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中医学论文范文优秀9篇正文

《中医学论文范文优秀9篇》

时间: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下文是中医学的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中医学论文范文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论文 篇1

论文首先要有简明而涵意丰富的题目。即题目应概括全文,简短明了,引人注目。

(一)内容

1、能概括全篇论文主要内容棗全文缩影。

2、包含有关键词(实词)。

3、应能反映文章的科学假说。

4、准确、易懂的学术语言棗避免文艺性、夸张性、广告性语言。

(二)要求

1、简短:一般不超过25个字,简洁明了,实事求是。例如:益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2、具体:包括具体研究内容,不能抽象、笼统、含蓄和过大。例如:高血压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

3、引人注目,富有创意,使人看到题目,愿意读下去,了解具体内容。例如:温运阳气药在急性黄疸肝炎治疗中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不稳定、变异、心梗后)。

(三)注意事项

1、动笔前想标题,写完后定标题。

2、反复推敲,删除无用虚词如,“关于”、“研究”、“观察”、“系统”等。

3、题目中不使用缩写词、专用词、化学分子式等不易看懂的词。

4、题目中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二、作者和单位

(一)作者资格

1、对课题设想、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及论文学术性解释有贡献者;

2、起草论文或作重要、严格修改者;

3、对论文内容负责,拍板定稿,可以解释问题者。

(二)要求

1、真名、全名。

2、按贡献排序。

3、行政领导、科研管理、投资者、仅做一般辅助工作者不应署名。

4、单位署名在论文第一面下边,写明联系单位的具体名称和邮编。

三、摘要

(一)内容

1、背景、研究目的、重要性。

2、完成了哪些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研究途径、方法步骤、数据处理方法。

3、主要发现具体结果:主要数据、统计结果及结论性意见

4、意义和价值:创新点、学术价值和贡献。

(二)要求

1、内容精湛为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核心、创造性内容。虽然字数少但内容完整、系统、准确、便于收录文摘及检索系统。

2、写作上要概括性强,文字精炼,字数150个字左右。

四、关键词和主题词

(一)定义

关键词:作者采作的能够表达文献内容的未规范化的自然语言。

主题词:将提出的关键词根据相应的主题词表进行规范化的自然语言。

(二)提取方法

1、主题分析:剖析、浓缩、提炼能够反映文章主题的关键性词和词组。

2、分解复合概念:将多个词组构成的复合概念分解成简单概念的词或词组。

3、提出关键词或词组

阿期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老年食管癌性狭窄内镜下五种治疗效果评价

(三)注意事项

1、关键词应尽可能表达简单概念,词组应是习惯使用的复合概念。对主题的表达应准确,防止过粗或过细。例如: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病白细胞介素1.6.13/白介素类

五、前言(引言、序言)

(一)目的

论文正文前面一段短文,目的是向读者介绍本文的背景知识,主题、目的和总纲,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文章内容。

(二)内容

1、简述研究课题来源及理论依据,包括密切相关的少量文献资料。

2、该项研究重要价值。

3、研究目的、范围、方法及特点。

(三)写作

1、提纲挈领,开门见山,直接切题。

2、观点鲜明,问题突出,反应本文研究问题,需求迫切,意义重大以引起共鸣。

3、字数一般150-300字。

(四)注意事项

1、文章的帽子棗引出文章棗恰到好处。

2、回顾研究历史应避免繁琐,一言以敝之才好。

3、不要论文中的数据和结论。

4、评价水平的用词要科学有依据,慎用国内外未见报道,首次报道创造性等词语。

六、材料与方法

(一)受试对象

1、实验的受试对象如是病人,应说明来自住院或门诊,同时必须将疾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病情判断依据、疗效判断标准、性别年龄以及有关情况加经简介,还应说明观察条件。正常对照应说明来源、健康含义、性别、年龄及有关情况。

2、受试对象若是动物,则应说明来源、种系、性别、年龄、体重、健康情况、麻醉与手术方法等等。

3、中医临床研究还要注意病证结合,对动物要扼要描叙模型复制的方法。

4、应说明分组原则与样本分配方法(配对、配伍或完全随机)。

(二)被试因素

1、被试因素是药物时,应说明药物来源(包括批号)、剂量、施加途径与手段。中草药还应注明学名,说明产地与制剂方法。

2、倘若以疗法作为被试因素,那么该疗法的出处、施加等级与方法、疗程等等都应加扼要介绍。

3、被试因素与受试对象如何组合安排,均可以设计方案形式明确地予以表达。

(三)反应指标

至于反应指标的测定方法,如系通用的常规方法,仅提名称即可;如系较新方法,则应注明出处;如果为了适应本实验的需要,对某方法作了一些小的改良,则应说明修改的根据与内容;倘若本文所使用的方法是作者自己建立的新方法,那么新的方法事先应另行成文,不要将新方法介绍与运用该方法研究的新问题混在一篇文章中;若论文属于报道新的方法,则应详尽具体,特别是试剂配制与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应当清楚,便于读者学习与推广应用。

试剂如系常规试剂,说明名称、来源、规格、批号即可;若系新的试剂,还需写出分子式与(或)结构式;如需要配制,则应将配方与制备方法一并交代清楚。所用重要仪器也应注明生产厂家与型号。

如果在一篇论文中涉及几个不同方法与材料的实验,而且方法与结果关系甚为密切,为了使读者一目了然,必要时可将方法与结果合在一起,标题为“方法与结果”。

(四)实施或实验路线及步骤

1、实验方法的原理及设计。

2、技术路线、实施过程程序。

中医论文 篇2

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与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一样,充当着消费者的角色,一旦人类的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出现人类的灭绝。中医药学的实践就是把人体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如果人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正常进行,健康状况良好,就处于平衡状态,当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起作用导致正常生理活动被破坏,开始的平衡被打破,疾病就随之而来,各种治疗药物和方法都是为了弥补这种平衡。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了藏象、经络等生命活动现象,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以及病态过程中互相抗衡的“正”、“邪”两种力量的存在,穴位是调整功能的枢纽;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致病精神因素,即内在因素;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六大类,包括细菌病毒是致病的外来因素。气血是全身的动力,还有内外因等等,这些都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的功能因素。《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两部经典医书正是在前人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向理性认识过渡的产物。在中医思路与方法的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收集到的有意义的症、脉、舌象等信息确定患者的“证”,再通过对“证”的辨证施治,确立不同的个性化治疗方法,这与当今许多西医学家提出的个性化治疗非常一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阴阳”、“五行”等概念,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治法治则等一整套独特的治疗概念、理论体系都无一不体现出中医学注重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医用药的方剂中讲究君臣佐使,每一个方子都有不同的配伍原则,其内在也是体现出生态平衡的意义,每一种药物都有其治疗作用和副作用,针对疾病的主要药物为君药,为了辅助君药达到更好的效果的药物称为臣药,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称为佐药,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称为使药。君臣佐使四类药物的相互影响,给人使用后就能帮助人体尽快恢复生理平衡,疾病自然消失。

2.西医采用了很多化学药物,生产工艺中有很多污染问题

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与化学药物不同,中医药的原料都是自然界可再生资源,并且以植物为主,这与人类的饮食习惯一致,也符合现在比较热门的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的理念。现在很多人在饮食中都注意食用适合自身保健作用的有药性的食品,比如鱼腥草、马齿苋、山药、枸杞等药物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这对于我们提高全民素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很有益处。对于很多新出现的疾病,西医很难在短时间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医药学在中国防治非典和现在肆虐全球的H1N1型流感的应用极大的作用,对于突发的疫情,中医药学工作者及时提供了相应的处方,避免了很多易感人群感染疾病的机会,给疫苗的研发机构争取了时间。

3.生态文明主要是以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经济的目标

中医论文 篇3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是学生就畜牧兽医领域的相关问题,明确观点、发表意见、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专业性论文,既有学术论文的一般特点,又有自身的特点。

1.1专业性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主要是围绕畜牧兽医专业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阐述观点、展示结果。从“饲养”和“治疗”两大方面进行选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1.2实践性

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理论研究较少,大多偏重于实践。毕业论文内容多是学生在实习、实验中的体会和发现,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性。

1.3创新性

创新是毕业论文的生命,是论文的价值所在。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的创新性表现在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理论上要有所发展,或方法上有所突破,或对前人提出的观点进行补充说明,或提供新的佐证材料。例如补充说明某种疾病的症状、补充说明某种药物的用药方法、提出新的诊断方法或治疗方法等,都体现了毕业论文的创新性。

1.4指导性

毕业论文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从形式到内容,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在指导的同时,要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1.5层次性

毕业论文在文章质量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习作性质。因为大学生缺乏写作经验,其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阶段,缺乏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比较困难的。

2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步骤

2.1选题

选题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价值性原则,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二是可行性原则,要选择“篮球架”式题目,既可完成,又不太过容易。只要努力就可以完成写作任务。如果选题为《论禽疾病的防治》,这个题目范围太广大,难度太大,学生无法完成;如果选题为《鸡蛔虫病的诊断》,这个题目大小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完成写作任务。

2.2收集材料

写作毕业论文要大量的收集材料,占有素材。材料收集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要有的放矢,围绕选题选择材料。

2.3立意

立意是循着选题的方向,在选择的资料中确定写作方向。有的时候由于材料收集的不确定性,会同时提炼出几个截然不同的立意方向,这个时候要进行科学地对比、分析,从而正确立意。

2.4拟定提纲

拟定提纲就是给文章搭个框架,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撰定提纲是写作毕业论文的重要步骤。

2.5撰写初稿

依据写作提纲,完成论文写作。撰写初稿时要周密思考,慎重落笔,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弊病。

2.6论文修改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论文初稿完成后,作者要仔细的斟酌,严谨的推敲,反复的打磨。要从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认真修改。

3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的结构与写法

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3.1封面

封面一般包括学校名称、论文标题、系别、班级、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写作时间。

3.2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是论文的导读图。

3.3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论文的标题多种多样,但无论是何种形式,如何拟题,都要突出论文的主旨。

3.4摘要

摘要是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毕业论文的摘要以200~500字为宜。

3.5关键词

关键词是用来表达论文主要内容信息的词语,一般从论文或题目中精选而出。毕业论文可选取3~6个词作为关键词。

3.6绪论

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内容一般包括提出问题、说明选题的缘由、意义、研究方法或论证方法等。这部分的文字要简洁,避免长篇累牍。

3.7本论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学生的研究成果要在这部分得以充分的体现。因此,在写作这部分时,要求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本论部分要做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3.8结论

结论要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是从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得到的新观念、新见解。该部分内容一般应包括: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对前人的观点做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否定;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等。

3.9致谢

对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毕业论文中的致谢,主要感谢指导教师和对完成论文直接提供帮助的单位。

3.10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

3.11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附录中。例如问卷调查、数据、图表等。

4小结

中医学论文 篇4

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在中国古代,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行医治病、施药济人是悬壶济世,是施仁爱于他人。医学被称为“仁术”十分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强调医疗活动以病人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贯穿尊重病人、关怀病人的思想,主张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等等。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开宗明义地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1]在非典危机中、在汶川大地震中,这些宝贵的医学人文精神遗产在现代社会仍闪耀着骄人的光芒。当代中国医务工作者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大医精诚”的优良传统,奏响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时代最强音。他们无私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将永远为人民所铭记,为历史所铭记。

强调人体的整体性、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古代东西方医学思想的共同特征,古代医生在治病过程中并不囿于有病部位的治疗,而駐张机体的整体髓复。中国传统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整体观念,更是集中地反映了这一点。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一是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二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獻体的各个誠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會吐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m这里当然也包含着人体与情志、人体脏器与情志之间的关系。情志,即“七情’、“五志”古人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喜、怒、悲、忧、恐,叫作五志。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的改变可能使人发病,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详细记载。情志的变化也和脏腑密切关联,中医认为一定的脏腑由一定的情志所主。它们的关系是,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忧、肾主恐。过喜则伤心;过怒则伤肝;过思则伤脾;过忧则伤肺;过恐则伤肾。人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且五脏六腑相互縣、相互影响,故某1情志对某一脏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或者可以这样说,以本脏为主,同时也可能伤及他脏。因此,如果病人躯本上有不适,往往会导致精神上的问题,而精神上的问题往往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或加重,从而使人遭受躯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环境统一性的思想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所以,治病不仅应当注意有病部位,而且也应当关注整体上的反映,包括情志对脏腑,乃至对整个人体的影响,并注意对整体上的(包括对情志上的)调节。因为医生通过舒缓病人的精神压力和对其精神情志上的调节,将有益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所以在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疾病措施的同时,更注重X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安慰等人文关怀,给予病人情感的关照和疾病的治疗。

2医学人文精神是临床医学发展至今的应有之义医学的目的是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疾病,维持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要实现这一点,就不仅要在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微观层面上,而且要从家庭、社会、生物界、地球等宏观环境上,去揭示和把握生命、健康、疾病、衰老、死亡等基本现象的本质和相互联系。临床医学的目的和对象具有人文取向性,因此,临床医学将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哲学的精神思维、文学的心灵情感、经济学的利益权衡、法学的权利维护和伦理学的道德培养等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医学的对象是人,是社会的人。因此,这就决定了医生不但要了解疾病,了解健康,了解患病的人,了解和认识社会,而且要做到正确了解疾病(医学知识)、人(人文知识)、社会(社会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医学社会性、艺术性、知识性的体现,更是完整地把握疾病的必然要求。因此,重技术轻人文既不利于整体把握病情,也不利于对患者的治疗。所谓“见病不见人”是医之大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西方医学技术的影响下,我国医学界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日益严重。此种现象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化,把病人只看作疾病的载体、医疗技术施与的对象,医患之间很少交流,对病人的体验毫不关心。二是商业化,把病人只看作消费的主体,导致医学边界无限扩张,医疗腐败现象屡见不鲜。这也从反面告诉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在医疗卫生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否则付出的代价将是沉重的。

目前,医学的发展己使医学人文精神的传统在临床医学中由迷失到被急切地呼唤到回归。一是医学发展使医学人文精神的传统在临床医学中产生迷失和断裂。20世纪,医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医院里装备了各种诊断仪器和设备:从X射线、心电图、电镜、内窥镜、示踪仪、超声诊断仪,到自动生化分析仪、CT扫描、正电子摄影(PET)、核磁共振成象(MRI)。凭借这些仪器设备,医生们能准确、动态、自动地诊断、分析疾病原因和机体的功能变化。肾透析机、心肺机、起搏器、人工脏器等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药物、器官移植、生殖技术、介入性治疗等提供了多种有效治疗手段。不断涌现的现代化诊断、治疗技术,将医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寻找致病原因、分析数据、发现细胞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上。而为了更准确、有效地诊治疾病,按疾病的不同位置或类型分类的临床专科和亚专科也纷纷建立,使病人越来越被简化为因机体的某一部位损伤或功能失常需要修理和更换零件的生命机器。医学专业化的发展同样也导致了医疗保健程序的分解,病人被分解为病因、病原、症状、体征等单个的词素,病人受疾病的痛苦也纷纷被转化为检验单上的数值和各类影像图片。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作为一个病人为病所代替,作为一个病人的整体,在现代医学诊疗过程中被逐渐消解了。医学中传统的人文精神在现代科学技术洪流的冲刷下发生了迷失和断裂,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而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技术上出现的至善主义,使医学发生了异化现象。这就是诊断治疗的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化使医生远离病人的非技术接触,导致医疗程序的非人格化、装配线化、超市化。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研究技术、追逐结果,而不是在病人床边聆听病人的陈述和増加与病人交谈,医生更加愿意关注的是躯体问题而不是病人的情感。疾病被看作是细胞或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死亡被看作是分子的瓦解。在提高效率的名义下,给予个体病人的时间被压缩到最少。面对候诊室外排满的病人,医务人员精疲力竭,即使主观上有强烈愿望也没有多少时间给患者以人文关怀。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的“技术至善论”又将人们锁定在医学的幻想中:即人类可以消除一切病痛、人的所有器官都象机器的零件一样损坏后可以更换。但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却出现了医学发展本身未料到的后果:出现了以药物保障健康的现代迷信;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的増加;临床医学昂贵的治疗挽救了某些危重病人的生命,但并不能根本解决其健康问题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医学的异化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专科化消解了整体性的人,技术化忽略了人的心理,市场化漠视人的情感,,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

中医论文 篇5

我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医继承和恢复的条件,由官从医、由儒从医者更加数不胜数。在古代,具备了传统文化知识背景时,学习中医会较为容易,并且中医和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中医学融汇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不论是理论根基还是思维方法,都和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天然浑成的效果,医学中例如五行、气、阴阳等均由传统文化中来,所有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通过传统文化的不同范畴作为理论基础,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我国传统文化,就不会有当前形态的中医理论。要从源头上解决中医传承、发展、振兴的问题,主要是真正解决中医本质、传统中医特点、加强中医文化地位、恢复中医总体思维形式,在中医界构成了统一认识以及相同的发展动向。从某种程度来讲,中医文化研究成为了中医继承、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强化中医药学科学以及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乃至中医药理知识的教育。

二、中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现状

1、基础教育忽略传统文化素养

职业高中的中医教育对于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方面较为匮乏,这个基础如果不对中医教育的几点思考李建伟山西省原平市职业学校摘要:职业高中对学生进行中医方面的教育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可以掌握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技术的专业型人才。面对学生本身具备的文化素养、将来要服务的人员的文化素养以及所掌握的内容构成的反差使得我们只能够将中医教育放在当前科学文化的氛围中进行分析,找到当前中医教育事业的问题所在,探寻提升我国中医教育质量的方法。关键词:中医教育素养教育质量牢固就会令学生未来的学习之路较为坎坷。当今学校过于重视理科和英语的学习,而往往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不给予重视。而对于学习语文,也仅仅是在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并非真正将文化渗透到学生内心。

2、中医教学中西结合的现实形式

中医学当前的教学形式属于将中西文化乃至医学理论共同传授的过程,这也令中医教学的过程较为独特。中医学属于我国传统医学的科目,隶属于东方文化。中医学校的教学过程通过中医专业知识为核心,倾向于东方文化,可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良好的适应当前医疗保健工作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能,会在教学当中设置较多的基础学科以及和西医有关的学科,学生在入学时通常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基础了解,所以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会更为迅速。而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基本理念就会相对陌生。对于当前科学和西医学来讲,中医理论的学习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许多学生觉得就是在看“天书”。

3、中医学生的无措与迷茫

当前很多中医学校为了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会扩大招生的数量。步入中医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三种:第一种属于立志于学习中医的学生;第二种属于家长希望子女的未来能够在医学方面做出成绩;第三种是没有自信能够顺利升上普通高中而报考了职业高中。而大部分学生的报考都过于盲从。中医学是一项十分深奥的医学,它同当前具有较大的差距。可是就算对于那些对报考中医学校十分热衷的学生来讲,只要当他们接触了中医学科中五行、阴阳、经络等相对抽象的概念时,都会无法轻易领会其中的含义。并且,当前媒体都会用较大的版面对科技方面的成果进行大量报道,而却极少会关注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

三、主要措施

1、抛弃中医是伪科学的想法,强化中医药文化教育

在对中医药知识体系培训之前应当强化中医药文化基础知识的培训,让学生在真正接触中医之前,应当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补充,例如我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中医药典故、中西医文化对比等相关内容,不但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中医、接纳中医、还可以在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建立对中医文化的认同与兴趣。

2、优化中医课程,突出中医特征,兼顾西医知识

当前中医教育在设置课程方面过于模仿西医课程。所以,目前中医教学应当强化学生学习中医的力度,在进行课堂设置时应当遵从中医自身的规律以及理论体系,不可以兼顾所有而忽略中医的特色,多设置有关传统中医的课程,尤其传授有关中医方面的良好经验。

3、保持适度规模,增加师承教育的力度

从古代开始,传统中医的诊疗传承就是通过师带徒的方式进行,所以我们也一定要对这种方式给予重视。因此,当前很多中医学校都已经开始引进此种方式进行教学。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要不断加强此种教育方式的力度,并探寻出新的方法,不断提高中医学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中医论文 篇6

中医药论文在交流中医药学术、推进中医药事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中医药队伍的日趋壮大、知识层次的逐渐完善、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医药期刊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改善,中医药论文正呈现出逐年增多和提高的趋势,这是十分可喜的事。但当前中医药论文在撰写和编辑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笔者结合近年来审读中医药科技期刊的情况,就以上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从近几年多种中医药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看,以下几个问题是带有共性的,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1、论文类型单调,缺乏学科特色

中医药理论虽然有学术上凝固性的一面,表述上也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性程式,但同时又存在着学术上不断发展的一面,其表述形式也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以不变应万变”这句老话所表现的,正是中医药论文在不断延续、出新过程中“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这里,关键就在这个“变”字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际上这种变化举步维艰,打开中医药期刊一看,大部分论文所表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几乎是几十年一贯制:一些理论性论文缺乏新意,甚至是一些论点的反复克隆和重复。应用性论文更加突出,充斥版面的个案、群案报道,使人有“百刊面孔雷同,千篇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有期刊开辟出医话、医论、研讨、解答等形式,但还没有形成特色和个性,充其量是同类问题的汇集,缺乏有机交流的深层次内涵。一些专科性质的期刊,本身具备个性特色,却习惯于跟着综合性期刊的路子走,结果失去了个性。如以“民间医学”为宗旨的杂志,却找不到民间医学的内容;以“急救医学”为宗旨的杂志,反映的大都是寻常的治法。一些期刊还出于单纯的经济利益,把缺乏科技根据、夸大实际效果、明显带有广告性质的内容直接或变相强塞给读者,最终导致对读者基本利益的伤害。

2、论文设计粗糙,缺乏科学依据

一篇好的论文,首先来自一个好的设计。以应用性论文为例,无论是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重复测量设计,都必须能真实反映出研究目的和过程。不少作者不懂得这些基本方法,而是以简单的分组代替设计,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对以往经历的回顾,具有前瞻性设计的可谓凤毛麟角。其中虽有一些论文在名义上是冠以“前瞻性”的,事实上遮不住从回顾性内容中人为制造的痕迹。以上情况基本是当前中医药学术论文存在的通病。更有甚者,个别作者随意编造、删改实验数据,更改病例发生的时段,使论文失去真实性和可信性。不少论文没有对照组,即便是一些设有对照组的文章,不少却形同虚设:实验组与对照组不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要素上不均衡,缺乏可比性,且不是采取随机抽取或分层的方法,而是按照人为划分的手段获得的。这种所谓的“对照”,失去了对照的实质性意义。如一个乡镇医院的医生,在他的论文中提供了一年内使用中医药抢救有机磷中毒100多例的报道,还有30名的对照组。且不说这个乡中毒人数之众难以令人置信,就是其所谓的“前瞻性”设计也不能不令人生疑。试想,在中毒者情况各异、迅速抢救垂危生命前提下,要套入作者设计的方案进行对照可能做得到吗?给人的感觉,只会是虚假的、不现实的和不负责任的。

3、统计学处理问题多,假阳性结果随处可见

对于大多数论文作者、特别是工作在基层的临床医生来说,论文的统计学处理既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一些作者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迫于期刊的要求,要么请人帮助计算,要么干脆拿别人使用过的结果比葫芦画瓢,照着搬过来。更有甚者,随便做起数字游戏,改变实际数字,制造出能够为设计“效果”服务的假阳性来。由此造成的一些论文“水分”大、所用方法不能重复的弊病,就在所难免了。有专家对近20年来我国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审查,发现统计学误用率平均高达80%。就是一些重大项目的论文,也有50%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错误。究其原因,虽然与论文作者的科研水平和道德缺陷有关,也与期刊普遍追求的所谓阳性率的做法不无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实践中,两种实验方法或药物在临床上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却取得了基本相同效果的例子是十分常见的。它证明了不同方法或药物,在临床中具有的可靠性和可替代性,其本身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意义。优效性结论(新方法优于传统的方法)虽然是我们每个科研者的愿望,但实际上是不容易取得的,能取得等效性(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效果基本相当或相差无几)、甚至非劣效性(新方法虽然很难超过传统方法,但具有验便简廉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结论,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有意义的结果,各种期刊不能不面对这一基本事实。

4、论文文采不足,语法错误较多

中医论文 篇7

【关键词】临床医师;基础理论;诊疗技能

Abstract:Accordingtocurrentissuesclinicianshavetofacewith,thisarticlepresentsseveralmeasuresonhowtoenhancethediagnosticalcapabilityofclinicians.FurtherstudyonclassicalliteraturesofChineseMedicineenablesclinicianstoimprovetheirmindandprovidesthemaconditionofrelearning.Theabilityontreatmentsofallkindsofdifficultiesandvariousillnesseswillbeenhancedthroughreacquiringknowledgeandtheenthusiasmofclinicianswillbestimulatedbythebeneficialfromscientificresearchpolicies.Thisarticleemphasisonthecommunicationbetweentheoreticalresearchersandclinicianswhichisreciprocalandwillleadstoadoublewinsfinally.

Keywords:Clinicians;Basictheory;Diagnosticalcapability

中医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现仍被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主要是由疗效决定的,而疗效取决于中医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就不会发展也不会长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价值取向的改变,临床医生能潜心学习理论,并将自己治疗的医案用理论进行认真分析的人越来越少。目前中医面临很多问题,除有些人的错误认识外,我们不能不从自身找原因,其中临床医师中医理论素养不高导致诊疗技术下降,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临床医师中医理论素养,进而提高诊疗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临床医师目前所面临的有关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略抒管见:

1注重经典著作的学习,深挖中医精华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经典著作对学中医的人来讲非常重要,它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它是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一般而言精通理论又注重实践的医师,临床效果良好,反之,只有理论没有临床,或只有临床不注重理论学习的,在医疗方面都不会有很高的造诣。我国历代名医如张仲景、刘完素、朱丹溪以及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等无不在学习《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建树。就现代名老中医而言,他们之所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究其根源,无不精通《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对其中许多有指导性的内容能熟练背诵,理解深刻,在临床对病因病机的分析时往往用经文一语中的,治疗用方,灵活自如,让人心服口服。

作为中医临床医生,必须熟读经典著作,否则对疾病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经典著作有一些偏见,认为经典著作历时久远,文字晦涩难懂,对临床作用不大等等,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近年来,名老中医呼吁:中医精华的部分在经典著作中,中医临床、科研均应在经典著作中找闪光点。事实也正是如此,比如近年来对传染病的研究,中医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而温病学为其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素材;近年来心理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已经称为21世纪的第二杀手,而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有关郁证的论述,还有专论心身疾病的篇章,为这些疾病的诊治预防指明了方向;再比如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并创立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深入学习经典著作一定能寻找出应对各种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中医现已延续了几千年,但它的理论并没有过时,只要深入挖掘,就一定能找出治疗疑难杂证的突破点。因此,作为中医的临床医师应该在百忙中抽一定时间阅读经典著作,对其中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做好读书笔记,将平时收集的病例,用经典著作中的理论进行剖析,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实践技能,更能为临床论文的撰写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使医生的论文有理有据,让人心悦诚服。现有的医师临床疗效很好,积累的典型病例不少,但其分析讨论比较浮浅,不能从理论上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升华,究其根源,经典著作读得太少,记得太少。因此,医院领导应为中医临床医师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创造条件,如业务学习内容每月最少有一次是聘请水平较高的、对经典著作理解深刻、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讲座;或者是各科室学术论文的交流,找出欠缺的理论根据,提高中医临床医师对经典著作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学习积极性,提高中医理论水平,而理论水平的提高是诊疗技术提高的基础和前提。

2为医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提高业务水平

业务学习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在行动上,医院应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临床医师可分期分批到中医院校进修学习。从事临床工作后很多医师因为工作太忙忽视了业务的学习,导致医疗水平下降。有的甚至只知治病,不懂为什么要这样治病,从机理上很难分析清楚。住院病历、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有的所记录的临床表现,治疗大法,与用药情况不符;有的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不能自圆其说等等,理论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这些弊端。实践证明,在进行1~2年临床工作后再到中医院校有选择性的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不但可以加深理解中医理论,更能够活学活用,提高分析、解决临床病证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各地中医院校经常举办短期中医临床大夫培训班,请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讲述中医理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种“回炉”现象值得借鉴。实践-理论-再实践,会使临床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应对临床各种病证的能力大大增强。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很快就会将原来学到的理论知识忘记,而没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医师,医疗技术平平,见到疑难杂证,束手无策,往往草率行事,将病人打发了事,这样做的结果是降低中医威信,失去患者信任,对中医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现在有一种现象,基层医院派人外出学习,基本都是去医院学习,而不主张,也没有人愿意去学校进修学习,因为人们更注重的是实用,即快速见成效,什么药治什么病,只要记住这些,就算有收获,回去就能当好医生。这就导致有些人去医院学习,学会了用某方治某病,但为什么能治这种病?不能用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不了解中医个体化的诊疗特点,所以回去后不能把别人的经验针对不同的人灵活运用,仍然于事无补。所以将有1~2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派到中医院校再有选择地学习非常必要。

中医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在整个科技文化转型的时代中,中医理论必然在历史变革中创造新的价值体系,发挥其学术生命的原动力。在这些问题有效解决的同时将获得新的理论产出,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体现实用性。现各学院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从学校毕业几年后再回到学校就会发现,教科书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与临床更加密切,尤其经典著作,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会讲明它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了改观,多媒体的运用,实验课的增加,讨论课的设立,师生零距离的接触,将临床医生从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又带入一个较以前学习不一样的全新环境,实践证明许多临床大夫非常珍惜再学习的机会,往往都会满载而归。

3正确对待临床科研,不能顾此失彼

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中医要站稳脚跟,走向世界必须进行科学研究,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矫枉过正。当然有些问题并不在临床医生而是政策的制定者,现无论教学、医疗单位,科研是首务,课题成为聘岗的首要条件,而且必须是课题主持人。在晋升职称中,医生的医疗水平,患者就诊率等理论上说作为考评的条件,但实质还是拿科研说事。众所周知,职称是患者衡量一个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准,职称问题在任何单位均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医疗单位更是如此。科研上不去,单位就不能上档次,领导着急,群众更着急,很多临床医生为解决职称,不得不去想尽千方百计去搞课题,不管是不是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只要上级能批就好,上上下下大家都在搞课题。申报课题的大夫上班忧心忡忡担心课题不能被批准,批准了课题的大夫上班还在想着动物实验效果如何?不理想应该如何去弥补?回家大量的时间花在写标书,写论文上,谁还有时间去看书去学习。医生们被课题搞的筋疲力尽,被论文搞得晕头转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今天这个病人疗效不好,为什么?医生很少从自己找原因,下班后针对白天看病的结果去看书,去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的人寥寥无几。

那么,如何解决呢?中医的实验难做,因为跟现代医学的模式不同,而“因人制宜”是中医一大治疗原则,医师应该把科研的重点放在自己如何运用辨证论治规律,通过实施个体化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上,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回访病人,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及时完善治疗措施,及时总结经验,临床医师应该在自己专长和喜欢的工作中找课题,而不能为课题而工作。作为医院应该为临床医师做这些工作提供一定的时间,上级组织在审批课题时也应该给予考虑。此外,中医评定职称也应有相应的倾斜政策,医疗水平高,技术全面,深受患者欢迎的临床医生在评定职称时在同等水平中应该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或者发挥集体智慧,让理论水平髙者协助他们总结经验,申报课题,批准立项,从根本上调动临床经验丰富医生的积极性,这对弘扬中医有一定促进作用。

4治疗任何疾病必须突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和西医都以人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形成的时代不同,采取的思维方法研究手段各异,形成两种差异很大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仍被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与它的理论的科学性不无关系。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通过古代解剖,通过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通过反复的医疗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正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临床才能产生卓著的疗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临床医生治疗疾病的有力武器,中医治病如果失去这两大法宝,将一事无成。比如现临床出现的“三高”症等,患者最大的心愿是降压、降糖、降脂。作为中医大夫,降糖、降压等中药可以运用,但不能刻舟求剑。目前中医杂志上有很多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三高”症收效良好的报道,值得临床医生的重视和借鉴,有机会应该多看中医报刊、杂志,了解中医药的进展和研究动态,不断用中医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自己,在临床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5注重理论研究者和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

团队精神值得提倡,中医理论工作者与临床工作者之间应该建立合作关系,现全国各中医院校均有相应的教学医院,这对双方的互相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很好的利用这种条件,开展对疑难杂证进行会诊的方式。教学医院与教学单位挂钩,每周进行一次病案讨论,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对病证进行分析,提供思路,临床大夫谈他们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的优势互补,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

中医论文 篇8

【关键词】五脏相关;现代研究

Abstract:ThetheoryofcorrelationoffiveviscerawasintroducedbyfamousveteranterandoctorsofTCMnamedDengtie-tao,whosucceededanddevelopedthetheory,manyresultswereobtainedontheoryaboutcorrelationofFiveViscera,suchasthediscussiononChinesemedicalsciencetheory,clinicalresearchandexperiment.

Keywords:Theoryofcorrelationoffive;Recentresearch;Review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由我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提出[1]。五脏相关既保持中医五行学说与脏腑学说的合理内容,又借鉴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本文就近年来对五脏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1理论探讨

1.1五脏相关源流探讨刘小斌[2]

通过对《内经》“五脏相通”、汉代张仲景“五脏病”论、金元时期刘完素“五运主病”,以及明清医家提出的“五脏旁通”“五脏穿凿”、药性归经、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五脏互相关涉”等理论学说比较研究,认为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与上述理论有学术渊源。

1.2五脏相关的基本内容与特点郑洪等[3]

认为,五脏相关的内容可包括:①中医五行学说落实于五脏:②以五脏为核心,同样保持五脏统属六腑、五体、九窍、五华等内容,其特点是整体、平衡和恒动;以系统和结构的观点认识五脏的相关性;以气血阴阳为五脏相关的信息单元和控制因子;以“症状-病机”的逻辑认识五脏关系。邱仕君等[4]认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是基于对中医五行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的一种理论学说。五脏相关是指人体可分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其系统内部、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联。

1.3五脏相关的学科定位

邱仕君等[5]指出五脏相关学说其学科意义在于横跨了理论层次和实践层次,介乎于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以相关性、多元性、开放性为主要表征,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与研究方法从认识上提供了一种开放的眼光、辨证的思路和宽容的气度。

1.4五脏相关的理论内涵阐释

赵益业等[6]认为五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五脏相关的实质是该网络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能阐明五脏相关理论在证的实质研究、病证关系、中医疗效机制等研究中的作用。陈坚雄等[7]从功能系统观、脏象联系观和天人整体观3个方面解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认为五脏相关学说以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为基础,以中医学的功能观和整体观为指导,引入现代系统观,整理提高历代医家对脏腑相关性的零散认识,明确提出了联系的观点,突出强调了相关性。

2临床研究

五脏相关临床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面上临床研究,二是深入到子系统如两脏相关的研究。

2.1面上临床研究刘小斌等[8,9]

通过随机抽样方法调研1200例住院病案资料,探讨五脏相关理论学说临床基础。结果中医病名证型涉及二至四个脏腑所占的比例为1108例,占92.33%。此外,刘氏等整理邓教授运用五脏相关学说解决临床难题的经验,如以心为本,五脏相关辨治冠心病;从肝论治,五脏相关辨治高血压病;脾胃虚损,五脏相关辨治重症肌无力;肝病实脾,脏腑相关辨治慢性肝炎、肝硬化。

许多国内学者也运用脏腑相关理论进行临床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治,包括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外科疾病,甚至用于诊治疑难病及治未病。

2.1.1内科疾病

心血管系统:李南夷[10]认为心力衰竭虽是心脏之病变,但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不与肺、脾、肾、肝等脏腑密切关联,相互影响。因此,五脏相关学说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谢雨君[11]介绍陈镜合教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经验。认为该病病位在心,与五脏相关。黄学阳等[12]认为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与五脏相关,但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

消化系统:尹宗强[13]运用五脏相关理论诊治病毒性肝炎。如肝病治心:清热解毒,凉营开窍法;清营凉血,直泻心火法;养心安神法。肝病治脾:包括温中健脾法平调寒热法。韩立国等[14]用脏腑相关论胃脘痛的治法,在辨治胃脘痛时,可使用如疏肝和胃法,温通心肾法,达胆和胃法,益气健脾法,清肠和胃法。

泌尿系统:谢桂权[15]从五脏相关角度探讨尿毒症的治疗。立足中医整体观,从肾、脾、肺、肝、心五脏相关及通腑泄浊、活血化淤等角度探讨了尿毒症的传变及治疗。

内分泌系统:魏华等[16]总结和介绍了路志正教授论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经验。路教授认为甲亢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肝郁为中心,与五脏失调相关”。宋述财等[17]从“五脏相关”理论角度看,失眠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肺密切相关。

2.1.2妇科疾病谭抗美[18]

以五脏相关理论指导女性更年期综合征61例诊治,以补肾为主,兼疏肝调脾宁心理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

2.1.3外科疾病李古松[19]

运用五脏相关诊治外疡,认为疮疡是“心系与他脏系”内在功能失调之外在表现,“有诸内,必形诸外”也,必须先重视心系,是“五脏之大主”的基础,且必须结合他脏系(肺、肝、脾、肾)的相关性。

2.1.4疑难病周正华[20]

依据《内经》“五脏相关,移皆有次”,运用五脏相关辨治疑难病,取得良好效果;王文奎[21]运用五脏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爱滋病;李培武等[22]认为肝肾综合征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不与肝、心、脾、肺、肾等脏腑系统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2.1.5治未病边玉麟[23]

将五脏相关道理运用在临床上“治未病”,指出除了传统的“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外,利用其他脏腑之间的相关来防止未病脏腑的传变。

2.2子系统的研究目前,以两两相关的研究较多。如脾(胃)肾相关,心脾(胃)相关,肝脾(胃)相关,胆胃相关,肺脾(胃)相关,心肺相关,心胆相关,肝肾相关,肝肺相关等。

2.2.1脾(胃)肾相关

陶庆文等[24]认为脾肾相关理论在尪痹的形成、治疗和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补肾祛邪是其治疗总则,而健脾利湿是重要的辅助方法。文献也报道了胃肾相关,如唐光富[25]认为临床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老年病及虚损疾病,辨证之时不可不察胃肾,治疗之时不可忘却顾护胃气。

2.2.2心脾(胃)相关

吴焕林等[26]以心脾相关理论指导冠心病及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张庆宏等[27]认为情志为胃肠功能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整心神可达到治愈大多数胃肠功能性疾病的目的。

2.2.3肝(胆)脾(胃)相关

徐升等[28]运用“肝脾相关”理论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肖会泉等[29]运用肝病实脾理论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范廷校[30]认为,肝与胃在生理上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及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体现了“土得木而达”和“木得土而荣”的深刻内涵;张筱文[31]认为胆病(结石,炎症)和胃病(溃疡病,慢性胃炎等)无论在生理、病理及治疗诸方面,彼此相关,病在胃,而源出于胆;或病在胆,而源于胃,互为因果,且亦常同病。

2.2.4肺脾(胃)相关

张挹芳[32]强调肺脾在气的生成、血的循环、津液的代谢等方面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多种关系,指出肺脾相关理论在过敏性疾病的病机分析及诊治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林沁臻[33]认为肺脾相关理论对肺系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肺系疾病从脾论治尤其重要;段延萍等[34]认为肺胃相关是咳嗽、痿证、胃痛的主要病机,在疾病治疗上要重视肺胃同治。

2.2.5心肺相关

刘学法[35]认为心肺相关理论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辨治冠心病时应以气血为纲,心肺同治。

2.2.6心胆相关

王宗柱[36]认为心与胆在经脉络属上有直接关系,生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相互联系;其中胆心在生理上都是司降的,心火的司降与胆气的疏泄通降相辅相成;临床应该重视胆心同病的中西结合诊治。

2.2.7肝肾相关

付修文[37]介绍钱英教授治疗慢性乙肝的经验,认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与肝肾相关,采用“滋补肝肾、化痰软坚”之功的“软肝煎”治疗效果良好。

2.2.8肝肺相关

武维屏[38]认为肝肺生理相关,病理相因。根据中医学“肝肺相关”理论,从肝辨治支气管哮喘,治法独特,疗效显著。

三脏相关的报道罕见,如刘友章等[39]运用肺脾肾相关理论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实验探索

目前对五脏相关的实验研究文献报道不多,日本通过制造实验性肝硬变模型,发现肝损害、肾损害及空肠绒毛萎缩的程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揭示了五脏中的肝、脾(这里指空肠绒毛)、肾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40]。两两相关的实验研究以脾肾相关[]为主。吕爱平[41,42]采用经典方法分别复制了脾阳虚证和肾阳虚证动物模型,认为脂质过氧化、甘油磷酯减少、神经磷脂增加是脾、肾阳虚证形成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高守泉等[43]等研究认为血浆睾酮这类性激素物质可能是脾肾相关的重要生化物质基础之一,免疫功能则可能是脾肾相关的一种重要生理机制。陈芝喜等[44~46]发现脾虚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T3,T4含量均比正常显著降低,血浆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比正常升高。补脾补肾方药能明显升高脾虚证大鼠体内TNF,IL-6,IL-2,T3,T4含量,降低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认为脾虚证的发生与调节cAMP,cGMP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此外,脾虚证的发生与DNA合成减少有关,脾肾相关理论有助于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其他两两相关的研究较少,如郑爱华等[47]发现脾虚时PKC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肝郁时PKC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认为肝脾两脏在T细胞尤其是THO的活化中具有相关性,PKC参与了肝脾这种相关的发生。王淑玲[48]进行肺肾相关实验研究,认为肾可通过雄性激素及其受体对肺进行调节,雄性激素及其受体可能是“肺肾相关”的物质基础。陈洁文等[49]发现T和E2水平与心脏功能具有相关性,提示性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肾虚动物心功能低下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揭示中医“心肾相关”理论的科学内涵。

4评述与展望

邓铁涛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五行学说,历经30年,逐步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引起中西医学界关注。近年来,对五脏相关的研究日渐增多。综上所述,五脏相关的研究已经从理论、临床和实验等三大板块全面展开,成果显著。如理论方面,从五脏相关的源流、基本内容、学科定位、理论内涵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五脏相关的理论框架初步建立;临床方面,已从面上临床研究深入到子系统,内容之丰富,显示了五脏相关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包括内外妇科及疑难病等。但子系统的研究多局限于两两相关,三脏及以上相关的报道罕见,这也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实验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关五脏相关的实验模型及研究方法有待建立,子系统的研究中,脾肾相关的客观化研究有从激素、内分泌甚至分子水平等多角度探讨,但以复制“证”的模型进行研究为主,对相关性的探讨不足,而其他两两相关的研究报道均较少,可以说实验方面是五脏相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对两脏之间、多脏之间相互调节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阐明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邓铁涛。邓铁涛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6.

[2]刘小斌。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术源流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5):424.

[3]郑洪:“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内涵探讨”,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03.

[4]邱仕君,陈坚雄,程宾。对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4(1):1.

[5]邱仕君,吴玉生。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对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36.

[6]赵益业,邹旭,吴焕林,等。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试论中医学五脏相关理论[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5):433.

[7]陈坚雄,邱仕君,肖莹。试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2):87.

[8]刘小斌,刘友章,王清海,等。五脏相关理论学说临床基础调研--附1200例病案资料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2):211.

[9]刘小斌。邓铁涛教授对五脏相关理论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1):73.

[10]李南夷。论心力衰竭与五脏相关学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40.

[11]谢雨君。陈镜合教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2,34(11):9.

[12]黄学阳,谭志健,陆广莘。中医学探讨肝与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关系[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658.

[13]尹宗强。浅谈五脏相关理论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S1):17.

[14]韩立国,邢召君。从脏腑相关论胃脘痛的治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0):712.

[15]谢桂权。尿毒症中医治疗整体观探析[J].新中医,2002,34(10):3.

[16]魏华,路洁。路志正教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用药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5):407.

[17]宋述财,刘小斌,许华。失眠与五脏相关刍议[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3:367,364.

[18]谭抗美。脏腑相关理论诊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应用研究(附61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91:7.

[19]李古松。外疡从五脏相关论治[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2):28.

[20]周正华。从“五脏相关”论治疑难病二则[J].中医杂志,2007,48(4):335.

[21]王文奎。中医论治艾滋病[J].中国工程科学,2004,6(1):44.

[22]李培武,林木灿。从五脏相关学说认识肝肾综合征[J].新中医,2007,39(4):3.

[23]边玉麟。五脏相关治未病临床浅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2):145.

[24]陶庆文,阎小萍。脾肾相关理论在尪痹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02,30(8):57.

[25]唐光富。胃肾相关理论价值新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7(3):15.

[26]吴焕林,阮新民,张敏州,等。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学报,2000,17(3):228.

[27]张庆宏,周福生。析“心胃相关”[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4(2):39.

[28]徐升,刘友章,宋雅芳。运用肝脾相关理论治疗慢性胃炎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7.

[29]肖会泉,罗日永,吴婉芬。肝脾相关理论在慢性肝炎治疗中的运用—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Ⅱ)[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69.

[30]范廷校。肝胃相关理论浅识[J].福建中医药,2003,34(1):48.

[31]张筱文。论胆胃相关与同治[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2):238

[32]张挹芳。肺脾理论与过敏性疾病[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9:16.

[33]林沁臻。浅谈肺系疾病从脾论治[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2):21.

[34]段延萍,周杰,高连印。肺胃相关论探析[J].陕西中医,2003,24(12):1104.

[35]刘学法。从心肺相关论冠心病的证治[J].光明中医,1999,14(4):12.

[36]王宗柱。略论“胆气通于心”[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6):1.

[37]付修文。肝肾相关与慢性肝病[J].北京中医,1995,2:48.

[38]武维屏,崔红生。试论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的生理病理学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0):7.

[39]刘友章,徐升,宋雅芳。肺脾肾相关理论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医药学刊,2006,24(7):1195.

[40]张丽娟。有关实验性肝硬变脏腑相关性的探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6):32.

[41]吕爱平,李德新,崔家鹏,等。脾肾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脾肾阳虚证模型大鼠自由基损伤的比较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3):189.

[42]吕爱平,林庶茹,李德新,等。脾肾阳虚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磷脂组分变化的比较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1):78,83.

[43]高守泉,王勇庆。脾肾相关性进行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12):26.

[44]陈芝喜,刘小斌,周名璐,等。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186.

[45]陈芝喜,刘小斌,周名璐,等。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放射免疫杂志,2003,16(5):278.

[46]陈芝喜,徐志伟,刘小斌,等。强肌健力口服液对脾虚小鼠DNA合成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5):141.

[47]郑爱华,李家邦,蔡光先,等。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对肝郁、脾虚病人Th细胞分化信号蛋白PKC表达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25(4):14.

中医论文 篇9

【关键词】胃癌;中医药研究;综述

胃癌属于中医“胃脘痛”、“噎膈”、“痞满”、“呃逆”、“积聚”、“反胃”等范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摸索与实践,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中医对胃癌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面的许多新学说、新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在胃癌临床治疗上的理论依据。

1各家学说

1.1从痰论治

在中医经典理论中,痰是疾病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又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病理产物。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劳逸均可导致痰的产生。痰滞成积既是胃癌的表现又是胃癌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病因。朱丹溪所描述的“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正与胃癌易于浸润转移的特点相类似。手术以后,正气受戕,脾失健运,水湿运化失司,容易促进痰浊的再次生成,恰好又为胃癌的复发及转移创造了物质条件。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从痰论治”是中医辨治胃癌的一个重要法则。有众多专家学者对此持有相同观点。魏品康[1、2]认为“痰”是胃癌产生的重要病理基础,并以此提出“痰-污染学说”。强调“痰”对于局部细胞的浸淫,导致细胞突变,是胃癌产生与发展的关键。对于“痰”形成的有形包块,提倡以“消痰散结法”为治疗大法。自拟消痰散结方治疗胃癌及抗转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钱彦芳[3]认为胃癌因痰浊瘀噎胃络而成,治疗当以导痰和胃,开瘀散结。以丹参饮加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黄萍等[4]认为,痰滞胃腑,痰瘀互结,肿块内生,阻隔胃气,发生胃积。强调治痰重在调和气血、重在调补脾肾、疏肝散积、治痰即为解毒。

1.2从瘀论治

胃癌的产生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时间共同影响的结果,“久病必瘀”,“久病入络”,进而“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癖”,因此“从瘀论治”亦是中医辨治胃癌的一个重要法则。卜平等[5]认为肿瘤侵袭,手术创伤等加重了患者正气亏虚,气虚可导致血瘀;阴(血)不足也可导致血脉不利而致血瘀。使用自拟扶正化瘀方药辨证论治胃癌,不仅降低了局部复发及转移率,而且血液流变异常指标有明显改善。王瑞平等[6]认为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是晚期胃癌的基本病理变化,故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大法。朱国先[7]认为,瘀既可作为致病因素,又可成为病理产物同时存在,瘀癌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交互为病的“瘀—癌—瘀”的恶性病理循环过程,癌潜瘀内,瘀渗癌中,癌瘀交结,瘀深癌剧。在遣方用药上必须癌瘀同治,攻癌勿忘化瘀,散瘀更须抑癌。

1.3从毒论治

毒既是致人各种细胞的基因与外基因改变的因素,也是致癌因素与促癌因素,其引起的癌症性质、种类也是多样的,临床表现也各异[8]。抗癌解毒是临床上胃癌治疗的又一重要法则。周仲瑛[9]提出的“癌毒”学说在这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周氏认为癌邪为患,必夹毒伤人,且由于癌毒留结,又可以产生痰、瘀等病理产物,癌毒与痰瘀搏结,则形成肿块。因此治疗上提出以“抗癌解毒”为基本大法。陈慈煦[10]认为:胃癌乃因虚、痰、毒、瘀互为因果,聚成癌毒,停积于胃脘食道,胃失通降而成。施以“通降”之法,再结合“解毒”之法以抗癌解毒。徐迪华[11]认为胃癌本虚乃脾肾不足,标实为癌毒侵袭。癌毒侵入胃脘,阻滞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输布,必致湿炼成痰、血凝成瘀,终致毒、瘀、痰三邪集结胃腑。尹莲芳[12]认为,癌毒在体内蓄积不流,日积月累促成肿块是胃癌发病的决定因素。治以扶正祛邪、清胃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缓攻渐消。朱曾柏[13]认为“毒”停留在体内过久,加上患者本人的体质因素,就有可能形成癌肿。临床上分别采取补气解毒、养血解毒、止痛解毒、清热解毒(化疗、放疗、手术等)、化痰解毒、行瘀解毒、健胃解毒、利水解毒等不同治法,强调辅佐之法可以变易,解毒之法不可移易。

1.4从虚论治

胃癌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整体属虚,局部属实,从虚论治是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传统方法。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患者体质,提升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当前“从虚论治”胃癌的主要手段。邱佳信[14、15]认为胃癌的本质是脾虚。以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软坚化痰的胃肠安复方为主方治疗胃癌,临证以小复方加减。孙桂芝[16]认为本病之本是脾、胃、肾虚,治疗本病始终坚持健脾益肾、扶正祛邪的指导思想。刘嘉湘[17]强调癌肿治疗以扶正培本为主,强调“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思想,坚持扶正与祛邪、辨证与辨病、整体与局部结合。谢广茹[18]认为脾胃虚弱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临证当顾护脾胃,补养胃阴。用药当升清降浊同施,补通兼顾,清化湿热,并多用甘味补益。

1.5分期与分型论治

张镜人[19、20]教授诊治胃癌时,辨证用药立足于“邪正盛衰”,主张既不能专攻邪毒之实,又不宜峻补正气之虚,攻邪勿忘顾其正气,扶正尚需祛其邪毒,不同阶段,各有取舍。吴良村[21]认为,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属痰瘀互结,予以化痰散结;手术后,多气血两虚,予以益气补血;放化疗术中,耗伤胃气,予以益气和胃降逆;放化疗术后,伤阴耗气,予以益气滋阴;放化疗间歇期,多正虚邪实,急则治其标,加重祛邪抗癌药;晚期肿瘤患者,全身衰竭,多气虚伴肾虚,予以益气补肾。钱心兰等[22]将113例胃癌分为脾胃气虚、胃阴不足、肝胃不和、痰湿凝聚、痰血内阻、热毒蕴结、脾肾阳虚等7型,以异功散、香砂六君汤;沙参麦门冬汤、益胃汤、增液汤;香砂宽中汤、五膈宽中散;平胃散、二陈汤、海藻玉壶汤;桃红四物汤、三棱丸;五味消毒饮等加减;附子理中汤、金匮肾气丸等加减治疗。王晓等[25]将晚期胃癌患者40例分肝胃不和证、脾肾虚寒证、湿热瘀毒证、气血双亏证等4证予以辨证论治,结果存活期最短l例为1个月,最长l例为6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5.8个月,平均生存期为8.8个月。陈郭君等[24]将9l例胃癌,分气阴两虚型、痰郁气滞型、瘀毒内阻型、脾肾阳虚型等治疗。结果平均生存期2.66年。

1.6强调内伤为发病的重要原因

内伤发病主要包括情志、饮食、劳逸失宜等。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的情志失调,可以导致肝失疏泄,脾胃不和,从而产生瘀、痰、毒等引发胃癌的病理产物。李建生[25]认为胃癌病理分3阶段:初起多由情志不遂,肝气不舒或饮食不节,肝胃不和;继则肝郁气滞,气机失宜,阻于血络,气滞血瘀,日渐成积。治宜攻补兼施,以补为主,重在补养气血,健脾和胃;以攻为辅,重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陆克勤等[26]认为肝为刚脏,性喜条达疏泄,郁怒伤肝,横逆犯脾,脾胃不和,气滞日久,胃络瘀结,久之则成胃癌。以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钱伯文[27]发现,很多患者在发病前有长期的情志抑郁史,导致肝郁而脾胃失调,痰浊、瘀血、热毒留滞。李修五[28]认为此病早期多由情志不遂、肝气不舒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继则肝郁气滞,脾胃受伤,痰浊内生,血滞成瘀,痰瘀互结,日渐成积。治疗上喜用自拟验方虎七散合旋复代赭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胃癌病人,收效较为满意

2小结

近十年来,中医药在胃癌治疗上已取得可喜的进展。并表现出良好的前景与巨大潜力,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疗效标准,使得各家学说之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影响了最后结果的可信度。结合现代科学手段,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诊疗标准规范化、疗效判定标准化、证型统一将是今后中医药治疗胃癌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国静,魏品康。“消痰散结法”治疗胃癌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4,32(5):14-15.

[2]李相勇,魏品康。金龙蛇口服液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1):3-5.

[3]钱彦芳。肿瘤从痰论治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2):42-44.

[4]黄萍。论痰在癌症中的病机变化及治疗意义[J].福建中医药,1995,26(1)):36-37.

[5]卜平,周荣卿,陈齐鸣。扶正化瘀方对胃癌转移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4):193-195.

[6]王瑞平,潘宇,叶志超。健脾化瘀合剂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24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4,25(11):22-23.

[7]朱国先。癌瘀相关初探[J].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2):533-534.

[8]柴可群。毒与癌症发病关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2,37(7):304-307.

[9]赵智强,李嘉。略论周仲瑛教授的“癌毒”学说及其临床运用[J].新中医,1998,30(10):6-8.

[10]陈继婷,翟信长,易玉斌。陈慈煦教授用通降解毒法治疗食道癌[J].胃癌临床经验浅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5,17(3):17-18.

[11]申春悌。徐迪华运用豆芪汤治疗晚期胃癌的经验[J].江苏中医,1994,15(7):6-7.

[12]周兰。尹莲芳治疗胃癌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1999,26(8):342-343.

[13]朱曾柏。因毒致癌及解毒治癌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4,21(3):105-106.

[14]杨金祖。邱佳信关于胃癌学术思想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2):80-81.

[15]邱佳信。健脾法为主治疗晚期胃癌的探讨[J].中医杂志,

1992,33(8):23-25.

[16]石怀芝。孙桂芝辨证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经验[J].北京中医杂志,2003,22(2):13-14.

[17]李和根。刘嘉湘治疗胃癌经验述要[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7):642.

[18]张霆。谢广茹从脾胃论治肿瘤经验举要[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3):18-20.

[19]周萍,徐国缨,张存钧。张镜人调治胃癌术后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9):694-695.

[20]蒋振明,蒋勇,张存钧。张镜人经验方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3):140-141.

[21]黄晓涛。吴良村抗癌用药注重顾护胃气的经验[J].山西中医,2002,18(4):9-10.

[22]钱心兰。攻补兼施治疗胃癌113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2):7-9.

[23]王晓。辨证治疗晚期胃癌40例[J].江西中医药,1999,30(4):28-29.

[24]陈郭君。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癌[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3):19-19.

[25]崔永玲。李建生治疗胃癌的经验[J].北京中医,2005,24(6):339-340.

[26]陆克勤,王利,王蕾。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4,3(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