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优秀4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勤劳的编辑帮助大家分享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优秀4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篇1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温岭市财政局组织的一个培训,在培训课上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完以后我感觉堵受益匪浅。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全书分7部分:问题列表、时间管理、我能贡献什么、发挥别人长处、要事优先、决策要素和有效决策几个模块。
我觉得,我能贡献什么,这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章节。这一章主要涉及如何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要做到卓有成效,才能更有利于建立有限的人际关系。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如果能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即使偶尔疾言厉色,也不至于影响人际关系”。那么有效的人际关系怎么才能达到呢?书的作者给出了我们这样的答案:
1、相互沟通;
2、自我发展;
3、团队合作;
4、培养他人。读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1和3不正是我们公司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吗。2和4也是我们公司非常重视的工作。我们的培训体系可以说是非常完善的。
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卓越的相互沟、团队合作呢?。我觉的处理好团队中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如何有效和团队中其他成员合作,相当大程度取决于人际关系,包括:上司,同事以及下属。人际关系并不等于玩政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八面玲珑,而是出于真实的互助。用任何把戏去维持一个长期的人际关系是不现实的。相互关系,相互帮助才是长久之计。
自我发展、培养他人要求我们在工作之余要用更长的时间去学习,学到老活到老,这个世界日新月异,你以前掌握的知识过一定的时间就有可能落了,被淘汰了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以求自己跟上这个社会的发展。
这是一本能让人受益匪浅的书,希望有能多的人能读到他。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篇2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彼得·德鲁克的一本经典之作,在四十年后的中国,被公认为年度最值得阅读的十本书之一。相对于其他深奥难懂的管理学著作,这本书的确称得上“简单”,书中八个章节阐述五个重点,条理清晰,字字珠玑。由于我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3个月,以前在大学中学到的管理学知识很浅显且由于对管理学那些大部头的理论著作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所以,这本书在我看来,还是有一些地方没有完全看懂。
德鲁克首先是一个社会生态学家,一个社会生态学家对管理学有这么深的见解真的很不容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两个同属于一个大的学科范畴内的研究方向。从表面上看起来两个研究方向可能风牛马不相及,但是深入推敲后,往往能结合两者共同具有的优点得出超乎想象的成果。或者说,用完全不同的学科眼光去看待以前看了千百遍的现象、定理、公式、规律,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
比如很多心理学家研究管理学,用心理学理论和眼光去看待公司管理,得出很多经典的管理心理学定理,并获得诺贝尔奖。这其实是一个眼光的问题,也是一个看事情角度的问题。早年一个很流行的广告,一个小女孩告诉自己的妈妈,苹果里有星星,妈妈不相信,“苹果里怎么会有星星呢?”小女孩把自己的妈妈拉过来,把苹果横向切开,里面果然有星星!原来,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成切苹果要纵向切开,从来都没有尝试过横向切开会有什么发现,但是可爱的孩子没有经过定势思维教育的训练,敢于大胆的尝试,于是,从苹果里发现了美丽!
这是一本很简短的书,除了第一章标题“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强调读者卓有成效学得会,以及最后一章结论: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强调读者一定要学,一定要会。在短短的175页,八个章节当中,提出了五个重点,依序为时间、贡献、发挥人的长处、要事优先以及有效的决策。够简单了吧,只要你学会掌握时间,重视贡献,发挥人的长处,学会要事优先以及做有效的决策,就可以卓有成效,成为一个卓越的管理者。
简单归简单,学得会不等于做得好,很多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刚开始时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小子,后来偶得一武功秘籍,刚开始练时,还很稚嫩,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苦练了N年之后,终于成为名震武林的大侠。卓有成效的五招,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最终才能将追求卓越变成一种习惯,才能发挥出无穷的威力。
在一个公司中卓有成效讲究的是绩效,绩效的好坏,要有个客观的标准。判定的结果才会让人心服口服。让知识工作者心服口服,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只要心服口服,可以让他们将原本是外界的目标压力,转化成内心追求成长的动力,不用浪费精力为落后找借口,专心致志为超前找答案。只要同辈做得到,不服输的自己也可以做得到。卓有成效的个人,像是一个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刺激每个人成长,帮助公司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组织。
德鲁克老前辈将管理的适用性扩展到了非常广泛的范畴,组织类型从企业延展到了几乎所有的各类社会组织。只要有组织就需要管理,同时只要需要做决策就需要管理者。“管理”不再是高层经理的特权,管理者的队伍扩大了,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不论其是否有下属,不论职位高低,只要是因为其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而不论职位高低,只要你是一位管理者,就必须力求工作有效。
作为一个教育行业的公司,其核心工作是整合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培训机构等这些社会资源,最大化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创造价值,其从业人员的工作,绝大部分是组织、整合、协调、沟通及管理。因而,在公司内部绝大部分员工应属于管理者的范畴,管理者不应只局限在中高层人员,也不能只局限在有下属的人员。公司在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及自己优劣势的情况下,适时提出了战略目标,怎样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有赖于公司绝大部分员工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即是他们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这是我读书的一点点感想,书中还有很多地方我似懂非懂,以后要加强管理学方面的学习。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篇3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出版于1966年,是管理学开创者彼得德鲁克的著作之一,也是现在许多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系列:时间统计法,让工作更有效率。这本书围绕着两个观点展开:1.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2.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与其他管理类书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一本关于自我管理的书,其他大部分管理类书籍都是在介绍如何管理别人,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介绍的是如何管理自己,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德鲁克认为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自我管理的有效性,如果管理者自身的效率不提高,就没法很好的管理一个组织。其次,这是一本很实用、很朴实的书,没有通篇只讲理论,而是从操作层面细致地讲述了如何成为一个有成效的管理者。
这几天认真的读了这本书,有几点感受,记录如下:
企业的命运取决于管理者,管理者的有效性决定组织的有效性
在这里,管理者是指那些促进机构有效运行,负有行动和决策责任的知识工作者,对企业的最终成果产生影响的人。管理者通过思考,运用知识进行决策,进而产生成果,决定企业的命运。因此可以说管理者的有效性决定了组织的有效性。这也是管理者的价值所在。
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卓有成效是指什么呢?按时做完该做的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效率。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要完成任务,二是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有效管理,是管理者的一种行为模式,并非天生的才能,每个人都可以达到,但是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却有很多管理者没有做到。有的管理者面对问题无法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有的管理者整天都忙得晕头转向,却没有多少成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能够有条理,系统的完成工作。
管理好时间,是有效工作的基础
管理者的工作是通过组织可利用的资源,以达到产生成果的目的。其中时间是最紧缺的资源。浪费时间,是管理者失效的一个主要原因,管理者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事情很多,但是时间却不够用”,他们每天陷于日常性事务及各种复杂的内部关系中,觉得从早忙到晚,焦虑、浮躁,但是并没有意识到成果并不突出,他们最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很忙”。彼得德鲁克在书中举了例子,证明了管理者经常以为自己在忙,实际上他大部分时间是浪费了的。因此,管理好时间,以一种心静如水的平和心态去做决策,是有效工作的基础。
时间统计法,从操作层面帮助我们管理好时间
说到管理时间,又可以扯出一大套理论来。把这些道抛开,先看看时间管理的术是什么。
首先是记录时间。有一个苏联的昆虫学家叫做柳比歇夫,以发表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专业著作著称,读后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系列:时间统计法,让工作更有效率》。柳比歇夫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涉及农业、遗传学、哲学、昆虫学、进化论、动物学等多个学科,用彼得德鲁克的话来说,他算得上是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柳比歇夫如此高产的秘诀在哪里呢?柳比歇夫从1916年开始记日记,没有一天间断过。他的日记每一篇都是简单的记的时间帐,从几点到几点,做了些什么事情。每一篇都是这些干巴巴的东西,没有心理活动,没有情感描述。记录时间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时间感”。落实到我们的工作上,可以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实现。做一个excel的文档,命名为“工作日志”,每月一个sheet,平时保持这个文档的打开状态,每做完一件事情,立刻记录下起始时间、完成时间和事件描述。对于身边没有电脑的情况,可以记录在手机上,再汇总到电脑里。由于最初我们的“时间感”不强,一定要做完一件事情就记录一件事情,如果等到一天过完后,再回忆做了哪些事,必定是有遗漏的。
其次是分析时间。柳比歇夫每个月都要做小结,统计时间都花在什么事情上了,工作上花了多少时间,吃饭睡觉等生活花了多少时间,发呆浪费了多少时间等等。分析时间可以清楚的掌握自己的时间消耗,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每天花在工作上,出了成果的时间其实是很少的,大部分时间浪费掉了,而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分析时间可以让我们时刻警惕。
最后是根据前段时间的消耗情况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重新安排。通过时间的记录及分析,大家会发现自己在时间安排上的很多问题。就我来说,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实际工作效率不高,二是成果不突出。因此我给自己制定的解决方案是规划每天要做的事情,以重要性排序,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考的事情,分配一个大的时间块去完成,不重要的事情就利用琐碎的时间来做。每做一件事情之前,先问问自己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做完之后要有一个什么结果,争取做到每件事情都有输出。
时间统计法其实也是一个PDCA的循环过程,说起来挺简单的,但很多人却做不到。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的练习、思考,转化为习惯,固化为下意识的行为,否则别人教了再多的理论自己不实践,也是没用的。
掌握自己的时间,只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提出的有效管理的第一步,但只要我们认真的去思考、吸收、实践,把这一步做好了,我们的管理就已经能上一个台阶了。不仅仅是管理者,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去读一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因为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书。这本书值得我们反复的去阅读,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可以从中领会到的东西是不同的,带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去读,收获会更大。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篇4
本书主要是围绕管理者的有效性展开论述,包括时间管理、管理自身、管理团队以及有效决策。在上述管理维度中,本书一直强调的主线就是“有效性”这个落脚点,而有效性的核心,就是——是否对组织的发展产生绩效与贡献,不管是在时间的运用上、对自己能力的发挥上、对团队的协调上、还是参与决策的过程,如果无法输出绩效,则管理的有效性即存在折扣。
本书对“管理者”的定义做出了详细界定,不仅仅指组织中一般意义上的“计划、组织、整合、激励和考核”的金沙国际平台管理人员,还泛指一切知识工作者等专业人员,这类人才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对组织绩效和结果输出的影响度较大,也被称为管理者。管理者范围的延展,也意味着组织管理边界的延展,尊重更专业的人才,发挥知识对组织绩效的输出,也是有效管理的范畴。
而所谓的组织的绩效,在本书中也论述了,“在组织的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即组织的成果,是通过客户产生的,企业付出的成本和努力,必须通过客户购买产品或者服务,才能转变为收入和利润。”这也明确界定了组织绩效有效性的目标导向,如果组织内部通过一系列人、财、物的资源调配,均无法转化为外部的购买力,则组织的有效性是存疑的。
时间管理
在时间管理上,核心轴也是有效性,在判断一项事物是否需要花时间倾注的时候,首先问一问自己:是否金沙国际平台对组织、本人或者对方的组织有贡献,如果没有,则果断拒绝或者授权别人去做。在时间管理上,本书着重提到了人员和会议。人员过多也会造成时间浪费,而判断人员是否饱和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是——“如果一个管理者,不得不将他工作时间的1/10花在所谓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花在处理纠纷和摩擦上,花在处理争执和合作等问题上,那这个组织的人员就过多了”,人数过多,难免彼此侵犯,成为绩效的阻碍,在精干的组织里,人的活动空间较大,不至于互相冲突,工作时也不用每次都向别人说明。
另外,会议也是反映时间有效性的重要维度,本书将“会议过多”视作组织不健全的表现形式,因为“开会”与“工作”是矛盾的。管理学上认为:在理想化的组织体系中,应该没有任何会议,因为每个人都能了解他工作所必须了解的事情,也能随时获取工作所必需的资源。而会议过多,意味着日常工作中:信息传递不顺畅、资源调配不充分、流程设计不合理、人员职责界定不清晰。一个管理者的时间,不应被开会占用太多。
管理自身
管理者在对自身的管理方面,最重要的衡量尺度是重视贡献,这也是以责任为导向的评价维度。不以绩效为导向的勤奋毫无意义。书中有一个观点,我觉得很好,即“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反过来说,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能对整个组织的经营绩效负责。”这句话点出了管理的精髓与本质。
另外,本书强调知识工作者更应该有责任让别人了解自己,因为很多知识工作者很少与多数人主动沟通,认为他们金沙国际平台只要能够和同行少数专业人员沟通就可以,或者普通工作者应该做出努力去理解他们所想,这种态度会使得专业的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丧失价值。如果想成为一位合格的管理者,或者更准确的说,真正以组织贡献为目标,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即知识能为别人所用。这一点认识非常重要,只有知道别人需要什么、能理解什么、能发现什么,知道别人对组织的贡献需要借助我做出怎样的贡献去达成时,才能说知识工作者作为管理者是合格和有效的。
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本书也提到了,“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和人际关系上重视贡献的管理者,金沙国际平台往往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忠诚待人、密切合作、凡事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把人际关系建立在“贡献”的基础之上,这也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真义所在。
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的核心要义是发挥别人的长处,并能容人之短。这里的团队不光是指下级,还包括上级。有效的管理者知道用人的本质是用人来做事,并不是用人来投其所好,所以有效的管理者从来不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而是:他贡献了什么?下属越是能干,越愿意自己承担责任,他们的所见所闻,所看到的客观现实、机会和需要也越与他们的上级不同。所以,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我认为:针对内驱力较高、具有较多工作想法的人员,应尽可能减少过程管控,给予充分的空间,以结果为导向;针对内驱力较弱、思路不清晰的人员,应强化过程指导以及进度监控,从而不断提升个人在组织中的绩效贡献。
在管理团队中,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要设法发挥上级的长处,而这一点,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却金沙国际平台常常被我们所忽视,主要的方法论在于:要使上级发挥其所长,不能靠唯命是从,而是从正确的事情着手,以上级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其提出建议。
有效决策
关于有效决策方面,本书提到了简单的方法论,即首先:要了解问题的性质,是经常性的还是偶发性的,如果金沙国际平台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建立规则或者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其次: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即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以及为了满足这些条件,需要的妥协和让步。再次: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可以被贯彻。最后: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这在四点方法论中,我认为最后一点是点睛之笔。不重视反馈的决策无法验证真伪及合理性,而收集可靠的反馈不是依靠外部的汇报或者沟通,而在于管理者的亲自观察或检查,因为“报告或沟通”不一定靠得住。
结语
本书通篇都在围绕管理“有效性”展开探讨,而作者也提到了,有效性人人可学,但却无人可教,有效性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自我训练,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和感受。
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在提到如何发挥人的长处的章节时,提到“正直的品格本身并不一定能成就什么,但是金沙国际平台一个人如果缺乏正直和诚实,则足以败事,人在这方面的缺点,不能仅视为对组织绩效的限制,有这种缺点的人,没有资格做管理者。”
最后,金沙国际平台借用罗振宇的一句话结束本次的读书分享:“没有任何一条道路可以通往真诚,因为真诚本身就是通往一切的道路。”我认为,管理,也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