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小学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赏析【优秀10篇】正文

《小学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赏析【优秀10篇】》

时间:

主题凝聚、资源整合 篇1

基于统编教材着力体现“1+x”群文阅读探索,我力图构建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为目的,以精读课文有效延伸为主要路径进行文本组元的群文阅读方式。以此形成对陆游的爱国之志形成助力理解。

身在南方的诗人陆游并未选择平凡安逸生活,而是时刻心系北方百姓,期盼收复失地,他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家国情怀演绎的淋漓尽致,这难道不是最最难能可贵的吗?课上让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壮丽山河图”“遗民泪望图”是学生显而易见的,但诗题中的“陆游北望图”往往是学生注意不到的。为此我从百姓的“望”引到陆游的“又”,结合陆游立志“一寸丹心唯报国”以及《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诗作,展示了陆游坎坷而忠贞报国的一生。这样下主题更为凝聚,整合资源以家国情怀为线索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一片深情,让品味诗作与解读诗人两个内容相互支撑。

“像这样以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多大呀!”(叶圣陶)古诗教学如果只守住课文中几首,就如单腿走路,学生受益不大;在精读一首诗后,再拓展读其他几首诗,则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感。以同样的题材组织学生集中学习相同的作品,则诗人一生为恢复中原、统一中国而奋斗的感人形象以及将个人的生命和民族的前途融为一体的伟大爱国精神,也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诗歌最突出的主题就是表现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家国情怀,课上一系列的推荐以及课后让学生背诵陆游的一爱国的诗,制作爱国古诗词手抄报、进行爱国古诗词交流的语文活动,使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大大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王崧舟老师说:“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这一课,总的感觉还是上得比较满意,只是感觉自己的话还是有点多。怎样让学生能入情入境,而又能再让老师轻松一些,是值得以后继续琢磨的。

作者简介 篇2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1]),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古诗赏析 篇3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宗光绍熙三年(1192)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泪尽”、“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汇。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每每和金人签定“和约”,他们置沦陷区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诗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教材分析 篇4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责任”为主题,编排了《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首古诗和《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感受先辈们的崇高精神。本单元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本单元的学习,既包括体会人物的感情,也包括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体会的角度更多元,需要学生对人物内心体会得更丰富、细腻、深入。

教学目标 篇5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字音,准确书写“仞、摩”等四个字。

2、抓住关键字词、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历史背景 篇6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宋】陆游 篇7

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我国古代进步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

3、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正确地朗读、背诵。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反思 篇9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爱国诗篇,集中而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怀念北方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字句句饱含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因为大好河山的沦丧而悲愤;因为中原百姓的悲惨生活而同情;因为南宋权贵的醉生梦死而愤怒。体会诗人的情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应该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所在。

教学目标 篇10

1、感受我国古代进步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

3、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正确地朗读、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