实践作用的书,不仅不鸡汤,甚至有点“丧”。

看完以后你会被现实打击,更会认清现实。然后,如果你有强烈的意愿改变,可以脚踏实地去做,去实践那些方法,而不是沉浸在鸡汤成功学的虚幻里觉得自己能够成为超人,成为那只风口上飞起来的猪。

我们经常面临的一个困境是:没时间了!“没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子里唯一反复闪现的一句话。因为所有的任务都有一个最后期限。而且,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性和永远向前,这个最后期限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压力。

巨大的压力,极度的恐慌,使“患者”身上综合了一切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有懦弱,既满怀希望又分分秒秒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体会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