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5篇正文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5篇》

时间: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这里是编辑为家人们分享的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5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博物馆观后感 篇1

要问西安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是哪里,我会说“陕西历史博物馆”。

四月一日,早餐小吃(油茶泡饼和热甑糕)后,我们就乘车去大雁塔了。那里已经是非常熟悉的地方。自大雁塔西走一站路,即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因我妻未进过该博物馆,所以陪她专程而往。

博物馆前已排起长队,原来门票35元,现在免了,老百姓都争去参观,真是大好事。但每天参观人数受限,所以要早来排队领票。本地人一队,外地、外国人一队,凭身份证领取。

这无疑是座一流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表现了盛唐时期的风格,宏伟、庄严,气势非凡。博物馆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众多展厅,集中珍藏了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三十七万余件,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数量多、品位高、种类全,多数为国宝重器,价值连城。

我们从先秦古韵展厅看起,接着参观了大汉雄风展厅,大唐盛世展厅,告别帝都展厅,以及铜镜专题展厅,古代书画展厅,丝绸之路展厅,耀州瓷展厅等。数不胜数的国宝目不暇接,那精美绝伦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独步全国的汉唐金银器,精品荟萃,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篇2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这次社会实践给我带来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自然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增长才干,在实践中为自己的知识库储备更多的能量。

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感觉很无聊,很乏味,现在细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对自然的新奇与渴望。

参观博物馆实践活动给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提供了很好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使我们能更方便的学习自然,学习更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增长了很多知识,是在增长中成长,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也表现出了知识大量缺乏,只会书本运用而不会实践运用等。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自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知识的海洋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我回到家后会更加珍惜在家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为今后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博物馆观后感400字 篇3

走进纪念海南解放60周年大型图片展展厅,开启了一扇了解海南沧桑巨变历史的窗户。血与火、硝烟与呐喊、面容与情怀穿越岁月,深深地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参观者。

一艘木船,一列火车,分别呈现在两个展厅的前面。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摆设,寓意着展览两大主题:“解放”和“开放”。走进不同的展厅,观众感受到的是不同的震撼。

为了解放海南我们的渡海作战部队不惧惊涛,勇对骇浪,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依靠简陋的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木帆船打败军舰”的世界战争史奇迹。创造了我们下一代的幸福这是难忘的并且永远的刻在我们心中。

历史上,为了强岛富民的理想,为了让每一位岛上居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努力探索各种发展海南经济社会的方向、道路和模式,即使为此遭受损失,蒙受冤曲,甚至抛撒热血,也矢志不移,誓死追求。正是靠着他们的坚韧和坚持,海南坚实地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今天,我因继承先人理想,接过发展重担,正是当代人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绘就一个更美丽的海南,以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做一名有利于社会的青少年。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篇4

太阳慢慢地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快乐的一天又重新开始了! 今天我们要去博物馆参观,看看我们国家灿烂而又辉煌的历史文化和文物!

上海博物馆是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它的规模非常大。它总体分成十多个馆,有古代家具馆,有暂得楼陶瓷珍藏,还有民族风俗馆······等等。

首先我们去的是青铜器馆。其中有一个镇馆之宝,叫大克鼎。它的模样有一庄严的感觉。两边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由于时间的流逝,再加上长时间被埋在土里的缘故,给它增添了一丝铜绿,加上了一抹古老悠久的味道,更是给人增添一种神秘的感觉!这个馆里还有许多青铜器,让我们眼花缭乱。

接下来我们去的是陶瓷馆。那里有许许多多明清时代用陶瓷制作的器皿。有用来看医生瓷枕,有用来喝茶的茶具,还有用来摆设的装饰品······不仅用途五花八门,它们的图案也各不相同。有青花瓷的。,有就一种颜色的,还有彩色的等等······

然后我们去了古代印章馆。这里陈列了许多古人精雕细琢而来的印章。有用金子做的,有用象牙做的,有用水晶做的,还有用和田玉做的······

最后我们去了古代玉器馆。古人把玉器看得最重。以配玉的颜色、硬度、品种来看这个人的地位。他们认为玉是人与神沟通的神器,甚至认为食玉能益寿成仙,所以玉器件件都雕刻的精美华丽。其中有一件玉如意特别漂亮。这件玉如意通体雪白,白得就像日曲卡雪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两头的花纹雕刻得非常精美,让人不禁停下脚步来细细观看这件简直让人赞不绝口的工艺品。

太阳就要落山了,把最后一抹阳光洒下来,穿过窗户。我们也结束了一次愉快的博物馆之旅 。下一次我还要去博物馆,去看看那些没有去过的馆,去了解我们国家历史文化,去看看我们国家历史保护文物。

这真是一次愉快而又有趣的博物馆之旅呀!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篇5

今天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春游。我高兴地来到学校,和同学一起坐公交车去参观茶叶博物馆。但是天气并没有让我们变美,有时候下雨,也没有破坏我们的好心情。

当我下车时,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远远望去,整个茶田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跟着老师,我们走上了刻有许多古代书法家的小路。最近茶叶后面有很多绒毛,叶子旁边有两个小芽,就像两个婴儿的手。《茶娃》尽情地吸着雨!四面环山,似乎在保护“茶娃”。突然雨停了,但周围的云还是雾蒙蒙的,池边的花很美。真的是“美丽阳光,山空多雨。”

当我们离开小路时,我们来到了茶艺表演办公室。表演妹子给我们讲解龙井茶怎么做,看到茶杯里绿茶不停的翻腾,好像舞者在跳舞。后来我们也尝了龙井茶,浓浓的香味还留在嘴里,但是苦味“真的不舒服”。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的时候,一个大大的“茶”字出现在我们眼前,从天而降的水就像是茶师傅在倒茶。再往里走,一幅采摘茶叶的画面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据解说员阿姨介绍,茶叶最早出现在云南,那里最高的茶树有2米,最老的也有2000多年的树龄。整个茶叶博物馆共有五个展厅:茶具馆、茶青馆和茶边馆……茶绿色大厅和茶具大厅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茶翠堂的茶叶品种很多。基本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花茶。还有各种用红茶制作的工艺品,如茶饼、茶南瓜等。在茶具大厅里,有古人的各种饮茶工具。当时的茶具是陶瓷的,没有其他颜色,只有单一的棕色,但多年后,彩色图案逐渐出现。

在欣赏完茶博物馆之后,我们找了一张柔软的“绿色地毯”,在老师的带领下坐下,开始了我们的午餐。

午饭后,我们的一些同学还拍了山茶花树和它们周围的美丽景色。最后老师让我们上车,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茶叶博物馆。这次春游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杭州龙井的美丽,也感受到了杭州龙井茶的魅力!

博物馆观后感 篇6

七月七日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了省博物馆。一进大厅,我就顾不上欣赏明亮的大厅景色,迫不及待的走进了展厅,在展厅里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文物。有字画,有佛像,有石刻,有陶器,还有古人穿的衣服,我印象最深的是史前文化展,在二楼第七号展厅是史前文化展听,一进展厅我就被眼前的精美的陶器给吸引住了,我不相信这些丰富多彩的陶器是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制作出来的。这些精美的文物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应该爱护他们,保护他们。

博物馆观后感 篇7

10月24日,我随团委全体成员参观了石河子市的军垦博物馆,了解了兵团的历史,并且内心有很大的感触。

首先,我特别佩服兵团人的能力。通过讲解员的讲述,我了解了兵团人开拓新疆这片土地的艰难历程。从曾经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到如今充满绿意、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现状,这是兵团人奋斗的成果。没有他们超人般的能力,就没有我现在所看到的一切。其次,兵团人身上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颇为震撼。在开垦这片广袤大地的过程中,条件再艰苦,环境再恶劣,他们始终能够乐观的面对,或许这就是兵团人独有的精神风貌吧!最另我印象深刻的是兵团精神那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这十六个字不仅仅是兵团人的标志,更是兵团人永远不变的信仰与坚守!

感谢每一位兵团人的辛勤付出!我会继承发扬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怕苦累,用实际行动践行兵团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兵团人!

博物馆观后感 篇8

放暑假了,我和同学熊心凌、麦蔚旻、冯潞一起去参观广东博物馆。

那天,阳光明媚、艳阳高照,看着沿途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大家都很兴奋、开心!

进入了博物馆,大家就开始讨论去什么馆?我微笑着说:“作为广州的小学生,也应该好好了解广东的历史文化,不如我们就去历史馆吧!”“好呀,这主意不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

到了历史馆,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冲进馆内。发现了许多精致的物品,比如奇形怪状的酒坛、与众不同的三脚盘、美丽精致的陶瓷屋……大家都很惊奇。我心想:古代人真是好厉害,竟然能做出这么多精致的物品!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一个和乾隆皇帝有关的典故。

大家来到一个仿真的陈列室前,里面的所有物品都是雕刻出来的,由于我在书中读过这个故事,于是讲给大家听:据说乾隆皇帝喜欢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苏州,当地的官怕皇帝出事,便派人去寻找,没想到在酒楼找到了,但现在跟皇帝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一跪人家就知道他是皇帝,万一出现刺杀情况怎么办?过了一会儿,他们才对乾隆皇帝表示礼意。乾隆皇帝觉得不回礼不合适,于是便把食指和中指曲一曲,在桌子上敲了几下,表示谢谢。扣子礼由此而来。我心想: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精深啊!

广东的历史真是源远流长!身为广州土生土长的我,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博物馆观后感 篇9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院,它坐落于中山门旁,宽广的13万占地面积令我叹为观止,大门上的飞檐似乎有上天之势,飞马石雕透露出英姿飒爽,渴望自由的神态。仅仅是正门,南博恢弘的气势就让令人有许些怯步。

南京是六朝古都,文物繁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之地。我好歹也是半个南京人,却从未细细端详过这静静安置在南京的建筑,人们总是在忙忙碌碌,总是马不停蹄地向前看,似乎鲜有人回头看一看历史的脚步,时光的变迁。

青石板路随着温度的骤降变得冷冰冰,从脚下传来的阵阵寒意仿佛在时刻提醒我这里与并不是有腾腾热气的家、不是有朗朗书声的学校,而是那些经历了上百年岁月、出自地下的阴潮古物的归属地。厚重的历史感随着脚步逼近,有寒气,也有慢慢老去的金属气息。

仿佛时光倒流重回历史一般,看到那些出土的文物,看到古人用的瓦罐,看到古代妃子用的金饰,看到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我不禁点头称赞。镇院之宝乾隆的瓶子、奢华尊贵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更是珍贵到无已复制,代笔了文化历史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古人的智慧和飞跃时光的创造力。这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历史知识的宝库,带给我无限暇想,历朝历代的文物精品、工艺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古代的灿烂文化,千百年岁月的沧桑遮掩不住它夺目的光华,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能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即使是冬天,也有郁郁葱葱的常青树,绿叶后隐隐约约的红墙青瓦、棱角分明的飞檐,无不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个来自遥远古代的故事。南京博物馆是一种情节,也是保留历史的圣殿。

博物馆观后感 篇10

虽然这次参观博物馆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这次活动对我的影响并没结束。它使我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实践的活动。到自然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增长才干,在实践中为自己的知识库储存更多的正能量。此时,眼前呈现了一幢大楼,建筑也非常华丽,我满心欢喜的观察着他的一切。走进博物馆的大厅,我首先看到的是恐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它的个头居然那么大,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恐龙时代的景象。在参观的时候,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思,也索取着知识的奥秘。在参观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各大洲及海洋生物的奇异外貌和特征。

最让人引人注目的是几百只蝴蝶构成的蝴蝶墙,五颜六色的蝴蝶,斑驳的色彩给予我一种梦幻,一种唯美的感觉。其实那个蝴蝶真是百看不厌。惊叹大自然,竟拥有如此多的神奇的物种。俗话说:“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了解了大自然的奥秘,而且开阔了知识的领域。在这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了正确的定位,对努力学习有了信心和毅力。

博物馆观后感 篇11

历时三年的改扩建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馆。3月11日,我有幸来到这里参观,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气势磅礴。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常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听讲解员介绍,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寓意吧。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尝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两轴”“一区”,然后跟随讲解员踏上了“复兴之路”。经过修改完善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重新开幕。这是国博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最新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陈列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x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遥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 陈列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条“复兴之路”上,听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油画、文物展现在眼前。让我也受到了教益。

在建筑风格和展示上,我同样得到一些感触:原建筑与新建筑的结合、展览上历史文物与多媒体科技的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改扩建充分考虑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中经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因此,在方案设计时非常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保持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形成有机的结合。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而且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陈列的亮点在于展示手段的丰富多彩,不仅仅是照片、油画、文物等静态的展品,还增加了多媒体半景画文物组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藏铁路多媒体互动场景,空间模拟了一辆火车,有车头工作舱,有座椅,墙上的电视是动态的草原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开往西-藏的列车之上。既强化了视觉效果,丰富了陈列内容,又使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项目。国博精心设计使修改后的陈列更加大气庄重,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丰富感,彰显出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深邃魅力。

参观博物馆有感 篇12

今天下午不上课, 我们班部分同学去参观博物馆,

参观天津博物馆有感

。总的来说,这次的博物馆之行很愉快。在我的心中,“博物馆”这三个字,它的本身就是很庄严得了。何谓博物馆,就是浓缩了历史的地方,就是我们与我们的祖先交流的桥梁。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天津的美无处不在。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天津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天津的精神文明之美

天津卫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是开国大典的情形 热闹而喜庆,也洋溢着中华民族的喜庆;原汁原味的天津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那和睦相处的天津民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天津卫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天津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部分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不禁感慨天津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天津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津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名人居住于此,天津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当自己看到清朝官员在和洋人添《天津条约》时,心中的愤怒顿时而出,此时已真正明白落后就要挨打。所以祖国一定要强大,而强大就需要人才,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做一名祖国需要的人才。

6月16日馆长办公室、外事处联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天津参观周恩来、 纪念馆及天津博物馆。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缅怀革命先烈,创建和谐支部。

周恩来、 纪念馆建在天津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附近,我们在讲解员的引导和讲解下参观了瞻仰厅、生平厅和情怀厅。展览中的许多珍贵资料再现了周总理和邓大姐几十年的革命历程和人生追求,展现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精神。

站在瞻仰厅,面对着周恩来和 的汉白玉雕像,旁边是鲜红的党旗和大型浮雕五四运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画面,我们举起右臂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参观博物馆有感 篇13

福建博物院坐落于福州市西湖公园,始建于1933年,原名福建省立科学馆。1953年成立福建省博物馆,2002年10月新馆建成,同时更名为福建博物院。

馆内布局庄重典雅,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眼前陈列的是一件件文物,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一种文化,讲述着一件往事。想想先辈们曾经创造了这些物品,曾经靠着它们过活,靠着它们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这种延续的精神品性又会被我们继续传承,历史就是这样推进的。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就是那些陈列在玻璃柜中的各式汉代民居了,那些精美的小房子简直令人神往,的确,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他们的双手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除了汉代民居,馆内的陶器也让人叫绝,细致的花纹,巧妙的外观造型,这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更是中G的标志。

穿梭了历史瑰宝的艺术长廊,我们更全面细致地领略到了福建人文、历史、艺术、文化方面的知识。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G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我们无不在为我G悠久的历史礼貌和古代人民的智慧而感到惊叹。但是,除了自豪之外,对于博物馆的冷清,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与著名的商业街仅仅数步之隔,对着免费的门票,为什么只是漠视。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对于历史的木然,是不是精神财富的缺失呢,同时参观了历史文物,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又就应领悟到什么。或许这就是刚开始所感觉到的不安吧。

这次的时空旅行着实是让人心情愉悦的,生活在今天,人们疲于奔走,游荡在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憧憬着应接不暇的繁华,这让我大家忘记了在这个小城中还有一处存储记忆的地方,或许人们很少注意过它,但它一直在静静地守候着过去,守候着一份亘古未变的革命情怀。

唐太宗曾有句: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它说明我们就应敬畏历史,而不是只是将其藏至博物馆供人们观赏的玩物。毕竟,历史博物馆的厚重和底蕴也不是一次参观就能体会和感悟的。此外,每个人在了解了历史之后都需认真的去思考它给我们带来的教训,去思考我们今后就应怎样去做。它不仅仅仅反映了过去的以往,更是今人做人处事的方向标。

沉睡在都市喧嚣中的历史何时能被唤醒,而我们又能为人类历史留下些什么呢?

博物馆观后感 篇14

暑假的第2天,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兴高采烈的去参观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段路北。

刚进文字博物馆,就看到洁白的墙上刻满了甲骨文。继续往前,就是字坊,这个字坊的“字”是甲骨文“字”的模型。从字坊通向主题馆的干道两侧,由28铜质甲骨组成的碑林,它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文化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它代表28星宿,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进入一楼展厅里面陈列了一些出土甲骨文原件与复制品数件,其中单子约4500个,现代人能够释读的约15000.个左右,二楼的金文、雕板印刷术与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形象、具体的诠释了中华民族文明中文字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互动厅中小伙伴们更是热性高涨,积极的展示自己的书画魅力。三楼的临时展厅,珍藏了欧阳询、颜真卿等多位名家的书法真迹。

中国文字博物馆,它可以让我们懂得更多知识。中国文字博物馆万岁!

博物馆观后感 篇15

11月16日,古城西安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就如同我这愉快的心情一样。为什么呢?因为我来到了大唐西市博物馆,进行新华小记者第四课采访礼仪实践课。

首先是学习时间,老师重点讲了话筒的拿法,全套采访过程及采访礼仪。我认为我学会了,可实际的师生互动时,我却发挥得很不好,看来我得多练习。

接下来是激动人心的参观时间。大唐西市博物馆坐落于劳动南路,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上起商周,下至明清。我们的讲解员是个十二岁的小哥哥,他虽然只有十二岁,却谈吐得体,温文尔雅,一点也不孩子气。哥哥那流利的解说文物历史,绘声绘色地描述丝路的繁华,看得我羡慕无比。我想:要是我也能达到这个演讲水平就好了,这才是真正的讲解员。于是,我认认真真地听,仔仔仔细细地记,争取把哥哥的每个动作记在心里。

愉快总是那么短暂,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呢,活动就结束了。这次不但了解了丝路文化,知晓了采访礼仪,更认识了一位讲解员小哥哥。我要学习小哥哥,将唐代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灿烂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