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1000字【优秀5篇】》
从情节上来讲,这部电影构思巧妙,没有太多的动作,却将忠诚与背叛两个字的深沉含义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1000字【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篇1
市纪委组织观看了电影《忠诚与背叛》,影片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背叛革命的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在严峻的形势下,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叛变者有之,腐化堕落者也存在。为了维护党的纪律,纯洁党员队伍,加强党内监督,成为当务之急。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的王荷波、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会的杨匏安等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
《忠诚与背叛》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谱写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十名监察委员忠于职守、为党履职的光辉篇章,着力塑造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任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匏安同志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老一辈纪监干部为党的事业威武不屈、刚正不阿、忠于革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看完《忠诚与背叛》,我思绪颇多,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热血和激情所动容,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一个人,如王荷波、杨匏安那样,在当年清党的白色恐怖下,甘愿放弃个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抛头颅洒热血的风险,无怨无悔的为一个党派的生存和发展弹精竭虑,死而后已?正如影片中王荷波所说:“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也正是这群人放弃了权利名望地位财富,选择了一条凶险万分,环境恶劣的人生道路,从事了一个注定不会显赫一时的事业——为中国富强民主独立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
回望历史,革命先烈为信仰而战的真实场景历历在目,他们的伟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当前,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在工作上,克难奋进,勇往直前;在权利和利益面前摆正位置,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1000字<五> 篇2
很是荣幸,在学校党支部李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党员教师在电影院观看了一场很有意义的电影——《忠诚与背叛》,这是一部真实再现中央纪委前身——中央监察委员会诞生历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它真实而艺术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创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忠诚与背叛》通过真实可信的历史故事、丰富生动的电影画面,展现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匏安等纪检战线革命先驱,为忠于党的事业、维护党的纯洁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英勇果敢的光辉形象。影片一开始便是国名党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群众。党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买武器,搞暴动,组织工人和农民运动。由于共产党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国名党的不安。杀戒一开,蒋介石便公开宣布清党,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代结束了,血雨腥风向共产党人扑来。面对一些投敌叛变者,这个时期共产党没有铁的纪律是不能够取得革命胜利的。
在当时严峻的形式下,中共很多党员脱离党组织而叛变,以至于很多党员被叛徒的出卖而牺牲了生命。背叛党就要付出代价,即使亲情也无法阻挡,这是共产党中铁的纪律。电影中多次出现“我们的事业不会显赫一世,但会永远存在”这句话,它是支持共产党员奋斗下去的支柱。是的,我敬佩这些党员的伟大与无私奉献精神,他们要的不是轰轰烈烈的事业,要的只是自己能为组织的奋斗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他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组织的领导之下,中国革命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干革命,流血牺牲是必须的,但这群忠诚的共产党员从不怕流血牺牲,他们坚信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将永远存在。
影片中的革命者杨匏安,王荷波都是真正的英雄,我被他们的为革命献身的精神而深深地感动着。杨匏安同志为了革命,连自己的女儿生病都舍不得住院,衣服破了又补,有件像样的衣服也舍不得自己穿,总是想着别人,想着革命需要经费,为此,儿子上街买花贴补家用,他的亲人也为此付出了很多,但却无怨无悔,为了革命,中共党员就要有一心向党,终身为党奉献的精神。这样的精神实在令我敬佩。
现在我们党正进入一个更加辉煌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也已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历史重任自然就落到我们广大共产共产党成员的肩上。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希望的重任,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一定要切实增强使命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干事创业的工作作风,为我们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1200字<三> 篇3
6月12日晚,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布置,我认真观看了《忠诚与背叛》这部影片,看后内心深深地被震撼,内心深处久久不能平静,并引发了我的思考。
《忠诚与背叛》主要以一九二七年四月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并大举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实行白色恐怖主义为背景。在中华大地掀起腥风血雨,无数共产党员被屠杀之时,一些经受不住考验的共产党员有的登报脱党,有的投敌叛变,有的腐化堕落。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考验,一批优秀的中共党员,如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王荷波,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会委员的杨匏安等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成立了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以铁的纪律维护了党组织队伍的纯洁,加强了对党员的监督。
在面对严峻挑战时,共产党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一边是以范阿根为代表的对党的背叛,一边是以王荷波同志为代表的对党的忠诚。范阿根也多次参加革命,却在当中国共产党面临危机时,在酒吧里逍遥自在,赌博成性,并且还把工友们东拼西凑用来买枪支的钱拿去还赌债,致使王荷波领导的工人纠察队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时毫无还击之力,牺牲了很多人。在面对国民党的屠杀与诱惑下,又出卖战友,用同志的生命换取900大洋,走上了不归路。
而另一方面王荷波同志却凸显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气节。在面对国名党反动派的屠杀时,他英勇还击,面对自己兄弟(范阿根)叛变革命时,他大义灭亲,最后英勇就义。在无数党员背叛革命之时,他清醒地知道“要有铁一样的纪律,不然我们的队伍会成为一盘散沙”,并最终历尽艰难成立了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在面对国名党反动派的屠杀,面对革命的困境之时,他拥有“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的坚定信心,并把这种信念传递到每个人心中。还有杨匏安,本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代部长,本可以轻松地就可以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重用,但因为他有一颗忠诚于布尔什维克、忠诚于国家的心,拥有中国革命必定取得成功的信念,他坚决与蒋介石反动政府决裂,并联合国明党内左派正义分子对抗蒋介石。他冒着被暗杀的危险,毅然选择中国革命,即使自己举家身无分文,连生病的孩子都没法送进医院。在自己面临严重经济困难时他也没有向党组织借钱,更没有损公利己。
看完影片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中国共产党需要有严明的组织纪律。在党面临严峻困难时,一些心不能静下来、贪恋钱财、放纵自己,没有坚定信念的共产党员如范阿根这类人物不适合干革命,不适合进入党组织,更不能委以重任。所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经过严密的考核,并实时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他们保守组织的秘密、忠诚于组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二、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他们在物质世界里是贫乏的,在精神世界却是无比强大的,他们具有崇高坚定的信念。像杨匏安,王荷波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在面对生命的威胁时,他们依然坚守着心中的信念没有退缩一步,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社会主义的崇高事业敢于牺牲一切。三、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该坚守党的纪律,拒绝不良诱惑,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定会用坚定和坚守,用青春和热血,用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献礼。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篇4
看完忠诚与背叛过后,我想深深地向那些始终对共产党忠诚的优秀共产党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对那些背叛者投去可怜的眼光。人固有一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有时只在我们的一瞬之间便决定。
即使现在的我,没有多高的精神境界,或许我没有那时革命者们那种对于牺牲的毫无畏惧,但我深知像范阿根那样有多可耻,因为他的好赌,他不惜出卖共产党来获取自己的利益,牺牲了三条性命,自己犯下的错误却还要连累集体,多么地不负责任,是他觉得共产党很讲情义,会因为他的那句“看在老娘的份上”而原谅他吗?是的,共产党是很讲情义,但只是对那些忠于共产党,为了同一个理想而聚在一起的共产党员们。在范阿根背叛共产党的那一刻,他有想到他的娘吗?他知道他娘在知道后的痛心吗?那时候的国民政府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正是从像范阿根一样的人下手,企图击败共产党,所以组建监察委员会显得格外重要。
电影中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还有徐云天,他和何梦兰的爱情原本是那么地让我感动,“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为什么最终她还是背叛了这份爱情,背叛了党?我真的无法想象梦兰亲自结束他的生命的时候的心情,该是多么悲痛。
就像一句谚语说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共产党这个组织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入党的标准,没有什么制约的机制,是完全不可行的,就像影片中说的,一个政党必须有铁的纪律,必须要采取措施来保持党的纯洁性。整个片子就围绕建立监察委员会来展现忠诚与背叛的主题,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它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
忠诚与背叛充分阐释了始终保持和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性,热情讴歌了王荷波和杨匏安等党第一批纪检干部不畏艰险,忠实履职,以生命和热血维护党的纯洁性的管会事迹和忠诚品格。同时,也让我们看清了人性的一些不好的地方,引人深思。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应该永远记得自己的誓言,努力向党组织靠拢,为党的发展壮大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就像我在前面说到的,或许自己还没有那种对于牺牲毫不畏惧的勇气,现在的我,就要努力学习党的知识,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相信不是只有死才能代表我的忠诚,在平凡的岗位也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只要用心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篇5
忠诚与背叛》,片名的这两个对立的动词讲述了在清党的白色恐怖下,不同人的抉择,是忠于党还是背弃党。没有所谓的大腕,没有当红的青春偶像,纯粹地描述一段历史,在成本上也许不是鸿篇巨制,但精神价值将生生不息!我在想,是不是有的人生来就是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而牺牲、奋斗的。看完后,我专门去搜索了一下“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这句贯穿全剧的话语,原文是“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撒下热泪!”出自于卡尔·马克思在中学毕业前夕发表的一篇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我很震惊,为什么一个刚刚中学毕业的人竟能有如此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感,而今天的我们为什么在大学即将毕业或人生的终点时,思想境界也达不到这样,哪怕是十分之一,都说成长背景和环境决定一个人,很多时候或许正确,但不完全正确,同样的背景,同样的生存环境,面对生死抉择、面对金钱诱惑的选择竟然是大相径庭。
王荷波、杨匏安,在清党的白色恐怖下,放弃个人利益、家庭幸福,抛头颅撒热血,为共产主义事业奔走呼号,就他们自身的地位而言,获得荣华富贵很容易,但他们宁愿穷得不能给孩子看病,也一如既往地忠于党和人民。范阿根,因为自身的赌瘾,还不起赌债,就克扣工会用来买枪支的救命钱。
王荷波同志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很难想象,一个参加过三次武装斗争的同志,竟然为了贪念钱财,出卖同志,背叛革命”。范阿根,既然能参加三次武装斗争,说明他应该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可是在面临剁手指的时候,他选择了出卖同志,背叛党,为什么之前的不怕牺牲变成了后来的苟且偷生?
我究其原因,是因为生活作风很有问题,如果他不好赌,又怎么会被敌人抓住把柄,威胁性命。而这样的不良生活作风,在很大程度上是会消磨人的意志的,这也可能导致他后来的革命精神全无。所以,作为一个党员,就应该抵制不良的生活作风,在这里,我更加深刻明白毛泽东同志强调生活作风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