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原文及翻译通用5篇》
《望海潮》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望海潮》原文及翻译通用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望海潮》创作背景: 篇1
吴熊和《柳永与孙沔的交游及柳永卒年新证》考证此词为至和元年(1054)柳永在杭州赠资政殿学士、知杭州孙沔作。孙沔向误作孙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一引杨湜《古今词话》: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望海潮》原文: 篇2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注释: 篇3
⑴望海潮:词牌名。双调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
⑵东南形胜:杭州在北宋为两浙路治所,当东南要冲。
⑶三吴:即吴兴、吴郡、会稽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⑷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⑸参差(cēncī):高下不齐貌。
⑹云树:形容树木高耸入云。
⑺天堑(qiàn):天然壕沟,多指长江。此处指钱塘江。
⑻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⑼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巘(yǎn):一作“”,意为大山上之小山。
⑽三秋: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⑾羌(qiāng)管: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
⑿泛夜:“夜泛”的倒文。泛,漂游。
⒀嬉嬉:和乐貌。莲娃:采莲女。
⒁高牙:高矗之军旗,高官出行时的仪仗旗帜。牙:军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⒂异日:改日。图将:画出。
⒃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指朝廷。
《望海潮》译文: 篇4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作者简介: 篇5
柳永,宋代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有《乐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