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时代观后感作文1000字【精选两篇(9篇)》
《觉醒年代》生动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跌宕波澜的历程,再现那个不平凡时代的社会状况和百态人生。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觉醒时代观后感作文1000字【精选两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1
看完这部剧,感触很深。不妨先从一位个性十足的人物说起—辜鸿铭。
辜鸿铭在蔡元培接手北大校长职位时,为学校作出的一系列改革,都表现出了一位老派学者对新文学的不屑和贬低,形象地演绎了新旧文学在当时社会的真实场景。而剧中角色的演绎也是非常好,剧中的辜鸿铭是有很多“毛病”的,出门跟两个佣人,一个端茶,一个伺候吸烟,动作浮夸,派头十足,俨然一个清朝贝勒爷的排场,令人反感。这让我自然而然地觉得,他就是那种腐朽的老派学者代表。
然而当我进一步探寻他的身世,我发现他从小在国外长大,是个混血儿,一直受到非常良好的西方教育,这一发现让我大跌眼镜,开始探寻一个从小受着西方文化耳濡目染的人是如何走上了一条坚定的、甚至看起来有些固执地捍卫古老的中国传统的道路。
我想:也许是辜鸿铭从小对西方的了解比当时绝大多数国人深刻,反而让他能够认清中西文化都有各自的优劣。而不是像所谓勇敢的革新者,一味地贬低中华文化,崇尚西方思想。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人们都诟病中国妇女缠足,可是有没有想过欧洲人也束腰,戴夸张的假发;人们都批判腐朽的清廷,可是有没有想过欧洲大大小小≤≥的皇室能好到哪儿去?很多人都告诉我们,说中国人比不过外国人,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太腐朽,科技从来不是根本问题,甚至历史教科书也是这样写道。但当我跟随辜鸿铭去探究,发现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可能:当时的国人是把科技上的落后一味地归结到了文化的错误上。我不否认,辜鸿铭也没有否认,中华五千年以来的许多传统是有其缺点和局限,然而因为科技上比不过人家,就一味地抨击自己的文化,而把外来的文化捧上神坛,这样的行为真的对吗?是的,那时的中国需要一群开眼看世界的人,我们是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但是我们不能就此丢了自己的根本。我最敬佩辜鸿铭的一点,是他在当时贬低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流中能够保持自己的认识。且不论对错,这样的行为本身就已经难能可贵。
在学术的对抗中,辜鸿铭始终抱着一颗学者的心态,又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鲜明。我想:每个时代都会需要不同的视角,可能是放眼西方、学习他人,也可能是回归本我,追溯传统,但不论哪个时代都需要辜鸿铭这样的人,不问众人所云,只问本心,始终保持学者的冷静与客观。
想想我为什么那么喜欢辜鸿铭呢?应当在于,他那倔强但坚定的个性,更在于,他那始终如一的学者信念,也是因此,才能做到思想的独立,冷静。
人们说知识分子们总是自命清高,可是辜鸿铭的那份“清高”,不知道是做给自己看,还是别人看的“排场”,偏偏为我所爱。
觉醒年代观后感1200字大学生 篇2
观时代风骨,立鸿图之志,追吾辈之号召。
故事的背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讲述了那个时代的思想启蒙,不同思想流派在寻求救国之路中纷呈互映、相惜相争,展现了革命英雄的使命担当与俊朗风骨。以“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革命故事为线索,展现了从《青年杂志》创办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伟大的历史进程。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为中国寻找出路,进行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
革命、信仰、理想不单单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在荒乱年间,一切都是不稳定的,但是只要有信念,就永远不会被打倒!那个年代的青年,都有着伟大的信念。他们一腔热血要救中国,可能他们知识储备不足,但那些领头人却是有着伟大的使命担当。一群好儿郎,心系着国家的命运,他们有着更远的眼界,他们知道未来的走向。在一切都不稳定的年代,他们尝试的每一条道路都是救国的方法,或许最终未必走得通,但是他们敢于尝试,敢于挑起大梁,由于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才能找到最适合的道路。如今,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那个模糊且未知年代,他们摸着“石头过河”,又是何等的艰辛啊!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立志创造一批新时代、新思想、新观念的青年人,从根本上救中国。虽然得到普遍认同,但仍然不乏一些顽固派的阻挠,他们固步自封,坚持拥护孔子的三纲五常,不接受一切新的事物,他们这群新思想的学者虽然跟保守派对立,但是他们并不反对古代的优秀文化及思想;而相比顽固派,他们却不辨好坏,一味的求古,不分糟粕,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那个时代的“大家们”,都称得上英雄,他们不仅有先进的思想、丰富的知识,更是有信仰和理想的革命英雄。
前辈摸着石头过河,如履薄冰,后辈也要紧跟其后,不惧艰辛。我辈青年虽不需在战乱中扛起国家大旗,但我们仍需要学习先辈的精神。每个时代的人有每个时代的任务,在当今和平的中国不需要我们青年扛枪上战场杀敌护国,但是我们有着同样的任务——强国。但国家最需要的不是空有一腔热血的青年而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我们国家飞速发展,在某些方面已是强国,但却不是全面的,在这个靠才能的时代,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科技强国。我们虽然不能像钟南山、袁隆平、钱学森他们那样伟大,但时代选择了我们,培养了我们,为了获得时代的认可,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完成好自己的学业,为祖国的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短短几十年,新中国迅速发展起来,那些中流砥柱的老前辈已退下,我们充满着一腔热血的年轻人即将登上舞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们要感应时代号召,担起少年之责,实现强国之梦。让我们用青春之我铸就青春中国,把小我梦想融入大我情怀,将个人奋斗的前进动力凝聚为民族复兴的时代经纬,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乐章!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3
最近观看《觉醒年代》真的是让我感慨万千,现在回想先烈们慷慨激昂的讲话,依然让我热血沸腾。如著名历史人物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观看《觉醒年代》真的是如饮美酒,令人沉醉,使人受益非浅。电视剧一开始就勾勒出了大人物的生活细节与精神风貌,剧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细腻明了。清晰的展现出了那个年代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追求真理,不怕牺牲,令人敬佩不已,反思当下的我们应当牢记历史,不忘初心,奋力向前。
《觉醒年代》以陈独秀先生,胡适先生,李大钊先生的相识到相知,再到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开始各自的理想追求为基础,又以毛泽东,周恩来等热血青年在追求真理艰苦奋斗的过程为铺垫、生动形象的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和一批有理想的热血青年演绎出的追求真理,激情燃烧的岁月。
通过我对这部剧的观看,北大校长,堪称国士无双的蔡元培先生,是整个剧的灵魂,北京大学的灵魂人物非他莫属。北京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的学府之都,就是有这些先进思想的哲学大师存在,如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扛起民族大旗,一呼百应的陈独秀先生,一代爱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敢为天下先,为中华民族利益而奔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李大钊先生,北京大学还有胡适,徐悲鸿,刘半农,刘师培等著名学术界权威性人士,正是有了这些人,北大才得以为国家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
剧中还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使得中华民族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必然原因。剧中有一段话这样说:“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我们为了爱国,必须要救国,倒袁。我们为了我们的中华民族,更必须要救国,倒袁。”这些慷慨激昂的话语,无不展示出了那个时代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李大钊先生,陈独秀先生等中共早期领导人,为了自己如宗教一般的信仰,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困境中,有锋芒,有探索的进行着他们的革命斗争生涯。向我们传递出了深刻的爱国情怀,传递出了中华儿女不达目的不罢休,越是在艰苦环境中越是努力奋斗的优良品格。中国正是有了这些能人志士为国家命运而忘乎自我,置之生死,前赴后继的奋斗,才使得我中国必不会亡国。
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蔡元培、李大钊、毛泽东这样的英雄,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才得以被唤醒。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这些不求回报,不怕牺牲,只为救国的共产党人,中国才能在困境中走出来,从而立足于世界竞争之林,历史必将会铭记先烈们的卓越功勋,我们必将会传承他们的优良品格,担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觉醒年代观后感200字 篇4
电视剧《觉醒年代》主要讲述了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这段时间的历史,那是一个动荡不安、时局不稳的年代,却也是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觉醒的年代。那段时期青史留名的人,不再是历史课本上生硬冰冷的名字,历史卷书徐徐摊开,宛如一幅黑白的画卷慢慢被着色,而那些应该被铭记的人也被演活了呈现在你面前。
看完这部剧,不仅让我对中国20世纪初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还启发我不少对当时社会状况思想进行的思考,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思想的苦苦探索集中于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段,更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 篇5
数百年前,中国还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外国人称我们为“东亚病夫”。那时中国没有坚船利炮、没有发达的商业工业,在落后的时代里,出现了一群思想先进、有爱国之心的人。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播出,让我重新认识了他们。这部剧介绍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的革命历程,成功树立了陈独秀独立思考、奋发向上的形象。
一九一五年五月九日,袁世凯下令同意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根据这个条约,中国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日本在中国享有特殊权利。在日本的陈独秀听到二十一条的消息后,悲愤不已,立刻决定回国。
陈独秀是《新青年》的编创者,他也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他热情、大大咧咧、敢爱敢恨,他爱国、喜欢结交朋友。他写的《新青年》震憾了中国所有的青年,他说:“我写《新青年》,就是想告诉那些还在吃苦受罪的中国孩子们,天下的路是留给天下人走的,只要坚持不懈,将来必成大器。”他更是一个有胸襟,不计较,善于发现优点的明智父亲。
陈延年、陈乔年,陈独秀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就像我们很多家庭一样,孩子与父亲间的沟通总是充满“艰难险阻”,明明就在眼前却不能理解彼此。陈独秀回到上海的第一顿大餐就被两个儿子的恶作剧破坏了。他们指责父亲的“不负责任”与“虚伪”,作文吧说他顾大家不顾小家,面对儿子的指责他却大笑起来,跟大家说:
“他们记恨我不回去给父母送终,说明他们是懂仁义的人,他们宁可吃苦也不依赖我,说明他们是自立自强的人,如今乱世,能有这两种品质,难道不值得高兴吗?”可见,他是多么明智呀!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儿子渐渐看到了他们父亲更多的所作所为。大雨中陈独秀背着陈延年赶往医院,在暴雨中踉跄前行,爱子之心表露无疑,这让角色变得有血有肉,也更能唤起观众的共鸣。
在那样一个政府混乱,军阀割据的纷乱时代,陈独秀可以打破常规,寻找到了思想启蒙这一条崭新的革命路线,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我认为陈独秀先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可以说是十分深远。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这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一直到现在还持续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陈独秀只是众多革命家的一个影子,《觉醒年代》重现的是历史,觉醒的是灵魂,英雄先烈虽身垂千古,但音容笑貌和精神信仰仍穿越时空。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通过自身努力,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敢想实干,善搏乐为,希望吾辈皆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走在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路上。
观《觉醒年代》有感 篇6
观《觉醒年代》如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荡涤心灵,慷慨激昂。细细品味,我顿然领悟: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
100年前的中国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觉醒年代》再现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共产党人为改变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探求真理,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的伟大历史时刻。
北京,陈独秀与李大钊以北大为阵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创办了新文化运动的领军刊物《新青年》;天津,深夜的南开大学教室内仍烛光闪烁,窗边的一缕烛焰如红旗般展开垂落,映亮了周恩来疲惫的面庞,也照亮了笔下的一卷《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湖南,行人车马辗过泥泞的道路,一幅贫穷破败的画面演绎着何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卖报童怀抱着新刊《湘江评论》四处奔走叫卖,奔赴学会的毛泽东步履匆匆,眉头紧锁,思索着救国救民之路……
是年,站在历史潮头的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陈延年以及千千万万爱国学生都还是志满乾坤的青年,他们为了寻找真理而斗争,为了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奔走呼号。他们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甚至不惜流血牺牲。
李大钊曾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正是他们一次次感人肺腑的演说,唤醒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激励他们:青春是花样年华,要用青春创造新中国,创造我们这个国家美好的未来。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今日看来仍令人热血沸腾。学生罢课游行遭军警镇压,北大校园沦为学生监狱。千城学生愤冲天,振臂齐呼爱国语,一石激起千层浪,星火直逼万户侯。那年五四,阳光慷满分作文网慨而热烈,青年气宇轩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呐喊声震寰宇。从那时起,四万万中国人才真正开始觉醒,这头沉睡了几千年的睡狮才慢慢睁开眼睛。
过去,油灯下,深巷中,青年立志寻真理,俊秀齐心创史篇。浩荡游行,振臂呼号,严惩国贼从民意,敢用身躯破血腥。
如今,大厦下,书卷里,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刻苦实干,心志高远,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
2021年8月,东京奥运会赛场上,虽酷暑难耐,却也激情洋溢。中国奥运健儿争金夺银,献礼中华。特别令人欣喜的是,这些不懈奋斗,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们平均年龄仅有25。4岁。真正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正是他们一次次奋力拼搏,才使得我们国家的名字矗立在奖牌榜前列。奥运会是世界强者的竞技场,每一块奖牌的背后都饱含着无数次的汗水和泪水,没有一次对战不是拼尽全力。自强不息,矢志不改,这才是当代青年人的气概。
习近平总书记曾教诲广大青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王国维也曾说“一事能狂便少年”。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二字。无奋斗不青春,当代的广大青年们,应以家国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为己任,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人生华章。
时代峥嵘,岁月如歌。胸怀千秋伟业,不负青春一场。回首,那些年青而又才华横溢的心脏,有力的搏击着,那不甘人后的一腔热血,染红了曦阳,那个时代造就的血脉在你我的身体里奔流。听,今朝那赤子丹心的滚滚后浪,在黄河长江中奔涌不息。
啊,奋斗吧,一代代的中国青年!
觉醒年代观后感1300字大学生 篇7
对于百年前的历史,除去历史书上那些晦涩难记的考点,你还知道多少呢?鲁迅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写出那些让我们现在“背诵全文”的文章?“新文化运动总司令”陈独秀会被亲生儿子骂“伪君子”?毛泽东在看到《新青年》时,是怎样的心情?这些书本鲜少提及的,或许才是那个年代人们为信念奋战的真实一生。
《觉醒年代》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年代,带我们走进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奋战的一生。
“天发杀机,战云四飞,倭族趁机,逼我夏宇,留日学子,羁身异域,回望神州,仰天悲愤”。这是李大钊在日留学时听闻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时的振臂高呼。此时的他迫切的想为中国寻求一条出路,想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幕,是“他从雨中走来”,青年毛泽东在雨巷中奔跑,他一路跑来,所看到的一幕幕,镜头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正是那个年代的缩影。在雨巷中,有策马狂奔的军阀,有在小轿车里吃着面包看着雨中小巷的富家子弟,有在街边卖女儿的妇女,也有在雨中捡食物狼吞虎咽的乞丐。他从雨中走来,从人民的疾苦中走来。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疾苦,激励了革命的先辈们他们不忍心看到自己所热爱的国家沦陷,他们迫切的想为国家寻求一条正确的道路。他们一路跌跌撞撞,可他们从未放弃,使他们如此坚定的只有他们的信仰——爱国!
在网上看到一段话:我们站在历史后人的视角看先辈们,感觉到他们伟大,但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能想象深重的多,因为我们看见了他们的胜利,而他们在牺牲时并不能预知未来,不知道自己的牺牲,对中国的胜利有多大意义,也不知道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甚至不确定我们能不能胜利,他们抱着一腔热血,在牺牲之时所能依赖的只有满怀的信念,曾经我一度想不通,为什么有人要当汉奸,后来有一天和人聊起这个话题,他说,他们又不知道中国能否扛过去,在那样的背景下最终胜利更像痴人说梦。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一切,并不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当坏人的人想不到会有今天,而成为英雄的那些人大约也想不到。到那一天我才突然明白,原来那些人说着“我们一定会获得最终胜利”时,并不真正知道他们真的能成功,原来他们前赴后继牺牲的时候也并不真正的确定。他们的牺牲时表示能换来想要的结果原来坚定地信仰是这个意思,原来我一直知道他们伟大却依然低估了他们的伟大。
陈延年说:“作为长子,我可能不能为父母尽孝,不能为弟弟妹妹尽责,因为我也是立志要为国家献身的”。他在29岁被国民党反动派乱刀砍死,他的弟弟陈乔年26岁时被国民党杀害。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信念献身为了理想献身,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献身。
看完这部剧之后,以前只是一个个名字的先烈突然鲜活了,以前只是历史课死记硬背的任务评价历史意义在某一刻突然懂了,原来在《情深深雨濛濛》的那个年代并不只是才子佳人,花前月下,醉生梦死,更是哀鸿遍野,饿殍累累的乱世。真的有人吃人血馒头救命有人为国家一夜白头。
作为后辈我在享受着先烈带来的盛世时,也更要铭记,要心怀感恩,更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信念,以一腔热血,报先烈之恩,创盛世华夏!
觉醒年代观后感1300字大学生 篇8
《觉醒时代》这部剧第一次把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作为主角呈现在银幕前,是一次大胆的创新,给我们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感人肺腑的篇章。对于像我一样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的人来说,整部剧总能看得我热泪盈眶,热血澎湃,如教科书一般,但又胜过教科书般的重现了中国近代史的文化变革,政治变革。
蔡元培先生的远大梦想和天下胸怀,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李大钊先生的敢为天下先,毛泽东同志的少年热血,一朝朝,一幕幕,让目前正在享受他们用生命、用鲜血所换来的今天的我们,犹如身处那个时代,再一次感受了举国迷茫的时代,水深火热中国的时代,外族欺辱的时代,先辈们不畏强权、不畏艰辛、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为了中国的未来用尽生命去谱写的篇章。没有蔡元培先生,就没有陈独秀先生的北大教授,就没有胡适先生、鲁迅先生、李大钊先生等的北大新青年,就没有北大的变革,文化的兴旺。同时,也不管当时的黎元洪大总统的邀请蔡元培先生担任北大校长的初衷,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依然非常感谢他!没有他的初衷,就没有蔡元培先生,就没有新北大,就没有文化兴旺的民国,也可能就不会有如此影响深远的《新青年》,也可能不会有改变中国如此浩荡伟壮的五四爱国运动。
百年前的觉醒年代,革命先驱尚在凄风苦雨中为抨击旧文化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强力倡导“科学与民主”,为传播新思想而奔走呼号;转眼间岁月轮替,我们在获得科学与民主以及全面社会进步的基础上进入了“新觉醒年代”,站在一代一代思想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应将客观、辩证地再认识传统文化、历史作为己任,在热血沸腾的历史中审视自己,收获历经坎坷却又一往无前的担当和勇气;在多元丰富的思想争鸣中回溯传统,收获海纳百川的心态和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志存高远,勇立鸿鹄浩志。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有了理想,奋斗才有目标,有了信念,人生才有航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中国青年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与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始终树立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最高目标,确保党的事业灯烛辉煌,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强则国家强。五四风雷激荡百年,青春中国风华正茂!当代青年当以史为鉴,牢记民生之重、国运之重、使命之重。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极力创造,补国之不足,拓未来之渠道,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们必须知道“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处于新时代,我们必须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知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走的是高山峻岭,渡的是大河险滩,过的是草地荒原”,而我们要面对的是变幻莫测与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肯打破常规,破开枷锁,稳中求进的同时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就一定可以在这个多彩的时代谋好新局,开好新篇。
觉醒年代观后感1200字大学生 篇9
作为一部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影视作品,《觉醒年代》开局不可谓不低调。中生代的主演,再加上红色的剧名,本应不受年轻的人追捧,但其却在年轻人聚集的某评分网站上得到了9。3的高分。
该剧主要讲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几大重要的历史事件。剧情开篇,袁世凯复辟的消息轰动了全国,并传播到了国外。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海外的爱国青年受此刺激纷纷回国。为了唤醒国人思想觉悟,陈独秀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开启了中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进而,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鲁迅等一大批进步人士前赴后继,力求国人思想之觉醒。在经历了新旧文化之争、五四运动并在深入学习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之后,中国有志之士的思想也愈发成熟,最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该剧讲述的历史在教科书中仅仅三五页,而在近代史历程中也仅仅不过十年。但其中涌现了一批活灵活现的人物,做了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剧中对各类人物的描写是整部剧的灵魂。该剧不局限于表现正面人物的光彩照人,也将一些小人刻画得入木三分。此外,个人认为更难能可贵的是剧中抛弃了“脸谱化”的人物描写方式,对几乎每个重要人物都进行了客观立体的刻画。例如,提到辜鸿铭、刘师培和黄坎等人,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顽固派、旧思想。但编剧没有片面化地展现,而是将这些人做的事,说的话整体呈现出来,让观众自己去评判。
辜鸿铭几乎就是封建、保守和迂腐代名词,并且自始至终留着清朝的辫子。但辜鸿铭讲“中国人的精神”这一情节,直观地展现了其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深,理解之透。说明其虽然是守旧派,但却是国学大师。并且在后面的剧情中也展现出其人具有文学风骨。面对与新文化的分歧,辜鸿铭不屑剧中小人的作派,而是以学术文章正面斗争。另外,新文化倡导者们也在与其斗争中慢慢成长,鲁迅就在这期间发表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文章。但另一方面,其支持张勋复辟,在历史浪潮中没有把握好方向,没有坚定地站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一方。最终解放中国的历史使命没有落到他身上,人民也不可能选择他。这又表明,一个人的立场和原则远比其学术造诣更重要。
还有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一夜白头的易白沙,微笑从容奔赴法场的陈延年和陈乔年兄弟等等,往往一两个镜头,就将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或光正伟岸,或朝气蓬发,或傲然风骨,或阴险狡诈,顽固迂腐。在这部剧中,在这动荡的历史中没有绝对的主角。
翻阅人物事迹就是在翻看一页页的历史。“奋进百年路,起航新征程”,只有了解党的百年历史才能看清未来的路线。正是诸多先贤勇当时代先锋,抛头颅洒热血,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换来了新中国。最后以国际歌中个人最喜欢的一句歌词与诸君共勉:“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