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技论文【精选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如下是漂亮的编辑帮大家收集整理的物理科技论文【精选7篇】,欢迎参考。
物理科技论文 篇1
对物理教育“特培”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了研究,并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了生源情况、教学素质等方面调查后发现,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实验技能类课程课时偏少,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某些教学类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语言基础的不同导致语言类课程需要调整;教学实践的质和量都无法保证,且形式单一;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教材等存在问题。
二、综合上述问题,对物理教育“特培”课程的设置进行改动
1.专业课类
(1)对《高等数学》、《解析几何》课的改造:数学是物理的基础,但考虑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需求更高以及课时量的限制,应对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简化和改进。内容应侧重于在力、热、电、光学中用到的矢量运算、微分、积分及概率统计的基本内容和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即可,可将两门课合并为一门课程:《大学数学》,且课时数不宜增多。具体安排如下:《大学数学》;目的:为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专业识打好数学基础,能运用基本的高数和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处理物理问题;内容:以矢量运算、微积分、概率统计的概念及运算为主,多结合物理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时间:第一学期;课时:72课时;考试形式:闭卷考试(重点考数学方法在物理问题中的运用)
(2)对《专业维语》的改造:在“特培生”培养过程中,要求语言教学不断线,因此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基础维语(汉语强化)》的学习后,第三、四学期应继续学习维语或汉语,并直接学习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维、汉语表达,即训练双语教学。为使学生打好基础,能全面学习中学物理知识的双语表达,应增加课时。随着生源的变化,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自己选择学习专业维语或是汉语,以弥补自身在双语教学语言方面的不足。具体安排如下:《专业维语(专业汉语)》;目的:为实现双语教学,加强学生用维语及汉语表达物理专业术语,进行教学的能力;内容:以初中物理教材为载体,细致讲解物理术语的维(汉)表达,侧重听说能力的训练;时间:第三、四学期;课时:每学期各64课时;考试形式:笔试口试相结合(笔试:闭卷,以物理专业术语的维汉翻译为主;口试:听力和口语测试相结合)。
2.专业技能课类
(1)对《课程与教学论概要》的改造:由于本课过于理论抽象,学生不宜实践,建议删除。
(2)对《教材分析与教学法》的改造:本课较理论,但涉及到对中学物理教材的详尽分析解读,是学生全面深入学习中学物理知识并深挖教材的重要过程,因此非常有必要继续学习并加大课时,可设置为两门课。具体安排如下:《初中物理教材讲练》;目的:使学生对中学物理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查漏补缺,对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及编排熟悉到了如指掌;内容:以初中物理教材为载体,详尽讲解教材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各个知识点、实验、习题等,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时间:第三、四学期;课时:每学期64课时;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中学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学物理教学法》;目的:使学生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规律、方法,明确中学物理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新课标及教学设计的要领;内容:以典型案例解析新课标及介绍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方法;时间:第四学期;课时:64课时;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和分析能力)
(3)对《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的改造:本课侧重于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模拟真实的中学物理教学情景,应以学生训练为主要形式,是较好的教学实战演练。具体安排如下:《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能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技能达到教学目的;内容:如何进行物理教学设计、备课,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及相关技能,学生重点模拟训练课堂教学环节;时间:第四学期;课时:64课时;考试形式:考查(侧重考查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能力)。
(4)对《中小学物理科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改造: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以教师讲解分析实验为主,学生动手练习操作的机会较少,关于实验的拓展也少,没有达到提升学生设计并操作实验能力的目的;且实验教学应安排在实习前进行。另外,中学物理仿真实验与数字化实验作为现代物理教学中两种常用的教学和实验手段,开设这两门课能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学思路,但课时量不宜过多。具体安排如下:《中学物理实验讲练》;目的:使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内容、设计、重难点、操作等,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实验教学能力;内容:对照各实验,学习实验的设计、内容、操作、教学等过程,学生重点模拟训练实验教学环节;时间:第四学期;课时:32课时;考试形式:考查(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教学能力)。《中学物理仿真及数字化实验》;目的:使学生能够利用电脑软件模拟复杂的物理实验过程,并能将其应用于物理教学中;内容:仿真软件制作物理课件的方法,数字化实验的基本操作,并用两种办法模拟典型的中学物理实验;时间:第六学期;课时:64课时;考试形式:考查(重点运用两种方法模拟中学物理实验)
三、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和对课程设置的想法,建议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针对每一门课做好具体的课程设计,从教学大纲开始,逐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计划、设计考核内容和形式等,以此充分体现每门课各自的特点且避免了不同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提高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做好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工作。
目前,多数传统课程给学生及教师配备了教材,而一些新开的实践类课没有教材或仅为教师配了教材,即使有,教材的内容及编排也不完全适合学生和教学实际。选择教材应尽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出发,为师生配备最适用的教材。没有教材的要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
(3)提高物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物理科技论文 篇2
摘要: 角动量这一概念是经典物理学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角动量的研究主要是对于物体的转动方面,并且可以延伸到量子力学、原子物理以及天体物理等方面。角动量这一概念范畴系统的介绍的力矩、角速度、角加速度的概念,并且统筹的联系到质点系、质心系、对称性等概念。本文主要对角动量守恒定律和其应用进行论述。对定律本身进行了简略的阐述,并就其守恒条件及其结论进行了定性分析。
正文:
大家也许小时候都有过一个疑问:人们走路的时候为什么要甩手呢?为什么如果走顺拐了会感觉特别别扭呢?一个常见的解释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这种解释了和没解释没什么区别的答案是永远正确的,问题是甩手到底是怎么保持身体平衡的?
原来这一切都是我们大学生所熟知的角动量以及动量守恒的原因,很神奇的是原来用动量守恒可以解决很复杂的问题,但是却用了最简单的方法。
1.角动量:角动量也称为动量矩,刚体的转动惯量和角速度的乘积叫做刚体转动的角动量,或动量矩,单位千克二次方米每秒,符号kgm2/s。角动量是描述物体转动状态的物理量。对于质点在有心力场中的运动,例如,天体的运动,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等,角动量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量。角动量反映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诸外力对某定点(或定轴)的合力矩始终等于零的质点和质点系围绕该点(或轴)运动的普遍规律。物理学的普遍定律之一。质点轨迹是平面曲线,且质点对力心的矢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如果把太阳看成力心,行星看成质点,则上述结论就是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之一,开普勒第二定律。一个不受外力或外界场作用的质点系,其质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服从牛顿第三定律,因而质点系的内力对任一点的主矩为零,从而导出质点系的角动量守恒。W.泡利于1931年根据守恒定律推测自由中子衰变时有反中微子产生,1956年后为实验所证实。角动量是矢量,角动量
L=r×F=r×Fsin
2.力矩:在物理学里,力矩可以被想象为一个旋转力或角力,导致出旋转运动的改变。这个力定义为线型力乘以径长。依照国际单位制,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1]。
3.作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成对出现的,所以它们的力矩也成对出现。由于作用力与反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因而有相同的力臂,所以作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和为零。
3.角动量守恒定理:
在不受外界作用时,角动量是守恒的。角动量守恒是跟空间各项同性有关系的,也就是说空间的各个方向是没有区别的,这叫做物理定律的旋转不变性,由这种不变性,在理论上,可以得到角动量守恒。动量守恒是跟空间均匀性相关的,也就是说物理定律在各个地方是一样的,地球上的物理定律跟月亮上的物理定律是一样的,这叫做空间平移不变性,由空间平移不变性,可以从理论上推导出动量守恒。另外,还有能量守恒是跟时间平移不变性相关的,也就是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物理定律是一样的话,就有这么一个量,叫做能量是守恒的。所有这些,
都是由一个叫做诺特定理的东西得出来的[2].
4.质点系对参考点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由n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系,且处于惯性系中,可以推导出作用于各质点诸力对参考点的外力矩的冲量矩∑Mi×△t,等于质点系对该参考点的角动量的变化
量,即△L=∑Mi×△t同样当∑Mi=0时,质点系对该参考点的角动量守恒。如果n
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系,处于非惯性系中,只要把质点系的质心取作参考点,上述结论仍成立。
4.角动量守恒的判断:
当外力对参考点的力矩为零,即∑Mi=0时,质点或质点系对该参考点的角动
量守恒。有四种情况可判断角动量守恒:①质点或质点系不受外力。②所有外力通过参考点。③每个外力的力矩不为零,但外力矩的矢量和为零。甚至某一方向上的外力矩为零,则在这一方向上满足角动量守恒。④内力对参考点的力矩远大于外力对参考点的合力矩,即内力矩对质点系内各质点运动的影响远超过外力矩的影响,角动量近似守恒[3]。
5.角动量守恒定理的应用:
角动量守恒定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非常的常见,航海航天领域和人们平常所使用的工具器械,以及日常中见到的现象很多一部分都可以用角动量守恒定理来解释。
(1)行星运动: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这一有心力,由于万有引力对太阳这个参考点力矩为零,所以他们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角动量守恒。
(2)芭蕾舞旋转:跳芭蕾舞的时候,运动员在转动的过程之中,会收缩双手,来实现减少转动惯量,则角速度变大,转动得越快。
(3)跳水:跳水运动中,运动员在在完成动作时,会将身体蜷缩成球形,目的也是减小转动惯量,加快转动速度,更好地完成动作。
(4)航空:安装在轮船、飞机或火箭上的导航装置回转仪,也叫陀螺,回转仪的核心器件是一个转动惯量较大的转子,装在“常平架”上。常平架由两个圆环构成,转子和圆环之间用轴承连接,轴承的摩擦力矩极小,常平架的作用是使转子不会受任何力矩的作用。转子一旦转动起来,它的角动量将守恒,即其指向将永远不变,因而能实现导航作用。宇宙飞船在空间中运行的时候,通过深处或受其两根杆来改变转动惯量,从而改变转动的速度。
(5)体操:体操运动员在完成空翻动作的时候,也是尽量蜷缩身体,是转动惯量减小,加快转速。
(6)跳远:跳远的时候,起跳之后由于力会产生一个转动惯量,如果不向后摆手来抵消这个转动惯量,运动员就会向前翻转。
角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很有用的定律,我们要更好地理解他,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活用。
[1]漆安慎,杜婵英。普通物理学教程 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6~8。
[2]胡海云。大学物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xx.1。
[3]贾玉磊,贾瑞皋。刚体角动量的定义和定义状态量的原则[D]。山东 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xx,13~16。
物理科技论文 篇3
大学物理课程是工科高校的基础教学内容,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是大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高校大学物理教学现状,通过分析作者所在高校演示实验的教学情况,探索演示实验的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物理教学的辅助作用,优化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物理演示实验;大学物理教学;辅助作用
引言
物理学是自然学科的带头学科,是当代技术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实验手段都已经成为其他自然科学重要概念的基础和研究的手段[1]。
1.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都已开设大学物理课程作为工科各专业重要的必修基础教学内容。大学物理是学习各自然学科的基石,涵盖了力、热、光、电等多学科的核心内容。其教学内容量大,涉及学科领域较广,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繁重。按照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基本要求,大学物理的讲授学时为126学时,但据了解,我国高校往往达不到这一标准。笔者学校为工科类高等院校,大学物理的讲授学时为96学时,相较要求的标准少了30学时,共约占要求标准的72.6%。即便目前的学时量已经很少,但仍面临被缩减的命运。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讲授好大学物理课程,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效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目前,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以经典理论、经典的定理、定律为主。近代物理和前沿科技内容较少,学生对近代物理部分内容掌握得不好。例如量子力学抽象的概念、相对论内容等,学生以往没有接触过这类内容,势必会不容易理解,如果能用简单直观的方式对近代物理抽象的定理定义进行合理解释,则定能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国内外都已针对大学物理课程开设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该类实验的设计简单,演示现象明显,演示原理、概念易于被学生感知、理解,因而能达到既缩短课时,又优化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2.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考核情况调查
笔者对自己所在高校进行了1个学期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跟踪调查,本校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以集中授课形式开展,每班每学期有2个学时课程,以学生观看教师演示为主。演示实验采用的考核方式为:学生在课后撰写一篇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题目的小论文。笔者通过学生撰写论文的情况研究分析演示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辅助作用。对本学期一个组态包括4个自然班共173名学生的演示实验课程小论文书写情况进行研究统计分析,通过统计撰写各论文题目的数目了解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和领域。排名第一位为3D电影,共48人,占总人数的27%;第二位为锥体上滚,共37人,占21%;第三位为黑洞、时空弯曲,共26人,占总人数的15%;剩下的依次排序为鱼洗、普氏摆等。通过对上述演示实验论文题目的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对前沿科技、高新科技,更贴近现实生活的产业科技比较感兴趣,例如3D电影,黑洞,时空弯曲等。对物理学科和多学科交叉领域具有浓厚兴趣。笔者还对学生撰写论文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显示,学生在撰写演示实验论文时,会自觉查阅相关的中英文前沿科研文献,掌握论文的书写格式,提高自我科学认知能力,提升自我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例如,学生撰写3D影像技术论文时,针对3D技术这一物理前沿名词进行深入挖掘,给出3D技术的起源、发展史及发展历程,讨论裸眼3D这个新科技概念,提出实现3D技术的各项优缺点,讨论该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即3D电影的商机,同时指出这一新科技存在的弊端:如容易引起疲劳、眼睛紧张、头痛等,提出呼吁在追求科技创新和商业利益最大化的今天,应更关注生命本身的科学价值观。在论文中,学生显露自己心声,渴望走进真正的物理,渴望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不再是一个个物理名词、物理抽象符号、一系列数学公式推导,渴望看到物理学的理论知识更多地应用于实践中。总之,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具有把复杂的物理理论用简单的演示实验诠释出来的独特优势。演示实验能将学生以往的记忆性知识和生活所感所见相结合,从而有效缩短学生理解抽象理论的时间,达到缩短课时、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给学生更多学习的动力。我们要不断完善大学物理演示教学,使之与理论课程相配合,不断探索演示实验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
3.演示实验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创新
(1)讲授理论课程中,加入与其相关的演示性实验。例如讲授导体静电屏蔽的尖端放电内容时,可以把尖端放电组合仪器拿到课堂上进行演示,让学生通过感官实际理解尖端放电效应,了解尖端放电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避雷针、静电除尘等)。找出学生感兴趣的点,更好地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
(2)将演示实验课程制作成慕课微小视频,在课堂上播放,或者上传到教务处网站上,或者分享到与学生共建的网络平台上,还可将与演示实验相关的文献、视频上传,以方便学生查阅和下载,从而能够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更深入地理解抽象的物理科学理论。
(3)开放实验教学,营造自由开放的研究氛围,建立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将演示实验室定时开放,让有兴趣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研究在实验课上没有操作过的实验,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创新研究环境。
(4)加强演示实验网络空间的建设,使网络空间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现代大学生本身对电子产品和互联网利用率较高,对其有浓厚兴趣,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征建设演示实验网络空间,实现网上预约实验室,可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实现预约[2]。还可利用手机下载客户端预约软件APP,或建立演示实验微信公众号完成演示实验室的预约,以达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节省人员开资的目的。
(5)提倡多元演示实验考核办法。演示实验的课后考核多以书写实验报告、论文形式为主。书写实验报告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过程撰写小论文,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查阅文献,掌握撰写论文格式等能力。然而,我们不提倡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而是采用书写和操作相结合的多元实验考核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科学,所有自然学科都离不开实验基础,实验是科学理论的基础和检验标准,是修正理论错误的依据,是发现新理论的起点[3]。因此,我们要把演示实验课程与大学物理理论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对物理课程的补充和辅助作用,秉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在授课中融入演示实验,转变传统演示实验教学模式,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创建演示实验网络平台,提倡多元实验考核办法[4]。演示实验具有现象直观、操作简单的特点,相信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一定能优化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以及对新时代科技前沿的敏锐触角。
作者:郭晓娇 单位:沈阳化工大学数理系
参考文献:
[1]郑文珍。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与改革几个两难问题的分析与讨论[J].物理通报,2015(4).
[2]金桂,黄小益。姚敏,等。在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物理通报,2014(5).
物理科技论文 篇4
摘要:物理是源自于生活的科学,它是祖先对于现实生活中现象总结的一种高度凝练,而物理上升到一定高度则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影响,物理与生活一直处于一种往复循环,互相影响的状况。本文主要从各种发明的不同层面诠释物理对人类生活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物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
从人类的起源开始,物理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人类利用周围的环境为自己制造生机,无意间发现了钻木取火的原理,火的制取和火种的保存是人类生命兴旺的源头,火让人类的食物更加美味更加健康,使他们居住的环境更加温暖,更有助于驱逐凶猛的野兽,火种的保留使得他们每到一处都可以使用火,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摩擦生热,能够燃烧的物体温度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的物理原理,但是却还是有意无意地利用了这些物理原理为自己创造一线生机,没有火,就不会有生生不息的文明。所以是这些物理原理为人类的兴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此时的人类无法控制物理科技,但是能正确地使用这些物理科技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物体如果密度小于水,就会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的物体会受到浮力,人类最初并不知道物体会受到浮力,但是却能利用木头可以漂浮在水中的特性,造出了木船,木船对于人类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虽然人类不知道它能承载多少重量,但是却能利用它来往于其他的陆地,并且打捞一些鱼类,通过船的发明,人类丰富了自己的食物系统,并且能与其他的陆地加强沟通,进行来往贸易,使得人类初步展露出了社会的模型。而后,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正苦苦求索如何测定王冠的体积,在沐浴的时候水从木桶中溢出,却使他灵光一现,发现了浮力定律,以后的科学家循着他的思路一路探寻,终于发现了流体力学的奥秘,他们可以对水中的船只进行受力分析,得到船能承载多大的重量,更进一步改造了这一工具,使得人类的海上航行技术突飞猛进,也为人类文明的推进做了巨大的贡献,郑和出海南洋,使得中国国威得以彰显,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使得世界的全貌得以重现,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揭开了人类心中对于地球的一层疑云。如果没有船,可能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还是天圆地方,美洲则会屏蔽在人类的视野中,可能各个国家也会老死不相往来,人类有如此的繁荣兴旺,与物理科技是分不开的。
一个铁球与一根羽毛从同一高度落下,自然是铁球先落地,然而伽利略却毅然决然地否认了这个观点,于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被永久地记在了史册,伽利略从比萨斜塔拿出了两个质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下落,两个铁球几乎同时落地。而他又利用了归缪法成功推翻了物体下落速度与质量有关的观点:一根羽毛和铁球相连,落下地面,正常来说羽毛比铁球速度慢,会拉低整体的速度,但是两个拴住一起重量增加,按照之前的理论应该速度加快,因此,原结论被推翻,物体下落速度与质量无关。此举无疑将人类对于物理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境界,从原本的单纯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升华到以理论为依据进行拓展,伽利略创造的运动学,更是将两种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力和运动联系在了一起,人类对于物理的理解不再肤浅,而且渐渐深入。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宣告研制成功。“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当时的计算机只是为了计算一些繁琐的,计算量较大的科学实验数据,但是经过科学家的研究与改良,变成了集成电路式计算机,投入了数据流,通讯技术,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办公室自动化,计算机也不再是那个笨重的机器,甚至于变成了能拿在手中的小型笔记本,现在的计算机早已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娱乐工作生活的必需品,它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解放了他们的双手与思想,使得整个世界彻底联通。而电视,手机等的出现也使人类的生活大为精彩,不再闭塞。一个恶霸不再敢横行乡里,因为有互联网和电视的监督,一旦做了违法的事,必定会尽人皆知,网上和电视也会把最新的实事发布,并且传播正能量,丰富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频繁。互联网上WWW网站众多,比之传统媒体,能快速提供信息。但互联网只是一个平台,还需要科技创新。众多的基于互联网新产品的出现带给人们全新体验。微信、QQ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素不相识、从未谋面的人也能成为好友。微博的出现更是带来了媒体的新变革,通过微博,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快速发送信息,并被世界范围内的他人获取。中国境内最大的微博平台是新浪微博。
然而,物理科技为我们带来的未必都是好的影响,凡事有利必有弊。火虽然可以烤熟食物,可以取暖,但是也有人用火来作为攻伐的利器,排除异己,荼毒生灵,残害同胞,船虽然可以承载人漂洋过海,来往贸易,但是也有人在船上装载,征伐其他国家,通过武力使得对方屈服。蒸汽机虽然推动人类工业革命的进展,但是却会产生大量的污染,使得环境破坏,并且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与人力物力。电的使用为人类带来了便利,但是也会有很多人使用电不善,导致事故伤亡,计算机虽然让人类跨入了信息化社会,但是电脑的出现,也让一些新兴的职业――黑客悄悄进入其他人的电脑,窃取别人的资料,使用电脑病毒侵染别人的电脑,甚至于涉及到国家安全。手机虽然使通讯变得便捷,但是却让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显得淡薄,每个人的手机号码仿佛成为了他们每人的囚犯编号,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电视机虽然丰富了人类的娱乐生活,但是却让人容易迷失自我,沉浸在电视剧里的世界无法自拔,却忘记了现实的生活。这一切,其实都是源于人类心理的贪婪,惰性,欲望,等一切的恶性心理。但是如果能克制住这些心理,好好地利用物理科技,必定会使人类的生活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许超。浅谈现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神州,20xx,4.
[2]科技改变人类生活[J].世界儿童,20xx,Z1.
[3]时斗,熊昌友,唐斌,唐继红,罗吉勇,邓飞,李勇。用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进程为标准划分历史阶段[J]
物理科技论文 篇5
畅游物理之海,体味物理之爱。
——题记
初识你时,便一见倾心,为你的神奇、灵魂、调皮所迷恋。
爱你的神奇
初入物理之海,首先入眼的便是你——透镜。你是顽皮的精灵,挺起肚子,便是凸透镜,聚光于镜;当你一弯腰,又成了凹透镜,散光于镜,化光成一道道光纤;当你身处模型之中,你是一位安静又神秘的魔术师,当物像徘徊在二倍焦距左右,你更是将其像放倒,随意把人家等大、放大或缩小;当它不小心走进一倍焦距时,你便灭其像,吓得它连忙跳过,才使得其像放大于其后,它便再不敢造次了。
神奇如你,我已不能自拔地爱上了你的神奇。
爱你的灵动
你是灵魂舞者——光。当你射向玻璃时,你便会灵巧一跃,弹起一束光。你总把两角调节的那样完美,使不搭的法线也生机勃勃。当你跳起折射舞时,还总是献殷勤似的让空气当老大,却不管同为介质的水,那仿佛是被你设计的。入空气角总比入水角度数大许多,在你灵魂的躯体下,连介质也被分了层。
灵魂如你,我已不能自拔地爱上了你的灵动。
爱你的调皮
你学习了自然魔法,化身自然使者,将固、液、气转换得轻松自如。是谁让水变冰,冰变水呢?这便是你的魔法——熔化和凝固吧,这个调皮鬼还用升华让雪人化时无水;用凝华为灯壁蒙上一层灰炭。你还嫌玩闹得不够,又娴熟地使用液化和汽化,让人家液体忙乱得不可开焦,那白云、白气、白雾就是你使小水珠液化而成的。
调皮如你,我已不能自拔地爱上了你的调皮。
虽然初涉你,但我却对你有了深深的爱意,无法替代!
物理科技论文 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物理;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比较受关注的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它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学”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翻转课堂的有效运用,可以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一、明确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翻转课堂将教学重点由“教”变为“学”,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1]。具体来说,初中物理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设置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一是要有广泛性,即要设置结果性目标,要求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切实地学到某一方面的物理知识;要设置参与性目标,要求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还要设置表现性目标,要求学生有自己的看法,能够发展自身个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置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避免以“师”代“学”,脱离实际。二是要有层次性,因为每个学生的物理基础不同,思维方式有差异,所以教学目标不能搞“一刀切”,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统一的高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细化目标,让学生能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有所提高。
二、强调以生为本,设置适合学生的问题
以生为本是翻转课堂最为重视的教学理念[2],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这种理念落实到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有:一是在教学准备阶段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预设,无论是备课、写教案,还是制定教学目标,教师都要以一个学生的思维去对待本课内容,“作为一个普通学生,我觉得哪部分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哪部分一学就会,会产生哪些疑惑,教师这样点拨能不能解开困惑,还有哪些需要巩固的部分等”,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准备,才能制作出符合学情的学习视频,才能烹调出一顿丰富而精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学大餐”;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翻转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增加了,需要他们去探究各种问题,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掌控课堂走向,发现学生学习薄弱之处或扎实掌握的部分,可以随时增减具体问题,其目的是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有效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避免出现闹哄哄、走过场、重形式等问题。
三、自制教学视频,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自制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的“重头戏”,即教师在课前录制好物理知识的小视频,让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自制教学视频有两个特点,一是针对性,也就是说,每一个小视频都只讲解一个特定问题,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暂停、回放等功能,这样,学生想要学习什么内容,可以非常方便地查找出来,也能够反复学习,增强学习效果;二是精致性,因为初中生的有效注意时间有限,一般都在十几分钟,因此,教师制作教学视频时要注意把控时间,不能超过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段,以10分钟为宜。这就要求视频内容必须要节奏紧凑、短小精悍,既完整又没有废话。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实现学生全面参与
要想让学生形成过硬的物理素养,单靠看视频、学习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深度思考、分析、探索,层层递进地挖掘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消化所学知识并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3]。以“大气压强”微课教学为例,首先,笔者让学生观看自制教学视频:先是做出一系列准备动作,似武术大师一般地运气、出招,然后将一只手放到有半盆水的脸盆中,稳稳地将脸盆提起来。学生一边看一边惊叹,好奇心升到顶点,“老师是怎么做到的?”接着笔者开始解密,把手心亮出来,让学生看到手掌中的塑料吸盘,告诉学生就是这个小东西吸起了脸盆。这样的生活情境很快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为什么小小的吸盘有这样大的力量呢?这股力量来源于何处?”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和预习成果进行了热烈且自由的讨论,使得问题在讨论中得到了解决,学生不仅收获了物理知识,也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五、实验辅助教学,降低教学难度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落脚点”。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很多物理实验不能在课堂上演示,或是短暂的课堂时间观察不到明显的变化,对学生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以“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为例,很多学生都没有亲眼观察过日食和月食,少数学生虽然看过但也没有认真观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会因为光线的干扰而不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学生在理解上还是有些模糊。为此,笔者自制了一个教学视频,既包括实物演示的过程,又穿插着计算机模拟实验的解说,将两者流畅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清晰、准确地描述这一物理现象。学生可以随时观看、反复观看、反复琢磨,真正地理解了光的传播特点等知识。
六、转变评价机制,探索多元化评价方式
评价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运用得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其充满干劲,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由于现代媒体的频繁使用,翻转课堂的评价机制与传统物理课堂有着很大区别。一是增加了及时检测、及时反馈方式。教师在自制视频的结束部分,一般都会根据视频内容提出四五个小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来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反复学习仍有疑惑,可以将这些疑惑在互动平台上提出来,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的及时检测、及时反馈为正确合理地评价创造了条件。二是丰富了评价形式。传统的物理教学评价多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考试、回答问题为载体,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则变得更加丰富,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如回答视频问题时就能知道自己的掌握情况、自己学习投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之间的互评,如在微信平台上的相互留言,在小组合作探究时的各种表现等,因为学生之间的交往更轻松,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互相评价比较客观、真实,对学生的帮助也较大;还包括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如教师对学生学习视频成效的评价、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等,家长也可以参与到评价中来,对学生在家中学习的过程和态度等方面进行有效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期取得更大的进步。总之,物理教师要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避开华而不实、喧宾夺主、敷衍对付等“陷阱”,使翻转课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得到实际有效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潘孝强。初中物理“翻转课堂”实践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5(8):45.
[2]马义永。“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物理,2014(6):12-13.
物理科技小论文 篇7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任何一项运动都离不开一个强大的科研团队,本文对运动生物力学在羽毛球中的应用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运动生物力学在羽毛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羽毛球 运动
一、运动生物力学在羽毛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一)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方向
运动生物力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任务是揭示运动技术原理,进行技术诊断。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运动技术分析对现代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李永强通过对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交流大会论文汇编的189篇论文的研究,总结出了运动生生物力学在各种运动项目、运动装备、训练装备、测试仪器、运动损伤康复、大众健身和教学方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运动生物力学与羽毛球技术
1.理论性研究
羽毛球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最早出现的是在1984年,古今在《从生物力学角度试论杀球的最佳发力结构》一文中,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羽毛球杀球的发力过程应是类似鞭打的动作过程。从理论上提出了增大鞭打式杀球速度的关键是加大挥拍过程中各运动环节的角速度和击球时球拍拍面的线速度,以及合理运用挥拍过程中的“制动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2.实验性研究
李伟才在《羽毛球发球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分析》中利用三维标定,现场拍摄,影像解析以及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正手发高远球及网前小球的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定性的分析两种发球技术动作之间的区别。总结出发网前小球时,球拍击球的时间并不是手腕获得最高速度的时间,运动员为了增加发球动作的隐蔽性,在获得高挥拍速度后会主动发力降速。在发球时,肘关节的加速强调稳定性,腕关节的动作强调隐蔽性。在发网前小球时,手腕的加速追求高的加速度和短的加速时间。发网前小球时,上臂与小臂的夹角不同是为了改变击球点,减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降低发球的难度。上臂与小臂夹角的不同可以作为判断发球方式的依据。
(三)运动生物力学与羽毛球运动损伤
肌肉生物力学已经成为热门课题,对预防运动损伤的研究也将是一个热门课题,然而在羽毛球运动损伤生物力学研究却并不是很多。严睿在《羽毛球运动中肘关节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中从肘关节的解剖学特征开始分析病理原因,通过对羽毛球运动中肘关节的力学分析,提出预防羽毛球肘部损伤的建议,包括加强肘部肌肉力量联系,做好合理的准备活动和练习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器械等。
(四)运动生物力学与学校羽毛球教学
运动生物力学是直接研究体育运动的学科,然而据调查目前很多体育院校将该课程从体育系本科学生(尤其是对于社会体育专业)的必修课改为选修课,这不仅仅对于研究羽毛球技术动作的损失更是对所有运动项目的一大损失。
东北师范大学王小虹教授在“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体会”中指出,应强调突出运动生物力学课程在体育院校本科中的基础性及其和体育运动关系的直接性,这种基础性和直接性决定了运动生物力学课程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不可少的。提到教学中以运动生物力学主要研究人体运动的动作结构为主线,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收到较好效果。
(五)运动生物力学与大众健身羽毛球
羽毛球是一项大众性的运动,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并且在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正处于急剧的老龄化时期,老人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关注,但是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研究中来年健身羽毛球的文献却少之又少,或者对于其他项目的研究没有很好的结合到羽毛球中来。但是对于青少年羽毛球的研究是相对较多的无论从技术训练还是体能训练还是运动损伤的预防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二、结论
(一)对于技术的研究主要是以主观经验为主。对动作技术的路线方向也只是简单的大体的概括总结,缺乏一些量化的指标,缺乏对技术动作的定量化和科学化的描写和分析,没能够很好的把运动生物力学运用到羽毛球技术动作研究中。没有用到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仪器,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较多,而实验性研究较少;(二)技术动作研究不够全面。羽毛球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后场,尤其是杀球比较多,而前场技术研究很少;(三)在一些高校中没有设置或者设置为选修课,没有高度重视该门课程;(四)据调查好多综合性院校中的体育学院并没有设置运动生物力学或者只是设置为选修课,限制了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五)缺乏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研究大众性羽毛球。
三、建议
(一)重视运动生物力学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运动生物力学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应用要落到实处,不仅需要国家部分纲要、计划的制定,还得依靠科研人员的认真执行。普通高校要设置运动生物力学课程并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只有具体的执行部分充分的重视,从根本上认识到运动生物力学在羽毛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理论结合实验研究,在实验中加强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用
没有理论的实验是不科学的,同样没有实验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提供了运动普遍规律,实验是连接理论与实际的桥梁。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应当紧密结合,才能使理论研究更好的为运动实际服务,同样在运用生物力学研究羽毛球运动时要注意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加强开发和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同时借鉴其他类似项目或类似动作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 古今。从生物力学角度试论杀球的最佳发力结构[J].中国体育科技。1984(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