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验设计方案(最新10篇)》
教育实验方案设计 篇1
确保本次课外实验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内容
农田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
二、活动意义
1、运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农田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2、调节高三学生学习状态,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9日15:00-17:00
四、活动地点
学校东侧农田
五、活动组织
(一)学科指导组
1、成员:郭向阳许争锋刘继峰
2、职责:
(1)活动前指导学生熟悉实验活动流程;
(2)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3)指导学生完善《高中生物课外实验活动记录表》;
(4)组织开展课外实验活动评价。
(二)学生组织组
1、成员:德育处干事
2、职责:
(1)组织高三年级2班、7班、11班学生按时参加活动;
(2)及时清点学生人数;
(3)维持活动纪律。
(三)安全管理组
1、成员:安稳处干事
2、职责:
(1)负责活动过程中学生安全;
(2)负责学生进出校门及学生行进途中交通安全,必要时可进行交通管制。
(四)后勤保障组
1、成员:总务处干事
2、职责:
(1)负责联系村民协调相关事宜;
(2)准备必要的应急物品包括药品;
(3)联系随队医务人员。
六、活动流程
1、制定高中生物学生课外实验活动方案,报学校审批。
2、报德育处、教务处、安稳处、总务处审批,提请协助。
3、学科指导组对参与活动班级学生进行宣传指导。
4、开展活动。
5、组织评价。
七、工作要求:
1、全体人员统一行动、服从指挥。
2、按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按时到位。
3、全体人员履行各自相应职责。
教育实验方案设计 篇2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改革素质教育,认真贯彻执行《罗田县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努力搞好我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为依据,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严格执行新的课程标准,确保实验的严密性、真实性和科学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全镇广大教师、校长、教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家庭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全县课程实验提供经验依据,为国家修改、完善、发展新课程标准提供一些准确、科学的实验依据。
二、实验目标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理念,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重视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减少门类、减轻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学习和进步。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克服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端,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评价内容陈旧、过于繁琐、方法单一的现状,建立评价内容、方式多样,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统一、呆板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用性,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实验范围、周期
实验范围
从20xx年9月起,以小学一年级为起点;20xx年9月起以初中一年级为起点,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改革实验。
实验周期
20xx年9月——20xx年7月
(1)20xx年9月——20xx年7月小学一年级
(2)20xx年9月——20xx年7月小学一、二年级,初中一年级
(3)20xx年9月——20xx年7月小学一、二、三年级,初中一、二年级
(4)20xx年9月——20xx年7月小学一、二、三、四年级,初中一、二、三年级
(5)20xx年9月全面实施。
课程开设
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一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中高年级(三至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艺术(音乐、美术);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品、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含历史与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及综合实践活动。
四、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其主要职能是制定课改实验方案,指导并督促课改计划的具体实施。
2、成立以镇中心小学为龙头,以片中心小学为网点的课程改革研究网络。其主要职能是负责课改工作的研究与推广工作,解决课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收集课改工作的各种信息总结课改工作中的成绩。
3、严把教师关。凡承担课改实验的教师必须报镇中心学校审批,一经确定不得更换。
4、严把培训关。凡承担课改实验的教师必须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5、充分发挥课改研究网络的作用,层层举行公开课、示范课,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力求全镇课改工作平衡发展。
6、将课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视导检查中加大权重。
五、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六、活动安排
驼骆坳镇中心学校
教育实验方案设计 篇3
准备:
1、已玩过落体游戏。
2、羽毛、塑料积木、纸条、树叶、自制降落伞若干。
3、五张记录表。
过程: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2、摆弄落体进行感性探索。
(1)、请幼儿选择一样物体玩一玩,观察这个物体落下来的情景。
(2)、进行讨论。请个别幼儿描述自己所玩的物体落下来的样子,并用动作表示。
3、落体的方法记录。
(1)、请一位幼儿选择一样物体,先观察它落下来的样子,再尝试用画画的方法记录。
(2)、让幼儿自己玩玩、试试其余物体,观察不同物体下落时的有趣观象,并尝试用画画的方法记录。
(3)、逐一出示记录表,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记录的样子是怎样的。
3、集体交流。
延伸活动:
玩一些落体游戏,如“托气球游戏”“吹鸡毛游戏”等,启发幼儿观察落体运动现象,并想办法吹起下落的鸡毛,托起下落的气球。
教育实验方案设计 篇4
一、《考试说明》
⑴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⑵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⑶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⑷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⑸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⑹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⑺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④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⑻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
二、知识点击
㈠、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⑴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例如,在操作程序的设计上,应取少量固体先溶解,然后再取少量配成的溶液并再加入试剂,而不能将样品全部溶解或在溶解后的全部溶液中加入试剂。
⑵安全性: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
⑶可行性: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
⑷简约性:实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
⑸经济性: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常见、容易得到的、低价格的仪器和药品。
㈡、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⑴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⑵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皮、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范围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⑶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又简明。
⑷记录现象数据: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全面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⑸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试题主要的类型有: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操作程序的设计、物质制备实验的设计、物质性质实验的设计、验证某一化学原理的设计、确定某混合物组分的设计、测定物质纯度的设计等),实验方案的优劣评价,仪器和试剂的选择及仪器的组装,物质的制备及性质验证,实验现象描述与数据结果处理等,综合性强、立意高、隐蔽性强。
㈢、实验方案设计的解题方法
1、中学化学常用见气体制备的三种基本装置:
⑴固一固加热制气装置:制O2、NH3等。
⑵固一液常温制气装置:制H2、CO2、H2S等。
⑶固一液加热制气装置:制Cl2、SO2等。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来选择制气装置,把气体制备的化学反应与气体制备的装置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2、药品选择的`知识
⑴检验水蒸气的有无用无水硫酸铜粉末,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常用浓硫酸,有时也用碱石灰或氯化钙。
⑵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常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⑶检验氯化氢气体用硝酸银溶液,除氯化氢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也可用碱溶液或水。
⑷检验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因为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需要灼热的氧化铜把它们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通过生成物加以验证。
3、思考问题的顺序
⑴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⑵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例如: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⑶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想。例如涉及气体的制取和处理,对这类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4、仪器连接的顺序
⑴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⑵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吸收装置。
⑶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应先经过水溶液洗气,后干燥。
⑷仪器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等。
5、实验操作的顺序
⑴连接仪器。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⑵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⑶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⑷在通过水溶液之前,需先检验有无水蒸气,因为气体通过水溶液时必然带出水蒸气,此时已经无法判断水蒸气的准确来源。
⑸验证气体时,应先排除相应杂质的干扰,当水蒸气和其他气体杂质都需要除掉时,应先除其他杂质后干燥。
设计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⑴提出假设,求证假设。
①假设: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的一种可检测的解释。
提出假设——寻找证据符合事实——假设成立;不符合事实——假设不成立。
②预期:即在检测一个假设之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如果预期没有实现,则说明假设不成立;如果预期得到实验,则假设成立。
③实验:根据提出的假设确定实验的目的,具体设计和实施实验的方法步骤。
⑵观察记录和收集数据:在设计一个实验时一定要事先考虑好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何收集数据。如:采用多长的时间间隔观察或记录一次,采用哪些指标作为变化的标志等。
⑶设立对照:
空白对照: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条件对照:给对照组所作的处理与实验组相同,但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
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前后对照:观察记录实验材料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
⑷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经济成本、危害等。
⑸分析、推论。对实验观察记录下来的现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就可以得到实验结果。根据实验事实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注意事项:
1、药品和装置是部分给出或刚好还是有多余。若药品和装置只部分给出,则应需要作必要的补充,若有多余,则应进行筛选和淘汰。
2、题设条件有无特殊要求。如采用最简单或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这些要求对我们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及确定操作步骤都做了限定,必须高度重视。
3、实验过程中的隐蔽性操作。如某些必要的干燥除杂、冷凝等,这些都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但容易被忽略。
4、药品的规格。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这类问题最难答准确,如一些药品的准确描述为:硫酸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等。
5、设计实验时还要考虑因素:
⑴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液体倒吸;
⑵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气体点燃先验纯等);
⑶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后断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进行等);
⑷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的物质,须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㈤、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常见题型分析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1、识别与分析评价实验方案。即对实验法加以评价,或解释某步操作的目的,或推测实验现象等。解这类题目的思路是:紧扣题意,明确试题考查的意图,要对题目所给的信息认真进行分析、理解,并将其与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形成相应的新知识网络,然后用于对实验方案的分析、验证。
2、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所谓设计实验,是用多种装置和仪器按某种目的进行串联组合完成某项实验,其类型较多,考查形式多样。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净化,常用仪器和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融会贯通,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故这类题目难度较大,是高考的重点题型。解这类题的思路是:抓住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理解各仪器与装置的作用,联想化学原理与物质的有关性质。
㈥、中学化学实验设计常用典例
气体物质的实验室制备
根据中学化学和高考要求,应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⑴原料的选择:以实验室常用药品为原料,方便、经济、安全,尽量做到有适宜的反应速率(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且所得气体惟一。
⑵装置的选择:由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所制备气体的性质、量的多少决定。装置从左到右组装顺序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⑶仪器的装配:在装配仪器时,应从下而上,从左到右,先塞好后固定;加入试剂时,先固后液;实验开始时,先检验仪器的气密性,后点燃酒精灯;在连接导管后,应长进短出;量气装置的异管应短进长出;干燥管应大口进,小口出。
⑷气体的除杂:先除杂,后除水,加热除氧放末尾。常用的除杂试剂(括号内为杂质气体)有:硫酸铜溶液(H2S)、碳酸氢钠溶液(SO2或HCl)、加热氧化铜粉末(CO或H2)、浓NaOH溶液(CO2)、加热铜网(O2)、浓H2SO4或无水氯化钙(H2O)。
⑸尾气的处理:燃烧法(如CH4、C2H4、C2H2、H2、CO等);碱液吸收法(如Cl2、H2S、CO2、SO2、NO2等);水溶解法(如HCl、NH3等)。
最新实验设计方案 篇5
一、霍尔效应实验设计方案
电子从电子枪加热发射而出,经加速电压加速,穿过极板射向荧屏。这个过程产生霍尔效应中所需的工作电流。在无外磁场的情况下,观察亮点的移动情况,测量霍尔电压;在极板处加上垂直于电子束及极板方向的磁场,电子束因此受到洛伦兹力而偏转,在极板积聚,产生电压,测量得霍尔电压UH;除去磁场,观察荧光屏上亮点位置移动情况,待位置稳定后,测量此时电压。
二、霍尔效应实验的实现步骤及实验检验实验步骤
将磁铁和示波管组装在一起,提供磁场;连接外电路开关,打开电源,开始实验;调整聚焦及亮度,使亮点集中到荧光屏中央,测量霍尔电压;加载磁场,测量极板处磁感应强度B,观察荧光屏亮点移动情况;稳定后,测量霍尔电压UH;除去磁场,观察亮点移动情况,测量霍尔电压。实验结果与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在X偏转板处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0.00017T,示波管内部是固定结构,为使示波管正常工作,对电源供给有一定要求,可分析出加速电压UO为阴极K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电压,约为1000V(因为实验时G2电位可调范围为±100V,实际加速电压为900V至1100V)。示波器内X偏转板之间的距离(由于在透明的真空壳体内不能准确测量,目测为1cm)约为0.01m。将示波器的亮度调大,所测电压逐渐增大;当亮度调节到最大时(输入电压约为900V至1100V),所测霍尔电压达到最大值33.8V。理论上,电子经加速电压加速后,亮点在荧光屏上迅速向上偏移,这个过程时间极短。这是受洛伦兹力作用,使电子束向上偏转。由于偏转极板两侧电荷积聚,产生霍尔电压,电子束同时受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平衡。但是由于对于此时电子速度,极板长度不可忽略,所以电子束相对中央位置发生偏转。过3min,待稳定后,再除去磁场,如图5。亮点迅速移动到下方,这是由于磁感应强度为零,霍尔效应消失。这个过程是极短的。这些现象都符合霍尔效应,所以本实验成功验证了霍尔效应。
三、结语
本文所设计的霍尔效应实验利用电子枪作为电子发射装置,讨论从阴极发射出的电子经过磁场时产生的霍尔效应现象。从荧光屏上电子的亮度变化可以推断出从通过控制光栅中心小孔的电子密度(电子数目)增减;通过观察荧光屏上亮点的移动情况,得到霍尔效应内部的平衡过程;并根据测量X极板上的霍尔电压判断霍尔效应现象的明显程度。相比于传统的霍尔效应实验,本实验仪器最大特点就是实验过程动态可知、实验结果直观易得。通过荧光屏上的亮点亮度变化可以得知电子束密度增减,亦即电流强弱;两极板电压可以直接测量得霍尔电压;通过观察亮点在荧光屏上移动情况,可得知霍尔效应内部电子受力平衡过程。因此本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霍尔效应的过程和本质。另外本文所设计的霍尔效应实验,由于仪器由示波管简单改装而来,所以制作容易,操作简便,成本低、互换性强,适合学生实验。
最新实验设计方案2
一、实验原理
(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
某些化学试剂 +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具体原理:
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难点
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五、仪器、试剂
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水浴锅,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
1、制备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步骤。
3、脂肪的鉴定、方法、步骤。
4、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步骤。
七、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新课教学:(具体原理)
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要显微镜观察)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要先加A液NaOH 溶液再加B液CuSO4 溶液) 今天,我们学习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一)、还原糖的鉴定
1、还原糖的鉴定步骤:
选材: 苹果:洗净、去皮、切块,取5g放如研钵中 制备组织样液研磨成浆:加石英砂,加5 ml水研磨
注入组织样液2ml过滤:将玻璃漏斗插入试管中,漏斗上垫一层纱布
加斐林试剂:2ml(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而成,不能分别加入)
水浴加热:煮沸2min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②斐林试剂要两液混合均匀且现配现用。
斐林试剂的配制过程示意:
斐林试剂甲液( 0.1 g/ml的 NaOH 溶液) 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斐林试剂 斐林试剂乙液( 0.05 g/ml的 CuSO4 ③在鉴定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时还能用其他那些鉴定方法?
学生回答:还可以用斑氏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及糖尿试纸据糖的由少到多产生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
(二)、脂肪的鉴定
1、脂肪的鉴定步骤: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将子叶削成薄片
取理想薄片
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
去浮色 制片
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转为高倍镜观察。
结论:细胞中的圆形脂肪小颗粒已经被染成橘黄色。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②该试验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只含有单层细胞理想薄片。
③滴苏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细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
(三)、蛋白质的鉴定
1、 蛋白质的鉴定步骤:
结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稀释液)。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一定要先加入A液(即0.1 g/ml的 NaOH 溶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即0.01 g/ml的 CuSO4 溶液)。
③还可设计一只加底物的试管,不加双缩脲试剂,进行空白对照,说明颜色反应的引起是蛋白质的存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而不是空气的氧化引起。
最新实验设计方案3
1实验器材
低频信号发生器(EE1641C型),便携式电脑小音箱,仿真蝴蝶(冰箱贴),BNC转双鳄鱼夹线。
2演示方法
2.1演示声音具有“音调”这一特性
将仿真蝴蝶用胶水粘在音箱的纸盆上,用BNC转双鳄鱼夹线将低频信号发生器与音箱相连。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选择”按钮,使信号源的频率在“10”、“100”、“1K”三个档位之间进行切换。这时,音箱既可以发出低沉的声音也可以发出尖锐的甚至是刺耳的声音,音调变化十分显著。由此,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声音可高可低,具有“音调”这样的特性。注意事项:实际上,在调节信号源频率时,声音的响度也会发生变化。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音调的变化上,可以适当地提高音箱的音量,因为当声强大于85dB时,耳朵对各个频率声音的灵敏度基本上相等。
2.2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将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档位选择在“10”,转动“频率微调”旋钮,对信号源频率进行连续调节,可以观察到:蝴蝶振动速度发生变化的同时,声音的音调也发生了变化。蝴蝶振动加快,音调变高;振动变慢,音调变低。这样的实验现象强化了学生的直观感受,为学生作出合理猜想和进一步的实验检验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学生“频率”概念的建立。注意事项:一定要在“低频”档对信号进行“连续”调节。声音控制在低频是为了人眼能够观察到振动,对信号频率进行连续调节可以使音调以及振动速度的变化更易察觉。
3演示用途拓展
此套装置除了可以很好地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外,还可以演示其他一些声现象,而且效果也相当不错。
3.1演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箱发出声音的同时,蝴蝶也在振动,音箱不发声,蝴蝶振动停止。借助于这一现象,学生可以猜想到:声音可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2演示“声音是一种波”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在频率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烛焰周期性的来回晃动,借助于此实验现象,教师可以引出“声波”的概念。
3.3演示“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在小音箱的喇叭口置一透明容器,将橡皮泥捏成的小球放在音箱的纸盆上,调节音箱的音量,可以控制小球的弹跳高度。小球的重量较轻,在不同响度的声音下,小球振动幅度的变化较为明显,这一现象可以演示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的关系。
3.4演示“次声波”和“超声波”
从“0”到“10M”顺次切换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档位,可以发现人耳并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都能听到。借助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引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以上介绍的演示实验,现象新奇、直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希望能为教师们的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最新实验设计方案4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4 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理清记叙顺序,把握故事梗概。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
教学流程:
一、激情入境,引入文本
1 。播放运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超声波治病,超声波勘探的几组 CAI 课件,让学生体会超声波的广泛用途。
( 超声波 这个词语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课件的介绍,一方面让他们了解超声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课文设下悬念。 )
2 。你们知道超声波是怎样被发现的吗?它缘于一位科学家的夜间实验。
3 。出示课题:《夜晚的实验》。
二、扣题生疑,走近文本
1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 此课题信息储藏量大,学生可能会提很多问题。如:谁做实验?为什么在夜晚做实验?怎样做实验?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它与超声波有何联系?等等。教师要及时梳理问题。 )
2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要善于从这里发现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才是有目的的读,才会提高读的效率。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吧 !
( 学贵有疑 。引导学生由课题生发开去,进行质疑问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 愤 悱 的状态,激发了读书的欲望,也培养了自读能力。 )
三、扫除障碍,走进文本
1 。自由朗读课文。
2 。学习生字,检查认读,读准后再写写。
3 。轮读课文,检查自读。
4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的问题。
5 。交流:你读懂了哪些问题?把你在文中找到的依据读一读。
( 通过交流,让学生解决谁做实验做了什么实验为何在夜间实验等几个浅显的问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
四、读中探疑。深入文本
1 。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再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1) 快速浏览课文,将写斯帕拉捷实验过程的几段标出来。
(2) 默读 2 6 自然段,填写表格。
实验次序
怎样试验
实验结果
第一次
蒙住眼睛
仍能自由飞行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实验结论:
(3) 比较 4 次实验,讨论:斯帕拉捷为何对第一次实验的结果感到如此惊讶。
(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斯帕拉捷先蒙住蝙蝠的眼睛。是因为在我们的思维定势里总是认为眼睛是用来看清东西,辨别方向的,只有细心观察,多动脑分析,勤于实验,才能发现真正的秘密。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
2 。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 穿透 ' 夜空, 听 ' 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让我们读读第 7 8 自然段,细细探明究竟。
指名读第 8 自然段,用手电筒配合一面镜子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如何用超声波探路的。
3 。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了,人们也因此发现了超声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超声波的巨大作用。齐读第 9 自然段。
4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启发?
五、设疑生疑,感悟文本
1 。是呀, 超声波 的作用真不小,超声波是斯帕拉捷发现的吗?为什么课文末尾写道 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恩惠呢 ?
( 再次让学生潜心会文,理解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无限意蕴。真正领悟文本的精髓,整合三维目标。 )
2 。默读全文,说不定你会找到更多的疑问,在你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文本。 )
六、自选作业,拓展文本
1 。将自己的疑问列出来,准备下节课与同学讨论交流解决。
2 。查阅并收集有关发现或实验的小故事,准备下节课与同学们交流。
3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有趣的实验或发现?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交流。
最新实验设计方案5
概述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所需课时为2课时。
主要学习内容是识记生字,感悟课文,扩展阅读,网上留言。
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和部首“□”,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由本课生字引出的新生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留言版,展示学生的收获和心愿。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对创新识字、阅读、写作等语文活动很感兴趣。
2、学生能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编儿歌等方法识字。
3、学生愿意使用留言板,但打字速度有待提高。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主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策略,让学生在语文实
践活动中自主发展、自我创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在网络上大量识字、大量阅读,尽情想象和表达。
实验设计方案 篇6
实验题目:α波的阻断的形成过程
实验目的:1学习脑电波的分类,形成以及各个脑电波的特性
2研究生理状态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的脑电波
3探索α波的阻断发生机制以其形成过程与产生结果
实验原理:
在脑电图上,大脑可产生四类脑电波。当您在紧张状态下,大脑产生的是β波;当您的身体放松,大脑比较活跃,灵感不断的时候,就导出了α波;当您感到睡意朦胧时,脑电波就变成θ波;进入深睡时,变成δ波。
δ波:深度睡眠脑波状态(范围0.5-3HZ)
当人们的大脑频率处于δ波时,为深度睡眠、无意识状态。人的睡眠品质好坏与δ波有非常直接的关系。δ波睡眠是一种很深沉的睡眠状态,如果在辗转难眠时自己召唤出近似δ波状态,就能很快地摆脱失眠而进入深沉睡眠。
θ波:深度放松、无压力的潜意识状态(范围4-8HZ)
当人们的大脑频率处于θ波时,人的意识中断,身体深沉放松,对于外界的信息呈现高度的受暗示状态,即被催眠状态。θ波对于触发深沉记忆、强化长期记忆等帮助极大,所以θ波被称为"通往记忆与学习的闸门"。
α波: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范围8-13HZ)
当人们的大脑频率处于α波时,人的意识清醒,但身体却是放松的,它提供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在这种状态下,身心能量耗费最少,相对的脑部获得的能量较高,运作就会更加快速、顺畅、敏锐。α波被认为是人们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
β波:紧张、压力、脑疲劳时的脑波状态(范围14HZ以上)人们清醒时,大部分时间大脑频率处于β波状态。随着β波的增加,身体逐渐呈紧张状态,因而削减了体内免疫系统能力,此时人的能量消耗加剧,容易疲倦,若不充分休息,容易堆积压力(这是现代人的通病)。适当的β波对注意力提升以及认知行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般来说,快波代表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而慢波代表皮层处于抑制状态。
正常人的α波是皮层是安静状态时大脑电的主要表现,通常在成人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出现。睁眼或接受其他刺激时α波立即阻断,而呈现快波(β波)的现象称为α阻断。
实验对象:猩猩(3只),
实验器材及药品:脑电波测量仪,脑刺激电流仪,温度计
实验步骤:
1、去三只健康的猩猩,保证性别,生理状态,生活状态相近,分别将三只猩猩编号A,B,C后将猩猩安放于椅子上,
2、分别在三只猩猩的头部连接三个电极,然后准备无痛电流。
3、取来三台脑电波测量仪,分别将其按正确方法接于猩猩的身体相同部位此时对猩猩安抚,并进行体温测量
4、保证猩猩相同或相似体温后,按下表进行后续实验:
5、将4中的脑电波图形变化记录下来,同时注意观察三只猩猩的生理反应的变化
6、去除电极,将脑电波的仪器归位,将猩猩放回,清理实验场地
预期实验结果:
B组出现α阻断现象的预期波形,但是A组未出现该波形,C组的波形比预期的α阻断波形缓慢。
B猩猩在30分钟改变刺激后立即睁眼,A猩猩一直表现安静状态,C猩猩在30分钟刺激结束后先是安静的状态,后逐渐睁眼
实验小结
1、本实验用猩猩代替人,属于合理的实验替代。
2、α波通常在人(猩猩)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出现。睁眼或接受其他刺激时α波立即阻断,此时脑电波转变为快波(β波)的现象称为α阻断。
教育实验方案设计 篇7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推进学校快速发展,根据教育局推进新教育实验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验目标和工作思路:
实验目标:
通过实施新教育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三传统三技能丰富特色大课间“五+一行动”,实现改变教师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生存状态、改变学校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范式“四大转变”,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创建品牌特色学校。
工作思路:
1、召开新教育实验筹备会,营造新教育实验的良好氛围。
2、建立健全有力的领导机构;建立健全阶段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物质保障制度。
3、召开全校新教育实验启动会。在全校范围内扎实推进新教育实验。
4、确立“行动,就有收获”的主导思想。
5、稳步推进新教育实验。
二、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新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新教育实验工作办公室,负责新教育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
新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教师
三、实验工作内容:
一)营造书香校园
把营造书香校园和学校人文教育建设、主题阅读、个性化阅读、经典诵读、爱心书屋建设、教师的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推进学校的“晨诵午读暮省、每月一事、阶梯阅读”活动,继续深化以“读书点亮心灵,书香润泽人生”为基础的中华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语文主题学习活动,重点做实、做好古诗背诵、名著阅读、读后感写作、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的指导工作。将实验过程进行梳理、总结、细化、提升。
以新教育实验的“晨诵、午读、暮省”为主要方式,积极实施“校园读书工程”,让读书成为师生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成长途径。
(一)建立一个阅读机制
1、“四段阅读计划”:师生每周背两首古诗;每月赏两篇美文;每季读一部著作;每年读一个作品系列。
2、“四项活动计划”:师生每月写一篇读书体会;每季做一次读书演讲;每学期进行一次课本剧表演;每学年举办一届校园读书节。
3、“三项共读计划”:每学期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共读一本名著;并进行评比展示。
(二)实施两项保障工程
1、书籍保障工程:
(1)学校为每班建立书橱,设立图书角;
(2)各班积极发动学生购买、捐献书籍,保证学生阅读用书;
(3)学校每学期购买图书,保证教师阅读用书;
(4)争取专项资金,加快学校图书室建设。
2、组织保障工程:
(1)建立班级读书会,以班为单位开展读书活动;
(2)建立教师读书会,以考研组为单位开展读书活动;
(3)建立现代化读书交流平台,依托学校“xx乡中心小学明天更美好”新浪博客和“教师论坛”开展读书活动。
(三)落实三种工作责任:
1、建设书香校园活动在学校新教育实验办公室领导小开展工作,张建洛总负责,其他同志认真配合,对活动开展进行研究、指导、管理和考评。
2、班级图书角建设、班级读书档案等读书活动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和落实,语文教师密切配合、指导工作。
3、师生阅读、活动、共读计划由学校在学期初制定,语文组负责指导学年内各项读书工作;学生阅读评价由各班语文教师负责,学期末以“阅读”科目成绩列入五星少年评比活动。
(四)开展四种考评
1、教师读书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2、学生读书情况纳入语文教师考核与学生评价。
3、班级读书情况纳入班主任考核。
4、开展“读书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
二)师生共写随笔
把师生共写随笔与教师案例、教后感、教学故事、学生日记等活动对接结合。
(一)教师随 www.huzhidao.com 笔
1、撰写随笔。教师每周至少撰写一篇随笔,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设想及反思;对学校或教育界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理性思考等,逐步过渡到每天都写随笔。
2、随笔上网。教师将随笔上传到xx乡中心小学明天更美好公共博客上,学校组织对教师随笔进行定期检查。
3、每月开展一次“教育沙龙”随笔交流活动。
5、依托“绿芽”校报,每学期出一本优秀的教师随笔集和班主任论坛。
(二)学生写日记
1、每周至少写两篇日记(低年级可采用拼音、图画)。
2、学校每学年出刊一本学生的优秀日记集。
教育实验方案设计 篇8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广大学生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和社会的关爱之情,增强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改善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活动内容
活动以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服务家庭;感谢老师教育之恩,尊敬师长,勤奋学习;感谢他人帮助之恩,关爱他人,服务他人;感谢祖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为主要内容。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知行相统一、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社会的关爱,学会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要感恩,懂得回报他人。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三、活动时间:
五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活动形式
1、一、二年级举行“感恩教育”讲故事比赛。时间不超过7分钟,超时在总分中扣1分。
2、三、四年级举行“感恩教育”征文比赛。
3、五年级举行“感恩教育”演讲比赛。要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历程,充分反映学校德育教育和德育专题研究的成果。演讲内容要求积极健康,情感真实,内容具体。演讲时间不超过7分钟,超时在总分中扣1分。
4、六年级举行“感恩教育”书信比赛。
五、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各年级要充分认识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组织,认真开展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道德修养。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营造开展活动的强大气势。加强感恩文化建设,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加强学科“感恩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感恩教育的洗礼,实现学校感恩教育在操作模式上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3、征文严禁抄袭、下载,一经发现此现象,成绩作0分处理,取消评比资格,并在全校范围内通报批评。
4、以年级为单位设奖,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六、活动评委
一、二年级讲故事比赛:
三、四年级征文比赛:
五年级演讲比赛:
教育实验方案设计 篇9
初步设想:
1、晨诵、读写绘、有效课堂全面推进,其他项目自主实验。
2、坚持每周研课、每月总结、学期表彰的实验工作制度。
3、组织好新教育全国开放周、县语文学科基地开放活动。
4、做好每学期实验资料的收集归档与展示工作。
5、加强与实验先进学校的经验交流。
具体工作:
1、各实验项目制定学期实验工作计划,并在全校教师会上交流,发至全校教师。
2、关于教育在线论坛实验记录帖的开设。
⑴最初实验班继续开设班级实验专帖。提倡其他班级开设专帖。
⑵各主持人开设实验项目总帖,由主持人负责管理。
⑶各语文备课组开设晨诵专帖,由备课组长管理。
⑷读写绘开设低段读写绘专帖,由史桂华老师负责管理。
3、认真组织4月份新教育全国开放周活动。
⑴活动由新教育研究中心组织,学校全力配合。
⑵有关实验老师积极参加开放周展示活动,做到过程到场,反思到位,记录到帖。
⑶全校老师尽力调课参加开放周培训活动,参与研讨。
4、关于“晨诵”实验项目。
⑴继续实行“每周一诗”制度。
⑵鼓励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特长、班级的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开展晨诵活动。比如:晨诵课时可以在保底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内容的自由选择,等等。
⑶根据以往上报学校的晨诵时间进行晨诵,方便交流与检查。
⑷各备课组经商议后,组织有愿望的老师共同探索晨诵课程。
⑸各班利用语文课前的一两分钟,集中背诵近期晨诵诗词,形成诗教特色。
⑹利用升旗仪式,集中展示晨诵优秀班级的晨诵活动。
⑺全校学生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晨诵本”。6月份进行“优秀晨诵本”的评比展示活动。
⑻6月中旬,所有语文老师提供一份晨诵记录参加全校“晨诵优秀记录”评比。
5、关于“读写绘”项目实验。
⑴在低段开设“绘本课”。全部低段语文老师要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绘本课。
⑵绘本课执教内容由史桂华老师提供。绘本课以“讲故事”为主,写绘为辅。
⑶每位老师精心改编一则绘本故事,写成剧本,编排成剧。学校将于6月份举行绘本课本剧表演。所有老师改编的课本剧剧本、编排心得、演出收获等记录文字,将选编进新教育成果书籍当中。
⑷读写绘坚持“每周研讨”制度,一、二年级间周进行。执教研讨课的老师必须有相应的文字记录,一是发至论坛,二是作为成果入书。
⑸学生所用绘本由学校统一购置,期末举行“优秀读写绘作业本”评比展示活动。
6、深入开展有效课堂的研讨活动,推进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的运用。
⑴语文、数学学科实行“每周研课”制度,提前一个月拿出下个月“研课计划”。
⑵结合学校活动,不定期举行全校“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语文、数学学科一学期至少两次以上。
⑶学期末每位语、数老师提供一份教学设计(案例)参加学校“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设计(案例)大赛。
⑷结合全县学科基地开放活动,展示有效课堂教学。
7、鼓励开展“童书共读”活动。
⑴学校重新购置一批优秀童书,充实共读童书的书源。
⑵每位语文教师发放一本优秀童书,认真阅读,出好导读题共享。
⑶各年级申报童书共读实验老师。对该实验老师的考查,学校就重点考查童书共读。
8、教师专业共读《儿童的人格教育》和《给教师的建议》。写出一篇比较有质量的读后感或教育案例,学校评奖。
9、各项目主持人每月末对本月、本项目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并制作好展示课件。
10、新教育实验“优秀教师”评比表彰活动。
教育实验方案设计 篇10
一、【学习指导】
1、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
(1)实验方案的选择首先根据原料和产品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然后根据原料的用量、原料的价格、反应的条件、设备的要求、操作的可行性、对环境的污染等因素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分析,选择较为合理的实验方案。
(2)实验方案的设计根据选定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名称、目的、原理、用品、步骤,必要的实验现象的记录或对实验结果的处理等,来完成制备实验的设计。
2、某些有机物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由于大多数有机反应,副反应较多,且为可逆反应,因此设计有机物制备实验方案时,尽可能选择步骤少、副产物少的反应的有机反应。若两种有机物参加的可逆反应,应考虑多加一些价廉的有机物,以提高另一种有机物的转化率和产率,另外有机物的制备实验,控制反应条件尤为重要。
如实验室欲制备苯甲酸甲酯,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可这样考虑:用甲醇与苯甲酸进行酯化反应,以浓H2SO4作催化剂。因为酯化反应是可逆的。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反应物如甲醇的浓度,可以使平衡向有利苯甲酸甲酯生成的方向移动。
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在设计性质实验方案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来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推测物质的性质基本思路是:根据物质的结构,推出该物质所属类别,推测其基本的化学性质(共性);然后进一步分析该物质的特殊性,推测其独有的化学性质(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