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名著读后感 > 关于基督山伯爵读后感(7篇)正文

《关于基督山伯爵读后感(7篇)》

时间:

关于基督山伯爵读后感(通用7篇)

关于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篇1

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十九岁的爱德蒙·唐泰斯,是个活力四射的年轻水手。他有慈爱的父亲、甜蜜的爱人,有光辉的前程、幸福的生活。善良乐观的天性,使得他对周遭的每个人都以礼相待,并且真挚热情。他清澈明亮的目光里,写满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神往。可就在他的结婚典礼上,他遭人陷害而被投入大牢。一时间失去了一切,伴随他的只有伊夫堡阴森地牢里的黑暗及精神和肉体对他的双重折磨。可与此同时,有人正把快乐建筑在他的痛苦之上。他们害死了唐泰斯的父亲,夺走了他的爱人。在他最无助绝望想要自杀的时候,法里亚神甫走入了他的生活。神甫把自己一生的知识传授给他,告诉他基督山岛宝藏的所在,并帮他成功越狱。此时,唐泰斯入狱已有十四年。十四年里,物是人非,唐泰斯也由一个懵懂青涩的青年变成一个家资巨万的伯爵。他开始报恩亦开始报仇。昔日的船主莫雷尔有恩于他,伯爵首先把这位濒临破产的好人从绝望的路上救了回来。此后又始终照顾他的儿女,直至最后把基督山岛的宝窟送给他们。对唐格拉尔、费尔南和维尔福三个分别代表法国七月波旁王朝金融界、政界和司法界显要人物的仇人,基督山伯爵个个击破。最后,这三个人破产的破产、自杀的自杀、发疯的发疯,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在小说中,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几近完美。在与仇人面对面复仇时,他没有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他的良知从未泯灭,他的人格亦未扭曲,他始终保留高贵善良的心。当他帮助莫雷尔一家摆脱困境的时候,当他从一个该诅咒的家族中救出他的一个女儿的时候,当他答应梅尔塞苔丝不杀仇人之子的时候,这个高贵的心灵映出了金子般的光辉。基督山性格里贯穿始终的节制,即面对财富、美色、仇恨的不贪婪,亦让我印象深刻。在达成一生最大的心愿后,他悄然地放弃了原有的财富,只身远走他乡。

觉得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几乎完成了从人到神的蜕变过程。因为掌握巨大财富的支配权,基督山伯爵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似乎整个社会都在围着他转。这固然有它揭示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社会现象的积极意义的一面,但从文学创作角度出发,塑造这样一个完美的“超人”,不能不说是作品的一个败笔所在。

翻看全书,不能不佩服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布局谋篇的编故事才能。在这部将近一百多万字的小说里,既有节奏紧张、大起大落的高潮,也有节奏相对舒缓、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小故事。大仲马在小说中还不时穿插一些典故传说、奇闻轶事、异域风情和大海、岛屿的景色描写。所有这些,也许就构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大仲马情趣”吧!如果单纯以故事情节论,我以为《基督山伯爵》确实是难得一觅的好书,并且让人大开眼界、回味无穷。

关于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篇2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听完《基督山伯爵》,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热播剧《琅琊榜》曾被称作是中国版的《基督山伯爵》,不可否认两者的情节架构和人物设置有相似之处,但内核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琅琊榜》是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它反映的是一种士大夫的价值观,家国,忠正,大爱。而《基督山伯爵》则是以欧洲19世纪为背景而创作的小说,如果你看过雨果的《悲惨世界》,如果你对拿破仑和波旁王朝的那段历史比较熟悉,那应该能更好地理解它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这本书的介绍和书评网上都能查到,也就不多说了,主要和大家分享我自己读完书之后印象比较深的几处情节和感悟!

1、财富观:

基督山伯爵(唐泰斯)遭受陷害后回来复仇的过程之所以如此顺利,跟他所拥有的巨大财富是有密切关系的。如果他没有那笔宝藏,那他就不可能那么方便地穿梭于多个国家和城市间办理各项事务,也不可能在上流社会中如鱼得水。也许读者会觉得这有点传奇色彩,唐泰斯有主角光环,仿佛开了金手指。可是细细想来,他这笔财富的获得,有偶然因素,却也是必然。

当唐泰斯从一个风光得意的年轻船长和新郎倌,转眼间遭受陷害变成阶下囚,这巨大的落差足以毁灭一个人的心智。在黑暗无底的监狱中,虽然复仇的熊熊烈火时刻燃烧着他的心,但他依然能保持自己纯朴善良的品格,这是极为难得的。在狱友法里亚神甫的教导下,他开始静下心来学习各种知识和礼仪,这些都将成为他复仇的必备利器。

而当他终于有机会逃脱时,法里亚神甫却发生意外不能一起走。唐泰斯毅然放弃自己的逃生机会,留下来照顾恩人。法里亚神甫正是基于对他的长期考察,认为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才会把宝藏的秘密告诉他。所以这一切都是环环相扣,水到渠成的。

当意外之财突然降临后如何去使用它,这也是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唐泰斯并没有因为这笔钱而忘乎所以,他冷静沉着地支配着这笔财富,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用。在回报自己的恩公莫雷尔时,他并不是一掷千金,而是尊重莫雷尔先生的名誉和事业,不动声色地帮助他度过危机,最终也帮助莫雷尔的儿子和女儿都获得美满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他自己也选择去过简单的隐居生活。

与此相对的是小酒馆的老板卡德鲁斯,他本来只是个没主见、胆小、自私、目光短浅的小生意人,当他穷困潦倒时,还不觉得他有多坏。所以唐泰斯逃狱后,出于对老熟人的同情和怜悯,给了他一颗宝石。

没想到这飞来横财反而把卡德鲁斯隐藏着的劣根性给激发出来了。他有了宝石还不满足,又妄想贪图珠宝商的现款,最终杀了珠宝商,也害了自己老婆,锒铛入狱。后来就愈加堕落,直至最后遭人设计偷盗被唐泰斯当场抓获,丧失了性命。

一个人对财富的观念,也是人生观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我非常喜欢《京华烟云》中姚思安说的那段话:

“一个人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随时准备失去了财富时应当怎么过曰子。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读后感.一个人若享真正的福气,或是人世间各式各样儿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会变成雪白的银子;在不该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银子也会变成一缸清水。”

在我看来,财富可以让人获得幸福的生活,同样也能让贪婪的人露出真面目。我们要支配财富,而不是被它所左右。

2、教育观:

《基督山伯爵》中有正派,有反派,但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塑造的年轻人都十分出色,性格虽不同却都是真诚坦率之人,让我不禁思考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首先要说的是阿尔贝。阿尔贝的父亲是唐泰斯的仇人——费尔南,而他的母亲则是唐泰斯的未婚妻梅尔塞苔丝。费尔南心狠手辣,为了晋升不惜出卖自己的主君。

但他的儿子阿尔贝却是个正直勇敢,洒脱不羁的小伙子。对他印象最深的是被罗马大盗绑票后,他丝毫不慌乱,在凌乱的小囚室里也能坦然入睡。书中结尾时他得知了父亲的罪行,毅然决定与父亲划清界限,靠双手养活母亲和自己,令人十分钦佩。

阿尔贝拥有美好的品格,与他的母亲梅尔塞苔丝有很大关系。她原本只是个普通的渔家女,却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自学成材,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优雅的礼仪,还和儿子建立起无比亲密的母子关系。阿尔贝因为崇拜母亲,才会受到母亲的影响,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

另外几个年轻人也颇有看点。唐格拉斯自私,阴险,狡诈,他是唐泰斯最大的仇人。唐格拉斯夫人多年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丈夫和女儿不管不问。他们的女儿欧仁妮像株无人关心的野草那样长大,所以她独立而有个性,勇敢地走自己的路,根本无视上流社会的那一套规矩。

唐泰斯的另一个仇人维尔福是个标准的伪君子,家族荣誉和颜面是他誓死维护的东西,可他的女儿瓦朗蒂娜偏偏爱上了平民的儿子,并且勇敢地追求幸福。这是因为维尔福的父亲是个比较通透的老人,他的支持给了孙女信心和勇气。

另外几个年轻人,莫雷尔先生的儿子和女儿女婿,都是在温暖有爱的家庭的中长大,所以他们也是知道感恩,非常懂事的。而维尔福的私生子,流落到底层社会,从小被养母娇惯着,却养成了目空一切,冷漠无情的性格,这也是很令人反思的。

大仲马塑造这几个人,仿佛是说明成长环境的重要性,上流社会或是稳定的小康家庭,孩子性格都很好。即使父母中有一个品德恶劣,但只要相处不多,也不会受到影响,反而是低层社会的孩子很难教育。这可能跟当时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关系。

3、真性情和伪君子:

唐泰斯对三个仇人的报复,并不是用武力解决,去害他们的性命。而是要剥去他们伪装的面具,让他们自食其果,声名扫地。因为这三个人后来都成为了上流社会的名门旺族,非常在乎自己的名誉和身份。

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一个极度重视荣誉的社会里,一方面能让人时刻警醒自己,不去犯错误。但另一方面,也会让某些人为了保住名誉,不惜违背本心,铤而走险,甚至杀人灭口,做出极端残忍的事情来。

与此对应的是我国的魏晋时期,我在大语文课堂上讲到《世说新语》时,读到阮籍丧母而吃肉,刘伶纵酒而脱衣,阮咸娶婢女为妻这些故事时,孩子们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些看上去荒诞的事情,后来会成为美谈呢?当我和他们解释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之后,孩子们就会明白其中的涵意。

一个过份重视表面声誉的社会,会造就太多的伪君子,一个以荒诞不羁为荣的社会,也一定会有附庸风雅的人,都是不正常也不健康的。都会被进步的洪流所湮没。所以现在进化成互联网社会,无法伪装,也没有隐私,反而生活得简单,真性情的人比较吃香。

关于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篇3

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中,《基督山伯爵》是最热门的小说。最近我阅读了这部小说,跟着主人翁体会他的喜怒哀乐。《基督山伯爵》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一位名叫埃德蒙·唐代斯的大副在即将当上船长之时,被同船的格拉尔和爱人的哥哥菲尔南陷害,在他与爱侣的婚礼上被抓去审判,而由于假公济私的维尔福接手了这桩案子,唐代斯被判处了十几年的徒刑。在牢中,他遇到了一位囚徒神父,在与神父的交谈中,他获得了重生,并拥有了智慧与财富。出狱后,他先改名为水手山巴,报答那些施恩于他的人,再改名为基督山伯爵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在复仇路上,最终,所有的罪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作者通过《基督山伯爵》这部小说向我们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同时小说也反映出了人的劣根性。为金钱、为名誉,维尔福夫妇甚至做出了灭绝人性的行为——维尔福先生为了名誉、前途不惜违背自己的父亲,为了金钱,他靠着“法官”这一身份不知冤枉了多少人;而由于维尔福夫人的拜金主义作祟,使她不惜毒死她的亲人以获得一份遗产。

而这,不正也提醒我们生活在“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年代的人们,行走在社会、人生道路时,要在身前放置一盏明灯——自我以及“出淤泥而不染,浊清莲而不妖”的品质。

关于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篇4

爱德蒙·唐泰斯是个活力四射的水手,年轻有为的他本可以在二十岁当上法老号的船长,和爱妻梅尔塞苔丝结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他清澈明亮的目光里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可就因为他人的嫉妒,在结婚典礼进行到一半时,他被刑警捉了个正着,就此锒铛入狱,面对他的是伊夫堡阴森地牢的黑暗及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在此,耗费了他十四年的青春。如此的风云突变,作为读者的我们无不对他感到惋惜。

这样的晴天霹雳,任何人都将陷入绝望,爱德蒙却坚强地度过这煎熬的十四年。这时,小说的主旨逐渐体现出来。是谁让这个年轻人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好好地活下去呢?一是法里亚神甫,一位同样被命运捉弄的长老,他象慈父,更是爱德蒙最好的老师,不仅将其毕生所学传授给他,更重要的是他的越狱计划为爱德蒙带来了希望,使他能够坚持下去。二是他的仇人,是他们让爱德蒙心中燃起了复仇的火焰,使他坚持活下去。

这狱中的十四年,看上去是被害者的青春年华被白白浪费,可实际上却又是值得的。它为唐泰斯带来了现实和精神上的双重财富:他拥有基督山岛上的千万宝藏,并且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变成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兼通医学、政治、金融、法律等知识的全才。

唐泰斯33岁出狱,他得知父亲被活活饿死,爱妻也嫁作他人妇,复仇的火焰顿时燃烧得更旺盛了。他做好了周密的计划:他利用20xx年来积累的丰富知识武装自己,读后感.为自己创造了布索尼神甫、威尔莫勋爵等多重身份,并凭借基督山岛上的巨额财富踏入巴黎上层社会,针对仇敌一一痛击。最终陷害他的人都得到应有的惩罚:银行家破产,政治家自杀,检察官发疯。

在我看来,爱德蒙的复仇,也是有节制的。他在向银行家唐格拉尔,这个最该受惩罚的仇人复仇时,没有把他折磨到死,而是让他感受自己曾经有过的绝望,给他留下了五万法郎度过余生。我欣赏唐泰斯的人格魅力。

有仇要报,有恩必答。爱德蒙敢爱敢恨,爱憎分明。待自己有恩的东家莫雷一家关怀备至;待善良的维尔福小姐—虽然她的父亲是自己的仇敌,爱德蒙仍多次出手相助,助她获得幸福。

总结整本书,唐泰斯着实是一个值得学习、值得敬佩的人。他遭人陷害,徒然入狱,却能依靠心中的希望坚持度过20xx年煎熬,终换来重见天日。狱中他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积极地学习,获取渊博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未雨绸缪,不动声色地打击仇敌,获取成功。当下的我们,活在太平盛世,更应该拥有理想,心怀希望,努力学习,积累知识,提升能力,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关于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篇5

前几天,借了同学一本书《基度山恩仇记》,其实就是平时所说的《基督山伯爵》。书中讲到唐泰斯参观神甫的牢房的时候是最为精彩的。当他听到神甫讲一些制造工具的过程时,他为之震撼。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也在感叹他竟然有这样的思维,是一般人所想所做不到的。

他能使布料变得像纸一样平滑,并在上面写下自己的着作。他用鱼的软骨做成笔,用吃的肉提炼出油作为晚上工作的燃料,假装生病要来硫磺再生出火,还有壁炉里的灰溶解在酒里作为墨水……这一切让我感觉好神奇。

他在给唐泰斯分析入狱的种种缘由时,他的思路是那样清晰,比遇害者本人要清晰很多,还有他分析事物时的逻辑性也是很强的。让人不得不佩服。

看完了整本书,如同作了一场神奇的梦。伯爵在处理所有问题时都能保持冷静的头脑,而且几乎所有的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也许是金钱起了很大一部分作用。

关于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篇6

人世间可怖的东西是什么?是血肉之躯中深藏着的意志在刹那间迸发。所有成功的人,都是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冶炼,才有今日的星光璀璨。他们就像毛毛虫,在茧内积蓄着能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唯有破茧而出的那一刻,他们才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青年水手唐代斯就是这样的人。他正值人生最幸福之时,却因小人的诬陷而入狱。在四面环海、不见天日的死牢中被关押了整整十九年。越狱后,按照狱中已逝的好友神甫的嘱咐在一座叫基督山的小岛上找到许多财宝。他化名基督山伯爵,向恩人报恩,并向仇人报仇,最后扬帆而去,不知所踪,将剩余的财产全部留给了曾有恩于他的老莫雷尔之子——马克西米连。

看过这本书的人,或许会为他悲惨的遭遇而深感同情,或许会因他得到一笔至今都不知道有多巨额的财产而感到羡慕——我也羡慕,但不是因他得到巨额财产,而是因他拥有这样精彩的人生。我更佩服他超人的毅力。我难以想象在那黑暗的死牢中,他是如何度过生不如死的每一天。

也许就如丁玲所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生活何尝又不是这样,无数次的摔倒,又无数次的爬起来。那些受到小小挫折就选择放弃、一蹶不振的人,想想基督山伯爵吧!基督山伯爵告诫马克西米连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在这个世界上既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状况和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直至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来到之前。人类的所有智慧都包含这在四个字里面‘希望’和‘等待’。”读懂了这句话,对人生的认识也就更深入了一层。

人生总是先有苦,后有甜的。只要永远向着最前方看,你就会越来越接近目标,把目光放得最远,使自己的一生没有丝毫遗憾。只要心中有信念,只要心中有希望,有这些作伴,再漫长的等待也是值得的。

关于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篇7

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了,一直没有时间去读,最近刚刚读完。“人类的一切智慧以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这是文章的最后一句。它是多么坚强有影响力,让人为之震撼,为之激动。

青年水手唐太斯遭受诬陷,被困十四年逃狱后,他按狱友提供的线索,在一座叫基督山的小岛上找到了许多财宝,于是他化名叫基督山伯爵,向恩人报恩,并向仇人报复。最后扬帆而去,不知所踪了。

唐太斯善良、聪明并富有同情心。他的报恩十分激动人心,而他的仇人们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坏人。他们同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我认为、坚信,好人终会一生平安,坏人终会自食其果。唐太斯是一个开朗、乐观的人,乐观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乐观是积极人生态度的表现,对前途始终抱着希望和积极心境。唐太斯很善于在生活中,在身边寻找欢乐,由此,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很好地把握了命运。

他还有着坚强的意志,他能勇敢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地挑战困难,意志的坚强能使我们在精神上炼成钢筋铁骨,与唐太斯一样,一个人的成长,必须以坚强的意志为后盾。

人的一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要永远向着最前方看,你就会越来越接近目标,把目光永远放得最远,使自己的一生没有丝毫遗憾。人生总是先有苦,后有甜的。只要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己,梦想就一定能成真。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时鼓舞着你对事业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