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鉴赏最新8篇》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根据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古体诗与近体诗相对,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词鉴赏最新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人物形象诗歌鉴赏 篇1
一、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是指诗人通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和物的形象。
二、诗歌形象分类
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种:?诗中的我形象,也指诗人自己;?诗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给下列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1、《梦游》中傲岸的李白。( )
2、《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 )
3、出师未中的诸葛亮。( )
4、《陌上桑》中的罗敷。( )
5、万里悲秋常做客中集中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悲的杜甫。( )
6、羽扇纶巾中的周瑜。( )
7、《雨霖铃》中我这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 )
三、提问方式
1、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诗人的形象特点是怎样的?
3、诗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四、课堂实例
1、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诗人的形象特点是怎样的?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解析: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答:全诗塑造了一个对黑暗现实不满、孤傲清高的诗人形象。||众鸟和孤云隐喻随波逐流的世人俗流,与诗人的岿然独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越是写山的有情,越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写出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解析:当年我远赴万里边疆立志建功封侯,单枪匹马戍守在梁州。在那戍守边关的日子如梦消逝,不知何处寻来,只留下这尘风色暗的貂裘。胡人还没有消灭,我的鬓发早已斑白,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下来。这一生谁会料到我心在抗战前线,人却在沧洲慢慢老去。
答: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1、答题步骤:
2、答题套路:
3、高考链接:
1、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2、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5分)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七、简析诗中所塑造的形象。(5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古典诗歌诗词鉴赏 篇2
1筹笔驿
罗隐〔唐代〕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此诗首联就联系诸葛亮,再联系筹笔驿作出高度的总括:“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他抛弃了在南阳的隐居生活,为主公刘备分忧,出来辅佐刘备建功立业。北征东讨的运筹帷幄,他的计谋都是好的。这里主要是北征,筹笔驿是为伐魏运筹,是北征;东征是陪衬,不实指打东吴。刘备去打东吴,诸葛亮是反对的,他没有东讨。这里实际上是“南征北伐”,不说“南征北伐”而说“北征东讨”,因为上句已用了“南”字,为避开重复,所以这样说。
2鹦鹉
罗隐〔唐代〕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这首咏物诗,不同于一般的比兴托物,而是借用向鹦鹉说话的形式来吐露自己的心曲,劝鹦鹉实是劝自己,劝自己实是抒泄自己内心的悲慨,淡淡说来,却意味深长。
3黄河
罗隐〔唐代〕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罗隐的这首《黄河》,表面上借用黄河的特点和典故来对其施以赋咏之辞,实则为借事寓意,对唐末昏暗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写照,尤其是大力抨击和讽刺了唐代腐败的科举制度,令士心为之一振。
古典诗词赏析 篇3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译文】
您出生的时候我还未出生,我出生时您已经老了。我们年龄相差悬殊,不能谈婚论嫁,所以当我们相逢时,您遗憾我出生的太迟,而我遗憾您出生的太早。
您出生的时候我还未出生,我出生时您已经老了。遗憾不是同一时期出生,年龄相差不大,可以天天与您相携手而行。
您出生的时候我还未出生,我出生时您已经老了。我在天涯遥望着您,您远在海角。您出生的时候我还未出生,我出生时您已经老了。恨不能一天化为美丽的蝴蝶,夜夜歇在花草上。
此诗和流传于网络的《最远的距离》有异曲同工之妙。《最远的距离》全诗如下: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出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做毫不在意。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一股气息,却还装做毫不在意,而是用一颗冷漠的心,在你和爱你的人之间,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瞬间无处寻觅。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无法相聚。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
我住长江上游,你住长江下游。天天思念你而见不到你,却共饮着同一条江河水。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但愿你的心同我的心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一番相思情意。
三、《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战鼓擂得镗镗作响,战士踊跃操练刀枪;国都、漕邑筑城墙,独我从军奔南方。跟随将军孙子仲,平定他国陈与宋;久久不能把家回,忧心忡忡心儿碎。
哪里停军把营扎?慌了神儿丢了马;哪里寻它哪里找?荒野林下卧芳草。生死离别啊聚散悲欢,我们曾经许下山盟海誓的誓言:“今生拉着您的手永结美好,与您永不分离白头到老!”
我声声叹息今离散,不能相见多悲叹;我声声叹息天涯远,不能信守誓言把家还。
四、《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译文】
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磨平峰棱,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翻飞白雪,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之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五、《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六、《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彩云显露着自己的乖巧,流星传递着牛女的愁恨。纵然那迢迢银河宽又阔,鹊桥上牛郎织女喜相逢。团圆在金风习习霜降日,胜过了人间多少凡俗情。莫说这含情脉 脉似流水,莫遗憾美好时光恍如梦。莫感慨牛郎织女七夕会,莫悲伤人生长恨水长东。只要是真情久长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七、《雁邱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 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译文】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比翼双 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眼前的这一刻,才知道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的男女还更是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自己形孤影单,万里前程路渺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鸣谷应,何等热闹,而今天却四处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
汉武帝已死了,招魂已经无济于事;女山神因思君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双飞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一般的莺儿燕子一样,死后化为一抔尘土。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
千秋万古后,也会有像我和我的朋友们一样的“钟于情”的骚人墨客,来寻访这小小的雁丘坟,纵情高歌,尽情的喝酒,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八、《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十年来我们人鬼殊途,纵然不去刻意想念,亦是难以相忘。你的坟墓孤单地立在千里之外,又有谁能同你聊起那凄凉的日子。即使我们现在能够相见,你大概也认不出我了吧,我已然尘土满面,鬓如寒霜。
昨夜清冷的梦境中我突然回到了故乡,而你还坐在小窗前梳妆打扮。你我纵有千言万语,相对时却只是默默无言,唯有涕泪千行。想来那年年让我肝肠寸断的地方,也就是你那明月映照,松树相陪的坟墓所在的小山岗吧。
九、《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之云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
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释是说。痴迷在你爱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梦幻里,我就不会再对其它女人感兴趣。爱你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后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没心思去爱,因为心里只有一个你。
十、《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春风轻轻地吹,那样温柔。含着愁意,我向远望,空旷的原野无边际。油然而生春怨千丝万缕,夕阳斜照碧色的草地,朦朦胧胧,那景致更是伤感迷离。我久久地无 言站立,谁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本打算狂饮大醉一场,消我心中愁闷。可是对着美酒歌舞,虽然强装寻欢求乐,却感到索然无味。因为相思,可我为了你,我宁可 忍受一切,日日消瘦,一再憔悴。
案例背景 篇4
进入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想像的相差甚远。早些年的高中生们对古诗词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许多学生书或笔记本的扉页上都认真地写着最喜欢的诗句,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有时,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望着学生一脸冷漠,笔者心中塞满了无助与无奈。有时,笔者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同学能接到下一句。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背诵古诗是应付检查。
这些情况,我陷入了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那在古诗词教学方面能否迎合学生达到一种默契,或许古典与流行之间就有一种默契。
案例描述 篇5
具体古诗词的教学操作中我选择以下几个方面实践:
一、 导入新课:
借助流行歌曲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
教读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听听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教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听王菲演唱的现代版的《明月几时有》;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诱导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沉浸于诗词,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
二、比较鉴赏:
在鉴别中,借助流行歌曲有效做到了学生与诗人和作品的感性沟通,加强了诗词的理性体悟。
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歌曲和歌词,借助音乐体味和感受这首词和苏轼的词异曲同工,同为咏史怀古,也各有千秋。
三、作业设置:
这种作业设置较以往作业的设置学生愿意做、主动做、想着做。
学习完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后,播放并展示了《还珠格格》中的主题曲《当》的歌曲和歌词,告诉同学们化用古乐府诗《上邪》,和我们刚学过的作品都表现了爱情永恒这一主题,模仿《当》的歌词,把《无题》扩写称一篇抒情散文
总之,在这些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尝试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时常在教学中,在动听的音乐声和学生意犹未尽的讨论中,伴随着阵阵掌声,铃声响起。
人物形象诗歌鉴赏 篇6
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笔者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xx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xx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xx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4、“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20xx年福建卷的诗词鉴赏题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5、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如:20xx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xx年江苏卷《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20xx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对比鉴赏题,分别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8、“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0xx年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古典诗词赏析 篇7
知识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复习目标了解古典诗词中表达技巧的种类
正确判断和鉴赏古典诗词中的表达技巧
复习重点判断和鉴赏古典诗词中的表达技巧
复习难点判断和鉴赏古典诗词中表达技巧的方法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11分)(安徽安庆20xx届重点中学模拟试题)
秋日送容至潜水驿
刘禹锡
候吏立沙际,国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鹄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沙际”点明送客的地点在水边,接着写竹林、溪流环绕田舍,自然环境清新可喜。
B.领联描写送别时的景象,枫林社鼓喧腾、茅屋声声鸡鸣,描绘了静谧安详的自然景象,写出了秋季时令特征和生活趣味。
C.额联上下句运用列锦的修辞,枫林、鼓声、茅屋、鸡鸣等构成名词性意象组合,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D.颈联中作者观察视角聚焦在送别环境,突出田野中富有生机的一面,围绕题目中的“秋日”选择意象,营造了送客将别时的环境。
E.尾联明确点出此次送别地点在潜水驿,作者写写驿楼、宫树和马鸣,结句托物言志,以驿马疲惫再三嘶鸣,渲染依依惜别之情。
【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描描绘了静谧安详的自然景象”错,鼓响鸡鸣描绘的应该是喧腾的景象。E项,“托物言志”错,应该是“借景抒情”。
(2)请从写景角度简要赏析本诗颈联。(6分)
【答案】①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以鹊噪衬静,蝶飞动景衬托晚禾秋草静景;②视听结合。晚禾、秋草是视觉描写,鹊噪是听觉描写;③远近结合“鹊噪晚禾地”是远景,“蝶飞秋草畦”是近景。(每点2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从写景的角度来赏析。“噪”是听觉,“飞”“晚禾”“秋草”是视觉;“鹄噪”“蝶飞”是动,衬托出了“晚禾”“秋草”之静。“鹊鹄噪晚禾地”是从远处落笔,“蝶飞秋草畦”则是从近处勾勒。根根据以上分析分条表述即可。
二、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知识点1.表达技巧分类
知识点2.鉴赏表达技巧的步骤
三、典例剖析思维拓展
考点1.鉴赏表达技巧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题目。(11分)(安徽名校联盟20xx届最后一卷试题)
玉楼春白莲
王夫之①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②心窥晓镜。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注】①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想家。年轻时参加抗清复明斗争,失败后隐居山林,潜心著述。②檀:红色。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一、二句描写莲塘秋夜的清幽景色:弯月当空,低照池塘,波光闪动,把读者带入一个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美丽境界。
B.三、四句描写白莲的清雅风姿:莲叶茂盛,恰如冉冉绿云;莲花初绽,好似刚刚匀就脂粉的美人,散发出阵阵馨香。
C.五、六句描写白莲的孤独情态:荻花纷飞,秋水生寒,白莲独自抱着红蕊映照湖面,仿佛在对着镜子窥视自己的晨妆。
D.七、八句转写对白莲命运的关心:将来白莲的芳魂会归向何处?末句营造出一种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
E.这首词由虚到实,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章法谨严,写景细致入微,感情含蓄蕴藉,体现出十分高超的艺术技巧。
【答案】D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D项,“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错,应是一种凄迷渺茫的境界,暗示白莲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难觅芳魂。E项,“由虚到实”错,应为由实到虚。
【易错点】对诗句情感把握不准会出现错误,对手法的鉴赏积累不够对诗句理解错误。
【方法点拨】诗歌的选择题常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手法的使用、情感的表达三个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的手法,而且做到能够清楚的辨析灵活的运用。
(2)这首词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抒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分)词人以莲自况,把自己的情志寄托在白莲身上,抒发了自己在明亡之后孤忠自守、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不与异族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通过白莲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典型的借物抒情,也可以说是托物言志。在分析表达的情感时,要分析意象特征,知人论世。莲花本身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白莲更显其洁身自好的情操;联系词下注释给出的词人的身世背景,可知词人是以白莲自况,表明自己不与异族同流合污的忠贞气节。
【易错点】学生在分析表达技巧时,容易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中的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混淆。
【方法点拨】学生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的手法,而且做到能够清楚的辨析灵活的运用。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题目。(11分)(广东湛江20xx届一模试题)
市乡子①
苏轼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涨渌。
春雨暗日台,乱洒歌楼湿粉。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注】①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词人因揭露新法弊端被贬至黄州。②蒲有:即“葡萄”,喻江水澄激碧绿。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琼杯,玉制的酒杯,亦用以美称酒杯。
B.“岷峨”指四川岷山、峨眉山,苏轼常常在诗词中用“岷峨”代指家乡。
C.下阕前两句“暗”和“乱”两字写山上春雨忽至,营造了悲凉清冷的氛围。
D.下阕后三句描写骤雨复晴的景色,东风吹散云雨,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
E.本词描写的自然景观阴晴不定、神奇瑰丽,直接抒发了词人对身世际遇的感慨。
【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査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暗”“乱”两字突出了春雨飘忽不定、倏来倏往的特征,并未营造悲凉清冷的氛围。E项,“直接抒发”错误,本词应该是寓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中蕴含词人对身世际遇的感慨。
【易错点】对诗句的理解不够精准,写景抒情的手法判断错误,
【方法点拨】学生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的手法,而且做到能够清楚的辨析灵活的运用。
(2)本词上阕写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实写落日美景倒映在酒杯里,青山绿树把杯中美酒都染绿了。②虚写杯中琼浆是岷山、峨眉山积雪融化而来,万顷的江水正像那未过滤的`酒。③虚实结合,想象奇特,扩展了时空,表现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与旷达胸怀。(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赏析“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要结合词句分析“虚”“实”各自的内容及效果,最后指出词句运用此种手法所表达的情感。上阕写词人看到的黄昏景致。“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水天色的景致,是实写。“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酷”句词人看着满眼碧绿的江面,回想起初到黄州时,竟认为这碧波荡漾如葡萄美酒般的江水是由岷山与峨眉山上的雪浪融化而来的,是虚写。虚写部分的想象十分奇特,营造了空间的辽阔感;同时,因苏轼是眉山人,峨眉山的雪浪勾起了思乡之情,壮阔的想象表现出词人旷达的胸怀。
【易错点】学生在分析表达技巧时,容易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中的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混淆。
【方法点拨】学生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的手法,而且做到能够清楚的辨析灵活的运用。
四、举一反三成果巩固
考点1.鉴赏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题目。(11分)(吉林白山20xx届二模试题)
如梦令春景
秦观①
莺嘴啄花红溜②,燕尾点波绿皱③。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④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此时他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②红溜:形容花朵娇红。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④《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二句直笔写春。莺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B.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轻柔,那样温和,那样令人陶醉、销魂。
C.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鸣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词作境界一转,可见词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
D.“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是点题之笔,词人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春色渐老,春光即逝,更有那刻骨的相相思深情。
E.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答案】CD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可见词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错,第四句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玉笙寒”句,是为了表现与外界春光明媚格格不入的忧伤情。D项,“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词人写绿杨如人一般瘦,应为“拟人的修辞手法。
(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分析。(6分)
【答案】①以乐景衬哀情。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反衬心境的悲苦。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②化用。词人化用李環《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写女子独自在小楼里吹笙,以排遣愁闷,借以表达悲苦和思念。③拟人。写人与绿杨一样消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伤春念远之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④反复。“依旧”一词,反复运用,指《小梅》之曲悠悠不尽,表现词人忧思情怀不尽。同时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在意象特征上,本词首二句直笔写春,旨在突出自然春光的美好,反衬内心春光逝去、别离相思的悲苦。在炼字上,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形象生动,用拟人手法写出伤春思人之情。在用词上,“依旧,依旧”的反复,既朗朗上口、音韵和谐,又极尽《小梅》曲之悠悠不尽。词中比较隐蔽的手法是“化用”。李璟《山花子》有“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向,写思妇念远之情。思妇在睡梦中梦到远赴边关去寻找所思念的人,醒来时,正值细雨迷蒙、寒意袭人,梦中鸡塞似近在咫尺,而醒后回味却远在天涯。唯有独自在小楼里吹笙,以排遣愁问。然而风雨楼高,吹笙非但不能减轻相思愁闷,反而更添怀念之情。词词人采用化用手法,借以表达悲苦和思念。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题目。(11分)(吉林市普通中学20xx届第三次调研试题)
秋夜二首(其一)
孔文仲①
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
雨声冲梦断,霜气袭衣单。
利剑摧锋锷,苍鹯缩羽翰②。
平生冲斗气,变作泪汍澜③。
【注】①孔文仲生性狷直,为官廉洁。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被罢官。此诗写于被罢官后。②苍鹯:一种猛禽。羽翰:翅膀。③汍澜:流泪的样子。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诘问夜晚为何如此漫长,诗人以反问的语气强烈表达出内心之愁绪。
B.首联以季节、时间和居所的环境来衬托,突出了诗人清贫的生活状况以及孤寂的心绪。
C.“雨声冲梦断”承“孤枕夜何永”而来,极写诗人难眠而辗转反侧之苦;“霜气袭衣单”承“破窗秋已寒”而来,极写寒气逼人之甚。可见清廉为官的诗人被罢官后的痛楚。
D.尾联写出诗人平生气冲斗牛,志存高远,想不到却遭遇此种黯然神伤的落寞结果。此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E.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如颔联借秋夜冷雨打断睡意,抒发诗人衣单难以御寒的苦楚,又如尾联借泪水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失望与痛苦。
【答案】D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运用的是对比手法,以“冲斗气”和“泪汍澜”对比。E项,“借景抒情”错,尾联没有写景,是直抒胸臆。
(2)请分析本诗颈联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6分)
【答案】运用了形象贴切的比喻手法。(2分)此联以“利剑”“苍”自喻,既写出了诗人心志的高远,要为国家出力,又写出了遭遇的现实挫折,壮志难酬。(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设问具体明确,既要指出表达技巧,又要具体分析其作用。此诗写诗人被罢官之后的凄苦生活和痛苦心情。颈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利剑”“苍鹯”自喻,写出了诗人心志高远,想要为国建功立业,但“推锋锷”“缩羽翰”的结果突显了诗人的壮志难酬之痛苦。
五、分层训练能力进阶
【基础达标】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江西贛中南五校20xx届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湘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塑造了一位独在异乡,没有良友,专注幽独,黯然伤神的诗人形象,全诗浓厚的思乡之情也油然而生。
B.颔联描绘出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寒夜孤灯,诗人思念故乡旧年往事;窗外孤雁鸣叫,加上被贬谪,屋里诗人深愁难眠。
C.尾联勾勒出一幅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出诗人回乡后面对家乡美景的喜悦之情。
D.全诗情感至深,含蓄蕴藉,既抒发了诗人在外旅途的落寞、凄凉的内心情愫,也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贬谪”错,诗歌中没有体现“贬谪”。C项,“诗人回乡后面对家乡美景的喜悦之情”错,尾联为虚写,描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家乡美景和闲适生活,实际上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愁苦之情。
(2)请从虚实的角度鉴赏这首诗的颈联。(6分)
【答案】故乡远在千里,只能梦中相见,是虚写;梦醒天明,家书隔年才到的实际情况,是实写。(2分)两句亦虚亦实,虚中写实,以实衬虚。(2分)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因思乡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愁怨。(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辨析诗歌的虚与实,可记住以下几点: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分析时,既要指出其虚和实在诗歌中的具体体现,又要指出其表达效果。颈联中,故乡远在千里,只能梦中相见,写梦是虚写;梦中醒来却已到天明,而家书隔年才能到来,是实际情况。这两向虚实结合,表现的是诗人的思乡和归家无望的愁怨。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11分)(陕西西安20xx届第三次联考试题)
忆昔①
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来长安应试之时,也是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城之日。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全诗紧扣“忆昔”二字,首联以“昔年”领起,前六句回忆长安昔日繁华景象,尾联转向“今日”,抚今追昔,感慨颇深。
B.首联采用“五陵”之典故和“子夜”双关手法,展现了达官权贵声色犬马、笙歌达旦的奢靡生活,这也是唐王朝走向衰亡的表征。
C.颔联“长似昼”“不知秋”二语讽刺统治阶层沉迷于酒色,以致昼夜不分、春秋不辨,直抒胸臆,辞旨显达。
D.颈联中的“西园”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所在的邺都名园,曹丕、曹植兄弟有清夜游西园之举,故名“西园公子”。而“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国信陵君的名号,这里显然是张冠李戴。
E.“莫愁”是古代洛阳女子,李商隐《马嵬》中就有“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这里取“不知愁”之意,暗含浮华歌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哀痛。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直抒胸臆,辞旨显达”错,诗句描写豪门贵族昼夜不分、春秋不辨地沉溺于酒食声色,暗含他们只图享乐,而全然不顾国家之兴亡,辞旨较为含蓄。D项,“张冠李戴”错,诗人用的是字面上的意思,即取其无所顾忌、无所忌惮之意,意指王孙公子们只顾享乐,已到了无所忌惮的地步。
(2)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
【答案】运用了虚实结合、以景结情(或“象征”)的手法。诗人由回忆转入现实,今日的离乱,往昔的繁华如梦般烟消云散,接下来写景,水流无情,此恨绵绵(“夕阳”象征唐末国运已日薄西山,“水东流”象征唐王朝崩溃的大势如江水滚滚流去不复返),表达了诗人对社稷倾覆的担忧和唐王朝走向衰亡的无限怆怀感伤之情。(手法2分,分析2分,情感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诗人以“忆昔”为题,首联以“昔年”起笔,前六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双关、象征手法,用浓丽的色彩描绘昔日繁华景象。最后尾联,诗人宕开一笔,“今日乱离俱是梦”,把对往日的回想思绪拉回到现实,昨日的繁华,今日的乱离,多么像一场梦;最后诗人以景作结,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夕阳西下,逝水无语东流,十分感伤。从修辞角度看,“夕阳”象征唐末国运已日薄西山,“水东流”象征唐王朝崩渍的大势难以挽回。不管是从哪种艺术手法分析,都可看出诗人对社稷倾危的感叹和对国乱家离的深深感伤。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11分)(山西实验中学20xx届质检试题)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醾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醾:花名,本酒名,以花颜色与之相似,故取以为名。②婉娩:天气温和,温暖。
(1)下列列对本词内容和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片首句,写枝上嫩叶重重叠叠,已有绿渐成荫的感觉,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唤醒了读者对春天的情感。
B.第二句把画面展开,增添了曲折回环、花木幽深的立体感。“小红英”三字增强了色彩的反差,在重重嫩绿的掩映下,让人眼前一亮。
C.三、四句写蜂闹燕忙的热闹场景。酴酴釀架上蜜蜂忙采新蜜,杨柳行间燕子穿梭捕食。但春色将尽,词人又怎能不由此而伤春呢?
D.下片写春日天气温暖,而自己长年作客在外,故面对“残花”饮“残酒”,借酒消今日之愁,而日落月升,难免又勾起了思乡之念。
E.本词语言深沉凝重,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借写阳春美景及赏花饮酒之事,表达了飘零之感、思乡之念,流露出伤春之情。
【答案】A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A项,“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错,上片写的是乐景,而全词抒发的是伤春自伤之情和飘零之感,故不是“奠定了感情基调”,而是以乐景写哀情。E项,“语言深沉凝重”错,本词的上片自然活波,清新明快,下片含蓄隽永。
(2)本词用到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它们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6分)
【答案】①映衬(衬托):以重重嫩绿的叶子、曲折幽深的栏杆和小小的红花相映衬,突出了红花的小巧、艳丽、可爱。②动静结合:重重嫩绿的叶子、曲折幽深的栏杆、小小的红花、酴醵架、杨柳行是静景,蜜蜂忙采新蜜、燕子穿梭捕食是动景,表现了春天的生气蓬勃,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③以乐衬哀:上片写到的阳春美景,愈发凸显了自己飘零在外、借酒消愁的孤独寂寞。④以景结情:在写借酒消愁、试图忘掉当日烦恼的情感之后,写斜阳落下、月亮又再次升起之景,难免会再次勾起思乡之愁,生动形象,含蓄隽永。(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对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的分析,需要结合诗句,指出手法本身的效果和在诗句中的具体效果。本词的上片运用衬托、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嫩绿重重”掩映下愈发显得“红英”小巧、鲜艳,嫩叶及小红英的静与蜂儿及燕子的动相结合,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下片表达伤春之情、客居飘零之感,以上片所描绘的乐景衬托哀情,写尽内心伤感。尾句以日落月升写时间流逝,春色难留,思乡情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人物形象诗歌鉴赏 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解答古诗词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鉴赏人物(景物、事物)形象及解答相应题型的方法与技巧
第二课时
一、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
(1)英雄: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如: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就描写了一位将军的形象。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去了。首句着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夜引弓”的“引”字,让人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结尾写箭入石中,写将军之神勇、射术之超群。
再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塑造了一位爱国主义的英雄将领的形象。
(2)羁人: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如:元朝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3)思妇: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这类诗歌中思妇思念的对象一是为博取功名而远游,一是为征战而远征等。
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属于第一种情况,全诗描写了主人公从“不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前两句描写主人公的“不知愁”,而第三句转折,由“忽见陌头杨柳色”,使少妇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伤感场景,引出“悔教夫婿觅封侯”。“忽”最准确鲜明地描写了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
(4)隐士:多描绘隐居田园的人物形象,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如: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正是体现了诗人对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山村清幽明丽景色的描写,我们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诗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诗歌于诗情画意当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5)征人: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出现,有写得慷慨激昂,也有写的怨恨不平,反战思归的。
如:卢纶的《塞下曲(其三)》: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本诗描写了威武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6)悲士: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感慨。
如:李贺的《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写出了一位渴望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但又不被赏识的悲士形象。比如陆游的《书愤》
二、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术语:
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⑧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