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海生死劫》有感:最后的贵族》
编者按:《上海生死劫》是一部自传类书籍,讲述的是郑念先生从“”开始到八十年代初的个人经历。从这本书中,我也看出郑念先生对国家,对民族的爱。
郑念被誉为大上海“最后的贵族”“一代名媛”,近来有幸拜读了郑念先生轰动英美、警醒世人、感人肺腑、充满人性与仁爱光辉、居于灵魂高处的《上海生死劫》,深受教育,甚为敬佩,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郑念先生一家是爱国的。郑念夫妇与女儿都为祖国建设做贡献,郑念即使定居美国还通过新闻媒体(如订阅中文报纸)、接收亲友寄送资料、与亲友交流等方式关注了解祖国的改革发展进程,并在书中对祖国的进步大加赞赏。
郑念先生是爱中华民族的。郑念在国内时收藏了古瓷、字画、佛像、首饰、工艺品等华夏文明瑰宝,喜欢穿浓浓中国风的旗袍,乐于品味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生活期间,郑念关心中国,资助华人留学生。
郑念先生是爱自由的。郑念出身名门,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北平燕京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完成学业,自由精神浑然天成。郑念接受过优质的家庭教育和高等教育,所以,郑念所追求的自由并不是“自由主义”,而是普世规则基础上的自由。这一点在郑念“举起《宪法》”向闯入家中的红卫兵抗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郑念说他们“没有搜查证就随便闯入私人宅第,这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郑念先生是爱美的。郑念既有深入骨髓的爱美之心,更有集毅力、勇气、智慧、修养、才华于一身的爱美能力,这才是真正的贵族。
“”磨难前的郑念先生,生活中是大上海的大户人家,工作中是外企高级白领(英国壳牌石油公司驻华分公司英国总经理助理),可以说生活和工作中处处都是贵族。
“”磨难中,郑念先生坚守清白不低头、不委曲求全、不放弃抗争、不懈探寻女儿含冤而死真相,即使身在狱中仍尽力保持尊严,改善卫生条件。郑念自制马桶垫、眼罩,贴墙纸,打扫卫生,“郑念曾经有十多天被背铐,双手被反扭在背后,手铐深深嵌进肉里,磨破皮肤,脓血流淌,度日如年。她每次方便后要拉上西裤侧面的拉链,都勒得伤口撕肝裂肺的痛,但她宁愿创口加深也不愿衣衫不整;有位送饭的女人好心劝她高声大哭,以便让看守注意到她双手要残废了。而郑念想的是:怎么能因此就大放悲声求饶呢?‘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才可以发出那种嚎哭之声,这实在太幼稚,且不文明。’”
“”磨难后,郑念先生爱之愈深,痛之愈切,决定离开她深爱的祖国。离开祖国,郑念写道,“回顾以往,我曾有好几次乘船出国的记忆。每次都像现在这样,伫立在甲板上远远眺望着,任凭海风不住舞乱着我的头发,怔怔地望着故地的海岸,渐渐在眼帘中消失。但哪一次,都没现在这般令我断肠。”“上帝知道,我是多么渴望着效忠祖国。”
读罢《上海生死劫》,我能理解郑念先生的选择,理解郑念先生写的这段话。
读罢《上海生死劫》,我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梁家河下乡插队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期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事、追求上进令我钦佩不已,习近平总书记“我们这一代人要做好我们这一代人的事情”这句话让我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弘扬宪法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策让我万分拥护。
法律与自由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郑念先生的遭遇是法律失守,是国家和民族的巨大灾难。郑念先生的作品是传世巨著,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郑念先生的生命是高贵亮节,是国家和民族的杰出使者。
郑念先生是“最后的贵族”,流淌在血液里的贵族。
郑念先生安详地走了,去的地方有她的丈夫,有她的女儿,有她的团圆,有她的贵族家园。
作者:褚庆成
公众号:褚褚漫话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