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团范文 > 思想汇报 > 党员思想汇报 > 党性的基本内容汇编三篇正文

《党性的基本内容汇编三篇》

时间:

党性的基本内容(通用3篇)

党性的基本内容 篇1

“求真务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其认识论的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是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是改造世界、促进发展。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党的思想路线集中而鲜明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特点和实质。“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固有特征,是每个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

求真务实四个字,包涵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生动地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是知与行、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也是认识真理、实践真理与发展真理的辩证统一。要真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绝对不能没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正因为如此,坚持求真务实就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在“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的同时,也赋予工人阶级政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党的思想路线集中而鲜明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特点和实质。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固有特征,并构成其核心内容。如果说“实事求是”作为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所着重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科学精神和认识任务的话,那么,将“求真务实”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所着重突出的则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科学精神和实践任务。在党的思想路线的阐述中对“求真务实”的强调,可以说是进一步突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感和实践精神。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实践证明,坚持求真务实,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违背求真务实,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辩证统一的,脱离了求真务实,就谈不上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关键是要做到求真务实。什么时候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得好,党的领导就正确、有力,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充满朝气、富有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贯的科学精神。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综合国力还不强。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求真务实,就是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既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敢于正视现实,勇于开拓创新;又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不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不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在求真务实中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发展中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我们党的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也迫切需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的科学精神和优良作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地看,广大党员干部在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方面做的是好的。但也必须看到,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确实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有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作风漂浮、工作不实;有的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心态浮躁、追名逐利等等。这些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现象,违背了党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格格不入。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全部历史充分表明,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不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缺乏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不良风气如果任其蔓延,不仅会严重削弱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危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且将从根本上毁掉党和社会主义事业。

在新世纪新阶段,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对于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包括党的建设工作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意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国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按照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主要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成好执政使命,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所有这些,要做到并不容易。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具有在实践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就可以不断进步,逐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取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自由。

党性的基本内容 篇2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掌握党性修养的科学内涵,是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前提。在第xx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就是党性。他对领导干部首次提出了“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二十四个字的要求,是对领导干部“德”的基本内涵的精辟概括,是党中央对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明确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我们认为,党性修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治修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辨别力,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明确的政治方向。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它是一个人的政治信仰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同时,要切实加强政治理论修养, 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精神上的高尚与亮节,来源于理论上的深刻与彻底。要解决好认识模糊、学风浮躁等问题,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准确把握科学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指导工作实践。

2、宗旨观念。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严重脱离群众。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也是检验党性是否坚强的首要标准。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愿望和需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是党性强的集中表现,错误的政绩观是没有党性乃至违反党性的表现。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3、优良作风。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修养强弱的外在表现。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党始终强调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这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是每个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永不枯谒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按照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要求,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做好表率。

4、纪律观念。党的纪律是党的性质的重要体现,组织纪律观念是党员党性观念的外在表现。纪律严明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党的重要政治和组织优势,加强党性修养,严守党的纪律,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严格遵守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党的组织纪律、党的经济工作纪律和党的群众工作纪律,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崇尚公平正义,坚持原则,坚决维护人民群总的正当权益;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做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模范。

5、道德修养。这是党性修养的主体部分。加强道德修养,很重要的内容是吸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依照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进行反省,检查批判和纠错,在工作实践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品官德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水平、精神境界的综合反映。高尚的人品,既是对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起码要求,也是党员领导干部为官做人的基础。

党性的基本内容 篇3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要保持自己的革命性、先进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首先抓好思想作风建设。这是我们党提高自身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既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又是党的其他方面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是党保持先进性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条件。各级党组织只有搞好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各种复杂的局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各种错误观点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从而使我们党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会推动党的全面建设,为党的各项工作提供牢固的思想基础和可靠的作风保证。

党的思想作风与党的思想路线是密切相关的。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思想作风;没有良好的思想作风,正确的思想路线也不可能得以坚持和贯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改进党的思想作风,最本质、最关键的,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20多年来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创新,这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的思想保证和动力源泉。如果没有全党的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方针、新政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是我们党实现新世纪宏伟目标的需要。我们党要解决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就必须在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同时努力培育新的作风。一切不符合党的事业发展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不良风气,都应坚决克服。

我们党之所以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强调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是因为面对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各种风险的考验,我们的党、我们的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特别是思想作风建设方面,还有不少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我们党一再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但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观念和作风依然存在;我们党一再强调要密切联系群众,但严重损害党群关系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仍然普遍存在;我们党一再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但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仍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造成严重危害。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必须下决心解决这些与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相违背的问题。

也就是说,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有一个大的转变。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应当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包括一些消极影响;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相互激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对人们造成极大的冲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腐朽落后的东西,如“官本位”观念、“家长制”作风等,在我们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中仍然存在;西方有些人总是要把他们那一套思想观点和社会政治模式强加于人,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我们党内来,对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影响下,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出了问题。大量事实证明,思想作风不端正,不加强世界观改造,各种错误的腐朽的思想观念就会乘虚而入,使一些党员干部逐步丧失共产党人的品质和气节,由思想作风上的蜕变开始,陷入违法违纪的泥坑,成为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俘虏。问题的严重性就在于,各种不良的思想作风在很大程度上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诱因和土壤,两者互为因果,沆瀣一气,发展下去必然危及我们党和国家政权。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不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坚定不移地反腐败,确实有亡党亡国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