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讲解运动的描述的知识考点【最新6篇】正文

《讲解运动的描述的知识考点【最新6篇】》

时间:

一提到物理,很多同学们都觉得它很枯燥,繁琐。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讲解运动的描述的知识考点【最新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速度 篇1

1.定义: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v??x. ?t

3.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常用单位:km/h(或km·h-1)、cm/s(或cm·s-1).

4.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篇2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篇3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

(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篇4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篇5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篇6

1.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用表示.

2)说明:

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来处理.

b.这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c.平均速度只是对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位移内)而言的,对同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

d.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总体快慢,这就是“平均速度”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根本区别.

e.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必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解。

问: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这个v=10m/s代表这100米内(或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否是说明他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或后50米内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10m/s?

2.瞬时速度、瞬时速率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研究瞬时速度的原因

因为平均速度不能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任一时刻(或任一位置)运动的快慢,而瞬时速度在日常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研究飞机起飞降落时的速度,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人造卫星入轨时的速度等。

【例1】。一物体从静止出发从某一高度向下竖直下落,它的位移大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s=5t2(m)

1求t1=2 s到t2=3 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

2求t1=2 s到t2=2.1 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

3求t1=2 s到t2=2.01 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

4求t1=2 s到t2=2.001 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

解:由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式s=5t2可以得到各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221 -○v 1=s/t=5(3-2)/(3-2)=25 m/s

222 - ○v 2=s/t=5(2.1-2)/(2.1-2)=20.5 m/s

223 -○v 3=s/t=5(2.01-2)/(2.01-2)=20.05 m/s

224 -○v 4=s/t=5(2.001-2)/(2.001-2)=20.005 m/s

讨论:从上面的计算,会发现什么规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当时间间隔取得越来越短时,物体平均速度的大小愈来愈趋近于数值20m/s,实际上, 20m/s就是物体在2s时刻的瞬时速度,它反映了物体在2s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可见:

(1)质点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时间间隔趋于零时的平均速度值,用数学语言讲叫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的极限值。

(2)瞬时速度是客观存在的。设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任一时刻没有瞬时速度,则也可以推出在其他的任意时刻都没有瞬时速度,这样,由此解释不了物体的运动。

(3)瞬时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

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C.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

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B.位移

C.速率D.平均速度

3.

2009年7月16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16日已从浙江舟山某军港启航,于7月30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如下图所示,此次护航从舟山启航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到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B.“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

C.“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

D.根据图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

4.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或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形状

D.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15.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右图所示,10

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

A.0.25 m/s

B.0.2 m/s

C.0.17 m/sD.无法确定

6.下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其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

7.如下图为某一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O到A的速度变化比B到C的速度变化慢

B.AB平行于时间轴,则物体在AB这段时间内是静止的

C.O到A的速度方向与B到C的速度方向相反

D.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

8.汽车以36 km/h的速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用了2 h.如果汽车从乙地按原路返回甲地仍做匀速运动,用了2.5 h,那么汽车返回时的速度为()

A.-8 m/s B.8 m/s

C.-28.8 km/hD.28.8 km/h

9.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3.75 m/sB.12.5 m/s

C.12 m/sD.11.75 m/s

10、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右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 mm,2与3两点间的距离x2=48 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1=________m/s,在2与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2=________m/s,据此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

11、如右图所示,一列火车在甲、乙两站之间匀速行驶,一位乘客根据铁路旁电杆的标号观察火车的运动情况.在5 min时间内,他看见电杆的标号从100增到200.如果已知两根电杆之间的距离是50 m.甲、乙两站相距x=72 km那么火车从甲站到乙站需时间多少?

12.一质点沿直线Ox轴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v=6t2(m/s).求:

(1)该质点在t1=0至t2=2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1和在t2=2 s至t3=3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2.

(2)该质点在t2=2 s的瞬时速度v2和t3=3 s的瞬时速度v3.

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如右图所示的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的A端先通过计时器,B端后通过,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纸带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 _____.

【答案】 速度减小

2、如右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做的是________运动,乙做的是________运动;3 s时,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匀速直线 变速直线 这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