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设计师范文【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我的设计师范文【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我的设计师 篇1
美剧“欲望都市”捧红了两款包:Hermes Birkin和Fendi Baguette;“绯闻少女”捧红了两个独立设计师品牌:Katherine Kwei和Foley+Corinna。一个是熟女+名牌组合,一个是少女+独立设计师组合。而这一次《风尚周报》也专访了Katherine Kwei品牌手袋华人设计师Katherine Kwei,希望在给国内设计师一些借鉴的同时也能给热爱时尚的我们一些启示。
有个性的设计市场永远需要
《风尚周报》:你怎样定义一个独立设计师?
Katherine Kwei:在我看来,独立设计师是指那些不受雇于其他公司或集团而只为自己工作的设计师。
《风尚周报》:为何选择手袋而不是时装或珠宝作为设计领域?
Katherine Kwei:我选择包包作为主要设计是因为我看好这是一个可填补空缺的机会市场。当时市面上的包包和手袋充斥着大量的铆钉和金属,而我想要给大众呈现的产品是柔软的皮革质地。当我创造出独特的中国结编织法,我便决定将其运用到每一个设计,与包包完美融合。 现在,我们仍然在不断设计新的中国结编法并希望能尽快运用到产品中。
《风尚周报》:设计的第一步一般如何开始?
Katherine Kwei:一件作品的设计过程可以以很多种方式开始,但第一步肯定是灵感,而灵感又可以来自许多不同的事物。有时候激发我的灵感的是一块精美的皮革或布料而非新的形状或颜色。有时候又会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幢建筑,一种动物,一件衣服,等等。世上很多事物是美好而充满灵感的。比如,我曾经在泰国的一个小镇上买了3个包,我喜欢它们的颜色和款式以及包上的流苏,09秋冬的系列我便把流苏运用到了设计里,新创的蜡染皮革也是来自那个包的灵感。
独立设计师品牌不可以说是小众品牌
《风尚周报》:独立设计师品牌是否注定受众范围会小?
Katherine Kwei:我并不认为。有许多独立设计师,像是我的朋友,Felix Rey品牌的经营者,他们就把包包定在比较低的价位,在Target(塔吉特百货),Bloomingdales(布鲁明戴尔百货店)等百货公司都可以买到。
而我设计的手袋款式比较特别也许客户群会比较有限,但我认为作为一个独立设计师,并不意味着只拥有一些小众的客户。有限的资金不足以支撑大量的广告投放和媒体宣传导致了独立设计师销售量当然不能与LV、GUCCI等大集团相比。
《风尚周报》:那么年龄呢?是否有局限?
Katherine Kwei:让我很骄傲并满足的是,我拥有一个相对广泛的客户群。从少女到熟女都喜欢我的设计,我相信我也能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要。最近,我送了Alixi mini包给3个6岁的小女孩,她们相当欢喜并在我面前炫耀了一整个星期。我也曾收到一个40多岁的女士发来的照片,她在一个慈善拍卖活动上买了我的包并付了全款。我的朋友们也经常被路人追问,手上的包出自谁的设计,她们是否热爱等等。这一切都带给了我无比的惊喜和荣耀。
试过才知道好坏
《风尚周报》:怎样让更多的人认同你的设计?
Katherine Kwei:许多顾客告诉我她们很喜欢我的设计并经常向街上的路人打听包包的来历。比较特别的例子就是,一次顾客跟我说,一位女士在大街上追着她问包包是谁设计的。很多时候,顾客也会问我是否会设计鞋子,什么时候会有样品出售。
我们的网站提供了所有包包的价格,尺码和数量,我们很高兴有些顾客会写信告知她们喜欢的款式,以及她们的最爱(现在来说是Alixi Mini)。
我的设计师 篇2
70后王鸿鹰,小小年纪就“出道”,看起来更像是资历深、经验丰的“前辈”。十五年来市场的变迁,上一代设计师与当代设计师的所面临的不同创业环境,听王鸿鹰聊起来,格外清晰深切。
《中国服饰》: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时装设计之路?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
王鸿鹰:最早喜欢服装是源于女孩子爱漂亮的本性。我有3个比我大很多的姐姐,她们能穿漂亮新衣服,而我只能捡她们剩下的衣服穿,因此从小就对漂亮衣服有很强烈的渴望。后来开始学画,喜欢纯艺术,并顺利地考入武汉纺织大学。1996年大学毕业之后,运气非常好,即进入武汉太和集团担任设计师。当年的武汉太和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女装品牌,是国内最早做加盟连锁的女装企业,经营观念很新,当时的一 系列举动包括请法国设计师马蒂担任设计总监、请瞿颖当形象代言人,黄金五秒钟广告、请台湾人做营销,请日本公司监制生产加工等等,当时都引起业界轰动。在那之前,企业也会招一些设计师,但基本是摆设,不会真正地去从事款式设计,面料也不是设计师参与挑选。那时候面料品种不多,老板都定好了。一种面料用三四年,一个款式生产三四年。我那时候刚毕业到太和,就真正开始看着面料设计服装,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太和请到法国设计师马蒂之后,对我的促进很大。当时太和有十多位设计师,要从中挑选一位担任马蒂的设计助理。考试的时候放了一首音乐,让我们听着音乐,根据感觉画一组衣服,结果就选中了我。跟着他_年多来,学到很多东西。让我知道真正的设计是怎样的,不像以前完全是看着面料被动设计。
《中国服饰》:就你对国内设计师的了解来看,你认为和第一代设计师相比,新一代设计师有那些不同特质?
王鸿鹰:从设计才华上说应该没有什么区别。最主要的是市场环境不同,对设计师要求也不同。第一代设计师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他们与市场是脱节的,更多地亮相是在作秀。新一代设计师是跟消费者市场紧密结合的,必须得到市场认同才能生存,因此我们更了解市场。我们设计作品目的性更强,必须更快速地寻找自己的消费群,把自己的作品变成产品。另外一个方面,今天的设计师更自信更自我,其实也更脆弱。激烈的竞争锻炼了实力,应该说综合实力变强了,韧性也更强。
《中国服饰》:你认为时装设计师目前在国内的创业环境如何?中国新锐设计师的发展壮大,目前最需要什么?你作为设计师,行什么样的感受?希望在哪些方面有所改善?
王鸿鹰:这几年来,设计师创业挺难。一方面设计师队伍壮大,竞争变激烈;另一方面,市场越来越理性。设计师压力很大,市场对设计师起点要求高。
设计师创立自己的品牌,目前最需要资金支持。其他的包括营销团队、加工团队,市场推广,与商场商家的接洽,以及其他很多工作,都是设计师的薄弱环节。
中国设计师要想把创意产业做好,品牌企业支持很关键,但光靠企业的支持不够。企业想要立竿见影见到市场化的结果,他们对创意的要求是共性多,个性少。希望有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不光是牵线搭桥,希望成立更大的联盟,支持中国创意产业。
《中国服饰》:去年11月你在2010中国时装设计创意邀请赛中获奖,将参加今年3月份在巴黎时装周“China in Paris中国当代创意Showroom”的演出。你认为这次去巴黎演出对你个人的意义何在?与2003年你在巴黎的作品会相比,感受有何不同?目前作品筹备得怎么样?请介绍一下3月的作品。
王鸿鹰:2003年的主题是“时尚中华”,所以带着“代表中国设计师”的沉重感去参加,总觉得要体现出足够的中国风格。这一次去心态比较放松,作品体现的是我个人对生活、对服装的理解,可穿性更强。
这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的定位是什么?肯定不能一味跟在别人后面,否则永远无法超越。中国古典的穿衣方式是平面、含蓄的,而欧洲式风格是立体、硬朗的,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怎么样把宽松与硬朗、强与弱、柔与刚的对比结合好。让中国设计师找到自己的身份,既让别人觉得得你很时尚,同时又带有中国特色在里面。
3月份我的作品会考虑这种结合。我的设计风格跟我的性格有关。我喜欢挑战、拒绝平庸,首先我要追求有独特的个人特色,但我又不喜欢过分张扬,因此它有一种含蓄在里面,富有张力。这次作品中有很多手工制作的部分,想呈现手工特有的、机器无法达到的效果,回归古朴,表达对工业化产品的排斥,对过度工业化社会的反思。另外我用皮和其他材料结合,制作了很多挂饰、包。中国设计在挂饰和配套饰品上比较弱,很多会上配饰部分都是外购。这些年我一直对挂饰有所研究,这次会会出现我的一部分饰品作品。花型设计上我数码喷印了一组花型,面料设计上取了欧洲、中国同一年代的招贴画进行对比,用中式建筑作为背景,体现同时代中西审美标准的差异性。
《中国服饰》:这两年有没有什么长期计划?实现这个计划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我的设计师 篇3
业主:未来的家,有一个房间是我的婚房,我要跟父母住,所以整体风格不能太现代,但又不能太老式,我希望可以浪漫一点。设计师笑着说:“一切都会有的。”记得小学的时候,我家很小,生活普通,却觉得特别开心。上中学的时,我们搬家了,那会儿家大多了,但周围的邻居却没以前那样热情了,不过那时候,我总看到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布置我们的家,家里非常温馨。后来再长大一点儿,我暂别我的家,暂别父母,想着流浪去天涯海角,直到在异乡工作,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才发现原来我渴望回家,回到那平淡又温暖的生活中去。
去年十月我终于拿到房子了,紧接着就开始找设计师了。我工作在上海,平时特别忙,装修前几乎什么都没准备,加上刚买了新房,预算自然很紧,我希望找一个能给我又好又省钱的装修方案的设计师。一开始想让母亲工作的公司做,可在第一次沟通后,让我非常失望。别的且不说,首先设计方案就毫无新意,无法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无奈之下,我只好一边在网上寻找设计师,一边向周围的朋友们打听消息,他们说起可以找独立设计师做设计,但设计费非常贵,我不知道在无锡有没有独立设计师,于是又去问母亲,可在她看来,找独立设计师设计,设计费昂贵不说,真的施工起来麻烦的事儿更多。
一转眼就到年底了,母亲就劝我随便找家装修公司做算了,可我总觉得不甘心,还在继续找。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小区的论坛看到了一篇装修日记,于是主动联系了设计师。与他聊完之后,让我更加坚信之前的坚持是值得的,他清楚我要的风格,设计费也十分便宜。我约他碰面进行了沟通,告诉他这房子是我的婚房,但要跟爸妈一起住,所以整体风格不能太现代,但又不能太老式,我希望可以浪漫一点。设计师笑着说:“一切都会有的。”
在接下来的装修过程中,设计师一直按照“用最少的预算做最好的效果”的思路来做,比如说,现在家里摆放的雕花门和明朝衣架就是设计师在一家改行的门店里淘来的,价格更便宜得不敢相信。他在网上为我找了很多便宜又好的东西,几乎每一天都有,到了后期,我的卡都已经刷爆了,搞得我都有点儿害怕了。不过话说回来,出彩的东西一定不要不舍得买,当然也要宁缺毋滥。
我觉得装修,最重要的是得找个信得过的设计师,详细告诉设计师你对家的梦想,然后要大胆地让设计师发挥。你只需要不时去看看工地,感谢一下师傅们的劳动,只有这样,师傅们才会设身处地地为你着想,彼此间的信任感也会增强。我母亲之前还不太相信设计师,可渐渐地她也变得积极起来,甚至拉着设计师一起买花,我想这就是信任感带来的变化吧。
我的设计师 篇4
iLOOK:选择做服装设计师的初衷是什么?
JAMY WEE:从小受妈妈的影响,妈妈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裁缝师傅,我二年级以前的衣服都是妈妈做的,所以对做衣服特别感兴趣,再加上从小又特爱臭美,所以我对自己选择做时装设计并不奇怪,感觉就是冥冥之中应该的。
iLOOK:你觉得设计师这个标签是你毕生所追求的吗?
JAMY WEE:我希望我将来能做到的不仅仅是设计师,设计师只能说是现阶段和将来一段时间我的工作,我希望追求更高的成果,所以希望将来别人一提到我也知道我是一位时装艺术家。
iLOOK:从概念、剪裁、面料以及制作这些细节来看,你觉得时装设计最难的部分是?
JAMY WEE:剪裁,我想这是所有设计师都会给到的答案,因为对于设计,只要有想法,就连不会画图的人都能做。面料也一样,到面料市场找到合适设计款式的面料就行。好的剪裁才能让人穿着舒服,看着高级,所以剪裁是考验一名设计师是否理解人体、懂得制版等经验以及工艺的重要标杆。
iLOOK:2013春夏这个系列的主题叫什么?
JAMY WEE:这个主题叫Macaron’s Season(马卡龙的季节),春夏给我的感觉就应该和马卡龙的颜色一样清爽、靓丽,所以我今年春夏的设计在颜色和细节的感觉上都以马卡龙为设计灵感来源。
iLOOK:当初做这个系列的灵感来自哪里?
JAMY WEE:颜色上借鉴马卡龙较为清爽的色彩,面料和细节设计上则从马卡龙的味道上寻求灵感。
iLOOK:在这一季Macaron’s Season里,我们感受到一种愉悦的状态,这是你想表达和传递的东西吗?
JAMY WEE:是的,我希望在春、夏这两个让人身心舒爽的季节里,客人穿着我设计的时装后,不仅能开心地去工作,也能以一种很爽朗、舒适的心情和自己的闺蜜、朋友去约会,甚至能让旁观者效仿,这是我自己的预想。
iLOOK:你对自己的设计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呢?
JAMY WEE:我对自己的设计要求是在适合普通女性穿着的基础上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艺术价值观的呈现,当然质量一定要好。总的来说是要做成高端的设计师品牌。
iLOOK:这一季的设计最大的突破或是亮点是什么?
JAMY WEE:亮点在于这一季的设计我用了很多亮色,并且在设计上和细节上用了很多欧根纱的面料,所以会在一些部位隐约地透露出女生的肌肤,表现出女生一种甜蜜的性感。
iLOOK:作为一个85后的新锐设计师,你怎么看待自己现在的成绩和未来的路?
JAMY WEE:我一直都是觉得现在的成绩不值一提,只能算是自己在时装设计这个行业中的经验,重要的是将来自己和自己的品牌怎么发展,因而对我来说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未来做得更好做铺垫。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大家熟知的、能被别人夸赞设计做得很棒的时装设计师,而自己的品牌也能成为国际大牌。这是我的理想。
iLOOK:你最喜欢哪位设计师,你的设计是否潜移默化地受他的影响?
JAMY WEE:我没有最喜欢的设计师,我一般都是说我喜欢哪个品牌。我喜欢的品牌有很多,比如Lanvin、Valentino、Celine等,因为好的时装大牌太多了。但我并没觉得我的设计受这些品牌风格的影响,我觉得我的设计就是我自己内心感受、对艺术的理解的一种体现。
iLOOK:在你看来,时装设计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我的设计师 篇5
一个需要智慧的舞台
“一切都是刚刚起步。内地首饰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以来料加工的经济结构为主体。设计刚刚拥有一定发展机会。”谈到首饰设计师品牌在中国内地的发展现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副教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首饰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进博士认为,一切才刚开头。内地首饰设计师品牌起步较晚,一切还在摸索阶段。能获得机会的设计师也很少。
什么样的状态代表成熟?任进谈到了一个衡量指标:设计能够真正引导市场。“就设计本身而言,国外的首饰设计能力未必比中国内地高很多。但是,国外设计师对市场的引导非常成熟,能将设计与市场非常好的结合起来。”
以这个标准衡量,设计是一个整体的活动,包括推广、服务和反馈等等。内地首饰业的初级阶段上,设计没有完善到这个层面。 “设计人才的设计实践不够,工作时间不长,设计量在市场中出现的不多,主流设计队伍不成熟。只会画画不是设计。引导市场的工作不是凭借少数几个人,而是依靠主流设计队伍完成的。内地首饰设计品牌正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欧群叶也说道:“首饰设计师品牌需要个团队来做,而首饰设计师需要是个全才,需要做设计,懂市场这样才能做好一个首饰设计师品牌。”
基于现状,中宝协首饰设计专业委员会的下一个工作方向是,致力于职业设计师队伍的培养。一段时间以来,首饰设计比赛的参与者多为学生。这折射出内地首饰业的一种现象,首饰设计队伍不成熟,设计比赛与商业脱离较远。促进内地首饰设计师的职业化进程将有助于改变现状。
虽然完善产业还需要很长一段道路要做,但任进提出了设想。“我们可以先设一个门槛,评审一批职业首饰设计师。年轻有为、专业的首饰设计师才能获得这个资格。然后,在职业设计师的范围内,我们再举办比赛。”任进希望,通过个点,牵动整个产业链,为企业真正带来效益。“不用做社会宣传,踏踏实实做事情就好。”
与心灵共舞的舞者
应该承认,目前中国并没有形成具有较高品牌影响力的设计师品牌。然而,这个行业从来就不缺乏有志气、有理想的人。正是他们,犹如寂寞的舞者,在华丽舞台之外的某个地方,孤独而自在地与心灵共舞。这是一种无比的坚强与自信,因为他们相信,终有天,他们会走向舞台的中央。
因为,中国的珠宝业,不乏喧闹,但却始终缺少一个能用自己的灵魂去感染众人的主角。如果不能被自己所感动,那么势必也不能感动别人。
无论是作为一名设计师,还是 家公司,在这追名逐利的喧嚣尘世上,很多东西在得到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失去,然而在这莫大的得失转换之间,我们必须紧守我们的灵魂与信仰。正如艺术与商业,是坚持艺术的崇高还是追求商业的现实?相信这是摆在所有设计师面前的一个两难选择。
我们没有答案。但我们唯一可以确信的是,设计师品牌的诞生与成熟,将会为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最好的诠释。这些年,他们在寻找答案,这些年,他们在坚持……
“欧金匠”――执著的独舞
品牌名:欧金匠
创建人:欧群叶
身份:欧金匠首席设计师兼老板
品牌创建时间:2002年
品牌历史:欧金匠是内地首饰设计师品牌的代表。它是一个由首饰设计师自主成立的品牌,是内地现代首饰业第一批首饰设计师品牌。在行业和社会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长期以来,欧群叶一直活跃在首饰设计界,参加各类首饰设计大赛,并频频获奖。同时,“欧全匠”的品牌也越做越大。6年的时间,“欧金匠”已由最初北京五寰市场内的几节柜台,扩展到全国50多个零售点,并接受定单业务。6年前,欧群叶便开始销售自己设计、制作的首饰成品。他对公司的定位是,做与别人不一样的,新传统的新首饰。这种产品定位直延续至今。这在当时的内地首饰业,是一个超越了市场现状、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做法。在内地,欧群叶几乎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在当时传统首饰消费环境内,没有人知道他能走多远。
在经营首饰品牌的过程中,他向自己提出了两个问题:市场准备好了吗?如果市场准备好了,你准备好了吗?首饰设计品牌是个市场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需要顾客有定的审美情趣和品位,认同有特点,与众不同的设计。很长时间内,欧群叶都在苦恼,如何保证自己的特色,不被市场同化?现在,在个性产品市场,内地
呈现出一些空间。那么设计师准备好了吗?设计师是否具备调动资源,从无到有做市场的能力?
环境要求第一批发展首饰设计品牌的设计师是个全才。在广东番禺,一些起板师已经起版10多年,拥有设计能力,但没有品牌意识。“这与服装界不同。服装界有很多设计师品牌,服装品牌以设计师的风格定位品牌。一个公司旗下有很多小品牌,每个品牌定位为一个设计师风格。企业既包装设计师,也树立自己的设计风格和品牌。”欧群叶说,内地首饰业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状态。“未来首饰设计品牌的运作模式可能会与服装类似。但是,还需要一段时间。”
“TTF”――双面舞者
品牌名:TTF
创建人:吴峰华
身份:TTF总裁
品牌创建时间:1999年
品牌历史:TTF是一家集技术研发和款式原创的年轻的珠宝公司。很难用一种概念来表述TTF的产品风格,不招摇也不老成持重。简单地说,它们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然后重生。对许多珠宝公司而言,在两种文化之间游走自如是一项难度极高的事情,甚至可能超乎想象,因为这不单单是技巧的问题。TTF在努力冲破文化间的屏障,同时又巧妙地利用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差异之美,进行着艺术之美的再造。如果用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来评价TTF的产品风格,或许可以说,它们有点艺术也有点商业,有点东方的优雅内敛也有点西方的雍容华贵……总之,好似“花开半妍正好”,以中庸之道巧妙地化解了异质文化间强硬的冲撞。在这种跨文化的转圜之间,TTF也正进行着蜕变,逐渐抛却了机器的冷硬,而更多地浸濡艺术与文化的气质。
对于珠宝设计,吴峰华的理解是
“珠宝设计是生活方式和生活品位的再现,设计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对品位的鉴赏力和表达能力需要以积累为底蕴。”同时,TTF要体现一个“创新”的社会价值。所以,TTF的设计不是在固有的体系中模仿,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推进,而是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基础上,给国际市场提供真正差异化的设计产品。因此,TTF给设计师极大的发挥空间,使得设计师能在创新、品质的前提下,创意出许多优秀的作品,TTF此举也吸引了来自海外的专业设计师的加盟。
“老凤祥名师设计中心”――师出名门
品牌名:老凤祥
创建人:上海老凤祥银楼
身份:百年老店
品牌创建时间:1848年
品牌历史:老凤祥名师设计中心的目的非常明确:产品创新和人才培养
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是由创始于1848年的老凤祥银楼发展沿革而来,其商标“老凤祥”的创意,也源于老凤祥银楼的字号。2004年,老凤祥名师设计中心(即上海市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挂牌后,设计中心响应老凤祥总公司提出的战略转变策略,立刻开始着手培养青年人才,吸收了一批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全力打造知识型和创新型青年设计师团队。几年下来,当初那些稚气未脱的大学生已经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设计中心也一直鼓励他们去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和重大项目设计,几乎每个人都拿过奖,获得过荣誉。这些青年设计师先后为“北京奥运会”、“中国工业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上海工业博览会” 、“沈阳园艺博览会”及各类地区和企业、团体的项目进行专项设计,这些经历使他们不断提升综合能力,激发创新欲望和创作灵感。同时,对老凤祥来说,设计中心也成为了企业发展最稳定的技术动力。据统计,2005年以来,设计中心共完成设计1600余件,完成新品批量产销895款,专利申请488项,实现专利授权277项,给企业创造了巨大利益。设计中心还组织青年设计师参加上海市轻工职业资格培训考核,有2名设计师获得中级工艺美术师资质认定,7名设计师获得初级工艺美术师资质认定。另外,设计中心先后有1人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人获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1人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设计中心也因此在2006年和2007年连续获得上海市青年文明号(共青团号)称号。
老凤祥设计师队伍已开始培养第三代生力军。第一代是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心一为代表的知名设计师,第二代是以黄雯为代表的年轻设计师,第三代则是更为年轻的校园新生代――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现在设计中心每年都会有计划的将这些年轻人送去欧洲参加展览,让她们开放视野,拓展思路,培养她们的超前意识。”设计中心主任翟建国透露道,“像设计中心这样的设计师团队创作模式,在中国首饰行业里是独一无二的,通过集中众人的智慧,集思广益,我们可以研究高端的技术,开发最新的产品。这一方面展现了老凤祥的设计实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的设计师,这些年轻人思维模式不受前人的约束,没有既定框架的限制,培养他们对于未来中国首饰界与国际首饰界的全面接轨意义重大。”
同时,因为名师设计中心成功的推出,中心设计师的优秀表现,设计师也在市场中将自己培养成了一 个品牌,有不少顾客慕名前往定制珠宝首饰和摆件。
世界舞台上的明星
中国的珠宝业从80年代的来料加工开始,到现在才经历短短的20几年历程,无论从市场的成熟度还是品牌的经营来说,相比国外珠宝产业,都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样,但同样的领域中,总有相通之处可循。从历届巴塞尔展上,我们都能觅见他们的身影。
品牌名称:ORLANDINI(奥兰蒂尼)
品牌创建人:奥尔兰托・奥兰蒂尼
品牌卓见:奥尔兰托・奥兰蒂尼(ORLANTO・ORLAKDIN)既是一个意大利家族的名字,也是一个意大利首饰品牌的名称。这在意大利首饰业中是一个常见的情况。
ORLANDNI(奥兰蒂尼)设计师小奥兰蒂尼说,设计师要有非凡的眼睛,他看到的事物与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看到的是大象的皮肤,而设计师会注意到皮肤的质感,普通人看到的是树叶,而设计师会研究不同树叶的纹理。就是滴水掉在玻璃上,也会激发出创作灵感。
正因为有一双非凡的眼睛,大自然永久的魅力和人类生活的种种风情在他的作品中无处不在。火焰、沙丘、星空、花朵,光影、香槟酒的汽泡、中世纪的盔甲……这些素材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任由他的思绪在这个自由王国里驰骋。
他说,我们不会改变柔软、舒适、亮泽这三个特点,但会不断以新的形式来表现。我的抽屉里还有一大堆创意,不过这些都还需要深思熟虑。很多好的创意要靠工艺技术创新来实现。而且,市场的调研也要做好,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我们一定要知道。
品牌名称:Roberto Coin
品牌创建人:Roberto Coin(罗伯托・考因)
品牌卓见:潮流就是不断变化,风格不是。风格是自我的一部分,是自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每一刻,有每一个不同的表达,这就是意大利创造给我们的启示。我的根和价值观就在于此。这是我信仰的世界,我希望在我的世界里,配戴我的珠宝的女人魅力四射,用不同的珠宝诠释她们不同的生活方式。
一个时尚的制造者,因珠宝而爱,因珠宝而生活。大师总是寻找自由与快乐,给他的珠宝以灵魂。他总在玩味色彩,改变潮流,革新产品,他总是用不同的艺术风格追随着他对个性的信仰……
品牌名称:Cotogno
品牌创建人:Aberto Cotogno(阿尔伯特)
品牌卓见:阿尔伯特的家庭从事珠宝首饰的生产和销售,但他们不是跟着潮流走,而是创造时尚,强调唯一,强调另类,为独特的女人设计首饰。“别人要90%,我只要那1%”。阿尔伯特说。
通过几年的学习和钻研,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他的雕塑已表现为显著的构成主义。十多年来,他执着于把钢、花岗岩、大理石与拉紧的钢缆组合在一起。“我的雕塑的特点是强调对比性,亮与暗,白与黑,夜与昼。这种对比的方式也可以用在设计首饰中,如有棱有角与圆润柔和。对比和冲突可以化为和谐。”“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可能成为灵感的源泉。一支铅笔掉在地上,你一定要注意它划出的曲线。没有什么是偶然的。大自然和人类生活本身以它的丰富完整性为艺术家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灵感原型。它可能是一种香气,一个慵懒的回忆,一种颜色或一朵鲜花……”。
品牌名称:GAREL
品牌创建人:Jean Marc(法国设计师)
品牌卓见:Jean Marc设计的首饰是那样的轻灵活泼,它们好像会唱歌、会跳舞的精灵。你会被它们带到森林里,河流中,
草原上,也会和它们一起徜徉在喧闹的都市中,嬉戏在欢快的海滩上。法国设计师Jean Marc说,亚马逊河给了我灵感。Jean Marc在介绍他设计和制作的首饰时,他的夫人脸上带着自豪和幸福的微笑,站在他的身旁。Jean Marc没有忘记把他创作的灵感归功于夫人,他对我们说“我的夫人是巴西人,我们都热爱亚马逊河。我从亚马逊奔腾的河流、茂盛的植物中获得了无数的灵感。”
“我出生在一个珠宝世家,我们家族有巴西血统。祖父和父亲都是做珠宝零售生意的,而我却喜欢自己设计制作首饰。我做GAREL这个品牌已经有十多年了,使一个自己的团队,当然是以我为主导。我要为团队确定方向和设计的概念。我们的主要市场在欧洲,在法国、西班牙、俄罗斯以及亚洲的日本都有我的专卖店。我当然对中国市场感兴趣,在西安,目前就有我的品牌。”
“你问我潮流的问题吗?不,我不会去追随什么潮流,也不是为引导潮流去设计,而是遵从心灵的引导。我追求纯净的风格,重视线条的运用。我的首饰既不是经典的,但也不是完全时尚化。我更重感性的东西,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是它们给了我无数灵感和创作的激情。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聆听,然后随心所欲地投入其中,丰富的生活就会为我的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兴起远远晚于服装行业,服装行业的发展经历对珠宝行业来说,在很多方面都有可借鉴之处。2008年中国国际时装周刚落幕不久,透过会场内外,我且来看看服装界对设计师的培养之道。
舞台搭建者――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成立于1993年,是服装专业技术人员的组织,会员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包括与时尚行业相关艺术、学术、模特、时装评论、技术、陈列及品牌7个委员会。设计师协会以设计师会员为主,除了艺术委员会的著名设计师之外,还有其他的企业内或自有品牌的设计师有1200多人。
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成立之初,“时装设计师”只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还没有明确的职业内涵。10多年来,我国时装设计师经历了职业化发展的历史阶段:1993―1997年,时装设计师职业探索和群体形成初期,1998―2002年,时装设计师职业内涵充实和群体规模扩张的发展时期, 2003年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成衣业发展、时尚产业的兴起,“时装设计师”已经成为走向成熟的社会职业。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也发展成熟,成为目前这个由服装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阵容庞大的专业协会,为设计师队伍的迅速发展,为更多服装品牌的迅速增加,及其知名度的提高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每年3月和11月定期举办中国国际时装周,已成为目前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时装盛会,也是亚洲知名的时装周品牌之一。它已经发展成为集创新、品牌展示、文化交流、中外合作、资讯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一金顶奖”、“中国十佳职业模特”、“时尚人物大奖”等里程碑式的时尚符号,见证并记载了它的成绩辉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的“新人奖”、“益鑫泰”设计奖、“诺蒂卡”创意奖评选和“汉帛奖”设计大赛、等活动,也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时装设计师和时装模特。这里几乎成了年轻设计师和新生代设计师们的大舞台。
迄今为止,中国国际时装周已经走完了第一个10年的历程。10年中,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先后与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等时装及时尚组织建立了双边关系,还与日本时尚协会、韩国时装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亚洲时装联合会。协会通过自己的优势,将中国新生代设计师们推向国际时尚产业的风口浪尖。仅在2007年,协会就推荐多位中国本土设计师参加米兰男装周、巴黎时装节、柏林亚太艺术周、新加坡时装周等国际知名服装展示。使越来越多的中国服装设计师的身影在国际著名时装舞台上出现。在新加坡国际时装周上,一位美国买家在看完中国时装设计师梁子的时装会后,惊喜的对她说我很高兴,发现了你!
舞者的痛与乐
以时尚为先导的设计师行业内总是聚集着最年轻的身体和思维,在服装设计师群体中以青年和中青年的年龄层面为主,目前全国的设计师总量超过5万人,每年还有140多所有服装设计专业的院校在向这个行业输送着新鲜血液。
苏葆燕女士告诉记者,年轻的设计师们热情、有活力,愿意去创造,但是也面临着属于行业整体的困惑,这是设计师的困惑,也是协会的困惑。现在,我们国内的服装品牌的销售业态比较单一,以商场和专卖店经销模式为主,缺少设计师品牌。
在国外设计师品牌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多品牌经营店。苏葆燕女士举例,比如说现在有一个社区,针对这个社区的人的品味和喜好,开家服装店,根据给顾客的不同需要,进行采购和组合。这需要经营者自己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判断,按自己的品味来选择,这类的销售模式我们是很缺乏的。不管是社区还是主要商业街的多品牌经营店还是缺乏的,所以对于新生设计师推出自己的品牌就有很大的难度。
因为商场的位置毕竟有限的,基本上都是给成熟的品牌,所以新的品牌难度很大,品牌的加盟模式对于新的设计师品牌发展是不太有利的。所以我们需要促进多品牌经营点的模式。
另外,在国外,百货商场是买家,而在国内我们的是场地租赁,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保留一些场地,给一些新的设计师,作为尝试和实验的空间。虽然目前国内远见的商场负责人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想法,但是处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动作起来。销售业态的单一,不够多元化,对设计师品牌的发展有阻碍作用。另外,设计师和企业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使行业朝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迈进。
苏葆燕认为,时装行业在改革开放的30年来与其他行业一样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时装产业发展的最近20年,也是设计师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20年,服装设计师群体能够成为引人注目的新生力量,整个时装行业的发展也成为引人瞩目的朝阳行业,服装设计师也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行业需求很大,是赢得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苏葆燕相信,服装设计师协会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服装和设计师走向世界时尚的前列。
我的设计师 篇6
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我的理想——设计师白已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为大地绿物,带来一份希望,滋润在叶梢,也为河塘的水鸭,带来一股愉悦的情趣,觅寻着秋的奥秘。靠近东窗,坐着一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被汗水浸透了洗得发白的军衣,紧裹着他那健壮而匀称的身躯。他那白中透红的清秀的面孔,像涂了油彩似的闪闪发光。两条漆黑的、细长的眉毛,有力地向上扬,将到顶端时,才弯成形。一双像熟透了的葡萄一样又黑又大的眼睛,机灵地、警觉地扫视着充满汗味和传出鼾声的车厢。他的右手,很自然地伸到衣襟下面,汗湿的手掌,轻轻握着腰间的小手枪。梦想》演讲稿,我身边的小能人
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s光伤了自己的翅膀。回到了家里,我闷闷不乐地看着爸爸,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穿着褪了色的军衣,古铜色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额角上已经有好几道皱纹了。这时,爸爸可能发现我在注视他了,就亲切地问:“卿卿,你在想什么呀?”我不高兴地说:“爸爸,你怎么当过解放军还回乡种田呢?别人问我你做什么工作,我都不敢说。”爸爸听了一怔,闪动了一下大眼睛,忽而眉尖一挑,说:“卿卿,卢不到你也有这种思想,连爸爸也看不起了,没有我们农民辛勤劳动,你们吃的白米饭碗、蔬菜、水果……从哪里来的?”
我的设计师 篇7
刘明明,新锐珠宝设计师,求学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修设计,从事珠宝设计六年。他的设计灵感多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选材上较为侧重黄金、翡翠、玉石等传统材质。作品融入他对设计的理解,以中国传统的题材为背景,同时结合现代元素并加入创新的制作工艺,使其翡翠作品有独特的中式风情,深受时尚人士和潮流先锋的追捧。他将自己的作品注解为:新诠释的中国风。
谈到如何成长为一名珠宝设计师,年轻的他归纳了四个字:天性使然。“风筝之都”潍坊,这座蕴育千年文明的古城,让设计师对民间工艺产生了兴趣。在“80后”的记忆中,小人书、捏泥人、扎风筝都是不可磨灭的生活印记,也是刘明明的最爱。而当年满腔热情地对着一本本小人书进行临摹,是他设计生涯最早的启蒙,并最终促成他选择了设计专业,从而与珠宝设计结缘。
与翡翠相知
成为优秀的珠宝设计师并非易事。求学阶段,由于对未来的忐忑,设计曾经令刘明明感到困惑。一次偶然的课外实践中,他参与了一件珠宝从设计到成品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令他获取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职业归属感,这也成为他日后工作中非常宝贵的一段经历。
2007年初,刘明明开始接触翡翠镶嵌与雕刻的设计。从原石切割,到雕刻设计,最后设计镶嵌出成品,每个环节都亲自参与。他说:“付出心血的过程就是我不断学习的过程,作品完成的一刻也是我收获快乐的时刻。”谈及今天的成就,他坦言道,除却自身努力,也得益于给予他很多帮助的三位老师。大师的点拨令他受益匪浅。谈起这段经历,刘明明认为自己非常幸运。
1、巧遇伯乐
接触珠宝设计初始,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伯乐――朱为东老师。翡翠作为中国传统美玉,深受国人尊宠,也是珠宝设计领域的重头戏。朱老师曾经创办为东翡翠网,为设计师和厂商搭建了个信息共享与交流的平台,也是刘明明与翡翠结缘的“红娘”。从此,职业设计牛涯的大门向他敞开了。刘明明通过翡翠网来学习专业知识,并与同行交流作品。在这期间发表的一只竹子造型的扣子,让朱老师赞叹有加。2008年初,刘明明第一件翡翠成品,在朱老师的帮助下成型。
2、一路同行
尽管事业稳步提升,刘明明却并没有将自己定义成一位纯粹的设计师。他决定转型。这不得不提到另一位关键人物――邝先红师傅。邝师傅长期致力于首饰镶嵌工艺的研究,拥有自己的首饰加工厂。刘明明此时需要有经济和工艺的支持,二人一拍即合。在设计方面,刘明明突破以往的单一的传统题材,内容更为丰富,让作品更精致且富于表现力。从一张图纸到成品,直至将它放到客户于中,在这个过程中,两人都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刘明明也从单纯的设计,发展到为客户提供全套产品整合方案。
3、点石成金
近两年,刘明明得到程学林老师的点拨,有了质的飞跃。他的作品不断成熟,这些造型典雅、古韵犹存的翡翠饰品,受到诸多人士的拥趸。谈到未来的发展,刘明明谦虚地表示,目前的关键是学习,比如设计、雕刻等相关技能。刘明明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设计跟不上,作品就会丧失特色。他用“瓶颈期”来形容自己的设计生涯,提升将是他下一阶段的主题。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至于较为被关注的跨界合作,也将是他的下一个思考主题。
我的设计师 篇8
在我的心中,曾有一个梦想,可是它离我好远好远,甚至看不到,摸不清。
梦想是什么?是梦吗?是永远不能实现的吗,还是只能用梦去实现的呢?
这时,一位年纪较老的一位妇女出现在我眼中,她满脸皱纹,可是那神情体现出了她的仁爱、慈祥。她抚摸着我的头,告诉着我:”梦想并不是不能实现,而是你不去寻找它。说远,其实它就在你的身边,说近,而它离你却很远。“说完后,老奶奶消失了,可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知道,我的梦想其实一直陪伴这我,但是时间还未到,它还没能出现,只有在我达到目标的时候,它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