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1)【优秀5篇】》
国培计划 篇1
“国培计划(20xx)”示范远程学习,从20xx年9月15日起至20xx年11月10日结束,历时57天。我有幸参加本次国培计划语文学科培训,荣幸地成为初语17班的学员。本次培训,我始终如一坚持上线学习,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案例解读、新课程理念、专家讲座、互动交流等等。我在忙碌中快乐着,在学习中收获着,在交流中感动着。我庆幸自己加入了一个专业、规范、有着先进理念的培训团队,欣喜着国培带给我的种种收获。这次培训是紧张、充实、忙碌、有序交织在一起的,近两个月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现将我参加此次培训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国培,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
本次培训学习,我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每位专家老师精彩的讲座,如同头脑风暴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教学思想方法的探讨,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有了明确的方向。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二、国培,启迪我去思考
听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非常生动和丰富的价值。反思有助于教师发现新的教育意义,反思有助于理解“我的理论”,建构“实践知识”,反思有助于教师更加关注自我专业成长的历程,反思有助于教师不断增强对教育教学的自信心,反思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责任感。一名教师具备了自觉反思的能力,就会经常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发展,在反思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反思中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三、国培,开启了我的智慧
参加这次“国培”,我的内心是充实的,我在培训中渐渐成长。我有收获、有理念、有疑惑、也更有压力,我要把在国培学习的知识用到教学当中,把专家教授们的理念转化为自己今后的行动指南。力争做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让我们与“国培”研修同行,让“国培”研修因我们而精彩!
总之,感恩国培,让我有了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国培学习虽然短暂,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我将把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辐射到语文教学中。
2017国培计划研修日志范文二:
经过这些天的培训,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也很深。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纹丝不动。在培训中,能够得以聆听众多专家、乃至国内外的著名专家教授的讲座,倾听他们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理解,能够观摩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技能,对我来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
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教学的肤浅,知识的匮乏,学识的浅薄,能力的欠缺。专家们精辟的论述,独道的见解,新颖的教法,人格的魅力,渊博和知识无不影响着我,感染着我。 使我明白我要转变思想,提高能力。转变教学思想,由重知识传授变为能力培养:我们不应该仅仅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教给他们学习的能力,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因此,我们要尽量不要面面俱到的去讲解,要学会放手,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空间自己去学、去探索,让它具有开放性。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 这次培训主要是对新教材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特点、技巧等逐一进行了解,通过讲座、研讨等这样的形式,我学的、听得都非常认真,而且感悟颇深,不仅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而且也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主要收获:我参加工作十多年来,主要时间是改作业,与学生交流,上课还是上课,说实在的教研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懂,也认为没有必要。然而,我心里特别清醒,我的课存在很大的隐患,随意性太强,现在有效有益的授课过程在新课程中的表现我并不知晓,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课堂教学和课下指导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也增强我继续把课讲好的信心。所以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一次再教育,一次生动的手把手的教练。教学工作是辛苦的,但是我们做工作要始终保持一颗火热的心,不能忽视师生沟通,生生沟通,我们要走进学生之中,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与学生心心相通才能让我们的感受到教学相长,收获到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教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这次培训既充实了生活,又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课堂教学能力,还能在班级论坛里和同仁们自由无限制地交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在这些真诚交流中,我发现自己的教学功底还很差,以后会通过扩大阅读量,不断丰富提升语言素养,决不能再裹足不前。再者,课堂教学方面,对课堂教学的把握,整体教学手段技巧方法的运用,欠缺很多,所以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借鉴、学会转化,以待新的进期步!
2017国培计划研修日志范文三:
参加这次国培计划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应该是我参加过的所有学习、培训活动安排日程最满,单天学习时间最长的一次了,让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做“白加黑,五加二”。因为考虑到大家的安全起见(听说之前的某学科国培计划培训班在某大学出了严重的事故,因此,教育部对后来的培训活动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我们业余时间不准外出,平日学习期间不准请假,没有双休日,没有活动日,所有的晚上7:00-9:00要参加学习、交流、研讨活动,每天完成两份听课问卷,晚上再完成一份调查问卷,然后还要在远程研修平台上发帖评论、提交作业,因此,几乎天天晚上要等到11:00以后才能睡觉。
为了防止我们私自外出,本次大会的组织者还特意把我们安排在离北京外国语大学几十公里之外的一个偏僻荒凉,交通极为不发达的大兴区(不知道是否真的如此,反正我们学员都是这样猜测的)。许多学员都戏称这是一次真正的“魔鬼训练”。
我也有同感,但我又不得不承认,这次的收获是巨大的,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可能就是一次洗脑的过程。这次给我们上课的都是在某领域内的全国顶尖级的教授,虽然他们给我们讲授的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适用或者暂时实行不了,但是那毕竟是代表了一种理念,一种趋势;学员又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级的骨干,虽然都是南腔北调的,但是不影响我们交流。课前饭后,我们彼此坦诚相对,互相沟通,既谈经验与收获,也谈困难与烦恼;每天晚上的交流与研讨,让我们在激烈的争论中互通有无,思维碰撞;晚上的网上研修,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这一天的学习所获所思。
虽说很忙活很累,但是我觉得又和平日的工作有所不同。平日忙里忙外,除了抓管理,还要教好学;除了忙校内的工作,还要不断的迎接着上级的各项检查,因此,很忙,也很累,尤其是心总不能静下来去好好的思考某些问题。难得有这样的一次机会,我也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除了完成规定的培训学习任务外,每天至少写一篇研修日志,一方面算是对这次学习活动的总结,另一方面也能为今后的一些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吧。
由于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很紧,所写稿件匆匆而就,来不及精打细敲,因此语言不一定优美,用词不一定恰当,个别语句可能也不一定通顺,还请阅者能够多多包涵并多提宝贵意见。
2017国培计划研修日志范文四:
20xx年12月20日星期一
今天的学习任务相对比较宽松——开展小组“工作坊”集体备课。我们组的任务是实用类教学,确定的课题是《别了,大不列颠尼亚》。由于我们组的老师大都是江苏、浙江、广东的老师,所以,由谁主讲大家都表现出“谦让”的风格,最后我提议,还是由年龄最小的老师来上课——我们组的组长高冰峰老师。评课专家就由我这个全组最老的老师和毛剑飞老师充当——去评论别的组的课。
整整一天,我们都在争议,首先是对文本的解读,争了一个上午,有人认为新闻的特点不能不讲,因为这是人教版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和初中要有一个衔接,我觉得倒未必要认真讲,带过即可,结果后来大家确定为通过文本的解读“温习”新闻,这个方式我认为是妥当的。
其次争的是要教给学生什么。大家虽然知道从解读文本的角度看,就是抓住文本、解读文本,但具体是什么,却争议了很久,组长请我谈谈看法,我就提议,重点是不是放在对“最别致”展开探究,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最别致”的地方。大家觉得这是可行的,既符合新闻的特点,也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接下来就是探讨怎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问题了。有人认为,可以先让学生概括新闻事件,也可以列表概括,再让学生根据新闻的一般结构写一则新闻,组长还说,他也将根据本文动笔写一篇新闻(目的是用这篇文章和原文作对比),随后再进入到探究“最别致”这一环节——对此我也提出我的担忧,要在一节课里做到读写结合,恐怕会既花时间,又无法展开充分探究活动。
探究“最别致”这一环节又引发发家的讨论,有人认为让学生提出问题在展开讨论为好,有人认为最好还是教师先确定一个讨论的范围,比如标题、选材、表现手法、语言四个方面,以免学生走着。我认为,不确定探究范围,这是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需要教师做各方面的预测和准备,并具备应对学生各种提问,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要是我是学生,我就会提这样一些问题:英国人为什么要选择乘船离开而不是更快捷的飞机?为什么要选择使用《日落余音》这首曲子作降旗音乐?如果规定探究范围,那么教师就不会显得很辛苦,只要在规定的四个方面准备充分即可应对学生的问题,但这样势必限制学生的个性思考——这也是我们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争议到最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果,只好留给组长去思考了,但是,临散会之前,我和其他两位老师还是提醒组长,在探究环节,最好还是不要使用原材料来做比较,因为这样做的后果是:可能会花时过多,关键是将无法做比较——至少在选材方面无法比较。
一天下来,我觉得收获挺大,因为这种备课方式很值得推广,我觉得可以叫做“探课”,就是探究面对文本时每个人在“教什么”“怎么教”上的不同观点,通过思考、讨论、形成适合自己、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这样做是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想想我校的老师,往往也是这样做的——只是做得还不够到位和彻底,我想可以推进这项工作,比如做不到每一篇文章都这样,至少可以考虑每个月就一篇文章开展这样的活动,以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得更快一些、更成熟一些。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二
上午听完两节文言文课,我们都感慨多多。
高中语文教学千万不要急着针对高考来开展教学。还是扎扎实实去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为佳。比如学生的阅读是最应当培养的一种能力和习惯,如何通过速读、默读、精读来积累知识、内化为个体知识,都应当积极训练,使学生养成习惯;比如,演说能力,看似简单,但学生的演说能不能达到作为高中生应当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再比如,学生主动提问和主动发言的习惯,这和学生的自信态度有关,那么语文教学又该怎样培养这种态度?这些看似和高考无关的东西,却为高考奠定了最为基本的功底,更为学生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京八一中学就是如此做的,但他们的高考成绩并没有因此下降。不仅如此,他们还在高一就开设了校内选修课,围绕教给学生什么、为什么要教给学生这些东西以及教师们的专长(特长)设置了四个模块,教师们根据这四个模块自行设计校本课程和教材,结果不仅充分挖掘、展示了教师的智慧,也受到学生的欢迎。有的教师利用和北大是近邻的关系,为了赶课,甚至即使赶不上吃饭也去听教授讲课,为自己上好选修课作充分准备——申左军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教师,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听课,结果不仅今天的课得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认可,而且他开设的“孔子告诉你”这门选修课深得学生欢迎。
其次,一个教师的课要得到学生的欢迎,我想最重要的还在于教师本人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一个教师深知自己的天职至关重要时,他就会有强劲的动力支撑自己不由自主地、自觉地不断进取,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反思、感悟来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蕴和教学技能——尽管这些东西当前看是需要有名师来引导的。
第三,一个语文教师应当尽量让自己“学富五车”。李卫东教授说,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老师不应该被学生难倒。当时我颇不以为然,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课,让我感慨,交流会上我曾问副校长,文言文教师必须背出来是不是学校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她说不是,但他们学校鼓励教师这样做,这是传统,他们的理念是这是一种带动,更是一种示范——显然这已经成为学校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看看我们学校,年轻教师占了大多数,但我觉得许多人学习的时间仍然太少,除了学校的事务性工作过多的压在了他们的肩上,使他们不能静下心来自己给自己去学习、思考、感悟外,就是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比如开展课题研究,甚至还有些老教师不仅自己不研究、不肯指导他们还挖苦他们,面对这个局面,我觉得学校有责任营造良好氛围,给年轻教师一定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是十分必要的。
离开八一中学回北大的路上,我就在想:名师之所以是名师,因为他是名校的老师,名校的老师之所以是名师是因为他能让学习和研究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基本习惯。
下午听取了北大教授程郁缀的讲座。以前曾听过他的“百家讲坛”,不觉得怎么样,因此之前也没有看好他,没想到今天听感觉完全不一样。分析起古典诗歌真是独到、入微,几乎每一句话都是名言警语。
比如讲到屈原的故土情怀时,说禽兽尚且“胡鸟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何况是人,如果你身处美国,当你得意时,不要忘了你脚下踩的是别人的土地;当你失意时,不要忘了你背后是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讲到屈原的成就时,他说,要对你的学生说,要成功,一要持之以恒,二要目标如一。再如讲到曹操时,他说,大气才能成大器,一个胸怀开阔的人才能成大才,比如北大,燕南园里,每一粒泥土里都蕴藏着智慧,这些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正因如此,北大才人才辈出。再比如讲到陶渊明时,他很佩服诗人的率真和不屈——“我醉欲眠,卿可去”,这是真朋友啊,也正因诗人伟大,他的诗才是好诗——看谁都伟大是因为你跪在地上!这是他告诉我们的真理。再比如他谈到杜甫时,我觉得他提到的李杜朋友情谊“在和人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真正做到忘我,那他永远不会被别人忘记”是非常有道理的,而当前我们中许多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有意无意地忽略他人。
这些道理和故事其实就是教学财富,真的,我觉得很幸运,能来北大研修,和北大的顶尖教授对话——每一场讲座我都会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分享各自的思想、探讨各自的困惑,这些行动,让我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十分充实也很有感触和体会。想想当初报名时差点与之擦肩而过,幸好认识了许多朋友,终于将这个机会抓到手。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20xx年12月22日星期三
中午我们在谈到昨天程教授的课时,我忽然感到,其实他给我们的最为深刻启示是:即使是古代诗词,也于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古人的诗作中,我们不仅可以感知他们的情怀和内心世界,学习到基本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居然没有离开过古人曾经的沧桑世事,他们所经历的我们也正在经历着和将要经历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古典诗词,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写作技巧,而是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认知他们在诗词中所透露的情感,感悟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从而为我所用,处理好我们和这个世界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所要追求最高目标。事实上,我们教育学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学习就是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这一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古代诗文教学中应当好好矫正和贯彻的。
今天听了五节我们教师自己通过“工作坊”集体备课的说课或教学课。真是深有体会:完美的课是不存在的!我们国家级骨干教师集体的智慧都让大家议论纷纷,仁者见仁的,更不用说平时我们在学校里的公开课了。所以,我觉得,对于开设公开课,我们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当有一份平和的心态,不必怀着“被批斗”的心情接受大家的意见或建议,在教学上,没有哪一个人的意见就是绝对的真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学也一样,你的方法可行、有效,他的方法未必就不可行、无效的,在我看来,只要适合自己所面对的学生、适合施展的专长的教学就是好的,至少是对的,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施教者是你自己,这两个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虽然我们还要考虑教学是否有效地处理了教材、准确理解了编者的意图。
其次,我觉得,阅读教学首先应当基于文本来解读文本,如何解读文本呢?我认为课前必须努力寻找文本的裂缝(学生可能的困惑点、难点、盲点等),寻找和设计好教学的切入点;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们感到,读,尤其是默读、速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有的还必须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比如文学作品,今天的《再别康桥》,我觉得就设计得比较好,这位老师凸显了朗读(她自己也很善于朗读,我看,但是,他却在不断调动学生来朗读),通过朗读领悟文本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而议或评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如果议还是基于文本的讨论,那么,评则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鉴赏、探究的能力的训练,这是非常高的要求的。阅读教学还应当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以外的东西。这也是孙绍振教授的观点,今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咬文嚼字》两篇文章的教学,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前者引入文本中几个情景描写对象真假的探究,后者对课题的理解上则不仅引经据典,而且引入教师自己的解读,不仅体现了教师阔大的教学视野,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关于这两点,我在我写的《散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艺术》一文里也作了充分的阐述,在教学中我也是这样做的——虽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我的教学还是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第三,我们普遍认为,一节课还是应当追求“一得”的,现在我们中的许多老师往往什么都想一下子就塞给学生,结果造成满堂灌,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对你的教学感到厌倦,所以,就产生了温教授说的,到了高校的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评价往往不是很高甚至不太看好。
但是,今天的课堂教学仍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比如作文讲评课“让思维有序深刻起来”,我和几位同学都认为首先是课题就不太好,因为它包括了两个知识点,而要在一节课里解决两个问题,恐怕难以做到甚至一个也无法充分解决,更何况授课者还要求学生开展写作训练——虽然是200多字,可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是不现实的。其次这节课在谈到高考优秀作文的要素时,列举了许多条件,这让我们有点眼花缭乱,要是真给学生讲,我想他们也不会很明白、清晰的。我本人也上过关于提高议论文思辨性的公开课,当初我也是采用对比法、归纳法等,调动了最临近策略、知识分享策略、同材互评策略等多种策略组织教学,但我只重点解决如何围绕事例展开议论、如何安排议论结构,我觉得只要学生掌握了分析事例、把握结构的方法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要进行写作训练,只能移到课外,或再用一节课进行专门训练,因此我觉得,我的课还是注重“一得”的。
相比较之下,我觉得《囚绿记》就上得成功多了,他对学生的问题做了种种预设,对文本展开由浅入深的探究,很好地达到了对文学类文本可以多元解读的目的。《再别康桥》也体现了一课一得的理念,对教学目的的设计都比较到位。对此,我觉得自己的教学还要在这个方面多努力,提醒自己,教学上,是不可能一口让学生吃成一个胖子的——更何况, 如果真“胖”了,也不太好,不仅形象不好,也会消化不良,变为病态之人的。
第四,手术刀式的分析教学痕迹仍然存在,尤其是文本分析时,老师们很容易就这样做了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语文美感。温教授提出,每当有了这样的痕迹时,就应当积极回归到让学生个体去体验和想象,尤其是文学作品,即使是冥想五分钟,引导学生想象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意象、情景、态度等等,都可以说是成功的。对此,前面我说过,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存在浮躁心理,即使平常的语文课也很难给学生有冥想的时间——大家总放心不下,总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体悟不如自己讲来得干净利索,更别说是开设公开课或研讨课了(当然当前我们教师的评课导向也很成问题,动不动就是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态是否端正,板书是否清晰有条理等等这些无关多少痛痒的东西,大家很少甚至不会去考虑本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该不该教给学生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又应该运用什么方式方法才最有效等等)。所以,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改变存在的问题,也有义务和责任引领身边的教师明白什么叫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感悟的概念。
国培计划 篇2
“国培计划(2011)—河南省幼儿园骨干教师
短期集中培训项目浙江师范大学班"
开班通知老师:
您好!经贵省多级推荐,您被选送参加由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承办的教育部、河南省“国培计划(2012)—河南省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浙江师范大学班”的学习。谨向您致以衷心的祝贺,并表示热烈的欢迎!
现就报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3月5日——19日;
地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路125号)
二、报到
时间:2012年3月5日8:00-20:00
地点: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路206号金地大厦
乘车路线:杭州萧山机场:乘机场大巴到武林门,转11路至团校站;
杭州城站火车站:乘11路至团校站;
三、培训经费或乘快速公交B2区间至浙江工商大学站;
培训单位负责集中学习期间学员的培训费、住宿费、伙食补贴等,往返差旅费由学员所在单位解决。
四、参训准备
请准备自我介绍、园况介绍、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及其分析等3份材料,以备交流研讨中使用。另请准备好离豫集中参训的心情。
五、注意事项
1、 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培训通知书,1张二寸正面免冠彩照。
2、 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请提前来电请假;逾期两天未到,视为自动弃权。
3、 “国培计划(2012)—河南省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浙江师范大学班”的有关动态及要求请随时关注教育部国培计划网站中的链接以及河南省的有关网站、文件。
4、 联系人:黎安林电话:0571- 81952041***;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
2011年12月4日
国培计划 篇3
“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
第一章 概要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国培计划”项目管理,提高培训质量,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
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 号)、《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 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1〕5 号)要求,特制定《“国培计划”课程标 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第二条 《标准》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
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 号)和国家相关 规定,根据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的需求确定。
第三条 《标准》研制工作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注重培训实践取向,针对问题解决,突出 专业能力提升,服务教师终身发展。
第四条 《标准》按学科(领域)分学段、分项目设置,共计67 个,用于指导“国培计 划”——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以下简称示范性项目)、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 目(以下简称中西部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幼师国培)的课程设置 和“国培计划”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标准》包括课程目标、建议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与实 施建议三部分,另附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
第二章 课程目标
第五条 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地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通过主题式
培训,研究问题,分析案例,总结提升经验,提高师德修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形成学 习共同体,培养区域学科教学与教师培训带头人。
第六条 中西部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围绕新课标的贯彻
落实,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研究典型案例,提高师德素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将新 课标的理念与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县域农村学校骨干力量。
第七条 中西部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
教师,通过院校集中研修与“影子教师”实践,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师培训中发挥辐射作用的 带头人。
第八条 培训团队研修项目针对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一线骨干培训者
和培训管理者,通过专题学习、案例研讨,提升培训者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开发、培训 教学、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加强培训专家团队建设。
第九条 《标准》的课程目标依据“国培计划”目标任务并结合学科特点,提供总目标和 具体目标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作参考。各项目的课程目标,应根据培训的具体 任务要求和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确定。
第三章 课程内容
第十条 《标准》的建议课程内容设计原则遵循: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既加强师德和 专业理念教育,激发教师发展动力,又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和教师学习规律,提高教师专业能 力;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又注重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改进技能和方 法;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结合,既适应教师现实需求,又突出课程内容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 第十一条 建议课程内容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作参考。其根据教师专业标
准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设若干模块,每个模块 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提供学时建议和内容要点。内容要点是对专题内容的简要说明,可 结合学员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第四章 课程设置 第十二条 课程设置应根据各项目具体目标任务和培训对象需求,将建议课程内容和自 主设置课程内容相结合。培训任务承担机构从建议课程内容中所选专题原则上不少于培训所 设专题总数的50%。 第十三条 课程设置应遵循《标准》中的课程结构要求,师德和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等内 容须列入“国培计划”培训课程模块,要注重设置实践类课程,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实践类课 程原则上应达到30% 以上,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实践类课程原则上应达到40% 以上。 第十四条 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须进行主题式培训,培训主题可选择《标准》中提 供的建议培训主题,也可自行设计。 第五章 实施建议 第十五条 课程实施要将理论学习与观摩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经 验总结与反思体验相结合。理论学习要强调案例分析,实践训练要注重能力提升,交流研讨 要注重学习共同体打造,反思体验要针对教育教学行为改进。 第十六条 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创设学员参与的教学情境,在专家 引领下,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学员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力。 第十七条 要注重培训方式创新,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 务驱动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 强对学员的训后跟踪指导。 第十八条 “国培计划”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负责设计培训方案、组织集体备课、 进行过程指导等工作。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应具有正高级职称,须为项目承担单位 教师;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首席专家应具有高级职称,原则上为项目承担单位教师。要组 建高水平培训团队,高校专家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合理搭配,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 之一,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原则上不少于40%。 第十九条 要注重为参训学员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授课专家须为参训学员提供教学课 件、讲课提纲等资源;要根据课程目标为参训学员推荐针对性强的拓展资源,包括文本、视 频或网络资源。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按照《标准》中的“国培计划”课程资源建设规范(试 行)开发建设新资源,加工利用生成性资源,并择优报送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 参加“国培计划”优质课程资源评选。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建立班级网络虚拟空间,搭建学 员经验分享平台,为教师后续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第二十条 要做好培训的考核评价工作。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员与专家评价相结 合、即时与后续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评价。要 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的培训预期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要注 重对学员培训前后改进程度的测评。
“国培计划 篇4
国培计划2012培训总结
—— 初中数学置换研修
安阳市殷都实验中学 李景丽
2012年10月9日, “国培计划2012——初中数学置换研修班”正式启动,而如今,同样的场景,历时三个月的培训学习,至此已圆满结束了。虽然只有寥寥三个月,却让我享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风采。现把自己的感受的总结一下,也是一次细细的回味,品尝了一次美味大餐。
一、与教育大师及数学专家近距离接触,亲身感受到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学术修养与教育人生。
第一阶段理论研修,每一天都要面对风格迥异的名师,每一天都能聆听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感觉幸福而又充实!
河师大附中闫新全校长,给我们做了《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讲座。听了报告后,使我给自己的心灵做了的一次松绑。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闫校长的那种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习闫校长处处留心,随时收集资料,写下每时每刻的点点感悟的做法,难学的是闫校长的那种学者风范,文学底蕴。如:他的“四字经”:读书丰己,世人敬佩;课下用功,课上展示;交流谈心,阅人无数;坐班听课,工作常态;走动锻炼,众人称赞;个体劳动,集体成果;限时付出,延时回报。在他的眼里,做老师是多么的美好,怎会有倦怠的感觉。他向我们传递的是他的心声:希望我们回到当地,实实在在搞课改,扎扎实实搞教研。 南京大学李明振博士的《中小学教师的听说读写》报告,教会了如何使自己很快的专业化成长。听:善于倾听——听同行言——听讲座;说:听人说——学着说——接着说——说自己的;读:除了读专业的书外,读几本哲学的书,它是心绪的安静剂,心灵的安慰剂;写:是促使你将问题思考的系统化、深刻化、精致化的过程。概括为一个“五步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指点,贵人相助。 如果说上述的讲座给我的思想方面的冲击,那么随后还给了更多数学专业上的指导。东北师大副院长孔凡哲给我们做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如:初中数学课标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初中数学课程总目标是“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要时刻想着:我们是在“让那个学生不是认识整个大厦,而是盖大厦的过程”。这些对自己以前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困惑,有了一些明析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前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找到了合适的解决方法,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还听了一些教研员联系基层教学的实际状况,对工作中的具体做法给了指导,一线教师分享了教学中所形成的教学模式。
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成为我今后人生的指南,事业的航标。
二、通过做“影子教师”,参加了研讨交流,丰富了阅历,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对数学教育教学的认识。
第二阶段是实践研修阶段,旨在把第一阶段所学到的有关理论应用于实践。我被分到了新乡市二中进行“影子教学”实践研修。这所学校有着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硬件设施都比基层学校高出很多,师资水平也不例外。与带教老师及影子学校的领导进行了相关交流互动,还观摩了该校如何指导教师参加新乡市举办的“师带徒数学优质课”。也多次参加了该校的教研活动,第一节讲公开课,然后是课后评析。评析时,教师畅所欲言,优点少说,不足提出,能使作课教师很快成长。教研中,我做到了不仅仅旁听,而且积极参与。我认真听取了老师们的发言,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我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都能有收获。通过了评课、交流、研讨,使我在教学理念、学科知识、教学方法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把本次培训学习的宝贵经验,活学活用,切实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第三阶段是再反馈和再提高阶段。实习研修结束后,我们重新回到了河师大的。为了对前阶段所学理论知识及在实习研修中学到的宝贵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开展了“说课程”、“说课”大赛。
对于说课程大赛,左老师将国培班的学员分为五组,根据初中数学的“四纵”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每组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做好说课程准备。每个组内10名成员,集大家之智慧,融大家之创新,设计出了各种完美的说课程课件、说课稿,又进行了精彩的展示。通过这次与来自各省市各学校的教师切磋课堂教学技艺,往日教学教研中的许多疑难、困惑就在这种学习、讨论、交流中得以解答。
对于说课大赛,也把全班分为五组,采取了“同课异构”的形式。要求人人参与,每人展示。老师们即是评委,又是说课教师。这个时候的我们,还是积极的交流,互相献计献策,并没有因为是竞争对手而保守。有时讨论到深夜,有时想到了好点子早上起得早。赛后,左老师又做了详细的评课。
通过这次大赛,我解决了说课中的很多困惑。比如:说课的流程怎样更有逻辑,说课中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总目标,解决的是“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同时,收获的是同伴之间的无私帮助。让我倍有幸福感,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四、 通过培训和学习,明确了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坚持了三个月的研修学习,思考背后,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作为教师,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真正体悟到教育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基层的人民教师所肩负的重任。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只有不断反思、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才能胜任教师这项光荣而神圣的工作。 通过国培,我有机会聆听专家的讲座,汲取名师的精华,使我更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新的教学理论观,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重视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呵护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要注重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重复作业,杜绝题海战术;要注重因材施教,给每位学生公平的发展机会,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通过国培,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使我对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在这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追求教学的更高境界,增强自己的教育能力和人格魅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国培计划 篇5
“国培计划”贵州省农村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次我很荣幸的参加了 “国培计划”(2011)贵州省农村小学美术骨干教师集中培训。通过9天的学习,聆听专家们的由浅入深、生动详尽的讲座,不仅使我对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我的思想、观念、心灵都受到了一次触动、提升、洗礼和升华。此次培训虽然时间很短,但安排的紧凑有序,学习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多样,讲授精彩纷呈,观摩大开眼界。培训分教育理论、教师校本研修和美术教学技能训练与提升几大板块,着力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在这短暂的一周里,我们不仅体验了大学的校园生活,感受了大学的人文气息,回味了自己的读书时光,还结识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收益匪浅,不虚此行。下面,就培训学习中的一些感悟谈谈我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提升了教师素质
培训中非常有幸的聆听了贵州省教科所兰岗老师给我们作的《农村
中小学美术现状以及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报告。报告分析了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并且指出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应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提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如师德、业务水平、年龄及学科结构等),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何克教授也给我们作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报告。他语言风趣幽默,向我们解读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途径,使我们明确了辅导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学科教学渗透法、活动辅导法、个别心理辅导法、环境渲染法、家校配合法等,这也是教师要具备的一种素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并带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陈新宇教授的《师德教育与修养》讲座,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呼唤高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理解学生、走进学生,教师需要用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去传播,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师德良、师心慈、师志坚、师业精”已成为教师必备素质。
二、更新了教学观念
在教学上“教学有法”是讲规范,“教无定法”是讲创意,从“有法”到“无法”,从规范到创意曾经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过去的美术创作教学模式常
常是以“师”为中心,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的教给学生,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而新教材扩展了美术学习内容,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的密切联系。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多样化的自主参与、乐于探究,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主动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以及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人类的关系,引导他们学会迁移的方法。在这次培训中,教授、专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具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和教学规律,能指导我们恰当的融入教学过程中。
如贵阳学院傅继辉教授的《儿童美术创意思维探讨》讲座,从美术的基本属性讲到学校美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用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了美术具有直接的观察能力,要培养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表现出来,感觉作为源泉,形式至上,体现美术作为一门造型艺术的独特特点。美术是感情的载体,美术作品不仅具有真情实感,而且对世界各物的反映,讲究个性化,美术教育就是培养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反映生活存在。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激励学生的情感升华,使人与作品在情感上得到共鸣。风趣幽默的话句,使课堂气氛富有生机。
彭波教授的《摄影与数码合成图象欣赏》的讲座从摄影的基础知识讲起,告诉了我们摄影的拍摄姿势,如何培养观察能力,了解五种拍摄方法。并告诉我们记实摄影是七分拍,三分做;艺术摄影是七分做,三
分拍。尤其欣赏了彭波老师关于贵州民俗风情的作品图片及其相关的背景资料,深深为我省乡土民俗美术资源所折服。在信息时代,我们小学美术教师应当与时俱进,要熟练掌握适合现代学生性格特征的新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学和校园网络建设的今天,“书本+粉笔+范画”的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应当要大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以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形式。
三、学习了专业技能
作为农村美术专业的教师,自身专业技能训练也较少,专业技能水平偏低。已经远不能胜任新课标下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本次培训学习中,我们在素描、色彩、中国画和手工工艺等美术技能方面都得到了教授、专家的讲解、辅导、点拨指导,使自身专业技能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全面提高。
培训过程中,教授们利用不少时间给我们讲授了素描教学技巧、色彩教学技巧以及中国画技法与创作等,解读了 “五笔”“七墨”的用笔用墨技法,教授们以生动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对于绘画的理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员们积极写生创作,还得到教授的点评。
四、拓展了地方资源
在培训中,听了有关专家关于挖掘美术地方资源的经验介绍后,使我们深受启发。教师从农村地域文化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农村资源,发扬本地特色,将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便能设计出更丰富,更具个性,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农村特色的美术课程。国培虽然很短暂,但学习和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长久的,我将把我学到的知识和感受,融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在反思中收获,在反思中成功,积极发挥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新课程实施中受益。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对话的时代,拥有知识才能抢占先机,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努力把本次所学的理论知识,认真贯穿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并树立终生学习的决心,不断坚持学习与探索,不断丰厚自己的教学技能,竭力使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教学策略出奇制胜,灵活多样。
贵州省赫章县六曲河镇中心小学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