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优秀9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优秀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100字 篇1
傅雷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也是孩子的朋友,儿子傅聪从小对音乐有很高的造诣,是父亲的骄傲,但傅雷总是从细节上去引导孩子,务必戒骄戒燥,对学习永远保持一颗纯净的心态。
和儿子探讨音乐、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教诲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从行为礼节、接人待物方面严格要求儿子。
《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 篇2
《傅雷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该的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
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伤害,傅雷缺在其中显出了他不变的本色。
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傅雷家书》是一本很特殊的书,他不是跟市面上的大多数书籍一样,《傅雷家书》收录的是一位父亲对于教育子女的语言,总的来说,就是一封封的信构建自己对于子女的谆谆教诲,体现了作为爸爸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傅雷家书》中傅雷没有用华丽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总告。他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真诚的心来和自己的儿子进行心灵的交流。
每一位父亲对于教育自己的子女都会很用心,而傅雷更是对于儿子在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傅雷对于孩子的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看出了傅雷与儿子之间的友好关系。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这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这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这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它就是《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将傅雷写给他儿子的书信汇编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从9年至9年月的8封信件。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亲情溢于字里行间。
傅聪至海外留学,与家里的联系就是书信。《傅雷家书》中写过邮局将傅聪比赛后的长信遗失,傅雷半个多月的心神不宁。因为儿子迟迟没有来信,傅雷甚至疑心:儿子又不信任爸爸了吗?由此可以看出来,傅雷将对儿子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家书中。
我终于有点明白“家书抵万金”的意思了。傅雷曾在给傅聪的信中这样说;“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他要求儿子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曾在家书中写过这些家书的目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播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傅雷对儿子的教导不仅仅在艺术上,他曾劝傅聪改掉懒惰的习惯;“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的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者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家书》是一位父亲为儿子苦心孤诣的证明,傅雷对傅聪、傅敏的爱不是普通的嘘寒问暖,而是暗藏在他对儿子们的谆谆教导中,暗藏在他对儿子们道德和艺术的严格要求中。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既像儿子们的朋友,又像儿子们的老师。在为傅聪和傅敏提出建议与意见。这些不同寻常的家书,拼出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简单真诚却又伟大的爱。
傅雷家书900字读后感 篇5
母亲节将至,整理多年前父亲送给我礼物时,发现这本曾翻阅多次的《傅雷家书》,此时我想起的多年来父母对我谆谆教诲。当我再次读着这本家书,感悟到的是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一种更真我的感觉,或许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无从感知的。就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刻骨铭心的长谈,拉近了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那种对他们眷恋是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
在这本书里叙述的并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儿子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与你书信,既不是无聊的唠叨,也不是俗不可耐的八卦新闻,而是具有好几层深意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艺术修养方面的探讨对象,讨论音乐上对手;第二,想激发出你作为年青人看法和观点,让做父亲的我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递给其他青年;第三,借书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也是文学上造诣;第四,我想你时刻让记住此忠告,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在生活的细节方面,乃至艺术修养及演奏姿态方面。”
以上四点贯穿全篇家书,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为人父母、做人子女的以强烈的启迪和感悟。
现在,很多家长都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谈到父子家信,这无疑是一本教诲子女为人处世,以及对艺术层面探讨的典范书籍。傅雷先生将自己的主张嵌入生活与自然,调衡感性的流动与理性的坚持,在东方的超脱、恬静、中庸与西方的热情、活泼、开明中取得恰当写入其中。
在很多令现代人困惑的问题上,傅雷先生的见解都为我们解说了答案。对名利的取舍,艰苦的磨难,生活的哲理,艺术的本质,性情的锤炼上,都如夜空中的皓月一样,为我们驱赶黑暗,重现星月。
虽历经时代变迁,但依旧在这朴实无华、简练的文字中流露出浓浓的严父之爱。尽管不同时代及不同社会制度下,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实有迥异,尽管当下的出版业为其缀加了更多的商业炒作,但是今天的我应该做到的是摒弃这些外在的隔阂和枷锁,静静地品读字里行间的深情,一定会受益匪浅。所以,对于这么一位在时代浊流中越发澄亮透彻的精神伟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还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给父亲的回信
亲爱的父亲:
您好!
久未见面,愿身体健康。已在国外住下近一年,我可以照顾好自己,勿多牵挂。犹记得在第一封书信中,您所流露的对于我的愧疚,您不必为此抱歉,同时也希望您与母亲多注意身体。看到您在信中一次次回忆过去,我们当初一起生活,可以感受到您对我的关心与思念。请放心,我的俄文现在尚可,同时我也会合理安排我的乐理学习。每当我在广播中弹琴时,总会想到您。您每一次都在北京认真地听,同时来信的评价,我亦细细读过。我早已想通自己的感情问题,也将记住您所说的“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之前的伤风咳嗽已经好转,勿多挂念,同时也请母亲多多注意身体。
我常常在信中所了解家中的事,看到这些文字就好像我仍在家一样。远在异国他乡免不了思乡,同时也很抱歉,无法与您们在节日中团圆,无法陪伴你们。
总之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一切尚好,虽然不免有些波折,但总体上仍旧顺风顺水。最后仍希望您和母亲多加注意身体,不要过于劳累。
儿子:傅聪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这是英国著名文学家培根的名言,而我最近在读的《傅雷家书》便正如这句名言所说,带给了我珍贵的感触。
《傅雷家书》与其说是一本书,其实更是一本亲情交流史。它收录了由傅敏整编的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傅聪之妻弥拉的往来家信上百篇,每一篇都包含了这一家人即使分离在异国他乡,依旧无法冷却的亲情。
傅雷是我国优秀的文学翻译家,更是一位严谨和善的父亲。在他寄给傅聪的书信中,涉及到了音乐技巧、文学素养、待人礼节、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对傅聪的关心可谓是无微不至。但这般频繁的关心,却不让人看的厌烦——因为他从不把爱与思念“明目张胆”地挂出,而是像一位老师一样细心指导。他会因傅聪久不来信而责备,会因傅聪取得了进步而鼓励,会为傅聪的比赛结果冷静分析,也会为傅聪的求学之路提出疑问。.。.。.如果说傅聪是飞行的纸飞机,那么傅雷就是推动他远行的风。
傅雷给傅聪的很多话不仅适用于他,也同样适用于所有青年,比如“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句话教导我们要言行一致;比如“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这句话教导我们不要停留于过去,要乐观向前;“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这句话教导我们要学会独自面对生活。.。.。.每一页翻去,都是宝贵的财富。
傅雷一家都是智者,而《傅雷家书》更是一本智慧之书。它以平凡的语言带给了我不平凡的感触,而这份感触也将伴我远行。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从古至今,皆说父爱如山。可我却想,父爱,未尝不可是那淙淙流水,用那温情的叮咛,将我们温暖环绕。它伴随着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路奔流。
在我读过《傅雷家书》一书后,这种思绪又加重了几分。
“在外倘有任何精神苦闷,也切忽隐瞒,别怕受埋怨。一个人有个大二十几岁的人代出主意,绝不会坏事……孩子,我真恨不得天天在你身边,做个监护的好天使,随时勉励你,安慰你,劝告你,帮你铺平将来的路,准备将来的学业和人格。”
这封信修于一九五四年七月底。当时傅雷的儿子傅聪刚刚出国,掀开了他人生的新篇章,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傅雷曾在外国生活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国外的情况有所了解。他不仅密切地关注着儿子的动向,还未雨绸缪地对儿子嘱托着遭遇不测时的应对方法。他用发自内心的文字,细细叮嘱着自己的爱子。
尽管傅雷一家都是书香门第,但他对儿子关心的细致入微首先从生活开始,洋溢在字里行间。“你现在住哪里,食宿是否受招待,零用钱是怎样的”是父亲首先关注的话题。
当然,作为艺术家的傅雷亦很注重儿子精神上的修养。
“你记住一句话: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地忙着吸收新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万别让人误会。”
作为艺术家,傅雷自然阅人无数、阅历广播。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同时,他也敏锐地意识到,人们对傅聪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傅聪自认为事业、生活一帆风顺的时候,父亲用一句叮咛,敲响儿子心中的警钟。
“孩子,这些话千万记住。爸爸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些。”
读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眼前模糊的文字中,浮现出了无比熟悉的画面。
“八面玲珑而立于乱世。”郦道元的父亲奄奄一息,卧于病榻上告诫儿子。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朱自清的父亲依依不舍,立于人潮中嘱咐儿子。
“作业按时交,上课认真听讲。”我的父亲不厌其烦,站在车窗边叮咛着我。
让我们听听父辈的叮咛吧,蓦然发现,父爱无处不在。它一直伴随着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路奔流,从未断歇。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9
感谢读书会这次活动,让我读到了这本书。袁枚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对我来说,借来的书很多时候放到期限到或者过期还没去翻,这次有任务了就逼着自己一点一点看,结果竟然看完了。我借到的版本是由付敏所编,由三联书店出版的。说实话,看了一遍,我还想再看一遍,正如傅雷的朋友楼适夷说的: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涉及到的不仅仅是音乐、美术、学习,感情,还有做人、做事乃至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
傅聪刚离开国家,傅雷就很细心地跟他讲: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是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锻炼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方面。他想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要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读他们的书信,我们可以想到得到这样一个场景,儿子在数万里之外,正准备一场重要的演奏,父亲却好似对即将赴考的身边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视着他的每一次心脏的律动,设身处地预想他在要走的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可能的情景,并替她设计应该如何对待。说实话,合起书来,我常常自我反省:我对孩子有没有这种耐心,有没有这么全面地去考虑过他要面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