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作品集_杨绛文集最新4篇》
杨绛的资料简介 篇1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荫杭之女。1935年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创作的剧本有《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有《洗澡》等。2004年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再版达一百多万册;2013年以102岁的高龄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凌晨在北京病逝,享年105岁。
被称为先生的女性 篇2
百岁才女——杨绛先生
她是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是让钱钟书发出“见到她之前从没想过结婚”的女子;她是精通英、法、西班牙等多国外语的女子;她是《堂�吉诃德》的中文译者;她是先后送走了自己独女和爱人的女子;她是写作《走到人生边上》的105岁老人——杨绛。作为一个文坛巨匠和百岁才女,她用一生辅佐文化昆仑,独成一派,像世人展现了一个女性传奇而厚重的人生。
民国第一夫人——宋庆龄先生
宋庆龄祖籍广东省文昌县(现属海南省文昌市),1893年1月27日(清光绪十九年)出生。从小家境殷实的她14岁就被送去美国留学,才貌双全。都说宋氏三姐妹每个人都是一段传奇的历史,一个爱钱,一个爱权,一个爱国,她们就如同浓缩的中国现代史。宋庆龄不顾家人反对嫁给孙中山,从此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在近代中国历史与对外关系中,这个女人的力量不可小觑。
世纪老人——冰心先生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她是近现代伟大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出生于1900年的她1999年去世,享年99岁,因此被称为“世纪老人”。在这个世纪里冰心创作了无数佳作,流传至今。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的散文和诗歌一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分别被茅盾称为“繁星体”和“春水体”。“在其《忆读书》中的金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仿佛成为后人纪念她的标志,想必每位读者都不陌生。
著名画家——何香凝先生
何香凝原名瑞谏,又名谏,广东南海(今广州市荔湾区)人,1897年与廖仲恺结婚。何香凝的父亲是香港经营茶叶出口和房地产的著名商人何炳桓,从小就家境颇好的她自幼学习,其他富家千金整日热衷打牌穿戴,而她却爱读书绘画,用尽各种办法只为求得看几眼书,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她的确是个激进者。何香凝是早期宣传妇女解放、倡导女权的杰出代表。同时,她也是一代画师,她的艺术作品透露着她的革命高风亮节。何香凝美术馆1997年4月18日建成开馆。时任中共中央江泽民题写馆名,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
小彩舞——骆玉笙先生
骆玉笙1914年出生在江南,刚刚6个月便被送给江湖艺人天津人骆彩武做养女,“小彩舞”这个艺名最初就是这样得来的。1951年参加天津曲艺团后,不再称艺名,改用本名骆玉笙。她是京韵大鼓的代表人物,唱段以声情激越、昂扬向上著称。1989年,骆玉笙以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获得“建国40周年最令人难忘的歌曲一等奖”。她对京韵大鼓的钻研和传承为世人赞颂,被称之为先生绰绰有余。
三三——张兆和先生
除了宋氏三姐妹的传奇故事外,还有“沈氏四姐妹”的故事。安徽一个名叫张吉友的富商因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而尽人皆知。二女儿张允和嫁给了颇有建树的语言学家周有光,而三女儿张兆和则嫁给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从文。“三三”就是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称。张兆和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人物,1932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外语系。毕业后任中学教师,1949年就读于华北大学二部。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这是沈从文对张兆和才女的最深情的告白。
民国才女——林徽因先生
林徽因可说的实在太多,这个传奇的女子让徐志摩神魂颠倒,让金岳霖终生未娶。她不只是个倾国倾城的女子,也是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更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当时中国没有建筑学这一门学科,是张学良请林徽因执教,才有了建筑系。借用papi酱一句话,林徽因才是“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
逆袭的人生——潘玉良先生
潘玉良早年并不幸福,她原名张玉良,幼年时就成了孤儿,14岁被舅舅卖给了妓院作歌妓,17岁时被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赎出,纳为小妾,改名潘玉良。逆袭的人生就在她身上上演,她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与徐悲鸿同学。潘玉良的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她是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的第一人。这个类似开了外挂的女子告诉我们三个字:“不信命”。
随着这一代代文坛巨匠的离去,我们被称为“先生”的女性貌似越来越少。快餐化、碎片化的文化打造了无数个“直播美女“,却再难塑造一代“女先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拿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来回答就是:“年轻人,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是想得太多”。
杨绛简介 篇3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1923年,随全家迁往苏州,进入振华女校就读。1928年,进入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同年前往清华大学借读,并认识了钱锺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1942年冬,完成了其第一部剧作《称心如意》在上海公演。1944年,创作的喜剧《弄真成假》在上海公演。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1970年7月,下放至“五七干校”。1978年,出版《堂吉诃德》中译本。1981年7月,出版散文集《干校六记》。1987年5月,出版散文集《将饮茶》。1988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洗澡》。2003年7月,出版散文集《我们仨》。2007年8月,出版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2014年8月,出版中篇小说《洗澡之后》。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105岁。
.《喝茶》 篇4
曾听人讲洋话,说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新近看到一本美国人做的茶考,原来这是事实。茶叶初到英国,英国人不知怎么吃法,的确吃茶叶渣子,还拌些黄油和盐,敷在面包上同吃。什么妙味,简直不敢尝试。以后他们把茶当药,治伤风,清肠胃。
不久,喝茶之风大行,一六六○年的茶叶广告上说:“这刺激品,能驱疲倦,除恶梦,使肢体轻健,精神饱满。尤能克制睡眠,好学者可以彻夜攻读不倦。身体肥胖或食肉过多者,饮茶尤宜。”莱登大学的庞德戈博士(DrCorneliusBontekoe)应东印度公司之请,替茶大做广告,说茶“暖胃,清神,健脑,助长学问,尤能征服人类大敌——睡魔”。他们的'怕睡,正和现代人的怕失眠差不多。怎么从前的睡魔,爱缠住人不放;现代的睡魔,学会了摆架子,请他也不肯光临。传说,茶原是达摩祖师发愿面壁参禅,九年不睡,天把茶赏赐他帮他偿愿的。胡峤《饮茶诗》:“沾牙旧姓余曾氏,破睡当封不夜侯。”汤况《森伯颂》:“方饮而森然严乎齿牙,既久而四肢森然。”可证中外古人对于茶的功效,所见略同。只是茶味的“余甘”,不是喝牛奶红茶者所能领略的。浓茶搀上牛奶和糖,香冽不减,而解除了茶的苦涩,成为液体的食料,不但解渴,还能疗饥。
不知古人茶中加上姜盐,究竟什么风味,卢同一气喝上七碗的茶,想来是叶少水多,冲淡了的。诗人柯立治的儿子,也是一位诗人,他喝茶论壶不论杯。约翰生博士也是有名的大茶量。不过他们喝的都是甘腴的茶汤。若是苦涩的浓茶,就不宜大口喝,最配细细品。照《红楼梦》中妙玉的论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那末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记不起哪一位英国作家说过,“文艺女神带着酒味”,“茶只能产生散文”。
而咱们中国诗,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诗清只为饮茶多。”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法国人不爱喝茶。巴尔扎克喝茶,一定要加白兰地。《清异录》载符昭远不喜茶,说“此物面目严冷,了无和美之态,可谓冷面草。”茶中加酒,使有“和美之态”吧?美国人不讲究喝茶,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不是为了茶叶税么?因为要抵制英国人专利的茶叶进口。美国人把几种树叶,炮制成茶叶的代用品。至今他们茶室里,顾客们吃冰淇淋喝咖啡和别的混合饮料,内行人不要茶;要来的茶,也只是英国人所谓“迷昏了头的水而已。
好些美国留学生讲卫生不喝茶,只喝白开水,说是茶有毒素。代用品茶叶中该没有茶毒。不过对于这种茶,很可以毫无留恋的戒绝。伏尔泰的医生曾劝他戒咖啡,因为“咖啡含有毒素,只是那毒性发作得很慢。”伏尔泰笑说:“对啊,所以我喝了七十年,还没毒死。”唐宣宗时,东都进一僧,年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惟嗜茶”。因赐名茶五十斤。看来茶的毒素,比咖啡的毒素发作得更要慢些。爱喝茶的,不妨多多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