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周记 > 写端午节的周记(通用20篇)正文

《写端午节的周记(通用20篇)》

时间:

时间不知不觉,我们后知后觉,转眼一周又结束了,我们既增长了见识,也锻炼自身,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周记。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周记很难写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写端午节的周记(通用20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1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念起这些儿时的歌谣,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来。

五味草

家乡在壶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飘香。山下绿水环绕,田野肥沃;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枇杷树边,有着整齐的红砖绿瓦。一派安静和谐的乡野村落,这就是我的家乡,也是明代状元柯潜的故乡。每年端午节来临,我们便会挎上篮子和姐姐一起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叶、栀子花等合为“五味草”。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艾草,据说艾草会镇邪辟灾。当然在我们看来,只要闻一离那清新又奇异的艾草的清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每年我们都争着到山上来,采下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乐。

当然妈妈会用“五味草”给我们煮上好多的鸭蛋,据说小孩吃了还不咳嗽呢?而对我们小孩来说我们总是拿着心灵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线编的袋子,装满鸭蛋到处炫耀。吃过午饭,妈妈又会用“五味草”煮鸭蛋的水给我们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个夏天都不长痱子呢……

粽子和赛龙舟

在我们的记忆中,端午给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节期间,我们除了可以吃上香喷喷的鸭蛋,还有让人记忆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长大了念书才知道,包粽子的习俗和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群众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诗人的身体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这样鱼儿有的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了。于是,为了保护并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来有了更为热闹的“赛龙舟”。

我们村里没有赛龙舟,但在黄石每年都会有这样的热闹非凡的场面出现:

在木兰溪畔,人们早早地围在岸边,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水面,数支整齐的龙舟队伍,衣裳鲜艳随风飘扬,小伙子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随着一声锣响,各支队伍争相竞发,大家齐心协力,奋力争先。这一刻,鼓声、鞭炮声人们的呐喊声……凑成一片热闹非凡的画面。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2

今天是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我想端午节应该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吧,可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这下我可明白了。

我和奶奶来到大街上,四处都会传来热情的喊声;听“卖粽子啦!甜的,咸的,香喷喷哦!”但最令我注意的是小孩子了,他们的脖颈,手腕或足裸上都系着红,黄,蓝,白,黑五色的丝线,奶奶说,那是长命缕。

奶奶从大街上买了些艾草和蒜头,中午12点,就拿出去放在太阳下晒,说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着饭菜,当然少不了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还有一道菜叫黄龙出海,妈妈说:"今天是龙的纪念日,所以要烧这道菜。"电视机里,小朋友们正在做游戏,瞧他们的头上画着"王"字,身上还佩戴着五色香囊。

端午节可真是有意思啊!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3

今天是端午节,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见老人们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来,传说端午节早上晶莹的的露水珠能够将眼睛洗得又明又亮。了解了这一秘密,我马上学着老人的样子,也认认真真的捧起猫眼睛一样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还听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原来屈原是楚国的大夫,还是个忠臣,但是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够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就跳进大江里以死来抗争。楚国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鱼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让大鱼一吃将大鱼的嘴粘住,这样它就吃不成屈原了。

以后,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屈原。今天,我们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屈原是个好人,是个忠臣,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我要年年过端午节,牢牢记住屈原这个人,好像他那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4

今天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今天早晨,妈妈早早的就起床了,她去了菜市场,买回来一些粽叶、肉、蜜枣、和糯米。妈妈一回到家,先把粽叶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把蜜枣、肉和糯米放在一个锅里,再把一些酱油倒入锅里,紧接着把它们拌在一起,馅便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妈妈便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不慌不忙的拿起几片粽叶,圈成一个类似圆锥的形状,接着放一些馅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叶包起来,最后用一根线扎起来,这样,一个粽子便包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包起粽子来;粽子包好了,妈妈立刻把粽子放在锅里煮,过了不久,粽子煮好了,妈妈拿起一只粽子,剥开粽叶,细细地品尝,我看着妈妈脸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妈妈见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看我开心的样子也笑了。

这一天,人们不光吃粽子,还赛龙舟,插艾青……这都是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据说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5

端午,中国人都知道的。其实他还有其它的称呼如:端阳,重五……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一早起来,站在院里活动身骨,然后在耳边挂上一脉不知名的植物,那个植物有一种摄人的清香,睡意不知不觉都被卷走,脑中只有一股清风在环绕。

那时候还小,不知道那植物有什么用处,但是听爷爷奶奶说过。那是一种可以避邪的草药,端午那天是必不可少的。

你也千万别不信。我羰午那天出门,看到家家户户上挂着的都是那种植物,在门窗上,在小屋中,整个小城迷漫着这种清香的气味,令人心旷神怡。

中午的时候,我们孩子们可高兴了,因为我们可以吃鸭蛋了。

你别认为鸭蛋没什么,你得记住,那一天是端午。

没错,端午的鸭蛋是很特别的。

这些鸭蛋是以我上文说的药草煮出来的,那药香再加上鸭蛋本身的香味。别提多诱人了,而且,鸭蛋也因为药草的浸泡,全变成了青黄色,看着都让人眼谗。

儿时手比较小,想多拿鸭蛋却拿不了几个,所以总是用毛线织成一个络子,然后用一个个装在里面,挂在胸前,这当然不好看!但当时却是我们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挂久了,我们一高兴,便掏出络子里的鸭蛋,吃了。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其它都不碰破。吃光里面的蛋黄蛋白后,便用清水洗净。晚上一到,便钻进竹林中,抓几只萤火虫,放在蛋壳中,在上面盖一层薄罗,封好。萤火虫便在里面一闪闪地亮,很是灿烂!

现在长大了,竹林也消失了,大概不会再有儿时的端午吧!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6

马上就要过端午节了,大家都开始忙活起来了。妈妈和奶奶先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接着开始清洗干净粽子叶,便准备开始做粽子了。

“妈,我还不会包粽子呢,您能不能教我包粽子啊?”我恳求道。“行,反正包粽子还是蛮简单的,我就教你吧!”妈妈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请求。“不过,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必须耐心点儿。诺,首先把粽子叶捆成一个圆锥形;记住,一定要捆的很紧,这样才不会漏出米来。再把糯米放下去,如果你喜欢吃红枣粽子,也可以在里面放几颗小红枣进去一起煮。接着再用一片粽子叶把装糯米的口盖住;接着用一条细绳或割叶青把粽子绑紧来,就完成了!”妈妈仔细地对我说。

不知道为什么,在妈妈面前的“乖乖女”粽子,在我面前又变成“调皮蛋”了,不管怎么弄,它都不听我的话,气得我真想大骂它一顿。最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妈妈的帮助下,“不成功则成仁”地包了一个粽子,虽然看起来并不雅观,不过,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妈妈给我带上了五线绳,并嘱咐我一定不要折掉或坏掉,只有在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下了,才可以摘下来。据说五彩绳代表五色龙,可以降伏妖魔,驱走疾病。早上忙完后,今天的主角登场了——白嫩嫩的粽子蘸上白糖,又甜又黏,又白又香,好吃极了!

五月五,端午节,吃粽子,龙舟戏水喜气洋洋……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7

记得我还小的时候,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到了端午节,我总要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不惜奔波万里,乐颠颠来到外婆家,到了家门口时,我就能够隐隐的闻到一股似花香的香气,为了赶紧揭晓答案,外婆一开门,我就一溜烟从外婆的胳膊底下钻了过去,直奔厨房。我寻着香气的源头,一点一点地寻找“答案”,令我大吃一惊。啊!原来是那白莹莹的糯米发出来的香味呀!外婆在上面抹了一层槐花蜜,怪不得我会把它误认为是花香呢。在糯米的旁边摆着黄橙橙地鸭蛋黄,喷香的鲜肉,还有那大大的既补气又补血的红枣,让人看了就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就把它们一股脑的吞下去。

外婆又冲我笑了笑,便开始包粽子了,外婆先把涂了一层槐花蜜的糯米上放了一个大红枣,接着拿起苇叶,把糯米放进去,又灵巧地摆动了几下,一只三角形的小粽子便映入了我的眼帘。外婆包粽子的速度堪称“打遍天下无敌手”。我看了外婆包了四个粽子,也没有发现出什么秘密,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问外婆:“外婆,你包粽子的速度怎么这么快呢?有什么秘诀吗?”外婆笑而不答,过了好一会儿才慈祥地对我说:“也没有什么窍门,熟能生巧嘛!”听了外婆的话之后,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我爱端午节,我忘不了外婆包的那香喷喷的粽子。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8

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一眨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我怀念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每到农历5月初一,天才蒙蒙亮,母亲便叫醒我说:“快起来,割艾草、菖蒲去。去晚了,就割不到了!”

哦,端午节又到了。我便欢天喜地的来到年年割艾草、菖蒲的野地里,割了一捆回来,几乎是每一个大门及房门口都挂上一副。一大清早,整个村子里,散发着浓郁艾草、菖蒲的馨香。

早饭吃过后,不用母亲吩咐,便邀好几个伙计上山去摘箬竹叶扎粽子了。

其时的家山,新竹成林,蝉鸣嘶嘶。还有满山的芒花,开得红艳似火,“或一簇簇,或一片片,乍看似少女的笑靥,仿佛又如天边的彩霞。”

箬竹叶一般长在地势较阴的山坳里。其竿细细,其叶硕大。山风吹来,叶叶相撞,沙沙作响。摘箬竹叶,要拣新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叶片,中指一顶叶柄,“啪”的一声脱落。

我们这些孩子们,在故乡的怀抱里,这山望着那山高地跑着,跳着,留下一路欢笑。我们比着,谁摘得箬叶多,谁摘的箬叶大。

箬竹叶摘回家后,母亲拿到锅里淖过,再拿到清亮的溪水里,一张张洗刷干净,就开始包扎粽子了。母亲把箬竹叶卷成圆锥型,然后用饭勺,填进糯米,用筷子插实,包好,将嫩竹篾一捆,一只只棱角分明的粽子便扎成了。

糯米需淘洗干净,晾干,用少量的碱和之。有时还在粽子中包上一些红豆、红枣、花生米及腊肉,味道就更好。

粽子扎好便是晚上了。晚饭过后,父亲把粽子放在锅里,用准备好了的干柴煮上三四个小时,再让它焖到第二天天亮。食之,粽子余温尚存,还带着浓郁的箬竹叶的清香。

粽子从初二一直吃到初五。到初五那天,母亲还要做包子,煮盐水蛋,煨大蒜子。对了,母亲还在蛋壳染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我的脖子上。这种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蛋当然是越大越好,如果能在脖子上挂上一个大鹅蛋那就雄壮了。玩腻了,就用蛋打架,谁的蛋碰破了,就吃掉。最后留下的就胜利者了。

到了傍晚,母亲把艾草、菖蒲收起来,蘸雄黄酒,撒到屋的每一个角落,消毒避虫。还在我们的额头上,手背上,脚背上涂一些雄黄。

故乡的端午节,浸透着一种浓浓的乡亲、亲情。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9

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据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今天一大早,我一醒来就闻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起床来到餐桌前。哇!今天的早餐是粽子。今年的粽子品种可真多:有红豆粽、红枣粽、花生粽、还有姥姥包的肉粽……

我看见这么多粽子口水都流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拿起一个粽子,三下五除二剥开那几片还在散发着香气的粽叶之后,里面躺着的粽子就好像小宝宝一样新鲜细嫩,招人喜爱。轻轻咬上一口,那混合了棕叶香、糯米香还有肉香的浓浓香气在口中鼻中萦绕不绝,那黏而不粘的口感,那甜美的味道让人吃之后回味无穷。我们一家一边吃着香甜的粽子,一边听爸爸讲着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

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而且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会记住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10

家乡有很多节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终不会忘记的还是家乡的端午,一想起它,内心一种油然而生的兴奋,至今都仍然回味无穷,历历在目。至于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闻了。

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节日,据我们当地人说这天到大山上去游玩,就能够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类的东西那就“更胜一筹”了,家乡的老人们将这一游称之为“游百病”。这一说虽说没有科学道理,但是当时在长辈们的“吹捧”下,天真无邪的我们始终深信不疑。依稀记得,小时候,在端午节这天,村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会一大早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口集合,浩浩荡荡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进军”。

这天,经过跋山涉水之后,迎来了阵阵的鸟语花香,蝴蝶在草丛间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逊色,为它伴奏,悦耳动听,虽不能够与金曲互相媲美,但是这是原滋原味的天籁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梦死。儿时的我们最喜爱不过的'当然要算是在草丛间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与市场上卖的草莓截然不同,它个儿不大,颜色也不一样。虽说难找,可一番忙碌之后,各自都“硕果累累”,忙着带回家好与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里默默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不必说繁花似锦的百里杜鹃,更不必说景色迷人的黄果树瀑布,单是家乡的“人间仙境”就是很多人的心之所向。人间仙境是指神仙坡,它是家乡人们在端午节时游玩的地方。神仙坡地势险要,海拔极高,山路斗折蛇行,盘曲而上,拨云弄雾。必须用汗水浇灌你才能够“一览众山小”。这儿最精彩不过的是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这些节目大多是由苗族同胞们自编自演,他们多才多艺,以此来显示家乡的地灵人杰。

如果这其中非要评个高低的话,当然是要算苗族滚山珠了,我应当怎样来形容他呢?

假如我是一位诗人,我就要写出行云流水般的诗来描绘他们的变幻多姿的舞步;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会用各种色彩点染他们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饰;假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我会用动听的音符来构成此起彼伏的音阶传达他们清脆的铃声;假如我

是一位雕刻家,我会在玉石上摸拟出他们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材,然而,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够用贫乏的文字来描绘这惊人的奇葩,就好像白居易所说:“珠瀴炫转星宿摇,花蔓斗龙蛇动”。

朋友,如果你愿意到我的家乡来,我会为你作引导,如果你喜欢我家乡的舞蹈,我会为你作介绍,来吧!我远方的朋友。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11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五,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挂香包,划龙舟和挂艾草,那一天早上奶奶准备竹叶,蛋黄和一些材料。

我和奶奶很早起来包粽子,刚开始我包的不太好,后来我越包越顺手,奶奶还说我很厉害呢!包完了粽子,奶奶拿去蒸,这时候大家也起来了我和弟弟也把香包拿起来挂著,我们吃完了奶奶煮给我们吃的爱心早餐,大家各自去做我们该做的事,我和弟弟一起去帮忙奶奶打扫家里。

我知道一个端午节为什麼要划龙舟和吃粽子的故事,事情是这样的:以前有一位臣子他叫屈原有一天有一个坏臣子跟皇上说屈原的坏话,皇上非常生气,屈原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难过,於是他便跳江死了,皇上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后悔和难过,便派人去把它的尸体捞起来,皇上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便请人做了很多的饭团让鱼虾吃饱才不会吃掉屈原的尸体流传到现在就是现在的粽子和划龙舟,挂香包和挂艾草则是要驱赶坏东西。

我觉得端午节真是个有趣又忙碌的节日,所以端午节我一定会帮忙爸妈做事情,也助你们端午节快乐。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12

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吧!在我家,奶奶总会忙着包粽子。

早几天,奶奶就会去超市买来糯米和粽叶,接着将粽叶放锅里煮一下,再捞出来用刷子刷干净,等到端午节那天就可以拿来包粽子了。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还在睡梦中,奶奶就在喊包粽子了。只见奶奶准备了好几种馅儿,有蜜枣,豆豆,猪肉,我最喜欢吃蜜枣了,妈妈则喜欢吃什么都不加的白粽子。“动手吧!”奶奶说。我和妈妈相视一笑,因为妈妈是第一次包粽子,我吗肯定不会包的了。但是还是跟奶奶学学,试一试才知道会不会吗!

我和妈妈各自拿起粽叶,按奶奶所教的一步一步来。因为是初次包粽子,妈妈笑着说:“怎么搞得,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做起来手比脚还笨呢!”我听了,看了看妈妈手里那不成形的粽子,哈哈大笑起来,和我的差不多吗!要角没角,太太难看了。奶奶则鼓励我们:“第一个不行,第二个肯定会有进步的。”就这样,妈妈倒是一个包的比一个好,而我还是没学会。

不会包粽子就来煮粽子,我将奶奶包好的粽子一个个放入锅中,加了水,接着烧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一股粽子香味便飘了出来,我静静等待着我爱吃的蜜枣粽子。我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真希望每年可以这么开心。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13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美食大节。每逢端午,街头就会出现很多叫卖粽子、香囊、艾草的小贩,今年也不例外。妈妈给我买了好多粽子,也给我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

战国末期,有一个楚国人叫屈原,他很有治国才能。楚国在他的辅助下,国力强盛,和秦国争霸天下。后来,屈原受人排挤,遭到流放。自此,楚国国力不济,先后被秦国抢占城池,攻破都城。屈原万念俱灰、仰天长叹,在悲愤中投江自尽。百姓听说后,纷纷划船到江中打捞、投棕子。此后,为了纪念屈原,端午的一些习俗就形成了,成为我们民族中唯一具有真实历史背景的传统节日。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人士,宁死不当亡国奴;是一位很有才气的诗人,现已成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精神和才气影响了中华儿女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一部分。现在,端午节的文化意味越来越浓,影响着我们新一代的炎皇子孙。

但是,如果我是屈原,我决不会投江自尽。因为自尽只是逃避,放弃了国家、抛弃了人民。我会想更多更好的办法来做。比如,教学生、训练兵、教国王,以自己最大努力,一点一点地去服务我们的社会。每个人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兴盛起来,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14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15

阳光金黄又柔和,天地问一片明媚。外婆家门前两棵高大的樟树上,站立着两只喜鹊,它们唧唧喳喳,在一唱一和。

屋外敦厚的外公正肩扛着锄头往家走,手里捏着一束尺把长的绿色叶子。那叶子名叫菖蒲。外公用红纸,把菖蒲粘在门两边的木柱子上,真是好看!我好奇地凑上去,立刻闻到了菖蒲的清香。

屋里,外婆在灶台上忙碌着,菜刀切、锅铲炒,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外婆还会拿出一只碗,那碗里倒着些许烧酒,烧酒下沉积着橘红色的雄黄。她一只手拿碗,另外一只手的食指仲到碗里,蘸来烧酒和雄黄直往我耳朵里、脖子上、额头上涂抹。我逃,外婆就追。到后来,在门前的空地上,小伙伴们看到各自部是耳朵里黄黄的,额头上黄黄的,就忍不住笑。

端午节,在门口插上菖蒲是驱邪避瘟,给小孩子涂抹上雄黄酒,是为了让他们避过虫蝎叮咬,平安过夏。

这是记忆中的端午节。它就像那时的阳光,是柔和的,金黄色的。每每想起,我的心情就会明媚起来。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16

今天是端午节,爷爷一大早就打电话叫我们回家过节。

上午,我和妈妈回到家,觉得很无聊,大姐就提议说玩扑克牌。于是妈妈、大姐、二姐和我就凑在了一起,大姐讲了出牌的规则:就是拿出10、J、Q、K共16张牌大家每人四张,然后开始相互传牌,谁的手中先凑够四张相同的牌,谁就可以把手先拍在桌子上,另外三人要迅速地把自己的手拍在第一个人的手上,反应最慢的一人就输了,她得给前三名每人一张牌。我们开始玩了,我先输了两局,可是我不甘示弱,暗下决心一定要赢,后来我使了点小聪明,嘿嘿,真的赢了。

后来我们又玩了几局,谁都有输有赢,赢的时候我们哈哈大笑,输了时我们愁眉苦脸,玩得可真开心呀!

啊,端午节真快乐呀!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17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18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让我给你们讲一讲。

从前,有一个爱国诗人屈原,有一次,他进京去办事,看到国家变的非常衰败,就投汩罗江自杀了。临死前,他还写了一首诗。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诗人,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设成端午节。

端午节主要内容就是划龙舟、包粽子。

赛龙舟的场面很热闹,河岸边被挤的水泄不通。只听枪声一响,船上的人拼命的向前划,而河岸边满是加油声。

包粽子,就是用竹叶包,用糯米作馅。包的时候很粘手,不是专业人员可是包不好的哦!

在端午节,人们还要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孳生。

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打捞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河里,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19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今天,咱们就说说家乡端午节的粽子。

我们年年都过端午节,可你们知道么,端午节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呢。说有那么一天,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跳河。他死后,人们为了不让水中的鱼吃掉屈原,于是就创造了‘粽子’让鱼吃。只有把鱼喂饱了,才不会吃掉屈原。水下漆黑,把粽子喂给鱼,鱼才会给屈原指明方向。

粽子,历史悠久,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晋代时,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元、明时期,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

记得小时候,每当端午节,奶奶和妈妈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我看着她们忙碌的身影,我也加入了进去。期待着粽子的出锅。过了几小时,粽子熟了。我慌忙的抽出一个粽子,好甜呀!大米入口即化,真是好吃!

端午节吃粽子,就好像春节吃饺子一样天经地义。吃粽子的习俗,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写端午节的周记 篇20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我们家乡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里面是用咸蛋黄和肉做馅,吃起来香喷喷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过节,她都为我们包粽子,可这次,因为妈妈太忙,所以奶奶没有回老家包粽子;这几天,奶奶准备了好多叶子,要包许多的粽子送给朋友们,希望他们收到后,会有人说一个“哇”字。

虽然今天是过节,本应该去泡“龙水”,可妈妈说:“今天是过节,我们不要去凑热闹”。因此,我还是象往常一样,在家里做作业、上舞蹈课,我觉得今天既是个热闹的日子,又是个平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