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啼血的典故优秀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典故吧,典故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杜鹃啼血的典故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杜鹃啼血的典故 篇1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杜鹃啼血
【解释】: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杜鹃啼血典故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由此可见,杜鹃鸟或花都带上神话色彩,寄托了诗人伤感和无尽的哀怨,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当作一种悲鸟,当作悲愁的象征物了。
很早很早以前,位于四川的蜀国有个国王,名叫望帝。望帝是个人人爱戴的好皇帝。他爱百姓也爱生产,经常带领四川人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辛苦了许多年,把蜀国建成为丰衣足食、锦绣一般的天府之国。
有一年,在湖北的荆州地方,有一个井里的大鳖成了精灵,幻成了人形。可是,他刚从井里来到人间便不知何故死了。奇怪的是,那死尸在哪里,哪里的河水就会向西流。于是,鳖精的尸体就随着西流水,从荆水沿着长江直往上浮,浮过了三峡,浮过了巴泸,最后到了岷江。当鳖精浮到岷山山下的时候,他突然活了过来,他便跑去朝拜望帝,自称叫做“鳖灵”。说来也巧,鳖灵正碰见望帝愁眉不展,嗟呼长叹,便忙问为什么如此惆怅。望帝见到鳖灵,非常喜欢他的聪明和诚恳,便告诉了他缘故。
原来,有一大群被蜀人烧山开荒赶走的龙蛇鬼怪,不愿离开天府之国的宝地,更不情愿看到蜀人把自己的家园建成乐园,他们便使了妖术,把现在川西原来一带的大石,都运到夔峡、巫峡一带的山谷里,堆成崇山峻岭,砌成龙穴鬼窝,天天在那里兴风作浪,将万流归海的大水挡住了。结果,水流越来越大,水位越来越高,将老百姓的房屋、作物甚至生命,埋葬在无情的洪水里面。大片大片的梯田和平地,人们生活的地方,变成了又黑暗又污秽的海底。这种百姓遭殃受罪的情景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谁也没有办法,望帝因而茶不思、饭不香,心中难受。
鳖灵听后,便对望帝说:“我有治水的本领,我也不怕什么龙蛇鬼怪,凭着我们的才智一定能战胜邪恶。”望帝大喜过望,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开河放水救民。
鳖灵领了圣旨,带了许多有本领的兵马和工匠,顺流来到巫山所在,和龙蛇斗了六天六夜,才把那些凶恶顽劣的龙蛇捉住,关在了滟滪堆下的上牢关里。接着,他又带领人们和鬼怪拼斗了九天九夜,才把那些邪恶狡猾的鬼怪捉住,关在了巫山峡的鬼门关里。然后,鳖灵着手把巫山一带的乱石高山,凿成了夔峡、巫峡、西陵峡等弯曲峡谷,终于将汇积在蜀国的滔天洪水,顺着七百里长的河道,引向东海去了。蜀国又成了人民康乐、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
望帝是个爱才的国王,他见鳖灵为人民立了如此大的功劳,才能又高于自己,便选了一个好日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王位让给了鳖灵,他自己隐居到西山去了。
鳖灵做了国王,便是“丛帝”。他领导蜀人兴修水利,开垦田地,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百姓过着快乐的生活,望帝也在西山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
可是,后来情况慢慢起了变化。丛帝有点居功自傲,变得独断专行,不大倾听臣民的意见,不大体恤老百姓的生活了。人们为此愁起来啦。
消息传到西山,望帝老王非常着急,常常食不好寝不安,半夜三更还在房里踱来踱去,想着劝导丛帝的办法。最后,他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进宫去劝导丛帝。于是,第二天早晨,他便从西山动身进城去访丛帝。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老百姓知道了,大家都诚心诚意地期望丛帝能悔过反省,便一大群一大群地跟在望帝老王的后面,进宫请愿,结果,便连成了很长很长的一支队伍。
这一来,反而把事情弄僵了。丛帝远远地看见这种气势,心里起了疑惑,认为是老王要向他收回王位,带着老百姓来推翻他的。丛帝心中慌了,便急忙下令紧闭城门,不得让老王和那些老百姓进城。
望帝老王无法进城,他靠着城门痛哭了一阵,也只好无奈地回西山了。可是,望帝老王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丛帝清醒过来,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办法进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终于想到只有变成一只会飞的鸟儿,才能飞进城门,飞进宫中,飞到高树枝头,把爱民安天下的道理亲自告诉丛帝。于是,他便化为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了。
那杜鹃扑打着双翅飞呀飞,从西山飞进了城里,又飞进了高高宫墙的里面,飞到了皇帝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
那丛帝原来也是个清明的皇帝,也是个受到四川百姓当成神仙祭祀的国王。他听了杜鹃的劝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后,便更加体恤民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皇帝。
可是,望帝已经变成了杜鹃鸟,他无法再变回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决心要劝诫以后的君王要爱民。于是,他化为的杜鹃鸟总是昼夜不停地对千百年来的帝王叫道:“民贵呀!民贵呀!”但是,以后的帝王没有几个听他的话,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红了,还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着“民贵”!
后代的人都为杜鹃的这种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郑重地传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以示敬意。
传说2:
据《史书。蜀王本纪》载,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称王于蜀,相思于大臣鳖灵的妻子,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在这之后,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这声声啼叫是杜鹃对那个梦牵魂绕的佳人的呼唤。
还有一则更为平民化的传说。闽东山区杜家村里有一户穷人家,家中三口人,母亲和两个儿子。大儿子年30余未婚,村里大都叫他杜大,弟弟叫杜二,年方十八九,兄弟以贩卖私盐为生,养活老母。杜大力大,一次可挑盐300斤,杜二力小,一担不过100斤,自己可勉强糊口。
有一天,杜大经过一处街坊歇肩的时候,由于担子太重,盐担滑下来,把一个小孩压死了。人命关天,杜大被官府抓去,关在监牢里,待判死刑。杜二一个人卖盐,奉养老母,十分困难。一次,杜大对来探监的弟弟说:“再过两天,找要被执行死刑了。”兄弟相抱痛哭。
弟弟说:“我去替死。我死只死一个,你死便死三个。因为我力气小,挣的钱,不能养活母亲,二人都会饿死。”说着弟弟把哥哥推出门外,自已进了牢房。
过了两天,杜二作了替死鬼。可是杜大怕事,出来后并没有回家事母,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杜二灵魂化作杜鹃鸟,到处飞叫:“哥哥回来!哥哥回来!”一边叫,一边口中滴出鲜血。鲜血滴处,长出了红杜鹃。此后,每年春天满山一片红杜鹃花,人们都说,这是杜二的红心与孝心。
杜鹃啼血的典故 篇2
很久以前,四川的蜀国有个国王叫望帝。他在一个自称鳖灵的修炼有成的人形妖精辅佐下,把蜀地治理的很好。望帝爱才,先是拜鳖灵为丞相,让其去巫山除鬼怪,治水患。后见其功大,自己不及,就干脆让位于鳖灵,是为丛帝。而望帝自己去了西山隐居。
丛帝开始也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后来就渐渐开始居功自傲,变得独断专行,不大倾听臣民的意见,不大体恤老百姓的生活了。望帝得知后,试图去劝说丛帝。老百姓听说后,纷纷跟随,准备一起进宫请愿。丛帝以为望帝要收回王位,于是下令关闭城门,阻止望帝进入。望帝无奈,值得无功而返,回到西山。可是,望帝老王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丛帝清醒过来,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办法进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终于想到只有变成一只会飞的鸟儿,才能飞进城门,飞进宫中。于是,他便化为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了。那杜鹃扑打着双翅飞呀飞,从西山飞进了城里,又飞进了高高宫墙的里面,飞到了皇帝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那丛帝原来也是个清明的皇帝,也是个受到四川百姓当成神仙祭祀的国王。他听了杜鹃的劝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后,便更加体恤民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皇帝。
可是,望帝已经变成了杜鹃鸟,他无法再变回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决心要劝诫以后的君王要爱民。于是,他化为的杜鹃鸟总是昼夜不停地对千百年来的帝王叫道:“民贵呀!民贵呀!”但是,以后的帝王没有几个听他的话,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红了,还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着“民贵”!
杜鹃啼血的典故 篇3
“奥咕,奥咕,奥咕奥咕!”
布谷鸟来了,它的叫声唤醒了大地,唤来了春天,真正意义的春天。在家乡小兴安岭的小镇上,大森林里,每年春天布谷鸟年复一年地“奥咕、奥咕”地叫着,呼唤着人们,春天来了,招呼着人们播种布谷。每当布谷鸟一叫,就没有霜冻了,这才是真正的春天。有一种叫水曲柳的树,布谷鸟一叫才开始长叶子,这时再不会有倒春寒了。大森林里迎春花,达子香,野丁香,黄花菜,竞相盛开,粉红的,粉白的,青的,黄的,争相斗艳。配上布谷鸟的欢唱,真是鸟语花香。
到北京这几年,年年春天布谷鸟也是应时应节地叫来了春天。也曾春季到过江南,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也有布谷鸟的哀鸣。敢情是这家伙哪都有啊!那叫声极富穿透力,似近又远,不紧不慢,“奥咕奥咕”宛转悠扬地声声唱着。有人翻译了它的叫声;为“臭姑,臭姑,害我好苦”,有人翻译为“好苦,好苦,光棍好苦”。虽然人们按自己的意思解读了它,可它叫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哀鸣是欢唱还是唠叨?也许是求偶叫春寻欢作乐,也许是鸡报晨它报春,也许是不得志的哀鸣,也许是悲惨身世的诉说,也许是……只有它自己知道了。
人们为它编造了个爱情故事,说它是国王变的,被奸臣篡位和他心爱的妃子生离死别,死后还不忘他的心上人,满世界地嚷嚷光棍好苦,有点梁祝化蝶的味道。也有的人说它也不是什么好鸟,它把蛋下在喜鹊窝里,让喜鹊替它孵化,大鸟把喜鹊的蛋扒出窝外,小鸟一出壳就嗛死小喜鹊,让喜鹊单独喂它,真是个典型的地痞无赖。它也有大名,学名,网名,学名叫杜鹃,艺名叫布谷鸟,网名臭姑姑,又叫子规。说它在叫的时候能叫得嘴里流血,说是啼血杜鹃,口里流血可痴情不改。不知是谁看到了这些,这只是个传说。
人们赞美海燕不畏狂风巨浪,赞美雄鹰的顽强矫健,赞美孔雀的富贵美丽。杜鹃虽没有它们受人喜爱,可还是比乌鸦和猫头鹰受人青睐。
谁知布谷鸟叫了多少年,但一千多年是不止了,因为诗仙李白有诗为证,诗曰:“蜀国曾闻子规啼,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日忆三巴。”白居易在《琵琶行》里也有诗云:“期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还有李商隐、秦观等不知多少名人听过布谷鸟叫而咏颂杜鹃。想来外国也有布谷鸟,春天也在吟唱。他们做何感想,怎么解读的,就不得而知了,谁知用的是鹰语还是鸟语。只知哪的布谷鸟都是一个腔调。
岁岁长闻布谷鸟叫,可从来没见过杜鹃是什么样的,是大是小,是黄是白,嘴多大,尾巴多长。都说叫唤的鸟没有肉,可能也不会太大。出于好奇我曾经循着叫声找过,撵到树林深处,总是听着叫声不远,就是看不到,不论远近听来,叫声都是一样的大,一鸣惊人天下闻。感觉是在前面一带,到跟前又觉得很远。始终没见到它的影子,不知它是多大,是公的叫还是母的叫,还是夫妻对唱。撵不到也就不能再撵了,再撵下去岂不应了那么句话;“活人哭死人,傻狗撵飞禽了。”山上看不到就想到了动物园,几次去动物园都先想着杜鹃,可都七差八差地错过去了,也没听过动物园里的杜鹃叫声,要是听到叫声也会想起去看看它。我知道有它,它能否知道有我,闻其声不见其物也久矣。
没见过杜鹃鸟,但是养过杜鹃花,不知这杜鹃鸟与杜鹃花有什么联系,是不是布谷鸟以杜鹃花为食。在家乡养过一盆杜鹃花,称四季杜鹃,由于土质好,又上了点花肥,勤浇点水,那花就常年地鲜花怒放,虽说是水性杨花,可很招人喜爱,放在窗台上常开常鲜,别人竟以为是假花。在北京也养了一盆杜鹃花,买的时候满盆的花,也精心照料,可不仅不开花,反倒都枯萎了,可能是生在淮南则为橘,生在淮北则为枳。
鸡报晓,杜鹃知春,大雁南北知寒暑,天鹅高飞已深秋。
又听见布谷鸟叫了,还是没见过它的模样。
杜鹃啼血的典故 篇4
古代的时候,在蜀国境地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有一天,一个男孩忽然驾着祥云从天上降下来,落在蜀国东南的朱提。一落在地上,男孩就说自己叫杜宇。
同时,又有一个女子,从汇源的井水里涌现出来,她说她的名字叫利。
杜宇长得英俊大方,利生得聪明漂亮。这天造地设的两个奇人结成了夫妻,杜宇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
望帝很关心人民的生活,什么播种啦,耕田啦,收割啦,他都亲自过问,就连人们盖房子,他也要亲自到场,所以深受人们一爱一戴。
当时蜀国常闹水灾,那些洪水从上游的山区奔流下来,冲毁了无数的庄稼,也冲坏了许多的房屋,所以望帝急切盼望有人能根治水患。
有一天,忽然从一江一水里逆流浮上一具男子的一尸一体,大家站在一江一边看见了,都觉得很奇怪,因为一尸一体应该顺流而下才对,为什么能够逆流而上呢?这是灾难的预兆还是吉祥的征兆呢?赶紧去告诉望帝吧!
望帝弄了一条船,组织大家把这具一尸一体打捞上来,放到岸边,他们一看这人是一个魁梧的男子,都觉得可惜,就准备找个地方安葬他。
让大家更奇怪的是,一尸一体一碰到一江一岸的土地,就慢慢地复一活了。
望帝问他:“你是谁?为什么被水淹死还能够逆水行走?为什么一见了土地就能够复一活呢?难道说你是神仙不成?”
这个人从容地说:“我是楚国人,名叫鳖灵,我在楚国被淹死,却逆水前行,到了蜀国又复一活了,我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也许是天意吧!因为我能够治理水患,能够帮助望帝治水。”
望帝一听,特别高兴,立即封鳖灵为宰相,派他前去治理洪水。
鳖灵果然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干。
他带领人们凿开了巫山,使壅塞的水流通过巫峡,奔泄到夔门以外的大一江一里去,从而平息了洪水的灾难。
望帝见鳖灵这么有才干,解决了一直困扰着他的一大难题,便准备将王位禅让给鳖灵,自己到西山去隐居。
鳖灵一听,立刻说:“这怎么行呢?蜀国是您辛辛苦苦开创的,我怎么能够继承您的王位呢?”
望帝说:“王者之位,本应该能者居之,你带领人们治理了水患,给百姓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就应该继承帝位!我隐退之心已定,望宰相切莫推脱!”
于是鳖灵就继承了王位,称做丛帝,又叫开明帝。
丛帝领导蜀人兴修水利,开垦田地,做了许多好事,老百姓过着快乐的生活。
可是,慢慢地,丛帝有点居功自傲,便不大体恤民情了。
原来他一顿饭只吃一道菜就行了,现在连续上十道菜还不满足;原来他只穿着粗布的衣服就很满意了,现在穿着绫罗绸缎还嫌不够;原来他的身边只有一个妃子,现在后宫里的美一女数也数不清了……
望帝在西山隐居,时常听到人们发表对丛帝的议论,他听说这事之后,非常着急,决定自己亲自进宫,劝导丛帝。
老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后,个个兴奋异常,他们也想随老王一起去劝说丛帝。
丛帝在城楼上看到老王带着那么多人奔来,以为老王要夺回王位,因此带人马打来了。他立即下令关紧城门,不准老王带人进城。
望帝无法进城,又不能发动战争去攻打,这样百姓就更有苦头吃了。望帝很着急,他心想,为了百姓,我情愿化做那会飞的鸟儿去进谏丛帝。
他这么想着,竟真的化做一只杜鹃鸟。杜鹃立即展翅飞到蜀宫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道:“民贵呀!民贵呀!”
丛帝的妃子们把杜鹃的事情告诉丛帝,丛帝很奇怪,就来观看,那只杜鹃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不停地叫:“民贵呀!民贵呀!”
丛帝说:“民贵民贵!我也知道民贵!我辛苦了这么些年,稍稍享受一下也是应该的!莫非你是望帝变的不成?”
丛帝走了,再也没有理睬杜鹃。
杜鹃还在日夜不停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
杜鹃就这样一直叫着,直到口里流一出鲜血。
丛帝终于知道了这只杜鹃真是望帝变的,他终于明白了望帝的苦心。
他惭愧极了,跪在楠木树下,痛哭流涕!从此以后,他励一精一图治,变成了一个更受百姓一爱一戴的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