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教育改革论文最新7篇正文

《教育改革论文最新7篇》

时间:

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历程大体是一个改革的过程。其间诸多重大教育改革,均为基于政治一经济需要和逻辑推论而操持的教育改革。这次为您整理了教育改革论文最新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教育改革论文 篇1

旨在交流农村教育实践探索的经验,推介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中国教育学会、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教育厅、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共同举办的“全国农村教育发展与管理研讨会”于2008年4月27~28日在西安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农村教育发展与管理的认识与实践,包括在行政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以及思想品德管理上的探索和思考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等500余人与会。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西安市蓝田县教育局局长田征汇报了“素质教育梯次发展管理评价”的经验。

一、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农”的出路在于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农民,而农村教育与此息息相关。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致开幕词时强调:农村教育与我国其他各类教育一样,关键是普及与提高。要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必须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从数量的发展转向质量的提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虽然已经普及,但仍然处于低水平。目前,在一些农村学校,有些国家规定的课程还不能开齐。这需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水平。同时,农村学校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当然,农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结合农村的实际。

顾会长还指出:现在农村教育有一种趋同现象,一切都按照城市教育的做法,片面追求升学率。这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使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分类指导,结合农村和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推进素质教育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学校发展不平衡。由于评价制度的单一,不论条件和环境差异有多大,都要向优质学校看齐,这就造成了学校之间的无序竞争,对一些条件差的学校也是不公平的。因此,需要改革评价制度,实行发展性评价。也就是说,评价要看原来的基础,只要有发展就是成绩,就值得肯定。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大头,历来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是学校数、教师数,还是学生数,80%都在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农村地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在讲话中再次强调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同样,没有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就不可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衡量我国教育的质量,评估我们的教育工作,归根到底要看我们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本质的问题是要缩小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我们关注教育公平,关注民生,最终要落实到保证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农村的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姜沛民司长在高度评价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成就的同时,明确地指出农村教育依然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在义务教育由基本普及走向全面普及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新一轮的发展目标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是:第一,要在人人有学上之后,让每一所学校都变成合格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完整的义务教育。就我国义务教育整体而言,要转到注重内涵和质量上来。第二,一定要把农村教育的改革作为今后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当前,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中小学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做法。今后课程改革的重点、教育工作的重心要放在农村。第三,要下大力气加强农村学校管理。围绕质量管理,要建立一个以县为主的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必须通过一系列制度的设计,把已有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的建设;把素质教育和教育质量的有关要求细化到每一项工作当中,细化到每一所学校、每一节课堂教学当中,让教育管理精细化;在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反映农村教育的要求,在实施过程当中要关注农村的特点,具有农村教育的特色;要建立以合格率、完成率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指标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现阶段,应动员全社会进行农村教育的第二次创业,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受到合格的教育、完整的教育。

二、关注教育公平,注重内涵发展

关注教育公平、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当前急需从学校管理改革人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小蔓关注农村教育发展的公平问题,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与农村学校管理实践探索》的报告,介绍了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与经费投入体制改革变迁的历史线索和本世纪以来农村教育的重大政策及宏观形势,以及世界性关注全民教育质量的大趋势。她认为: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一是要注重农村学校管理——体制、制度和文化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变以后,不少地区出现了新的创造,如由中心校管理、组建学区制管理、学校间组织共同体(伙伴校)管理等管理形式。二是要着眼当前、预测未来,特别要以城乡统筹和一体化的思路,提倡和鼓励城乡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互动和协作。三是要抓住课改契机,以三维目标统整课程功能的转换,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体现地域及农村学校教育的特色,以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等促进德育与创造力教育。

朱小蔓同时还指出:教育评价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而实施素质教育又多为内质性评价,就更为复杂。总体上说,要重视评价的全员性、过程性、发展性、情境性、内隐性等具有教育独特性质的特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师资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和具体方式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三、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战略选择

布局调整是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基于对近年来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数的变动及其对学校布局影响的调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为题作了专题报告。他说: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农村富余劳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以及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村学龄人口锐减,导致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壳学校”和“麻雀学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在必行。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应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效益优先与人文优先的关系。这着重需要解决政府效益与农民效益背离的关系问题,做到尊重民意,分类指导,人文优先,注重效益。二是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学校布局之间的关系。三是人口数量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国外有研究表明:为调整布局关闭一些学校对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的影响更大。四是机会保障与质量提高的关系。学校布局并不仅仅是一种空间上的学校布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资源配置的问题;机会应该是一种方便的机会,成本过高的机会将影响人们受教育的意愿;要着力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四、梯次发展管理评价:促进学生可能可为可发展

西安市蓝田县教育局领导面对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异较大、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深切地认识到: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的途径在于实施素质教育,在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每所学校、每个师生都能发挥积极主动性,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有效的办法是实施梯次发展管理评价。

“梯次发展管理评价”旨在以科学发展的视野审视教育管理评价,以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评价推进素质教育,以科学发展的理念评判教育质量,以优异的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以科学发展的作为构建和谐教育,以和谐适切的教育催生人的发展。“梯次发展管理评价”的价值追求是:“让每个人可能、可为、可发展”“点燃每个人的发展激情”“让每个人都奋发有为”“让每个人体验发展的快乐”“让管理评价对象实现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提高基础上的发展、发展基础上的超越”“让每个人实现各得其所的适宜的发展”。“梯次发展管理评价”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三维管理评价”机制和“梯次循进”的四环操作模式。“三维管理评价”具体包括纵向管理评价、横向管理评价和目标向管理评价:纵向管理评价指将管理评价对象置于原本发展基础之上实施管理和评价,讲求“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解决“是否提高”的问题;横向管理评价指将管理评价对象置于较大范围相同层次之中实施管理和评价,讲求“提高基础上的发展”,解决“是否发展”的问题;目标向管理评价指将管理评价对象置于时展要求之中设定发展性指导目标实施管理和评价,讲求“发展基础上的超越”,解决“是否超越”的问题。“梯次循进”的4个环节具体是:评基、定标、施管、论质。“评基”就是依据管理评价对象的各种差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全面、客观、准确地认定每一个人的发展基点。“定标”就是依据管理评价对象的现实发展基础,尊重差异,从差异出发,组建发展基础相近的合作竞争类别,分层逐类确定每一个人的“可能”“可为”“可发展”的目标。“施管”就是围绕教育管理评价策略和目标,通过全面系统的规范化要求和符合实际的科学可行的方法,实施能动有效的过程管理。“论质”就是运用三维立体管理评价方式,对管理评价对象在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的情况做客观、公正、全面、综合的终结评判论定,纵向与其自身过去相比较,横向与类似对象相比较,目标向与既定发展性指导目标相比较。

“梯次发展管理评价”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全县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落实。

教育改革论文 篇2

关键词实战教学;社会实践;指导思想;组织形式;管理条例

学校教学从广义上讲,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而且还包括课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做好正常的课堂教学外,鼓励学生更多地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历来重视实践教学,各门课都有自己的实践基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我们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教学活动由教研室组织实施,由任课教师按班级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考察、调研或旁听,然后学生撰写实践报告,教师进行经验总结。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师生共建、馆校共育、多方受益、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宗旨在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的角度看,必须改革并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1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工农,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困难以及党和政府为深化改革所作的努力,以增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正确认识自我价值,还可培养学生的博学、开放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透过地方看中国,通过地方的实践经验论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普遍性,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检验;通过讨论、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3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一个学者成功的奥秘往往就在于对科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浓厚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而且也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理论创新和革命精神,在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充分认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自觉实现由“学”到“好学”到“乐学”的转变。

4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可预先设计好一些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各自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参观,结合问题去询问、去记录,去知道其所以然,去采集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料,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动口动手能力。亲历创造过程,可以开拓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事业心。

5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作为实践教学,学生都要写出实践报告。他们不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搜集、加工知识,要消化、吸收知识,要用自己调查了解所占有的信息、资料,确定重点,概括观点,阐明论点,形成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事物、独立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和组织形式

实施“05方案”以后,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相继压缩教学课时,课堂教学的任务相当繁重。根据这一实际,通过几年的探索,我们认为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节假日比较合适。它可以避免期中或期末各科考试匆匆忙忙、学生草率了事的弊端。同时,把社会实践报告跟中段考试成绩挂起钩来。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们普遍认真准备,完成的社会实践报告质量较高。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一定的实践环境和条件,创造一定的实践机会,使其能够更好地展现自我,培养创新意识。

1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通常采用这一形式,先集中活动,组织参观,后分散交流,进行讨论。社会实践的内容丰富多彩,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我们采用的方式是走出去接触社会,一是集中活动。按班级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考察;二是分散活动,指导学生回家乡进行调研、访问。通过参观,让纪念馆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专业讲解员的优势,让学生接触课本以外的知识,大大增加了信息量,帮助学生了解本地丰富的革命斗争实践和改革开放成果,明白本地的革命实践和改革开放是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取得的,同时本地的革命经验和改革开放又进一步论证和丰富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正所谓以小明大,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以点带面,由本地的基本情况而推知全国的巨大变化。社会实践的分散活动,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如参观家乡的革命遗址、调查家乡的革命事迹、访问家乡的老红军、老战士、了解家乡改革开放的基本情况、调查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家乡的和谐社区、和谐乡村、和谐家庭等等,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采取灵活的形式。家乡的人、家乡的事、家乡的变化,特别贴近生活,特别令人信服。特别感动人心。因此,在经过慎重思考写出的感想体会、实践报告中,我们欣慰地看到青年一代对党的认识提高了,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增强了。

2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知识咨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经济建设服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常采用这一形式,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分组进行。主要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较关注的问题,如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基层民主政治与法制问题、宗教问题、信仰与理想信念问题、人生价值和人格修养问题等。所有问题都不仅只是涉及到单一的理论或观点,而是通常需要有多方面的理论支持和融会贯通,这对学生如何整合所学是一个考验。为避免学生的重复劳动,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一般不提倡个人独立完成,而是同时给出多题,采取以小组为单位抽签出题目,这样每个小组的课题都不同。每个小组内部的各成员之间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并完成课题,一方面可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加强学生集体意识,促进交流和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学习组织和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考虑。学生根据问题的需要可采取多种方式完成。各组可就抽签到的题目查阅图书资料、进行讨论、交流,也可自主设计问题调查表,利用面对面访谈、发放调查表、电话或网络调查等方式,辅助以学生的网络资料,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然后将分析得到的成果形成文字并制作成电子文档,教师组织各组之间进行交流、总结、修改并上交社会实践成果。通过这一系列方式,学生在知识掌握和知识扩展、资料收集能力和资料整合能力、理论理解和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和运用、人际交往和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学生普遍对这种通过自己动手来完成的实践课题有浓厚的积极性,完成课题的质量也普遍较高,对课程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

3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案件审理、参加模拟法庭,启发学生灵活掌握法律常识,处理各种案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通常采用这一形式,主要在正常教学时间内采取统一组织的形式。旁听的案件可以是因交通肇事而转化成故意杀人案件,也可以是未成年人故意伤害和寻衅滋事案件等。虽然每次案件的性质有所不同,但是案件审理的程序以及学生们的感受却是相同相通的。在旁听中,学生们了解到了从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一系列程序。庭审中,学生们聚精会神,认真听取公诉人意见、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的民事赔偿意见、被告人陈述、律师辩护意见。义正严辞的书,人法融情的辩护词,法庭中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学生们的心,真切体会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审判原则。旁听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旁听课”意义非凡。目睹了这样一场真实的法庭审判,给自身以深刻的法制教育和心灵震动,而这些感受是难以从课堂和书本上直接获得的。学生们表示今后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法治精神,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的大学生。另外。参加模拟法庭,是学生们从理论走向实践的第一步。通过实践,学生们增强了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在思想上提高了创新意识。而且开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十分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教学的灵活性及实践的空间都得到了无限的延伸,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同时教学模式开放、灵活、实用,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虚拟接近生活。学生们也希望学校教师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无论采取哪种组织形式,实践教学结束后,学生都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我们认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成果不能埋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成果的报告展示。这对提高学生科研兴趣,互相交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三、实践教学的管理条例

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正确结合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途径,是使学生克服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弊病,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有效办法。实践教学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但是要顺利地完成实践教学,我们还必须制订一些管理条例,亟待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实践活动必须充分结合课程教学的需求,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实践的魅力和乐趣,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真正学习到知识。

2每一批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都由实践指导教师进行动员,讲清实践目的、意义,提出学习、参观、纪律、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认真准备。做好实践笔记,按时完成实践报告。

3事前教研室要把实践教学的时间、方式、经费预算报告社科部,与接受实践单位保持工作联系。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和教研室要在教学总结中报告实践教学情况。做到行动有方案,去向早联系,实践有指导,活动有成效,学生爱教育,教师有收获。

4教师对实践内容要精心安排,难易结合,并要布置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题目,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加以合理组织。小组内要明确分工,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协作与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交流沟通能力。遇到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使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交际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教育改革论文 篇3

“民族教育改革”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因裹挟着“民族”、“民族教育”等诸多概念,使得本已十分复杂的“教育改革”因为“民族”的特殊性变得更加艰难。“民族教育改革”推进和突破的重心甚至不在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改革”问题上,而落脚在“民族教育”以及“民族”问题上。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民族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取决于对“民族”以及其赋予“民族教育”特殊性的认识。“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可以藉由“民族教育”概念本身的内涵来解析。民族教育在我国“是指各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就是说,少数民族的教育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应该是民族教育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显然,少数民族教育和民族地区教育的特点主要源于少数族群的特殊性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因此,“民族教育”特殊性的解析,“族群”和“地域”是两个不可或缺的抓手。“族群是在较大的文化和社会体系中具有自身文化特质以及体制特征的一种群体,其中最显著的特质就是这一群体的宗教、语言、其成员所具有的对共同起源的信仰以及共同的群体身份感”。

据此解释可知,一个族群可以定义为维持一个习得文化传统的群体,族群的延续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族群特殊性的重要特征首先就是族群文化的特质。既然“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源于少数“族群”的特殊性,而“族群”的特殊性又主要凝结在族群文化,因此可以说,“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源于“族群文化”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在这个意义上,“民族教育改革”思考的重心就聚焦在“民族教育”如何能够更好地完成少数“族群”赋予的文化使命。“民族教育改革”的任务也就是尽量消除制约“民族教育”文化功能发挥的因素,使得“民族教育”在促进“族群文化”发展方面发挥功能。具体来说,“民族教育改革”主要关注以下的问题:教育与民族文化符号,教育与民族文学,教育与民俗,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禁忌,教育与民族宗教,教育与民族心理,教育与民族性格,教育与民族身份与认同,教育与民族意识或精神,等等。这些在“族群文化”层面的问题应该是“民族教育改革”需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决定“民族教育”特殊性的核心问题。除“族群”及其拥有的文化特质外,“地域”是影响“民族教育”特殊性的另外一个关键要素。这是与我国少数族群的分布特点紧密相关的。由于历史和生产方式等原因,我国少数族群主要分布在重要的边疆地区和边远地区,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内地以及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另外,这些地区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族群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种“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的地域特征成为影响本地区教育发展的突出因素,也是“民族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出发点。“民族地区”的地域特征一方面制约了“民族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对“民族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特殊任务。“民族教育”必须从民族地区特征出发,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服务。

因此,“民族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摒除一切脱离民族地区特点的思想、制度等因素,使得民族教育能够培养出促进本地区发展的民族人才,使民族教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正能量。具体来说,“民族教育改革”主要关注以下问题:教育与民族经济,教育与民族地区人才,教育与流动儿童,教育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教育与民族地区公民政治素养,妇女与少数民族教育,教育与人口因素,等等。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民族教育改革要突出“民族”因素。“民族”因素应涵盖少数“族群”和民族“地域”或地区因素。少数族群的文化特质以及少数族群生活的特殊地域是从根本上决定民族教育异于其他教育的关键点,是影响民族教育改革推进的问题点,更是民族教育改革的突破点。民族教育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民族自觉”的程度。所谓“民族自觉”,就是“民族教育”对自身特殊性的一种觉知和认识。“民族自觉”的程度也就是一种对“民族教育”特殊性即民族教育改革“从哪里出发”这一问题的认知程度。

二、民族教育应基于叠合认同协调自身改革与主流及现代改革的关系

“民族教育改革”作为中国整体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改革过程,这就意味着民族教育改革始终面临着如何协调自身改革与“主流”改革的关系问题。同时,民族教育改革还面临着在中国教育整体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协调自身传统与“现代”关系的问题。因此,在诸多影响民族教育改革方向的因素中,“主流”与“现代”应该是两个不可忽略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民族教育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始终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所谓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流”,主要指中国教育改革的主导性意志、整体性行动以及主要趋势。具体来说,也即指在中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指导性思想、观念和理论,在集体共识下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改革行动,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走向。

这些因素构成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流”,形成了一种裹挟性的、霸权式的力量,推动着中国教育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变革。相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流”,民族教育改革则处于“支流”的地位。这种“支流”的地位一方面表明了民族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改革“主流”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教育改革“主流”对民族教育改革的影响。这就要求民族教育改革要在自身改革与“主流”改革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民族教育改革不可以完全忽略自身的民族特点而全面地融入主流。因为“族群的需求是不同且多元的,主流文化所主导的单一认同,不能满足族群的多元需求,结果会造成族群间彼此矛盾、紧张、冲突的产生”。文化领域如此,教育改革也是如此。“主流”教育改革无论从理念上抑或行动上都毫无例外地会忽略民族教育改革存在的特点,这容易导致民族教育改革误入歧途。但是,民族教育改革同时也不可以孤芳自赏,自我陶醉于自身的改革设计。因为但凡改革必然有其共同性的理念,也会遭遇到普遍性的问题与障碍。中国教育整体改革的目的就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在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如何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因为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体”,而非一个“非此即彼”的两极化。如一位学者说的,“诚然,这种新与旧的作风的混合,现代与传统观念的重叠,或者正是转型期社会的一个突出的性质”。

正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混合”,使得民族教育改革始终都要思索如何在延续和发扬传统中实现民族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我们认为,民族教育的“传统”,是指在历史的变迁中,民族教育积淀下来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式、价值系统等。传统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和群体性。因此可以说,民族教育的传统性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民族教育的内涵。与传统不同,我们认为民族教育的“现代”是指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等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特性。“现代”同样也应该成为民族教育与时俱进的核心特征,且在今天已然成为民族教育改革不可阻挡的洪流。如此看来,在“传统”与“现代”关系上,民族教育的改革需要批判的精神。一方面,着力思考民族教育传统的时代性问题;另一方面,重点关注“现代”概念的误解对民族教育传统扬弃的影响。民族教育传统因具有一定的持久性,故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即对环境变化回应的迟缓。因此,民族教育的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需要不断地自我检视来回应时代的诉求。这样民族教育的传统因素才能成为构成“现代”民族教育的核心要素。另外,“现代”一词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似乎“现代”一定比“传统”好。事实上,“这种附有价值色彩的‘现代’观念常与‘盲目的崇新主义’结合不分,可是,经验告诉我们新的不一定比旧的好。同时,即使新的样样比旧的好,新的也未必一定来临。因为社会的发展是不必一直是向‘前’演化的”。

这也就意味着对待民族教育的“传统”,我们不能认为“传统”与“落后”“愚昧”同义而一味地摒弃;同样我们也不能抱守成规,让“民族中心主义”或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作祟,排斥或主动放弃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而在对待民族教育的“现代”时,更要审慎地甄别批判,在加快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反思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后果”;在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重思民族教育“传统”的价值。总之,在对待“主流”和“现代”的问题上,民族教育的改革不应只固守一端,而应寻找“叠合认同”(叠合认同原指学者杨凤岗在研究美国华人基督徒的社会认同时发现,美国华人基督徒既不是放弃族群认同被动地接受同化,也不是拒绝融合而简单地固守其族群认同,而是同时圆润地建构和重构美国人认同、华人认同和宗教认同,将这三种认同叠合在一起,而又不丧失任一认同的独具特征,从而成就其叠合认同)。也即民族教育改革应该在自身的“支流”与整体改革的“主流”,在民族教育自身的“传统”与教育“现代”之间寻求叠合处、共识点,力图在民族教育自身的传统与主流和现代之间寻求一种恰切的平衡。这应该是民族教育改革始终追求的一种“理想类型”。

三、民族教育应从其他领域的改革和自身改革的历史中寻求借鉴

“民族教育改革”作为民族地区社会综合改革的一部分,其自身的改革必然牵扯着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历史经验证明,教育改革从来不可能实现“一枝独秀”,总是或依赖、或促进、或同步于社会整体改革。因此,如何协调自身与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这是关乎民族教育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另外,在我国整体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民族教育在改革局面的复杂性、改革任务的艰巨性、改革领域的广泛性等方面都已非比寻常。但是无论面对怎样的复杂情景,民族教育改革都不应忽略的就是自身的改革历史。因为今天的民族教育之所以如此,不仅取决于今天社会的发展,它还是历史改革发展到今天的结果。基于此,民族教育在深入推进改革的浪潮中始终应该在其他领域的改革与自身改革的历史中寻求借鉴。民族教育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同处于一个改革的场域。虽然每一领域的改革都有其特定的问题,特殊的关节点,特别的改革措施,但是处在同一社会场域中的各领域改革之间并不是“领域割据”的,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彼此影响和相互干预。

所以从改革的意义来看,民族教育改革不只为了解决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还在于其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从改革的问题源来看,民族教育本身的问题是与民族问题、地区发展问题密不可分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民族教育问题主要是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如此看来,民族教育改革就不能仅仅囿于自身领域,还需要从其他社会领域中去“顺藤摸瓜”找出问题的根源。从改革的支持力量来看,民族教育改革已经逐步进入“攻坚期”,仅仅依靠教育自身的力量,已经不能使问题顺利地得以解决。“对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来说,由于其面广量大,且涉及价值论争、利益博弈、体制改造、机制转换等诸多深层次错综复杂的问题,因而所需要的就不只是某项社会支持,也不只是某些社会支持”,而需要给予“完整的社会支持”。因此,民族教育改革在协调与其他社会领域的改革时,虽然应该凝神静气理出自身领域的问题,突出自身领域改革的特点,但同时还应该放宽眼界,拓展领域,积极地从其他社会领域的改革中寻求推动自我改革的支撑力量,借鉴推进改革的成功经验,还应该与其他领域挖掘改革中相互牵连的共同问题,突破改革中阻碍彼此的共同障碍,更应该超越领域的切割来思考“自我”改革的全局意义,探索改革行动中能够相互配合的恰切路径。民族教育改革除了不能忽略对其他领域改革的关注,还不能忽略对自身改革历史的反思。同中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一样,民族教育改革从来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而是一次接续一次的行动。这也就意味着民族教育改革本身已经形成了历史,即改革的历史。这也就对今天民族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如何协调改革的“今天”与改革的“历史”。

民族教育“今天”的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今天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但是民族教育今天的状况及存有的问题,除了与当下的社会条件密切相关,也与历史上的“改革”有着直接的关联。历史学家蒂利认为,社会演变的过程是取决于路径的。也就是说,民族教育今天的状况及存有的问题是沿着历史上的“改革”以及形成的路径发展的结果。“今天”的改革也是针对“历史”改革造就的现实而进行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民族教育“今天”的改革,有必要系统梳理改革的“历史”。在改革的“历史”中追寻今天民族教育存有问题的历史原因,为今天民族教育改革寻找出路;在改革的“历史”中剖析民族教育历史上改革的成败得失,为今天民族教育改革积累经验;在改革的“历史”中整理民族教育改革的脉络,把握民族教育改革历史进程,为今天民族教育改革准确定位;在改革的“历史”中透视民族教育内外复杂的利益关系,为今天民族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当然,改革的“历史”的确对“今天”的改革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但这绝不意味着民族教育“今天”的改革必须背上“历史”改革的包袱。因为从根本上讲,“今天”的改革就是对“历史”改革遗留的问题寻求解决的一次行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改革”就是对“历史”改革的再改革。因此,民族教育的改革需要在改革“历史的垃圾箱中”不断翻找,同时又不能掉进箱子中。

四、结语

教育改革论文 篇4

1、流行音乐的积极影响。流行音乐俨然已经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同时还可以缓解压力、释放自我。在高校的各种活动中,流行音乐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学生们纷纷将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展示出来,以此吸引更多人的喜爱和关注;社会中各种音乐节目、音乐大赛的产生也为高校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即使不能走上大型舞台,KTV也成了大多数高校学生最喜欢的娱乐场所之一,甚至有学生在寝室上演“个人演唱会”。

2、流行音乐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部分流行音乐过于伤感、消沉,不符合高校学生的生活态度,导致很多学生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有些流行音乐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消极影响,学生们容易混淆是非丑恶,不利于高校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还有部分流行音乐商业化性质过于严重,缺乏艺术性和思想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道德观念的树立。

二、流行音乐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措施

1、尊重学生不同的音乐类型的选择。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发展高校音乐教育,因此,教育界不能阻止某类音乐类型进入高校音乐教育范围,更不能放任任何一种音乐类型的泛滥,在这个基础上,教育改革要首先要尊重高校学生们对于不同音乐类型的热爱和选择,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民族音乐亦或是其他,教师要针对不同的领域进行不同的教育,引导学生选择最合适的音乐类型,正确对待流行音乐。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们要用包容、开放的心态来对待流行音乐以及其他的音乐类型,通过了解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对策。

2、抓好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要通过课程设置、课程教育等不同方面的改革强化整个高校界的音乐教育改革:转变课程目标定位。高校音乐教育需要注重以人文本,强调从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综合型人才,不仅要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创造新的音乐作品,弘扬音乐文化,加强各种音乐实践。严格音乐教育标准。随着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需要不断强化。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标准要能很好的体现人文思想,同时,要重视音乐审美教育,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健全的人格,要让学生真正从音乐教育中受益;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找到最适合、最擅长的学习方法;要组织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优化教学课程结构。优化课程结构的目的在于重新确立教学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的价值,这就要求高校教育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实践教学;要涉及专业门类课程学习,也不能忽视综合学科的教育;要将必修课与选修课良好结合,同时还要针对地方性、部级以及国际化课程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要通过不同的科目的教学达到理论的完整性,使教学达到最优化。调整教学课程设置。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首先要适当增加公共类课程和综合型课程的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要将音乐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适当增加基础类课程的教学量,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要强化与音乐相关的实用性课程,例如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学生要在学习好音乐技能课程的基础上,重视相关实用性课程的学习;同时,要在流行音乐盛行的形势下加强民族音乐、外国音乐等课程的教育。改革教学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师要重视音乐教育的人本化,在教学过程中重情感、重育人,要通过音乐实践课程丰富学生的音乐经验,丰富他们的情感追求;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将每个学生的特长展示出来,发挥他们的个性、创造性,追求独特的审美感知;同时,教师还必须转变教学模式,以“小组”形式进行授课,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除此之外,要不断改进教学手段,要学会运用新的科技手段,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重塑教学课程评价。在新时代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进行小组互评、个人自评等方式,多渠道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对于学生的评价要恰到好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支持,这些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3、利用流行音乐提高学生学习其他类型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或其他音乐类型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看到流行音乐与其他音乐的区别,感受其他类型音乐的特色,激发他们学习各种不同类型音乐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够把好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的关卡,让学生欣赏到艺术性与思想性兼具的流行音乐,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三、小结

教育改革论文 篇5

关键词:统计学;发展趋势;统计教育改革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的创新;二是统计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统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因为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语文(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特别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有了电脑、网络,必需要更新,要培养出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以便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2]袁卫。国外统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国统

计,2001.10.

[3]习勤。关于统计教育创新的思考。中国统计,2002.1.

作者简介:

教育改革论文 篇6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的创新;二是统计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统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因为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语文(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特别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有了电脑、网络,必需要更新,要培养出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以便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教育改革论文 篇7

职业教育教育改革的内容很多,但由于校企双方没能找好共同利益切入点并围绕切入点展开后继系列相关的合作,难以构成合作链从而形成紧密的合作态势。因而教育教育改革容易造成断链的现象,显得不够规范和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力度不理想,改革和建设的成效不明显。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一)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强有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首先,对外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确定合作的主要内容,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由学校牵头组建由政府(或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组成的合作平台,以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为纽带,将社会服务、校企文化、科技研发等融合在一起开展合作。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合作平台的决策和管理运行制度,形成合作方之间人、财、物、地的供给保障机制及合作的激励机制。其次,对内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调动内部资源为校企合作有效服务。健全学校内部校企合作校、系、专业(群)三层级组织机构,重点改革学校内部有关工作经费自主使用、劳资分配、人事管理、教学管理、招生就业、学生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保障和激励制度,同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工作职责和义务,调动校内资源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和服务。

(二)找准共同利益切入点、形成合作

链,共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长效合作校企利益共同体,主要指学校或学校的一个强势专业或专业群选择区域内相关行业领域内产业链长、成长性好的企业集团或多家企业共同成立一个人才培养的实体,开展丰富的多元合作。各专业(群)应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与校企合作平台的企业成员单位找准共同利益切入点,围绕切入点开展系列合作形成合作链,促进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校企双方唯有有效整合双方的人、财、物,才能促使利益共同体更快形成并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实现长效合作机制。

(三)以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育改革

校企利益共同体只有以人才培养为纽带,同时在社会服务、校企文化、科技研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才能确保校企双方实现最广泛的合作双赢。由于企业和生产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学校传统的师资素质和结构、课程内容、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已难以满足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和运营要求,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革。为了更利于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企业唯有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从而形成连续完整的改革和建设链,有力促进学校的全方面改革。

三、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实践

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问题。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改革内部管理,为校企合作提供可靠保障

成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在校级层面设置秘书处、人才培养委员会、科技合作促进委员会、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资金筹措委员会,明确校企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在系、专业(群)等设置相应工作组,明确行政职能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出台或改革相应的工作制度,为校企合作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二)找准共同利益切入点,以建设“七位一体”实训基地为着力点推进利益共同体的建设

良好的实训条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开展社会服务、科技研发等也迫切需要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实现“双赢”效果。为此,各专业(群)与理事会的企业成员以共建具有“生产、教学、培训、竞赛、科研、实习、就业”等功能的部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为抓手,共同推进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

(三)以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和运营为载体,深入推进学校教育教育改革

1.探索实践“筑巢引凤”合作模式,建设校企人才订单培养利益共同体

汽车专业群整合50多年办学积累的雄厚优质资源,根据企业生产任务、流程、规范和标准,与企业共同将基地建成部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省级学生技能竞赛基地,在广西同类基地中脱颖而出。国际知名企业德国博世科技、美国福特汽车、芬兰通力电梯、日本丰田汽车、日本小松工程机械等10多家国际名企将其企业生产标准和人才培养体系等引入基地。校企双方以人才培养为载体,在师资、课程、就业、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建设人才订单培养利益共同体便瓜熟蒂落。

2.探索实践“共建共管”合作模式,建设校企共营“双赢”利益共同体

交通土建专业群与校外对口企业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创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广西正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学院土木工程检测中心),将生产、教学、科研等融为一体,不仅是部级实训基地,也是广西资质最全、通过实验室能力认可试验参数最多的专业检测机构之一。学校提供场地、员工(学生)、技术,企业提供生产任务和管理;双方共同提供资金、设备和师资开展合作。学院根据企业提供的实际生产任务,结合教学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和实践,完成路桥、建筑、铁路、港口等项目的勘测设计,材料检测、质量监测、工程应用技术研发、技术培训、职业资格等级鉴定等生产合作便水到渠成。

3.探索实践“品牌效应”合作模式,建设校企产学研利益共同体

信息类专业群与企业联合举办的技能竞赛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更好地举办竞赛,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要求,在将信息类实训基地建成企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发展成部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广西信息类专业学生技能竞赛基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类专业校企技能竞赛在广西同类专业中已形成极具影响力的合作品牌,在广西信息业界享有较高知名度,吸引了广西润建等10多家广西名企参与合作。企业冠名并提供实际生产任务、奖励资金和产品考核标准;学校设计竞赛项目并组织竞赛;校企共同对产品(竞赛结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奖励,产品归企业所有。竞赛结束后,双方共同举办竞赛产品展示会、技术论坛、就业双选会、表彰晚会等便顺理成章。

四、实践的主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