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焦点访谈观后感150字四篇精选10篇》
许多《焦点访谈》的报道成为有关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焦点访谈》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最新焦点访谈观后感150字四篇精选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焦点访谈观后感 篇1
近日由于环境,气候等各方面因素,我国一些地区遭受洪水袭击,不少人因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基于此,我国这些地区先后展开了抗洪救灾的行动。在这次长达二十六天之久的抗洪行动中,在这些平凡的人们中间,总会让我们看到足以令我们感动的精神与行为的闪光。
昨天看到焦点访谈的抗洪纪实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与触动。
在淮河干堤江苏花园口段,抗洪人员正在进行巡查。他们的皮肤因为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已经变得黝黑。他们笑着说,每天他们都要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巡查,以确保及时遏制洪灾的漫延;虽然水位已经降低,可是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是不能撤离;目前的下泄流量已经达到一点二万立方米。我看到,他们的脸上满是疲倦,但是看到险情得到了及时的制止,还是由衷为之感到无比的欣慰。
他们之中的领队告诉记者,虽然在大面上,洪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止,但是还是有些相对薄弱的环节等待加强。例如由于年久失修,抗洪闸已经开始老化,所以这部分的压力比较大,他们正在努力地想办法,去解决这个存在着很大隐患的问题。有位防汛人员指着地图告诉记者说,洪泽湖是保证安全的最重要堤防,国家规定在任何情况下这个地区都不能出现险情,如果出现险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抢险。因为这个地区的下游,呈下陷趋势,如果洪泽湖出现了险情而又没有及时的制止,那么洪灾就会迅速的漫延到下游地区,将之淹没,到那时,不仅农田会出现洪涝,还有可能会使更多无辜的生命受到伤害,后果不堪设想。
2022年焦点访谈党旗在一线飘扬观后感 篇2
党员XXX观看了《焦点访谈》栏目中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后,深刻体会到了他们的艰难不易作文吧与坚定信念。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视频中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同志共同砥砺前行。
焦点访谈观后感实用 篇3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并出台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公布有一年多月了。规定执行的怎样了?昨晚的焦点访谈对部分违反规定的干部进行了曝光。
在这些被曝光的干部身上,体现了官本主义思想,认为当官就要有官的样子,所以职位无论高低,都会高高在上,摆着官架子,在群众面前盛气凌人,高傲自大。有的人不深入实际,或者下乡动辄要求基层迎送,警车开道,显示威风,即使到了基层,也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凡此种种,严重违背了“八项规定”的要求,是典型的败坏党风的表现,是阻挠和谐社会建设、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肠梗阻,必须按照八条规定彻底消灭之。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不倒,确保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目标顺利实现。
要做到这八项规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都必须放下架子,事必亲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在我们党内,就有很多领导干部就能做到,身体力行,赢得了群众的赞誉。有媒体曾报道,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同志,在任陕西省委组织部长的时候,去兴平、三原等县调研时,只带着组织部几个人,不给当地打招呼、待当地知道后,栗战书已经调研结束返回单位了。这样的工作作风,这种务实态度,实在让人敬仰和钦佩,这才是真正落实了八项规定,做到了“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中央八条规定是新时期“整党”的行动纲领,中央八条规定是作风建设的方向指引,中央八条规定是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也是人民对党的基本要求,是规范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座右铭。
《焦点访谈》观后感 篇4
今天晚上的《焦点访谈》又让我大晋城上了头条,说的就是前段时间城区建设路的砍树事件,具体细节无需赘述。
接下来先让我们看几个数据:1、20xx年底晋城市共有各类民用车辆41.7万辆,其中个人车辆37.1万辆。2、20xx年晋城市常住人口为2308946人。在晋城生活的老百姓都知道,市区人多、车多,遇上逢年过节、上下班高峰、下雨下雪,城区主干道那堵得叫个一塌糊涂,东西方向5公里路程开车走1个小时很稀松。不要说你不开车,堵车的时候,红星街、新市街、太行路、建设路就是电动车、自行车也很难通过。所以,鉴于目前我市的交通现状,对老旧主干道的改造势在必行。但是市区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商业中心过于集中的情况对于规划设计人员绝对是个很大的挑战。
俗话说,众口难调。无论干什么事,总不会让所有人满意,总会牺牲一部人的利益。我觉得只要是符合大多数老百姓利益的事,就该干!就必须干!20xx年城区凤台街改造的时候,就有很多反对的声音,现在2年多过去了,就这条街宽敞、舒服,还有公交车专用车道,遇上高峰期车虽然走的慢点,也不至于堵得水泄不通。现在的建设路也是这样,砍树会伤害一些老市民的感情,改造也会让附近的居民出行不便,但是以后所有人都会享用道路改造带来的便利。今年,我市还会改造提质泽州路、太行路、文昌街等7条道路和3座人行天桥。我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是大力赞成和拥护的。
说点题外话。在目前的政治大背景下,能干、敢干的领导凤毛麟角。老百姓们,你的工资涨了么?你过节的福利发了么?你觉得办事容易了么?没有?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绝大多数领导及管理者只求自保,干的多就错的多,不干不错!所以宁愿不作为,也不愿作为错而免了乌纱。这才是最可怕的!老百姓是善良的,也是容易被蛊惑的,常常一叶障目。对待能为老百姓办实事、敢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领导,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又何妨呢?!
焦点访谈观后感 篇5
今天,我准时收看了《焦点访谈》这个节目,这次的主题我非常感兴趣——旋转的危险。
在平常,旋转门随处可见。饭店里的人进进出出,都得靠旋转门来帮忙。以前,我一直觉得这门挺好玩的,人一走进去就会转,人一走出来就不转了,神奇得很呢!然而,这小小的旋转门,却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20--年6月10日,在某个饭店,一名男孩的右脚被卡在了旋转门内,不得动弹,经过消防队员们的紧急救援,才得以脱险。事后,那名小男孩说:“那个时候,我在和朋友玩旋转门,就是推来推去这样的,我们一起把旋转门推得很快很快,我的朋友见差不多了,就跑出去了。我看见他跑出去了,我也跟着他跑了出去,可是我没来得及把右腿收回来,脚就卡在里面了。” 专家又说:“这家饭店的旋转门是手动的,手动门就应该有限速装置和控制逆转的装置,但是这家饭店的门既没有限速装置,又没有控制逆转的装置,很明显,他们忽略了对孩子的安全。” 在20--年5月9日,20--年10月12日以及20--年12月10日,也频频发生了此类事件。 看到电视里惊险的一幕幕,我不禁想起了我小时候洞洞鞋被自动扶梯卷进去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当时,我正在和妈妈聊天,脚不知不觉就踩在了电梯的黄线边,突然感觉脚好像被什么东西拉住了一样,我看也没看,下意识地把腿拉出来,腿倒是没事,就是脚上的洞洞鞋已不见了踪影。当时,我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告诉妈妈。妈妈一看,也吓了一跳,赶紧通知工作人员,后来,还是工作人员从电梯里拿出一个黑不溜秋的鞋子。每当想起这件事,我都心有余悸。
生活中,危险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时刻注意,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还要多了解、掌握一些安全技能,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燃。
焦点访谈观后感实用 篇6
观看了20__年10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的河北省武邑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刁难办护照群众和江苏省丰县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大沙河分局刁难办营业执照群众的视频,并通报了该两起媒体曝光事件的问责处理情况。我的感触很深:
政府机关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政府工作的光荣传统。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干群关系,不仅是党的根本宗旨对政府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政府机关群众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群众路线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如何深刻认识新行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要求,提高新形势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走群众路线是做好政府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政府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少数干部没有认识到这种鱼水关系,没有认识到政府工作从管理型到服务型转变的重大意义,对待群众缺乏真情实感,不愿同群众打交道,自然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导致基础工作耳不聪、目不明。
二是缺乏主观能动性。实践工作中,部分群众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甚至有些群众认为政府上门“没好事”,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对政府部门执法、宣传产生“逆反”心理,干部开展群众工作不能迅速打开局面,形成良性互动。再困难面前,有的干部缺乏迎难而上的责任感和驱动力,对待群众特别是一些诉求多、怨言多的群众,能不惹的就不惹,能不做的就不做,造成交流渠道和互动空间更加狭隘,逐步失去做群众工作的阵地。
三是工作方法不当。主要表现在:不懂群众心理,不会群众语言;有的选择时机不妥,选择对象不适宜,不能形成一种宣传导向,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的缺乏耐心,浅尝辄止,怕辛苦、爱面子、放不下架子;有的未能把执法、宣传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图省事、怕麻烦,不听群众心声,不为群众反映问题,不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得不到群众的真正信任。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没有把做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当作一种事业责任,当成一种长期经营的基础工作,去努力,去追求,还是以管人者自居,特权思想较为严重,人为地与群众划开界限,不愿意与群众面对面地谈心、实打实地交流,不能真正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没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从根本上制约了群众工作的开展。
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有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实实在在深入到群众中,为群众工作服务,走马观花,遇事推诿,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低,而当前社会群众对象多元化,群众诉求、需求增多,人民群众内部利益冲突、矛盾纠纷日益复杂,一句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就很容易给群众留下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好印象,并且一旦造成这种印象短期内就难以消除,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工作方法不适应。一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不研究新形势群众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个别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习惯于靠空洞说教和行政命令来做群众工作,方法简单呆板,不能有效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陷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泥潭,导致费力不讨好的问题。
三、作好工作服务群众的措施
《人民日报》10月29日的文章写的很明白,很透彻:作风改得怎么样,工作有没有成效,最终要看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改作风,本身就是一项深刻的改革。正如强调的,要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群众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严厉批评,折射出职能配置和权力运行出了问题;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之所以人人喊打,背后是对公帑私用、脱离群众的不满。“四风”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要求告诉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为群众谋求利益是党的力量之源。根除“四风”,需要从拆除利益藩篱入手。
利益藩篱的存在,说明改革还不到位,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30多年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改革的实质就是利益的调整。当调整的力度放缓乃至停滞时,就会滋生利益固化,进而产生作风问题。人浮于事的工作机制不改革,自然会催生“门难进、脸难看”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行政审批改革不到位,“印把子”不愿交出去,难免带来权力寻租,导致奢靡之风;脱离群众,对基层冷暖不闻不问,高高在上的享乐主义就会冒出头来……让改革之风涤荡固化的利益结构,并通过制度设计避免新的利益固化形成,是改作风的深层要求所在,也是教育实践活动在整改落实阶段取得实效的必然路径。
诚然,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些干部对细枝末节侃侃而谈,对权力行使中的不合理却视而不见;有些部门谈起工作作风直言不讳,但是对职权配置和制度设计却漠不关心。这固然是由个人视角或部门本位所决定的,但正是由于这种利益格局逐渐固化,使得不合理的既得利益撕裂了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与改作风的内在要求背道而驰。
我国的改革事业正在进入深水区,这同时也是利益格局的调整期,群众对干部作风不满意的地方,往往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民营资本如何更加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选人用人过程中怎么杜绝不正之风?如何解决上学难看病难?等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领域里的作风问题,需要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干部选拔制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深层次改革入手,让广大群众都能依靠自身能力分享改革成果,增强社会各阶层参与和支持改革的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古人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推动改革,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增强社会活力的不二法门。改作风的深层逻辑呼唤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百姓之心为心,让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正能量的一次总动员。
焦点访谈观后感 篇7
今天,我观看了《焦点访谈》这个节目,一幅幅的画面,一件件的事情无不令人气愤,让人深思。
焦点访谈观后感 篇8
近日,我根据区纪委、区监察局关于组织收看《焦点访谈节目辑录》的通知要求,学习观看了该视频,节目播出的是河北省、江苏省部分窗口单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为主要资料的专题节目,暴露出个别公共管理服务部门仍存在官僚主义作风,处处刁难群众、推诿敷衍扯皮、态度蛮横恶劣、是严重的官本位思想所致,缺乏有效监督、放弃群众路线、忘记为民服务的宗旨的必然结果。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由来已久,是衙门作风的典型表现。国家也多次对行业作风进行整顿,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以反“四风”、坚持深入开展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为重点。然而,在各地还不时爆出基层工作人员的种种陋习,折射出反对四风还需要深入落实的必要性和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的长期性。
党中央提出加强四风建设、强调八项规定的落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断改善党员干部作风,能够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使我们的事业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作为政府部门人员的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社会的象征,一举一动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要时刻注意自身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作风建设,树立在百姓中的威信力、权威性,以良好的作风树立在群众中的形象。在日常工作中要帮忙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将自我的形象与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紧密联系在一齐。工作作风是工作态度的反映和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时刻关心群众,坚决相信群众,处处依靠群众,扎扎实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于本次学习活动,我认为是必要的,它对我们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大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须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到: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是履行好自我肩负职责的重要保障。仅有经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做到在思想上跟上新形势的发展;在行动上贴合工作的规范;在工作上不断增强原则性、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政策、方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本事。同时在学习中要摆正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坚持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注重学习效果。力求学深、学透、弄懂、弄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二是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自我放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对群众要热情接待,耐心询问,做好记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我的事情,从根本上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最新焦点访谈观后感 篇9
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渔区,当地群众把郭文标尊称为平安水鬼,寓意为神通广大的海上守护神。只要附近海域发生险情,求救电话就会打到郭文标手机上。不管是谁家渔船抛锚,船主们常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只要有求救电话打来,郭文标总会立即发动他的机帆船,全速赶到出事海域化解危难,不求回报。
2005年8月的一天,台风袭击温岭市石塘渔区。两位网箱养殖户冒险驾小船出海打算拖回养殖箱,结果被海浪困住无法上岸。情急之中,人们想到了水鬼郭文标。郭文标独自驾驶机帆船在狂风怒号的大海里,冒死将遇险渔民运送到海港内,安全送上了岸。
在石塘人眼里,郭文标在当地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一天晚上,海面风力达9级,一艘货轮螺旋桨被水中的尼龙绳缠住不能动弹。如不及时抢救,货轮随时会被大风吹翻,情况十分危急。郭文标不顾妻子劝阻,穿上潜水服,驾驶小船赶赴出事海域,花了一个多小时,帮这艘货轮解除危机。
20多年来,只要接到求救电话,郭文标总是随叫随到,多次冒死出海救援遇险船只,帮助许多船员死里逃生,拯救了130多条生命。近日,郭文标申请的海上平安民间救助站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这将是当地第一家民间海事救助站。郭文标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希望更多的人参与海事救助。
焦点访谈观后感实用 篇10
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每天有上千名观众给这个栏目打电话、写信、发传真和电子邮件,反映他们的收视意见,提供大量的报道线索。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百姓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
《焦点访谈》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节目多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焦点访谈》的报道成为有关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从《焦点访谈》的栏目定位来看它所要作到的就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这四句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的广告宣传语。《焦点访谈》第一任责任人孙玉胜曾在内刊中写道:“根据栏目定位,'焦点'节目不可能回避问题,而同时又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所以我们在新闻部全体工作人员中灌输一种指导思想,即不要以在野党、反对派,甚至持不同政见者的角度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题目。在这里,不允许渲染个人好恶,一切报道要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
从《焦点访谈》的选题原则来看就是体现了创办者所要求的“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领导重视”和“群众关心”是分别着眼于社会的管理决策层和普通行为层说的,它们反映出了不同社会群体在某个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上的意见的交汇,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此外,从大的宏观角度来看,国债的发行与运作也从本质上反映出中国的经济模式向市场转型的趋向和力度。
从《焦点访谈》的报道原则上来看正面报道的分寸把握突出地表现在角度的选择上,也就是聚焦在哪里。聚焦不准,正面报道也会有负面效应。 选题者构思精巧地将焦点对准为高校为何要实行收费这样一个沟通讲理的角度,并引鉴了国际惯例上大学都是自费的相关背景,并补充说明了学生如果用功学习,得到的奖学金要比付的费用还多,而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申请贷学金等等一系列大家关心的问题,起到了为政府与民众进行沟通,评说时事、解释背景、缓解矛盾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报道原则上选择角度的重要。
在***方面,“硬焦点、软着陆”是《焦点访谈》一贯坚持的策略,也就是不管批评什么,批评谁,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就是“不能把矛头指向党和政府,不能以偏概全,影射攻击,挑动矛盾,渲染情绪”。作这类节目时要把握住分寸,出发点应是积极的、善意的,批评性报道要争取起到正面效应。 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焦点访谈》提出了自己的报道原则:
第一,要力求事实准确,记者不能先入为主,更不能偏听偏信。记者要作到冷静的观察,不能感情用事,主观意识太强。在对有争议的的问题采访时,要听取多方的意见,不要轻易下结论。
第二,在评点时要就事论事,不要引申发挥,扩大批评面。
第三,要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得到主管部门和权威部门人士的表态或得到他们的更深一步的合作。
第四,问题要有普遍性,作到选题为受众所关心,有典型性。 第五,要选择好时机,把握好时事的动态走向。 第六,要有结果,给自己和受众一个可回味的空间。 《焦点访谈》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焦点话题。《焦点访谈》的题材都是当前的热点、焦点话题,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事如国家大政方针,或者是是关民生的社会问题,从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着眼选题。
第二,纪实风格。新闻评论必须基于事实,《焦点访谈》的纪实风格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具感染力的细节,无论是采访贪赃枉法之徒,还是为非作歹之辈,记者总能以睿智的提问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让他们的罪行暴露于天下。在节目编排上,也不像新闻调查那般着意追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戏剧性。从《焦点访谈》的片头设计也可以看得出来,一个类似眼睛的镜头从底层升腾上来,逡视一周,显示出关注的姿态。
第三,平民心态。《焦点访谈》通常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正面的宣传报道,另一类是批评报道,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曝光”。正面报道大多是宣传国家政令,传达改革新举措,但在报道切入角度上都是平民视角出发,不是单方面说教、灌输政令。在批评报道中,无论是面对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还是社会流浪孤儿,他们都不居高临下,不咄咄逼人,尊重采访对象的人格,众生平等。也没有把自己当法官,没有去担当审判长的角色,只是客观展现新闻事件过程,真实记录采访对象的言谈举止,隐藏起个人爱憎,让观众自己判断。
第四,以理服人。作为新闻评论栏目,思想性是栏目的题中之意。新闻评论是基于新闻事实基础上而引发的议论、评价,必须以事实为准绳,把叙述和评论相结合,以理服人。现在《焦点访谈》的口号是“用事实说话”。在节目的片头,在快节奏又有震撼力的音乐背景下,闪出“用事实说话”的主题词,而黑白的颜色对比也暗含是非分明、公正无私的寓意,展示出一种勇往直前的气势。
以事实为依据,分析新闻来龙去脉,以理论为准绳,评论人间是非曲直等等,这些观念,都融合在央视新闻评论部部训里面:“加入新闻评论部是我们自愿的选择,我们愿意为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和尊严尽职尽责。在这里,我们崇尚求实、公正、平等、前卫。”
《焦点访谈》从一始就旗帜鲜明的将栏目定位在舆论监督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何监督,怎样监督,这个度如何把握,这对于初创者来说是没有现成的路可走的,更没有范例可寻。尽管《焦点时刻》有过一些探索,但它毕竟是更多地针对社会新闻而言的,何况它是在早间播出,收视率不高,影响自然也不会太大,人们对它的印象还更多的停留在对一个社会新闻事实的报道上,而像《焦点访谈》这样一个在黄金时间播出的、专“揭人家老底,亮人家的老丑”的栏目,采取《焦点时刻》的做法显然是不行的,那样不会有太大的反响,而一上来就“万炮齐轰”,先声夺人,欲速则不达,同样有夭折的危险。人常说:“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头第一炮就遭到了非议,引起了恐慌,那么这个栏目就有可能半途而废。因此慎之又慎,从长计议是当时创办者们最真实的心态。
《焦点时刻》的栏目存在,初创者们便自然想到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遇见拿捏不准,或者曝光程度严厉的节目,先在早上的《焦点时刻》上播出,然后看看反响,如果没有什么非议,那么就在晚上播出,如果有不同的声音,那么就修改,如果有反对的意见,就放弃不用。由于早间时段收看的观众不是很多,社会影响不会太大,因此即使播出后有反对的意见,反对者也不会大动干戈的,即使有大发雷霆的,那也不会伤及《焦点访谈》这个刚刚创办的新栏目的。这个策略有些像象棋中“丢卒保车”的战术,多少显得几许悲壮,但却是稳妥的,更是有效的。从中我们看到的是初创者们在舆论监督方面不息探索的勇气,以及勇气掩隐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