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方法【优秀8篇】》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文章从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和基本要求讨论如何构建特色企业文化。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企业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方法【优秀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篇1
文化如何形成?
第一,创始人的个性会深深地影响这家公司的文化;
如果你制定出来一个制度和一套体系跟 CEO 的个性相违背,跟他的行为模式相违背,首先打破的就是他,他先打破你这套东西,那么就基本无效了。因此,我们在打造文化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创始人的个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第二,核心成员的个性和行为模式也会深深影响到这家公司的文化;
尤其是一些关键岗位,甚至有些比 CEO 的影响还要大。
第三,成功经验的积累和团队状态会影响到文化;
假如一个团队一直靠加班取得成功,那么大家就会不断地加班,新来的员工也会这么干,直到有一天加班不成功了,大家就开始思考,到底什么能成功。
怎么建设文化?
1. 初创公司的文化打造
第一,对员工的处理、招聘和开除。招什么样的员工就意味着你要什么样的文化,而开除人对公司的文化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样的人是要的。,什么样是不要的,这是一个特别强烈的信号,包括对资源的分配,以及对待关键事件和危机的处理。
招人,找最熟悉的人,找最优秀的人,核心团队看味道,基础岗位看能力。
开人,心要仁慈、刀要快,坦诚沟通,明确底线。
第二,奖惩分明,丑话当先,而不是秋后算账。明确奖惩,大鸣大放。奖要奖得心动,罚要罚得心痛。
第三,阶段性的成功。可以采取“小目标、小奖励”“每天进步一点点”“让员工自己定目标”“员工间的 PK ”等方法来让员工达到不同阶段的要求。
在阿里巴巴,员工通过考核后会被评估分成几种:
有业绩,但价值观不符合的“野狗”;
事事老好人,但没有业绩的“小白兔”;
有业绩,也有团队精神的“猎犬”;
大部分人都是中坚骨干力量,也就是“牛”,价值观和业绩都很好;
在团队里,业绩好,价值观又高度相符的是“明星员工”。
第四,氛围打造,结合每家公司特点举办活动。
文化的作用就是帮助企业取得成功,让企业走得更远,而不是让员工舒服。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对员工好,但不讨好员工”是一个原则。
2. 领导和管理
能够得到好的结果的就是好领导。领导和管理,一个是管理想的岗位,一个是管现实的岗位。
领导的职责和领导力基本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战略,其中包括看方向、定战略、管理落地。
二是人才,发现人才、招聘人才和培养人才。
三是组织,组织文化、组织能力和组织治理。
阿里的领导力有一个叫九阳真经,还有另外三条针对领导者额外的要求:
眼光、胸怀、超越伯乐。
在阿里做领导是非常不容易的,有很多在外企做领导做得很好的,在阿里为什么活不下去?因为阿里不是靠你的过去获得认可的,需要你有真刀真枪,能够靠你的个人魅力,靠你做出来的结果影响这个团队,否则的话,你就很难在阿里生存下去。
分享马云的两句管理名言作为结语,与大家共勉:
1、 在别人都看到问题的时候要看到希望,在别人充满希望的时候要看到问题,领导在很多时候要妥协,但妥协不是领导力。
2、 你刚来的时候可以抱怨你的手下是一群混蛋,但是如果过了一年你还在抱怨,那么你才是一个真正的混蛋。
企业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方法 篇2
一、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提高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文化的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活动中,企业的主要成员会产生使命感,员工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形象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
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二、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企业文化建设要站在时代发展前沿,认真分析企业面临的客观形势与发展趋势,以宽广的眼界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相关工作有机结合,加强领导,全员参与,统筹规划,重点推进,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可操作性,注重在继承、借鉴中创新,在创新、完善中提高。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根据本企业的行业特征和自身特点,确定企业的使命、愿景和发展战略;总结本企业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挖掘企业文化底蕴,了解企业文化现状,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科学合理、便于操作、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着眼于企业文化的长远发展,避免走过场。
企业文化建设要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根据企业实际,找准切入点和工作重点,确定企业文化建设项目;提炼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导入视觉识别系统,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的具体设计;采取学习培训、媒体传播等多种宣传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员工进行教育熏陶,使全体员工认知、认同和接受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并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完善职工培训中心、企业新闻媒体、传统教育基地、职工文化体育场所、图书馆等企业文化设施。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手段,丰富和优化企业文化载体设计,注重利用互联网络等新型传媒和企业报刊、广播、闭路电视等媒体,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提高员工文化素养,扩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覆盖面。注意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类人才,加强引导和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三、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基本要求
1、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搭建员工发展平台,提供员工发展机会,开发人力资源,挖掘员工潜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统一领导下,有步骤地发动员工广泛参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全员共建。努力使广大员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务求实效,促进发展。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求真务实,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避免急功近利,使企业文化建设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企业文化的创新与企业改革的深化紧密结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统一起来,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又注重社会效益的提高,实现政治上和谐稳定,经济上持续增长,文化上不断进步,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3、重在建设,突出特色。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着力抓好企业文化观念、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的建设。要把学习、改革、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大力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围绕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基层实力。要从企业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出发,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出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在企业精神提炼、理念概括、实践方式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形成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
4、继承创新,博采众长。
要注意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本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用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思维对原有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进行整合和提炼,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继承中创新、在弘扬中升华。要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相结合,在开展国际合作业务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合作方的先进文化,尊重文化差异,增进文化沟通,注重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
5、深度融合,优势互补。
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实践又服务于企业实践,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更富思想性和人性化,更具时代特色和人文精神。要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经营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把全体员工认同的文化理念用制度规定下来,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管理方法上要注意强调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和人本管理。
6、有机结合,相融共进。
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企业广大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发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势,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7、完善机制,加强领导。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党政领导的共同职责,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要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广大党员要做好表率,带领全体员工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企业领导要站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系统思考,出思想、出思路、出对策,确定本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提出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领全体员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企业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方法 篇3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的一般定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员工素质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这一概括包括三层含义: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中产生的,它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它属精神文明范畴;企业文化又不等同于精神文明,而是企业一系列精神文明成果的抽象、升华和规范,它是企业群体共同价值的反映,要求每个企业职工接受、传播和遵从。从直接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家精神、企业理念等。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1、精神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根本,以精神为导向的管理方式,它属精神文明范畴。要在一定物质文明基础上产生,与一定物质文明水平相适应,同时也对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有强大的反作用。
2、集合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企业职工价值观的集合。企业领导班子或少数骨干分子在企业文化形成上可能会起重要的甚至主导作用,但不能仅由企业领导班子或少数人来决定。
3、微观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它要受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宏观文化的影响,但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不能用整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宏观文化来代替企业文化。除此之外,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应有文化差异,不能千篇一律。
4、社会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反映,要受一个国家社会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国家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的要求和宏观文化的影响去搞“世外桃源”。
5、可塑性
企业文化不完全是自发产生的,需要在一定基础上进行挖掘、整理和概括,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企业文化也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它的产生和塑造,都要受一定客观基础和条件限制,不能也不可能一时一变或任意塑造。
二、我国企业文化构建面临的困境
应该看到,虽然在今天的中国大陆,企业文化己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成为企业界甚至全社会瞩目和关心的“新潮流”,但是,与社会存在和社会环境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相比,与企业组织和整个社会对崭新文化的。期待和要求相比,我国在企业文化上的自觉建设方面还处在初始阶段,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影响
一位文化研究者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一笔巨大的资源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也许正是这个“包袱”能够使我们正确解释: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下,日本、“亚洲四小龙”在战后得以经济腾飞,而我们却几经波折、步履艰辛、速度缓慢。
我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渗透之深,影响之大越来越明显的成为企业现代化的阻碍力量。这种表现为:一是老人主义,论资排辈。过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企业,多以师傅带徒弟为主要生产和传艺方式,为了掌握技术,学得一技之长,青年工人进厂首先学习的并不是技术,而是首先学习如何做徒弟。徒弟的出师,既要取决于他刻苦学习技艺的程度,还要取决于师傅对徒弟的接受、认可程度,常常使多数徒弟为求得师傅的认可而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造成“师徒如父子”的等级观念,创造性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即使到了今天,企业中论资排辈的现象仍很严重:长工资、分住房、提干部、定职称等一切与利益分配有关的事项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同工龄联系在一起,甚至在老干部退居二线,青年干部挑大梁时,青年干部都可能时时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无形的手在左右自己,而不敢放手大干。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今天,等级观念的影响使企业很难培育出真正代表各方人员利益和要求的充实而丰富的企业文化。二是官职终身制。在等级观念的制约下,一方面出现了“多年媳妇熬成婆”的状况:股长、科长、处长、局长慢慢熬年头成了正常现象,而如果一个工人越过中间的层层台阶一下成为主任、厂长,都会成为人们私下议论的话题。另一方面干部能上不能下,官职终身制,一些名不副实,甚至极不容易把位置让位于后来者,冲淡了企业文化中平等竞争的合理内容。三是特权主义和家长制作风。由于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直到今天,特权主义在我国企业中依然严重存在:领导批条子就可以廉价出售产品;本来早已人满为患的行政部门,就可能因为某位领导人的指示又增加职数和人员,厂规厂法只对工人有效,而无法制约企业领导等等。而且在更多的时候,领导的特权往往不用自己开口,便有“抬轿子”的人送上门。有了权力、便有名誉、地位,“房子”“票子”“孩子”问题也很容易解决。有的企业领导个人专断作风严重,主观、武断、唯我是从,听不得不同意见,从而影响了祥和的企业的形成。四是人情大于法规。受传统宗法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企业中,人情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却十分强大的社会力量,不仅职工的“红白喜事”有人张罗讲人情、凑份子,而且在个别胆子或违反了厂规;或出了事故;或给企业造成各种损失时,也会有一些人为之求情,为之游说、解脱,结果往往使从严治厂变为一句空话。例如,某新厂长决心大刀阔斧地精简机构,要调二、三线的多余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可一露风声,厂长的办公室和家中便“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各种各样的游说、暗示、甚至含而不露的威胁等纷至沓来,为了维护人情和各种关系,也为了以后的工作,新厂长宏伟的精简计划只好告吹。在这样的气氛下,人情关系成了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而“法规”反倒成了躲在人们身后的羞羞答答的小媳妇,不仅使企业里那些成本成册的规章制度,变成了对付上级和自我安慰的装饰品,而且助长了“走后门”和“裙带风”的盛行,影响了优秀企业文化的健康成长。
(二)、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制度规范
我国企业文化研究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缺少系统完整的企业文化理论,以至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有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失之过宽,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认为在现阶段还不宜推广;有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又失之过窄,认为增设文化设施,开展文体活动就是企业文化,于是热衷于办剧团、成立运动会等等;也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认为提出几句响亮的口号作为企业精神,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行了,满足于表面文章,不愿花大力气,下苦工夫。这也是目前重塑企业文化必然遇到的问题。传统文化过于重视人伦关系,也造就了我国企业文化严重轻视法制的缺陷,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个人说了算的非制度化现象相当普遍。
(三)福利至上观念的消极影响
福利至上的思想和行为在中国的各类企业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产生这种现象的思想基础实质上是企业的福利文化。这种企业福利文化的严重存在和泛滥,是企业短期行为得以产生并发展的一个重要根源。
三、我国企业文化构建策略
建设我国企业文化,尽管面临着众多的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企业可以根据自己长期创造的经验和己形成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我国企业文化的构建策略。
(一)、吸收传统企业文化精华
1、扬弃地继承“义”与“利”的价值观
儒家文化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文化思想,其实质是伦理文化、道义文化,主要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因此,在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上,占统治地位的必然也是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这可以说是古代文化的核心的价值观。儒家创始人孔子说“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在目前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现实社会中,扬弃的面对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至关重要。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政府部门,只有以营利为目标,才能自求生存与发展;但同时企业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其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利益的要求。所以现代企业的价值观应是义利并重,守义取利,即在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经济效益或追求利益最大化。
2、信奉“诚信为本”、“薄利多销”的企业信念
贱买贵卖,获取利润是商人的基本目标或经营手法、方针。中国古代商人中不乏有奸商,但是廉贾也不少。司马迁说:“贪贾三之,廉贾五之”。廉商们是通过什么信条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和方针的呢?他们的经营方针正是“诚信为本”、“薄利多销”,即通过树立“诚信无欺”的经营信誉来赢得顾客,以“薄利多销”来增加利润。诚信为本的企业信念也可以被视为中国传统企业道德的核心。
(二)借鉴西方先进企业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创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都必然要受到世界性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研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理论。当然,对于西方国家的企业文化理论,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而要从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弊病而产生的陈旧观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理论,以更好的构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1、挑战“奴化”意识,树立自尊、自信、自主的主体意识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特的精神和风格的具体反映,它贵在要有个性,这就需要企业、职工具有很强的自尊、自信、自主的主体意识。一个企业和企业的职工如果没有主体意识,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没有高度的独立和自主性,一切听从别人支配,干事随大流,很难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西方传统强调个性独立,讲求个人自由、个人利益,社会文化心理突出自我中心、个人本位的个体意识。这种突出个体意识,忽视群体意识的文化传统,往往诱发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很难形成一种社会的人格,具有很大的弊病。但是,在这种文化传统下形成的企业文化强调启发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尊重人、相信人,努力培养人的主体意识,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因为,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乃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2、挑战惰性心理,树立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
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不满足现状,不甘心落后,崇尚在奋发中争夺,在前进中竞争。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缺乏这种积极进取的竞争观念。长期以来,安分守己、与世无争,知足常乐、安贫乐道、不求进取,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理。这种心态的差别,是由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的。这种不尚力争、反对竞争、不求进取、得过且过的惰性心理,将会窒息企业的活力,有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学习和借鉴西方企业文化中的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培育一种催人奋进的新观念。
3、挑战封闭意识,树立开放意识
现代化的生产、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广泛地进行信息交流,特别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时代更是如此。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化的大生产和现代化的管理造就了人们的开放意识。同西方民族的开放意识相比,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是较强的封闭性。建国以后,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干扰,使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了与外界完全隔绝的闭关自守政策,这就更加助长了封闭性的传统习惯。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己经有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但是封闭性仍然在许多领域表现出来。在有些企业的活动中,职工极少流动,长期固定某一职业,思路不够开阔;企业接受外界信息缓慢,经营的灵敏度差;企业自身也不善于向外界发送信息,不善于通过广告宣传等媒介以及其他各种方式树立企业形象,等等。封闭性必然导致企业的落后。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有不断拓宽视野,强化开放意识,克封闭观念,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三)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融合网”
所谓“融合网”,是以人为本的企业结构。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中等级森严,讲究级别、界限和分工,限制了信息的沟通、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融合网”把领导者放在中心位置而不是高高在上,强调要让员工方便接近领导,参与企业决策。领导者不是发号施令,而是提供对话窗口并不断参与对话,通过不断扩大对别人的影响力来巩固自己的位置。而员工在平衡和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更有动力的去投身工作,共同担负起完成重大任务的职责、共享所得到的回报。“融合网”不是要取消企业内的等级,而是提倡各等级间公开交流式的运作方式,淡化指挥与执行的界限,鼓励员工层层下达命令,员工的工作就是为了执行这些命令。员工在工作中是被动的,缺乏主动性。在建立企业文化,建造“融合网”的过程中,领导者要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决策,重新界定一线员工的角色,才能发挥其最佳才能。
(四)加大宣传力度
企业精神确立后,要想真正被员工所接受,就必须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各种宣传途径、各种宣传方式进行灌输教育,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把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思想灌输到员工的大脑中去,使之深入人心,从而使员工在企业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标语式,即把企业精神的主要内容制作成鲜艳的大幅标语,或体现企业精神的张贴画悬挂或张贴在厂大门口或办公大楼、生产车间等引人注目的地方,使员工随处可见,在有形无形中受到熏陶,如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倡导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整个公司的标志就是一张微笑的脸,微笑的厂标在厂内举目皆是;日本索尼公司倡导“豚鼠精神”,经理室就长年悬挂着一幅企业精神象征的豚鼠画像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2、活动式,即经常开展各种为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自始至终体现企业精神,如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艺术节和运动会,在艺术节上通过厂歌比赛等形式,艺术地向员工灌输企业精神;在运动会上,通过激烈的竞争,体现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企业精神。
3、广告式,即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媒体在宣传企业形象和产品时,巧妙地把企业精神融汇其中,使员工和大众一样在接触媒体宣传时接受企业精神的教化,将企业精神铭刻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全面而细致地渗透在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具有个异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而且必定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之所以能显示出新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具有全新的物质基础,还在于它创造性的对待我们的历史传统,继承和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如果失去传统文化这一基础,它就会失去强大生命力。因此,传统文化不仅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只有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因此,应当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创建的企业文化才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并符合我们民族特色。
怎样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篇4
一、企业文化的构建原则
企业文化的构建原则,是企业文化构建经验的总结和遵循的准则。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以企业文化的现行状态为出发点,根据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逐步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这就要求首先明确描述企业文化状态的一组完备太参量的构成,其次要确定企业文化目前状态的太参量的数值,然后根据企业文化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逐步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所以,构建企业文化既不能脱离企业现状,又不能力度过大、一蹴而就。否则就会背离企业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事与愿违,欲速不达。在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初始状态和所受外力。与此类比,企业文化的状态取决于企业文化的初始状态和外界作用,这里的外界作用是指影响企业文化的所有因素,包括构建企业文化的措施及其执行力度。
相同的外界作用施加到不同的企业文化态,就会得到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末态,这就要求我们依据企业文化的构建目标态和初始状态,随时调整外界作用的方向和大小,使企业文化的运动轨迹循序渐进。物理学中力的作用效果体现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
2.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是指按照企业的目的构建企业文化。企业的目的是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它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总和的最大化,不是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或分别达到最大化。企业的目的制约着企业的一切行为,构建企业文化必须服务于企业的目的。
3.前瞻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是指按照企业的发展方向构建企业文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企业必须以发展的、开放的姿态面对不同国家、不同企业文化的冲击,构建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协调发展的企业文化。
4.兼收并蓄的原则
兼收并蓄的原则是指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吸收国内外一切优秀的企业文化精髓,并和本企业文化中原有的优秀成分相融合,并要注意企业内新旧文化的更替和协调。
二、企业文化的构建方法
企业文化的构建方法体现在企业文化的构建步骤中,应该遵循企业文化的构建原则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企业文化的构建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宗旨和企业精神。
1.企业目标的设置
企业目标是指企业通过努力而希望获得的成果。首先,确立企业共同价值观,这是构建企业目标的前提,价值观是判断事物重要性先后顺序的标准,如“质量第一,顾客至上”。
员工的共同价值观是企业目标的核心,企业应该在员工中确立集体主义的共同价值观,把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自身的利益、企业的利益,且能够用共同的信念指导统一的行动。其次,确定企业最高目标,企业最高目标是全体员工共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企业应该把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作为本企业的最高目标,如海尔集团把“创造中国的世界名牌”作为企业的最高目标。再次,完善企业的目标系统,在企业最高目标下面,要构建将企业的经济动机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多目标体系,包括市场、技术进步与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
2.企业经营宗旨的构建
企业经营宗旨是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单位,对其所承担的、对内和对外的义务而向社会做出的公开承诺,它反映了企业对待社会义务的、主观上的基本态度,从而反映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是为实现最高目标所指定的企业方针和企业政策,是最高目标在企业社会义务方面的具体反映。
表达企业对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决心和信心。企业宗旨是企业理念的一个组成要素,对内它是为履行社会职责而对全体员工发出的总动员,是引导和规范企业及员工行为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外它是企业向社会发出的宣言,是引导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一面旗帜。企业宗旨的内涵要阐明:企业增值活动、产品或产业、客户或市场、企业的贡献。构建企业经营宗旨时也要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突出本企业的特点。
3.企业精神的构建
企业精神是对企业现有观念意识、行为方式中积极因素的`总结、提炼和倡导,它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并固化。构建企业精神首先要体现时代精神、体现现代化大生产对企业员工的要求,要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从企业的英雄人物身上汲取思想和行为的精华,要站在企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概括企业精神,反映企业最先进的管理水平,要反映出企业的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三、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
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是将企业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有机的链接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1.构建表层文化
表层文化是企业的物质层文化,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重视开发,使技术与产品不断创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员工的集体意识;开展典礼、仪式教育,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增强职工归属感与荣誉感;树立企业精神人物,选拔奖励各类优秀人员,建立员工学习的榜样。通过构建企业文化的基本层面,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2.构建企业中层文化
中层文化是企业的制度层文化,支撑着企业文化的主体,它构成了物质层企业文化和精神层企业文化的链接纽带,直接影响或决定着整个企业系统的运行效率。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设置适应经营需要的组织机构;二是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三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确保企业系统协调、稳定地运行。
3.构建企业深层文化
深层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层面文化,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要分析内外环境条件因素,确定企业价值标准;进行感情投资,增强企业群体意识,需要领导者身体力行,信守价值概念,积极强化行为,巩固企业价值观,要适应情况变化,发展企业价值观。
企业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方法 篇5
近年来,我们厂按照“以观念更新推动理念创新,以文化发展推动管理升级”的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思路,积极培育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了企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准确把握以人为本内涵,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理念引导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管理的升级换代以及大庆传统的经验都告诉我们,企业要发展,必须尊重人、关爱人、依靠人、塑造人,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我们厂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创建实践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
1、坚持以员工利益为本。人是关键,企业是人。企业无人则止;企业靠人,人是主体,人在企业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企业为人,人是目的办企业最终是满足人的需求。人在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就是人们利益之所在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利益有关”计划经济时代,个人物质利益被忽视。改革开放以后,物质利益原则逐渐被承认,并开始作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一个基本手段,满足人们物质利益是满足人的一切需求的前提。这几年,通过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挖潜增效,不断让员工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利益、见到实惠,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目前,萨南油田正处在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综合含水上升、自然递减加快、生产成本逐年紧张,创造效益的空间越来越有限,与员工迫切需要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形成反差。因此,满足员工的需求,必须依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油田公司百年油田的宏伟目标提出后,为统一思想认识,用目标凝聚员工,全厂范围内组织了大讨论,用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矛盾,用实践的观点科学认识油田,用发展的观点积极谋划未来,使大家充分认识:创建百年油田关系着我企业的长远发展,维系着我员工的根本利益,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利益所在也是每个员工满足需求的现实的物质基础。关注企业就是关注自己,支持企业就是支持自己,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利益才能得到保证。通过形势任务教育,广大员工坚定了实现百年油田宏伟目标的信心。进而我又引导员工以“四个不一样”理念为指导,堂堂正正地追求自己合理的物质利益,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目前,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广大员工的共识。
2、坚持以人力资本为本。经济增长的源泉不能只靠增加劳动力的物质投资,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更主要的靠人的能力的提高。企业发展最终要靠员工来实现。油田公司提出的创建百年油田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有无数的瓶颈”和极限需要去攻克,因此,必须以人才作支撑、以素质作保证、以企业大量的不断增值的人力资本为依托。为此,大力倡导“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可成才”文化理念,坚持把培养人、提升人作为给员工最好的关怀,明确提出:懂业务善经营的管理者是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是人才,精通本工种基础知识、掌握过硬操作技能的岗位工人同样是人才。引导大家认识到人力资本增值上企业的主导性作用固然重要,员工个人的主动性精神更为关键。因此我致力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开发范围上,强调“不忽视任何一个岗位,不放弃任何一名员工”努力把每一名员工都培养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人才;开发投入上,坚持“今天的人力资本投入就是明天的企业超额利润”不惜重金培养人才;开发方式上,主张组织与个人并重、知识与技能并重、资源共享内外并重,着力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的立体格局。
3、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权利和价值,以人为本的根本要义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和全面发展。因此,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员工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研究制定政策时,首先考虑人的因素。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把员工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一致起来;把员工的文化科技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劳动创造水平同步起来;把员工的身体健康、思想健康和行为健康和谐起来。提高员工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要想方设法满足员工应有的政治权益和高品位的精神需求,不能片面强调物质生活而忽视员工的精神因素;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提高员工文化素质的同时,要培养员工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不能让员工精神空虚、道德滑坡,落后于科技进步的步伐;关注员工身体健康的同时,要关注员工的思想稳定和行为健康,不能让员工受到不良习俗和落后文化的侵蚀。以来,先后制定下发了促进员工民主管理、保障员工安全健康与劳动保护、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员工知识技能培训、强化员工思想教育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办法与文件40多项。同时,还制定了员工“创业人(目标宏远、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老实人(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高尚人(遵章守法、助人为乐、文明礼貌)技能人(爱岗敬业、技能过硬、崇尚一流)形象标准,促进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着力构建以人为本机制,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人是企业的主体,更是企业的资源。只有将“一切为了人,一切关爱人,一切尊重人”的人本理念,融入企业管理思维,依托提升机制体现能力关怀,培育素质文化形成价值导向,感染员工自我审视,感召员工追求卓越,才能不断使员工提升实力、增添动力、迸发活力,推进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确定目标激励人。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只有同频才会产生共振。我们在“以人力资本为本”理念引领下,瞄准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盘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大力实施“163人才工程”,以构建学习型团队为目标,以建设六支队伍为支点,以建立三项机制为保障,形成全员覆盖、全面发动、全过程激励、全方位推进的员工发展导航新格局。为实现“163人才工程”总体目标,全厂各级组织积极行动。用措施保证目标。针对员工不同群体特点和需求,构筑多极学习培训体系,举办6期历时6个月近300人的基层队长书记培训班;建立开放型、互动式科以上青年干部学习班;聘请国内著名培训师,精选培训课题,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素质;组织50名非油田开发主体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在大庆石油学院进行一年时间的专业知识脱产强化培训,培养一线技术骨干;着眼“一岗精、二岗通、三岗懂”,对岗位操作员工进行工种技能轮训和重点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岗位操作骨干。用典型示范目标。大力选树不同层面的典型,激励引导员工把获取荣誉看成事业上的最大发展和成功,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提升企业价值有机结合,发奋追求,争创一流。我厂第六作业区张庆斌,是一名普通的测试工,多年来坚持“在革新中创效,在岗位上成才”,先后有2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在厂和油田公司获奖,有4项革新成果获国家专利,为企业创效300余万元,曾被评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我们把他选树为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工程技术大队高级工程师侯玉芳,坚持“创新始于现场”的工作理念,着眼于不断提高措施井施工设计的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优化各类区块采油工程方案20多个,节约大量投资与生产成本,我们把她选树为党员科技明星和巾帼建功标兵。此外,我们还激励引导干部员工关注集体目标。制定了《铁人基层队》标准,以“五个争一流”的目标和28项具体标准凝聚基层干部员工。
搭建平台成就人。以公司“发展的企业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发展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无限的空间”的“人才观”为指导,全厂各级党政工团齐心协力,根据企业不同时期发展需要,积极为各级各类人才和广大员工提供舞台,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让员工感受到有所作为的光荣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满足,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奋发成才的进取心。突出创新主题,为员工搭建创新平台。我们坚持“扬创新之帆,走发展之路”的发展理念,“十五”前三年,根据油田发展形势,先后开展了“精细管理年”、“管理创新年”和“创新发展年”主题年活动,大力实施精细油田管理,开展十大管理创新,探索作业区专业化模式、物资扁平化管理、内部模拟市场,以及基层队“一元动态”和“流水线”管理方法,为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类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创造业绩的广阔空间。今年以来,我们更是把创建百年油田大业,作为人与企业共发展的世纪平台,确定技术创新“十大课题”和管理创新“九个重点”,带领员工“实干大干成大业、创新创效谋发展”。坚持“号、手”联动,为青年搭建成长平台。全厂各级团组织在活动中开辟阵地,搭桥铺路,促进青工讲求岗位文明,增强岗位技能,创造岗位效益。广大青年热情参与,积极争创,涌现出各级各类青年岗位能手467人;我厂南五联合站在创建青年文明号过程中,结合本站特点,抓住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丰富创新内涵,自觉践行“做五联人,铸五联魂”的创建承诺,实现安全生产13000多天,去年荣获首批“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成为公司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实施“群星工程”,为党员搭建展示平台。号召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争做表率当“明星”,去年“七一”选树30名党员管理明星、党员科技明星、党员操作明星并进行大力表彰,编辑《群星璀璨》通讯集进行广泛宣传,目前我厂广大党员在管理上追求高水平,在技术上追求过得硬,在工作上追求高标准已蔚然成风。
制定政策开发人。实践使我们感到,员工内在动力被激活并持续增值,最终要靠科学华、规范化、人性化的机制做保障。几年来,我们大力倡导一定要让对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有利有名有位,坚持企业机制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用荣誉和待遇激励人才,用关爱和尊重感召人才,为人才发展营造持久浓厚的氛围。一是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有利可图”。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和分配机制,出台《重大科技贡献者奖励办法》,召开科技大会对5名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分别一次性奖励3万元;制定出台《创新创效奖评审暂行办法》,出资近百万元对全厂63项管理创新奖、技术创新奖、岗位创效奖获奖者进行隆重表彰;厂里还定期举办技术大赛,对各类工种第一名的青工授予“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每人奖励1000元,优先评聘助理技师,各基层单位还分别采取了组织获奖人员旅游休养、提高奖金系数等激励办法,鼓励员工岗位成才。二是让有发明创造的人“有名可扬”。第六作业区采油三区四队采油工王春荣今年50岁,他总结自己11年的洗井经验,发明了简洁高效的油井热洗操作方法, 我们在大力表彰的同时,把成果命名为“王春荣热洗法”,并在全厂广泛推广。这既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文化。通过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文化,更好地调动了员工的创新创效积极性,也增强了员工的成就感和回报企业的忠诚度,三年来,全厂共完成科研推广和现场试验263项,获公司级科研项目、革新项目奖43项,创经济效益24633万元。三是让德才兼备的人“有位可就”。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使用上,不唯身份重业绩,不唯学历重学力,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为员工展现自我、发展自我打开了绿色通道。我厂作业大队青工刘善庆立足艰苦岗位十几年,勤学苦干,锤炼作风,曾荣获厂“党员操作明星”、油田公司和黑龙江省“技术能手”等称号,竞聘中他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走上大修一队技术员岗位。几年来,全厂先后有314名优秀工人经过公开竞聘被选拔到干部岗位。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岗位竞聘,员工岗位成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信心更加坚定,“岗位靠竞聘、薪酬凭贡献”已在全厂形成共识,呈现出人人争先、奋发向上的喜人局面。
三、精心营造以人为本氛围,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环境是人与企业进步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几年来,我们坚持精心营造团结真诚向上的人文环境和清新优美温馨的工作环境,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员工行为,使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成为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内在潜能和动力。
1、注重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员工为企业发展尽责,企业为员工发展助力。我们注重引导员工把个人意愿与企业愿景高度统一起来,在实现企业大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一是保障员工的参与权。在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的基础上,探索基层民主管理经验,实施优秀代表提案奖励机制,广大员工通过恳谈会、公开栏、企业网等途径,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关注企业发展动态、监督管理热点问题,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及重大事项的透明度,促进了职工主人翁地位的落实。二是培养员工的忠诚度。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只有员工对企业保持高度的忠诚、才能激发强烈的责任感。去年,我们在全厂青工中开展《把信送给加西亚》读书研讨活动,教育引导员工以书中主人公为榜样,增强主动性、强化责任心,争当企业“送信人”,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情。采油48队在一次资料检查中,发现一口水井日注水量异常上升了46m3,有人担心如实上报可能会影响检查评分。但班子成员一致认为,在资料录取问题上一定要实事求是,决不能含糊,名次可以降,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的思想不能丢。进而形成了“只要真实的资料,不要虚假的荣誉”的理念,全队员工从严从细对待每一项工作,不放过一个“低标准”,不原谅一个“小差错”,不容忍一个“过得去”。正是凭借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使全队生产管理始终保持高水平,先后荣获大庆油田唯一金牌“七连冠”采油队、油田公司“功勋”采油队、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及“百面红旗”先进单位等称号。三是实现员工行为的规范化。员工的形象代表企业的形象,特别是作为上市企业的组成部分,我们每名员工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间接地影响企业在市场、股东和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为此,我们不断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规范员工文明用语、衣着服饰、工作标准及相关流程做起,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严格制度执行,加强纪律约束,以来,先后依法与30名违法违纪过失员工解除了劳动合同,并通过编制人事政策宣传手册、员工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及有关规章制度选编,保证了员工知情守法,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和谐有序进行。
2、注重个人与团队的和谐。企业员工作为团队的一员,只有时时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馨,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家,关心这个家,愿为大家庭做贡献。近年来,我厂十分注重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一是满足员工对环境的需求。筹集资金为采油一线小队配备了台球、乒乓球、电视机等文体用品,修建和完善了荣誉室、图书室、活动室、配餐点,发放配备各类书籍及学习用品,为员工营造了清洁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目前,全厂166个一线基层队,有图书室78个,藏书40355册。厂团委结合开展“青年读书计划”活动,今年为基层团支部配书5100多册,其中制作成10个流动书箱有1100多册书在基层团支部传阅。
二是满足员工对安全的需求。构建安全文化体系,树立了“人人讲安全,事事保安全”的理念,开展“以人为本,关注安康”活动,在成本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拨付专项资金5000万元,为生产一线完善了岗位防中毒、防污染、防侵害措施,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保证了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以来,我厂连续三年获油田公司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金牌,并于获得了全国“安康杯”优胜奖。三是满足员工对情感的需求。广泛开展建设“职工之家”和“职工小家”活动,透过人文关怀,强化小团队的家庭感觉。采油43队确立了“队以人为本,人以队为家”的核心理念,通过塑家风、立家规、建家园,积极营造“家”文化氛围,让每名员工都感到家的温暖、家的亲切,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有的员工主动把家中的盆花拿到单位,并自费购买窗帘、装饰品把值班室装饰一新,充分体现了个人与团队的和谐共进。
3、注重人与人的和谐。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建立员工之间以及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良好的沟通协作,对保证企业有效运营及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注重从四个方面促进这种和谐的关系:一是建立互信的干群关系。注重继承大庆优良传统,把“信任”作为干部群众理解与沟通的基础,对干部提出了“三句话”要求,使干部懂得,只有清清白白做人,才能让群众佩服;只有老老实实工作,才能让群众信服;只有公公道道办事,才能让群众折服。通过编印基层干部知识手册、组织基层干部培训,促使干部自觉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优良传统,从上班穿工服等小事做起,从关心员工冷暖等细微之处抓起,知民情、达民意,做群众的贴心人,有效密切了干群关系。二是建立互动的师徒关系。在青工中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选出品质好、作风过硬、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技师、技术能手与新入厂、新上岗青工结成技术帮教对子993个,通过签订师徒合同,鼓励师傅传技术、带作风,激励青工学本领、强素质,师徒之间相互关心、相互促进,加深了交流与沟通,促进了技能水平的共同提高。三是建立互助的人际关系。倡导员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加强团结、增进友谊,全厂各基层单位员工自愿集资建立互助基金68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员工的“燃眉之急”。同时,坚持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完善了困难员工生活保障机制,对员工的困难做到掌握准确、关心到位、帮助及时,体现了组织的关心与温暖。四是建立互融的社区关系。以图书馆、体育馆、萨南广场等文化阵地为依托,成立英语沙龙、网络教室、文学协会、体育协会等八大协会。积极开展各类智力竞赛、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广泛吸收社区的友邻单位和其它群体人员参加,让全体萨南人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共用团结合作的大舞台;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营造和谐融洽的小天地,从而为企业发展稳定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几年来,我厂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做了一些工作,见到了一定效果,但与公司的要求及兄弟单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在致力于“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油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部署,进一步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理念培育高素质员工队伍,为打造百年油田做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方法 篇6
烟草商业企业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无论在资产规模、员工的素质,还是在管理制度、企业的形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以制度管人到文化管人的新跨越,这也是对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必须看到当前我们烟草商业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或初级阶段,如何使企业的各项文化建设有序开展,统筹实施,真正实现文化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实效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构建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正当其时。本文基于体系建立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谈几点浅见。
一、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意义及其必要性。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Corporate Culture),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我们可把其定义为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而所谓的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即是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平台,以企业内外部各项评价指标为参量,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的能反映烟草商业企业基本状况的多元、动态、综合、开放式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有其必然性和现实需要。
(一)这是实现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
当前,全行业正处于增长速度由高速发展向稳步发展转变,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变,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的关键时期。《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也经全国人大通过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生效,可以预见作为烟草商业企业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势下,立足企业实际,在企业内部管理和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建立和提升企业文化,提高服务水平是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而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之魂的企业文化正是应对这种变化和挑战的必然产物。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评价企业文化建设状况,跟踪和把握企业文化变化规律及其内外部影响因素的状态,对于烟草商业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这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正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经济观念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优秀的企业文化将对烟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方向、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改革、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如何把握其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如何实现在烟草商业企业的正确定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思想观念及实践上重视和面对的课题。事实上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相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烟草商业企业既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也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仅局限于主观考察判断企业文化现状,而非从动态的角度、从量的要领上考察把握企业文化的变化趋势。因此构建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将有利于烟草商业企业文化的规范科学发展,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
(三)这是解决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些问题的迫切要求。
烟草商业企业自组建以来,也逐步探索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但由于受专卖体制以及各种因素影响,总体来说企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而且发展也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烟草商业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特别近年来烟草商业企业在自身取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中长期的长远规划,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
(2)烟草商业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规划。一些烟草商业企业尽管也进行了企业形象策划,但基本上是视觉上的文化策划较多,意识形态上的文化建设较少,缺乏系统全面的规范要求。
(3)烟草商业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评估。即在思想观念上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不深,把其简单化、口号化,表现在企业内部,开展一些文娱活动;在对外宣传方面,通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社会赞助等,再利用媒体报道达到宣传目的等等。但具体到工作效果、工作效益等则另当别论,当然更谈不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估、反馈、完善和提升了。另外随着工商企业的分离,商业企业要保持自身的市场优势和发展力就必须建立起区别与工业企业品牌文化的服务文化。
上述问题的存在证明,在当前行业发展形势下,构建一套具有烟草特色的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相信这一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对我们嘉兴烟草正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试点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构建必须要立足实际,力求实效,遵循以下六项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改造现实企业文化状况、构建目标文化模式的过程,而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将有助于这一过程的实现,但由于其内容较为复杂,如不加以引导,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背道而驰。因此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应以企业理念系统的构建为重点,通过思想和精神的传递和引导,进而全面提升烟草企业的工作面貌。可以说导向性原则是一条首要的构建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部分和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构建要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这一体系的构建中要保持其完整性和协调性,从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环境的关系、内部结构以及相互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三)独特性原则。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特殊性是由烟草行业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由于我国烟草行业实行专卖体制,各地烟草专卖局(公司)都是“两栖”单位,他们一方面要代表政府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去管理市场,另一方面又要作为企业来经营市场,这一特殊性体现在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中就是要紧密结合烟草行业特点、地域特点和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构建。
(四)落地性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落到实处。在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与烟草企业的各项具体的工作流程和内容等融合起来,要注意避免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脱离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脱离员工的实际思想行为方式等。
(五)效能性原则。 在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中要杜绝求大求全,而是要根据烟草企业的实际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以争取投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实际效果。
(六)长期性原则。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这种特点是由其本质决定的,这也同时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构建必须贯彻长期性原则。即将其纳入企业总体工作的范畴,从组织落实、人员安排、财务投入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使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发展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并逐步完善,持续不断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框架指标。
(一)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架构。评价企业文化建设应从企业文化要素构成的整体性和相关性等方面把握企业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我们烟草商业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对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作出如下描述:核心层面的理念文化;中层面的制度文化;幔层面的行为文化;表层面的物质文化。这四者的关系是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理念文化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是理念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又规范着行为文化;理念文化是形成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也是核心所在。同时在这四个基本层面下面包含若干个参数指标,构成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
(二)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参数构成。评价指标参数实际上是综合评价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依据。根据烟草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状况,具体列出如下指标体系:
(1)理念文化层面构成。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涵盖要素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凝聚力(烟草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工作积极性,以及内部关系的和谐度)、企业经营方针的执行度、卷烟质量保证度、守法经营度等等。
(2)制度文化层面构成。制度文化是得到企业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从的由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形态和经营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是一种约束企业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在这个层面涵盖的要素有烟草员工岗位行为规范、岗位管理标准、岗位操作规程、治理结构完善度(有健全有效的程序化机制)、组织结构合理度(设置合理、职责明确、运作高效)、信息处理效率、领导决策机制的执行度和民主化程度、员工管理企业的参与度等等。
(3)行为文化层面构成。包括领导素质指标(员工认同度、领导能力、个人品质)、员工素质指标(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管理素质指标(企业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设备素质指标(相关软硬件设备的完备和使用率)、员工行为指标(政策执行度、工作效率、员工离职率)、经烟户满意度、消费者满意度、社会美誉度等等。
(4)物质文化层面构成。物质文化层面在评价体系中处于表层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参数指标:市场净化率、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增长率、利税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市场培育指标、企业内部环境指标(安全的工作环境、卫生的生活环境、丰富的文娱环境)、企业形象指标等等。
四、对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
在一个四层整体构建的评价体系框架下,通过一些参数指标的选取,并导入一个统一的计算公式,就可以对企业在单位时间内的文化建设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价。但具体如何操作以及应在其中注意哪些问题,这些是在具体构建评价体系过程中需要我们正视和解决的。
(一)重视参数指标选取的针对性。要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就要选取相关的指标,由于在上述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中涵盖着多项评价指标,各指标又有定性和定量之分,因此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要突出针对性,即要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指标与企业文化建设状况的相关程度,并运用分析方法理论选取与企业文化建设关联度大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进而进行计算评估。
(二)重视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必须看到在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中定性参数指标占有一定的比重。定性指标其性质决定了其易受各种主观因素影响,所以为增加定性参数指标的准确性,就必须做到把定性参数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而对定量参数指标为便于核算,也需要进行分类,统一计算口径。最后就是其中相关计算数学模式的导入问题,结合我们嘉兴烟草商业企业的实际,我建议应把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工作的范畴,在具体构建中要进行充分调研,并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开展研讨,制订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体系方案,其中包括统一的计算模型。然后选择一两个单位进行试点,逐步进行修订完善。
(三)重视参数指标收集数据的准确性。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目的是正确掌握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推进企业和谐发展。而实现正确的评估前提是评价体系中相关参数指标的准确性,如何做到这一点?这就牵涉到一个文化调研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文化调研是企业对文化建设进行梳理和评估的主要依据,它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做到客观性和规范性。在具体操作上有如下设想,一是在市局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在各县局选定一至两个调研员,按要求开展相关专题的文化调研,并负责具体数据的上报汇总等基础性工作。二是在具体调研方法上建议灵活运用如下方法:
1、文案调查法,即综合利用企业现有的大量文字材料开展调研活动,并对所需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准确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制度安排、文化思想脉络及领导价值取向、员工思想动态等;
2、观察法,即深入企业的经营环境、办公环境、生活环境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员工精神风貌、权力意识和环保意识等;
3、访谈法,要对企业文化建设作出正确客观的诊断评估,就必须得到企业各层次人员的真实想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适时收集价值信息;
4、问卷调查法,可用来收集参与者的主观性情况,也适用于客观数据的分析,便于进行量化统计。
在当前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构建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对我们烟草商业企业来说正逢其时,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为之去探索去实践。信随着这一体系的建立,必将有力推动我们烟草商业企业在新时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于构建建筑企业特色企业文化的思想
摘 要: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靠建设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更需要通过建设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讨论特色企业文化对建筑企业的重要性及如何构建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建筑企业 特色 企业文化
一、什么是建筑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也可以说组织文化,是由一个组织的价值观、信念、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企业自身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对员工来说,企业文化就像一道无形的行为准则,是他们行为处事的标准,良好的企业文化会凝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使员工与企业的奋斗目标一致,引导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在物质越来越丰裕的时代,仅靠物质上的激励已经不够,激发出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企业的动力源,在建筑行业中,企业和员工在不断的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准则就是建筑行业所特有的行业文化,它包含了企业文化的各个要素,只是都加上了自己的行业特色,带有普遍性,也有着独特性。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和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和制度、文化结构及企业使命等,都是建筑企业文化的内容。
二、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进行施工工程,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也比较艰苦,相当于室外作业,风吹日晒,施工地也不集中,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很多员工都是远离自己的家乡,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规模正在迅速的扩大,需要投入的人力资源也就越多,所以,建筑企业必须通过自身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吸引员工,留住人才。首先在辛苦的工作条件下,员工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撑,良好的企业文化背景,是激励员工的有效内容。其次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人力资源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众多的建筑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人才选择归属的对像,必须有自己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物质条件是最好满足的,同一行业不同公司的薪酬都是在同一水平,所以只有在精神环境上努力,一个好的工作氛围,对人才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另外,良好的企业文化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员工的管理也更容易,企业的经营发展就更顺利。综上所述,我们很容易看出,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对建筑企业至关重要。
三、建筑企业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建筑企业基本上都引入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还不够系统完善。有的企业不够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或者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够,把企业文化当做一种思想政治工作来做,不重视人本因素;只理解了企业文化的部分层面,文化的发展不全面,如简单的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一种每天进行固定的文体活动或召开小型会议,这样产生的效果是不全面的;没有专门的建设组织,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部分,应该像其他职能部门一样有自己的办公平台,由相关的人员来负责;不够创新,习惯模仿别人的手法,但是别人再成功的方式也不可能完全适合自己,不注重自身特色的培养,所有的企业都采用同样的文化建设方式,自然发挥不了企业特色文化的魅力,普遍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特点,因为无论什么行业,它的构成要素是大致相同的,但特殊性才是它的重点,有特色的才是有价值的。当然,建筑业德尔特殊性也给它的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一些挑战,如员工的素质不一,且流动频繁,大部分员工都是在室外现场作业,不是坐在办公室随时都可以进行上下级的交流,员工接受教育的程度不一,个人的素养也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企业的文化建设更灵活,更有力量。
四、构建建筑企业特色企业文化的思考
1、提高重视程度
建筑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企业的领导,他们的思想认识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当然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水平 。企业文化的建设也要全面,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层面,建设工作者要充分理解企业文化的含义,每一方面的内容都要在企业中渗透,进行深入的建设。企业要不惜投入人力和物力,企业文化的建设肯定不是说说就行的,还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实际行动,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配置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人员和部门,若资源没有那么充足,也可以建立附属部门,由领导进行统一部署,将企业文化建设按内容分配到各个部门或人员手中,设立企业文化建设经费项目,从各方面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培养核心价值体系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构建一套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统一价值观,在企业中形成一道文化、道德、精神的纽带,使企业员工上下一心,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标,才能将力量发挥到最大,企业才能形成自己的优势。根据建筑企业的自身特色,以及实践经验,企业可以总结出具有特色的企业精神,然后加以包装和宣传,使之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中,大家都能根据企业的核心精神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就达到了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宣传口号可以从大体上反映出企业文化的内涵,所以要有口号或宣传标语之类的文字宣传,但也不能仅仅是喊喊口号,口号和标语可以给员工一定的精神鼓舞,但次数多了,效果就不明显了,需要实际行动来使标语的精神深入人心,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来解释标语的含义,以生动实际的人物做榜样,使员工都自觉的接受它的影响,这样就算没有文字上的提醒,大家也能随时感受到它的力量,在无形之中逐渐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3、提高职工思想认识,优化管理
由于职工的文化层次不一,给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管理都形成了一定的阻碍,需要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基础,企业作为一个集体,要使集体中的每一份子都有共同的认识基础,这样大家才有合作的基础,如进行以思想道德为主题的活动,观看宣扬企业精神的影片,进行道德准则知识的培训,普及建筑行业的经验和处事习惯等知识内容,不可能使所有员工的文化水平都达到同一高度,但可以让大家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都有较统一的基础,并逐渐的提高员工的素养,培养出高层次的员工队伍,这样企业的管理也会比较顺利。随着管理文化的不断发展,现在,人性化的管理才是科学的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员工也会尊重企业,了解并重视员工的需要,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才能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不需要督促,员工也能主动的完成工作,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其中心就是以人为本,员工都是社会人,有着除了物质之外的更多需求,其中一项就是受尊重的需要,企业要树立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企业运作中的重要部分,需要企业在不断的探索中建设和完善。
4、用心打造品牌
品牌就像一个企业的脸面,塑造自己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品牌代表的是企业的实力和信誉,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人们会根据品牌来判断企业的整体情况并作出选择,良好的品牌形象为企业不仅带来稳定的人力资源,也带来大众的信任和源源不断的客户,但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并不容易,正如古话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需要在任何一项活动中渗透品牌的培养意识,管理者和员工都要增强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形象,不断的提升品牌质量,借助成功的经营活动宣传企业品牌,也要为品牌的塑造投入资源,使品牌成为企业的代言人,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的建设是多方面的,它与企业文化是互相包含的关系,品牌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而企业文化也品牌应该包括的内容,全面的建设企业文化,也是在打造品牌,不仅是企业的管理模式,道德作风,还包括企业的员工素质等等,各方面的建设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企业的品牌也就自然有了影响力,一个成功的品牌就是企业特色企业文化的代表。
建筑行业有着自己明显的特色,这给企业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准确的定位自身的特点,就能构建出特色企业文化,将特别存在的劣势转化为特色文化优势,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纵观世界上的许多成功企业,都有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做支撑,而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建筑业必须着力于构建自己的特色文化,形成自己的竞争力,以此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持久的话题,相信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建筑企业会取得更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欧阳莉。袁文浪。特色企业文化如何走进建筑施工企业[J]。企业文明,2010,(01)。
[2] 刘丽荷。建设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J]。公用事业财会,2004,(04)。
[3] 付海智。构建特色文化推动企业发展[J]。北京物资流通,2008,(02)。
企业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方法 篇7
一流的企业靠文化,二流的企业靠产品。企业文化最早产生于二战后美国和日本大型企业对比研究中,通过近代管理学科和企业实践的发展,企业文化对组织的成功或失败影响效应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提高对企业文化观念构建的重视。特别是在我国现代金融业支柱之一的保险业,应对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障碍,在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进行引导时,引入企业伦理规范,建设独特、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打造独具风格、客户满意的保险公司,提升保险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伦理规范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被组织成员广泛认同、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群体意识的总称。企业通过培养、塑造这种文化,来影响成员的工作态度和引导工作中的行为方式,从而实现预期目标。从最能体现组织文化特征的核心内容来看,组织文化包括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伦理规范以及组织素养。其中,伦理规范是从道德意义上考虑的、由社会向人们提出并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这种伦理规范既体现企业自下而上环境中社会文化的一般性要求,又体现着本企业各项管理的特殊需求。由此可见,以道德规范为内容与基础的员工伦理文化行为准则是传统的企业文化管理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正是如此,使企业的价值观融入了新的文化力量。
二、保险类型企业文化特点
区别于企业文化,保险类型企业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本质是以保险公司发展战略为基础,通过保险业长期经营过程积累发展,形成的一种保险行业成员所共同拥有和遵守的行业价值观、行业规范、行业精神和行业行为习惯。按照核心内涵,保险类型企业文化可分为价值理念层、行业制度层和行业行为层。通过价值理念层,能够充分体现保险行业的价值倾向和意识思维,这种文化是在长期的保险企业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和沉淀发展的。而行业制度层是根据保险企业的经营方针、模式、机制等形成制度规范,从理念层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实际的约束和激励。作为保险文化的第三层次,行业行为层是属于一种规范引导,能够使从业人员对自身的行为、形象、服务进行统一规范的过程。保险类型企业文化会引导行业成员自觉地作出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行为选择,特定的价值观念会激励行业成员在特定的行业环境中表现出符合企业需要的行为;受同一价值观念的影响,保险行业成员在不同时空的行为准则必然会取向协调一致。具有这些功能的保险文化体现出以下特征:
三、基于伦理规范的保险类型企业文化构建
(一)构建制度文化,实现保险类型企业文化硬性规范
制度文化本质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形式,又蕴含着伦理规范的精神内涵,对保险类型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制度文化的构建,能够实现完善的公司治理和管理制度,保险类型公司在企业发展过度阶段,容易出现对人不对事、规范性有所欠缺等现象。对于此,就要用制度立司,用制度管人。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保险类型的金融机构,以制度选择人、培养人、激励人和考核人,保证实现保险企业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
(二)构建责任文化,提高保险类型企业文化社会意识
责任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文化根源,社会责任感或企业责任感也是伦理规范的核心内涵,企业要想得以长期发展,责任意识和文化规范就要贯穿始终。从保险类型企业的成立到初步发展过程中,重视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利用文化的价值趋向使保险企业员工形成自觉性规范行为。例如华泰保险公司的“责任文化”建设,促使该保险公司较早、较好地完成战略转型,为其后续不断持续实现承保盈利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责任文化并不局限于保险类型企业内部,还要建立起社会责任的大概念。
(三)构建品牌文化,打造创优型保险类型企业文化
品牌价值是产品本质性的体现,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通过品牌文化的构建,充分的体现出企业文化长期策略,为企业发展实践提供新的生产力。在保险类型企业文化建设中,打造属于各个保险企业的品牌文化,形成独特的价值服务和产品,通过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实现创优型企业文化。例如大地保险公司,坚持“质量效益型”作为公司的品牌,实现了公司的战略和文化,更占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产品份额,极大的有利于扩大自身发展的规模。通过品牌文化的构建,不仅能够带来社会及消费群体的认同,还能从另一个层次方面引导企业成员走向更高水平的合作,创造优质型的企业文化品质。
(四)构建合规文化,建立保险类型企业文化制度体系
关于保险业如何规避风险管理,国际上认为要按照风险衍生出来的根源进行规避,为了避免保险企业管理者和基层员工出现道德和职业风险,合理的及时的合规文化能够完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简而言之,合规文化是“合乎规章制度的企业文化建设”,属于保险业文化的一部分。按照合规文化策略,要求保险类型企业进行合规管理、合规风险、合规理念、合规价值和合规机制,最终形成保险类型企业文化制度体系。例如众所周知的新华保险公司,秉持“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将合规经营作为企业发展前提,以风险管理和控制作为企业文化保障。良好的合规文化促进了新华保险的战略发展,更是对整个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企业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方法 篇8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因事故发生已触及一些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企业必须把安全管理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尤其我们施工企业,更应立足实际推进创新,不断丰富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造就浓厚且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促进安全管理向高层次跨越。
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就是该企业对安全工作的价值观。要想企业的生产经营达到安全和谐统一,全面减灾增效,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企业安全文化。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精心打造安全文化理念。
企业管理者应正确面对安全形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敬业精神,始终把“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稳定,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发展”这个主题贯穿整个生产、经营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使 “不断改善我们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渗透到每个角落。对安全文化所需的政策、物质、经费等,各方面给予支持与保障;莫拿安全作秀,要安全就别讲情面。避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更不能使安全文化建设上紧下松,中间悬空,要让员工们心里清楚地知道安全主体是谁?安全工作为谁而抓?安全工作为谁而做?抓安全工作谁是最大的受益者?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各项目要把安全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三点”(事故多发点、危险点、危害点)监控。班组日检、工区周检、项目月检。层层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逐级落实责任,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对待安全工作要做到: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必须每一天认真对待。
二是加快驱动安全文化行为。
培养员工树立安全文化生产意识和价值观。以人为本,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教育形式,提高防护力。认真吸取同行业的事故教训,严查“安全第一”的思想是否到位,严查安全管理上是否存在“松、软、散、懒”现象。
从项目领导到普通员工都要明确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职责,各负其责。强化安全监督,全面覆盖。进行有重点、无缝隙、不留死角的安全大检查,确保安全标准化再上台阶。
三是大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要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中心任务,加强舆论引导,与时俱进。运用工地广播、板报、宣传栏、演讲以及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在员工思想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全面理解安全文化的精髓,进而形成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形态,使员工对安全的认可与追求企业目标尽可能趋向一致,从而持续激励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员工“动”起来,安全“活”起来。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独具特色、富有生机和较强感染力的安全文化体系,企业才能实现稳定生产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