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9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观书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朱熹观书有感 篇1
一、读书目的
朱熹的读书方法是围绕着读书目的展开的,他希望通过各种具体的读书方法实现读书目的。朱熹明确说:“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朱子语类》卷十)、“学者必因先达之言以求圣人之意,因圣人之意以达天地之理,求之自浅以及深,至之自近以及远,循循有序,而不可以欲速迫切之心求也”(《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二《答石子重》)。这就把读书目的同“圣贤之意”(“圣人之意”)、“自然之理”(“天地之理”)联系起来;而且在朱熹看来,通过读书获悉“圣人之意”只是读书的第一阶段,还必须要上升到对“天地之理”的了解。如果说“圣贤之意”(“圣人之意”)侧重于对人类社会规律的阐述,那么“自然之理”(“天地之理”)则是上升到整个世界的规律;从“圣贤之意”到“自然之理”的转变,不是质的转变,而是范围的扩大。朱熹认为要实现对“自然之理”的认知,应该从对“圣贤之意”的认知开始,而“圣贤之意”又蕴含在《四书》《五经》等经典中,或者说《四书》《五经》是“圣贤之意”的载体。
朱熹从“圣贤之意”到“自然之理”的思维与《易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维有所区别。如果说《易传》的“人文”相当于“圣贤之意”,那么“天文”则仅仅是“自然之理”的一部分,因为“自然之理”还包括“人文”。作为理学家,朱熹读书学习的目的就是获悉天地之理,获悉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天理”,在朱熹心目中只有以此为准则,才可能指导人的具体行为活动。当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朱熹乃至所有的理学家对天理的探求,并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他们最终还是要把重心放在政治上,这是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宿命所决定的。
二、读书方法的具体内容
如何来获悉“圣贤之意”,这就涉及到朱熹的读书方法。在朱熹看来,通过读书获得“圣贤之意”应该具有层次性,首先读书应该指对经典具体内容的阅读,通过对经典字、词、句的阐释来获悉经典所蕴含的圣意,这也是人们经常所说的“语言解释”。“语言解释”是对经典的直接解释。不过,朱熹认为仅此还是不够的,他说:“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来。”(《朱子语类》卷十)这就指出在阅读经典之时,还应该加上自身的体悟,采取“心理解释”的方式,即通过反省自身达到对经典的认知。如果说“语言解释”侧重于对经典客观实在的解释,是从外部人手,“心理解释”则是从经典的内涵人手,通过内心体悟去感知,而且人们所体悟的“天地之理”是人们本有的,只不过人们还没有获悉而已。
朱熹还对“语言解释”和“心理解释”两种读书方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明确地指出:“读书之法,要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答陈师德》)“若不从文字上做工夫,又茫然不知下手处;若是字字而求,句句而论,不于身心上著切体认,则又无所益。”(《朱子语类》卷十九)这就认为心理解释比语言解释更为重要,语言解释是基础性的方法,而心理解释则是在语言解释基础上进行的方法;同时又认为语言解释和心理解释两种方法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如果只注意“字字而求”、“句句而论”的语言解释则不能获得真知,反之没有语言解释的铺垫,心理解释也只会是空中楼阁。
朱熹在确定了语言解释以及心理解释两种方法的相互关系后,还进一步探讨了两种方法的具体内容。就语言解释来说,朱熹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读书要从字、词、句人手,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朱熹指出:“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会,仍参逐解、传,说教通透,使道理与自家心相肯,方得。”(《朱子语类》卷十)这里所说的“逐段、逐句、逐字”、“参逐解、传”,指出了语言解释的研究对象,同时从这些研究对象可以知道语言解释方法实际上指的就是训诂、辨伪等方法。训诂、辨伪方法与义理方法相对称,它们侧重解经方式,不过训诂、辨伪以及义理的解经方式都是语言解释方法的具体内容。朱熹认为通过训诂、辨伪等方法所认知的道理应该与人内心之理相统一,对外在之理的认知不过是对内在之理的呼应。
其次,在理解具体的字、词、句时,则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朱熹认为“圣人言语,一重又一重,须人深去看”,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读经典时,应该深入去考察圣人语言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想实现对文字的深层理解,则“须是看着他那缝罅处”、“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同时“须要入在里面,猛滚一番”,这就指出人们在读书时,要有针对性,要有切入点,文中所说的“缝罅处”、“无味处”、“里面”就是读书的关键,而且在读书时“须大段着精彩看”,即前后联系起来理解。在读书时,还要求人们“须下死功夫”、“放宽著心”,要有不达目的而不休的坚韧精神,同时又要有轻松的心念,不能患得患失。最后,还要求人们“书宜少看,要极熟”、“读书须是要专一”。朱熹认为读书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读书的过程中不能贪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当积累多了,则书中的道理就自然显现出来。而且在读书的过程中,一定要熟读。一定要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读这一句,且理会这一句;读这一章,且理会这一章”(《朱子语类》卷十)。
至于心理解释的具体方法,朱熹也有所阐释,不过很大程度上是对前人的吸收,特别是对张载“心解”的吸收。张载说:“心解则求义自明,不必字字相校。譬之目明者,万物纷错于前,不足为害,若目昏者,虽枯木朽株皆足为梗。”(《经学理窟・义理》)可见,“心解”方法是不同于“字字相较”的训诂、辨伪的语言解释方法,心解是通过自己的体悟达到对经典的认知,换句话说就是解释者在用体悟的形式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这种体悟越持久,获得的真知也就越明确。朱熹在张载的基础上,发展了“心解”方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心解”应注意的问题;二是规划出了“心解”的具体步骤。朱熹说:“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呤,虚心涵泳,切己省察。”“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又不可助长。”(《朱子语类》卷十一)这就认为要保证“心解”的正常进行,必须要“养心”,为此提出了定心、虚心,同时还要“切己体验”,不能有私意。“切己体验”是“心解”的第一步,“浃洽”和“兴起”则是后续。朱熹认为:“读书更须从浅易处理会,应用切身处体察,渐次接续,勿令间断,久之自然意味浃洽,伦类贯通。”(《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二《答吴伯丰》)“浃洽”,指心解者的心灵与著作者的心灵相融合,即心解者能够体悟到著作者想法。“兴起”,则指心解者将经典文本的意义与精神化为自我行为的动力与指南。朱熹通过读《诗》来说明,他说:“须是读了有兴起处,方是读《诗》。若不能兴起,便不是读《诗》。”(《朱子语类》卷八十)即要通过读《诗》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读书方法的意义
观书有感作文 篇2
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妈妈做汉子游戏。我们是从生字表里边找的,妈妈考我一个“木”一个“公”是什么呀?我一边想一边用手比划,是“松”。我终于猜出来了。妈妈又考了我几个,我又考妈妈,我说两个“月”是什么,妈妈很快答出来了,是“朋”,我说对了是朋友的朋。我们玩的很高兴。
妈妈还给我讲了故事,这个故事是妈妈讲的,因为没有拼音,我有的字不认识,让我仔细听。
故事的名字叫《树上的落叶》,故事是说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有几棵槐树,秋天来了,院子里每天都落下一些树叶。一个小男孩每天放学做完作业就打扫落叶。
小男孩每天都干,时间长了,他有些厌烦了。为什么每天扫干净了,第二天还有呢?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爬到树上使劲的摇,树叶落下了很多。小男孩高兴地把树叶打扫干净,心想:树上的黄叶都被我摇下来了,明天就没有了。
到了第二天放学后,男孩傻了眼,地上的树叶一点也不比昨天的少。故事说明了小男孩做法是徒劳的。秋天的树叶每天都会落,人做事情也是一样,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珍惜现在,也就拥有了未来。
要今日事,今日毕。
朱熹观书有感范文 篇3
我们沿着洁白的大理石台阶拾级而上,首先见到的是高高矗立的牌坊,牌坊上曾任福建省省长、原商业部长胡平题的“云根书院”四个大字,字迹秀逸、刚劲有力,格外显眼。两边是整齐、青翠的松柏,抬眼看到两只威武的石狮,镇守院门,正门长方体的柱子上刻着书法家谭坚书“任中两院开教育先河山城留典范,身后三祠念韦斋政绩百姓树丰碑……”等对联,小门正上方分别刻着“尊道”“崇德”四个大字。走进书院,院内亭阁游廊、小桥流水和院外青山绿水相互映衬,书院更显得气宇轩昂。书院内建筑群的主体有朱子阁、先贤祠、天光云影楼、碑廊,还有水塘。塘中碧水清澈见底,倒影清晰可见,犹如一面镜子,清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不禁想起老子的上善若水。瞧,塘中央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石鲤鱼,嘴里不断的喷射出水柱,水柱时低时高撒落在塘中,塘中那娇媚多姿的鲤鱼有丹红、金黄、荷绿、灰黑,红白相间、红黑交错、五颜六色,且神态各异的鲤鱼会成群结队和来自各地的游人同欢同乐,游客只要轻轻拍拍手,塘中成群的鲤鱼便摇头摆尾全都游过来,嬉戏着,欢快游弋在碧波间,悠闲自在。也难怪朱熹最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作不正映了我们眼前美景。
先贤阁陈列着刚正不阿的陈朝老,清廉自律的吴廷用,勤政爱民的陈文礼,清白有节的邵知柔等历史名人以及在政和英勇奋战的粟裕、叶飞、饶守坤等革命将领和陈贵芳、杨则仕等数十位政和革命先烈的影雕及他们生平事迹介绍,在这里缅怀先人,笔者心中油然而生对先人烈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感受到政和历史和人文的厚重。
再往上行就是长长的碑廊了,碑廊也是书院核心之一,镌刻有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并有游德馨、赵学敏、黄文麟等省、市、县政府领导和文化界许多名人各种笔迹的题词,有力提升了书院的品味。从碑栏上的《重建云根书院记》可以读到政和部分历史、朱熹的家史及其一家三代在政和创办书院,延师讲学,施教于民,开政和文化教育之先河的渊源;碑栏上数十首古今名士的诗赋更是风采熠熠,墨迹飘香。
巍然耸立在最上方的朱子阁外形古朴庄重,线条简洁流畅,我们默默站立在石柱前,“阅遗篇怀念朱松尉政功绩,考古迹追溯云根育贤摇篮”“秀水布道千秋学说,灵山孕育旷代贤儒”等一幅幅精美的对联值得细细品味,朱子阁大厅内陈列着朱熹、朱熹之父朱松、朱熹祖父朱森的石刻影雕,陈列着当年政和的地图和朱松创建的云根书院的壮观图画。朱子阁右侧,一块茵茵绿草坪中,伫立着一尊2米多高的朱熹石雕像,朱熹的神情正在凝思……徜徉于书院之间,我感觉自己已然沉浸在醉人的墨香之中,这琉璃脊饰、墨柱朱枋,一砖一瓦、一柱一枋、一联一匾,无不流露出隽永的儒雅和迷人的古韵,纵使多么浮躁的心也能片刻间平静似水。
站在最高处的朱子阁上,沐浴着清爽的春风,远眺着青翠的熊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山”熊城美景几乎一揽无余,尽收眼底。此时,“海到尽处天为岸,山登顶上我为峰”的豪气油然而生。
《观书有感》读后感 篇4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就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一首充满哲理、流传千古的诗。
这首诗,乍一看是从景到景引发的问题,实则是给人诸多启示的诗篇,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朱熹在此诗中用了暗喻的手法,把人的心灵比作那清澈见底的方形水塘,把人们从书中源源不断得到的新知识比作活水,如此绝妙的比喻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读书,尤其是读好书,对人有益无害,这一点人尽皆知,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敢自称是“读尽天下好书”,原因是世界上的各类**小小书籍难以计数,即使是那些为后人所敬仰的一代名家们,他们所读的书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只有源源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新思想跟上时代的脚步,否则思想就会变得腐朽,就像一潭死水一样。
那么,我就听取朱熹给我们的启示,多读一些好书,让自己的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吧!
观书有感作文 篇5
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扩写:
有一座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面镜子一样被打开,远远的看,广阔的水面像玻璃一样*静,水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显得十分的安。
近处看,一无杂质的水面上,清澈的可以一眼望到底,水中鱼儿游动的身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你看,它们有的互相撞击,有的互相追逐嬉戏,有的漫无目的的游着,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点缀着这条白玉带。
阵阵徐徐的风吹来,水面上的一道道的波纹缓缓的移动着,好像一个老人在慢慢的蹒跚在**的路上。
天空中变化万千的浮云与五光十色的光彩,在“垂柳夹岸水*铺”的水面上倒映着它们的影子,清晰而精致,似水彩画一般。在水面上慢慢的晃动着。
问那方塘中的水为何会这般的清澈,为何这般的明净。它总是这样回答: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帮助我吐故纳新,水中的鱼儿不停地翻腾着,为我源源不断的输送这水中的尘埃。
《观书有感》读后感 篇6
在一个天高云淡、万里无云的晴天里,原来在屋内读书的朱熹也禁不住走出屋门。
屋外有一个将近半米高的池塘,很是秀丽。岸边的怪石和花草更是令人心旷神怡、宛如仙境。阳光洒入池塘。照得水面泛着金光,看起来十分安详。天边飘来几朵细云,忽忽过场,但还是把自己的影子映入了池塘,朱熹放下书,抬头深凝这池塘陷入了沉思。这池塘之水怎么会如此清澈?自己也算见过世面,看到的水塘不计其数,但从未有一个池塘能够如此明净,以至震撼人心。
这池塘的确清的奇特。现在,朱熹全无读书之心,注视着池塘。突然,池面上冒出一个水泡,如同镀了金一样,很快又破裂**。这声响在安静的'池塘上显得格外嘹亮,引起朱熹的注意。朱熹收好书,绕了过去,往池下一看,原来有一个不起眼的空洞在源源不断地向池内输送活水。
朱熹又一次席地而坐,饶有兴趣的看着不时涌出的水泡,竟不由地感慨。这世上,他也见过许多老顽固或书呆子,死守旧观念,久而久之,心智就像死水塘一样变臭了。而更多的人,努力接受新知识,创造新事物,与时俱进,心智变得明亮而清澈。朱熹不知这方水塘是不是或如何领悟了其中的道理,将源源不断的活水输送全身,只觉得对它有无限赞叹。
朱熹在那个儒道盛行,思想观念陈旧的时代说出这样的话实属不易。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汲取新知识,使心智更加开阔,更加敏锐。
朱熹观书有感范文 篇7
【关键词】武夷山;朱熹;游道;旅游文化
在旅游文化领域讲究旅游理蕴与艺术,称之为游道。朱熹作为宋学集大成者,对旅游也情有独钟。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水、杂五方之俗的地方风土人情和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了朱熹的游观意境。本文试就其游道进行概括与浅析,以期抛砖引玉。
一、“书史之外,酷爱山水”——悠游有度
宋代的经济、文化繁荣,旅游活动盛极一时。风景佳处楼台、亭榭广泛建立,僧侣们在名山胜地开山创寺,修筑道路,旅游设施日趋完备。士人漫游成风 ,甚至到了贫者也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的地步。
朱熹一生也爱好旅游,他曾说过:“予少好佳山水异甚。”[1]又说“书史之外,酷爱山水”。[1]但朱熹不同于苟且于淫奢旅游生活的病态旅游者,他并未耽于游乐,讲求旅游适度,秉持中庸而不丧志。他强调说:“那个优游和缓,须是做得八九分成了,方使得。”[1]而且是“令稍稍虚闲,依旧自要读书。”[1]有一次,他打点行装准备出游,这时收到好友吕祖谦的来信说要来他这里,朱熹认为,中辍山水之兴,虽未忘然,但杜门省事,未必不佳。正如清代董天工所说,在武夷山,朱熹“自辟(武夷)精舍,令从游者诵习其中,亦惟是山闲静,远少世纷,可以专意肆力于身心问学中,非必耽玩山水之胜。”[2]由此可见,朱熹不因游乐而废其时,只是把旅游作为学习、著述、讲学生活的调济。
二、“狂奴心事只风雩”——畅游有风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讲求旅游,形成了舞雩之风。《论语·先进》记载,暮春的时候,春服既成,孔子带着学生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在沂河洗洗澡,在求雨的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它描绘了孔子与学生们春游的愉快情景,这也是孔子及弟子们所向往的。
为什么孔子把登高山,嬉沂水作为志向呢?这验证了他“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的话。圣人往往比德于山水,孔子认为,山本身就象个宽厚的母亲,她出云播雨,繁衍鸟兽,滋生草木,有广泽人世之德;群山体大势高,稳重厚实,永不衰竭,有崇高之意与万寿之心。大山是伟大、恬静、仁厚的,符合仁者的生活信条。而“道”几乎接近于水,也就是说,水的形态变化多端、水的性质阴柔又刚强,它本身是一个丰富的知识体系。它的流变符合智者的认知活动过程,自然为智者所乐。
朱熹仰慕孔子的那种游兴,承续其畅游的遗风,发出了“狂奴心事只风雩”[1]的慨叹,把孔子当作效仿的榜样,从而形成幔亭之风。正如朱熹的朋友韩元吉所说:“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一舍而近。若其外圃,暇则游焉。舆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辞,哦而歌之,萧洒啸咏,留必数日,盖山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31]这说明朱熹居崇安五夫时,就已把几十里外的武夷山当作后花园了,闲暇时常与门生偕游,徜徉泉石间,体会泛舟九曲,畅游诸峰的乐趣。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主管武夷山幔亭峰麓的冲佑观及淳熙十年(1183年)在五曲建武夷精舍后,讲学论道之余,更是尽得山中之乐。朱熹这样做并不象道士,遁藏山谷,服气如芝。而是为了“以学行其乡,善其徒”,“元晦既有以识之,便咸自得其幔亭之风。”[1]
朱熹“近山思无穷,临水心未厌”[1],从观想武夷山水动静中建立起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在《武夷精舍杂咏并序·仁智堂》中写道:“我惭仁智心,偶自爱山水。苍崖无古今,碧涧日千里。”[1]诗中委婉地表达了自号仁智堂主的朱熹既仁且智的博大心胸。
三、“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屡游不厌。
朱熹从武夷山五夫里到临安参加省试前,曾作《远游篇》:“愿子驰坚车,躐险摧其刚。”“朝登南极道,暮宿临太行。睥睨即万里,超忽凌八荒”。[1]他提倡旅游,奉劝世人不要裹足不前,终日独守空堂。诗中抒发自己年轻气盛,想游历四方的抱负和豪兴。朱熹一生游踪遍及中国半壁。
但是后来当他的好友吕祖谦写信邀他游浙江天台山,朱熹倦游此山,说:“书到令人愁,此山岂不幽?何必赋远游?”[1]因而朱熹更多的是以武夷山五夫家或以武夷精舍为中心的近游。他对所钟爱的山水不以一次游历为满足。象离五夫家七里远的仙洲山密庵及武夷山景区都是朱熹百游不厌的地方。密庵古木四合,泉石甚胜,绕涧百余步有昼寒亭,附近有瀑布,且住着高僧道谦。朱熹多次登临且还师事道谦学佛理,并常在这里吃斋饭。“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1],说明他常来这里游玩,甚至到了仙梦肯来游的地步。他留下了大量的旅游诗文,描绘了仙洲山的险峻、密庵与昼寒亭的静谧及瀑布的奇绝。
朱熹不怕旅途的艰辛,往往旧游或重寻。他曾与学友门人数人早发五夫潭溪,夜登建阳云谷山,冒雨登建阳龙湖山,一日行程百余里。因为泉石的招引,使他忘记了旅途的疲劳。他知道无数风光在险峰的道理,因而寄语后来人,勿辞行路难。后来,他干脆在云谷山上筑“晦庵”,流连山间。林泉之胜、思想的自由及归途还可采薇蕨、蔬笋等乐趣,使他苦游不畏。朱熹具备如林语堂所说的胸中一幅别才,眉下一幅别眼,对旅游活动有较高的山水审美水平,故地重游每每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他能够随着一路景物的不同,时序的不同,随处留情随处乐,因而就不怕旅途的辛苦和屡次重游了。
四、“便将旧友寻山去,更喜新诗取意成”——游辞有艺
朱熹游目聘怀,题诗唱酬。他的武夷旅游诗雅赏风景,格调清新,情景交融,空灵轻逸,形神兼备,词意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首先,他善用比喻来摹写物态特征,使之精当、新颖、富有美感,既有形似之感,更兼传神之妙。例如《天柱峰》中“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东。”把大王峰比作天柱,突出了它的气势。把密庵瀑布比成“白龙飞下郁兰天”,[1]可谓形神俱显,活灵活现,令人心动魄摇,增加了艺术美感与诱人魅力。其次,他善用衬托的手法描绘他物,以对所咏之物起陪衬或烘托作用,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如《游密庵分韵赋诗得清字》:“误落尘中岁序惊,归来犹幸此身轻。便将旧友寻山去,更喜新诗取意成。晚翠乍看浑欲滴,寒流重听不胜清,个中有趣无人会,琴罢尊空月四更。”[1]通过寒流、四更月、辞官归乡、旧友,来衬托出“清”的气氛及无官一身轻而悠游、弹琴、赋诗、饮酒的闲适之情。再者,朱熹还善用拟人的手法来活化毫无生命之物,从而闪耀出不凡的光彩。如《九曲棹歌》描摹武夷山的玉女峰:“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1]把一座山峰人格化了,描绘成婷婷玉立插花打扮的少女,突出了玉女峰的神韵。最后,朱熹旅游诗中也融入了丰富的典故和民间传说。如《九曲棹歌》中有:“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1]就用到了“仙人葬”的神话传说。朱熹的旅游诗状物写景准确而形象,细致而生动,悠然与神谋,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五、“不学飞仙术,累累丘冢多”——穷游尽理
朱熹旅游振策寻源,往往直到山中无往躅才肯罢休。他在游赏山水中没有忘记探求人生和自然的种种哲理。作为儒、释、道三教同山的武夷山,深山穷谷中有不少道士、释子。一方面,朱熹心存仰慕,“飘飘学仙侣,遗世在云山”;另一方面对他们这种做法又不无表示怀疑,“我欲往从之,脱履谋非难。但恐逆天道,偷生讵能安?”他又说:“眷言羽衣子,俛仰曰婆娑。不学飞仙术,累累丘冢多”。[1]作为入世的理学家,他显然不同意佛、道的出世偷安的做法,但对他们的人格还是持褒意的。他说“是其绝灭伦类,虽不免得罪于先王之教,然其视世之贪利冒色沉溺而不厌者,则既贤矣。”[1]
朱熹寄情于山水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态度的反映。《论语·泰伯》里有孔子一句政治名言,叫“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朱熹浙东辞官归来退居武夷山讲学著述是他历来现实中四处碰壁后的另一种更深远的进取。他的喟叹“吾道不行”恰如孔子周游列国后的“道不行,乘槎浮于海”的决绝之言。好友陆游的诗“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两忘”吐露了对朱熹从此与世相忘的担心。而朱熹的《感春赋》提到的“悟往哲之明训”[1]回答了他想通过讲经宣道救世的愿望。
朱熹寓学、寓教于游,让学生亲近自然,把旅游当作求知的课堂。在《武夷图序》一文中,记录了他对“悬棺葬”进行的实地考察,“两岸绝壁人迹不到处,往往有枯杈插石罅间,以庋船棺之属”,世传为仙人葬处,披上了一层迷信的色彩。朱熹则大胆指出:“旧记相传诡妄,不足考信”,[1]而认为它是道阻未通、川雍未决时夷落所居。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对悬棺提出了比较符合科学的独立见解。
朱熹认为世上万物皆有其理,通过旅游可以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在游云谷诗中他呤到:“沉疴何当平,膏肓今自砭。” [1]他平生三伏天不再出游,而是躲进深山避暑,为的是不欲暑行劳人,力争不伤不损。他穷游山中,往往循涧跻危蹬,披云得胜游,在游历观赏山水中领略玄趣,与月为朋与云为友,与环境合为一,从而达到物我相通、天人合一、独游不孤的精神境界,可谓因游及理,因景言理。
六、“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纪游不朽
朱熹观山临水有以诗文纪游的习惯,他在咏仙洲新亭的诗中吟到:“若无诗律好,清绝不成欢”、“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1]就说明这一点。他孜孜以求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旅游诗,如《武夷精舍杂咏·并序》、《九曲棹歌》、《武夷七咏》、《过武夷作》、《游密庵》、《密庵瀑布》等等,为我们勾勒了宋代武夷山水风景图,其中《九曲棹歌》更是被后世尊为武夷首唱的千古之作。
朱熹也留下了一些题赞。如武夷山吴屯瑞岩寺为唐代高僧扣冰祖庭。扣冰俗姓翁,名藻光,因能在严冬扣冰而浴,故称其抑制情感的“惺惺”之说与朱熹“灭人欲”之说相近,朱熹对其大为赞,并曾策杖寻访遗迹,除了写有《咏瑞岩寺》诗外,也留下了对配祀的唐、葛、周三将军的题赞,这些都表达了朱熹对这些神灵的崇敬之情。
朱熹在武夷山还留下了十几处之多的匾额和刻石。水帘洞为武夷三先生刘子翚、胡宪、刘勉之讲学处,朱熹也曾在此受教,为纪念先贤,朱熹题有“百世如见”匾额挂于祠中。在武夷山一线天附近,有“天心明月”摩崖题刻。明月倍受朱子垂青,这大概是因其品行高洁及受月印万川启发,形成朱子理学“理一分殊”结论的缘故。此外如还有五曲“逝者如斯”石刻,下梅邹氏家祠“爱莲堂”匾等等。这些题刻给武夷山留下了永恒的历史文化魅力。
总之,朱熹对武夷山旅游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并形成自己的旅游之道。他赋予旅游更多的主观感受,以前很少涉及的山水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反映;其旅游有审美能力与意境领悟上的精进;他的旅游活动融入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遭际,从而丰富了武夷山旅游文化的内涵。明代周忱在他的《小西天游记》中说:天下山川,好之者未必能至;能至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文。能至是旅游的第一境界,能至才能享受,才能领悟;能言,即善于向人说出旅游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为旅游第二境界;能文为旅游的最高境界,只有能文才能感受深刻,才能传之久远。朱熹既能至又能言又能文,他的旅游活动已达很高的境界。我们有必要对其旅游活动及其思想进行挖掘,对其遗迹进行整理、保护。
[1]朱杰人主编。朱子全书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董天工。武夷山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3]建阳蔡氏九儒研究会。考亭紫阳朱氏总谱[m].建阳:第三印刷厂,2000.
[4]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观书有感作文 篇8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爱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的**作。它以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事迹为主要内容,其中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同学讲们的“每月故事”,这本书把一个小学生的世界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作者通过一件件*凡、细微的小事,讲述了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示了人性的善良与纯洁,歌颂了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我很喜欢看《爱的教育》这本书,尤其喜欢《毅力》这一篇。
《毅力》深深感动我的原因是:开始被大家认为是个木头脑袋瓜子的斯塔尔迪,一直按照自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誓言,在短短的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从全班最后几名转变成了第二名!他靠的是什么?他靠的是常人无法想像的钢铁一样的毅力,靠的是像牛一样的耐心,像驴一样的执着,抓紧一切可用的时间拼命用功,随时随地的学习。破旧报纸、剧场广告等他都要拿来仔仔细细地阅读上几遍,一有钱就去买书看,他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令我敬佩、值得学习。
不光斯塔尔迪有这种精神,我国古代许多名人也有这种精神,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映雪、李密牛角挂书、管宁割席分座、王羲之苦练书法等等勤奋苦读、终成大器等故事都说明了要干成一件事,没有坚韧的毅力是不行的这个道理。
我认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如果没有毅力的话,是不可能把事情做好的。
观书有感作文 篇9
今日新买了一本《读者》,***一篇小说,让我读了感触颇深。小说很短,比起我们时下风行的网络小说动辄洋洋洒洒数百万字来真是沧海一粟了,题目也很普通——《老人鱼》,唯一让人觉得有些醒目的就是其作者——严歌苓,一位著名的华人作家。当然,还有那幅插图,老人干瘦的形体被恰如其分地勾勒了出来。那一条鱼,眼中蕴含着,似乎不是那么简单的情感。而这鱼,又只是鱼吗?小说没有那些文人墨客热爱添加的华丽的饰物,也没有那些正人君子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人们诘问号召的慷慨激昂,只有似白水般的文字,静悄悄地从心中滑过。小说也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没有伟人般的主人公,主人公很简单,一个退伍的老兵而已。
小说也只叙述了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寻常到我们人人都近乎经历过的。但是读完之后,这篇小说却让我深深地内省。通篇作者并没有一句话抒情,也没有铿锵有力地演讲过后的余音绕梁,结尾很简单,只是告诉人们老人最后只将“穗子”的名字填在了亲人一栏中。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其中竟蕴含着老人对穗子浓浓的亲情,又想到前文交代的事实,老人并不是穗子真正的外公,老人善良朴实的形象立刻竖立在读者的眼前,此时,前文穗子母亲极力抛开老人这个包袱时的丑恶嘴脸,与老人善良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深深地冲击。作者不愧是严歌苓,高,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