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作用现状思考与分析论文【最新6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民间艺术的作用现状思考与分析论文【最新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民间艺术的作用现状思考与分析论文 篇1
一、拓展传承基地,培养金银彩绣继承人
金银彩绣民间艺术的传承仅靠一个艺术馆或一个传统工艺传习中心远远不够,传统的老艺人带徒弟的方式,传授面窄,见效慢。但如果换一种方式,把老艺人请到各级各类学校,以讲座的形式传习金银彩绣民间艺术,或者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就可以让更多的人掌握其工艺,了解其精髓。拓展各级各类传承基地,培养金银彩绣民间艺术继承人,具体可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企业公益教育等不同渠道展开,使金银彩绣民间艺术的发展更加规模化、系统化。首先要加强金银彩绣民间艺术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由传承人为中小学生定期上课、传授技艺,在青少年中逐步普及传统手工艺文化,培养金银彩绣爱好者。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加大金银彩绣民间工艺相关课程,融会传统造物的智慧和情感,重点培养“工艺人才”,使之成为认祖归宗的传统文化课程和文化启蒙。在大学教育阶段,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建立金银彩绣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健全和完善保护机制,为保护、发展和研究金银彩绣提供理论支持、普查指导、咨询服务、项目研发、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服务;同时,以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的优势,通过社会调研、技术积累、文化理解等角度,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分散在民间的金银彩绣产品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保证金银彩绣民间艺术以最为保真的形式长久地保存下来。此外,还可在企业设立传承基地,开展公益教育,开拓金银彩绣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市场,保持金银彩绣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多层次的传承人培养格局,强化教育对地方经济的服务与智力支持,使年轻一代更多、更好地了解、宣传、传承金银彩绣民间艺术资源。
二、金银彩绣民间艺术资源的设计转化和创新应用
当前,国家正加大扶持与推动设计产业力度。2014年1月,国务院李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会议主要议题之一是部署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同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层面将设计作为创新资源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从具体举措上激发了设计对经济的强劲拉动力。民间艺术形成积聚成产业化态势,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更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进程进行革新,通过吸纳现代元素,进行设计转化和创新应用,形成崭新的文化形态,融入现代社会环境中,从而实现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也提出,要以当代设计观念转化“非遗”资源的传统文化样式,用当代设计语言转化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当代设计创意产业转化传统文化产业。宁波金银彩绣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但目前对其产业化研究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创新不足、产品形式单一,严重制约了发展进程。金银彩绣民间艺术的精髓在于一代代的技艺传承,它超越了有形物质载体的局限,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将投射了地区典型民俗思想的金银彩绣传统技艺通过现代设计元素得以展示,文化资源通过设计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资本,成为既是宣传本土精神的载体,又是焕发市场活力的源动力。作为独特的文化资源,金银彩绣民间艺术与相关企业进行产业联合,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设计创意转化能力,实现金银彩绣“文化产业链”。比如通过与旅游产品、生活日用品、手工艺术品等市场进行多层次结合,着眼创意设计,加大文化含量、技术含量和创意含量,使这些旅游产品、生活日用品、手工艺术品等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最大化实现产业附加值。也可以借助节日的契机,以定期举办相关文化节的方式展示和推广金银彩绣民间艺术,发掘传统手艺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开发礼品、纪念品、收藏品,实现展示功能向实用功能的转换。还可以结合宁波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如十里红妆婚嫁风俗文化等,开发相关的金银彩绣婚庆用品,形成独有的文化产业,促进金银彩绣民间艺术的产业化进程。
三、结语
宁波金银彩绣民间艺术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承载了浓厚的传统文化与地方精神,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下,金银彩绣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项民间艺术,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金银彩绣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元素重新组合方能获得“新生”,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无形的观念、知识、信息等需要传承与创新开发才能唤醒生机,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宁波地区金银彩绣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要从当地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求发展良方。金银彩绣的产业化过程就是将民间传统的“私相传授”形式转变成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经济形式,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盈利的过程。寻求适合地方性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路径,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金银彩绣民间艺术,科学有效地促进地区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实现创造利润的目的,也为其他相似类别的地方性民间艺术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民间艺术的作用现状思考与分析论文 篇2
一、引言
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璀璨明珠,其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品种丰富、优秀的中国文化、民俗文化,不只是母体的呈现,也作为其中一个分支而存在,更重要的是,民间艺术将进入该领域的市场,民间艺术以工业的形式发展。
二、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理由
随着社会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的生活犹如已经进入到了快速移动的公路,民间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民间艺术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
随着商品意识的丰富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急剧转变,使民间艺术的原生状态的环境几乎被摧提供毁,民间美术工艺遗产的存活趋于消失,因为任何形式的民间艺术总体来说规模并不大,从中获取的利润也有限,这就导致了从事这方面行业的人员稀少,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在此方面的技艺很难推广开来,很多掌握技术的老人不愿意把它传授给外人,都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徒弟跟着师傅学习,不外传,生产效率低,导致民间艺术经营惨淡,传统的民间技艺已经走到了十分困难的境地。
2、不重质量,胡乱开发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人面对利润的诱惑,在传统民间艺术的生产过程中,不重视产品的质量,一味的生产,很多生产厂商利用监察的空子,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欺骗消费者,类似的作品比比皆是,将产品的艺术性不管不顾,技术和艺术含量不高,艺术市场的管理混乱。
3、民间艺术品牌营销意识淡薄
民间艺术产生的作品一般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以节日,旅行用品流通市场的形式,营销方式比较简单,这不是一个成熟的销售策略。往往因不注重包装,产品品牌意识不强,没有知名品牌的产品等限制发展。民间艺术需要开发更大的市场空间,不能仅仅停留在有限的局部扩散销售,大多没有实现产业化,集约化,连锁化,受到规模化发展的影响。
4、民间艺术面对审美观念的挑战
传统民间艺术能够在民间得以普及,主要是人民的文化生活,给它一个生活的空间,一旦民间艺术只存在于商品的形式而离开了生活的,就会面对存活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观念在人们心中己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间艺术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人们不爱在装饰中运用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手工艺品和民间艺术慢慢地从日常文化生活退去。
5、民间艺术的传承体系日渐萎缩
民间艺术具有口传身授、家族传播的特点,而在外来文化和传统艺术文化之间,年轻人往往更加青睐于外来文化。很多年轻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缺乏自豪感,反而妄自菲薄,崇洋**。常常出现民间艺术文化后继无人的情况,引起了国人的担忧。没有接班人将会导致民间艺术慢慢地在历史长河中淡去。如何才能传承下去是民间艺术目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根本理由,亟待解决。
三、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分析
1、加强市场监管,优化民间艺术资源
从目前来看,民间艺术市场的监管上相对薄弱,很多品质的艺术市场上充斥的高、低档产品混在一起,辨别不清,难以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减弱了艺术的影响力。民间艺术工作,不合理利用资源现象十分严重,制约了民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对于民间文化艺术的管理,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加强管理。有了专业的部门对民间艺术管理之后,民间艺术的生产、营销都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民间艺术的质量和档次也会不断提升,传统民间艺术与旅游结合到一起,使二者相互为彼此服务,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引进全新的营销模式,放弃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的营销手段,由专业机构对艺术产品进行加工制作,树立品牌形象,提升传统艺术产品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2、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形成特色产业群
现在的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生产产业链,民间艺术与旅游还未真正融合到一起,没有形成真正的聚集效应。通过产业规划和发展,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可以使之形成特色的艺术产业块。
3、创新品牌推广手段
加强品牌在产品推广中的作用。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民间艺术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传统的装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文化民俗接近消失,艺术在没有文化的影响下是很难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根据不断变化的消费者的需求,基于文化背景下,要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愉悦为目标,突出品牌的文化个性,实现差异化的营销。所以,在销售艺术品时,为了更好地推广品牌,应采用专卖店的方式进行销售,在方便销售和生产的地方进行专卖店的设立,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传统艺术和艺术品,通过品牌去认知艺术品,防止假冒伪劣,营造良好氛围。
结论:发展民间艺术对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民间艺术如果想不断地延续下去必须要通过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来实现。要在与时俱进的基调下发展民间文化,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来带动民间艺术的产业化,进而推动民间艺术的发展。
民间艺术的作用现状思考与分析论文 篇3
民族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群众积淀下来优秀精神文化成果,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是历史的见证,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得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灵魂。
一、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
1、人民群众在认识民族民间文化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由于贵州的地理条件和人民的思想,民族民间艺术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并加速消亡,许多地方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同时在对其传承和保护上缺乏相应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没有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和规划,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遭到了破坏和流失。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意识非常淡薄,这样的思想和意识有待普及和提高。
2、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流失极为严重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浓郁淳朴,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博大精深,海纳百川。侗族的建筑艺术,剪纸,服饰和歌舞等丰富神秘,彝族火把节原始而气势磅礴。但是随着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来临和不断冲击,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来了,却使原本淳厚的民族民间文化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入侵,许多极富地方特色的本地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比如极富特色的侗族建筑濒临灭绝,侗族歌舞,刺绣等等无形文化艺术流失极其严重。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由于传承人的素质不高,使得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丢失现象,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出现了不完整性,甚至有些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状况,这加重了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流失。
3、民族民间艺术的宣传力度不够
贵州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底蕴。我们认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宣传。这种无形的资产是一种潜在的有着巨大的价值,从目前的宣传状况来看,贵州的宣传还不到位,外边的很多人都只知道贵州有个黄果树瀑布和威宁的草海,而对于黔东南黎平的肇兴侗寨,从江的高增鼓楼,镇远的中国文化名城和六枝的梭嘎村寨等却很少有人知道。
4、民族民间文化资金的投入应得到政府的扶持
贵州作为一个拥有许多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民族省份,其民族民间文化极为众多,但是由于政府的不重视,长期以来在资金的投入上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比较少,这使得许多优秀而不可再造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品因国家的文物部门没有足够的收购经济,被许多国外的旅客以很低廉的价格买走。另外,在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研究和保护中,离不开大量经费的支持,但是由于我省是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因此在专项保护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投入,民族民间艺术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二、完善措施
1、坚持弘扬主旋律,体现先进文化艺术、前进方向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民族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群众积淀下来优秀精神文化成果,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是历史的见证,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得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灵魂。因此,应把民族民间艺术提到议事日程上,相关文化行政部门应把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艺术纳入到工作范畴,向人民群众介绍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重要性,提高他们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自觉参与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队伍中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精神,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2、坚持突出地方特色,实现不同文化艺术的交汇与融合的原则
民族民间艺术涉及的面很广,不仅包括少数民族的服饰、器具,还包括具有民族民间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等方方面面。因此,完善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必须立足于各个地方的民族特点,进行保护。贵州近年来,举办了多次民间艺术的轰动展览,把我省多侗族、苗族、布依族的文化艺术展现出来,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3、遵循民族艺术发展与民族地区建设,以及民族艺术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原则
就在去年,一次机会怀着期待的心做了十几个小时的汽车去到六枝的梭嘎,可是到了那里早已物是人非,本身的村落没有的,村民的生活也不一样的,住的是砖房,穿的是汉衣,等游客去到那里才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跳一场舞、唱一首歌,村民的生活确实满带笑容,那一刻我真不知道是为文化艺术的消失而哭,还是为村民们自认为生活好了而笑。长期以来,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和保护的矛盾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调和,有的地方为了保护民族地区房屋的原型,群众的房屋已经不能住了也不允许维修,本文认为这种没有建设的保护是短暂的,也是不利于民族发展进步的。保护要建立在建设的基础上,不能主观抑制民族的发展。因此,完善民族文化保护要遵循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与民族地区建设,使民族文化艺术在发展中得到有效的保护。
4、坚持以人为本,鼓励民族群众积极参与的原则
贵州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由于没有专项资金用于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艺术上,致使许多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因为设备设施差而无法保存,面临腐烂和破坏的危险,这就要求政府及时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维护上,比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质量高设备好的专题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单位,对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同时可以设定一些专项奖励资金,鼓励民族群众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这样让他们参与进来,对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极为有利。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不是单靠一个人、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努力,需要国家方针政策作为指导。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是全社会的职责,在政府宏观调控的领导下,文化艺术行政部门应担负起一定的责任,给予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时间和空间,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鼓励、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建立良好运行工作机制,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
民间艺术的作用现状思考与分析论文 篇4
摘要:传统民间艺术在本世纪受到极大的冲击,正在走向“消亡”,同时后继乏人,能够演绎古老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优秀的文化正在不断流失。与此同时,新型的学校音乐教学模式日趋西化,音乐课中传统民间艺术模块的缺失导致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失衡,其主体地位受到动摇。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何去何从是我们这代人需要思量的。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传承;音乐教育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生产生活而孕育、形成和发展而来的艺术形式,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的真实写照。它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特色鲜明的地域性,风格迥异的艺术性,体现出各族人民在观念、情感、视听审美经验上的差异,也全面反映了各族人民不同的风俗习惯、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民间艺术是各族人民对生命的最真实的感悟、对自然最真切的感知、对生活最朴实的写照。
一、传统民间艺术地位堪忧
(一)传统民间艺术走向“消亡”
20世纪以来,各地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从农业大国逐步走向工业大国,民族文化赖以生长的空间受到挤压。所谓的“文明”与“落后”,所谓的“流行”与“传统”,相互交错,中国传统文化在这场变革中受着极大地冲击。现如今,大家更多思考的都是如何改变、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加上流行艺术的普及,挤压了传统艺术存在的空间,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长年致力于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冯骥才先生曾在不同场合指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每一分钟都在流失。”他呼吁:“我们现在要跟每一分钟赛跑!”但是谁来充当民间艺术的“守护神”?这是一个沉重但又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二)传统民间艺术后继乏人
传统民间艺术存在着现实问题,如我工作的城市———桐乡,其长年流传的说唱艺术“三跳”也不例外。当年老艺人演出唱满茶楼,只可惜弹指间,“至今唯有鹧鸪飞”。曾对“三跳”的发展和兴盛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许多老艺人都已作古,一些经过几代艺人锤炼加工、精辟生动、贴近生活、幽默风趣的好书目也逐渐失传,后继乏人,会演唱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作为桐乡的文化艺术遗产,“三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高贵的艺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二、学校音乐教育日趋“西化”
学校音乐教育中对传统民间艺术传承的缺失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旧的传承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传统民间艺术在中国的主体地位动摇的现状令人堪忧。
(一)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民间艺术的缺失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社会的种种原因,学校音乐教育未能把传承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作为重要的职责。无论是《课标》的设计还是课程实施,都不同程度的忽视地方音乐,不能有效利用地域音乐文化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音乐学家樊祖荫曾说过:“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孕育着他们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髓,是这个民族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土壤。民族文化的教育是对人的本源的、根的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1]
(二)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失衡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大多是师徒口耳相传的形式,或以民间艺术社团组织来进行的,但这种传承方式现在却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要。不可否认,我国社会教育体制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渠道的文化传承,因此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我们应该迎合新时代的步伐,思考学校教育传承传统民间艺术的路径。而长久以来学校音乐教育对民族文化、传统民间艺术资源的忽视现象是个不争的事实。有多少学生能说出当地的民间艺术形式?完整演唱当地民歌?这种现象已引起各国教育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挖掘传统文化艺术资源、重视学校教育中的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发展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未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传统民间艺术的主体地位动摇
回顾历史,上世纪前半叶外强入侵,西乐随之传入,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巨大冲击。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为寻求富国之道,开始兴办学校,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音乐教育也效仿西方。曾经传统艺术一度被认为是“四旧”、“封建”、“老土”。由于盲目崇拜西方音乐,传承西方音乐的现象泛滥。使得中国音乐文化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地位。我们的音乐理论的基础是西方的,理论教学系统是西方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几乎断层。由于西方音乐教育及价值观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民间艺术的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价值观被摒弃。拥有几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民间艺术成为“昨日”,直接加剧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滞后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中国现当代音乐研究文集》[G]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美]艾伦帕梅里亚姆,穆谦译.音乐人类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4]洛秦.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民间艺术的作用现状思考与分析论文 篇5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思想认识等都有了改变,目前我国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着失传,无法得到良好的保护与传承。下面我们就我国目前对民间艺术保护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民间艺术的种类
我国的民间艺术种类非常的丰富多彩,根据其不同的材质、制作技艺、创作方式、功能等特点,可以分为很多的民间艺术种类。下面以重庆的民间艺术种类与内容,来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的民间艺术。
(一)重庆的民间音乐
1、水上歌谣—川江号子
由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由重庆到巫山航道弯曲而又狭窄,并且充满了明石与暗礁,因而江上的船只大多都是靠人力来进行推挠或者是用拉纤来航行,往往需要的是上百的人在江上集体劳动,用号子来进行统一的指挥,这样便在重庆的滚滚川江上产生了与船工生活相关的水上歌谣—川江号子,这首歌谣中时而激越、进而舒缓的曲调,有助于解除愁闷与调节身心,因而受到了很多歌曲爱好者的喜爱。这首歌曾在全国的各省电台中展播,以及在法国的阿维尼翁艺术节上也登台亮相,通过对歌曲的聆听,仿佛能够感知到曾经的历史文化。重庆市的群众艺术研究室的彭孝纲先生,从五十年代起就开始对民间歌谣进行整理,收集了众多的民间艺术歌谣。
2、山歌民谣中的劳动号子
劳动号了有着固定的调子,是在劳动过程中由很多的人加工传唱而形成的,有着丰富多彩的种类,可以随时随地的進行添加歌词。
3、黑山谷的苗族民歌
属于我国的文化遗产这一,黑山谷的苗族民歌可以分为阳歌与阴歌,阳歌也称四言八句,多用于婚娶、庆寿等喜庆的场合,而阴歌一般只有在丧事时才会唱。黑山谷的苗族民歌的形式与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有着听的唱腔与好记的唱词,有着非常明显的地方特色。
4、木洞山歌
木洞山歌包括了劳动号子、小调、风俗歌等一百多种的曲调,其中以禾籁与盘歌最具有地方特色,在1990年时,木洞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了山歌之乡。
(二)重庆的民间表演艺术
1、铜梁龙灯
铜梁龙灯是彩扎的龙和灯,同时也可以作为舞蹈的一种道具,是一种集合了舞蹈、音乐与手工艺品的一种民间艺术,最初开始于隋朝,兴盛于明清时代。铜梁龙灯这种民间表演艺术,不仅造型表现的非常夸张,而且还包括了素描、剪纸、刺绣等中国传统的艺术,从而表现出气势磅礴的气质与画面。
2、秀山花灯
花灯戏最初源于汉族的灯儿戏,集合了歌、舞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并且呈现出古朴与优美的情调,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的形成了独具民间风格的那时雨,在秀山花灯的表演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了花灯、扇子与桌子为道具,通过手工剪裁的各种花镶贴在非常精致的茶灯上,赋予花灯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
3、西阳摆手舞
最初流行于唐代,至今仍然在流传着,摆手舞属于是土家族的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舞蹈,其中的舞姿多是对日常生活、农间劳动等模仿,从舞蹈中体现出了当地人民非常粗犷豪放的性格。
4、梁平灯戏
也被叫做为包头戏,属于梁平的一种民间戏曲剧种。在清代中期,每逢重大节日,就会筑台竞演,并向周围进行传播,从而在不同的地方形成多种腔调。
5、接龙吹打
在接龙吹打的民间艺术中,体现出了当地浓浓的风土人情与传统的文化习俗,并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接龙镇的接龙吹打民间艺术也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形成了不同风格、色彩鲜明的特点,从而成为了当地农村的主要民间音乐力量。
(三)重庆民间的工艺美术品
1、纂江农民版画
在纂江农民版画中体现出了生动活泼、质朴与幽默等的特点,通过把石刻、剪纸、刺绣等工艺融入到版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纂江农民版画,并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曾被多次进晋展出,受到了高度的评价。
2、九龙楹联
楹联创作作为九龙镇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的扎根土壤,开展了特色文化的路子,九龙楹联以书画、篆刻等为载体,表现出生动、高雅的格调,从而呈现出独有的韵味,同时又辅以书法、金石等,最终使得九龙楹联具有了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在2000年初,九龙楹联被誉为了巴渝的十大民间艺术之美称。
3、梁平年画和梁平竹帘
梁平三绝有着川东奇葩之美称,分别指的是梁平灯戏与梁平年画、梁平竹帘,同时也有着巴渝十大民间艺术的称号。梁平年画最初源于自清朝年初,至今有碰上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梁平年画的民间艺术中,主要是采用了历史故事、喜庆吉祥等作为题材,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以精美、独特的人物形象,表现出强烈的乡土气息与形式之美,因而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并且还赋予了它丰富的人文内涵。梁平竹帘艺术最初源自于北宋年间,至今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在传统工艺中结合了书画、刺绣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制作成非常实用而又极具地方特色的工艺品,不仅工艺精细,而且色泽非常的典雅。呈现了浓浓的自然风韵。
4、重庆民间文学
一般多是民间故事、民歌、神话故事等,经过加工之后,演变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并体现出当地人民热爱生活的一种精神风采,例如比较经典的重庆民间文学摆龙门阵,一直流传至今,仍然是重庆民间文学的一大特色。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思想认识等都有了改变,目前我国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着失传,无法得到良好的保护与传承。下面我们就我国目前对民间艺术保护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探讨。
民间艺术的作用现状思考与分析论文 篇6
一、民间艺术的现状
(一)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急剧萎缩
在科学技术并未如此先进的时代,人们生活的节奏属于一种缓慢悠闲的状态,那个时候人们的娱乐方式大多来自于民间艺术,空闲时候聚众去看剧团演出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民间也有大量的以演出来传播文化的民间剧团,但是现今社会生活节奏的转变,使剧团的生存面临强大的压力,几乎很少的现代人愿意浪费工作后难得的闲暇去看剧团演出,剧团失去了观众,甚至连生计的维持都变得尤其困难,更别提其他的了,所以有很多的演员都不愿意继续演出下去,各种民族文化的传承成为难题,甚至有的已经濒临灭绝。
(二)很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濒临失传
很多的民间艺术都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结果,凝聚了大多数人的智慧结晶,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必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比如吴村鱼灯等民间艺术的继承人已经年过古稀,世代相传的技艺找不到适当的继承人,即将濒临灭绝。与此同时,社会上的民间艺术行业也都萎靡不振停滞不前。
(三)建设和开发新城市,破坏了民间艺术资源
长久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化除了戏剧等非物质性遗产之外,还有类似于皮影戏,雕塑之类的有形物质性遗产。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这类文化的不重视,在城市的开发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对一些类似于根雕,石雕等的破坏,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还有部分被利益冲昏头脑的商人利用民间艺术来谋取钱财,破坏了民间艺术的价值。
(四)缺乏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管理
就目前而言,整个社会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树立起保护民间艺术、保护文化财产的意识,同时,民间艺术的管理部门也受到经费等客观原因的限制,不能及时有效的对民间艺术实施保护措施,也不能利用现如今社会的现今手段来维护民间艺术,因此,这些部门只能对民间艺术的逐渐消亡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对民间艺术的开发上也存在着各种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民间艺术的后续进步成为难题。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历经时间的洗礼最终形成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一种民间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可以说时代的精华在民间艺术的灵魂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优秀的时代会孕育出优秀的作品,同时优秀的作品必有一个优秀的时代作为背景的原因。但是,纵观现实,民间文化没落消亡的现状触目惊心,所以,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号召全社会都形成民间艺术的意识,同时建立起民间艺术会消亡的危机感。
二、民间艺术的发展对策
(一)制订民间艺术保护计划
从现实出发,站在民间艺术的角度,有关的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用专业的方式对民间艺术进行系统全面的档案统计,并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各级政府也要给予全面有力的支持,正确的保护民间艺术,使民间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二)加强民间艺术的传承
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民间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刻意的为民间艺术培养优秀的继承人,另外,针对一些面临灭绝的民间艺术,要实行全面的保护,使他们得到有效的保存,鼓励年轻人从事民族艺术的行业,为民族艺术注入强有力的新鲜的血液,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保护、改善民间艺术文化的生存环境
对民间艺术实施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与此同时,还要培养民间艺术的抗打击能力,即寻找民间艺术在当代社会立稳脚跟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创新,但是,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创新,在创新的同时,还要保留民间文化的根本。不要单纯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只有具有民间艺术最本真意义的创新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只有不断的探索民间艺术的改进方法,才能够使民间艺术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
(四)树立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
众所周知,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人们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结晶,所以,号召全民对民间艺术进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以全民为基础,对民族文化进行宣传教育,使全民都充分了解到民间艺术的内涵,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形成全民学习民间艺术的热潮。
三、总结
艺术是无国界的,但凡艺术,都是属于民族的精华。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发展民间艺术呢?最简单快捷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动员全民,让更多的人认识民间艺术,懂得民间艺术的珍贵价值,只有这样,这门根植于民间的艺术才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