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关于高中生的调查报告(推荐8篇)正文

《关于高中生的调查报告(推荐8篇)》

时间:

关于高中生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关于高中生的调查报告 篇1

一、前言

(一)、调查目的:

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宝儿”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了

今天,大众传媒无孔不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彩电已随处可见,同时,手机、电脑也越来越普及,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受着大众传媒的影响。高中生也不能免俗。大众传媒也在影响着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那么高中生接触到的媒体形式是怎样的?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对大众传媒又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认识呢?这是我们这次调查报告致力弄清楚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希望能从这次调查报告中找到能促进青少年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学习语文的方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二)、调查对像:

以江苏省徐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的100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由于实习班级的原因,调查对象多集中于高一年级。

(三)、调查方式:

本小组采用的调查工具的是在针对我们想要了解的问题而自己设计的问卷,问卷共有18题,多为单选题,另有1题排序题,1题多选题和两题填空题,本小组采取的调查方式是不记名形式的问卷式调查。(附录一:调查问卷)

(四)、调查时间: 20xx年4月27日—20xx年5月6日

(五)、调查过程:

20xx年4月27日—20xx年4月28日:设计问卷20xx年4月29日:发放问卷,采集信息

20xx年5月1日—20xx年5月2日:数据分析(附录二:数据分析表)

20xx年5月3日—20xx年5月6日:形成调查报告

二、主体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高中生接触媒体的形式

(1)现状:此次调查报告的第一题是通过让学生们排序,通过这题我们可以看出如今有55%的高中生获取信息及浏览新闻的途径是通过“网络”,已经超过了半数,其次有30%的学生选择了“电视”,有8%的学生选择了“手机’’这一大众传媒的工具,而仅有7%的学生是通过“报纸杂志’来获取信息或者来浏览新闻。

(2)趋势:由此可见,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已经普及于高中生的生活之中了,而对于读书看报,阅览杂志的良好的习惯几乎被学生们抛置脑后了,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上网、看电视等电子媒体的形式来了解社会,关注新闻,获取信息。中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但人均广告支出只有美国的2%到3%,前景看好。中国新媒体用户大多小于三十岁,其中四分之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又如,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这次问卷中的有关日本福岛的问题,有88%的高中是知道的,其中从电视中了解到的占68%,从网络中了解到的占16%,而从传统的报刊杂志中获取该信息的只有1%还不到。比如威廉王子结婚的问题,有65%的高中生是知道的,其中有39%的人是从电视中看到的,30%的人是从网络中看到的,报纸占了20%左右。

这样来看,学生们很好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退化,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便捷并且在视觉上和听觉上双重享受的“ 网络或电视”,电子传媒是年轻人的新宠,报刊等平面传媒在学生的地位下降。

2、大众传媒对高中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传媒手段的新进和丰富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面和想象力都大大扩展,这也是大众传媒最主要的影响,即加大学生的信息量,加快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如,调查发现将近87%高中生对于一些大众文化名人,如易中天,于丹等是知道的,其中52%的人认为这些文化名人的言论、思想会影响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这些信息使学生的知识层面和知识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而且也使他们掌握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成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都有能得到提高,打破陈旧保守的思维定式。

②、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方式,多样换的生活使中学生的审美呈现明显的广泛性和多种选择性。这位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高中生审美的个性化特征表现为他们追新求异,展现绚丽多姿的自我,从自己的服装样式、发型设计乃至自我形象和文化品位都体现了新时期高中生审美的个性化特横,这充分体现了高中生的自由意识,表明新时期青少年修自身发展的重视,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渴望以及对审美自身的追求。如:据调查显示有42%的高中生会追逐大众传媒中出现的流行服饰、发型。

(2)、消极影响:同时,我们也到了大众传媒对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

①、大众传媒也可能向学生传播一些不良信息或无用的垃圾信息。如:大众传媒的商业运行促使高中生对时尚的追求,造成了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观念。大众传媒的市场操作使其以盈利为目的所传播的大众文化的运行必然有高中生的消费需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消费行为上一改以往的实惠、耐用、节俭等传统取向,而特别注重审美、新潮、变异以及个性化。又如,在接触大众传媒过程中,浏览到暴力及黄色等不健康的信息时,有72%的学生会采取自觉抵制的态度。21%的学生则表示不能确定,显出一种犹疑的态度,有7%的学生则坦诚表示不会抵制这些不健康信息。对于大众传媒中的不良信息绝大部分的高中生能自觉抵制,对于不健康的信息有较清醒的认识,但是也还有部分学生态度不坚决或者表示不会自觉抵制,由此看出。大众传媒中的不健康信息对余高中生是有一定的危害的,很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

调查又显示,有73%的学生是以“娱乐,放松身心”为接触传媒的目的的,有17%的学生是为了“浏览新闻”,而仅有10%的学生是为了“查阅资料学习”。(见下表)。其中。从第17获得的数据显示,电子传媒中,56%的高中生最近关注的内容为娱乐休闲类节目,只有30%不到的学生关注科教类、新闻及体育类的节目(见下表)。

由此可见。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是利用大众传媒来娱乐消遣,把之作为一种娱乐途径罢了,只有少一部分学生能用它来查阅资料帮助学习。可见现在的高中生忽略了大众传媒的更有价值的作用。

目的:

②、大众传媒的高效、便捷容易使学生对大众传媒产生依赖情绪。譬如,“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在学生中成了流行语。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常发现通过网络资源抄袭的现象。这是同学们学习懈怠的一大表现。

又如,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发现,高中生对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的报道及其言论、观点的认知现状是:10%的人认为真实可靠,67%的人认为真假难辨,其余22%的人认为是为突出媒体自身宣扬的观点而被扭曲。而又根据调查显示,即使认识到了媒体信息可能存在着不准确的地方,对于媒体上获得的信息,63%的学生偶尔会去考证信息的准确性,28%的学生一般不会去考证,只有9%的学生大部分时候会去考证。可见,现在的高中生盲目相信媒体中信息,缺乏辨别信息的意识,只有少数的学生能认真考证获得的信息。学生越来越依赖传媒,从一时来说可能会获得错误的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从长远来说,过于依赖大众传媒且缺乏考证的意识会导致学生的创造力下降甚至丧失。

高中生正处在还没形成他们稳定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时候,他们所接触到得信息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故对大众传媒过于依赖且缺乏警惕心理是需要高度关注的。

3、高中生对大众传媒的认知与看法:

对于大众传媒对高中生的信息量的增加是否有帮助的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选择“一般”,有27%学生选择“帮助很大”,13%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小或没有帮助”。

对于大众媒体的价值认识方面,79%的人认为消极、积极各占一半,20%的人认为积极为主,只有1%的认为是以消极为主,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大众媒体对他们的影响积极为主,消极为辅。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乐于接触传媒,乐于从大众传媒上获取信息,同时也认识到了大众传媒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消极作用。

对媒体主要功能的认识,83%的学生认为是传播信息,63%的学生认为是提供娱乐,43%的学生认为是加强社会联系,还有22%的学生认为是政府的“喉舌”,(此题为多选题),由此可见,高中生对大众媒体的认识水平尚可,基本认识到大众媒体的社会功能,只是对功能的主次上认识不同。

如今的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了。在接触大众传媒过程中,调查显示浏览到暴力及黄色等不健康的信息时,有72%的学生会采取自觉抵制的态度。21%的学生则表示不能确定,显出一种犹疑的态度,有7%的学生则坦诚表示不会抵制这些不健康信息。对于大众传媒中的不良信息绝大部分的高中生能自觉抵制,对于不健康的信息有较清醒的认识,但是也还有部分学生态度不坚决或者表示不会自觉抵制,由此看出。大众传媒中的不健康信息对余高中生是有一定的危害的,很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因此,高中生的自控能力还需加强。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大众传媒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善用传媒,趋利避害,健康快乐的成长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二)、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1、应该注重电子传媒在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电视媒体的作用:

(1)现状:调查显示,82%的学生在晚上17:30以后接触电视媒体,9%的学生一般在白天接触,而8%的学生表明自己一般不接触这种媒体,这说明学生接触电视的时间一般集中在晚上,在这个时间段播出的节目一般较受学生关注。

而据我们找到的资料显示,在晚间17:30~22:30这个黄金时段里,超过50%的电视台播放的是综艺节目或者电视剧,又或者是针对少儿的儿童节目,(除去《新闻联播》的时间)。另有8%学生不接触媒体。

(2)、建议:调查发现电视传媒是高中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体形式之一,且大众传媒发展的趋势是电子传媒在青年中越来越受青睐。所以,我们的建议是要善用电子传媒,尤其要善用电视传媒,希望有关部门能规划好节目安排,在17:30后这个集中的时间段里传播适合高中生观看的节目。譬如,语文教学方面,可以推广《子午书简》、《百家讲坛》这样的大众节目,引导学生利用好大众传媒。

2、阅读现状堪忧,要引导学生培养优良的阅读习惯

首先,这次问卷中的有关日本福岛的问题,有88%的高中是知道的,其中从电视中了解到的占68%,从网络中了解到的占16%,而从传统的报刊杂志中获取该信息的只有1%还不到。

其次,这次问题的最后一题的填空题,是要调查同学们平面媒体的中文学类材料的阅读现状,统计出的结果却让人啼笑皆非,有40%的同学在这空中填上了《漫友》、《Easy》、《昕薇》等时尚娱乐杂志,更有13%的同学坦言没有阅读任何文学报刊杂志。而47%文学类的同学里又包括了《最小说》、《斗破苍穹》等青春小说、玄幻小说。

由上可见,当代高中生的阅读现状堪忧,故最后,我们组建议在语文教学中还需加大教育力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要阅读,会阅读,读好书,通过阅读开拓眼界,拓展思维,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避免低俗情趣的污染。

三、结语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青年发展得好了,祖国才能发展得好。希望我们的这份调查报告能对中华的青年朋友们健康成长有所帮助。同时,我们也明白这次的调查报告仍有不足和不严谨的地方,望广大师生朋友们指正。

关于高中生的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问卷说明

为了了解我校中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加强中学生优良学习品质培养,为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科研为教学服务,教科研中心设计了本次问卷调查表,分别从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堂笔记、课堂练习、课后复习、课后作业、作业练习错误校正、考后总结等方面设置了十个问题。每个问题有A、B、C、D四个选项,根据不同的选项分别赋予6分、4分、2分、0分,总分最高60分,分数越高说明学习习惯越好。8月30日教科研中心对高二的10个班的200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发出436份,收回418份,9月11日统计分析结束。为调查的真实性,采用了无记名形式。

二、统计分析:

1.总体评价统计分析:

总体评价50—60分(优)占13.99%;40—49分(良)占32.33%;30—39分(一般)占31.65%;30分以下(差)占26.60%。

2.单项统计分析

(1)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合理且能认真执行者(6分)占3.38%;有学习计划但没有完全执行者(4分)占59.71%;有计划没有执行者(2分)占21.97%;没有学习计划者(0分)占14.77%。这些数据说明学生明确计划对学习的重要意义,知道要制订相关计划。但有计划不等于学习就有保障了,事实上,有学习计划者占85.22%,但是其中96%是没有完全执行或不执行的,更不用说落实到行动中去了。

(2)课前预习

有课前预习习惯且能长期坚持(6分)者占8.58%;有预习习惯但不能坚持(4分)者占46.54%;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2分或0分)者占44.31%。在此项统计调查中,得分最高的班级(实验班)有课前预习习惯且能长期坚持为17.78%;得分最低的班级(平行班)有课前预习习惯且能长期坚持为0%。这说明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较差。

(3)课前准备

坚持静息,并做好上课准备占36.36%;能坚持静息占56.81%;

(4)课堂学习

能全省灌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占12.5%;有三分之二时间投入占57.86%;有一半时间投入的占19.35%;有三分之二时间不投入占10.46%。

(5)课堂笔记

能随机有重点的做笔记占52.27%;照抄板书占28.5%;极少做笔记者占14.85%;从不记笔记占4.6%。从此项统计可以看出,我校抓课堂笔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6)课堂练习

课堂上能认真做练习(作业),遇到问题经思考后仍不懂再问老师者占46.07%(实验班68.89%,平行班23.26%);做练习拖拉或不愿做练习遇到问题也不愿问教师者占42.51%。此结果表明有42.51%的学生动手的积极性不高。

(7)课后复习

能够不断适时复习的占10.15%;考试前才复习的占75%;平时从不复习,到期中或期末才复习者占14.77%。这说明学生平时不大重视复习,也说明学生对复习常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8)课后作业或练习

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占44.96%(实验班66.67%,平行班23.26%);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有时又抄作业行为的占10.41%;有时不能完成作业的占38.64%;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占5.68%。

(9)作业、练习错误校正

坚持订正错误并能及时理解34.09%;坚持订正错误但不能及时理解18.18%;有时订正错误占40.90%;从不订正错误的占6.8%。对作业、练习错误的订正教师要加强要求,加强检查落实。

(10)考后总结

仔细分析考试得失,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占44.8%(实验班73.33%,平行班16.28%);关心成绩,订正错误,但无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占38.63%(实验班17.78%,平行班60.47%);不关心成绩也不订正错误者只占5.68%。这说明学生重视考试,大部分学生重视考后总结。但常常不重视积累经验,部分学生考后也知道分析得失,明确问题,但未想办法加以改正。

三、调查结论

一、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有近50%的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实验班的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要远远高于平行班。这说明过去对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课堂笔记、课后作业、练习以及错误校正,考后总结等方面。但整体上看形势不容乐观。

二、相当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统计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前制订了学习计划但没有完全执行,缺乏课前复习旧知的习惯;课堂练习时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做作业前少有或无复习习惯;个别学生有抄袭作业现象;虽有笔记本、错题集却不能经常使用;有大部分学生平时没什么复习习惯;直到考前才复习;近50%的学生考后只关心成绩,或未想办法改正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四、对策建议

1、充分认识学习品质养成的重要性,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增强教师指导学生习惯养成的技能,在全校掀起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热潮。

2、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学科特点,年级组和科任教师要研究制订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学习方法指导,与学生学习常规一并贯彻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并制订各个环节具体的学习方法,如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如何指导学生复习、如何指导学生听课、如何指导学生笔记、如何指导学生改错,等等。特别是针对平行班学生的指导。

3、认真抓好自习课,给学生习惯养成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复习和预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在时间自主的条件下形成的,离开了时间自主,这些习惯的养成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4、要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5、学习习惯养成要从起始年级抓起,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

关于高中生的调查报告 篇3

摘要: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因为现代社会的复杂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家庭的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因为只有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调查

我是学思想政治教育,出来以后也会从事教育行业,所以我先要去了解教育这一行业的相关事项,从中把我在学校和社会学到的东西,去社会中实践,并进一步的提升自己。在实践中,我得到许多的感悟!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工作。

一、调查目的

为能够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试图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规律,以便为往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心理学研究依据。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深圳博明学校七、八年级学生

2、调差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的调查研究(为被调查者学生保密,维护其个人稳私权,体现心理健康调查的原则性)。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1)中学生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通过调查学习适应性,大体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占26%,从调查问卷中可知:对于无老师看管的自习课他们会自觉学习。而第二种类型占60%的学生会选择小声聊天或讨论学习。令人遗憾的是第三种类型10%和第四种类型4%的学

生会选择看杂志漫画或干脆睡觉(以下用A,B,C,D四种代号表示四种类型)。当回答对考试的感受时,A和B学生表示喜欢做些难题,而C学生感到怕,D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当问卷中提出老师讲课出现错误时只有30%的A学生敢于提出来,其它(包括B,C,D)的学生都选择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议论。这也可见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专制”的弊端。对于学习的目的性,A学生表示学习一技之长,B,C学生表示如父母所愿,或考上大学有个好出路,而D学生表示不明确。

(2)学习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按计分方法把学生分为四种价值类型: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实型的中学生顺从社会规范,积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有自律的内控和自我导向表现,重视传统和社会评价。从众型的学生相当顺从社会规范,但这种顺从是他人导向的随波逐流,也有享乐主义,及时行乐的倾向,顺乎自然生活方式,倾向于保守。功利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对于道义及人情这类价值不甚注意,认为金钱至关重要,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冷漠型是不在乎社会规范,回避人际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价值取向,所持的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3)中学生人际关系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异性同学的关系,和师生关系。

在我的调查问卷中分数最高为10分,表示人际关系最好;最低为0分,表示最差。调查结果只有17%的学生达到8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较好的类型;40%的学生达到6分—8分数段,表示人际关系一般;有43%是不及格的,人际关系较差,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当问及“你喜欢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吗”时,有81%的学生都答会,当问及“你的好友学习成绩超过自己时,你会真的感到眼红,妒忌吗 ”时,70%的学生答会的,这是令人心颤的回答。也许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记名的调查中学生才会说出自己的“丑陋”,但确是非常真实的一面。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到在精神上成为学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这样才有师生之间真正的心灵沟通,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生活。

(4)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修订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其中把学生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初一、初二人调查结果如下:

人格倾向 百分比

学习焦虑 43%

对人焦虑 36%

孤独倾向 13%

自责倾向 9%

过敏倾向 2%

身体症状 9%

恐怖倾向 2%

冲动倾向 7%

3、初中生主要的心理特点

(1)抽象能力有较好发展,独立性要求高,不愿接受约束与限制。

(2)情感容易激动,心里话愿和朋友谈,但不愿与家长,老师谈。

(3)学习自觉性较高,但也容易表现出独断性,争强好胜,坚持错误,但仍稚嫩。

(4)能根据社会要求约束自己,自我控制力较好。

(5)理想逐步向概括性发展,能够对自己理想中的人物特点加以分析。

(6)对人生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人生和世界评价带个人人性特点。

四、讨论与建议: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调查资料显示结果是不容忽视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为让教师们培养出健康向上,求知进取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提出以下建议:

1、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也可以举行一些趣味的活动训炼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

2、优化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思想境界,提高文化修养,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践才能发现开拓自身的潜力。

1、鼓励学生养成课外爱好,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时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可以尝试看半场球赛,下棋,喝茶等等来缓解心态,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外爱好,并且在课余生活中经常付诸实践,这样的话,学生能够在课余生活当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陶冶自己的情操,并且也能暂时转移中心,达到发泄压力,抒发情感的享受,这无疑对于减压,应试,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五、得到的经验与教训

1、本次活动的准备工作其实并未做好,无法在学校范围内展开广泛的活动,也无法造成较大的影响,为学校留下有意义的东西。这证明了我未团结各方力量,人际交往能力仍然存在有一定问题。

2、本次活动第一次采取了问卷调查,难免有一定错漏,问卷本身虽然经过多次的检查修改,但仍有不完善之处。这给了我们下一次做问卷调查良好的经验教训。

3、问卷发放和收回做的并不很好,由于本次活动比较仓促,所以收回的问卷也难以形成最终成文的具体报告,留下了遗憾。

关于高中生的调查报告 篇4

摘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的健康,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中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让孩子们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教育工作者们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中学生

一、 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第四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

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 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

1.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

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四、中学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如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一)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二) 关注学生心理,营造一个良好课堂心理环境

作为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但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大多数教师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迎刃而解。其实,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问题移交给家长,而不是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这样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变得沉默、孤僻,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学生主动走近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 满足学生合理需要,树立正确人生观念

合理满足学生正当需要,是中学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中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中学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地为中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需要,在中学生满足需要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基本能对事物的善恶、美丑、是非进行判断、甄别。中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治疗和引导,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长。

(四)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教师要尊重学生。

“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1、 教师不可有私心。

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2、 教师要讲诚信。

“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关于高中生的调查报告 篇5

调查人:

调查时间:xx年7月15日~7月30日

调查方式:网上调查、摘集资料

调查结果: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⑴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7.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⑵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⑷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关于高中生的调查报告 篇6

组长:

组员:

调查对象:

xx县高中生。

调查范围:

xx中学、第2中学。

调查目的:

了解现代高中生一日三餐状况并提出建议。

调查步骤:

【1】进行问卷调查。

【2】上网查找资料和查阅书籍。

【3】咨询相关人士和医生。

【4】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其调查结果,提出问题并作结论。

调查发现:

【1】大多数高中生是一日三餐,少数高中生是一日四餐,极少数高中生是一日五餐。

【2】有百分之二十的高中生没有因不进行正常饮食而得病,百分之十的高中生因不进行正常饮食而得病,百分之七十的高中生说不知道。

【3】有百分之三十的高中生没有挑食的习惯,百分之七十的高中生有挑食习惯,而没有挑食习惯的高中生主要因为他们为了健康着想和口感好,有挑食习惯的高中生是因为口感不好。

【4】几乎全部高中生说有饿肚子的现象,饿肚子的时候主要在第五节和下午六点过后,而其它原因有:早餐吃不饱,能量供应不足;口感不好和挑食。

【5】有百分之十五的高中生会经常更换中晚餐的样式,百分之六的高中生说‘无所谓’,百分之七十九的高中生不会经常更换中晚餐的样式。

【6】有百分之五十八的高中生经常吃水果或蔬菜,百分之一点五的高中生从不吃水果,爱吃蔬菜的高中生只占百分之三十五。

调查分析:

【1】高中生的饮食习惯还是很好的,因为一日三餐对人身体是非常有利的,而一日四五餐则表现为吃多,这对人的身体健康

是无益的,所以高中生应适量饮食,充分饮食,对自身健康才有利。

【2】反映了高中生的不正常饮食会给自己带疾病,也说明了同学们对饮食带的危害并不了解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关系着人的身体健康。

【3】说明了有很多高中生还在挑食习惯。挑食、偏食已成为了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4】饿肚子是不可能避免的,因为有时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但是经常饿肚子会带疾病和一些不良影响,所以要尽量避免

饿肚子,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5】高中生要经常更换中晚餐的`样式,才能保持营养平衡。

【6】高中生要多食含氨基酸的食物,以保证精力充沛。如牛奶、鱼、蛋等。要少食含糖食物、高脂肪食物。

调查结论:

我们小组通过了这次的调查,是我们对高中生的饮食结构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从此次调查看,我们不难发

现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出现“高中生的一日三餐与健康”问题的答案。其主要有几点:

【1】同学们不了解一日三餐与健康的关系

【2】同学们对自己的一日三餐饮食方面不够重视

【3】同学们对一日三餐的健康饮食的无所不知和盲目性

【4】同学们没有很好的饮食习惯等。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了一日三餐与健康的关系,得到了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出现“高中生的一日三餐与健康”问题的答案,知

道了高中生应怎么采取一日三餐的方式才健康。我们小组调查得出的结果已达到了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

医生的建议:高中生一日三餐的饮食原则及科学搭配非常重要,一日三餐,人吃饭不足是为了填饱肚子或解馋,主要是为了保

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那么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按时吃饭,不吃剩菜剩饭

【2】不吃热量过高的食物和太干燥的食物

【3】早餐吃好一些,中餐吃饱一些,晚上吃少一些以防止消化不良导致胆结石

【4】饮食不要太单一,要吃多种食物

【5】早、中、晚餐饮食要平衡,要多吃一点水果

【6】依中学生的健康饮食标准,我们也建议高中生们每天吃六到八两谷类,4个蛋白质【一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叫为一个蛋白质】蔬菜半斤、水果一个。此外,还应注重体内热量的充足,每天应摄入热量200千卡,还要注意蛋白质等一些微量元素的摄取等。

调查感想与体会:在这次的合作学习中我们尝到了人生中一些令人愉快的事,也遇到了一些我们很无奈的事。所以我们必须信仰某些失去的东西,但是假如我们没有就此信仰而采取行动,那么一切都只是空谈,只有信心而没有行动事无济于事的,人不是因为没有信心而跌倒,而是因为不能将信心转化为行动,并且不顾一切坚持到底。在这过程中,我们同心协力,互相解决问题,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就这样,随着时间的累积,我们的知识越越丰富,开阔了视野。同时我们也都感到了研究给我们带许多好处,大家在一起谈心、说笑,受益匪浅。相信这次研究会给我们每一个人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关于高中生的调查报告 篇7

根据以上的调查数据,笔者在本节中总结了高中生语文作业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去发掘问题背后的原因。

一、发现的问题

1.高中生语文作业要求统一,不能因材施教

调查问卷中第一题“你认为现在的高中语文作业主要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有74%的学生选C,这表明现在的高中语文作业还是面向全班布置,而不是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布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一点“积累、整合”中就指出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但是上面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并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作业布置存在一刀切的情况。学生做这样的作业,结果是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没有拓展和加深,没有掌握的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偿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丧失做语文作业的兴趣。调查结果就有63%的学生认为当前的语文作业存在着“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

2.高中语文作业目的单一,直接指向考试成绩

调查问卷第2题“你认为现在进行的高中语文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有71.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考试成绩”,有51.9%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这说明高中语文作业目的单一,直接指向考试成绩。而高中学生心中期待的语文作业的确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完全掌握这门工具性学科,包括阅读、写作、交际能力表达与思维能力等(102人填写);增强语文素养,提高文化水平,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71人填写);而仅有37人填写:增强解题能力,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考试成绩,为了高考。这说明学生很看重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自己终身发展的帮助。

3.高中语文作业内容多为习题和背书,学生无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97%的学生的作业来源主要是“老师的布置”,47%的学生作业来源还有“学校统一定的作业资料”,只有3.7%的学生会自主自发地找些作业做。这可以看出,高中学生在语文作业中已成为奴隶,听天由命,不再进行主动规划和选择了。而调查结果也显示,这样的作业主要是习题式的笔头作业(82.4%的学生选择)和背书(81.5%的学生选择)。单一的习题,固定的答案又能给学生多少的熏陶和体验呢?纯粹的背书也只会让学生苦不堪言。活生生的语文实践变成了死僵僵的习题背书,学生当然没有兴趣了。

4.高中语文作业形式机械化,学生消极被动

调查中,68.5%的学生选择“基本没有合作的作业”,另有31.5%的学生选择“有一些”,而没有一个学生选择“很多”,这表明现今高中语文作业主要是学生自己完成的,合作作业很少。针对原有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据此,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该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特征。“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希望学生能够改变以往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局面,能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感悟。高中语文作业也急需这种“主动、探究、合作”的作业方式。调查发现,高中生在语文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有70%的学生选择“主要靠老师讲评作业时解决”,54.6%的学生会“问同学解决”,这表明大部分高中生在很多时候是依靠老师来帮他们解决问题,是被动地解决问题,甚至有5.6%的学生说自己遇到困难和问题是“通常无法解决”,如果改善高中语文作业的方式,融进“主动、探究、合作”的元素,加强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应当可以解决这种“被动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情况。

调查中,有61.1%的学生选择“为了考试成绩”做作业,44.4%的学生是“自愿做的”,14.8%的学生选择“为了应付老师才做的”,5.6%的学生选择“不愿意做”。而作业时间的调查结果是,85.2%的学生选择作业时间是“30分钟以内”,没有一个学生选择“50分钟以上”,这表明高中语文作业时间并不长,但是学生并不自愿做,这也正好证明了上面分析的高中语文作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影响到了学生的做作业兴趣和做作业态度。

二、问题的分析

高中语文作业情况的调查分析表明:高中生不喜欢现在的作业内容及形式,他们对做作业的态度是被动、应付的,他们对作业中的问题很少有主动地探究,他们做作业的结果也是不理想的。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中语文作业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高考仍然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这就使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对语文学科更加重视。想要高考会做题,那平时多练相应的题总是有些好处的,于是语文教师开始按照高考的题型出习题,进行反复的操练。正如上面的调查问卷体现的,我们的学校语文作业大多是习题和背书,并且有越来越明显的趋势:高考领导教学。中学的教学往往以高考试题为指挥棒,清晰地打上考试的烙印。

2.高中语文作业设置没有体现“以人为本”

高中语文作业还是语文教师布置、语文教师批改、语文教师讲评,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没有主动性可言。高中语文作业没有把学生作为作业活动的主体,以其为中心。而现代教育观点认为:“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语文课堂自然应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它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阵地。”同样,在语文作业过程中,学生也应是作业的主体,应该鼓励学生参与作业内容确定、形式选择、评价的全过程。

3.高中语文作业形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中生是为了考试成绩才去做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甚至是为了敷衍教师才做,他们的做作业动机不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高中生在做语文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是等待老师的讲评,并没有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感悟和提升,这仍然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高中语文作业中基本没有合作的作业。

在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均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学者指出:“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为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思维产品奠定基础。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为学生在社会的群体中适应和发展作准备。这三种价值取向互相并行而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此观点说明这三种价值取向的学习方式应在高中教学中结合使用,那么作为语文课堂的拓展和深入的语文作业也应该重视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结合。

4.高中语文作业评价机制陈旧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老师似乎都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成了评价高中语文作业的主要依据。在分数这个终极目标下,高中生学会了患得患失,学会了破罐子破摔,最终失去了做语文作业的兴趣与乐趣;教师学会了拼命研究命题部门的考纲,学会了提前训练应试技巧,失去了语文作业布置的个性与激情。

关于高中生的调查报告 篇8

前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品格、思维基本塑造完成。而在高中阶段的高一尤为重要,因为一名初中生刚升入高中要需要一个适应阶段,而适应阶段时间的长短、适应得好坏则直接关系到高中生的心理成长和学习成绩。我们华师中山华侨中学实习队国庆前的见习观察和队内讨论决定就高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做调查。

中山市华侨中学是一所省一级学校,是中山市初中生所向往的几所重点高中之一,有着良好的办学传统和办学质量,有着严格的管理纪律。经过紧张而又富于挑战性的初三,淌过中考这条清澈但不见底的河流,有1100名中山市各个初中的佼佼者进入了中山市华侨中学。我们所有实习队员经过国庆前一周的观察,发现侨中的高一新生在适应性方面还存在着某些问题,我们就进行了此次调查以期探索出更好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调查采用与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相结合。我们共与21名教师、近300名进学生行了交流,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1份。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这篇调查报告。

一、 现状篇

作为一名高一新生首先要尽快适应高中环境。高中环境主要包括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的适应。软环境即是学校管理机制方面,指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适应;硬环境即是学习,生活方面,实际接触的环境。硬环境是软环境的载体,而软环境是硬环境的思想灵魂。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软硬环境均不可偏废。 工

〈一〉、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生活:首先我们从学生适应生活的环境说起,中山市华侨中学实行的是封闭式教学,一周放假一天。在我们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是不住校的,经过我们的问卷统计只有34.2%的学生在初中是住宿的,那么另外65.8%的学生在开学伊始就要面对适应高中的住宿生活,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要学会和宿舍的其他同学相处。在学校食宿学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衣食问题。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

2.洗完澡后,我会把换下的衣服

a、马上洗掉 b、放着,有空再洗

c、拿回家再洗 d、接着穿,脏到不能穿再洗

从统计表格中我们可以观察出有81.80%的学生可以马上洗掉衣服,这方面的适应得不错,但我们可以可以看出仍有3.90%的学生把衣服带回家洗,反映出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这部分学生则主要集中在初中时不住宿的学生中。

进入高中后,科目变多,高一就有9门功课要学习,课时增加,白天的课时加上早读有8节课要上,晚上自修三节课,和初中相比学习时间突然增加。学生面对此种状况普遍反映睡眠不足,早上第1、2节成了学生的“特困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1、开学以来,在学校我觉得 a、精力充沛 b、未感到疲劳,但也没有多余的精力

c、有点疲劳 d、很容易疲劳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42%的学生感到有点疲劳,在疲劳的状况下学习势必会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在我们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学生之所以会疲劳主要原因还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多,有很多学生是吃完晚饭洗浴后就到教室,晚修要在教室一直坐3个多小时。这些与以前初中时在家中自由的学习状况有很大差别,一些学生会难以适应。

在新的环境中会遇到一群新的同学,侨中实行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所以作为高一的新生和同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根据我们的与学生的交流,有80%的同学都能和同学打招呼,做正常的交往。学生也普遍反映进入高中后人际交往的压力不大。但很多同学会有一种浓浓的怀旧心理:认为初中的班集体凝

聚力更强。班级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和班主任老师的指导关系很大,一个擅于抓班级管理工作的班主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中让班级充满凝聚力、形成一股团结的班风和良好的学风。

侨中是省一级学校,各个学生都是自己所在初中的佼佼者,来到强手如林的班集体中,学生会发现自己从老师心目中的“宠儿”成为一般的学生,从班级的前几名成为几十名的学生,这些因素都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在强手如林中的“失落感”,尤其是在那些还没掌握高中学习方法的学生中出现,期中考试后这种情况出现的尤其明显。

到了一个新的班集体,充满着新鲜感和挑战,面对新鲜和挑战每个学生的适应情况存在着差别,在这方面比较明显的是男生和女生面对此种情况的适应心态。有13.3%的男生认为自己在新的班集体中的心态明显变强了,而只有3.4%的女生认为自己在新班集体中认为自己的信心明显变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在面对新环境心态的调整适应比女生要快些,班主任老师要注意到这点。

到了高中后,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变长,男女同学的交往时间也增多,面对这种情况男女生表先出来的反映有所不同,我们针对此设计了问题:

6、在与异性同学说话时, 我常会

a、有说有笑,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 b、能就某一话题聊几句

c、尽量避开对方眼光,随便应付一两句 d、非常紧张,说话结巴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有28.3%的学生能与异性有说有笑地进行交往,而却还有16.8%的男生则“尽量避开对方眼光,随便应付一两句”。可以看出男生在男女正常交往方面走了两个极端。班主任应特别注意对男生在男女交往中的教育。我们还可以看出仍有1.8%的学生在男女交往中会“非常紧张,说话结巴”,对于这些学生班主任要注意观察,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其心理能健康全面的的发展。

〈二〉、笼中的鸟儿要展翅高飞

中山市华侨中学的学生德育工作抓得很好,用老师们的话说:“侨中的德育工作是侨中的王牌”。侨中的德育工作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规章制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促进了侨中良好学风、考风的形成。学校在管理方面明条细款的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从早操,早读,上课,晚修到宿舍生活,可谓无微不至。明细的规定,从仪表,举止到作息时间,让学生决定有章可循。使正处在叛逆年龄期的学生有一种制度的约束,使其增强自律性,这些都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但我们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却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实习队住在学生宿舍,对学生的宿舍规定有很深的体验,舍规太严,缺乏一种人文的关怀,有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在我们和学生交流中得知:生活指导老师经常会在宿舍门口监视他们的行为,有一点不符合规定就会被扣分,有些女生不小心被扣分心理很紧张,到了宿舍就会形成一种恐惧感,严重影响了学习。高一新生正是思维活跃的阶段,但整天都被约束得很紧则不利于其全面健康地发展。对于这种严格得纪律,高一学生却不时表现出不适应,具体表现为被扣分。然后再由班主任批评教育。以分数来约束学生,使其遵守与执行。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惩罚为主的教育管理体系。学生在这种模式中,不只单单的粗心大意犯了错,如忘了关柜门,拖鞋没放好等,反而出现了一些明知故犯的错误,如带手机进宿舍,带泡面等。一方面是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是存在惩罚的环境中,出现了漠视制度的态度。

〈三〉、学海无涯

生活的适应,纪律的适应都是学习适应的基础,但学习的适应则还有其独立性。据我们与学生交流、问卷调查中发现高一新生的不适应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生在初三时

有一个中考为目标,并为之拼搏努力。来到高中后则认为高考、大学离自己还比较遥远,好似“远方的胜境”,学生还看不到自己的目标。具体的不适应表现为:学习没有计划性,只是机械地听课、做作业。只是一种机械的吸收,基本没有自己创新的思考,做完作业后则无所适从,自主学习能力差。

2.学习难度的加大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到了高中学习科目有9科,学科的难度增大了很多,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又有一定的脱节。学生普遍反映在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些学科比较吃力,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遇到问题学生不会去总结思考,只是带着一道问题去问老师,问完后再给他相同类型的问题他又不会,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强。面对学习内容难度的加大,初中的那套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应高中的学习,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同学还不知怎样去改变。初中阶段,尤其在初三,奉行“勤记、多练”的法宝,老师一遍遍地硬灌,学生一口口地强咽,将相关地知识点嚼得烂熟。上了高中,开学不久就发现,初中那套百试不爽得“法宝”突然失灵了,茫茫然无所适从,各科全线告急。对于学习方法的形成,侨中开过一次关于学习方法的全级大会,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说得太广太泛,有些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应用到自己身上,一些新的学习理念还没形成。

3.学习压力的增强。其实高一的新生很多新生内心很矛盾,一方面自己的目标还不明确,没形成自己远大的志向,另一方面受来自家长、和同学之间的竞争,造成学习压力增大,这些情况尤其出现在考试后,考试后看到同学的成绩比自己高一大截,心理就会有些不平衡,学习压力增大。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15、在学校,我常感到压力来自

a、学习方面 b、生活方面 c、人际交往方面 d、纪律方面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有82.3%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压力,表现为对考试有一定的恐惧。其原因还是对学习的认识程度不够。

4.对教学模式的不适应。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很多学生向我们反映:第一点:自己现在的成绩差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思路跟不上老师。在初中的时候,老师让学生记住某个知识点就可以,但到了高中则需要更多的思考。有时上课的一个走神就会被老师甩下,上课听不懂再自己专研则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明白,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第二点就是平行班中学生的预习做得不好,很多学生索性就不预习,造成上课不知道哪是重点、难点跟不上讲课节奏。

二、对策篇

〈一〉正确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评价自己。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个个体都有他的核心任务,有他的理想和追求,要达到这些理想和要求这就必须建立相应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相应的人际关系、自我评价、适应环境的方式。所有这些都是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考上理想中的大学就是他(她)在高中阶段最大的理想,最大的追求。要达到这个理想这个追求,他(她)首先必须学会怎样适应高中的生活,如何转变初中的学习模式,学会如何处理好同宿舍同学的关系,处理好学习和娱乐的主次问题等等。因此对于每一个高中生来说,首先要做到必须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出自己的优劣势、优缺点,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自觉、自动地学习。其次,也要客观正确地认识他人的优劣势、优缺点,多交流与合作,吸收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规律。知己知彼的同时,找准自己的位子,合理地定位自己,确立合理的目标并及时地调整目标。再次,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即多纵向比少横向比,全面地评价自己,避免一叶障目。最后,要有一种积极而富有包容的生活学习态度,失意时不气馁,得意时不嚣张,懂得关心和体谅别人,懂得正视不足,也懂得欣

赏别人。

〈二 〉学会人际交往,增强自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良好的人文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最能够促进自信心的提高。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会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当中拥有一份良好的心态,而且还会间接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人际交往的技巧可以有很多,但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来说,不需要掌握太复杂的东西,但每个人在与人交往时都要谨记真诚待人这一点。在生活上,同室相处要互相迁就,集体生活不能像在自己家那样随便,要懂得节制自己的行动,不能因为自己而影响到舍友的生活,同时也要体谅别人,大家互相迁就,宿舍生活也会其乐

-融融。在学习上,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担心因为同学的成绩上去了相比之下自己的排名就会下跌,要明白高考不是一个学校的竞技,而是全国几百万考生的竞技大舞台,只有抱有一颗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心,才能更好的走好高中三年。所以希望每一位高中生都能做到两点:1、和每一位同学都保持一种良好的朋友关系;2、每位同学都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一位好朋友,使自己的心情能得到及时地倾诉。 〈三〉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高中,课程和作业量直线上升,很多学生都抱怨时间的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定要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侨中有一整套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各位学生必须在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的基础上善于挤时间出来学习。但是无论再怎么忙,睡眠时间不能少,午睡更是不可或缺,午睡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尽可能地躺在床上睡而非趴在桌子上以免影响大脑发育。

关于如何提高睡眠质量,这里有几点建议可以供来参考。第一、睡眠要适量。我们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觉不可少睡。在很多书上都说,成年人一般每天睡7-8个小时就差不多了。可是最近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斯马斯博士指出:一个人晚上睡眠6-7个小时是不够的。他对睡眠研究的结果表明,只有8个小时睡眠才能够使人体功能达到高峰。所以什么是“适量”,主要是“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作为标准。现在的学生虽然说“减负”了,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考试压力,他们并不轻松,很多人睡眠的时间明显不足。与过去相比,实际上是明松暗紧。这实际上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是得不偿失的。我们认为,只有睡好觉,才能学习好。睡好觉并不会妨碍前程:睡眠时间必须保证!第二、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要想晚间得良好的睡眠,注意睡前三宜三忌非常重要。三宜是:睡前散步、卧室通风和有正确的睡眠姿势。除此之外还有顺应人体生物钟、调节饮食、避免噪音等等。

〈四〉合理地宣泄自己,缓解压力。宣泄是人类心理的安全阀。学会宣泄是调整心态的关键。我们知道,现在的高中生学习压力很大,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学习,一不小心很容易就给别的同学超越自己,一旦成绩跟不上或者在生活、人际交往上有什么不如意的话,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去舒缓压力,这些压力如果不及时宣泻,积少成多,有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所以宣泻压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这里建议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积极地缓解压力,即锻炼、写日记、在操场上高分贝地大喊大叫大笑、打电话、整理衣服、流泪等。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来放松自己。在学校里,我们可以选择体育锻炼这一方式,或者在有需要的时候找心理老师倾诉,甚至流泪。可能很多学生都觉得流泪是很难为情的事情,但一个人在哭过之后会有一种特别轻松的感觉,建议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用哭这种方式来宣泻自己,缓解压力。。

〈五〉学会独立,主动地适应环境。上了高中,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里过独立

的生活,从以前的凡事依赖变为事事都得自己亲自去做,而且还要尽量不妨碍到别人,这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是一考验。但独立的生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这一点在一所全封闭式教学的学校里显得尤为重要。要能够独立地生活,首先得具备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人格是支撑独立生活的柱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独立地照顾自己,独立地学习(并非排斥交流与合作)。比如,不适应某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自己多自觉地学习,主动地适应老师,而不是放弃此学科,被动地希望老师改变;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不麻烦别人,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从依赖别人的生活方式转变为独立的生活方式。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更多地从自身的角度来批判自己,依靠自己作出调整,适应环境!

结语

以上的报告是我们实习队经过交流和调查提出的一些看法,是全队成员努力的结晶,可能在有些方面还存在着不成熟,但这些都是我们最真实的想法。希望中山侨中09届学生的明天会更好,希望侨中的明天会更好。在此感谢中山华侨中学领导和教师对我们实习队在教学、生活等各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