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小学生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宿新市徐公店【优秀9篇】正文

《宿新市徐公店【优秀9篇】》

时间:

暮春时节的徐公店,一条细长的小路直通远方,路边有着稀稀疏疏的篱笆,却无法挡住满园子金灿灿的油菜花,路旁边的几棵大树,虽然挡住春天的一缕缕阳光,但是那嫩绿的叶子已充满着春天的气息。这是,一位身穿紫衣服,头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小姑娘急匆匆地跑过来,她要干什么呢?原来,她被一只漂亮的黄蝴蝶给吸引住了,小姑娘刚要捉到黄蝶,黄蝶便纷纷飞入油菜花丛里怎么找也找不到了。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优秀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宿新市徐公店 篇1

夕阳西下,劳累了一天的杨万里走在新市的小路上,想找个地方投宿。这时,“徐工店”三个大字映入了他的眼帘。他急忙快步走去。一进入客房,他倒头就睡。

早晨,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吵醒了杨万里。他推开窗,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

杨万里披上外衣走出了客栈,来到了田间小路上。小鸟站在枝头上,唱着欢快的歌儿。小河里的鱼儿蹦啊,跳啊,水声响彻小河上空。

太阳从东方徐徐升起,阳光缕缕,照在田野上。田野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像是铺了一地金子,是不是天上的神仙不小心撒下来的?

杨万里不禁由衷地赞叹道:“真美呀!”

“快来呀!这儿有一只黄蝴蝶!”

杨万里循声望去,只见十几个扎着冲天辫、身穿布衣、手拿网兜的小孩子。正追赶着一只美丽的蝴蝶。

蝴蝶全身金黄金黄的翅膀上镶嵌着五颜六色的斑点。在阳光的映照下,一闪一闪的犹如一只会飞的金子在翩翩起舞。

它时而跳着小苹果,时而落在还没谢落的花儿采蜜,时而飞上飞下,调皮地对孩子们说:“你们捉不到我!捉不到我!”孩子们气得直跺脚。

蝴蝶也许累了,停歇在未成荫的叶子上。二狗子小声地对大家说:“嘘。现在是个好机会,我去把它给捉来。”

二狗子猫着腰,蹑手蹑脚地拿着网兜,向蝴蝶走去。“三米、二米、一米……”此时此刻,二狗子大气都不敢出了,悄悄地举起网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蝴蝶扑去。“扑哧”一声,蝴蝶从网兜中逃了出去,钻进了油菜花中。它和油菜花融为了一体,令人找不到它。二狗子气歪了嘴。

杨万里被逗得哈哈大笑。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 篇2

高年级组"古诗教学中品味生活情趣"精品课程研究到现阶段已摸索到此类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读通诗句——读懂诗意——读出画面——读悟诗情——发现感受情趣。

1、读通诗句是为了让学生读准字音,在读顺读熟全诗的过程中大致感受诗意,整体把握全诗主要写什么内容。

2、读懂诗意是指逐句理解诗句意思,特别要解决一些难理解的字词。学生只有在清楚了诗句表达的意思基础上,才能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受诗中美好意境。否则,一些词语意思不明了,想象画面必然受阻碍。例如:“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中“篱落”“疏疏”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首先让学生明白“篱落”是指篱笆,“篱落疏疏”是指篱笆什么样子呢?这时学生联想“稀疏”一词可想到是指篱笆稀稀疏疏的样子,脑海中自然形成画面。

3、读出画面是在理解了诗句基础上,通过想象诗句中描绘的画面来感受诗中意境。这个环节中要正视学生运用词句口头描绘美景能力参差,而且在口头描述时想象的画面受时间与心情紧张影响,想象的画面片断、模糊,书面写作大脑处于深度思维状态,想象的画面就更清晰、丰富,而且在写作时字斟句酌语句表达自然更好。因此教师不必过高期望学生能描述得像写景作文一样语句情境优美。教师还应适机引导学生想象的视线关注整个画面,如:学生想象“树头花落未成阴”的画面时,看到枝头新叶展开,翠绿鲜嫩,但对树下景象会忽略,可强调读“树头花落”提示学生:“树下又是怎样的美丽景象呢?”在这一环节最后将准备好的课件相应美丽春景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给学生,以补充学生的想象,真实的画面与音乐带来视觉、听觉冲击,使学生沉浸在诗中意境,从而也培养了对美的感受能力。

4、领悟诗情,言为心声,诗情也即诗人作此诗的感想心情,领悟了诗情也就领悟了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来写。儿童追黄蝶看是很平常的小事,在学生眼里觉得是小时幼稚天真的行为,学生往往觉得不值得写将其忘记。但诗人却从这样平常小事中感受到了快乐,也带来了诗人对童年童趣的回味,才以诗寄情。由此教育学生要像诗人一样善于细心感受生活中平常小事带来的乐趣,要培养善于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

5、发现感受生活情趣。引导学生将视线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回忆发现以前不为注意的生活小事,重温其中乐趣,达到扩展作文内容,主动描写生活情趣目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课堂表现出对于发现寻找生活中快乐有趣的小事思维没打开。问题原因也许是因为平时不太留意的小事已被遗忘,记忆中的感受不深刻,所以一时想不起。此时我应趁此良机让学生警醒到自己平时确实没注意观察生活,没重视感受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作文内容不丰富,表现不出生活。让学生知道生活即作文。

留心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不是一两节课能培养的,教师要有意识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在课上课下随时领着孩子们去观察感受,并通过日记及时记录下来,能力才真正形成。

宿新市徐公店 篇3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

2.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领悟诗中的意境。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理解字、词、句意

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的左侧板书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正音:“疏”读Shu不读Su。

2.利用工具书自学古诗(分四人组),理解诗的字、词、句意。

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对字、词、句理解的情况。

(2)分句解释诗意(同学们相互补充)。

(3)教师小结后解题,介绍作用。

三、诗文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学生画简笔画(指名两位学生分别在黑板和幻灯片画,其他学生在草稿上画)。

2.师生评画。

(l)评黑板上的画。同学们认为画得很美,但画中枝繁叶茂的树木固然好看,但不符合“未成阴”的诗义。

(2)评幻灯片上的画。同学们感觉通过抽出的新芽、延伸的小路、茂盛的菜花、翻飞的蝴蝶、儿童的形态,充分展示了春天的气息。

(3)修改自己的画。

四、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1.师:古人咏诗有什么习惯动作

生:摇头晃脑。

师:为什么会摇头晃脑呢

生:读出节奏,抒发感情。

请一位学生用“/”“||”“…”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幻灯出示:“…”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表示断开拖韵时间长,“||”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哪位学生表演一下(一名学生上台摇头晃脑地背起来,其他同学也随之自由背诵,气氛活跃。)

2.讨论: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浓浓的春意的呢

小结:你的这种情感就是当时作者的情感。

五、练习

1、在自己的作品右侧附上这首诗(要求默写)。

2.在自己的作品下方用一段话解释诗的意思。

3.将你的作品加工,添上颜色送给家长或朋友。

评:这位老师的古诗教学方法新颖,根据学生对诗的理解来作画,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能力、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为学生架设了从直观思维通向抽象思维的桥梁,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这一教学原则,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教学效果好。

宿新市徐公店 篇4

暮春三月,外面阳光明媚,我沐浴着美好的'春光外出游玩,外面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转眼已是夕阳夕下了,看着天色已晚,便在新市徐公店住了下来。

第二天清晨,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把我从美梦中唤醒,我披衣下床,推开房门:啊!好清新的空气呀!多么美丽的田园风光!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番情景:一条通向远方的小路和小路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那一望无边金灿灿的油菜花。我不由自主地走出了房子,走在小路上悠闲地散步。一旁那兴旺许久的桃花,梅花早就凋落了。一旁的梧桐树长出了新绿色的叶子,还不是很浓密,几颗柳树梳着自己的长头发,小鸟站在枝头唱着春天的歌谣,多美的一番场景呀!

菜园里盛开着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正尽情地释放着沁人心脾的花香,一阵春风吹来,油菜花摇摆着身体,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在上面洒了一层金子。我蹲下仔细观瞧,只见金黄色的花瓣中还有一点点白色,透出一点的绿色,一片片花瓣薄的很几乎透明了。几只小蜜蜂十分淘气,追着,嬉戏着,采取花中那甜甜的蜜。

突然,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的目光像被磁铁引住一般,向那里看去。原来是一群天真可爱的顽童正在追逐着几只飞舞的黄蝴蝶,一个穿橘色衣服的小男孩悄悄地走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捉住了它,可蝴蝶十分机灵,灵活地“哧溜”飞走了,等男孩反应过来,蝴蝶早已飞入油菜花丛中找不到了,这些孩子并不灰心,又仔细在油菜花丛里找,蝴蝶突然飞了起来,落在了树枝上,眼看孩子们要得手了,可那美丽的黄蝴蝶却又飞入油菜花丛中,几乎和金黄的油菜花融为一体,孩子们弯下腰找啊,找,怎么也分不清哪个是蝴蝶哪个是油菜花了。

我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一首诗。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 篇5

暮春时间,杨万里来到了新市,并入住了徐公店。他整理好行李后,决定出去散散步。

杨万里来到了店门前,稀疏的篱笆间隔着大大的空隙。透过空隙,他看到了一条蜿蜒的小径,好似一条小蛇懒洋洋地躺在那,准备睡上一觉。绿油油的小草仿佛要占据杨万里所有的视线。扒开草丛一看,一簇簇的野花恬静地站在那里,红的似火,白的如玉,粉的像霞,芬芳的花香扑鼻而来。远处还传来阵阵鸟鸣声,婉转动听。诗人一边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一边欣赏着这画一般的美景。

突然,一阵微风拂过,桃树上的花瓣渐渐落到地上,犹如一个个身着粉衣的仙女,随风起舞。温暖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照射在他的身上,舒服极了。晶莹的露珠挂在嫩绿的叶子上,熠熠生辉。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犹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好似一片金色的海洋,“沙沙沙”风声吹过,金海掀起一个又一个的金色波浪。

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了过来,嘴里还哼着小曲儿。突然,她停住了,静静地看着一只停在油菜花上的金蝴蝶。女孩悄悄地走了过去,慢慢伸出双手,屏住呼吸。女孩的手悄然合拢,脸上写满了快乐,嘴角扬起,得意洋洋,眼睛不住地望着四周,好像在说:“瞧,我厉害吧!”

女孩透过手指间的缝隙看自己捉住的那只金蝴蝶,却惊奇地发现金蝴蝶不知什么时候飞走了。抬头一看,调皮的金蝴蝶在自己的头上飞了几圈后,就飞进金色的油菜花海中,融为一体。小女孩气得直跺脚,小脸红扑扑的。一旁的杨万里摸了摸胡子,兴致勃勃地看着小女孩,不禁笑了。

真是好一派田园风景画,让人如痴如醉!

宿新市徐公店 篇6

不久前,杨万里被罢官,来到浙江新市,住在一个姓徐的人开的旅店里。

一天,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杨万里从旅店里走出来,到旅店后面的一条乡间小道上散步。

放眼望去,遍地都是油菜花,犹如用金子铺满地面,是花的海洋。油菜花旁,稀稀疏疏的篱笆一直排到了这条乡间小道的深处。“咦?地上怎么这么多花瓣儿?”杨万里嘀咕道。说着抬头向上看,哦,原来是树梢上的花儿落了,可惜花儿落了,树上的叶子还没有长成茂密的树阴。杨万里不禁有些失落,但他又随即说道:“这真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哈哈,我抓到蝴蝶啦!”“哇!让我瞧瞧!”“真的耶,好美呀!”杨万里一看,哈 ,一群小孩子正在欣赏他们捕捉到的宠物——黄蝶。“啊!”抓住蝴蝶的小孩子一松手,蝴蝶一扇翅膀,“扑哧”一下飞走了,一个黄衣小男生叫道:“嗨!快抓住它。”其他几个小孩子也一轰而上,去抓黄蝶。孩子们随着黄蝶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好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捕蝶图呀!“哎呀!”一个儿童没有扑到黄蝶,叫道。蝴蝶像受了惊的兔子,一下子窜到油菜花丛里。花儿和黄蝶颜色一样,儿童们找不到黄蝶,只好扫兴地去抓别的黄蝶。杨万里看了不禁哈哈大笑,说到:“真是‘儿童忽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回到客房,叫了二两酒,一边品酒,一边回想今天的见闻。当杨万里想到金灿灿的油菜花旁,一条小路沿深到很远时,不禁高兴起来;可想到树上的花儿落了,可树叶还没长成树阴时,又不禁有些伤感;想那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捕蝶图,又高兴得哈哈大笑……

三杯酒下肚,杨万里有了些醉意,他拿出笔墨纸砚,即兴写了首诗: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 篇7

春天,又到来了。它来得是那么静谧。让人丝毫没有感到它的到来,直到公园里花开了,绿树抽出新芽了,人们才发现了它。

漫步在乡村四野中,不管眼睛飘向何方,都是绿色一片。这儿一叶草,是绿的;那儿一片林,也是绿的;风拂过的地方,就像大草原一样……轻盈的春风,凉爽惬意的春风,拂过我身体各处,清新扑鼻!除掉对官场不平的怨恨,除掉那忧愁,除掉那心中丝丝不快。

路过几户人家,篱笆都套上了,隐约见到了几个小洞,突发奇想起来。望了望小径的长度,应有个百来十米吧。

“篱落疏疏一径深。”我不由叹道!

接着,又走到了一棵树旁,树上的花似乎还没有长开,未成阴凉之席。哟,花还未全开,想必,这就是早春吧。在树下停着,久久不离,时空和景物仿佛都被定格了。我站在满是花苞的树底下,不由自主的笑着吟道:“树头花落未成阴!”

心中甚是欢喜。

啊,不远处有只黄花蝶,色彩美丽至极!

思绪不禁被一声声清脆的孩童嬉笑“扰乱”了。可惜呵,刚刚脑海还在变幻着各种美好之景,结果被打断了。

停下来,欲和孩童们讲些大道理的。却又被这一捕蝶“图”迷住了。孩童们跑着笑着穿过一家家高低不平的篱笆,要捉那只“黄花蝶”。

有趣!有趣!甚好!甚好!

“儿童急走追黄蝶……”我又吟道。

过了一会儿,孩童们又跑到黄花地边去了。我被这些孩子的天真感染了。不禁,又笑了起来。看着他们气喘吁吁的样子,本想去助威助威的。不料,黄花蝶急匆匆飞入菜花丛中了。

可惜!可惜!惜乎哉?可惜也!

“飞入菜花无处寻!”我心里默念着。

此次出游,受益匪浅!这迷醉的春日,让人心胸畅然!

宿新市徐公店 篇8

春天到了,明媚的春光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一只只小生灵也打着呵欠,循着春姑娘的脚步探出头来赏景了。

我一路逍遥,一路赏景。一天的光阴马上就要过去了,黄昏时分,我投宿于新市一家姓徐的先生开的一处客栈。

第二天,我漫无目地的走在春姑娘的怀抱里,左手边是一排稀疏的篱笆,右手边则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地。我迷上了这里,身不由己的沿着乡间小路向前走。那朵朵金黄的油菜花,灿烂的冲着我笑,辛勤的蜜蜂也因油菜花芬芳的清香而赶来采蜜。路旁树头的花已经凋落,刚长出的树叶,还不能形成树荫。瞧!那是什么?在翩翩起舞呢!我倒像个孩子满怀好奇,不由得追了上去。啊!那是黄碟!我脚步加快,还没等抓到那只黄碟,便和一群气喘吁吁地孩子们撞个满怀。

“嘿,蝴蝶你别跑,看我不把你逮住!”“抓到你后一定把你放在家里好好养着。”孩子们不停的追着跑着。“张三,你慢点!”“李四,这是我先看到的,应该让我来抓!”孩子们的叫喊声不仅把我逗乐了,他们迎着春风跑着,笑着,几张红扑扑的小脸上露出了深深的酒窝,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看孩子们还真是调皮,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只见他们挠挠脑袋,紧锁眉头,满脸疑惑的四处张望,小嘴撅着,嘴里还不时嘀咕着:“咦,跑哪儿去了?”“看!它在油菜田里!真是狡猾!”一个男孩大叫道。还是女孩细心:“大家先别轻举妄动,我们先蹲在田边,待它出来,看看是谁的耐心长!”“它飞了!”其余几个小孩儿立刻站了起来,环顾四周,只见黄碟飞向菜花深处,一会儿便没有了踪影。

看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吟诵道: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碟,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读枯、荣两个生字,会写枯、荣等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关键】

1、认读枯、荣等两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录音带、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播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上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大火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出示小草图)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美)我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了一首诗,名字旧叫──草。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一个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会读了吗?请读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互相纠正没有读准的字音)

3、谁想把这首古诗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朗读古诗,学生评议正音)

4、齐读。

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刚读古诗就能读得很流利,现在,老师还想看看同学们会不会动脑筋,自己读懂诗句。

三、朗读感悟

1、分小组朗读古诗,要求:边读诗边观察图画,读后跟同学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哪一句告诉你的?有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帮你解决。

2、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师: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句诗中知道的?

生:我读懂了离离原上草这句诗。从这句诗中,我知道了草原上的草长的很茂盛。

师:你体会得真好!你能读出草很茂盛的样子吗?

生:能!离离/原上草。

师:他读得多有节奏感呀!而且充满感情。咱们学着他来读一遍,

生: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好像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谁还能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诗?

3、你们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诗,老师好像看到你们所说的小草,它们在原野上茂盛地生长,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茂一次。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原野上又会长出青青的野草。野草的生命力多顽强呀!请你们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

四、配乐朗诵全诗

1、先自己边读边想象,有滋有味的吟诵这首诗。

2、试着背下来。

3、同学们都会背了,下面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味道,读得好的就让他配上音乐朗诵。

4、配乐诵读。(个人、分组、接龙)

5、大家都想配乐读,那咱们就一起来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诵读吧!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枯、荣。

同学们会认读着两个生字娃娃吗?一起大声地说,它们叫什么名字呀?

2、你们能把这两个字写漂亮吗?这里还有一个烧,也会写吗?谁来提醒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

荣:秃宝盖要写宽点。烧:右上角没有点。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古诗《草》,知道了小草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应该向小草那样,遇到困难时,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七、作业

1、回家把《草》背诵给你爸爸妈妈听。

2、把你想象的画面画成一幅画,题目就叫《草》。下节课带到班里跟同学交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