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语口号 > 节日庆典 > 中秋节 > 中秋佳节的韵味与传承(三篇)正文

《中秋佳节的韵味与传承(三篇)》

时间:

中秋佳节的韵味与传承(通用3篇)

中秋佳节的韵味与传承 篇1

九月三十日,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爷爷、奶奶、大伯、大妈、爸爸、妈妈,姐姐和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起坐着车去昆嵛山玩。

因为过节放假,大街上,走亲访友的车很多,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我们才出了威海市区。一路上,看着窗外路旁的一排排大树,看着路边果园里硕果累累的苹果树,看着葡萄园里的葡萄树上挂满了紫水晶般的葡萄,看着田野里一片片即将收割的玉米,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进了界石镇,我看见了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峰,那就是的昆嵛山。

昆嵛山非常雄伟,非常壮观。山顶上有一大片一大片黄白色的石头,其余的地方全被翠绿的树木覆盖了。又过了几十分钟,终于到了昆嵛山的山脚下,我兴奋地跳下车,向山上跑去,山间小路的两旁,有树,有花,有草,小路的下面是清澈见底的山泉水。我们走上台阶,沿着小道,不知不觉地走到了“王母娘娘的洗脚盆。”

我们到了“王母娘娘的洗脚盆”的两岸上,看见了“洗脚盆”三个大字,慢慢向远处看去,原来洗脚盆的水是从上面的一个池子里流下来的,由于几千年的冲刷,池子很深很大,传说是王母娘娘洗脚的盆子。这洗脚盆的水非常清澈,中间深的地方是翠绿色的,水流很平静。

我们又走在林间小路上,小路旁边有着千年古树。我走了一会,又走过了一座摇晃的小木桥,到了玉屏水池。清清的泉水慢慢地流,我慢慢欣赏着。啊!大自然真美呀!水下的石头也很干净,很美。大伯说:“这些石头常年受水冲刷,磨得很光滑。”我们走呀走,终于到了昆嵛山的尽头。我坐在大石头上晒着太阳,吃着美食,感觉好极了。

昆嵛山的自然之美让人流连忘返。啊,昆嵛山,你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中秋佳节的韵味与传承 篇2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中秋佳节的韵味与传承 篇3

八月十五,是我国古老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为中秋佳节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优美诗篇,在这“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地意境中,抒发感叹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别样情怀。

然而在这,我并不是抒发离别愁绪,也不是感慨悲欢离合,而是要“叹月饼”。

吃月饼一直以来都是中秋节里必不可少的一项。想一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月饼,甜滋滋的水果,望着天幕上皎洁的明月有说有笑,那是多么的幸福!然而现在的月饼却吃出了另一番滋味。

以前的中秋节,人们吃的是“意蕴”,而现在的月饼,吃的却是“面子”。

走进超市和商店,眼前的月饼令人大吃一惊:豪华的外包装令人目眩,金光闪闪,镀上了一层“气派”,镀上了一层“面子;再看价格,呵,几百到几千元不等,有些更豪华的,价值过万呢!待拆开一看,一样的质量,一样的味道,相差的却只是那一层层数不清的“纸盒子”。

这等“面子”老百姓可撑不起,倒是给“走后门”和“开后门”的人撑起了一条“捷径”。比如我家对楼的某局局长,他可是收足了“面子”。中秋节这阵子,前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各个都是小心翼翼的弯着腰进去,眉开眼笑地挺着胸出来,而且手中的月饼盒子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豪华。也不知这样的月饼还有什么滋味,这样的中秋节还有什么意思?

当然,月饼越做越上档次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应证。但中秋节里吃月饼尝的是一家人团圆的喜庆,若把它当成是一种“办事”的“工具”,那这个中秋节还有什么“意蕴”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