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端午节调查报告【通用九篇】正文

《端午节调查报告【通用九篇】》

时间:

端午节调查报告(精选9篇)

端午节调查报告 篇1

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但近年来它的节日地位却正在被人们慢慢淡忘着,人们已开始忘了它的历史源流,民俗事项,今年国家不但恢复了端午节的节日地位,还实行了放假制度。本文通过对端午节一系列问题的调查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结论,希望能为端午节的复兴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端午节、传统节日、调查报告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起着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端午节已成为一个正在被人们逐渐遗忘的节日,在城市中,它已经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个速冻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还有许多人表示不知道应该怎样过好端午节。为此我做了一个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XX市居民对端午节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找出复兴端午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难点,为XX市居民过好端午节提供一个参考,同时也为国家复兴传统节日、弘扬民族精神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二、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xx年5月27日至20*年8月10日。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XX市居民,并把他们分为了四个群体:老年人、小孩、大学生、中年人(有工作的人和没有工作的人)。每个群体各取20人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同时也兼用了访谈的形式,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围绕:是否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源流、是否喜欢过端午节、是否喜欢吃粽子、端午节有些什么活动、对端午节放假有些什么感想等展开。

三、调查结果

1、老年人

在对20位老年人的调查中,只有一位退休老教师知道端午节的来源,但端午节到底是怎样一步一步慢慢转换过来他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大体知道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端午节,且知道端午节是由时令和季节变化所产生的,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个关于安全卫生的节日。

其它老人都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产生的,至于屈原之前有没有端午节则不太清楚。其次他们还知道端午节必须包粽子吃、赛龙舟、戴端午索、插艾蒿和菖蒲、喝雄黄酒,对于端午节是否还要画符驱邪或进行姻亲交往则不确定。

在调查中他们都表示喜欢过端午节,即使现在的人们只是买几个粽子回来吃吃就了事。他们认为端午节是中国人几千年前就留下来的东西,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骄傲,我们应该继续过端午节,而且还要过好它。同时他们觉得粽子很好吃,能够把他们带回到小时候的记忆里,遇甜思苦。尤其是今年国家在端午节实行放假,这样他们就有机会跟自己的子女和孙儿一起过个团圆节了,这是他们最想要的,平时都很难跟孙儿们团聚,这是一个好机会。至于端午节的活动嘛就是和家人一起出去逛逛公园、爬爬山等。

2、小孩

小孩子们一致认为端午节是因屈原而产生,这是从小耳睹目染得结果,在小孩子的影响里老师从小就教他们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著作是《离骚》,后人吃粽子、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他。在小孩子的印象中端午节除了吃几个粽子、包子、蚕豆之外再没有其它东西,而这些东西平时都可以吃到,没有什么稀奇的,况且这些东西跟过年吃的大鱼大肉比起来差多了,也不及零食好吃,所以小孩子们并不喜欢过端午节,对他们来说既没有好吃的,也没有好玩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节又叫娃娃节,在古时候是专门供小孩子玩乐的一个节日,只是现在已完全没有这个概念了。

今年的端午节放假,这对小孩子们来说是再开心不过的了。在城里上学压力很大,他们平时根本没有玩的时间,每天都在学校学到很晚,周末还要补课,童年的美好时光基本都是在教室里渡过的。今年端午节的放假为他们沉重的读书生活带来了一丝乐趣,他们可以跟着父母一起去郊外游玩、烤烧烤,也可以约几个小朋友一起去逛街、游玩。端午节的放假使孩子们对它产生了一丝好感。

3、大学生

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是时代进步的未来,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但很可惜,在我所采访的大学生中对端午节历史源流一清二楚的人并不多,知道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端午节的占一半,认为端午节是因屈原而产生的也占一半。这足以可见现代大学生读书之少和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

其次对于如何过好端午节,他们已没有更多的想法,除了吃粽子、插艾蒿和菖蒲、赛龙舟,况且赛龙舟在云南根本就不适用。至于端午节其它的民族活动事项他们已经淡忘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比如说古时候端午节要进行姻亲交往、要画符驱邪等,这对他们来说无法想象,且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与现在毫无关联,尽管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民俗事项,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象征,但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吃粽子是一件可有可无得事。远离家乡,一个人吃粽子根本毫无乐趣,况且粽子一点也不好吃,尤其是食堂里的粽子,让你无法再多看一眼。对于大学生来说,端午节除了能见到粽子,其它的民俗事项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对端午节的感情是最薄弱的。

今年端午节实行放假,但对我们的大学生来说意义不大,因为大学生学习压力较小,课程也相对较少,放假与不放假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如果不放假,他们基本会忘了这个传统节日的存在。

4、中年人

⑴有工作的人

在所展开调查的人当中,85%的人对端午节的历史源流问题一无所知,只知道端午节跟屈原有关,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对于端午节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他们感到不可思议,很多人都已淡忘了端午节的真正历史由来,只单纯认为它与屈原有关,甚至认为是因为屈原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死才慢慢形成额端午节。俗语都说水到渠成,但中国人的大众却不是这样,通常是水还没到,渠却已经形成了。端午节就是这样,后辈人没有仔细听取前辈人的讲解便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囫囵认为端午节是因为屈原的死才产生。

至于是否喜欢过端午节他们已没有太多感想,并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节日。因为在这个节日里即没有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玩的东西,尤其在今年之前,国家没有实施放假政策之前,可以说是一点意思都没有。其它节日不管怎么说都蕴含着一定的精神和意义,唯独端午节,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蕴含了爱国主义的思想,但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和平的社会里,忠君爱国、为国捐躯似乎离我们有点远,与其它节日欢快、团圆的气氛有点不一样,这不禁让人们怀疑它是否算个节日。另外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吃粽子根本没有任何意义,50%的人在端午节并不吃粽子。

最后对于这部分工作的人来说,今年端午节放假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幸运,同时也是一种惊奇。幸福的是可以不用去上班,同时还可以拿到工资;幸运的是他们从没敢奢望的端午节既然会放假;惊奇的是国家现在怎么突然重视端午节、重视传统节日了。总体来说他们对端午节的放假很满意,也支持端午节的复兴。

⑵没有工作的人

对于这部分没有工作的人,我调查对象主要是以家庭主妇为主,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她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服侍老人、照顾小孩、做好家务。这部分人都不知道端午节的真正由来,同样只知道它与屈原有关,一位被访者甚至说:端午节既然是为纪念屈原的,那应该是江浙那一带过才对,我们为什么要过呢,这个节对于我们来说它就不算过节日。

对于是否喜欢过端午节,这部分人选的答案都为一般。喜欢的是端午节再怎么说也算一个节日,比起平淡的日子来说它还是好的,粽子尽管不是非常美味,但它毕竟一年才能吃一次,能让家里人吃上自己煮的粽子也是件开心的事;不喜欢的是这个节比起其它的节日来说气氛不过热闹隆重。其次过节就意味着要做很多好吃的东西,要去街上买过节的货物,对于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现在的市价,柴米油盐样样都贵,样样都要花钱,所以他们不是特别乐意多个节日出来,也不是特别有信心过好端午节。

但对于端午节放假她们是非常乐意的,因为丈夫可以歇一歇,孩子也可以喘口气,其次全家人能够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件很难得而又令人开心的事。

四、结论

(1)、不了解端午节的历史由来及传承。

经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端午节的历史由来和传承知之甚少。他们只是大体知道这个节日是为纪念屈原而产生,并且在这一天要吃粽子,至于什么时候产生、产生的原因则一概不知。大部分人甚至认为端午节是屈原死了之后才慢慢形成的。

(2)、不知道怎样过好端午节

在调查的人当中,很大一部分人表示不知道怎样才能把端午节过好。在他们的认知里,过端午节就是吃几个粽子、包子、芽豆,仅此而已,而粽子又不是什么特别美味的食品,尤其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吃的东西很多,没有人会等待着吃粽子,它会慢慢成为一种象征物而不再是食品,所以即使人们很想过好端午节,但却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他们早已忘了端午节的民俗事项活动。

(3)、不知道端午节真正蕴含的意义和精神

在调查的人当中,90%的人认为端午节的历史意义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产生的,里面包含了忠君爱国、为国捐躯的精神,这是后来人赋予端午节的意义,并不是端午节与生俱来的意义。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是这样,本来是随四时变化而产生,但慢慢的便与历史人物结合了,再慢慢的人们便自行认为节日是因历史人物而产生,重新赋予节日以新的意义和精神。

(4)、媒体在端午节复兴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知道现代人对端午节的认识是多么的狭隘,我们已经忘了很多的端午节民俗事项活动,甚至还望了端午节真正的历史起源,是时候重新温习我们的传统节日了。我们要想恢复端午节四大传统节日的地位,要想过好端午节,了解它的的'历史传承是理所当然的,而怎样才能使端午节的历史传承被普通大众所认知,所接受,我认为媒体理应义不容辞。

端午节调查报告 篇2

今年端午节放了三天假,而在端午节那天,我去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考试———全国英语等级,我报考的是英语二级。

端午节一大早,我就赶往我学英语的地方。一看,人还挺多的。我挤入人群中,在老师那里领了准考证。虽然之前进行过考前培训,但亲临现场时,还是不免有一些紧张。我和妈妈去看了一下考前通知。等了一会,终于到了拆封试卷的时候了。Sunny老师亲自拆封从北京运来的试卷。这时,我不免有些紧张和好奇,我想去看一下试卷。试卷拆封了,我们拿着准考证依次进入考场,我的考号是02号,自然坐在了第二个位置。老师宣读考试规则,就发试卷了。看试卷的那一刻,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一看试卷,哎!还比较简单嘛。可谁知听力考试的题目虽然题型简单,可都是形音相近的。录音开始时第一个单词我就没有听清是mouse还是mouth。想想看,应该是mouth,我就选它吧。后面的题目比较简单,我都会做。可谁知句子改错的那一题,我将改过后的句子都写在后面的横线上,等我做完了,监考老师却说那题只用写错误的部分!什么?题目中又没说,后面还留那么大的空!我都写了,怎么改?划了?不行,不整洁。可不划掉又怎么办呢?算了,划了吧,我只好下定决心划掉了多余的英文单词。

听力和笔试考完后,还要考口语。我想起培训时老师对我说口语的文章或图画大多数都是书本上的,于是休息的十分钟我就把书上已经学过的文章都看了一遍。开考了,我的考号是002,所以第二个就是我,马上就该轮到我了,我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考砸了。一会儿,一号就出来了!好,该我了。口语考试是随机抽试卷考试,抽到哪张考官就问哪张的问题。我想了想去抽,抽中了A卷。我进了考场,考官开始问问题。哈哈!怎么都是“早上好”之类的?我正庆幸呢,后面的题就开始难了。最后让我描述图画里的内容。我看了看,怎么也看不懂一只鸟在树下,头上顶一个石头,旁边还有一个石头。这是书上的吗?不是啊,算了,我乱说几句,应付过去了。

考试结束后,我心里真是乱成一团,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口语。晚上妈妈散步时遇到了Sunny老师,才知道那道题是还没有学过的课文中的,不过我已经通过了。听了这番话,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这次考试真令我终身难忘!不管考得怎么样,我都无所谓,毕竟是一次人生经历,下次再遇到这种考试,我想我不会再害怕了!

端午节调查报告 篇3

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随着西方外来文化慢慢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渐渐那些五千年的路云与月被人拨去,留下西方现代霓虹。近年来它的存在正被人们慢慢淡忘。通过对端午节一系列问题的调查呼吁人们重视中国传统节日。

一、调查目的

了解太原居民对端午节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呼吁人们重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调查说明

①调查时间:20xx年6月2日

②调查对象:不同年龄段的太原居民

③调查方法:访谈法

三、调查过程

采访者(a):陈宇鑫

采访对象(b):三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士

部分访谈记录如下:

a:您好,可以打扰您一些时间吗?我有一些关于端午节的问题想要问您。

b:当然可以。

a:您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b: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吧。

a:那你还知道一些具体的情况吗?

b:这个啊……不太清楚。

a:端午节将近,您准备怎样过端午节呢?会自己在家包粽子吗?

b:不会,太麻烦了。现在都是在超市买一些吃。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粽子都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平时想吃也可以买到不一定在端午节吃。

a:那端午节您是怎样过的呢?

b:端午节放假就带着孩子出去玩玩而已。

a:那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或者传统活动。

b:哦吃粽子赛龙舟插菖蒲之类的吧,我们平时都没有机会去做。

a:其实端午节是有很多习俗的,并且它们都十分有意思,例如,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和您的家人一起做,这样可以增进彼此感情。今年汾河公园就有赛龙舟的活动您可以和家人一起去观看。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义务去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下去发扬起来,所以需要每一个人的加入,希望您能成为其中的一员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谢谢您。

b:好的,我会好好过这个端午节的。

四、结论

(1)、人们不了解端午节的历史由来及传承。

(2)、人们不知道怎样过好端午节

(3)、人们不知道端午节真正蕴含的意义和精神

五、建议和措施

对于我们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将传统文化用一种合理的方式输送给现代人

2.用一种合时合宜的方式引导当代人去接触传统文化并学习发扬传统文化

3.对我国传统节日,政府应该提高其重视力度

4.努力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5.吸收西方外来文化的精华.增强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力

相信传统节日文化所面临的危机是暂时的,通过全民全面的努力,传统节日文化必将在可预见的将来赢得再一次的辉煌。

六、感悟与体会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是烙印在骨子里面的传承,现代人要做好传统节日的保护和承接。但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参与。但应以政府为主导,应该充分发挥其文化管理与服务功能,提供节日文化资源,创造环境,积极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节日观和行为参与方式。在时代变迁和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之下,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的冲击的确已经成为事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出于各种原因而对西方节日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大大超出了对待本国传统节日的热情。教育工作者要引导人们更好的继承和创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和吸取西方节日文化中有益的部分。要使人们树立起一种健康的节日文化观和消费观。

端午节调查报告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眼看着马上就要过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我们家也不例外,面对着端午节的各种各样的习俗,我不由得起了好奇心,于是我们对端午节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端午节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端午节的历史。

3,通过各种途径,搜索端午节的习俗。

三.人员分工

第一小组 调查端午节的由来

第二小组 调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第三小组 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第四小组 寻找中国文人写下有关端午节的诗词

老师 整理,汇编各种资料

第一小组 调查端午节的由来

第二小组 调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第三小组 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第四小组 寻找中国文人写下有关端午节的诗词

老师 整理,汇编各种资料

.结论

1.端午节的介绍: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英文为Dragon Boat Festival 、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

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

传统节日。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1]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2.端午节的规定: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xx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xx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九月三十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五.研究体会

目前,我们的成长环境日趋复杂。西方文化的渗入,在同学们当中掀起了一股来势不小的崇洋潮,着洋装、吃洋餐、过洋节。不少同学对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情有独钟,却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扫墓祭祖的清明、悼念爱国先人的端午、阖家团圆的中秋、登高敬老的重阳不屑一顾。为了让同学们重新认识自己祖国的传统节日,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我们决定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及由来进行研究调查。

端午节调查报告 篇5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这是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描写端午佳节热闹场面的诗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的说法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插菖蒲、喝雄黄酒、进行龙舟竞赛等活动。如今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节习俗承袭下来,并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时候,却有人呼吁“莫让端午节变成粽子节”,还有人感慨“端午依旧过,粽子在飘香,龙舟在疾驶……除了这些端午还剩下些什么?”

近日,一项关于端午节的网络调查显示,62.51%的被调查者认为,人们自己忽视了端午传统,不够重视。有37.49%的人认为,端午的商业味太浓了。有41.81%的人在端午节最想做的事是在家休息。

事实上今年的端午节活动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各地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状况。在南方,特别是屈原故乡所在的湖北省,以及联合启动端午申遗的一些省市,端午节活动热闹非凡。在湖北秭归端午文化节的重头戏是龙舟比赛,一些选手的帽子还用竹子和笋叶编织三只小鸟,象征着屈原的妹妹呼唤哥哥回来。在武汉东湖之滨,一群身着汉服的大学生向屈原像行祭祀大礼。而在我国其他的一些地方,端午节活动则更多与吃粽子有关,例如各地举行的包粽子大赛,其中南京和专门举办了外国人包粽子大赛。而对于一些上班族来说,趁着端午小长假去周边旅旅游是最重要的。端午节已经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速冻的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它文化意义知之甚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调查:九成学生只知端午吃粽子成年人嫌过节单调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到底该如何普及?

粽子节快乐!昨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但许多中小学生见面的第一句祝福语却用粽子来代替。

27日,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就中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九成以上学生的心中,吃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全部内容。

如何过端午知之甚少

这项调查在我市字水中学、朝阳中学等5所中学的1000多名初中学生中进行。对于端午节的来历,学生们显得并不含糊,都表示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吃粽子则是为了“让屈原的尸体在河里不被鱼吃掉,所以把粽子丢在河里”。

但对于如何去过这个传统的节日,学生们则表现出困惑来。他们能列举出的过节内容少得可怜,90%以上的学生只能列举出吃粽子、划龙舟这两样,挂陈艾、喝雄黄酒等少数几种课本上见过的方式,也很少有学生能答出来。

在调查中,对于“你希望怎么过端午节”这个问题,有65%的学生回答说:“吃粽子,在家和父母一起过节”;17%的学生回答:“可以出去到处游玩”;还有14%的学生回答:“希望多放几天假,少布置点作业”。

端午有更多文化内涵

“学生们对端午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肤浅的书本知识上,对过端午节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却很模糊。”华夏国学研究院院长黄明超先生说,从收到的1000余份调查问卷中,发现大多数孩子对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有一定了解,但明显是来自于课本,在生活中难以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黄明超说:“端午节可以放假,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吃粽子,是孩子们喜欢端午节的主要原因,但端午节绝不应该只是这些内容,这个流传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成年人也嫌过节单调

其实不只是中小学生对端午节的感受停留在粽子上,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同样如此。

“一早起来上网,看到韩国人进行端午祭的新闻,心里感到酸酸的。”家住江北长安丽都1-21-3的黄先生说,“人家过传统节日,有盛大的仪式和丰富的内容,而我们的节日,现在连划龙舟都很难看得到了,大家到商场去买点包装精美的粽子就算是过节。”

36岁的王开玲女士老家在四川达州,她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是这样过端午节的:一早起来母亲就会给她手上系上一条五彩线,再挂上一个香包,然后和小伙伴一起上山摘指甲花,将手指涂得红红的。那时,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上菖艾,下午去河边看赛龙舟,晚上回家妈妈熬艾草水给她洗澡。“现在想起来都暖暖的,但是在现代社会里,很多东西似乎都难以实现了。”

端午节申遗下半年有结果

今年端午节还有一层不同意义——以屈原故里湖北省为主体,我国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全面展开,今年下半年就将有结果。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昨天采访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江清和。

江清和称,现在相关的申报资料已经递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下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评审,并公布结果。据悉,端午节申报的主要内容包括:节日习俗的内容,比如端午节挂艾叶,挂菖蒲;祭祀等方面的习俗,以及体育游戏竞技的活动。

本次申报的遗产名称是“中国端午节”,内容实际上是由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组成,分别是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以及湖南汩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申报材料由三省联合“打包”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端午节你是如何度过的?

今年是我国第二个端午节假期,你是如何度过这个假期的?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遗程序。目前该项目已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申报表,进入初评阶段。你是怎么度过这个节日的?《国际先驱导报》联合新浪网展开调查,欢迎你的参与。

端午节调查报告 篇6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

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游百病

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端午节调查报告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端午节到了,大家都开开心心吃着粽子。一个同学开玩笑说:“这么好吃的粽子,肯定每个人都喜欢吃。”有一次听爸爸说,端午节其实是来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我很好奇,于是,我对端午节的来历和粽子的由来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在网上了解。

2、访问家人,同学。

3、在书或报纸上看有关新闻、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访问对象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备注查阅教材课本调查报告的写法参照五年级语文课本下册,p128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格式。网络查询及查阅报刊百度一搜、潇湘晨报端午节的来历及传说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传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咨询请教爸爸妈妈粽子的种类和包法

1、主要原料:粽叶、糯米。

2、不同味道的粽子:白粽子、腊肉粽子、鲜肉粽子、桂圆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红枣、绿豆、红豆、花生粽子等等。

3、制作和包扎方法:略四、结论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春秋战国时期,秦军攻破楚国京都,楚国快要灭亡时,爱国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含恨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为了不让那些鱼虾鳖蟹吃掉送给屈原的食物,人们就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并把送粽子的船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调查报告 篇8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5、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6、游百病

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7、类似还有饮雄黄酒

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调查报告 篇9

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但近年来它的节日地位却正在被人们慢慢淡忘着,人们已开始忘了它的历史源流,民俗事项,今年国家不但恢复了端午节的节日地位,还实行了放假制度。本文通过对端午节一系列问题的调查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结论,希望能为端午节的复兴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端午节、传统节日、调查报告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起着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端午节已成为一个正在被人们逐渐遗忘的节日,在城市中,它已经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个速冻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还有许多人表示不知道应该怎样过好端午节。20xx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成功激起了我们对端午节的重视,尤其是今年,国家把端午节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并实行了放假制度。那么今年的端午节和往年会有什么不一样呢?为此我做了一个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

了解XX市居民对端午节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找出复兴端午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难点,为XX市居民过好端午节提供一个参考,同时也为国家复兴传统节日、弘扬民族精神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二、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 20xx年5月27日至20*年8月10日。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XX市居民,并把他们分为了四个群体:老年人、小孩、大学生、中年人(有工作的人和没有工作的人)。每个群体各取20人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同时也兼用了访谈的形式,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围绕:是否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源流、是否喜欢过端午节、是否喜欢吃粽子、端午节有些什么活动、对端午节放假有些什么感想等展开。

三、 调查结果

1、 老年人

在对20位老年人的调查中,只有一位退休老教师知道端午节的来源,但端午节到底是怎样一步一步慢慢转换过来他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大体知道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端午节,且知道端午节是由时令和季节变化所产生的,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个关于安全卫生的节日。

其它老人都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产生的,至于屈原之前有没有端午节则不太清楚。其次他们还知道端午节必须包粽子吃、赛龙舟、戴端午索、插艾蒿和菖蒲、喝雄黄酒,对于端午节是否还要画符驱邪或进行姻亲交往则不确定。

在调查中他们都表示喜欢过端午节,即使现在的人们只是买几个粽子回来吃吃就了事。他们认为端午节是中国人几千年前就留下来的东西,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骄傲,我们应该继续过端午节,而且还要过好它。同时他们觉得粽子很好吃,能够把他们带回到小时候的记忆里,遇甜思苦。尤其是今年国家在端午节实行放假,这样他们就有机会跟自己的子女和孙儿一起过个团圆节了,这是他们最想要的,平时都很难跟孙儿们团聚,这是一个好机会。至于端午节的活动嘛就是和家人一起出去逛逛公园、爬爬山等。

2、 小孩

小孩子们一致认为端午节是因屈原而产生,这是从小耳睹目染得结果,在小孩子的影响里老师从小就教他们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著作是《离骚》,后人吃粽子、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他被驱而跳泊罗江这件事。在小孩子的印象中端午节除了吃几个粽子、包子、蚕豆之外再没有其它东西,而这些东西平时都可以吃到,没有什么稀奇的,况且这些东西跟过年吃的大鱼大肉比起来差多了,也不及零食好吃,所以小孩子们并不喜欢过端午节,对他们来说既没有好吃的,也没有好玩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节又叫娃娃节,在古时候是专门供小孩子玩乐的一个节日,只是现在已完全没有这个概念了。

今年的端午节放假,这对小孩子们来说是再开心不过的了。在城里上学压力很大,他们平时根本没有玩的时间,每天都在学校学到很晚,周末还要补课,童年的美好时光基本都是在教室里渡过的。今年端午节的放假为他们沉重的读书生活带来了一丝乐趣,他们可以跟着父母一起去郊外游玩、烤烧烤,也可以约几个小朋友一起去逛街、游玩。端午节的放假使孩子们对它产生了一丝好感。

3、 大学生

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是时代进步的未来,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但很可惜,在我所采访的大学生中对端午节历史源流一清二楚的人并不多,知道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端午节的占一半,认为端午节是因屈原而产生的也占一半。这足以可见现代大学生读书之少和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

其次对于如何过好端午节,他们已没有更多的想法,除了吃粽子、插艾蒿和菖蒲、赛龙舟,况且赛龙舟在云南根本就不适用。至于端午节其它的民族活动事项他们已经淡忘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比如说古时候端午节要进行姻亲交往、要画符驱邪等,这对他们来说无法想象,且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与现在毫无关联,尽管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民俗事项,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象征,但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吃粽子是一件可有可无得事。远离家乡,一个人吃粽子根本毫无乐趣,况且粽子一点也不好吃,尤其是食堂里的粽子,让你无法再多看一眼。对于大学生来说,端午节除了能见到粽子,其它的民俗事项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对端午节的感情是最薄弱的。

今年端午节实行放假,但对我们的大学生来说意义不大,因为大学生学习压力较小,课程也相对较少,放假与不放假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如果不放假,他们基本会忘了这个传统节日的存在。

4、 中年人

⑴有工作的人

在所展开调查的人当中,85%的人对端午节的历史源流问题一无所知,只知道端午节跟屈原有关,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对于端午节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他们感到不可思议,很多人都已淡忘了端午节的真正历史由来,只单纯认为它与屈原有关,甚至认为是因为屈原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死才慢慢形成额端午节。俗语都说水到渠成,但中国人的大众却不是这样,通常是水还没到,渠却已经形成了。端午节就是这样,后辈人没有仔细听取前辈人的讲解便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囫囵认为端午节是因为屈原的死才产生。

至于是否喜欢过端午节他们已没有太多感想,并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节日。因为在这个节日里即没有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玩的东西,尤其在今年之前,国家没有实施放假政策之前,可以说是一点意思都没有。其它节日不管怎么说都蕴含着一定的精神和意义,唯独端午节,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蕴含了爱国主义的思想,但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和平的社会里,忠君爱国、为国捐躯似乎离我们有点远,与其它节日欢快、团圆的气氛有点不一样,这不禁让人们怀疑它是否算个节日。另外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吃粽子根本没有任何意义,50%的人在端午节并不吃粽子。

最后对于这部分工作的人来说,今年端午节放假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幸运,同时也是一种惊奇。幸福的是可以不用去上班,同时还可以拿到工资;幸运的是他们从没敢奢望的端午节既然会放假;惊奇的是国家现在怎么突然重视端午节、重视传统节日了。总体来说他们对端午节的'放假很满意,也支持端午节的复兴。

⑵没有工作的人

对于这部分没有工作的人,我调查对象主要是以家庭主妇为主,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她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服侍老人、照顾小孩、做好家务。这部分人都不知道端午节的真正由来,同样只知道它与屈原有关,一位被访者甚至说:端午节既然是为纪念屈原的,那应该是江浙那一带过才对,我们为什么要过呢,这个节对于我们来说它就不算过节日。

对于是否喜欢过端午节,这部分人选的答案都为一般 。喜欢的是端午节再怎么说也算一个节日,比起平淡的日子来说它还是好的,粽子尽管不是非常美味,但它毕竟一年才能吃一次,能让家里人吃上自己煮的粽子也是件开心的事;不喜欢的是这个节比起其它的节日来说气氛不过热闹隆重。其次过节就意味着要做很多好吃的东西,要去街上买过节的货物,对于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现在的市价,柴米油盐样样都贵,样样都要花钱,所以他们不是特别乐意多个节日出来,也不是特别有信心过好端午节。

但对于端午节放假她们是非常乐意的,因为丈夫可以歇一歇,孩子也可以喘口气,其次全家人能够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件很难得而又令人开心的事。

四、 结论

(1)、不了解端午节的历史由来及传承。

经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端午节的历史由来和传承知之甚少。他们只是大体知道这个节日是为纪念屈原而产生,并且在这一天要吃粽子,至于什么时候产生、产生的原因则一概不知。大部分人甚至认为端午节是屈原死了之后才慢慢形成的。

(2)、不知道怎样过好端午节

在调查的人当中,很大一部分人表示不知道怎样才能把端午节过好。在他们的认知里,过端午节就是吃几个粽子、包子、芽豆,仅此而已,而粽子又不是什么特别美味的食品,尤其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吃的东西很多,没有人会等待着吃粽子,它会慢慢成为一种象征物而不再是食品,所以即使人们很想过好端午节,但却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他们早已忘了端午节的民俗事项活动。

(3)、不知道端午节真正蕴含的意义和精神

在调查的人当中,90%的人认为端午节的历史意义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产生的,里面包含了忠君爱国、为国捐躯的精神,这是后来人赋予端午节的意义,并不是端午节与生俱来的意义。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是这样,本来是随四时变化而产生,但慢慢的便与历史人物结合了,再慢慢的人们便自行认为节日是因历史人物而产生,重新赋予节日以新的意义和精神。

(4)、媒体在端午节复兴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知道现代人对端午节的认识是多么的狭隘,我们已经忘了很多的端午节民俗事项活动,甚至还望了端午节真正的历史起源,是时候重新温习我们的传统节日了。我们要想恢复端午节四大传统节日的地位,要想过好端午节,了解它的的历史传承是理所当然的,而怎样才能使端午节的历史传承被普通大众所认知,所接受,我认为媒体理应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