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流浪地球2观后感想【精彩8篇】正文

《流浪地球2观后感想【精彩8篇】》

时间: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流浪地球2观后感想【精彩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流浪地球2观后感想 篇1

大年初二,天微冷微雨,适合抱一桶香甜的爆米花,揣一颗火热的心去观影。第一选项,绝对是吴京、刘德华、李雪健等演员带来的科幻片《流浪地球2》。我这人有个习惯,在前的珠玉得了我的青睐,我就会死心眼地追着期待追着喜欢下去,成为生生不息粉,即便是某些续篇不尽如人意,我也吐槽也表示失望,但是我还是喜欢一路陪伴着。

这个第二部没有让我失望。它其实是第一部中故事的前传,电影补充解释了第一部的某些内容情节,例如人们为什么要住到地下城去,流浪地球计划的由来等。两部不同主人公的电影非常巧妙地连贯起来了,故事有承接性条理性,看得才叫清爽,一瞬间就唤醒了我几年前的回忆,尤其是达叔的那几个简短的镜头闪现,让怀旧的我顿时泪目。然而,导演郭帆绝对不是在消费观影者的怀旧情怀,他有更大的野心。有连贯,有突破,有进步,有新意,是我对所有续集的期待。《流浪地球2》的场景更大了,不再是第一部里的国内公路线了,有了世界各国的基地点、月球的太空站点,感觉这盘棋下得挺大;特技制作更炫了,那个无人战斗机群、太空梯的画面实在太令人震撼了;主题线索更丰富了,人物塑造更立体了,有吴京角色的感情故事,有刘德华角色的家庭故事,有很多很多其他人物的惊鸿一面,在各种各样人物的故事拉扯里,梳理出主线与副线,我们在不长的故事里感受着复杂的人性。

有人评论,电影过于煽情了,我却不以为然。电影艺术的呈现是多样性的,有凸显导演风格的叙事手法审美价值,也有如音乐一样优美的节奏,有如法学一般严谨的逻辑……但是,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思想情感的审美吧!这部电影很好地诠释了何为选择。图恒宇在事业与女儿中选择了让女儿以数字生命获得完整;刘培强在自己与家庭间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家人;张鹏在去与留的中间选择了把生存的机会给更年轻的生命,那句“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一响起,我情不自禁就泪潸潸了;李雪健的表演太有感染力了,隐隐约约间总让我看到某个我一直敬佩的人物的影子,他在放弃与坚持中选择了坚信……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出发点,猛然间让我想起了《琅琊榜》里我最喜欢的几句台词:“我曾经因为你的选择非常难过。但我毕竟已经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孩子了。我明白了,凡是人总有取舍。你取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而舍弃了我,这只是你的选择而已。若是我因为不能被选择就心生怨恨,那这世间岂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谅之处。毕竟谁也没有责任要以我为先,以我为重。无论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强求。我之所以这么待你,是因为我愿意。若能以此换回同样的诚心,固然可喜。若是没有,我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可抱怨的。”是啊,我只管选择我认为值得的!在个人利益与人民大义面前,总会有人,总要有人,有所选也有所不择!如果问题摆在我面前,我会如何做这道选择题?不敢深思,还好,这还不是我们要做的选择题!就让我们如此厚颜无耻地选择忽视答案吧!也许,真的有这样一个时刻了,我们也能做出认为值得的选择,毕竟,电影给了观者启发。这才是电影的魅力所在。感谢作家刘慈欣编写的故事,也感谢影片所有工作人员的呈现!观影让我们获得了精神的愉悦,道德的提升,从而有内心的满足。没有点点滴滴的煽情铺陈,哪里来的情感渲染?

由此,我也突然想起了最近自己的工作思量,在我们的诗词教学里是不是可以整理出这样一条线?关于家国情怀的线?“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中国人的舍小家就大义的铮铮风骨处处可见,处处可闻!作为老师,我也要像一个导演,去铺陈吧,去渲染吧!

流浪地球2观后感600字初中 篇2

兔年大年初二下午,全家人在电影院观看了一场新影片《流浪地球2》,颇有感触。

影片《流浪地球2》也是一部科幻灾难片,描述的太阳系即将毁灭,太阳系不再适合生存,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倾尽资源在地球表面建造无数个流星发动机,以推动地球,人类耍带着地球去冒险,争取找寻新的星系家园,最后地球陷入绝境。大气层将被木星吞噬,英雄们利用行星发动机,点燃木星这个大气球,试图用木星爆炸的冲击力,将地球弹走。结果,航天英雄控制国际空间站,让行星发动机将其点燃,里面的几十吨吨燃料燃起,航天英雄壮烈牺牲,地球被拯救。

看完这部电影,我久久不能释怀,不禁陷入沉思。人类会有这个时候吗?看太阳系四光年的浩瀚宇宙中,还会有另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吗?就算有另一个地球,又有多少人能转移到那里去呢!难道我们的家园就要被冰雪覆盖了吗?难到只能蜗居地下不见天日吗?难道真的要带着地球去流浪吗?这是世界性的难题。

该片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从时间顺序上讲,《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篇,《流浪地球》是四年前的春节在电影院观看的。《流浪地球2》片长173分钟。由吴京、李雪健、刘德华、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等领衔主演。

影片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地球已伤痕累累,大地溶化,过渡砍伐,水土流失,温室效应,无序开矿等等,让地球不堪重负,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拯救人类自已。只有珍惜好现在的地球家园,人类才不致于像其他物种一样过早灭绝。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地球的灭亡是迟早的事,还是要尽力保护,推迟消亡延长寿命为好,切行且珍惜吧!

影片虽然是科幻虚构的,但并不是空穴来风和无中生有,令人深思,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我要呼吁:快救救地球吧!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3

半夜骤醒,满脑子都是电影的场景和情节,似乎还没有一部科幻片给我如此大的冲击,实事求是地说,《流浪地球2》做到了。本对续作没抱有太大希望,考虑到孩子的科普教育才组队去看了这部电影,没想到却震撼无比,让人无法自拔。

开篇的空战和太空电梯宏大场景,誉为世界顶级的水平亳不夸张,除了二十多年前看的《真实的谎言》、《独立日》外,再没感受过同等的震撼。中国电影技术,特别是科幻电影起步虽晚,典型的中式技术爆炸风格,壮哉!

文明和种族的延续,是很难把控的科幻主题,在我看来,国内也只有刘慈欣、王晋康才有成功的作品。《流浪地球》于我高考那年的暑假刊载于《科幻世界》,用发动机推动地球逃离太阳吞噬,流浪于宇宙,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是对当时缓解高三压力的我的巨大奖励。可是当时年纪尚幼,对主题没有过多的思考。

《流浪地球2》并非1的续集,而是前传。片中李雪健老师饰演的中国外交发言人的角色用一万五千年前一根股骨断裂愈合的故事提醒人类抱团,在付出内斗的惨痛代价后,在毁灭面前,人类方能抱团互信。人类文明,是怀疑和战争的文明,也是牺牲和成就的文明,既有毁灭地球N次的核弹,也有关键时刻选择用生命引爆月球,以牺牲换取希望的决绝。

影片以人类内斗开始,数字生命还是实体延续,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只是不同理解认知的'争执与斗争,双方都认为是最好的拯救方式。片中以数字生命关键时刻联通全球网络以启动地球发动机的方式,完成了两种观念的融合。

文明和种族的延续,是残酷,是小我的牺牲。跳脱人情伦理的束缚,就像以抽签为主,辅以特殊贡献决定进入地下城的名额的方式。不考虑老弱妇孺的残忍,却是延续主题下的科学选择。这是影片没有刻意强调却在进入地下城的队伍中隐射的主题之一。

中式的拯救世界,必然是全人类的奋斗努力结果,境界上远高于美式的超级英雄,逻辑上也更加合理。在危机关头,在中国的倡导下,不同肤色的舍命合作,传达出一种非霸权的世界领袖风格。

观看这部电影,孩子们未必能看懂全部,却必然在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科幻,绝非简单的消遣,而是一种前瞻性的思考。给岁月以文明,给文明以岁月,都是我们正在做的事。终有一日,面对危机,人类必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4

看了流2,有些幼稚的想法想记录一下,好让明年看3之后,或者看过原著之后的我笑一笑,会涉及剧透,慎入!

流1我觉得一般般,也可以算得上是合格的科幻片,佩服作者的脑洞。仅此。

流2,电影制作整体水平跟流1持平,但有一点却让我想写观后感。那就是刘德华的加入,推动的剧情。我觉得一个电影能够令观众随着编剧的思维跟下去那证明是一个合格的电影。如果能看后引发思考那就表示编剧(作家)的功底深厚了,流2这一点完胜流1。让我感慨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也是最大的疑问。这是个哲学问题。

人类为什么不能实现数字人生计划?其实到最后无疑数字人生技术上已实现,刘德华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说刘德华是反派,黑化,我不这么认为。如果人类真要灭亡,这是一个选择题,并没有对错。人类文明的延续到底是精神意识上的传承还是肉体的繁衍?这恐怕是一个哲学问题。当然,影片主线是在说人才是人类文明,但人出生到死亡又何尝不是意识的传承?所以影片没有完全否认数字人生,最终在550W上也体现了共存的味道,应该是为下一部的铺垫吧,毕竟数字科技的发展是人类最大的科幻命题。

思考2。大格局会怎么做选择题。

难道数字人生计划和流浪地球计划不能共存吗?毕竟流浪地球计划百分之五十的人是要被抛弃的。人性是自私的,如能可以选择大多数会选择数字人生吧。因为流浪计划是为了一百代之后的人类有个家园,而这一百代人呢?只能生活在地下,在暗无天日寒冷的环境中要重复劳动来满足制造发动机。一辈子的任务恐怕就是繁衍后代。这样的生活你愿意吗?如果科技足够发达为何不冷冻人类受精卵到时候进行复苏?或许会说,这样产生的就不是纯粹的人类,毕竟人类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但我们真正传承的是什么?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是意识还是躯体?或许会说我的格局太小了,人类就是需要自我牺牲来延续香火。但,可但是,延续香火,生老病死归根结底是不是为了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做为一个宇宙的生物本应该遵循这种规律,而此时你会发现,一个物种的。灭亡就是自然规律。人类既要对抗规律,又要守住规律。如果此刻没有流浪地球计划,恐怕马上会启动数字人生计划,但又怕人类被有意识的机器完全取代。所以繁衍人类的角度上,流浪地球计划在理论上更有说服力。至始至终人类需要是掌控力,对未知的未来还是恐惧的,没办法放手一搏,除非无路可退。

思考3。你我怎么想?

人类的选择题由谁来做?当然是人类,但永远不可能是你我。但让我选择我想选数字人生,并非想永生,我只想跟我的家人度过无战争,无灾难,无疾病的一生。而一百代后的人类,我并不想考虑。所以我注定是一只蝼蚁。人类的发展其实是少数人推动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做出一丝一毫的贡献,所以并没有资格做选择,这是一个很公平的事情。在浩瀚宇宙中普通人就是一粒尘埃,所以,你我的选择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永远是情怀。不管人在哪里,不管面临多么大的困难,只要跟家人在一起,或者让家人活着,赴汤蹈火也愿意。这也是人类永远的情怀,也是影片最终的宗旨,当然也是电影永恒的卖点。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5

在看电影之前,我就对《流浪地球2》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长表示疑惑,觉得影片时间太长了,观众真的坐得住吗?

故事在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合力在地球上制造推进器,离开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的背景下展开。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并为后续展开铺垫。

整个故事的架构很宏大,三条主线交错前进,交代了刘培强的成长和历练,图恒宇对数字生命的执着和坚持,还有周老师作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的行动中的坚定和信任。既有大的情节上的叙述,又有小的细节上的描写,总体上还是很吸引人的。

作为普通观众,观影体验良好。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特效画面震撼,特别是开场部分,有一种世界末日又充满希望的感觉。在人物的情感描述上,包括对家人,对国家,对地球等,没有过分的煽情和渲染,比如张鹏在引爆核弹时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地球还挺美好的'。另外对数字生命的讨论也很吸引人,对于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能要在续集中有更多的讨论。

不好的点也是有的,因为故事丰满,想要把它讲明白,就需要很多细节,需要很多时间,观众也容易抓不住重点。

看到快结束时,有人提前离开了,但是更多的人选择继续留下来,或坐或站,把它看完,并且耐心等待彩蛋。这也许就代表了观众们对这部电影的真实看法吧。

流浪地球2观后感1000字 篇6

新春第一部电影我选择看《流浪地球2》,有情怀在里面也因为喜欢科幻题材。我觉得它是一部喜剧,最起码我观看的过程中,有五分之四的时间都在笑。有可能我痛点高,因为普通的生老病死,在我看来都太正常了。与其浑身插满管子活着,不如潇洒安静的死去。而且女主韩朵朵(王智饰)死前完成了最后的心愿,也如愿得知家人们都被安顿的很好,这就是喜剧啊!以下有可忽略的轻微剧透。

师父张鹏(沙溢饰)都跟徒弟刘培强(吴京饰)讲得很清楚了,要想成为优秀的宇航员,就不能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尤其想去月球参与“逐月计划”,一去十几年、几十年,一个人无牵无挂,省心。刘培强前脚答应得爽快,转身看到英姿飒爽的韩朵朵就走不到道儿了。不止一见钟情,大脑还瞬间高速运转,连两个人如何谈恋爱、怎样结婚、怎样哄孩子都想好了。这是该电影逗我第一次笑。

整部电影无论语言风格/幽默风格都具有浓郁的`东北味道。按理说山西长大的原著作者刘慈欣的笔下,山东长大的导演郭帆的镜头下,风格粗犷一些是正常的,但是被东北化,我是真的没想到。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种东北化,有亲切感。片中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整上几句东北话。尤其是片中的黑人朋友,我严重怀疑他们在东北深造过,他们东北话能达到十级。

沙溢是东北人,他演的张鹏,不仅随时随地唠东北嗑,还成功把同学兼同事的诺夫(俄罗斯宇航员)的语音给拐到了东北味。我可太爱看张鹏和诺夫做拍档了。一起开战斗航天器,张鹏喊“过瘾”,诺夫喊“我的妈呀”,妥妥地反差型拍档。张鹏越是不让诺夫做啥,诺夫偏要做啥,让张鹏又生气又想笑。他们是学员时,在老师面前争风吃醋。是宇航员时,在同事面前争先恐后。选择牺牲也要一起赴死。

台词很接地气,有很多中国人才懂的词汇。比如黑人宇航员两次被刘培强相救,都对刘培强喊了同一句话“没转正,没医保”(跟原话差不多)。他是好意,因为两次事件都发生在刘培强的试用期,两次刘培强都差点搭上性命。可是我想对黑人宇航员说“试用期没医保是你们国家,在我们中国试用期也有医保”。他除了经常把医保挂在嘴边,还特别喜欢嗑CP。不仅嗑过刘培强和韩朵朵,还常常比心。

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本是一个严谨且不苟言笑的人。因为他最初的工作重心里是有私心的,他一直想在数字世界复活在车祸中死去的女儿。所以他主导的超级计算机做事也刻板且有私心。就是如此循规蹈矩的工程师,竟然在深海区域执行恢复全球网络的工作中,有心情观察房屋中介的小广告,说出那句“房价终于降了”,让有些沉重的剧情立刻舒缓了许多。类似的台词很多,所以我说它是喜剧。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7

大年初三,一家子去看了《流浪地球2》。整场电影3小时,我是扣着脚趾看完的。看1的时候漫不经心,感觉就是一般的商业大片,特效一般般,剧情也不够紧凑,矛盾冲突比较单一,主角人物偏年轻,人物情感不够厚重,表演也欠火候。这第二部不管是从特效制作、故事的时间跨度、历史厚度、剧情发展的紧凑性、多主角多角度的矛盾冲突、情感与理智、小我与大我的抉择,全方位多角度远胜第一部。

其他的我不懂,也不多做评论,只说人物情感这部分。

爱情

虽然有规定,要参加宇航员选拔去月球,就不能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但这也阻止不了爱情的萌芽和两颗想要在一起的决心。面对危难之际,爱可以让刘培强牺牲自己,也要保护所爱之人韩朵朵不受伤害。在韩朵朵患癌之后,面对存活名额的选择之时,从理智上来说,选择岳父作为监护人的话,可能对孩子的陪伴更长久,对小孩更有利。但刘培强却选择了韩朵朵而抛弃岳父,这真实地表现出了爱情的自私和伟大。

战友情

在面对突袭时,张鹏临危不惧,冷静指挥,外国同事对他深信不移,从而实现被动挨打到成功拖延至援军抵达,反杀无人机的逆转;他和多年未见的老伙伴,在久别重逢一瞬间,再度并肩战斗却依然配合默契的感人场面。在选拔去月球投放核弹的宇航员时,张鹏利用战友情企图在老伙伴那里走后门,但被老伙伴无情拒绝——面对挽救人类的重大任务的人才选拔,老伙伴选择了秉公办理,牺牲私人感情;但在月球上,为了成全张鹏对刘培强的师徒情,老伙伴还是会全力相助。

在月球上,面对核弹安置任务未完成,必须要有人留下而不能返回地球时,刘培强就像当初保护韩朵朵一样,选择了一人留下,让同事返回地球。女同事有孩子,其实他也有啊,也许因为他的孩子刚刚失去了妈妈,他不想另一个孩子也失去妈妈,所以他选择了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这也是一种大爱,是能奉献自己的一种泛爱,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一个缩影。

还有马兆和图恒宇之间的同事情,我把他也归结于战友情一类。因为他们工作的`性质,他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和配合程度,都丝毫不比战友差。马兆在图恒宇遭遇家庭重大变故时,选择替图恒宇承担法律责任,默认了图恒宇为了保留女儿意识,私自开发保留数字生命的操作。这不是一般的同事情谊,这种情谊深厚到足以令人可以做到性命相托了。故事的最后,马兆在生命的尽头处,确实也将自己以生命守护的未完成的使命,托付给了图恒宇。而图恒宇也用自己的生命和信念,最终坚持完成了马兆的嘱托。

师徒情

刘培强的师傅张鹏,对徒弟的父亲有过承诺会好好照顾刘培强。因为这个承诺根植于心,在基地发生入侵突袭时,张鹏第一反应是寻找刘培强,因为担心他的安危;在危机过后,见到刘培强时,那种因担心而产生的责备式地拍打,体现出他对刘培强如父般的关爱。

到月球投放核弹需要穿越密集的陨石群,所以选拔投放的宇航员需要最优秀的飞行员。张鹏作为师傅,对徒弟如父般的关爱此时表现出自私的'一面,他为了保护徒弟,不惜违规降格,专门给选拔官老伙伴打招呼走后门,让不要选刘培强。

为了投放核弹而留在月球的刘培强,因为得到了师傅张鹏的帮助,最终乘坐一辆遗留在月球的返回舱成功脱离月球,但师傅却最终长眠于月球。我想,这也是张鹏在确定了自己要登月之后,专门为刘培强做了功课的,才让他在氧气将尽的最后关头保住性命。在自己将要赴死之时,身为师傅的张鹏却还在为徒弟考虑,这既兑现了给刘父的承诺,也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里埋藏的深厚师徒情谊。

父女情

图恒宇对女儿丫丫的数字生命延续的执念,是全剧最令人动容的部分。因为深情永远是人类讴歌的永恒主题,是人类向往的情感永恒。图恒宇把对妻子和女儿的全部爱和思念,都寄托在了丫丫的数字生命上面。他对数字生命的偏执,对自己信念的坚持,甚至威胁到了人类共同的命运:他在面对是坚持自己信念、延续女儿数字生命为重,还是保证人类命运为重的选择时,他偏执地选择了前者,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偏执和坚持,在最后关头,他创造和延续的数字生命挽救了全人类,也给了人类最后的希望——生命的转换和延续。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喆直,这位政治人物在整个事件中,担当的更像是一个历史的讲述者,是人性中的精神支柱,生命之光。在每一次分歧和危机时刻,他以历史上的小事件来讲述人类互助团结的重要性;以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对民族的百分之两百的信任,对人定胜天那种坚定不移的强大的信念感,像一根定海神针一般,带动着身边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

影片多主角多故事线,带出的人类多重情感,情感与理智的较量角逐,展现出人性的真实和复杂,也体现出人类在面对危难时,作出每一个抉择的困难,人性的光辉最终在白骨和废墟之上冉冉升起。所以,情感才是推动人类文明延续的根本力量,而理智只是工具。

流浪地球2观后感想 篇8

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题记

天,灰蒙蒙的,我的心是躁动不安。呵!为什么!我在为影片所赞叹,为影片中的角色们所感叹!

《流浪地球2》该影片主要讲述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新家园。

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但背后,我看到的更多是团结与责任。

在太阳即将吞没太阳系的紧急情况下,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建成的基地,却突然无故发生了: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失去控制导致大战,“太空电梯”也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人民对“流浪地球”计划的反抗……一个又一个灾难接踵而来。就在这时,中国队接下了用7个月时间建造两个发动机,简直太不公平!呵!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

多么伟大的思想精神!在今天这个社会中,也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张桂梅校长,为了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受到教育、可以走出大山,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董宇辉先生,他早已走出农村,却一直心系农村中那些贫穷、痛病、孤独的人们,读完大学,面临三个职业选择,他却选择回家乡为农民谋福利……

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需要300人主动出列完成任务。此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随后紧接着,可以听到:“俄罗斯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英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的。他们明知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先生所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他们同时也做到了团结一心。

就像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年迈的钟南山院士、陈小娟院士奔跑在最前线,一批评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奔赴前线。医务工作者身披柔软白袍却犹似铠甲,肉体凡胎却挡下枪林弹雨,逆流而上的主动守护在我们身前。没有时间悲伤,没有时间害怕。每次治疗都是一场战斗,每位医务工作者都义无反顾地日夜奋战在一线,用生命和病毒抗争,用双手托起患者一次次生的希望。他们团结一心,现在给人民最好的交代。

影片临近尾声,周喆直先生喊出了:“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是啊,不论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困难前,中国人民永远一条心,每个人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