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情清明节手抄报素材(最新6篇)》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开始仿效,在清明节这一天祭祖扫墓。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和祭祀节日。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抗疫情清明节手抄报素材(最新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清明节手抄报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并不像儿童节,春节那样热闹非凡,这是一个沉重的节日。
前年清明节那天,我们一家从县城来到了乡下的荒郊野外,这一天我们的心情格外沉重,因为我们要祭奠我的爷爷了。路上蒙蒙细雨下个不停,小草在雨中狠劲儿生长,仿佛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沉重的日子。来到爷爷的坟前,这里的树木郁郁葱葱,苍松古柏挺拔得矗立着,爷爷白色的照片放在坟头,照片中的爷爷,慈祥、和蔼。可现在爷爷离开我们两年了,他去了另一个世界。
过了一会儿天放晴了,乌云密布的天空顿时万里无云,微风抚摸着我们的脸,仿佛在安慰我们沉痛的心情,我回想起了儿时和爷爷在一起的情景,爷爷每天都很勤快,在我家门前种了许多菜,每天放学的时候他也常常会接我,他会把我高高地举到头顶,我仿佛听到了爷爷的笑声,爷爷是最疼我的。爷爷的手是一双神奇的大手,总是变魔术似的变出几个水果糖,当我无聊时,爷爷会用小刀给我刻一些小木房子,小木船等,我的童年因为爷爷的小雕刻而变得很有趣。
我们按规矩烧了纸钱,点了香,跪在坟前,我磕了三个头,许了愿,愿爷爷在另一个世界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这应该是爷爷最大的愿望吧。
清明节手抄报 篇2
今天是清明节,寒食祭祖,扫墓踏青。我们一起在二十六烈士墓前缅怀英雄。
一大早,我们参加“万里行”的同学就来到了学校,“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节遇到了难得的好天气。带队的老师给我们简单的上了一节课,主要是指导同学们关于清明扫墓的注意事项及步行安全。很快,我们就向着西顺河镇出发了。
不久,我们就来到了淮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十六烈士陵园的大门前。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1945年新四军某团为保卫军部和顺河集人民的生命安全,与日伪展开阻击战,26名烈士壮烈牺牲。同学们默默的站在烈士墓前,献上鲜花,寄托哀思。仪式结束后,我们来到了烈士纪念馆,进入大门,我们就看到了两把烈士们用过的步枪,还观看了烈士们和日伪抗战的图画。此时,我们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当年烈士们抗战的场景,为了保家卫国,他们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中午,我们坐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春姑娘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金色的油菜花,粉色的梅花,洁白的梨花都张开了笑脸,柳树姑娘也悄悄地将它碧绿的小辫探进了清清的小河里。百花齐放,万物复苏……
欣赏着这一路美丽的景色,我的眼前又浮现出烈士们的样子。烈士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美好家园,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知识,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保护好我们国家的领土,不辜负烈士们的期望。
关于清明节手抄报大全 篇3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关于清明节手抄报大全 篇4
清明节有蹴鞠的习俗。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1965年开始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关于清明节手抄报大全 篇5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所以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所以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得名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而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关于清明节手抄报大全 篇6
天阴沉沉的,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整个大地在春的召唤下一片绿意。景美,却无意欣赏。今天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去扫墓。
看到扫墓的人一脸凝重,他们此时的心情应该是沉重的。他们在自己的祖宗坟前放上一盘盘凉食。我问妈妈“这是在干什么?”妈妈用低沉的声音回答:“他们正在祭祖,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方祭祖的方式都不同,你可以在网上了解一下。”
妈妈还说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缘故,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寒食的习俗。比如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了解了这么多,虽然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是在清明节这天,相信大家都是怀着同样的心情缅怀先祖,共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