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后感(精选8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整理的资治通鉴读后感(精选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1
《资治通鉴》乃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最大者。它记录自周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成书二百九十四卷,另《考异》三十卷,《且录》三十卷,总三百五十卷,三百余万字。其引用各种史料三百种,从历史中得到“兴邦之远略,善俗之良规,匡君之格言,立朝之大节; 叩函发帙,靡不具焉。”该书传承九百年,与《史记》并为华夏文化遗产双璧,名蜚海内外。 该书作者乃北宋司马光。原书名《通志》。因神宗以其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资治通鉴》。司马光未如太史公遭李陵之遇,幽于缧绁,亦以泥守旧制而离朝廷,投闲置散,由居庙堂之高,转处江湖之远,仕途困厄,政治失意,方专注以治史,得以蔚然成就《通鉴》。
该书中我最喜爱故事是“韩信以少胜龙且”。
公元前203年,韩信东征讨齐地; 齐王向项羽求救。项羽派龙且率二十万大军前救齐。但龙且轻视韩信,自恃兵强,没有听从谋士的“深壁以待,无战而降”的策略。十一月,双方对峙潍水。韩信夜间令部堵塞河水上游。再率兵渡河击龙且,佯败而跑。龙且大喜,追韩信。韩信的兵马渡河回来; 龙且也跟着渡河,上岸后,跟随龙且的部队只有三两千人马。韩信下令决堤,一泻而下的河水隔绝了龙且的大军,龙且的大军不能渡河,龙且的三千人被韩信的三万人包围,最终被全部歼灭,龙且阵亡……这时,河那边的龙且大军溃散逃走…… 这是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个故事中,韩信足智多谋,龙且的志大才疏得到深刻的反映。他告诉人们统兵之道在于计谋,而不是军队多少。也告诫统治者不要骄傲自满。 当然,这只是《资治通鉴》的一个故事而已。
《通鉴》记人则神采飞扬,呼之欲出; 叙事则词章纵横,河慢伏流; 抒发情怀则大言小言,清风沐浴,长声慷慨,短音辛婉; 渲染战争恢廓场面,奋其意气,推波助澜,一泻汪洋; 其文辞简约洗练; 华采呈少于齐梁,宏壮可追两汉。读诵诸篇,如鼓瑟奏曲,势若江河,或若清风凉日,月明星稀,每使人畅快淋漓,欲扬抵几,呼天喝地。可请鹰扬文苑。
毛泽东曾言,历史不可割断。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当总结之,以承继此份珍贵遗产,其对于指导今世,帮助匪浅。《通鉴》即在此珍贵遗产之列。
资治通鉴的读后感 篇2
《通鉴》从魏、赵、韩三家分晋开始编年叙述,到五代结束。在司马光眼中,这是一个周道衰落,纲纪败坏的年代,三家能够堂而皇之位列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司马光借此欲阐述的是一种正统儒家的正名理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就是这种理论的核心。君臣之位,如天地不可易位一样牢固。所以,虽然微子有德,他不能取代纣这样的暴君;虽然姬重耳功大,死后不能隧葬;虽然齐、楚、晋、秦势强于周,不敢轻易取而代之。
在柏杨先生眼中,这种极端的传统就是一种反动,,在历史的潮流中一次又一次的被强权羞辱。而我觉得,今天的中国恰恰需要这样的一种礼教和名器。混乱的价值取向,拜金的社会潮流,贫瘠的文化涵养,道德底线崩溃,导致国人在人生观中太需要一种共同的正统的思想来领导,并且给所有人以福祉。今天,西方文化占据着主流,接受的成本低,回报高。不要怪国人崇洋,而是“名不正则民手足无措”。
《资治通鉴》读后感800字 篇3
《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伟大的编年史书,作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司马光。这套书非常厚重,五号的字,足足有4本,每本4000页,虽然译文占了很大的篇幅,但还是可见司马光在编此书时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第一次看到《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在我六岁的时候,那时我在书房乱翻,无意间看到了外包装是金黄色的《资治通鉴》。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看,发现里面都是些“臣光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东西,我一点儿都看不懂,最后我还是找到了一点有意思的东西——地图。这张地图生动地向我展示了战国时期中国势力的分布,非常好看,看完这一本,又接着看第二本……半天看下来,我对春秋、战国、汉朝、南北朝乃至宋朝的地图都了如指掌,还了解了中国朝代的变化,这对以后的我有非常大的帮助。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对于《三国志》、《史记》等古籍的了解也越来越多,那本在我小时候帮了我很多忙的《资治通鉴》也被我重新诵读,里面那些我小时候还不怎么理解的字句现在都准确地知道了。我知道了“臣光曰”的意思其实是“臣司马光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意思是“天尊贵,地卑微,于是阳阴由此确定”。
我还发现了里面的许多非常好看的故事,比如汉高祖刘邦灭秦立汉的故事就很好看,那里面讲了楚汉相争的故事,日前在热映、我也看过的电影《鸿门宴》就是根据这里改的。我最敬佩的就是刘邦,他有怀仁之心,很会笼络人心,最终逼使项羽自杀、创造了四百年汉朝。不过我觉得项羽太不懂得收买人心了,老是杀人,后来竟使旷古奇才韩信投奔了刘邦。在最后,项羽被刘邦围在乌江时,不听乌江亭长劝:“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可他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然后就自刎了。这多可惜啊!项羽也是一代英雄,逃回江东之后,好好治国,还是可以反攻的,何必如此呢?
在我阅读《资治通鉴》的这里的时候,甚至是阅读原文时,都非常地流畅,我不得不佩服司马光。他用词既简练又传神,让人一看就懂。
《资治通鉴》这本伟大的编年史书应该永远受到我们的热爱与敬仰。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4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准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里的故事多得数不清,每一个都精彩至极,但我最喜欢的是《陶侃爱惜光阴》。
古今能成大事者,必然是惜时如金,勤奋不懈的,东晋名将陶侃就是一位这样的人物。他曾对人说:“大禹那样的圣人,犹自珍惜寸阴,我们这样的常人,更应珍惜每一分光阴,绝不可以整日闲游烂醉,活着无益于当世,死了不能传名于后代,那样做完全是自暴自弃。”陶侃字土行,父亲本是吴国的杨武将军,死得很早,吴国败亡之后,陶侃由鄱阳移居到庐江,家中生活一直很贫苦。可陶侃爱惜光阴、发奋自强。正因为这样,陶侃受到了当时的名士范逵的抬举,做了江夏太守,后来因为抓住了乱贼王敦,平定广州叛乱有功,被封为柴桑侯,食邑四千户,又做了荆、雍、益、梁州刺吏和征西大将军等职位。
陶侃职位高了,但他并不像当时大多数的官僚一样贪图安逸奢侈的生活而是勤于职守,孜孜不倦。
《资治通鉴》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陶侃从一个出身寒门的小吏,靠着高尚的`德操和勤勉的品格,治军四十一年,建立了当时及后人所景仰的功勋,多么令人敬佩啊!我也要学习陶侃那爱惜光阴的品格和努力学习的精神。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5
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一书。此书给当时的人的影响力非常大,更给后人予警示。
《资治通鉴》此书详解了九世纪在战国纪的沧桑风云中,我了解了六合一统,在汉纪的泱泱文风当中,我知道两汉(西汉和东汉)的兴衰,在三国纪当中,我清楚了乱世中的演进,在晋、宋、齐、梁与陈纪当中,我了解了当时浑乱的场面,在唐纪当中,我知道了封建社会的鼎盛,在五代纪中,我明白了五代十国的演进。此书里面也写了许多名人,如贤明帝王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开辟汉风的汉高祖刘邦、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国刘彻、渡江称制的司马睿;如贤明臣子有:变法的商鞅、纵横的苏秦、仲父吕不韦、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外交家班超;如贤明的武将:乐毅、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父、飞将军李广、秦叔宝。可见,《资治通鉴》的历史知识面十分广泛。
司马光发愤写了《资治通鉴》完整记述了战国至五代时期的种种时间,并且英雄人物辈出。里面更加给后人给予经验。俗话说"读史明志",所以,读历史可以让人志存高远。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6
亚里斯提卜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的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的,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可见一本好书的重要性。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带领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写的一部空前巨著,也是已知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26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取名“资治通鉴”。
阅读此书,我们能穿越时空,来到古人生活的世界,零距离感受战场上的肃杀,帝王们的奢侈,百姓中的疾苦。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地广人多,本是可以通过励精图治而一统天下,结果皇族子弟们却不为成就霸业而打算,却为争夺王位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于是乘此机会士大夫们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这时皇族子弟们才猛然醒悟,而此时已无法再管制士大夫们,最终落得了“三家分晋”的结局。导致这种结局的原因有两点:
1、他们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不做长远打算,只看见眼前的王位而看不见未来的发展;
2、他们人心不齐,犹如一盘散沙,不能齐心协力共同谋发展,最终让士大夫们有了可乘之机。
隋和秦是两个短命的王朝。它们在建国之初都很强盛,但都二世而亡。是什么让如此强盛的王朝瞬间土崩瓦解?就是它们的帝王实行的暴政。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知道吧?
他在我国古代帝王中是明君的代表。玄武门之变后,他登上了皇帝宝座,并重用贤臣,减轻百姓负担,对周边少数民族恩威并重,使国家繁荣富强,深受人民爱戴。由于他在位的这段时间政治比较清明,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史称“贞观之治”。
同样是帝王,为什么所统治的国家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最关键的就是你是否能深得民心。可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读《资治通鉴》有感 篇7
没错,刘邦是宠爱了戚夫人而疏远了吕后,是有念头废了太子欲立戚夫人所生的如意而受群臣阻挠未果。及至刘邦死,吕后立马囚了戚夫人锁上铁链终日令做粗活,千方百计召来如意以鸩毒杀了他。这还不够解恨,吕后断了戚夫人的手足,挖去了她的双目,熏聋了她的两耳,药哑了她的喉咙,扔至厕中,号曰“人彘”。可怜貌比西施舞技高超的戚夫人,就被这么迫害致死,不胜唏嘘!
闲来无事,翻了下《资治通鉴》,看到了这一出惨剧,心里面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女人会对女人那么地狠?
想想历代皇宫,那个美丽女人大集合的地方,那些嫔妃,又是怎样的尔虞我诈,刀光剑影,稍不留心就命丧黄泉,生命在那个女人泛滥的最美的地方不名一文。“最毒莫过妇人心”,难道是女人的真实写照吗?吕雉若不是毒辣无双,她怎么会发明如此骇人的酷刑?吕雉若不是年老色驰,又怎能不妒忌戚夫人的美艳绝伦?仔细想想,戚夫人这样的后果,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莎士比亚说过:“女人,你的名字是嫉妒。”区区一个嫉妒,又会引来多少祸患?
都说女人心眼儿小,容不得别的女人比自己好。走在大街上,常常会看到美丽的女子。她吸引了男人留恋的目光的同时,也招来女人嫉妒的眼神。男人的目光,尽管略带色味但很平和,女人的眼神,那就是大大的不同。她们的眼里,写满了挑剔,她在打量你的穿着打扮的同时,也会牵引出你的种种不足。或许你的身材惹火,但你的眼睛小了些;或许你的面容姣好,但该饱满的地方稍稍平坦了些;或许你玲珑剔透,但你的身高不值得称道……女人对女人,不能有真正的宽容。
我是女人,但我也喜欢看漂亮的倩影,那是一种视觉享受,而或我有同性恋的倾向也说不定。看着她们用心妆扮的精致的脸,穿着也是那么入时妥贴,怎能让人的眼睛不在她们的身上停留?或许有年级小且长相秀丽的女子,天然的肌肤滑腻如脂,水汪汪的眼睛闪烁纯真,神情也是一样地稚嫩。看到这样动人的女子,我心里面不仅会感叹,天哪,上帝对她们真是太好了,她们原本是天使,负着妆点人间的使命来到了这人世间,她们是一种流动的美,走到那里都会有人关注,都会让人心情愉快,当然,前题是你要有欣赏美的气度。嫉妒是一种内伤,伤不了别人却可能伤到自己。
想当初,刘邦和戚姬夜夜欢歌时,吕后是怎样地难以入眠,怎样地咬牙切齿,怎样地下定决心要予以报复,这样的怨恨使得她老得更快,自己放不过自己,无休止地折磨怎能不让她有这样变态的手段来达成心愿?恶毒的想法只要在脑海里旋转下就行了,不必要真地去实践。后来,刘邦已死,太子年少继位,吕后大权在握,她还有什么想不开的?戚夫人尽管还是貌美如花,可她能拥有什么呢?宠爱她的人已离去,她不过是昨日黄花,在风中摇曳,任其自生自灭就好了,何苦又把她弄成“人彘”,吓坏了自己的皇帝儿子,寒透了他的心,对母亲的残忍无可奈何,只好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灭了一个弱女子,坏了她的千古英名,值得吗?
女人就是喜欢拿别人拥有的东西来比较自己没有的,越比越伤心,越比越觉得活得累。“人比人,气死人”的千年古训似乎用在女人身上很合适。她们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漂亮,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过得好,甚至不能容忍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优秀。她们无时无刻地为自己制造着牢笼,让自己的心灵充满压抑。她们喜欢看美女丢丑的样子,喜欢看男人们崇拜的那些偶像女星们衰老的图片,喜欢周围比自己过得好的女人们遭遇家庭剧变后的那种悲惨,以此种种来安慰自己的嫉妒,以此种种来暗自庆幸,虽然自己没有她们那么美生活没有她们那么好,但至少此时此刻她是平安的。当朋友的老公有了别的女人时,她们一边大表同情捶胸顿足地大骂那个没良心的男人,一边在心里掀起一层甜蜜,用朋友的不幸来映衬自己那小小的满足,想想自己的老公虽然要长相没长相,要票子没票子,但至少他还是忠实于自己的 …,这种阿Q式的思维方式让女人偷着乐。
女人们在一起,表面上嘻嘻哈哈,勾肩搭臂,同来同往,可在内心里,女人是很少有真正的朋友的,因为她们不能停止比较。比长相,比身材,比老公,比孩子,比票子,比车子,比服饰……只要有比较就会有结果,而结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于是开始抱怨,于是开始不快乐,于是开始向往,于是开始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怀疑。都说女人是水做的,是具有灵性的,可有些简单的道理她们就是参不破。她可以在菜市场和小贩软磨硬泡而获得几块钱的便宜,也可以在服饰广场和服务员讨价还价获得几十块甚至几百块的利益,却不懂得把这些聪明用到自己的精神层面来,不知道怎样才能让生活显得更轻松,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老公脸上有更多的笑容。他可能不在意你为他省了那些钱,但他会欣喜你今天少了几声抱怨;他可能不在意你把家里收拾得多有条理,但他会开心于你对他的那些小成就的称赞……所以,女人不能把自己的嫉妒放大,不然还会伤害到身边的人。
吕雉要明白自己的嫉妒是熊熊烈火,她就不该允许自己的男人再娶那么多妾,效仿有名的善妒冠军:隋文帝之后独孤皇后。既然她不能阻止他拥有那么多女人,她就不能独霸他一人不放松。她若是明白那些道理,知道嫉妒也是毒药,会侵害她的心灵,她也许不会选择做那惨无人道的事情。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爱情是千古佳话,就是因为长孙皇后的宽容明理,越是那样豁达贤良,越是得到李世民和其它妃子的尊重,自己想要的也会不期而至,一举数得,多好!
女人,个个都是脆弱的灵魂。世间男子已经堪会伤人,我们自己就不要再自相残杀了吧。对自己的同类,宽厚仁慈,不要让嫉妒再飞扬跋扈。遇见比自己漂亮的女子,用羡慕的眼神欣赏就好,不要在自己的眼里放进刀子,也不要在自己心里放进叹息。
资治通鉴读后感1700字作文 篇8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读罢此书,感受颇多。《资治通鉴》的。资料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经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司马光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使用了一套“古怪”的计时术语作为全书的时间框架体系,如“阏逄摄提格之岁”之类。“阏逄”相当于汉语“甲”,“摄提格”相当于汉语“寅”。为什么不用汉语的天干地支,而偏偏要用一套多音节语言的干支体系呢?
之后查过资料我才了解其实,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这是天皇语言,即三皇时代的官方语言。明代著名学者万民英所著《三命通会》云:“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于逢(又名“阏逄”——编者注)、旅蒙、柔兆、疆困、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经过查阅资料与询问教师朋友我了解到《资治通鉴》本身的编纂,具有很多特点或优点。首先是它取材广博和编写精审,所记叙的历史是幅员超过万里,人口超过千万,时间长达一千多年,而全书不到三百卷,组织精密,条理清楚,详略得宜,言简事明,有深入浅出之妙,这是一般史书不能与之相比的。其次,司马光的治学态度十分严谨,所用史料都经过仔细选择,并将选用的过程和选定的理由,一一记载下来,编成“考异”,成为《通鉴》一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后世流传中,人们才把它分开了,这项治学方法,所以称为“考异法”。这都是在组织形式方面比较突出的优点。
至于考异法是什么呢,我还不是很了解。仍要请教教师实资治通鉴中很多故事是用来体现作者对迷信思想的不懈。
其迷信思想,在统治者可谓根深蒂固,司马光常常依据事实揭破其底细。如记武则天之事:“太后好祥瑞。有献白石赤文者,执政诘其异,对曰:以其赤心。(李)昭德怒曰:此石赤心,它石尽反耶!左右皆笑。”又:“太后习猫,使与鹦鹉共处,出示百官。传观未遍,猫饥,搏鹦鹉食之。太后甚惭。”(并见《唐纪》二一长寿元年)事虽细微,意义则甚为重大。又如镇压黄巢起义的高骈,据有扬州,为霸一方,而听信玩弄神仙之术的吕用之,终至于城破身死。《通鉴》详记其事,不掩饰,亦不夸大,读者自然留下深刻的印象(《唐纪》七○至七三)。此类记载不仅仅证明司马光的见解正确,同时也证明其文学手法高妙。关于几次大战役的描述,如昆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淮西之战等,都极简练而生动,称为古代叙述战争的典型之作。
当然由于水平与局限我又读了许多后续资料其中指出了不少错误如《史记》错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年代,因而将齐宣王伐燕记为湣王之事,与《孟子》、《国策》诸书的记载均不合,此刻根据《竹书纪年》已经纠正了这个错误。《竹书纪年》是魏国的史书,因与儒家经典记载多不一致,在宋代不受人重视,以致之后逐渐失传,此刻看到的是辑录本。司马光虽然看到过原本的《竹书纪年》,而不知利用,于是硬将齐宣王的年代比《史记》拉后十年,避免了与《孟子》等书的矛盾,其实毫无根据,不能作为史实看待。又如著作《后汉书》的范哗,在朝臣争权中被杀,而诬加以叛逆的罪名,编造了很详细的情节,《宋书》全收于《范哗传》中,司马光未作分辨,也照样采用了(《宋纪》六),到清朝,王鸣盛才辨明了当时的史实(参看《十七史商榷》卷六一)。又如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当权,陶侃为一代名臣而出身于寒门,世家出身的当权者对他多加诬蔑,《晋书》不辨真伪都收录下来。《通鉴》已多予删汰,但亦有删汰不尽者,如云侃“以不豫顾命为恨”(《晋纪》一六)。陶侃为地方长官,与晋明帝也无特殊关系,自然无必要参豫顾命,清王懋竑为陶侃作了正确的辨白(参看《白田草堂存稿》卷四)。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小错而否定大的成果。[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