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读后感优秀4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可爱的小编首席给大家分享的青春之歌读后感优秀4篇,欢迎参考。
青春之歌读后感范文 篇1
1958年1月,杨沫的《青春之歌》初版问世,它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自然地描写学生运动,塑造在党的领导下,革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命运的优秀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出版后,仅一年半的时间就售出130余万册,紧接着被搬上了银幕,同名电影成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片”之一,受到了各阶层人士的热烈欢迎。出版至今的60余年里,《青春之歌》仿佛一坛陈年老酒,我们不时能够在文学报刊或杂志上捕捉到一些常读常新的惊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部《青春之歌》的出版史、论争史,就是一部未完成的中国当代政治史与当代文学史。近年来,学界对《青春之歌》等十七年文学作品重读的浪潮此起彼伏,文学理论传统中对于小说价值判断的要素逐渐趋于平和客观,“历史的”、“审美的”和“人性的”成为我们衡量评判一部小说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若从这三点来看,《青春之歌》无疑是合乎要求的。
罗兰·巴尔特在《写作的零度》中写道,“语言结构与风格都是盲目的力量,写作则是一种历史性的协同行为。”革命时代作为一种典型情境,在这里,真理由奋斗得来,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显得异常沉重,以至于它为了表现自我不得不借助戏剧性和夸张性。罗兰·巴尔特也认为,革命叙事延续着日常生活的框架,浮夸不实的东西在这种语境下显得实实在在。那些看似夸张的情节和语言,在革命语境下无非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青春之歌》的革命历史叙事无法脱离当时的语境而存在。历史在硝烟中前进,流血与牺牲日日都在上演,青年知识分子的改造已经迫在眉睫。林道静的成长并非她的个人任务,青年知识分子自五四时期起便与中国革命一同成长、成熟。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处在新旧时代罅隙中的“林道静”们被迫远离旧有的历史,成长为前所未有的“新人”。
《青春之歌》较好地处理并完成了主人公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小说中写到进步党员、中间派、底层农民、地主阶级、反革命奸细等林林总总,无所不包。小说中,除了塑造林道静这样一个带有自叙传意味的典型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成长之外,杨沫还塑造了其他角色,有的虽然着力不多,却真实地代表了一部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着思想改造的青年男女。这部分青年在波涛汹涌的时代浪潮下曲折求索,他们历经绝望与迷茫、苦楚与探索,或坚定不渝,如卢嘉川、林红、徐辉;或觉醒、转变,如林道静、王晓燕、李槐英;或谅解、宽容,如许满囤、陈大娘;或背叛、投敌,如白丽苹、戴愉、胡梦安。这些人物的命运符合马克思对历史重大题材文学作品的论述,即“历史的必然”选择。正因为有余永泽、戴愉、白丽苹这样怯懦自私的人物干扰革命,才更显卢嘉川、江华、林红等精神力量的可贵。当然,在他们的衬托下,林道静、王晓燕,甚至王晓燕的父母等人的转变,愈发显得纯粹而又珍贵。
《青春之歌》的叙事时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分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并完成。文学作品作为“存在之镜”,将历史客观存在折射出一种近似理想乌托邦的光芒。《青春之歌》与其他同时期的作品一样,与新中国国家政体和社会秩序话语相关,党的积极引导和正确领导,带来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和人物的成长,这些叙事主题和典型形象为当时新的民族国家秩序的合法性提供了话语保障和文学范本。
林道静曾对江华自白,她是地主的女儿,也是佃户的女儿,身上既有“黑骨头”也有“白骨头”。《青春之歌》着力表现的就是林道静的“白骨头”如何蜕变为“黑骨头”,性格的纵向成长与横向挣扎、爱情选择与革命归属的叙述策略,无一不使得小说天生便具有了一种吸引读者的互文性。茅盾认为,林道静“大体上经过了找寻个人出路、意识到个人利益要和人民利益结合、坚决献身革命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恰好与三个男人的引路密切相关。除了余永泽、卢嘉川、江华之外,我认为,林道静的思想改造过程中,胡梦安是一个被以往的研究忽略了的重要男性角色。胡梦安曾经买通养母要讨林道静做媳妇,这使林道静具有了背叛家庭、离家出走的内驱力。可以说如果没有胡梦安的逼婚,林道静背叛旧式家庭的可能性便要削减,或者延迟。戴愉也是因为接受了胡梦安的招降,才渐渐露出狡诈阴险的嘴脸。后来林道静被胡梦安所困,弟弟林道风的到来让她对旧式家庭彻底绝望,很快便踏上了去定县的火车。在定县,林道静与一生悲苦的佃户郑德富意外重逢,她了解到了自己的地主父亲如何作恶,也识破了宋郁彬道貌岸然的伪善嘴脸,至此,林道静与代表着自己身上“黑骨头”成分的地主阶级彻底决裂。在某种意义上,胡梦安的重要性可与余永泽比肩。当然,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林道静和四个男人的爱情叙事是革命意识形态与个人欲望的“双线并行”,在两种情节错综交缠碰撞中,党组织对林道静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耐心教育下,林道静完成了她的成长。
曾经针对林道静的批判,大部分集中在她的小资产阶级本质上。小说开篇,林道静离家出走,神情里尽是忧郁脆弱,尽管逃离了旧式家庭的压迫,依然难掩小资产阶级气质的局限。为了追求身体解放,绝望无助下,她甚至想过轻生投海。这与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形成对比。卢嘉川是林道静的最初领路人,他曾对林道静说:“小林,这么说吧,一个木字是独木,两个木就成了你那个林,三个木变成巨大的森林时,那么,狂风再也吹不倒它们。你一个人孤身奋斗,当然只会碰钉子。可是当你投身到集体的斗争中,当你把个人的命运和广大群众的命运联结在一起的时候,那么,你,你就再也不是小林,而是——而是那巨大的森林啦。”杨沫在小说中直言:“这就是政治上的分歧、不是走一条道路的伴侣是没法生活在一起的。光靠‘情感’来维系,幻想着和平共居互不相扰,这只是自己欺骗自己。”余永泽与林道静才子佳人模样的旧式结合已经成为历史,女性不再是等待被驯服的马,她们作为觉醒的火山,终将爆发并洗刷掉旧社会饱受压迫的被动命运。而卢嘉川则象征着最纯粹的革命理想,作为灯塔,他是只存在于形而上之中的柏拉图式恋爱,惟有江华是身体力行的革命与恋爱的实践者,出现在刚刚觉醒的林道静每个迷惘的关键时刻,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说情节的向前推进。
1959年12月,杨沫修改了小说,增加了林道静在农村的七章和北大学生运动的三章。“这些变动的基本意图是围绕林道静这个主要人物,要使她的成长更加合情合理、脉络清楚,要使她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战士的发展过程更加令人信服,更有坚实的基础。”杨沫的修改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反对者认为增加的部分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性,杨沫自己也承认因为未参加过学生运动,与之有关的章节只能靠虚构。但修改后的情节确实让林道静的成长改造不显突兀,更加顺理成章地使主人公深入地主家庭,知道儿时好友黑妮的惨死、父亲林伯唐的卑鄙无耻、地主宋贵唐和宋郁彬的虚伪丑恶,无一不使林道静在与工农相结合的路上迈出了更坚定的步伐,使作品更具整体性和现实意义。杨沫的创作谈便是最好的佐证与剖白:“我塑造林道静这个人物形象,目的和动机不是为了颂扬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她的罗曼蒂克式的情感,或是对小资产阶级的自我欣赏。而是想通过她——林道静这个人物,从一个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 来表现党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
青春之歌读后感范文 篇2
2022精选关于《青春之歌》读后感范文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太短促了,也正是因为他的短促方才显得他弥足珍贵。
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的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气盛的人来说,“青春”给了我们无尽的活力和憧憬向往。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读着《青春之歌》,或许我们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相同的年纪,可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面对重重的挫折打击,林道静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她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她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真是一笔无价的财宝了。
试想现在的我们,“青春”到底被我们浪费了多少?就在我们的身边多少正直年少有为、大展宏图的青年却是那么“不堪一击”。面对一两次的打击,有人选择买醉,有人选择沉沦,更有甚者竟然选择死亡,你们难道就真的这么脆弱吗?你们如何对得起那随风而逝的“青春”?买醉的人酒醒后,依然迷途不返;沉沦的人乘坐的时候,却发现青春不在空伤感;而那些轻生者,或许你们不会再有后悔的感觉,但你们留给生者的是无尽的伤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运的交给“命运”,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写命运,尽管这条路很艰难,可你有青春,有冲劲,有干劲,还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来,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来再哭,继续着自己坚定的脚步。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我们伟大的共产党,迎来她90岁的生日了。翻开五千年的历史,我发现祖国的生命,记载了多少沧桑,却表现得如此顽强,那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向往!回首往昔,在我们遭受外国人的欺凌时,祖国一次又一次地从危险困境中走出来,因为祖国心中有我们,有人民!祖国用伟岸身躯来保护我们,我们也要回报于祖国:永远爱你,保卫你。
2022精选关于《青春之歌》读后感范文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值得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去讴歌,而青春本身就是一首最美好的歌。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流动着青春热血的好书——《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我国著名作家杨沫的成功之作之一,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找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过了一条艰苦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
她深受异母的欺负,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搞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2022精选关于《青春之歌》读后感范文 最壮美的青春
相同的年龄,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她把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真诚,用坚贞的信念去完成,谱写下最壮美的青春。
—题记
读着《青春之歌》或许我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身影,我依旧能够感受到这场历时的大风暴。也依旧能够领略到她对党的真诚,对祖国的热爱。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的中国时,她那种无私奉献青春、顽强与不屈的斗争精神,令我深深地感动。
林道静虽是大地主家庭出身,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她不仅为个人主义命运做挣扎,也为着拯救危难的祖国奋斗,却又一度遭到打击—自杀未遂、教书被逐、爱情不如意、寻找职业四处碰壁、对党的理解尚且幼稚…面对重重打击,她没有选择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她知道她选择的这条路异常艰辛,可她只挡这些打击、坎坷。从没有放弃自己的理念与命运,没有放弃对党的向往。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精神,令人起敬佩。特别让我触动心弦的是她在狱中与林红接触的那一段,一个女孩,本着柔弱的身躯,面对烤打,她没有屈服:面对爱情的诱惑,她没有动摇。而是带着愤怒与之抗争。她的心中只有党和国,她身上的一道道疤痕,就是最好的鉴证。
在感动与敬佩之余,不由得想到了我们正值青春的朋友们。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太短暂了,也正是因为她的短暂,让我们觉得弥足珍贵。但现实生活中,许多正值青春年华的朋友们,却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的人选择让青春随风逝去,面对挫折,或是些生活的小挫折,就不堪一击;或是学习的一点小坎儿,就匍匐在地;或是写感情的小插曲,就选择轻生…有的人选择让青春沉沦,或是习惯了像花一样的生活,经不起风吹雨打,很多事情都靠着父母,缺乏奉献精神,脱离了父母,就选择沉沦、搁浅。当选择让青春逝去的人醒来的时候,发现青春以不在。当选择沉沦、搁浅的人准备起航时,却发现青春已成伤感。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都在隐隐作痛,这种痛愈发严重。
我记得且很喜欢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保尔说的那段话:“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以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是的!有人说的好,拥有健康是可喜的,能用健康的身躯去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的人是可敬的,年轻就应该奉献。
青春之歌读后感范文 篇3
关键词:《青春之歌》 巴赫金 躯体 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杨沫于1958年出版的《青春之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并吸引了民间读者以及文学研究者的不断批评研究。在不断的批评与再解读的过程中,许多研究者批评《青春之歌》是小资产阶级情调的“聚集地”,尤其是林道静与余永泽的同居以及林道静与江华的因革命感情进行结合的情节被指突出“人”的肉体行为,这严重歪曲了中共党员的形象。另外,蓝爱国在他的《结构十七年》中将眼光集中于林道静的性伦理关系,他将《青春之歌》中的性伦理关系,解读为一种“无性”的性政治关系,换从主体性方面分析,即林道静的成长是躯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化,她在主流话语之中的成长使她失掉了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主体性。这些研究者们将大量精力集中于《青春之歌》中的躯体伦理研究,促使笔者以躯体理论对《青春之歌》进行再解读,挖掘《青春之歌》中的躯体意义。而巴赫金的躯体理论在注重个体躯体研究的同时,也将研究视点放在躯体的本体与“他者”的间性建构上。外在躯体也是巴赫金躯体理论的重要意义之一。巴赫金躯体理论中的巨大躯体、躯体与世界相融以及丑角躯体部分都可用来剖析“十七年”中的经典《青春之歌》的“躯体”内涵。(注:由于《青春之歌》版本较多,本文选择最具争议的1958年1月版作为分析对象进行分析。)
一、林道静躯体形象的建构
在躯体的定位上,巴赫金将人的躯体分为内在躯体与外在躯体。“所谓内在躯体是指具体器官的感觉、需求和愿望集中于内部中枢的总和,是自我意识的因素之一,其基础是“我”这一价值范畴。外在躯体的基础是“他人”这一范畴,只有他人利用其外位的优势,才能对我的躯体外在有一个整体的体验;同样我对他人而言也是一个他人,他人也通过我的超视体验来构筑自己的外在躯体。”①
林道静是《青春之歌》的核心人物,她的成长与蜕变的过程是《青春之歌》故事的主线。高中时的林道静便有着“叛逆”的正义感,她厌烦父亲与继母对她的封建式压迫,向往自由。最终她毅然摆脱了继母对她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压力,踏上向往的自由之路。尽管在这过程中,她经历过失败,陷入过资产阶级情调的“陷阱”,但是她内心中憎恶封建社会、向往自由与正义的社会的信念始终支撑她前行。杨沫在塑造林道静的内在躯体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丰富的内心的感觉、需求以及愿望的描述使林道静这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情调便显得突出了。其中,林道静给其他角色写的书信成为了林道静内在躯体塑造极为重要及特殊的载体。林道静在杨庄当小学教员,却继续被封建因素困扰着,便提笔给余永泽写信。在信中,林道静将自己内在躯体的愤怒与无助因素所有都表现在了信件中,“……我憎恶这个万恶的社会,我要撕碎它!……你知道我今天心里是多么难过,我受不了这些侮辱,我又想逃……”。再如,林道静在见了充满了资产阶级情调的林道风和戴愉后,在无助的情况下,她便提笔写信给卢嘉川。在信中,林道静毫无吝啬地表现出了自己对卢嘉川的情感,“……她不会忘掉你,永远不会。……不管今后什么情况如何险恶、如何变化,你,都将永远生活在我的心里……”
林道静的成长归因于她对自由、对正义社会的向往为动力不断向革命的道路走去。而她身边不断出现的男性角色,徐辉等革命女性角色以及类似戴愉和林道静的继母这种反面角色也在与林道静的交往与沟通中,促使林道静不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小资产阶级弱点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追求自由与正义的路上,为其保驾护航,最终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英雄。林道静美丽而又淡雅的外表不断吸引着故事中的男性角色:“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她的脸略显苍白,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这显然是“他者”眼中的林道静躯体,但这只是浅层的“他者”与林道静的间性关系,以下,笔者将以江华为例来分析林道静成长过程中,“他者”间性对其起到的重要作用。在《青春之歌》中,江华是林道静向革命道路前进的后期领路人。虽然,在此之前,林道静已经受到了卢嘉川的革命启蒙以及徐辉的革命指引,但林道静成长成为一名真正的革命者,将自己的肉体与灵魂真正献给党与革命的带领者是江华。当江华对林道静进行个人情感的表达时,林道静在内心独白中显示出了对卢嘉川的爱恋依然存在,以及对江华感情的迟疑。“这个坚强的、她久已敬仰的同志,就将要变成她的爱人吗?而她所深深爱着的、几年来时常萦绕梦怀的人,可又并不是他呀!……”尽管存在这样的迟疑,林道静还是接受了江华,她并没有像少年时期勇敢接受余永泽,以及抛弃余永泽选择卢嘉川那样怀着爱情的喜悦。她选择江华是因为她没有理由拒绝这个早已深爱她的布尔塞维克同志。至此,林道静将自己的所有献给了革命事业,躯体完全政治形态化。
二、卢嘉川的死亡与革命巨大躯体的形成
在巴赫金全集的拉伯雷研究中,巴赫金分析了庞大固埃这个巨大躯体形象。这个名字意为“渴望一切”的巨大躯体不仅仅代表着巨大躯体的全能性: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捏碎熊,并将其吃掉,也能够使人们感到焦渴,好像他往别人的口中撒了一把盐。他只要伸出舌头就能够为整个军队遮雨。而且也体现出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人性的绝对自由与绝对需求的迫切渴望。庞大固埃这一巨大躯体形象便是人们对于这一渴望实现的集合。他有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民的“人性”共同体意味。
“巴赫金认为死亡是躯体时空上的一种终结,一方面是外在之人的终结,即外在躯体的空间存在的终结,躯体停止了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是内在躯体的终结,即自我精神生命的结束,同时也是我的心灵形象在他人眼中的最终完成。” ②他人参与的死亡,才是死亡的最终完成。在《青春之歌》中,卢嘉川的入狱与受折磨死亡的情节是整个文本进程的转折,也是巴赫金“我”与“他者”关系的有力证明。卢嘉川入狱与在狱中被折磨牵动着林道静的心,也使林道静更加坚信了在革命道理上勇往直前,不怕流血与牺牲,摒弃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决心。革命的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卢嘉川的英勇行为激励林道静在入狱后仍然坚守党的信念,不断从林红和卢嘉川的身上吸取进步的精华,才得以在出狱后得到王晓燕这样的评价:“自从她出了狱,我细心地观察她,发觉她变了。……她还是热情,可是这热情却蕴藏在一种巨大的力量当中,好像发电机里的热力,不再叫它随便消耗、挥发……”
卢嘉川的死亡不仅仅是他个体的死亡,其他人对于他的死亡的见证、感悟都在参与着卢嘉川的完整躯体的建构,而卢嘉川的死亡也参与着林道静完整躯体的建构,给了林道静以更大的精神震撼。林道静在机关写的日记中写道:“他――我那永生难忘的人用他最后坚强的生命教育了我。如果我能够知道南京雨花台上哪座土坟是埋葬他的,我愿意把我的眼泪永远洒在他的坟前……”另外,与卢嘉川似“镜像”形象出现的江华,完成着卢嘉川这个躯体没有完成的任务――继续革命工作以及引导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尽管卢嘉川的肉体已经消亡,但在《青春之歌》的后部叙述中,卢嘉川与江华形象塑造的部分重合性使主人公林道静不禁将江华与卢嘉川的形象进行对比。可以说江华比卢嘉川更为稳重,是一个成熟的共产党员干部。林道静选择江华作为自己的爱人,是对卢嘉川爱恋的延续,同时也是对革命情感的皈依,使林道静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在一定范围内减小了。
从卢嘉川对于林道静的革命思想启蒙,到林道静入狱接受林红革命思想的进一步教育,最后将自己的精神与肉体完全献给了革命事业,我们所窥见的不仅仅是林道静这个个体性躯体的进步过程。徐辉、林红、刘大姐、王晓燕等革命英雄或向往革命的个体汇集在一起,共同构建了一个新的躯体――革命巨大躯体。这个革命躯体是众多我与他人的复数关系。这个革命巨大躯体的建构与巴赫金“巨大躯体”理论所凸显的万物交融的理想相得益彰。《青春之歌》中的革命的巨大躯体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体现出了其极大的现实意义。它迎合了当时《青春之歌》创作的政治语境,在现实中给予了阅读者们无限的期盼革命胜利的希望,也在文本中给林道静了一剂革命的强心剂,使其不断力求成为这个巨大躯体的一部分,并希望更多个体躯体与革命世界相融,成为更为庞大的革命巨大躯体。如在文本叙述的最后,林道静因虚弱与疲劳,感到一阵晕眩,几乎晕倒,“可是,她旁边的一个女学生用力抱住了她,虽然她们彼此互不相识,但是她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了。”
三、丑角躯体:背离革命的怪诞旨趣
巴赫金阐释其躯体理论的载体是文学艺术。他注重挖掘文艺作品中的躯体主题。文艺作品的人学特旨契合于躯体的价值向度,为巴赫金挖掘文艺作品中的躯体内涵创造了条件。如:巴赫金将狂欢化诗学中的“丑角地形”概念融入到文艺作品尤其是民间文学作品的分析中进行分析。“丑角地形指涉及丑角肉体与方位空间等因素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由于丑角一般在文学作品中多是被贬低的对象,而丑角地形学的思路就是认识这些在丑角身上的器官部位的位置变化,从而来思考被视作丑角的意义的改变。”③
《青春之歌》中真正意义上的丑角为数不多,但文本中的一些反面角色所呈现出的背离革命的怪诞旨趣却呈现出了丑角的颠覆性质。这些丑角躯体都由骑士或革命者向保守者、革命叛徒角色转变,显示出了一种颠覆的怪诞旨趣。笔者将以余永泽与戴愉为主要分析对象进行分析。余永泽以骑士的姿态出现在林道静的生活中:“一个黑黑瘦瘦的青年,含着微笑站在她身边……青年和悦的声音像对熟朋友说话一样……他留着短分头,穿着黄色卡其布学生制服,眼睛虽然不大,却亮亮的显着灵活和智慧。”当林道静被卢嘉川进行了革命思想的启蒙后,余永泽对其进行反对并流露出落后的保守主义时,林“林道静凝视着余永泽那个瘦瘦的黑脸,那对小小的发亮的黑眼睛。她忽然发现他原来不是并不漂亮也不英俊的男子。”余永泽还会为逼林道静与他结婚而“大珠泪珠滚滚而下。”用他瘦削的手指用力捏住道静的手,使她感到疼痛。余永泽的小眼睛、黑皮肤、瘦削的手指等关键词都将余永泽的背离革命的后的躯体指向了一《》种怪诞的丑角躯体。指向丑角躯体的小眼睛已不像他出场时的闪烁着灵活和智慧,而是有着传统意义上的“贼眉鼠眼”的意味了。
再看革命队伍中的叛徒戴愉躯体形象。戴愉虽作为一个革命者出场,并且给林道静留下了亲切的印象,其才情与浪漫也使王晓燕疯狂地爱上她。但杨沫塑造的戴愉躯体形象不同于其他革命者正面的形象描写,而是直接突出“矮矮的个子,黄黄的圆脸”、“从眼睛后面瞪着突出的金鱼眼睛”、“一缕狡黠的难于捉摸的微笑,从戴愉沉闷的仿佛浮肿的脸上透露出来。”当王晓燕表明立场,站在林道静一边的时候,戴愉的“黄脸似乎更加黄了,暗淡的眼睛也似乎更加黯淡了。”“矮”、“黄”、“金鱼眼睛”、“浮肿的脸”等关键词反复出现在戴愉的外在形象描写中,使颓败的形象完全颠覆了革命者的身份,显示出了怪诞的旨趣。
四、眼睛这一洞眼的意义
巴赫金认为躯体是我与他人的融合体。巴赫金非常重视躯体的开放性,他认为,躯体的开放性着重表现在躯体与外在世界的物质交流上。人体的各种洞眼与凸起都是躯体与世界进行物质交流沟通的地方。躯体通过洞眼与外在世界进行沟通与交流,在彼此没有隔阂的地方相互吸纳。
在《青春之歌》中,杨沫花了大量笔墨在描写眼睛这一洞眼上,它对于主要躯体角色与世界的沟通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眼睛这一洞眼的描写首先可以看出躯体角色的外在特征与性格。描写林道静的眼睛特征的细节有 “最漂亮的还是她那双忧郁的然而动人的眼睛。”余永泽,“眼睛虽然不大,却亮亮的显着灵活和智慧。”、“余永泽瞪大亮晶晶的小眼睛……”卢嘉川,“那聪明英俊的大眼睛……”除了这些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描写的主要躯体角色之外,还有一些次要角色的眼睛描写,如第27页中,中年妇人的“两眼是枯涩的,好像鱼眼一样的暗淡。”等。我们可以在角色的初次出场时便感受到角色的外形特点,并通过眼睛这一洞眼的特征推测人物的角色性质和性格特征。
另外,躯体角色的心情转变或躯体角色性质转换时,眼睛这一洞眼便成为了接受者接受这些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当林道静为自己的出路感到愁苦时,她原本忧郁动人的眼睛变成了“悒悒的愁闷的眼睛……”、当林道静遇到了卢嘉川并进行了深入的谈话后,“她那双眼睛――过去它虽然美丽,但却呆滞无神,愁闷地像块乌云;现在呢,它放着欢乐的光彩,明亮得像秋天的湖水,里面还仿佛荡漾着迷人的幸福的光辉。” 当卢嘉川为革命事业忧心时。 “他的眼睛突然变得很暗淡。”当余永泽表现出与革命背道而驰的保守态度时他的眼睛也不是具有智慧的亮亮的小眼睛了,他的小眼睛中总是透露出反面的、丑角式的“光芒”,“道静望望余永泽那双不安的小眼睛。”、“他的小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困兽似的绝望的火焰。”等。
五、结语
本文利用巴赫金躯体理论中的内外在躯体内涵分析了主人公林道静的躯体构成,着重分析了林道静内在躯体构成的主要载体以及其外在躯体构成的间性因素。其次,分析了作为非个体死亡的卢嘉川的牺牲,并进一步阐释了革命巨大躯体的形成以及卢嘉川的死亡对革命巨大躯体建构的重要意义。再次,分析了以余永泽、戴愉为代表的丑角躯体形象,揭示其背离革命的怪诞旨趣。最后,纵观整个文本,寻求杨沫创作《青春之歌》过程中,使躯体角色与文本世界和外部世界相融合的重要洞眼――眼睛的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巴赫金躯体理论对《青春之歌》的“躯体”内涵分析尚属一种尝试,力求挖掘巴赫金躯体理论与《青春之歌》文本的关联性,将巴赫金的躯体理论应用至《青春之歌》的文本分析中,并从中窥见杨沫创作《青春之歌》中每个躯体形象的意义。
注释
①引自秦勇,巴赫金躯体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②引自秦勇,巴赫金躯体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4页
③引自秦勇,巴赫金躯体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78页
[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秦勇,巴赫金躯体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青春之歌读后感范文 篇4
联欢庆祝。大家表演节目,跳集体舞,互相拉拉比赛唱歌。我是文体班长,带队,唱歌担任指挥,那个神气劲儿啊当时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青春足迹随笔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青春足迹随笔一
六一国际儿童节,一大早就收到了老朋友、老同学、老同事还有许多小朋友的节日祝福,开心之余下意识地摸一摸满脸纵横的沟壑似乎平整了许多!
童年是那样的幸福美丽,那样的快乐,那样的天真无邪。尽管穿着妈妈给缝制的打着补丁的衣服,但系在脖子上的红领巾,红的那么鲜艳,红的那么美丽,红的那么让人陶醉……记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过“六一”的这一天,我们大早就起炕了,在母亲的帮助下梳洗打扮整齐,戴上红领巾,兜里装着母亲给的两个煮鸡蛋,还有一个米面烙饼饼,兴高采烈来到学校。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去一个叫做联区的较大村子里的学校,联欢庆祝。大家表演节目,跳集体舞,互相拉拉比赛唱歌。我是文体班长,带队,唱歌担任指挥,那个神气劲儿啊当时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记得那会儿最爱唱的也是必须唱的一首歌:
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好阳光六一儿童节歌儿到处唱歌唱我们的幸福歌唱祖国的富强我们自由的生长在这光荣土地上我们要学好本领把身体锻炼强壮努力努力努力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
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好阳光六一儿童节歌儿到处唱从新疆唱到珠江从东北唱到西藏联合国际小朋友一起快乐歌唱说的话儿不同唱的歌儿一样歌唱歌唱歌唱歌唱和平全人类的共同希望六一节这一天也是少先队组织接收新队员的一天。凡是年满九周岁的孩子就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少年儿童先锋队,经过中队委、大队委评定确认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才能批准入队。
这一天,老师们也都戴上了红领巾。大队委要举行隆重的入队仪式,新队员站在最前排,大队长宣讲加入中国少年儿童先锋队的意义和使命,要求每一个队员心里要有一个信念;时刻准备着,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接着队委的老队员把红领巾系在新队员的脖子上,还要认真地教导系红领巾的规矩和方法,以及行队礼的站立姿势和手势。要告诉新队员: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行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高举过头顶,是代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此时每一个新队员和老队员那小小的心里都很激动,觉着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真光荣!年满十五岁的少先队员就要离开少先队组织了。离队时由学校共青团委和大队委组织举行隆重的离队仪式,团委要送给每个离队同学一个笔记本,本子的第一页写有:“愿XXX同学积极努力,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面有落款盖章。少先队大队委也要给每个离队同学一个笔记本或者钢笔什么的,学习用品作为留念。离队队员自己认真地解下脖子上的红领巾,双手递给面前的团员要认真地敬上一个队礼,这是最后一个队礼。离队同学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难受,都哭了,共青团员们给每一个离队小同学以最温暖而真诚的安慰。回忆童年,最开心,最幸福。真心地祝全世界的小朋友们;茁壮成长!六一儿童节快乐!
青春足迹随笔二
我的青春岁月是在读书中度过的,八十年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我几乎都读过。姚雪垠,蒋子龙,从维熙,铁凝,叶辛,王安忆,张抗抗,李国文,谌容,王蒙,程乃珊,柯云路……谌容的《人到中年》改编成电影,由此我知道了潘虹,叶辛的《蹉跎岁月》改编成同名电视剧,主题歌名为一支难忘的歌,由关牧村演唱。其中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汇成歌这句歌词,一直深深触动着我内心的某种情结,每逢五四青年节,我都要想起这首歌,想起自己的蹉跎岁月。
之所以读了这么多的书,现在想起,一个原因是我天生就爱读书,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内心的追求和现实大相径庭,于是便让自己沉迷在书籍当中。那个年代盛行的《当代》《收获》《十月》这些杂志连载的中篇小说我几乎痴迷地读了个遍,其中的伤痕文学对我影响至深。伤痕文学是二十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和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当时的我随父母从内蒙调回来后,极度不适应在山西的生活,加上正值青春期,经常被怀才不遇、苦闷、郁郁寡欢、不合群的情绪笼罩,伤痕文学主人公的性格和我有很多相似之处,作为一个女孩子,本能地更多关注了那些知青在生活和爱情中的际遇,而读这些小说也加剧了我后来多愁善感自命清高的性格的形成。
我在太原上学时,读的一本小说是老鬼的《血色黄昏》,还有席慕容的诗,我几乎把席慕容的诗都背了下来,但我从来没有看过琼瑶的小说,其时的我非常浪漫,无限憧憬美好的爱情和生活。那时候好多同龄人都在看琼瑶的小说,但我只是看了几眼就放弃了,我也忘记了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总之我对琼瑶的小说一点儿也不感兴趣,这好像和我当时的性格不太相符。
每次和大家说起年轻时候的事情,我都会想起我那段读书的青春岁月,我真的是特别希望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们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真的是一件让我们受益终生的事情。但是我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尤其是女孩子不仅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涉猎的范围要广,而不仅仅限于读某一类的书,尤其是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这些情感类的书。我个人觉得这样的书读得多了,对女孩子长大后真正面对工作和生活,包括择偶都有比较大的负面作用。
还好,我终究是幸运的,工作顺利,生活安宁,择的偶虽然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石头也好,木头也罢,总之是实心的,不是花心的。结婚以后我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每天都要大笑n次,经常被偶称为愣货,傻女人。
无论怎样追忆,青春终归是美好的,它的美好不在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是顺还是逆,是苦还是甜,而是它自身具有的蓬勃,它是生命赠与我们的鲜活和力量。无论你在青春时期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青春总是给你无尽可能,无限空间。你可以随时跌倒,但是你更可以随时爬起来。
可是青春却又是那样地转瞬即逝,但我们还有时间,时间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了。于我而言,时间是一位良医,它治愈了我的好多病。病愈之后,青春何尝不能永驻心间?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一支歌,一支歌,一支难忘的歌,一支拨动人们心弦的歌,一支深情的歌。
青春足迹随笔三
青春到底是什么?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是的,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不再随口甩出“年轻”“叛逆”“激情”“阳光”“疯癫”诸如此类的词汇了,几近不惑之年,度过几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之后,我对“青春”又有了不同的概念。
年轻的时候,感觉青春很大,大到可以俯瞰整个世界;年长一点的时候,感觉青春很远,远到几乎触摸不到;现在,感觉青春很悠长,细若发丝却深入骨髓。
青春像一碗大杂烩,咸的,甜的,酸的,苦的,辣的,麻的,交替冲击着味蕾,又彼此交错融合,生发出更多层次的味道,味觉、感官上是那么充盈而丰富,让人欲罢不能。吃过便是吃过,不能再吃一次了。如此,只能剩下回味、想念——一份永远鲜活的滋味。
青春更像一张张照片,靠着画面记录曾经的点点滴滴,照片中的人或物就是自己青春的映射。你在怀念青春,怀念那些人和物的时候,却不知自己也在别人的照片里,被怀念着。念着念着,照片泛黄,人亦老去。被怀念的那些人和物,却永远停留在那个时刻——此生不见,此生不老。
青春再珍贵,毕竟已逝;曾经再美好,毕竟已逝。就这样吧,留在回忆里,从来不需要记起,永远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