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的建设通用十篇》
浅谈企业文化的建设1
摘要:企业文化不是标语、不是口号、不是制度,而是在企业内长期形成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员工能感受得到的思想或行为。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凝聚力、向心力和行动力,反之会促使企业走向衰退。如何用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就自己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解,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凝聚力
一、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航标
塑造企业文化的办法有很多,但根本的还在于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有没有决心和勇气先把自己塑造为企业文化的典范,首先能不能自己先认同并传播公司的文化,是决定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
企业文化带头人的行为是塑造企业文化典范和榜样,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根本动力。通过行为影响可以使企业文化实现从文字到行动的转化,并产生影响,改变效益,达到企业最终目的。通过行为的影响可以使企业员工从内心接受并认可企业文化、价值观,从而转化成一种自发的动力和行为习惯,形成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并非是依靠制度管理所能达到的。作为企业家,必须不断学习,同时要有责任感,处处起到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倡导者的行为上升为理论,变为企业文化,得到企业上下、全社会的认可;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企业文化产生力量,否则,企业文化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几个生硬的文字!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航标。企业领导、管理者首先从思想和认识上深刻理解文化,并形成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做事风格,进而影响企业和核心骨干、企业团队,最终形成企业管理制度,深入到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每一个环节,以产生销售张力、竞争张力、发展张力。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员工的行为传播出去,也就代表了企业,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首倡者和领头羊,更是企业文化的“航标”。
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管理
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把企业员工的个人的价值观引导到企业价值观上加以溶合,引导员工的事业心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倡导企业精神形成员工的精神支柱,使员工的思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联系起来,聚合员工的能力和才智,达到员工与企业共存的境界。
员工贯穿着整个管理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主力军。企业文化的塑造必须体现以员工为本,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接受,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形成有效的人性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自我实现的工作氛围和发展机会,员工在企业中受到重视和尊重,其工作成绩受到认可和赞赏,由此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同时也对员工产生着无形的约束,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形象标准约定俗成,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和价值。
用管理手段塑造企业文化,通过制定企业CI手册、员工守则、企业行为规范和相关制度流程等,来明确企业文化,就必须使员工从思想上理解,从心理上接受。而企业文化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要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用管理手段强化企业文化执行力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还要依靠制度来强行推广,达到员工无条件执行。另一方面通过激励方式,如员工绩效、年未总结表彰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提高员工忠诚度,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企业文化是管理出来,这绝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纵观国内外各大知名企业,以及文化突出的企业,在公司内部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企业文化得以上行下效,产生深远影响,进而传播到更远。同时,由于企业有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底蕴,更使得企业的发展如鱼得水,市场竞争势如破竹。
三、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载体
企业文化活动是为了让更多员工参与企业的文化建设,亲身体验和感受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可以通过活动载体实现,而载体要形式多样,创造性的开展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广泛参与。如开展“销售竞赛”“生产技能大竞赛”,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输送强劲动力;讲厂发展史、未来发展前景活动,并将企业文化理念宣传到每一位基层职工;开展百日安全竞赛活动,把优秀企业文化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上; “三八节活动表彰”,通过展示不同岗位上杰出的女性风采,让广大员工再次深刻感受到企业文化魅力;“户外拓展活动”打造团队精神理念,向社会各界传播企业品牌形象与团队协作,同时还可以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春联征集书画、摄影等活动,内容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及宏伟蓝图;宣传企业文化稿件征集,在公司OA系统发表稿件等,弘扬企业文化,倡导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载体要有活动、有故事、有典型。
有活动。有活动才能让人快乐。一个企业只有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各种劳动竞赛、优秀员工评选等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才能在给员工带来快乐的同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正是有了这些活动载体,企业文化才得以生动展现。
有故事。有故事才能让人感动。理念的东西只有通过通俗化的故事才能吸引人,深入浅出的说服人。伟人所讲的愚公移山故事,让亿万人民记住了做事要坚韧不拔、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因此,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可以通过能够打动人的故事来展现。故事应与当地历史文化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会有历史厚重感和现实真实感,从而为人们所认同。
有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是最有说服力的。典型犹如企业的“灯”与“火”,“灯”可照路,“火”可暖人。通过身边和典型事例,让大家学有榜样干有工作热情。使员工明确方向、坚定信念、不懈追求;而且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为企业发展壮大献计献策。
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认同和共享。没有认同的文化就没有价值,一切手段必须在认同的前提下才有实效,所以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是管理者的又一重要责任。
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目的是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基层每一位员工中,让全体员工都了解企业文化。有载体才能有感知,有宣传才能有氛围。通过开展员工企业文化宣贯活动,可以大大增强企业主人翁意识,广泛宣传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通过内部或外部报刊杂志、局域网、互联网、广播台、电视台、板报、橱窗、简报、广告牌等渠道及征文比赛、文艺演出、教育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并建立相关管理机制,使抽象的文化理念具体化与形象化,让广大员工亲自接触、内心感知具体文化,把对企业文化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一位员工,在不断推广中,慢慢地把意识形态的东西渗透于员工的血液,成为指导工作的工具,进而形成行为的习惯,实现企业文化的自觉。在公司办公信息软件上建立平台等形式,共享企业文化建设成果。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培训,交流会,总结提高企业文化推广落地的经验,将企业文化价值理念渗透到管理方方面面。
五、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创新
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样随着社会与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文化要随着企业的不断创新而创新,要随着企业发展需要而变革,要通过创新与变革,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原有的文化部分不适应企业的需要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这就需要参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及时发现企业自身文化在不同阶段的不足或缺陷,从而及时进行变革与创新。此外,员工素质的提高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教育培训、文化宣贯等,企业员工的素质得以提高,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必将使企业文化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企业文化的激励、协调等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企业文化的创建可以汲取古今天中外优秀企业的文化营养,从中领会其真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是不能模仿和照搬的,企业文化不是企业资源的硬件,它是企业的软件部分,这种软件只有自己去开发,它是企业在多种文化氛围中塑造与提练中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不断规范的结果。企业文化需要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不断修正,不断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
在企业新旧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只有勇于革新旧文化的企业,才能使企业的文化意识形态全面提升,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获得更强的生命力。使企业永续经营,基业长青。因此,企业文化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革,经过创新才能有发展,才会成功地将无形的价值转化为有形,全面提升企业效益。
六、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传承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重视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软实力的推动作用。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传承,企业文化理念的确立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文化不断传承和推广下去,使其深植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那么,企业文化如何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呢?将抽象的企业文化理念具体化,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制订相关的制度保障等,都是企业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途径。另外还要将深奥的企业理念故事化、形象化、直观化、通俗化、简单化,便于员工理解和接受,更利于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承。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土壤,沉淀在每位员工的脚下,发挥出强大的滋润和培育作用,为企业的基业长青注入更多动力。企业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展开,每一个阶段都侧重不同的主题,由此形成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发展道路有多长,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应该有多长。而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更要有与之配套的文化传承机制,才能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浅谈企业文化的建设2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由来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以人本思想为宗旨,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精神为支柱,确立企业行为、员工行为以及员工和企业、企业和社会相互协调的关系准则,形成一致的大众意识和利益共同体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的管理理论。我国虽然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但封建文化都对工业与商业采取压制与贬抑状态,使得我国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思想几乎是空白。而历史上工业革命兴起并发展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文化理论首先是由一个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而最早开始将企业文化运用到企业管理中进行实践的是日本人,从那时起经过几个阶段的衍生和发展才有了今天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也是一个企业在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下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建设首要任务是在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围绕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当下的社会目标,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大胆尝试新思路、新方法,为企业的健康稳步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新时期油田企业文化精神: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所起作用是极其重要的。首先,企业文化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一个员工具有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引导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和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规范标准两个方面。如果企业的价值取向不能更好的为和谐社会服务,如果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与企业的价值取向不一致或违背企业的规范标准,企业文化就会将其纠正,并且将其引导到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规范标准上来。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他就有了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规范标准。其次,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思想心理、行为准则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不仅仅是传统的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约束,更重要的是来自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大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来约束。道德规范是从伦理角度、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和共同的习俗、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来约束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的行为。如果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违背了道德规范的标准,就会受到众人和社会舆论的谴责,并且自己的内心也会感到内疚和不安。在胜利油田的“三老四严”道德规范,即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一直约束着广大大庆石油人必须严格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标准管理、严格公司的规章制度,打造油田企业文化品牌,实现持续发展。再有,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仅仅表现在拥有什么关键技术、关键设备、运行机制和人才的竞争上,要更好的建设企业必须还要通过企业文化来塑造公司员工的团队意识,如调动起公司员工积极性,让公司员工为公司的建设、发展献言献策,提合理化的、有益公司的建议,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使得公司员工觉得自己就是企业建设的一份子,在认识上与领导者保持一致,从而在行动上与企业的步调协调、一致。还有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要关心员工、激励员工。在我国油田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创业、创新、竞争、发展。而经营理念则是以人为本,科技领先,效益至上,竞争发展。那么这些油田企业是如何做到的呢?那就是鼓励员工发挥内在动力,深入挖掘并发挥他们的最大的潜力以达到员工心理需求的更深层次,比如在企业内部举行各种竞赛活动、演讲比赛活动、技术大比拼、评比先进和技术职称的晋升等等来激励员工,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提升自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企业文化提升整个企业在广大公众心目中的精神面貌和品牌形象。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是靠时间的积累,当然也是这个企业文化的积累。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而独具特色的,个性鲜明的有正确价值观的优秀企业文化将能够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胜利油田的文化理念和经营,它是用各种鲜活生动的方式进入到每一个油田员工心中的,这样胜利油田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这个经营宗旨。再比如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已经有50年了,为什么大庆油田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经久不衰,还保持着强有力的竞争力?那是因为它培育和形成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并且仍然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可见,树立企业信誉,打造品牌形象,进而扩大企业影响,是一个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三、我国企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起步比较迟,企业文化在我国引起关注开始于八十年代中期,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误解。这些误解和问题有可能成为发展健康、高效的企业文化的阻碍,从而减慢我国企业发展的脚步。比如片面的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是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的;企业文化没有属于自己的鲜明个性,抄袭模仿或照搬其他企业的,创新能力差;企业文化缺乏群众基础,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与普通员工无关;企业领导者想要在短期内形成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采用“拔苗助长”的方式等等。
四、企业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济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一天比一天激烈,各企业的领导者逐渐认识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都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那么企业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1)不断提高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素质,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2)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勇于创新,建设有个性化、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如大庆油田近期实施"原油持续稳产,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矿区,创建百年油田"战略,这必然对油田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3)要有耐心,要不断传播企业文化,扩大其影响力毕竟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五、结语
既然企业文化与社会、企业、领导、员工等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且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那么构建个性化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成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浅谈企业文化的建设3
【文章摘要】通过列举路桥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做法以及个人体会,提出了路桥企业文化建设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这样的论点;得出了结论是:路桥的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企业价值观和目标记录着企业在过去岁月里成功与不足的经验,因此,是企业立身于社会所必需的精神支柱,更是未来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导向。路桥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能够解释企业内部的运行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向企业管理的领导者指出什么是企业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它更是企业领导者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探讨
企业文化由20世纪80年代兴起,到今天已发展为一种企业管理理论。人们把它作为一种实践,升华为企业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
就厦门路桥公司而言,成功与发展已根植于企业文化的底蕴之中。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一系列的成绩,其中,最令路桥人骄傲和自豪的就是路桥在多年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中,形成了“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路桥人特有的价值观和目标。这种精神已渗透在员工的行为规范;这种精神具体体现在“没有进取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座右铭,是路桥人的目标和追求;不屈不饶,团结拼搏,向上奋进,追求极限的状态是路桥人的形象和标志!在时光的隧道里,路桥的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企业价值观和目标记录着企业在过去岁月里成功与不足的经验,因此,是企业立身于社会所必需的精神支柱,更是未来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导向。它不仅能够解释企业内部的运行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向企业管理的领导者指出什么是企业最重要的问题。
可见,企业的文化建设应是企业领导者的重要课题。在总结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较好地定位路桥公司的企业文化应是:最外层的是物质文化—具体体现是为国家管养价值数十亿元的交通基础设施;中间是制度行为文化—充分表现为有一套与企业共同价值观协调一致的行为规范;最里面的是价值观—那就是“锐意进取,追求卓越”企业精神和精品意识。
那么,如何进一步做好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笔者认为:
一、应对企业文化体系进行策划与设计,建立可行的企业文化大纲。
1、建立并巩固鲜明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的世界观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内部绝大多数人所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的经营宗旨。那么,我们要不放手对企业价值观的建立与巩固,并号召企业员工自觉推崇和尊重自己企业的价值观,向社会展示自己独特的企业性格和公众形象,努力培育企业的共同价值观。
2、进一步明确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把“创造精品”、“积极创新、崇尚唯美”的奋斗目标作为员工自己的价值追求,使员工能自觉把维护社会利益、促进企业发展看作最有意义的工作,并为之奋斗而奉献,从而激发员工极大的劳动热情和工作主动性,使企业的外部适应能力和内部协调能力得到加强,企业也由此获得成功和发展。
3、铸造、弘扬灵魂般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企业理念和长期形成的风范,是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精神境界。它决定着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和企业文化的各个主要方面,因此,应进行大力弘扬。
路桥公司企业精神具体表现为:口号—“锐意进取,追求卓越”;企业歌曲—“路桥请”;标识——寓意是不断蜿蜒的路是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象征。
4、创建企业的共同愿景即企业的目标和宗旨。这个目标和宗旨是:打造精品项目—创新内部管理—提升对外服务—树立品牌形象。
二、必须健全企业的组织文化。
要发挥企业领导群体的核心作用并建立团队合作精神必须有良好的组织形式,因为组织形式是公司赖以存在的骨架,是命令得以传达的渠道,组织形式不健全,管理者就无法使其指挥发生功效。若要做好做实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它应有相对固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具体的运作。
三、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实行“育人型”领导。
首先,在内部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将职工与工作持续结合起来,使组织在个人、工作团队及系统三个层次上得以共同发展,形成“学习--持续改进--建立竞争优势”这一良性循环。具体策略是:
1、使学习成为公司的一项“基础业务”,在公司内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2、建立一个合适的组织结构让知识的汇集和传播畅通无阻。
3、把目标作为职工奋斗轨迹的永远动力。其次,实行分权管理,上级与下级共担责任、共同控制、尊重下级的创造性和智能。
做到既关系工作任务的完成,又关心下级积极性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建设一个配合默契的团队。
四、必将文化根植于企业制度中。
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只有制度激励创新甚至把创新作为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的制度,才能使企业制度与群体价值观协调一致。
五、必须进行品牌定位。
对已建精品工程、在建优良项目、BMMS系统、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国家级巾帼文明岗、花园式绿化工作等精品做大力的宣传和推广。
六、要培育企业楷模。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是制度实施的结果,是企业所倡导的精神的化身,是企业行为实实在在的代表。企业中的榜样主要从一线员工产生,在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发现、培养、树立。
七、应把硬管理与软管理有机结合。
硬管理即规章制度、外部监督、行政命令进行下的刚性管理,它可以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现代化的物质手段。软管理即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共同世界观,建立良好的企业风气,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然,企业文化的内涵是极为广泛的,而且影响又是那么关键而漫长。它渗透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这样便给人一种“虚”的感觉。那么,如何将“虚”做“实”,具有推动力的方法是什么?近期主要做些什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制作独特的《企业文化手册》。对公司多年形成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概括总结并为未来作个导向性的方案,达到对外宣传,对内成为行为准则的作用。具体内容可设计为企业价值观、发展总目标、工作任务、工作主线、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理念、工作作风、企业形象、职工基本行为规范、优良传统或荣誉、公司标识等。
二、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关心职工、尊重职工,解决当地当时职工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职工的创造性。
三、制作精品项目宣传画册及光盘。充分体现公司的“精品”意识经营,也以“精品”示人,重要品牌是:“BMMS系统”“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国家级巾帼文明岗”、“省级花园式单位”。重要的行业优秀事例是强电系统节能灯的技术革新,BMMS系统在具体桥梁的应用和推广项目的成功等内容。
四、形成特有的人文定势。企业的人文定势不能坐而论道,要形成制度:(1)发挥企业文化习俗与仪式的作用(2)精心策划文化体育活动(3)让领导者参与其中,并努力充当企业文化的领袖。
五、树立自己的典型即企业楷模。典型是制度实施的结果,是企业所倡导的精神的化身,是企业行为实实在在的代表。企业中的榜样主要从一线员工中产生,进而予以培养、塑造、保护、宣传。
六、大力推广优质服务。通过创建文明窗口的“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具体载体,大力推广优质服务。具体做到:对外,关心服务对象,真正树立“用户第一,服务第一”的整体形象。对内,关心职工、关心集体,力求内外一致,表里如一,因此获取良好的社会知名度。真正形成和谐的群体关系,努力溶入和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
七、把企业制度溶进群体价值观之中。
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它与内在的群体价值观必须协调一致。具体表现为在企业制度安排上,重点是A、鼓励职工敢于承担责任,积极承担风险,鼓励和奖励的是敢于创新、敢于承担风险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对创新结果的奖励。B、促进对具有真才实干的职工参加到各种创新项目组,并保护项目组成员不受企业不良系统的扰乱,工作受到延误。C、制度所保障的组织机构和控制机制必须有效地激励职工加强人员和部门间的协助与合作。
八、努力进行网络化管理,让职工的沟通更顺畅。因网络的功能,使企业较为开放,这种开放能改变企业的人际关系和权利结构。企业中各个层次的人员能更清楚企业的战略、运作和财务状况,职工之间的沟通更顺畅,他们更能预测和理解企业决策层的意图和决定,企业更能扬长避短,保障企业运作的高效。
九、进行有效的人员培训,栽培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设计后要变成现实,必须对其进行栽培,而栽培的方法之一就是人员培训。
十、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把技术革新、窗口创建工作作为有效载体,激励广大员工在岗成才,在岗做贡献,并获取以下成果:1、管养好管辖区基础设施,使道桥畅通、便捷、安全;2、提供优质服务,让文明形象成为城市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有人还把企业文化喻为企业之源。尚若如此,我希望我个人以上的探讨是抛砖引玉之举,能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寻得源头,让孕育企业这棵大树之水源源不断!
浅谈企业文化的建设4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在国际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必须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文简析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分析了中小企业在自身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并就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思路的改进和怎样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小企业;建议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建设是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确定和实现企业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来号召、凝聚、引导、激励职工,可提高中小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增强中小企业凝聚力,促进中小企业的绩效,以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效能和经济效益。
一、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一)企业文化已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开花。企业文化作为西方国家企业管理的一种理念,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进入我国企业,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的逐渐升温,于今已形成一股热潮。如今在我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尤其在特大国企中,企业文化几乎都已纳入企业实践。企业文化正在成为这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时髦”。而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却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甚至有的企业根本都没有注重过企业文化建设,这种情况表明西方企业管理新理念虽已经深入人心,但我国中小企业要想融入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进程,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建设。
(二)企业文化就是个人文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老板是企业的战略规划者、战术总指挥,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或多或少都融入了老板的个性理念、人文意识、价值观念、管理风格。老板作为企业的执掌者,必须对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文化的内涵、作用、锻造、提升、维护等有深刻的认识。老板对企业文化理解越深刻,越能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民营企业的文化,可以说是老板文化的延伸和丰富。老板掌管企业发展方向,必然会对企业的文化理念、品牌形象、服务理念、远景规划等进行充分思考、酝酿,实现品牌形象、远景规划的企业格局定调,并灌输给企业其他管理者去延伸、拓展、完善,最后形成企业发展的战略战术。使企业在实施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独具老板个性的企业文化。
(三)缺乏对“品牌资本”的认识。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把品牌作为企业的运作中心,没有建立起客户对品牌强烈的忠诚度和崇敬感,没有利用各种方式为品牌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就没有培育和形成良好的企业整体价值和品牌文化。一些老板经常感叹自身企业文化的杂乱无章,羡慕他人企业文化的系统、丰富,推崇他人的品牌风尚,但他们却不反思自身的企业文化,没有对共性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真正打造出自身的企业文化体系。
(四)中小企业的生命一般较短,缺少丰富的文化底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依然面临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弱、品牌效应欠缺、抗风险能力差的窘境,容易出现歇业、关闭等情形。由于中小企业的存活率较低,生命较短,中小企业缺少充分的文化底蕴。
二、中小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中小企业要想做大做强离不开人才。要掌握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和坚强后盾,就要思考如何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只有尊敬人才、关心人才、信任人才,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充满生机、力和希望。因此在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二)强化企业自身特色。建设企业文化,不能“千人一面”。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市场环境等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各个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各个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应根据本企业所处的特点、生产经营的特点以及企业的服务对象,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创新。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在充分认识时代背景,深入考察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经济之后,不难发现,无论是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准则,新时代企业文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工业经济中传统企业文化模式。创新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正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预言道:“21世纪竞争胜利的企业只能是那些学习性的组织,最终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展望未来,提升原有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坚持创新、改造自己、追求卓越。”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想创新必须做到:第一,营造创新的环境;使企业处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能接纳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能容许抵触和冲突的暂时存在;第二,培育员工的创新意识;要使员工认识到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具有创新的潜意识;第三,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创新成功和尝试失败的员工都应有相应的奖励,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四)强化领导观念和方式的转变。领导者必须树立自己是公仆,职工群众是主人的观念,想方设法真正确保职工主人翁地位得到体现。与此同时,必须转变事必躬亲的领导方式,发动群众参与管理,群策群力,共同对企业的兴衰负责,形成团队精神。这样,企业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总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国际化、竞争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在国家民族经济复兴中既担当着重要角色,又面临着市场残酷的竞争。提高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积极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使企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是我国中小企业亟待强化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美国)汤姆彼得斯,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龙向东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xx年6月第1版
[2]陈冬梅,彭建华: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构想[J].企业经济,20xx,(9)
[3]刘建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xx(01),57~58
浅谈企业文化的建设5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加快发展速度和逐步扩大规模,以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并超越竞争对手。为此企业必须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企业对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细化必然要求对管理流程细化和对过程加强控制;而这必然降低管理效率,增加管理环节和管理成本,与管理扁平化和降低成本的要求相违,削弱企业的竞争力,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靠人和制度管不过来,不管多优秀的人都有能力缺陷,多完善的制度总有漏洞。如何发挥团队的力量,如何凝聚人心促使员工与企业同心同德,如何应对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就成为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通过对优秀和成功企业的案例分析,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是解决上述矛盾,促使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和应对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企业文化也是竞争力,企业文化是培育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一个在市场上表现优秀的企业,必然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鉴于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更加重视,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聘请咨询专家,层层动员,广泛宣传等不一而足。结果形成了一套朗朗上口的文件化企业文化体系,企业的标志、标识等焕然一新;但是,企业的管理效率没有提高,员工的精神面貌没有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增长,企业文化建设成了企业领导人一厢情愿自吹自唱自我欣赏的“卡拉OK”,甚至由于个别企业强制灌输和宣传,反而引起员工的强烈反感和抵触;企业文化建设成了豪华的摆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误区,甚至有些企业领导人说:企业文化建设就是玩虚的,给别人看的,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为此,要建设好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了解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其结构层次关系。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和结构层次关系
企业文化是一种内部氛围。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是由企业领导者倡导培育的、为员工所普遍认同的本企业的群体行为准则。
如企业目标(企业远景)、价值观、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规章制度、英雄人物、典礼、仪式、服饰、专用标识等等。总之,它是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具有自身特色和个性的由表及里的企业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它是企业员工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实化于利的指南。它是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论它属于优秀文化还是劣性文化。
精神层(核心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是形成制度层和行为层的基础和原因。制度层是外加的行为规范,它约束企业成员的行为,维持企业活动的正常秩序。行为层是企业文化在企业成员行为上的体现。物质层是企业文化在物质层次上的体现,属于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逻辑关系
通过对企业文化定义及其结构层次关系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要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作用,使全体员工同心同德共同为实现企业的愿景(目标)而努力工作,就必须认真研究企业文化建设的逻辑关系。
要使企业文化切实发挥作用,就要使企业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按照企业文化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处处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使企业精神成为员工的精神支柱。要使企业员工真正将企业文化当作自己的行动指南,做到内化于心,就必须满足员工合理的利益需求。员工按照企业文化去作为,就会得到相应的利益保证,实现员工自己的利益。在员工实现自己利益的同时,由于员工自觉的按照企业文化行事,企业的愿景也在逐步实现,企业、员工等相关利益方的利益都得到了维护,所以,好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和保护员工利益的利器,是多赢的好文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化于利”,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在企业中,员工要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要有相应的业绩;要达到一定的业绩,员工必须采取相应的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化于行”;在一个企业中,员工有何种行为,常常取决于企业有何种考核制度,怎样考核,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要让企业文化长期的发挥作用,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也就是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说的“固化于制”。
企业中各种各样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而制定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业绩,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各种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都是通过对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逐步分解和细化,具体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之中。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战略又是实现企业愿景(企业的使命)的具体措施,有什么样的企业愿景,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企业价值观、战略目标、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有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愿景,就会有什么样的战略,随之产生相应的计划及考核,从而员工也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和业绩,而企业的文化也通过员工的行为被表现了出来。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逻辑推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使企业文化被广大员工真正认同,切实发挥作用,我们必须注重“四化”,即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和实化于利。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操作要点
1、内化于心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从企业愿景开始,企业愿景必须得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否则,企业文化只与企业领导有关,与员工无关,与社会无关,企业领导者再怎么倡导,也不可能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也不会获得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内化于心就做不到。企业愿景、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的核心层组成部分,要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要符合企业实际,要互为支撑和补充,能够经得起推敲和实践检验;经营理念要为发展战略服务,发展战略要能实现企业愿景,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应起到价值导向和激励士气的作用,使企业文化能够内化于心,切实为广大员工所认同,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价值导向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2、固化于制
企业愿景和发展战略都必须通过具体的经营计划来实现,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是实现企业经营计划的保证。为此,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都具有指导作用,在企业文化逐步建立的过程中,凡是与企业文化相违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都应进行相应的修正,使其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完善的与企业实际相符合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来保证。
3、外化于行
企业文化必须通过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来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同时还要通过一定的标识以及实物形态来不断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4、实化于利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促进企业发展,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利益需求,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必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达到了创建的目的,才能产生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孕育优秀的企业,使企业逐步走向成功,使企业愿景变为现实。
通过上述分析和论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牢牢把握实际操作“四要点”: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实化于利。在每一步都求真务实,创建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使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实现企业的愿景,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做出更多的贡献。
浅谈企业文化的建设6
[摘要]企业文化热潮席卷神州也就是这几年时间,真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所谓的CC0首席企业文化官之类的一大批称谓浮出水面。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
在当今浮躁氛围当中,有的企业家急需企业文化这个招牌,来掩饰自己文化上的缺憾。有的企业,企业的职工生活保障问题尚不能解决,就开始对哪些为生计而忧虑大员工大谈愿景、使命、企业价值观等概念,企业员工讥讽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为“饱汉不知饿汉饥”。而有的企业,用知名教授整出一大堆时髦而高深的概念,出版了林林总总的刊物,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到头来,企业文化也只是花架子,企业的现状和企业文化建设之前一个模样。有的企业移植和克隆别的企业文化,今天学“海尔企业文化”,明天学“HP企业文化”,后天学“华为企业文化”,一概采取“拿来主义”,结果是无疾而终。在企业文化构建中,一味求新求洋,忽视了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味追求文字华丽,缺乏深层次、内涵性的东西;一味效仿照搬,失去了本企业的个性特色。这样“构建”出的文化,与企业员工难以产生心理契合,与经营管理形成“两张皮”,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那么,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讲,真的就没有作用?其实,企业文化与企业来讲,就像人与其思想灵魂和精神一样重要。经营企业如做人,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就像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当然企业文化就像人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您不可能要求一个处于懵懂时期的幼儿,有着深邃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成长,逐渐萌芽、发展,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组织文化和管理文化,是一种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因此,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从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的探讨发展到企业对文化在管理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的研究。现在其基本含义是指,企业在一定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所原则的那些普通的、稳定的、一贯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方面,也表现为企业的日常工作行为。换句话说,企业文化是组织的生活方式,它由员工“时代”相传。“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学习应对适应外部环境和进行内部整合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那些能过提升企业在这两个领域的能力的价值观是有用的。如果组织成员拥有相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语言,那么在整合组织内各种努力和适应外部环境时,他们就会有相似的思想和行为。
企业文化包含以下内容:我们是谁,我们的信念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存在,但企业文化对于人们的意义如同空气之对于我们,虽然没有感觉到,但是已然身处其中。
企业文化制定着游戏规则,它会说:“这就是我们办事的方式,这就是我们相信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互相交往的方式,这就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企业文化的规则限定了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有效运作。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企业文化的重要影响之一在于,它通过塑造员工的价值观与信仰,影响他们的行为与态度。企业文化会产生更好的企业声望、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好的管理控制能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程序,一般可分为调研总结、定格设计、宣传推广和完善提升四个阶段。调研总结阶段主要是把握总结企业现有的文化状况及影响企业文化的各种因素;定格设计阶段主要是认真研究企业的经营状况、员工素质、人文环境及企业传统和现有文化适应性等因素的影响,提炼设计企业文化体系;宣传推广阶段主要是采用必要的手段,将企业文化所确定的各种理念和行为方式全面地体现到企业的各项活动和员工的行为上来;完善提升阶段主要是根据企业实践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及时吸收社会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使企业文化不断完善提高。
建设企业文化,正确审视企业文化的内涵,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一种完整系统的企业文化可分为四个层面:表层的以物质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即企业物质文化;浅层的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即企业行为文化;中层的以制度规范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即企业制度文化;深层的以意识和观念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即企业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的这四个层次是紧密相联的: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也是其他层次的物质基础;行为层是企业文化的动态体现,也是其他层次的反映;制度层是约束和规范其他层次的企业文化,是保证条件;精神层是形成其他层次的思想基础和导向动力,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在构成各个层次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塑造和确立企业科学的共同价值观,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具有开放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有着导向、凝聚、协调、激励、约束、辐射的功能。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为世人称道的企业文化,可以内增凝聚力,外增影响力。
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把握现代人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更多地采用与企业员工双向互动式的共享和参与的形式,以引导企业全体员工自主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个性化发展的趋势,更多地采用定量分析和个性分析的规范化的手段,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顺应注重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和产品品牌价值的国际潮流,更多地采用员工和消费者共同了解参与的方式。
我认为,企业文化的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领域,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更多的要借鉴别人的方法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对其维度和影响的归纳性分析》作者:忻榕徐淑英王辉张志学陈维正.
[2]《管理圣经》约翰·拉尔森企业管理出版社.
[3]《企业文化词库》.
浅谈企业文化的建设7
摘要:在生产力量较易实现优化配置和生产环境相对均衡的现代化市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隐形的生产力,因其本身厚积薄发、价值深远的特点,逐渐成为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决定性检验标准。资质浅薄的初始企业,因其本身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其发展前景可能远超预期。而资质深厚的百年基业,也可能因其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的落后而逐渐遭遇市场的淘汰。企业想要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的蕴养和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隐形生产力;设计行业;
作为一种以知识力角逐制胜的企业,现代设计企业竞争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竞争,而追根究底,这种“人”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交锋与较量。
承前所言,随着现代化市场的发展,生产力量的配置已经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设计企业的生产力量,主要体现为技术人员的配备,而当今市场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已相对成熟,技术人员的配备到位,仅是一项工作上的重点,而非工作上的根本。企业文化的建设,才是人才最终配置成熟,企业稳固发展的根本。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文化是设计企业实现市场价值的基础。设计行业企业皆以人为本,以技术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而技术和创新皆源于设计者,因此设计者承载的市场价值很大程度上等同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而基于设计者本身建立的企业文化便成为企业实现其市场价值的立足之本。具备优秀的设计人员,兼具良好的工作条件,固然是一个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但一个文化内蕴浅薄,价值体系涣散的企业,长远而言,往往留不住优秀的人才,往往致使良好的工作条件逐渐走向单调与僵固,从而导致企业的被淘汰。相反,企业加强规章体制的建设,强调文化底蕴的厚积,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注重培养设计人员的思想修养,引导设计人员的工作理念,创造适合设计的工作空间,反而更能增强企业的产生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更具市场存在价值。
第二,企业文化是一种隐形的生产力,是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存在不仅在于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推行,更在于精神文化的培养和推进。设计者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价值观念,要存异求同发挥其最大的力效,就需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稳固的统一的价值观,形成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倡导诚信、德善的精神理念,从而形成整体的共同价值体系,得以最大程度地增强以设计者作为实质的生产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赋予企业形成自身的文化内涵,树立鲜明的企业道德,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管理价值,是设计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本身容易存在各种管理上的矛盾,设计企业尤其容易产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不同层级的设计人员的矛盾,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的矛盾,导致管理上不停产生观念冲突和利益冲突。而企业文化强调的尊重人的感情,友爱包容,信诚德善的原则理念往往能在日常的工作和行动中进行潜移默化的调节,从而逐渐消融各种矛盾,达到平和矛盾的管理目的,保障企业平稳和谐地发展。
第四,企业文化对设计者而言,具有一种长期的激励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能让设计者产生自豪感、荣誉感、使命感和归属感,使设计者具有自信、包容的特质和明显的主体意识,从而体现出对外的从容、诚信与追求。这种蕴含的鼓舞,是设计者对工作进取的最佳鞭策。
第五,企业文化是设计企业的一种的市场品牌。设计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企业文化的内涵本身就是设计理念的重要指引,具有独特个性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容易在行业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旗帜鲜明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设计企业作为—个市场品牌最好的宣传。
因此,对企业尤其设计企业而言,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必备的中坚力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经营战略。如何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设计行业企业的一种标杆性战略,更是设计行业企业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首先,设计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思想工作上,要求尊重个人的个性发挥,包容不同的性格理念,鼓励思维的创新张扬。个性与创新是设计艺术的灵魂,只有尊重艺术的创作,才能获得真正的艺术成果。实际工作中,则需支持设计的广泛触角,给予设计者从容的创作环境。多元化的工作领域和适当的工作条件,更能有效促进人才发展的积极性,保障生产效能的最高值。制度建设上,不仅要求规范的组织建设,要求合理制宜的规章体制,更要求与时俱进的新观念,共倡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
其次,作为设计行业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一朝而立,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长期地塑造、提炼、确立。已具文化底蕴的企业,则需要不断地创新、积累、沉淀,然后进一步发展。口号的激励诚然需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实践行为。
另外,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核心的表现是一种企业精神的形成、推进直至确立过程。设计企业的企业文化更大程度上需要以高层次的设计大师作为领军人物来推进,通过其潜在的行为的影响力,促进范围内其他人的效仿与追随,从而达到整体认同并贯彻的目的。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支撑,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是设计企业发展的根本。只有建立先进的特色的企业文化,设计企业才能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保持创新活力的发展,立足设计领域浪尖。
浅谈企业文化的建设8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涵义;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凝聚力论文摘要:当今社会企业文化的建设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宝贝,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的涵义及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走出对企业文化建设熟悉上的误区,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浅谈企业文化的建设9
企业就像人一样,有躯干和灵魂,没有灵魂的躯干就是行尸走兽,同样企业没有灵魂也只是机器的堆垒,制造物品的工具。而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文化,它看不见摸不到,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企业中,是企业多数员工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通过本次企业文化第二期的培训我学习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并不是领导者个人的“独角戏”,员工只做为台下“观众”。它需要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企业文化的新鲜活力,所以企业文化就和员工的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提高员工素质和加强队伍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我想这也是20xx年公司领导重视企业文化培训的目的所在。
缘酒集团在创立之初就确定“以文化酿造美酒”的经营理念,树立“创一流企业,酿百年缘酒”的宏伟目标。当然这不光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更多缘酒人的凝心聚力,共同拼搏完成的伟大事业,我想这就是缘酒的理念形态文化。
大家一直高喊“全员营销”,而这里所说的全员营销,并不是所谓的大家都去推销酒、卖酒,后台保障也是一种营销方式,例如保证物料的及时供应,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调配出高品质的,消费者信赖的酒质等等都是一种营销。作为行政部门在客户来访接待中诸如安徽缘酒文化博物馆的接待解说是营销,每一次的工业旅游和文化旅游中穿插缘牌原浆酒酿造工艺和酒质特点的介绍,以及现场互动形成会销也是营销,同时在接待中展示出来的缘酒精神面貌和一套制度化的接待细节流程,又很好地诠释出缘酒的制度形态文化。再有,每一次接待中桌面上少不了我们摆放的缘酒企业文化报、黄晔董事长的最新诗集、董事长书法“缘”字作品等缘酒资料,充分用“缘”符号说明缘酒的物质形态文化。
一个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我认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通过工作的实践来不断的学习,积极地思考并结合公司的实际与员工一起共同建立的一种缘酒文化。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开放的、包容的和不断发展的,因而我们要继续传承这种文化,做好缘文化,缘酒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将其发扬光大,大家团结一致为缘酒的美好明天共同奋斗!
浅谈企业文化的建设10
企业精神既是时代精神的具体反映,又包括了企业自身的优良传统和特殊风格。一个企业要培育和锻塑企业精神,在实践中必须不断优化培育企业精神的多种因素,才能使企业精神的培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如何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精神,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笔者就此浅谈一些看法。
一、企业精神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群体意识
企业精神是企业生产经营、市场竞争、两个文明等观念汇聚成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一个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可见企业精神的培育和树立,决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个奋斗目标,喊出几句口号,罗列几个词句,就可以称为企业精神,它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有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其一,它具有传统性。而且是一个企业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结晶。一个企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企业长期艰苦奋斗、辛勤锤炼的结果。所以,确立企业精神首先要把本企业特有的优良传统、习惯心理等进行科学总结,从中提炼出切合实际又最具有特色的精华作为企业精神的具体组织内容。由于这些内容为企业员工所经历、所实践、所熟知、所认同,因此也最有感奋和激励员工的作用,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企业之魂。其二,它具有时代性。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时代在前进,企业在发展,从这一客观实际出发,作为同企业经营活动密切联系的企业精神也要发展,只有不断赋予精神新的内容,融进时代特色,才能显示其企业精神的生命力。其三,它具有广泛性。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意志的象征,企业精神作为一种整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把这种整体意识从潜在的自然状态发掘升华到现实的自觉状态,并作为一面旗帜鲜明地树立起来,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员工共同行动的原动力
二、企业精神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发展实践证明,经过倡导、培育、实践形成的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内在的动力释放出来后,可以渗透到企业活动的任何深层部位,产生群体效应,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对实现企业的目标任务有驱动作用。企业精神能够把每个员工发挥的力量凝聚到一起,形成巨大的合力。古人云:“兵贵之合,合则势长,合则力强,合则力坚”,把合力变成动力,把大多数不同觉语、不同素质的人团结感奋起来,用切实的行动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任务。
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有凝聚作用。企业精神是企业内在的吸引力和员工外在向心力高度集中的产物,它能促使员工增强整体观念和团队意识。企业的生存和员工的命运以及员工对企业的信任依赖性,包括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和社会竞争行为,都是通过企业精神的作用,产生强大的凝聚力,通过紧紧依靠员工,克服困难,占领市场,增加营收,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对形成企业良好的道德风貌有塑造作用。企业精神依存于员工的意识之中,同时又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企业各方面的工作运行。因为企业精神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思想和精神力量,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目标要求、经营信条、管理原则以及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念、团队意识、进取精神、道德风貌和主人翁责任感。简言之,就是企业员工的物质和精神追求,这种追求能使企业员工在企业运行中体会企业精神之所在,从而进一步把企业精神的共同理想、奋斗目标、价值观念输入员工意识,使广大员工焕发出发崭新的精神和道德风貌。
三、培育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群体意识和精神面貌,是企业和员工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它既能激励员工积极向上,又能约束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是企业之魂。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下,培育和树立企业精神迫切又重要。
确定共同目标是培育企业精神,形成整体意识的条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要有一个催人奋进的目标,这个目标应是激发员工责任感、紧迫感,成为团结和动员员工形成凝聚力的目标。同时要使员工明确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步骤以及个人利益的关系,促使员工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只有当全体员工感到企业就是大家团结一致争取目标任务实现的场所,心甘情感为实现共同目标任务而做贡献的时候,企业精神才能树立起来。
发挥企业管理者的示范作用。由于企业领导者素质和精神状态有一定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企业精神的培育既要靠领导者的倡导,又要靠领导者的表率和模范作用,领导者的战略眼光、思想观念、经营思路、工作方法等无时无刻不在员工中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培育企业精神,领导班子是关键。
不断更新观念。企业精神是在一定历史过程中形成并应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适应市场需求,不失时机地向员工灌输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使企业精神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企业精神的作用在于凝聚、激励员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而这些作用、成效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员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进取心、科学态度和劳动技能,从而作用于企业精神的形成,并作用于生产技术管理的巨大效力。
不断丰富物质文明。企业精神的培育需要一定的物质作基础,不断改善员工的物质需要,对培育精神十分重要。一方面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逐步提高员工的物质利益,改善待遇,使员工在艰苦的工作中看到企业发展的希望,使企业精神真正成为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生存的强大精神力量。
大力宣传企业精神。组织力量深入发掘企业精神的丰富内涵,用员工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诠释企业精神的丰富内涵、文化传统、基本精髓、时代风貌;大力选树能代表企业精神的先进人物,先进群体,发挥好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在培育企业精神方面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把个体行为转化为群体行为;不断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赋予企业精神新的内涵,新的内容,提高企业精神的品味;加强企业精神的养成教育,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用企业精神规范员工言行,塑造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