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论文精选范文(最新6篇)》
军事理论课教学是学生军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性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军事理论论文精选范文(最新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如何写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篇1
尊敬的各位首长、各位教官;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一年前,我们带着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渴望,来到了美丽的x大学,走进了神圣的大学殿堂。一年后,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时节,我们又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验。在未来的两周内我们将以军人的情怀,军人的姿态去践行青春的誓言,去体验生命的精彩。并在祖国华诞之际,以这样的方式向祖国母亲献上祝福!
军训,是大学校园里最重要的一课,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它将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吃苦耐劳,怎样迎接挑战,怎样把握自由与纪律的尺度。军训不仅仅是对身体、意志的考验,更是心灵、情感的净化,精神与人格的升华。会让我们经历平常难以经历的艰辛,获取在教室里无法获取的知识,充分体验火热军营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以一名“军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听从指挥,服从命令,严格遵守军训纪律和作息时间,不随便脱离集体。我们不但要领略军人们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以及不怕困难的崇高品质,也要发扬我们“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我们知道,军训很苦很累,但严格的训练将磨练我们的意志;铁一般的纪律将规范我们的行为。风雨的洗礼见证我们坚强的成长!在这里,我代表所有参训学员庄严承诺:
一。 遵守纪律,服从领导;
二。 敢于吃苦,认真训练;
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四。公平竞争,争先创优;
五。文明礼貌,尊敬师长;
六。意志坚定,不当逃兵。
希望全体参训学员用顽强的意志,用敢于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圆满完成军训任务。
我们将珍惜这次军训的宝贵经历,铭记所学到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用心感受军人的爱国之情,并见之于行,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关心集体。我们将把在军训期间养成的良好品德、作风带到今后的学习中去,高标准,严要求的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踏踏实实地学习,刻苦锻炼,遵纪守信,自强不息,力争在新的起跑线上永争第一,做新时代的高素质大学生。
最后,预祝本次军训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如何写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篇2
军训是苦,是累,是痛,无论是烈日下我们忍着流满汗水的脸颊、发痛的双脚依旧站着笔挺的军姿,还是大雨中我们穿着湿透的衣服,顶着哗哗而下的雨水踏着整齐划一的正步。是的,军训正是如此艰辛,可是古人曾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世间的人和事难道不正是这样吗。在我们敬爱的教官指导下,我们力求动作规范,态度严谨。我们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动作力求最好,这看似简单枯燥的举动不正是在磨练我们的意志的品性吗。而且成功正是从这些看似平凡的练习中所孕育出来的。作为一个男人这点累算什么,抬起头挺起胸去迎接困难,勇敢的迈向成功的彼岸。比起一般的大学,我们军训13天是算短的了,但是军训场上仍然遍布同学们的哀鸣。军训累是必然的,然而当中拥有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不会忘怀的美好温馨回忆。
刚开学,军训便随之而来。对于我们而言,这无非是学校荒谬的做作的行为,根本毫无意义和价值。虽然有不满,但是想到这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也就认命了。一切的怀疑和猜忌都在军训结束后有了完美的回答---这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页。
大学生军训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组织学生军训是多年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共同做法。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国防意识观念,有利于国防后备力量的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这些是从大整体上讲述学生军训的意义的。就我本人对此次军训的体验,我以学生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首先,作为大学生开始4年大学生活的第一课,它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大学之行都是他们的第一次离家,所以是处在一个近乎完全陌生的新环境里。多数同学会感到不适应,想家,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甚至于变的孤僻,内向,不融于集体,等等。而经过大学军训,同学们可以通过一个融洽的环境,很快的融入集体中,在军训过程中建立起"共患难"的情谊,开始自己又一个人际关系网。
同时,军训的过程也是锻炼自己的舞台。因为军训的休息时间,教官会组织拉歌,游戏等等集体活动,也会给喜欢展现自己的同学建立了一个平凡而又绚丽的舞台。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确实不假,同时这又是让你更适应社会的一个训练基地,在这儿只要你敢,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关键就看同学门是否能把握住机会咯。
其次,军训可以说是大学生活开始前的一次过渡,为你的4年大学生活做必要的准备。
大学不同于以往,其中包括生活和学业,都是全新的面貌,生活上,大多数的同学都必须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再没有父母家人在旁帮忙。这对同学们而言都是一次挑战,也是“大学社会”的体现。通过军训,教官的教导和辅导员的帮助,能让同学们很快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学习上,同样不再像以往:课程都是定死的,上课时间也近乎充斥了一整天的时间。大学课程多变,而且也没有固定教室,上课也不再以班级为单位,更让同学们"兴奋"的还属"超长的自主时间",会让你感觉这简直就是天堂。也正因为大学管理松,所以同学们的自制能力,意志力迫切需要提高,才能让大学4年过的充实而不会浪费光阴。这时候军训遍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军训之后你才会发现,高考后的松懈已经不再,内心充满了对未来前程的期待和向往,进而为之奋斗,努力。
最后,军训使我们的国家民族观念增强,同时使我们知道作为21世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进了大学就意味着我们大家不再是小孩儿,处处都联系着家庭,社会,民族,国家。通过军训我们都应该像一棵树一样,吸收大地的养分,经历风雨的磨练最终成长为一颗能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栋梁之才。在此,我也向同我们一起经历雨打日晒并给予我们指导教育的敬爱的教官衷心的说一声:谢谢!
关于军事理论军事思想论文 篇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普通高校纷纷投入到开展国防教育的热潮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大多数高校学生并国防知识缺乏、国家安全意识薄弱、国家责任感淡薄等等,这些对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培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观念;现状;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日益规范,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同时并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够重视国防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一定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还无法充分理解国防安全对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提出相关建议。
一、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状
(一)国防知识缺乏
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和国防历史是国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及必要的国防历史,对大学生从更深层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国防问题,理解国家政策,培养大学生的国防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国防知识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积极防御”战略、我国的国防战略是什么;没有接触过国防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国建国后发生的战争历史,不了解我国现代国防危机和重大冲突事件。
(二)对军事课程认知态度较差
高校开展军事课程,一方面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使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军事理论和技能,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义,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经过调查,不少学生认为开展这门课程没有必要,对军训和国防教育没有特别的兴趣,认为军训累,国防知识乏味,无聊。
(三)国防安全和责任意识薄弱
不少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国防安全意识,虽然对最近国家国际上发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国家领导人要考虑的问题,与个人没多大关系。虽然也有不少的大学生愿意参军以报效祖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然而还是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把当兵当做一件有“钱”途的工作,参军动机不纯粹。
二、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如何培养并加强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是普通高校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以上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统一思想,加强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属于精神力量,是公民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国防观念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传播、普及,最后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化为巨大的战斗力和生产力。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必须统一思想,加强大学生对国防观念的认识,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民族忧患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学习军事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落实,开设军事课程
在原有的军事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将军事课纳入到高校的教学计划中,以军训和军事理论课为主,认真落实教学时间、学分设置、教师安排、考试、考评检查等教学活动过程,不断完善军事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军事课程与普通公共课程在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律按照公共课程的管理制度,则会引起高校教学计划的混乱。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军事课程的制度建设,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从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时间、培养军事教师、健全军事考核制度,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规范化。
(三)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
要想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不能仅限于通过军训和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还应当因地制宜,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状况,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国防观念的教育工作。如可设置国防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国防教育课程,在具有一定军事氛围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军事知识,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提高自身的组织纪律性。又如充分挖掘其他专业课程中的军事国防知识,寻找其他专业课与国防军事课程之间的结合点,潜移默化地将国防观念渗透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又如可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军事社团等活动,充分引起大学生对国防军事知识的兴趣,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要;或者可组织大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等,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普及国防观念教育的活动中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目前国际关系和谐,国内安定团结,然而在看似和平的背景下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危机。我国高校积极开展国防观念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大学生的国防知识,增强他们的民族危机感,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为国家甚至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篇4
《当代军人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全社会面临的艰巨任务,但是在社会转型期,受各种错误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军队也不能置身世外。本文力图探讨军人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践行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
关键词:军人核心价值观
Abstract: to set up and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consciousness is the core values of the task facing the whole society, but in social transition, all sorts of wrong by ideas and concepts, the influence of people's values are a big hit, the army also cannot place oneself real. This paper explores soldiers in daily work how to follow soldiers core values this problem.
Keywords: soldiers ,core values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代军人学习践行军人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在对共同理想、奋斗目标的态度中,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把党的宗旨、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内化为自觉行动。在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坚定立场信念,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当代军人在践行核心价值观,应重点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参军为了什么――牢记责任和使命
参军为了什么?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可能一些人参军的目的并没有那么单纯,也可能更多的考虑到了自身的利益。这也不能去责怪什么,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想,这样那样的私人目的可能是很多人在考虑参军时的一些想法,是还没有真正理解军人这份职业时的一些想法。进入部队以后,经受无数次的训练和教育,他会逐渐的理解军人这个称呼背后的涵义,会逐渐的理解军人的责任和使命。因为人是不断成长的,尤其是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熏陶之后,会变的崇高起来。像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在这种大灾大难和严峻考验面前,冲在最前面的是军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是许许多多的80后、90后,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些人可能入伍没几年,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让人感动。大家说,他们的入伍动机就那么单纯吗,我觉得也不一定。但在大灾大难面前,作为一名军人,他们冲上去了,甚至连命都搭上了,为了什么,为了军人的荣誉、责任、使命。所以,军队是个大熔炉,是一个培养崇高精神、培养坚定信念、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熔炉。
当被问到“在部队生活中觉得理想信念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很多人都说不存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的问题,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对于命令会坚决的执行。我很震撼。从这些回答可以看出,军人一般都会有很坚定的立场和信念,都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参军为了什么,就是要牢记军人的责任和使命。使命是什么?要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保家卫国”。一是要维护国家安全,二是要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成果。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作为军人应做好应对复杂情况的准备,比如说如果发生战争了怎么办,我们做好准备了吗?我们社会上有很多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会让人无法预料的发生巨大的自然灾害,军人随时都会被派到最前线,我们做好准备了吗?一旦被派出去我们的能力达到了吗?在日常生活中,在每天的学习、训练和工作中,都要随时想一想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把责任和使命时刻放在心里,才会找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动力。
二、工作岗位上该做些什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军人的责任和使命是“保家卫国”, 认真解读,我们能够发现无论是哪项,他们最终落脚在为人民服务上,为人民服务又落脚在做好本职工作上。
可是有的士兵说:上级的命令我会坚决的执行,我也知道我们的宗旨是人民服务上。可是我每天在这里干我负责的这块工作,比如在门口执勤站岗,如果我每天站在那里,怎么为人民服务,我怎么把我的理想信念、责任使命宗旨等等与当前的工作联系起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
其实为人民服务就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上。在部队中不管你从事哪一种工作,只要做好了,就是在为人民服务。因为军人的责任和使命不是单个军人完成的,是千百万个你我他组成一支军队来共同完成的。单个人的工作可能看上去没那么重要,但是想一想,部队中为什么要设立这一个岗位,一定是有这个岗位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这份平凡的工作做好,那千百万个人就能凝聚成中流砥柱,就能干成大事,我们每个人就是部队中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如果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岗位,你还觉得没有意义吗?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没意思,别人的好像有意思得多。比如在现在的大学生中80%的想换专业,80%的人觉得自己选错了职业。这两个数字说明了什么?说明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单调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都负责一小块工作,难免会感到乏味。但是羡慕别人,很可能是对别人工作的一种误解。在部队中,一个将军、一个司令够风光吧,可能每一个士兵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将军梦。可是将军、司令就好当吗?不一定。一个人职位越高,可能他的压力也越大。我们普通人只是看到了他们的地位,他们的风光,却很难理解他们的压力。我们的工作虽然单调,但我们承受的压力也不大。
所以我们受到一点委屈时要勇于担当,要换一种眼光看问题,要心胸开阔,要感谢让你受委屈的人,是他磨练了你的意志。
在和平时期,我们军人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本职工作中。
海尔的张瑞敏:“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
所以,把简单的工作做好,也是一种境界,也能体现军人的使命和价值。
三、离开后应该留下什么――留下形象、清白和成绩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绝大多数士兵最后都会复员或者专业,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关系到将来离开后能够留下点什么的问题。
1、在做人方面,留下形象。
一个人的形象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我们在部队几年,十几年,还有可能是更长的时间,离开后给人留下“堂堂正正做人”的形象非常重要。军人视荣誉为生命,“堂堂正正做人”的形象虽然没有写在勋章上,但会永远留在领导和战友的心中。“堂堂正正做人”就是要公道正派、胸襟开阔、道德品质高尚,要做到这一点,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可以说是最起码的要求。
所以,我们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修炼自己的品行,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样不管在部队中还是将来走上社会,都会是顶天立地的,都会是受人尊敬的。
2、在做官方面,留下清白。
对于我们领导干部来讲,不仅要堂堂正正做人,而且要“清清白白做官”。清白就是清正廉洁,恪尽职守。清白就是要管住自己的脑,不要有非分之想;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要把领导看作服务,把权力看成责任。
3、在做事方面,留下成绩。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岗位,都能做出成绩,都能展示一个人的能力。我们工作中需要一种干什么事都要干到最好的精神,让我去站岗值勤,我会站的最好;让我去做饭,我做的饭大家都说好吃;让我去养羊,我养的羊长的最大;让我去种菜,我种的菜质量最好,收的最多。抱着这样的思想去工作,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做出不一样的成绩,都能让自己又不一样的境界。别人再提起你时,会竖起大拇指。
可以说“三个解决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特别是在遇到与腐败现象进行斗争而犹豫不决的时候,遇到人际关系复杂而举棋不定的时候,身处逆境受到排斥打击的时候,遇到这样或那样其他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做到“三个解决好”,就会帮助我们站稳立场,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让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我们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军事理论论文:《国外大学生军事信息素养教育案例分析》 篇5
摘要: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信息化战争中,人是应用信息技术的主体,一切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利用,都离不开人的设计,控制和操作。在信息时代,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很多国家把军事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养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信息素养、军事人才、大学生、教育、发展
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信息文化建设,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是一个及其庞大的群体,大学生军事信息素养的培养对军事信息文化的构建尤为重要。因此,我等就国外大学生军事信息素养教育案例,研究如下: 一、 军事信息素养与军事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涵义
(一)军事信息素养,是指军人适应信息时代需要,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应对信息战争等方面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主要由军事基本素养、军事技术素养、军事专业素养和军事综合素养四个层面构成。 信息素质这一概念,最早于1974年提出,被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简言之,信息素质就是获取、评估以及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它包涵诸多方面:
(1)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
(2) 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生学习的水平;
(3)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
(4)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认;对所需文献或信息 的确定、信息检索;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信息组织及处理并作出决策。
(二)军事信息素质教育是指人们在信息化社会中为了提高自身军事信息素质而接受的系统教育。军事信息素质教育,对学生个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信息社会里的高质量生存教育和发展教育;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信息社会里人们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对成人的信息素质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纷纷提出了本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
二、国外信息素养教育案例
现今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很多国家把军事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养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 例如:俄军从方面军到师都编有直属电子战部队,电子装备配套齐全。目前,俄空军正式将电子战内容列入训练大纲;印军不仅平时注重电子战训练,还在重大演习中增加了电子对抗内容,还组建了陆海空三军联合计算机网络应急作战分队,并经常通过网络战演习的方式来训练网络战部队;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多次进行网络战模拟训练;法、德等国也着手网络战的研究和模拟演练。
由此可见,信息战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美国联合出版物3-13《信息战》将信息战定义为“综合利用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心理战、军事欺骗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手段去影响、扰乱、腐化或者强占敌方的人工或自动化的决策系统,同时保护己方的不受侵犯。” 《信息战》还指出:“为了达成军事行动的目标,计算机网络战被分成计算机网络攻击战(comA)、网络防御战(comP)以及为保障军事行动(comS)胜利而进行的一切网络开发活动。”该条例还指出“电子战指的是为了打击敌人或为了控制电磁频普而采取的任何使用电磁或者使用定向能武器的行为”。
(一)电子战
目前俄军实施电子战,大部分是依靠空军的作用。这些任务主要由改装的伊尔-76、伊尔-38、安-72大型电子干扰飞机来完成。两次车臣战争中,俄军都表现出很高的电子战水平。据专家统计,使用电子战部队和装备,使陆军部队的作战潜力提高2倍,空军的损失降低1/3,战舰的损失减少2/3。可以说,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谁输了电子战,谁就输掉战争。俄专家认为,未来战争中,电子战武器可以瘫痪敌方整个指挥系统和武器控制系统,它完全可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媲美。美国早就意识到电子战的重要性,美军电子战部队也比俄电子战部队在国防部的地位高。据俄军专家介绍,与美军相比,俄军虽然可进行独立的电子战演习,但还不具备大规模使用专用电子装备的能力,另外经费方面,俄军也远远低于美军。要将俄电子战水平提升至与美国同样的水平,建立统一的电子战部队就刻不容缓。
(二)网络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逐渐渗透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军事活动中。而网络战俨然成为现今社会信息战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些年来,世界上也时常有大规模的网络战爆发。
(1)法海军内部计算机受病毒入侵 2009年1月,法国海军内部计算机系统的一台电脑受病毒入侵,迅速扩散到整个网络,一度不能启动,海军全部战斗机也因无法“下载飞行指令”而停飞两天。仅仅是法国海军内部计算机系统的时钟停摆,法国的国家安全就出现了一个偌大的?黑洞?。设想,如果是一个国家某一系统或领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问题或瘫痪,这种损失和危害将是不可想象的。
(2)科索沃战争南联盟实施网络攻击北约军队 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网络战的规模和效果更是有增无减。南联盟使用多种计算机病毒和组织“黑客”实施网络攻击,使北约军队的一些网站被垃圾信息阻塞,一些计算机网络系统曾一度瘫痪。北约一方面强化网络防护措施,另一方面实施网络反击战,将大量病毒和欺骗性信息送到南军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从高技术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过程中,网络战的规模和强度将越来越大,作用日趋上升。
(3)俄格冲突中俄罗斯黑客控制格鲁吉亚网络系统 俄罗斯的黑客举世闻名,在2008年8月的俄格冲突中,俄罗斯可以说创造了一个网络战的经典案例。在军事行动前,俄控制了格鲁吉亚的网络系统,使格鲁吉亚的交通、通讯、媒体和金融互联网服务瘫痪,从而为自己顺利展开军事行动打开了通道。尽管俄罗斯的网络战实力不俗,但由于网络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人手中,俄罗斯的网络战并没有经受真正的考验。这也是为何俄罗斯积极主张制定网络战国际条约的一个原因。 由此可见,在网络战中,培养具有军事信息素养的人才,教育出能够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新生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培养具有这些素质的人才呢?很多国家都有不同的网络战训练计划。
美国国防部在西点军校设立了网络战训练课程,旨在培养新一代军事指挥人才,这一课程对学员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要求很高,课程全部由计算机专家授课,学员最终将接受严格的考核才能过关。据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中央情报局都为上述课程撰写了部分授课教材,而攻破敌方网络防火墙和寻找并识别有用的信息是学员们最主要的训练项目。在训练中,学员们在网上与模拟的敌方展开网络较量,电子邮件和破译密码等高技术知识而不是真刀真枪将成为他们克敌的灵丹妙药。
美军还组织了网络战争的实战演习。2006年2月和2008年3月,两场史无前例的网络作战演习— “网络风暴I”和“网络风暴II”在美国本土打响。在这两场演习中,除了18个联邦机构,9个州、4个国家(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参加协同作战外,更是有思科和微软等40余家大牌科技企业参与。
我们可以发现,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而且不断变化发展的综合性概念。它不仅包含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还包含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信息化战争中,人是应用信息技术的主体,一切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利用,都离不开人的设计,控制和操作。信息化武器装备作用的发挥,不但依靠人的操作,在其离开人体之后,仍然依赖人赋予的程序功能才能继续发挥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运用,信息科技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当然各个国家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点从各个国家在军事武器上投入大量资金以及对科研人员进行丰厚的奖励等方面就可以看出。当然,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国外的发达国家已经广泛的普及军事教育,在先进的军事科研方面给予最大的照顾。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在科学技术的前沿也不缺乏高端的科研成果,但中国人口众多,即使再高端先进的知识也终于因为“僧多粥少”的缘故无法快速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科技人才的培养进度。
党的十六大对我军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英明正确的战略性决策,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核心。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必须创新发展军事理论,按照实现信息化的要求,科学确定我军建设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和具体步骤。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完成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战略任务。”这个决策无疑是我国未来军事发展的指南针,以信息化为主,通过先进的科研成果将我军的武器装备以及内在的软件硬件强化。当然,不仅仅要在“硬件”上下工夫,“软件”更是决定性的存在,它决定了世界军事的走向。
我国的军事既然决定朝着信息化发展毋庸置疑,就一定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军事设备、军事教育内容以及军事教育普及的方法于众多方案的可行性。对于借鉴的对象,美国无疑拥有令我国学习鉴赏的地方。作为发达国家,美国不仅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在军事武装力量上达到令世界震惊的高度。在众多的国际战争中,拥有足够军事力量的美国多次扮演主角。先不讨论美国的军事立场及发展的野心,单从军事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也不得不考虑美国的军事教育体系。一个好的体系可以培育出更多的军事人才,可以说是军事发展的根源所在。对于人才的培养从来都是重中之重。美国的军事教育院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体系,教学资源,以及尖端的科研所,这些军事院校每年都要招一千多名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青少年。学生在校期间,课程与普通大学无异,但学生重点是野外训练和技术上的培训。在技术上的培训主要从海、陆、空等方面进行实战训练演习,拥有雄厚的经济来源的美国在训练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不仅在实战上必须要熟练,学生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课程培训,要求在学历方面丝毫不逊于名牌大学生。学生毕业后,不是马上工作,而是进行再一次的培训,将在学校无法获得的知识再次进行补充。除了军事院校可以接受到正规的军事教育,在美国的其他大学也可以接受到军事训练。这种训练是由军事院校提供的,训练时间是四年。训练内容主要是从简单基础的军事教育抓起,例如射击,体能训练,实战演习等。当大学生从大学毕业后,接着继续服兵役,前提是在军事院校等军事机构接受过军事训练。为了更好的吸收高素质人才,军队还从美国的著名大学里招收各个专业的毕业生,来武装部队的“软件”。
从我们自身来讲,中国军事教育在硬件设施方面虽然不及一些发达国家,但作为一个现如今的军事大国,我们的军事意识是十分普及的。虽说强度不够,但就学生而言,从初中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学,军事训练或许不系统,但却不间断地进行着。在身体力行地感受着军事训练的同时,国家也将军事理论的课程设置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让每一名大学生都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军事讯息、掌握军事基本常识、了解国家军事国防现状等等,为军事和国家安全做好了充分准备。换句话说,现今为止中国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但一旦发生战争,国家的人民除具备自觉服兵役的意识之外,还能切身保证个人和自身安全,并为国防和国家安全尽绵薄之力。
我们可以向国外借鉴的方面有许多,如野外训练的强化、技术知识的深化以及一些相关知识的传授力度。国外的大学生可以就一项军事训练而进行演习,在我国则只有真正的现役军人才有这样的训练,同时国外对于军事的教育不仅仅是如我国一般只传授一些基本的军事国防现状,而是就军事的非机密技术进行普及,这也是我国所缺乏的。并且,国外一些国家还会就军事国防进行一些相关学科的系统学习,从教育的角度上讲,不仅仅使得学生对于军事国防了解更加深刻,更是对军事发展起到了一个急智作用,为国家的军事方面提供了一些技术性人才,有利于促进军事的稳固和发展。
从态度上讲,中国的军事信息教育还算比较成功,但是从强度和力度上讲却远远不及一些发达国家。尽管大学生普及军事理论课程,但从速的原则导致认识浅薄,理念和意识不够深入,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们远远无法与一些发达国家高资本投入长期的军事培训相提并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使我们在军事信息掌握和军事知识学习方面也提供了便利。并且,若想维持和发展我国的军事,增强我国全民军事力量,就应当从某些方面学习国外的军事信息培养体系,来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军事教育体制,进一步增强国防力量。
参考文献:
①环球时报 2005年12月16日
②时代周报 “美国‘140部’队的网络战争” 2009年7月15日
③《高等学校军事教程》吉林省教育厅编、2008年6月出版
④《美俄激辩“网络战”规则》 新华网 2009年06月29日
⑤《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学习纲要》
⑥《2008年国外信息安全建设发展综述》作者:周保太 《现代军事》2009年5月刊
⑦美国陆军《军事评论》2008年第6期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3200字范文:《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 篇6
【摘要】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为“一超多强、多边共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多极化是其必然趋势。基于这种战略格局,党中央于十六大做出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判断,并于十七大提出了和平发展战略。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之举。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和平发展战略;重大战略机遇期
一国的国际战略制定,受制于该国的性质和一定时期的国内形势,同时也必须适应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苏东巨变、冷战结束宣告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在这之后的十几年,国际战略格局已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一超多强、多边共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多极化是其必然趋势。基于这种战略格局,党中央于十六大做出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判断,并于十七大提出了和平发展战略。
一、当前国际战略格局及其走向
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苏东剧变、冷战结束,持续近五十年的“两极对峙”格局宣告结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际战略格局已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一超多强、多边共生”。“一超多强”形容的是力量对比,即当今世界美国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若干世界或地区性强国。“多边共生”反映的是国际行为主体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当今大国之间平等独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
“多边共生”的大国关系,其形成是基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这一世界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美国的经济可以影响到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经济反过来也可以影响到美国。冷战结束后,老布什总统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口号,但他没有意识到在各国经济往来日益加深、经济合作日益重要的新时代,要“遏制”一个国家谈何容易!另外,国际政治民主化主张世界各国通过协调对话来解决国际争端,任何国家不能独断专行,不能动辄诉诸于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形成“多边共生”的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大国关系是不难理解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9·11”作为一个重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大国之间合作这一趋势。“9·11”之前,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的国家安全观和安全战略沿袭了冷战时期的惯性思维,努力在大国中寻找敌人,尽力防范对其领导地位形成挑战的其他大国或大国集团的出现。但“9·11”充分说明,非国家主体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要素,恐怖主义它不会因某国的某一政府或某一组织的内部瓦解而结束,只要它的产生根源(种族)仇恨存在它就不会消亡。而且在恐怖分子非对称手段袭击下,即使掌握绝对优势军力的国家也无法确保本国的“绝对安全”。“9·11”事件使世界各国认识到一个国家要维护本国安全,除了维持必要的军力外,还需要尊重别国的安全,少树敌、不树敌,只有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平等、友好地对待别国、尊重别国的安全和主权,才是对本国安全的最好保障。可以说,“9·11”事件后,世界大国之间合作多于对抗,国际环境趋于好转。
尽管现在是“一超多强”,但多极化是大势所趋。多极化趋势的判断一方面是基于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其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五大经济中心:美、欧、俄、日、中,美的地位在下降而其余四者在上升。美国迷失了国家未来发展方向,而中、俄、印、巴、东盟等在经过理性反思和审时度势之后大体找到了符合国情的复兴之路。另外,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的大趋势下,美国“一超”的单极格局也是难以长久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自不用说,美国已经意识到南北差距问题给美国经济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国际政治民主化的今天,各大国都力求在国际事务中具备发言权。毋庸讳言,当今世界任何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只有美国的参与才能解决,但美国要解决任何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也离不开其他国家尤其是大国的支持和合作。单极格局形成不仅需要存在一个唯一超级大国,而且其他多数国家尤其是主要大国还必须承认它具有中心地位,服从其领导。然而在国际政治民主化的今天,其他多数国家尤其是大国既不承认美国的中心地位也不服从其领导。由此可见,“一超多强”的战略格局最终将会被多极化所代替。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预见性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格局将来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1]。也正是基于此种战略格局,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21世纪头20年为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论断。为了抓住这百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七大给出了和平发展战略。
二、中国和平发展国际战略
国际战略是一个国家为了争取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国际环境,于对外关系中制定的带全局性的策略谋略。国际战略的制定,受制于该国的性质和一定时期的国内形势,同时也必须适应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和平发展战略,发展是终极目标。之所以把发展定为终极目标,一方面是基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顺应世界时代主题和国际战略格局的要求。在当前“一超多强,多边共生”的战略格局下,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的时代潮流下,和平的力量超过战争的力量,世界各国均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合作多于对抗,机遇大于挑战,可以说是国家发展的一段绝佳时期。
相对于发展,和平具有双重含义:一是中国发展的方式诉诸于和平手段,二是中国发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发展的这一目的从胡锦涛同志的“和谐世界”理念中可以窥豹一斑。“和谐世界”强调国与国的和平、人与人的和睦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合作共赢,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和平、共同发展的决心和信念。另外,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是中国关于大国崛起方式的创新之路。从世界历史来看,几乎所有民族和国家的崛起和强盛,都无一例外地与征伐、杀戮和资源掠夺紧密相连。正是因为如此,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西方一些国家出于冷战思维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想方设法遏止中国发展,严重恶化了中国的发展环境,最直接最明显的就是使中国的对外经贸受到的损害。据商务部统计,目前,世界上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这使得中国连续10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有400亿至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2]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和平发展新战略方针。“和平发展”有助于打消外界的误解和疑虑,“始终不渝”彰显着中国执行这一战略的立场和决心。
三、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3]。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本性使然,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从中国当前外交领域的各项方针政策来看,在和平发展这一主战略的主导下,中国的各项外交战略无一不闪烁着“和平发展”的智慧之光,为中国充分抓住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证。世纪之交,我国与世界各国广泛建立、发展了“伙伴关系”。各种伙伴关系的建立正是党中央和平发展战略在外交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有利于使中国避免自我孤立或公开树敌,有利于拓展中国在外交上开展活动的空间,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同时,以和平发展
战略为主导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也为中国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而稳定的周边环境。
可以说,和平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智慧,科学的判断国际形势,从中国和世界的实际出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作出的战略抉择。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全球每七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一起涉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呼吁发达国家应客观公正看待中国的竞争力[EB/OL]。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