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优秀5篇)正文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优秀5篇)》

时间: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如下是勤劳的编辑帮大伙儿收集的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优秀5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1

流浪地球的叙事背景宏大,很多设定充满新意,从电影设计来看,后面还会有三和四,有类似星际穿越的设定。

看了第一部的原因,在一些情节来说不可避免就会可预测(吴京在月球坍塌后逃生活下来)。有些段落也略显俗套(在最后一秒终于联网成功,拯救世界)。

有一点我的悲伤是,在面对世界末日时,是有少数人去决定大多数人命运的。“数字化人类”和“流量地球”的选择,从电影设定来说,“数字化人类”给了每一个人活在“虚拟”中的机会,且从最后刘得华的结果上看,也不糟糕。流浪地球,最后是一半人的牺牲(他们没有去地下城的机会)。这些选择,究竟如何正确,又对谁公平。

做选择的。权利在少数人的手上。月球即将突破洛希极限,地球发射器的准备工作没做好,这时点火地球立刻完蛋,不点还有三天时间等死。但是少数人替大家做了决定,这很可能剥夺大多数人最后三天的生命时光。我认为这部片子充满了浓浓的个人英雄主义(吴京选择一个人在月球上放置最后的五枚核弹,中国代表选择倒计时结束就发动发射器)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2

春节假期闲暇之余,有幸和家人们一起观看了根据刘慈欣老师同名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是流浪地球的前传,讲述了太阳危机爆发后,人们为了帮助地球摆脱困境,寻找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家园而大胆地开启流浪地球计划,通过摧毁月球引力,建造巨大推进器,使地球摆脱太阳危机。在此计划中,一代代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在冲突与分歧之中勇敢做出选择,一次次在生死关头与命运拼搏,用自己的血泪书写流浪地球时代的传奇。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喆直,他是联合政府的中国代表,他坚毅、果断,在面对月球危机,联合政府乱成一团时,他依然淡定自若,坚定不移地推进移山计划,带领中国科研团队扛下了建设月球发动机的重任。在月球碎片一步步逼近地球,人心惶惶之时,他呼吁大家团结,告诉人们危难当前是责任。他关于“人类股骨”的演讲铿锵有力,说出了世界人民的心声,不仅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支持,也赢得了人类文明延续的可能。

“我相信我们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不计存亡,不论虚实!”在移山计划的最后环节,我们中国北京的网络通信设备出现问题,当所有人都在指责我们时,当所有人都准备放弃时,他选择坚持,选择相信。当然也有人说他是盲目自信,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那是我们的中国自信、中国力量,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服输的气概!果然,在最后关头,我们的中国团队成功完成任务。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我们看到了他挺拔伟岸的身姿,那是中国人的骄傲。

“我相信会看到蓝天、白云,会看到鲜花挂满枝头。”“文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我选择希望。”周喆直的`话是我们人类的心声,更是我们对美好明天的期待!是的,我们人类的美好明天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选择希望,选择相信,选择团结,选择携手并进去共同守卫我们的地球家园,要让蓝天、白云常在,要让鲜花挂满枝头,要让人类文明的希望得到延续和传承!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3

看过这样一个段子:有一个年轻的爸爸忙着工作,他的儿子却在旁边捣乱。为了不被干扰,他就把一张世界地图撕碎了丢给孩子,让他把地图拼接好。本以为可以让孩子安静一段时间,没想到孩子一会就把地图拼好了。惊异的爸爸问孩子怎么这么快拼好了地图?孩子说:地图背面有个人的照片,根据人的模样拼接,人对了,世界也就对了。

在北京工作的侄子春节回家,邀请我看电影《流浪地球》,于是,大年初三踏进横店影视城。

影片开演,很宏大的题材,地球面临毁灭,人类拼死保卫地球,出台了“移山计划、数字人类计划、流浪地球计划”。观众们在感叹科幻片魔幻的画面、地球人的勇敢和担当、人类面对毁灭时的坦然时,我感受到的是一个个平凡的人的人性光辉和温暖,让人为之动容。

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由于他开车时的一次走神,致使女儿丫丫被撞身亡。而他冒着被逮捕的危险,把女儿的思维植入550C系统,想利用数字生命计划延续女儿生命,让女儿在智能数字世界里拥有完整的一生。

由吴京饰演的刘培强是名宇航员。他和同样是宇航员的韩朵朵相爱并生子。可是妻子却罹患二型辐射病,生命只剩下84。3天。他毅然报名参加保护地球计划,只为家人能享受“特惠机会”——可以优先进入地下城避难。

在地球面临毁灭之时,由沙溢饰演的中国宇航员。在危机时刻,需要报名参加有来无回的地球拯救计划时,他按下一位举手报名的小伙子的手,高喊:50岁以上的中国航天员,请随我出征。

看完之后感慨良多,我们总习惯把小道理推及到国家民族甚至宇宙时空角度,而我却想把这部影片涉及到的宏大的问题浓缩至个人和家庭角度。我想:其一、我们所在的地球严重内耗,意识形态之争、战火纷飞、饥饿瘟疫,无不在透支地球,跟电影里毁灭前的地球何其相似!未来某天,我们能否有一个类似电影里的“地球联合政府”,不分地域和种族,让地球每一位公民都均等地享受美好的生活。其二、民强比国富更重要,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公正、自由、富裕和尊严。其三、人性的温暖的光辉,不要像在类似电影里的特殊时刻才闪亮,而是要在平时的每一天。

而这些要想实现,前提是看重人、尊重人!就像我开头讲的那个故事一样: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我们的世界才不至被毁灭!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4

人类的文明取决于人类的选择,生存最大的障碍,从不是弱小,而是傲慢三年前,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大众对科幻的认知,成为国内科幻的里程碑。三年后《流浪地球2》的确不负众望,诚然为中国科幻垫下一块厚重基石。流浪2不仅补全了第一部剧情的缺失,包括刘培强的爱情、责任,宏观的背景、线索、人物等等,而且构建了灾难后的蓝图,为后续埋下种子。有继承也有突破,可谓既是前传亦是续集了。

《流浪地球2》讲述了人类解决生存危机的故事,其中有抉择之艰,牺牲之苦。无论是高耸的太空电梯,还是月球危机引发的潮汐与碎片,无不用庞大衬托人类的渺小。渺小的人类如何在宏大的宇宙中求存贯彻了电影的始终。图恒宇试图用永恒的生命重新定义死亡,刘培强通过对莫斯表现出的绝对理性的'质疑,再度定义了人性。具备了这样深度的思考与探讨,科幻就不仅是徒有视觉奇观的空壳,而是真正拥有了可以驰骋的翅膀。个人很喜欢人工智能莫斯的设定。既是灾难的作俑者,又是化险为夷的启示者,似乎和《银河帝国》中的丹莫剌尔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背负着拯救人类的使命,莫斯自始至终都在制造危机,一步步断绝人类后路,目的便是减少内耗,增加人类的凝聚力。这样的思路似乎又契合了丹莫剌尔创立的第零法则(旨在为人类整体利益服务),莫斯制造的危机害死了很多人,但这灾难背后衍射出的正是人类对生的希望和共克时艰的勇气,两者相融共铸出不可撼动的凝聚力。有了这股凝聚力,人类这整体的未来才能充满希冀。莫斯的经典台词“拯救人类文明的方式就是毁灭人类”不也是机器人第零法则的体现吗?而莫斯始终都没有对外暴露自己的高智慧,而是一步步演算推出拯救人类的最佳方案而且在冥冥之中给予人类暗示将人类导向正轨和《三体》中的面壁者这一身份有些许相同之处。这么看来,莫斯并未叛变,而恰恰是这样亦神亦鬼的双重身份给莫斯以鲜明色彩,丝毫不显冲突。相信电影中围绕图恒宇的情节令人动容。或许很多人认为图恒宇为了拯救图丫丫赌上了全人类的希望,但正是这爱与执念给莫斯冰冷的躯壳以人的血脉,使其在履行必要义务时能进一步学习人类进行思维迭代,从而从冰冷的550W变为MOSS,为在最后一刻拯救了人类做铺垫。的确佩服刘德华的高水平演技,将角色的矛盾和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父女之间最感动且极富玩味的片段也让末日之下人类的情感与心里多了一份真实。

总体而言这部电影的确是中国科幻片的突破,现实与幻想、理性与感性、血肉与钢筋碰撞出的火花势必能点亮众多青年心灵的科幻之光。电影特效方面称得上身临其境,不输大片。人物话术有张力,富有艺术的美感,剧情逻辑的安排也算得上较为严密了。无需多言,看完便能有所体会罢。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反观你我,又能否在颓然懈怠之时选择坚持。相信,在众志成城的抗疫路上,未来,熠熠生辉。在坚韧恒久的成长路上,未来,前程似锦。我一直以为,语言文字是认知的基础,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没有很好的语文功底,就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汲取精华,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写作都是建立在语文的基础知识之上。语文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逻辑思维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一个人没有逻辑思维,学习而来的知识就无法激活、发展直至创新,语文没学好,其它科也会大受影响的,所以,作为英语老师,我会督促鼓励孩子们多阅读多观影,中英文比翼双飞。

流浪地球2观后感2900字 篇5

看完《流浪地球2》,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写一点我对剧情的理解和对科幻的感悟。

首先流浪2沿用了《三体》地球往事的记叙方式,通过一个个关键时间节点勾勒出地球历史的亘古延绵。

《流浪地球2》着重讲述的是两次危机——2044年的太空电梯危机和2058年的月球坠落危机。2044年太空电梯遭遇恐袭,“方舟一号”空间站的坠落。2058年月球坠落危机,因为“逐月计划”的实施,月球在靠近地球时如果突破了洛希极限,月球残骸将撞击地球,造成地球表面的破坏和大量人类伤亡。影片的重点也在这两次危机的

《流浪地球1》着重讲述的是2075年的木星引力危机,借助木星引力的弹弓效应和获取“点燃”木星的能量,渡劫之后地球摆脱太阳公转轨道,宣告逃逸时代的结束,人类正式进入流浪时代,驶向半人马星系(三体人老家)。

更具体的事件记录和时间节点我还特意做在了一张时间轴,如下图:

其实可以从编年史中看到,为了人类繁衍和文明延续,我们自始至终都在并行实施3大计划,每个计划的命名在更改,在大众视野中的存在感在变化,不同历史时期所要完成的任务使命在调整。在此期间虽然有“星球派”和“飞船派”的阵营纷争,但执行计划的人员——主角刘培强和图恒宇,其实都参与到了各个项目里。

PLAN A “流浪地球计划”-“移山计划”+“逐月计划”

PLAN B 早期空间站-“方舟计划”-“领航员计划”-“火种计划”

PLAN C “数字生命计划”

流浪地球计划

“流浪地球计划”体现了东方文明的价值观倾向,有着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国人对土地抱有深刻的乡愁情结和家国情怀,我们选择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的恒星。这其实是最有难度的计划,但却必须放在执行的第一位,因为它意在保全大部分人类的利益。为此我们不惜炸掉月球,炸掉木星,只为摆脱来自死亡的太阳引力。那些用来“核威慑”的毁灭性武器,在危难时刻竟也转化成了一线希望。

方舟计划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视频,我对“流浪地球计划”这条线是比较清晰的。而“方舟计划”发现了一些前后矛盾的问题,最终试着理清了一些细节:

“方舟计划”最开始是代表了西方精英主义人群利益,在计划一开始就受到民众压力。2029年,黑客取得美国政府的研究计划并向社会公布。计划书中指出太空移民的成本高昂,因此只有资产3000万美元以上的人才能有机会参加船票抽签,恐慌的美国社会再次爆发大规模暴动。

2044年,太空电梯遭到恐袭,“方舟一号”空间站被炸毁,4000千余人遇难,UEG被迫关闭全球互联网。“方舟一号”日常充当太空通讯和物资集运的中枢,如果“移山+逐月计划”失败,“方舟一号”则驶向太空。至此可以理解为以美国主导的“方舟计划”失败。

现有资料是这么写的:【2044年,联合地球政府(UEG)决议提出三大应对计划:“移山计划”“方舟计划”“逐月计划”,三个计划并非竞争关系,而是互为备手关系。】——而实际上这里的“方舟计划”应该不再是美国主导的,而是UEG主导的,如果与《流浪地球1》剧情结合,这里应该改为“领航员计划”更为准确,同年刘培强参加的也是“领航员计划”。

(另一则资料:与此同时,为保障地球航程安全,联合政府集结全球航天力量,耗时三十年建造了“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将以十万公里的相对位置伴飞地球,为地球提供预警、领航及通讯保障。)

随后就是到了《流浪地球1》的剧情,2075年木星引力危机,“流浪地球计划”险些失败,“领航员计划”更名为“火种计划”。

所以美国主导的“方舟计划”不具有正义性,因为它仅代表少数精英群体的利益,在还未尝试拯救大多数人类的前提下就选择牺牲大多数。而后来UEG主导的“领航员计划”和“火种计划”都具有正义性,“领航员计划”俏肆旌接氚榉桑盎鹬旨苹笔俏巳死辔拿鞯难有ㄕ庥搿度濉分屑某鲈铺烀鞯拇竽允且桓鏊悸罚

数字生命计划

“数字生命计划”让我想起去年高分动画片《万神殿》,根据刘宇昆(这位华人科幻作家翻译了大刘的《三体》,让《三体》被更多国外读者看到)的短篇小说改编。影片讲述的上载智慧(Uploaded Intelligence)跟“数字生命”有几分相似。

不同的是,图丫丫的意识被局限在一个两分钟的循环中。这又让我想起《西部世界》第二季第四集,威廉的岳父迪洛斯被困在一个循环测试中,第149版本的迪洛斯。同样的一段循环,同样的一个封闭空间,或许只有通过不断的循环穷尽该意识样本的反应可能性,才能收集完全样本的原始意识素材,然后再配合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最终形成一个近乎于本体的意识。所以这种“数字生命”是否还是本体,就已经存疑了,她也许已经变成了新的物种——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产物。所以在社会伦理上,也是需要讨论的。

图恒宇充当了一个锚定真实性的触发器,他反复跟这个两分钟的女儿互动对话,再配合量子计算机Moss的算力,不断分叉出n种可能性,当分支多到大量重合,可以合并相似项时,这个n值应该也就接近最大值了(这又让我想起《西部世界》里所述,人类不过10247行代码,学术界对自由意志的质疑。)

所以说,图丫丫是第一个“数字生命”,图恒宇是她的人类老师。而Moss作为算力工具也在不断观察和学习图恒宇与图丫丫的互动关系,从550A一直迭代到550W,最终它也产生了自我意识——所以这两位都是它很重要的老师,它一直在偷师学艺(而且它学的不是单一的人,它学的是两人的关系互动)。所以在彩蛋里它对图恒宇说,他是唯一的变量。以上仅为我自己的一种粗浅理解,理论上还能自圆其说。

科幻的意义

人类的边界可以拓展,但人性的美好不可泯

2019年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与2023年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2》,这种心情的对比应该是显而易见的。过去4年人类经历了艰难时刻,大疫之后的开放,也让今年的贺岁档恢复了一丝生机。另外《三体》的`动画片和连续剧也在热播中,我们也正在目睹中国科幻的崛起时刻。

回想自己初中时阅读《科幻世界》的快乐时光,让我结识了中国科幻文学的那些杰出作家: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陈秋帆、钱莉芳、飞氘、夏茄……虽然他们写的作品我基本都忘的差不多,但他们的名字我依然还记得。如今30多岁的人了,还会读一些科幻作品,实际上还有很多课要补,尤其是国外的科幻巨头。作为一个文科生,时常遗憾自己没有学理,那些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并没有深入了解,但不给自己设限,以有限的生命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已经足够。

每每遇到好的科幻作品,不管影视还是文学,看完[]后总会不禁去问科幻是什么,科幻的意义是什么。科幻或许就是在科学的框架之下进行幻想与组织,最终引向对人类存在意义的诘问吧。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人本身的讨论,人类的边界在哪里?人类会进化吗?人类会灭亡吗?我们去向何方?我们的爱会失去吗?

我们需要一些无用的思考及实践,在这个意义被消解的时代中,我其实特别怕自己被异化。而实际上作为一颗公司的螺丝,我难免会忘却自我实现的初衷,人始终保持清醒是很难的。在这个赛博朋克已然成为现实的今天,我们需要反复审视科技带来的利弊,因为它也是促使我们异化的变量。人类的边界可以拓展,但人性的美好不可泯灭。

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去阅读科幻,让ta从中获得思考与感悟,让ta找到自己的热爱并执着下去。而我也会守护这份爱,让文明可以延续,而非仅仅是基因的继承……

就像大刘所说:给文明以岁月,而不是给岁月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