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全文阅读【最新3篇】》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古代汉族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易经全文阅读【最新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什么是易经 篇1
第一节何谓《易经》
“易经”是我国古老的经典,被称为“天书”。是由学问与术数两大部分组成,内容涉及到哲学、历史、军事、医学与民俗等多个方面。其中,易经中的道家术数经历代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四柱、八卦、六壬、奇门遁甲、太乙神数、梅花易数、紫微斗数、面相、手相、星相等术数均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可以说,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易经》是千古奇书,万经之王,绝世名著。古人运用《易经》学会了仰视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用于探索未知宇宙,人生变化的大道理,所谓的“究天人之际,能古今之变”。《易经》中的八卦内容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由八卦而推出六十四卦,每一卦实际上是符号“—(阳)”和“--(阴)”的累加变化而成。“—”代表阳、刚、男、强和奇数1、3、5、7、9等,象征积极的事物;“--”代表阴、柔、弱和偶数2、4、6、8、10等,象征消极的事物。阴阳奇偶的变化,代表了事物“象”与“数”的各种内在联系。
第二节六十四卦来源
1、宇宙生阴阳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阴阳最早是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后来古人发现自然中任何事物都有着相对的两面。如山有阴面和阳面,人有男人和女人,月有圆和缺,日有白天和黑夜,年有寒冬和炎夏……现代科学又发现磁场有南极和北极,却此消彼长,此进彼退,并且在某些条件下一方还可向对立面转化。这种动态的平衡,正是天地运行的重要规律。由此,古人认为世界就是由阴阳两部分组成的,它们相互依存、对立、转化,维持宇宙的平衡。但如果阴阳不调,就会出现不好的结果。
2、阴阳生太极
太极是阴阳循环,动中有静,你中有我的综合表达图示。
3、太极生两仪
关于两仪,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计有七说:一说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
4、两仪生四象
关于四象,四象的说法更多,如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东、南、西、北;春、夏、秋、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金、木、水、火……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已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5、四象生八卦
何为八卦?概括地说,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而八其本初指的是“八种基本图形”,用“-”代表阳,用“--”代表阴,每卦由六爻组成。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沼泽。
6、八卦相荡生六十四卦
八卦两两相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与人事现象。时至今日,八卦依然影响着当代许多科学。据说,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也是受了八卦的启发。八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宇宙间的一个浓缩了的高级“信息库”。利用它可以推演出许多事物的变化,预卜事物的发展。
7、六十四卦的起卦,卦辞的意义
文王潜心研究八卦,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础之上琢磨推演,开始了自己的发现和创造。他把世上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事物,抽象为阴阳两个基本范畴;把刚柔相对,变在其中,作为自己对世事和人生的基本看法;他将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周文王在进一步深研八卦的时候,细心回想古代的历史故事,精心总结生活经验,并把这些练化为自己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仅具有研判性的说明,还有了现实的预测之功,如果说“卦辞”是每一卦即每一种情况总述的话,那么“爻辞”就是每一卦即每一种情况的具体变化。总述加上六十四条卦辞和三百八十四条爻辞,总计四百四十八条。据查证,周公对于《易经》最大的贡献就是“作爻辞”。《易经》中一卦共六爻,即由六个符号组成,每爻都有一个意思,表达这个意思的文辞叫做爻辞。一卦有六爻,故有六条爻辞。在卦辞下,六条爻辞有“九”“六”作为爻题,阳爻称九,阴爻称六。需要说明的是一卦六爻均是自下而上。结合前面讲周文王的时候,人们不难理解,爻辞就其内容来看,都是源于对生活的总结和提练。再者,周公奠定了《易经》的仁义观,甚至其本身也成为了仁德的化身。《易经》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于国事而言,周公摄政长达七年之久,依然还政于民而北面称臣,于德性而言,周公礼贤下士。甚至到了一听说贤士来访,丝毫不敢怠慢竟然会吐下嘴中的食物来接待。
8、如何利用易经预测?
《易经》具有一定预测的功能。《易经》中的八卦是用几种简单的符号组成卦象,根据卦象的千变万化和时空作用的结果,来预测和判断世间万物万事的发展规律,由此得到准确的结果。八卦预测术中基本又分为两大派别,其中一派由西汉时期的大易学家京房先生创立,由清朝王洪绪先生总结和传播下来的,被称为“纳甲法”的六爻预测术。另一派上由北宋时期大哲学家邵康节先生总结创立,被称为“梅花易数”的六爻预测术。
9、总结
《易经》诞生于三千年前,从伏羲八卦算起,易学的起源,最少也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哲学的基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法归宗。易乃中国文化之源,诞生于甲骨文之前,是我们的祖先对待天文、地理、历史和生活环境的经验写照。因易而成道、儒、释,道学崇尚自然,儒家崇伦理,释佛崇尚觉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系辞云:“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修”……因易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一脉相传,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周易》以其六十四卦象和卦爻辞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系统,具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卦象的设计和某些卦爻辞显示出,《周易》已经具有以圆道为特征的整体系统观念,而且对于系统运动的规律性也有了最初的了解。第一,整体性把握。第二,建构关系与结构。第三,呈现全息系统。另外《周易》中的“易”可理解为三点:(1)变易;(2)简易;(3)不易。变易指的是运动的绝对性,即万事万物没有绝对处于静止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简易,是《易经》又一重要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而且简单。不易,即指的是变化着的事物背后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即万变不离其宗。
第三节《易经》与风水
在学术领域,《周易》把其核心内容“阴阳五行”的理论贯穿始终,其它一切思想可以说都是围绕它而构建的。而风水把山形水势归纳成环境的“气场”,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构成,并分为阴和阳两大类,它认为宇宙间所有关于人的一切事物都可能成为影响我们自身发展的一种环境,而且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分成五个行列,并隐藏着五种性质,所有无形的五种性质都是寄存在一切有形的事物中,并主宰着这一切有形之物,就像人的思想和灵魂主宰着人的肉体一样。从狭义上讲,相学从人的形象与气质归纳出人的命运特点;从广义上说,风水把宇宙间一切有形体分为形与气,而形与气之间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影响,最后归到统一的自然环境中。如何处理好物质与人类的和谐关系,是《周易》地理风水学的重点,其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与现代建筑学提倡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理念是一致的。
而早在几千年前,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中国的先哲们就开始了对生存环境的研究。从河图络书的出现到后天八卦的推演,都是先哲们对世界的理解。之后风水术的发明和推广,更是古人对天人合一理想的追求。风水术从此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无论婚丧嫁娶、居家经商,中国古人的生活都脱不开风水的影子。下至平民百姓,上到帝王将相,无不对风水充满了尊敬。历代朝廷设立了专门的风水机构,将风水大师安排到司天监,他们不仅负责为朝廷及皇家查看各种建筑和陵墓的风水,还管理天文历法、农事气象。由此可知,这些被朝廷看重的风水大师们,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精英。而风水也不能简单地用迷信来一竿子打倒,其中那些充满宇宙科学观的超前认识,如今被现代科学一一证实。
风水学其实就是古代先哲们总结自然规律的同时,在自己生存环境中的运用。古代先哲们认为无论是天上的星体,还是地上的山河,凡是自然万物就都有生命,并拥有不同的属性。这些属性之间能够相互生克制化,只要善于使用这些原理,就能制造出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进入所谓的天人合一境界。
风水并不是那些很玄的听不懂的术语。在生活中,或许就是一些花盆、鱼缸的摆放,一些颜色的搭配,一些禁忌的避免。其实即使不用风水之说,我们也总在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的环境变得更为舒适,人们也都愿意呆在感觉舒适的环境中,这些不自觉的风水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通过更为系统的风水调理,能使环境最大限度地适合人类的需要,甚至是适合个人的需要。处在经过风水调理的环境中,不仅能调动人自身的能力,还会使周围的人更愿意接近,并向其提供更多的机会。
为了让中国古代的风水智慧能轻轻松松地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我本人尽量用更生活的语言来解读《易经》、解读风水。听完这两节课以后,即使一个不懂风水的人也能因此轻易改变自身环境中不利因素,趋吉避凶。对于想了解风水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两节课对风水原理的介绍和具体的分析一窥风水的门径。
风水中讲究藏风得水以聚气,风水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气”留在居所之内,从而让这种气对人产生有益的影响。但“气”究竟是什么,直到明清时期,理论界都没有明确的解释。目前,一些了解现代科学的人士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气就是微波。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家奖颁给了两位美国的射电天文学家,因为他们发现了宇宙创生时期所发生的信息。这两位科学家发现,在宇宙创生时,太空中充满了微波辐射,即看不见的光。由于它们诞生在天地之始,又有能量,所以被称为万物之母。而在风水中,所谓的气,又叫生气,是让万物萌发生机的物质。这样的解释让“气”与微波发生了联系。
事实上,风水学中认为生气旺盛的地方,都是能有效接收微波的地方。风水中一些化解煞气的方法,又与微波的性质有很强的联系。有研究发现,气功之气,其实就是一种微波,而气功之气与风水之气有着本质的`联系。
所以,很多风水师都认为,所谓风水,其实就是寻找和制造能对人体有益的微波合理聚集的场所。
现代科学发现,微波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微波同样对人体有益。微波辐射4080兆赫频率正好能穿透人体的皮下组织,进入人的筋肉之间,它能增强人体的气血运行,这使微波对人体某些疾病的治疗功效显著。现代医疗不仅用微波诊断疾病,还用微波治疗疾病。
地球物理学指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体,其区位不同,磁场强度也不同,对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在日本的中部、中国的四川和贵州等地,由于地球的磁场强度特别高,这些地方的人就不容易长高。
另外,在地球的内部,各种元素也会产生不同方位和强度的热能、磁场、地电场、重力场以及各种放射性物质。在地表、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微生物等,都有属于自已的场信息,并能影响周围的物体。这些不同类型场,会对人体的细胞组织产生有益或有害的作用力,从而对人产生影响。
风水学用数千年的经验和理论来判断某个区域点位是否利于人的生活、健康的发展,其中的很多规律和原理都与现代地球地理学是相通的。
对此,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查理森·威尔海姆曾感叹说:“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时代,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带给我们巨大冲击的这次革命,实在受惠于中国古代的伟大经典《易经》,《易经》中包含的信息论思想,不仅启发我们的科学家创造出了计算机,而且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日常生活的决策指南。
风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易经》,风水可以说是一门由天文地理环境磁场等多种学术组合而成的玄学。本身与封建迷信无关,是靠理性分析,有数得计的一门学问,亦属环境心理学。换句话说,周围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心理,运气也会跟着改变。风水可籍由方位、颜色及各种摆设来改善环境。但在改变风水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过于讲究形式而忘了让心情跟着改变。
但不管环境再怎么改善,若心理没有变化,人的流气是不会有所改变的,觉得风水没什么效果的人,何不利用此次机会,体验一下所谓有“心灵风水”。
现在,人们正忙于买房、买车,而买房跟风水有很大的关系。例如:
一楼、六楼属于北方,属水,相宜生肖:鼠、虎、兔、猪。
二楼、七楼属于南方,属火,相宜生肖:牛、龙、蛇、马、羊、狗。
三楼、八楼属于东方,属木,相宜生肖:虎、兔、蛇、马。
四楼、九楼属于西方,属金,相宜生肖:鼠、猴、鸡、猪。
五楼、十楼属于中央,属土,相宜生肖:牛、龙、羊、猴、狗。
买车跟风水也有很大关系,例如:选车牌号,车的外观颜色。如果命主的喜用神为火,那么他就不适合黑色、蓝色、白色的小车,因为犯了相冲和相克,人坐上车后容易发生车祸,不测和意外。因为人不可能每天每次都运气好,如果时运不济,灾祸随时有可能发生。正如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另外车牌号的数字也很有讲究,例如:数字有吉凶,数字有颜色。一数属吉星,主顺利;二数属凶,主病符及阻碍;三数属凶星,为蚩尤星,专招是非口舌;四数属吉星,不是不吉利的数字;五数属凶星,更是大煞星,主无端惹祸,失窃破财,灾病、意外;六数属财星,主顺利、平安;七数属凶星,主斗争是非;八数属财星,主发达、发财;九数属旺星,主长久、稳固。另外飞星口诀有云:木火通明,必出聪明奇士。四九同宫即木生火之木火通明格局,主聪明。一四同宫即水生木之格局,主名利双收,声誉日隆,又主文昌,利声名。六八同宫,即土生金之格局,主财源旺盛,生意红火,利生意场所。需要注意的是:二三同宫为斗牛煞,是非斗争不绝;三七同宫主贼劫,意外破财;三五同宫属五黄三碧之大煞星,主阻碍,意外、斗争口舌极为不利,凶星组合。数字有颜色: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风水有形势风水和理气风水两种。从山和水来看,圆属金,长属木,尖属火,方属土,S型属水,这是地理形势风水。理气风水重在看星。将形势与理气结合,可以相出人们居住在各种环境下的喜怒哀乐,得失成败,祸福吉凶及整体命运,为何有的人富有陶朱、终身享乐不尽,而有的人却终身贫困潦倒。作为长期研习风水与命运的我,走遍大江南北,发现人的居所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摩天大楼或是茅屋草舍,凡是宅运享通,又积极行善者,则贫可转富,贱能转贵,而宅运凶险者,则富可致贫,贵亦招灾。
《周易》认为:阴阳调和、五气流通为上乘之格局。阴阳调和、讲究的是光线的调节要适度,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五气(即五行之气)流通,要求的是各方之气能顺畅流通,这样的环境才是上上之选,自然是人所向往的居住环境。实际上,风水强调的都是门和窗的光线采纳和气流设计的问题。事实上,风水布局得好与坏才是一个风水师功力高低的指标。
基本简介 篇2
易:改变;经:书籍。《易经》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由太极阴阳图和八卦及六十四卦构成《易经》典籍之内容。
1、伏羲依照“河图”之启示而演成八卦,形成了《易经》典籍的核心内容,《易经》之五大规律也出自于“河图”之启示。
2、《易经》以宇宙间万事万物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用“阴”和“阳”两个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阴阳变化的系统。“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 两仪是对太极的细分;四象是对阴阳的细分;八卦是对四象的细分;六十四卦是对八卦的细分。每卦及卦爻的含义有单独的章节进行释义;如何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灵活运用《易经》之阴阳变化细分系统,则需要根据所观察和研究的对象作出适当的选择。
3、以《易经》规律为源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在用而未被今人全面了解的中国文化之核心,包含了:对立统一、阴阳互根、阳逆阴顺、此消彼长、物极必反等规律,和这些规律数千年沉淀和积累形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等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以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谐意识。
4、《易经》规律运用之“无我”和“有我”的二重境界:
⑴、“无我”之境界(道法自然):
①、船到桥头自然直:“无我”境界之阴阳变化细分系统的选择;
②、顺其自然:“无我”境界之易经规律运用。
③、“无我”境界之表现:善恶终有报、恶人自有恶人治、敬天认命、逆来顺受、船到桥头自然直、为无为则无不 为等等。
④、“无我”境界之古法:“道法自然”。
⑵、“有我”之境界(人道合一):
①、探索真理:“有我”境界之阴阳变化细分系统的选择;
②、自我实现:“有我”境界之易经规律运用。
③、“有我”境界之内涵:“仁义礼智信”之伦理原则、“温良恭俭让”之传统美德、“忠孝勇廉”之高尚品格、“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思想境界、以及“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之开 拓精神等等。
④、“有我”境界之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亦称易经,简称易。周文王演周易,其背景是周文王与商纣王之间的斗争。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被相传为周人所做。《童子问易》有诗云:“龟长筮短道益损,象数和于羑里困?日月顺行贞寒暑,地天翻覆定乾坤”。易的主要意思是变化,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
《周易》是建立在“阴阳一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
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周易》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易》事实上是包括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交替的变化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广义的《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于《易经》成书在西周时期,文字含义演变,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普遍认为《易经》最初是占卜用的书,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也被介绍到西方,太极、理、气观及辩证法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等对西方影响深远。
产生背景 篇3
《周易》周文王著,文王出生在今陕西岐山周原古称西岐,后来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河南安阳汤阴一个县城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北2公里处)。周易就这样诞生了。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
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亦称“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对于《周易》的成书,《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此说最为汉儒接受,《周易乾凿度》有云:“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三圣”、“三古”之说简而言之,即:上古时代,通天之黄河现神兽“龙马”,背上布满神奇的图案,圣人伏羲将其临摹下来,并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中古时代,姬昌被纣囚禁于羑里,遂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下古时代,孔子喜“易”,感叹礼崩乐坏,故撰写《易传》十篇。而在宋朝之前,对于重卦者多有疑义,一者王弼认为伏羲画八卦之后自重为六十四卦,二者郑玄认为神农氏重卦,三者孙盛认为夏禹重卦。
直至北宋欧阳修撰《易童子问》,认为《易传》七种之间有互相抵牾之处,并非孔子一人所作:“其说虽多,要其旨归,止於繋辞明吉凶尔,可一言而足也。凡此数说者,其略也。其馀辞虽小异而大旨则同者,不可以胜举也。谓其说出於诸家,而昔之人杂取以释经,故择之不精,则不足怪也。谓其说出於一人,则是繁衍丛脞之言也。其遂以为圣人之作,则又大缪矣。”(犹见《易童子问�卷三》)。至于后世,疑古之风渐起,清代姚际恒所著《易传通论》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都认为《易传》并非出自孔子之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钱玄同先生、冯友兰先生、顾颉刚先生、高亨先生、郭沫若先生等著名学者皆认为《易传》非孔子所作,顾颉刚先生则将《易传》成书年代推断为战国末期至西汉早期,唯有金景芳先生坚持认为《易传》乃孔子所作。
时至今日,长沙马王堆墓穴中发现的“帛书”中,已有不少记载间接证明《易传》的作者为孔子。李学勤先生在其《走出疑古时代》中指出:“孔子晚年对《周易》十分喜爱,而且自己撰成了《易传》(至少是其中一部分)。”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周易》占测只属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实《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只要能读懂《周易》,无论是哪一行从业者都能在其中汲取智慧的力量。应该说《周易》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占测算命,哲学,科学,或文化了。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辩证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