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管理学得论文精选10篇正文

《管理学得论文精选10篇》

时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页是漂亮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管理学得论文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管理学论文范文字 篇1

一、本科管理学案例教学困境

1.教师层面。

(1)教学理念把握不准。由于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盲从,以案例教学贯穿整个“管理学”的授课过程。这些教师完全颠倒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主次地位,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对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不牢,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案例选择不当。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首要条件和关键所在。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作用于实践的载体,它既是案例分析的出发点,又是案例分析的归宿。如果案例选择得不恰当,相关因素处理得不好,就会降低案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整体效果。授课教师应结合课程所讲授内容及学生受众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案例来开展教学。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应用与掌握,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

(3)教师素养欠缺。案例教学是管理学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对授课教师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授课教师既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企业实践经验。但部分教师因为受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的影响,害怕授课过程中出错,从思想上不乐于接受案例教学方法。另外,案例教学法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我国时间尚短,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不足。再加上目前高校从事管理学教学的教师多为经济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从学校毕业即到学校工作。他们虽拥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从事过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但普遍缺乏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难以采用创造性的方式开展案例教学。

2.设施层面。

管理学得论文 篇2

应用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社会工作专业整体上强调实践应用,要求学生能够整合理论、理念、方法、技巧并运用于实务,解决实际问题。OBE是近年来众多国家积极倡导的应用人才培养理念,已在各类专业教育中有所运用。OBE是以成果为导向并将之贯穿至教学目标制定以及教学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等全过程的教学理念,强调师生对教学预期成果的准确定位,通过持续互动、反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1]这一理念非常契合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线上教学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并将持续对教学实践带来影响。线上线下教学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如何基于OBE理念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值得教学工作者深入思考。

2OBE成果导向教育和线上教育的研究现状

OBE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聚焦于“成果”并将之贯穿于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先进教育理念,其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北美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2]。成果导向教育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而非教师讲授了什么;对学习目标或任务的界定要求贴合实际需求,并要求师生对此都有清晰的认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围绕学习目标和任务开展教学设计、使用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并通过持续的互动和反馈作用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OBE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教学计划进行“反向设计”,实现对每一节课的预期定位,在OBE理念指导下完成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的探索[3-5]。在线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存在已久,且应用趋势越发明显。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各类教学活动纷纷转入线上,线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得到快速发展,很多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持续产生影响。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具有独特优势:线上教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设计,促使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线平台的录播和回放功能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可有效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线上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资源的搭建和以互联网为渠道的学习活动。但是,一直以来线上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种类多且杂乱、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性等问题[6]。同时,线上教学也将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受网络的限制、学生缺乏自主性、教学质量低、难以深入互动、难以进行过程考核等。总体而言,虽然目前OBE理念在指导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是“互联网+”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多元化的学习渠道、方法和产出,而基于OBE理念对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研究还较为欠缺。

3基于OBE理念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线上线下融合教改思路

3.1深化OBE理念

通过对OBE理念的分析,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一是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产出;二是灵活多样、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不局限于某一教学方法,而是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来发现学生的多样性;三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行业人员的多方参与。目前,线上教育资源丰富却繁杂,不利于学生进行选择和学习。而OBE理念聚焦成果导向,能够帮助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明确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能够对学习的产出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反向设计课程内容、组织课程资源[7],并且在教学中强调学习产出的应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和反馈。具体到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可以在OBE理念的指导下,紧贴社会需求和能力培养导向,明确和细化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课程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课程学习和专业学习的目标。宜宾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结合前期对社会工作机构、基金会、地方政府、企业用人单位或管理机构以及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系统梳理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将能力素质要求以矩阵方式进行分解并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得每一门课程都能明确所承担的人才培养“角色”。通过这一过程,深化OBE理念,明确成果导向。

3.2整合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为确保教学的有效开展而必备的各类教学素材、教学条件等。从不同视野对教学资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在专业建设中对不同要素、不同资源进行全面的把握和理解,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把教学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审视,使教学资源呈现出结构化、系统化和相对稳定的形态。一是要整合好校内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着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群的建设。社会工作专业本身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运用的学科,具有多学科整合属性。在专业建设中,可以通过学校新文科研究中心的平台优势有效整合校内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组建专业教育的课程群,共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二是要整合好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在线教育蕴含着更开放、更多元、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有其特有的优势,能够提供相对完整的育人服务,尤其体现在对人的品格教育、综合能力教育方面。两种方法互相补充,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目前对线上教学资源的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让这些教学资源更好地匹配不同的教学功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学习需求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OBE理念的引入,能够将线上教学资源放入更具有结构性、整体性、目标性的框架中,使得这一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近年来,宜宾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力推进线上教学资源的整合和运用,综合运用腾讯会议、钉钉等互联网应用工具以及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线上课程资源,引入建设TPR社会工作专业情景化教学软件平台,强化线上教学资源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研究、实践的作用,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整合好国内外教学资源。2016年11月,宜宾学院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美国应用技术教育联盟(中国)在北京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宜宾学院社会工作等六个专业正式加入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内容包括共建应用课程体系、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再训服务、开展教师交流和学生交换合作、开展社会工作实训室建设、实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国际认证项目。域外经验有利于改善社会工作专业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教学环境固化、教学资源局限化等现状。

3.3强化行业组织的联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方面往往存在脱离实务和行业组织等问题。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非常强,因此一直比较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行业组织的联系也相对紧密。这种紧密合作至少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过程协同、就业对接三个方面,尤其是要求行业组织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如何有效衔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特别是如何构建起更为有效的行业组织关系以确保行业组织能够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是关键,也是难点。宜宾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借鉴社会服务企业运作和发展的思路,引入“事业群”实践育人模式,强化专业教育与行业组织之间的联系,与事业群建设单位合作组建管理和配合机制,形成资源共享、课程开发、技术难题攻关、学生管理、成果运用等育人综合通道,推动人才培养与地方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其一,聘任地方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优秀实务工作者为实践导师。邀请其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加强理论教师与实务社工的交流,以提升专业教师的实务能力,培养更加符合转型发展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对学生进行实务培训、论文指导等。其二,根据专业自身条件和地方行业发展需求组建若干实务合作事业群,将所有师生分阶段划归各实务合作事业群,参与教师以服务项目为依托、在课程及课题的统领下带领学生参与一线服务与训练,强化实践育人机制和方法创新。

4结语

管理论文 篇3

从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面临的现状看问题,只有全面了解问题的由来,才能从根本上认识问题的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我单位一直注重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把离退休职工队伍的和谐和稳固作为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离退休职工随着逐年的增长,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它虽然不是整体工作的中心,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大局工作。同时,由于大部分离退休职工子女及亲属在同一单位,对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引起他们的关注,因此,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也牵动在岗职工的队伍。

2.另一方面,由于许多离退休职工还未走向社保管理,这样对于他们的各项福利待遇和医疗费的报销还都有单位负责。

而各项福利和医疗费的管理和报销原则既要参照相关的社保医疗目录来确定,同时又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指定相应的有关政策。为保证离退休职工切身相关利益,这就需要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这项纷繁复杂群众性工作做的细致入微,客观参照社保医疗报销的相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把离退休职工利益最大化,切实落实好离退休职工的切身利益。举一例子,企业一离休职工为参投保人,他的医药费先由个人账户支付,最后进行统筹,按比例报销。若个人账户用完将无法报销,住院设定报销上限,超过的也将无法报销。因此需要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医疗报销事宜,让离休职工老有所医。

二、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和社保的融合

对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现状有了深刻认识后,才能透过现象制定出解决的方案。使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深入人心,切实解决离退休职工存在的问题。

1.更新观念,重新认识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和社保工作的关系。

只有从本质上改变观念,认识二者间的相关性。在其中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的方案,使离退休职工的医药报销问题得到好的解决。

管理学论文 篇4

护士承担着医疗提供者和医疗协调者的双重任务,而且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整个诊治过程中,所以,加强对护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对于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从现代护理管理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和更高要求两方面进行论述,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New Requirements of Modern Nursing Management to the Nurses/WANG Xue-yun, HUANG Xiao-y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0):083-086

【Abstract】 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hospital nursing management and nurs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eer, and effective nursing management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hospitals in the medical took the double tasks of medical providers and medical coordinator, and nursing work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so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ursing team and improve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nursing management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modern nursing management of nursing staff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Nursing management; Nurse; New requirements

First-author’s address: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264th Hospital, Taiyuan 030001, China.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护理管理做了如下定义: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其他有关人员或设备、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过程[1]。因此,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更好地完成护理管理工作,不但能够促进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能够极大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2]。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类健康观念的更新,护理学作为一门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殊领域,在临床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护理工作的内容、质量、技术、对象、范围等均发生了质的变化,相应地,护理管理工作也同样更新了观念、拓宽了其内容。为了适应新的医疗体系及新的医学模式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做到对每一位护士人尽其用,充分开发和利用护理工作人员的潜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问题,向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挑战,本文就现代护理管理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以下论述。

1 现代护理管理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护理工作人员是医院面向患者或者说面向社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还应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高度的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心理素质、口头及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一定的外语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具有博大的胸怀和情商,面对工作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解决冲突、与上下级各部门的协作及激励能力;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如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技术操作、配合医疗操作、病情观察判断、急危重患者的急救的能力等[1,3]。

2 现代护理管理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更高要求

理解和掌握护理管理学的特点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 护理工作人员为了更好地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就必须理解和掌握护理管理学的特点,从而将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为护理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现代护理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学科,包括管理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等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其宗旨是帮助、指导、照顾人们保持或重新获得身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达到身心健康、精力充沛。现代护理工作要求在保证完成基础护理工作以及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还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充分满足和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环境、用药、营养、膳食、心理干预、康复和检查等各方面的知情需要,积极主动地发现和解决患者的问题,充分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4]。

护理管理的实践性即具有可行性,能够将护理管理体系联系临床实际工作并加以应用。护理管理学是以管理学为基础,同时综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及研究成果,所以护理工作人员要将护理管理活动应用于护理实践过程中。

由于护理管理的广泛性特点,其涉及学科多、内容广、范围大,是一项复杂的体统工程,包括组织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质量管理、病房管理等。护理管理人员不但要协调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医院与社会方面的关系。因此,要求护理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管理学知识和广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

了解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紧跟护理管理的时代步伐 在我国,护理管理的科学文化程度会越来越高,随着相关法律及法规的不断完善,护理标准化管理将逐步取代经验管理,护理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成为护理管理的重点,计算机将广泛地运用在护理管理中,以人为本,注重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临床护理支持系统,护士只能专业化,探索中国特色的护理模式将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未来护理管理的基本点将是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的各要素中,人是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要把对人的管理放在首位,重视人的需求,激励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给予人更好的教育和培训,使人与组织共同发展[6-9]。

在医院的工作人员中,护理人员的比例最高,分布最广,与患者的接触最密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工作质量,积极培养、合理使用、充分挖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中,将是护理管理者今后的一项长期任务。

一方面,护理管理者要正直忠诚、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另一方面要信任护士,不求全责备;注意使用和培养护士,用人所长,避人所短,使能力与工作匹配。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一个人,哪怕是落后的人,如果科室管理者注意观察了解,发挥他的专长,给他信任感,就能调动他的积极性,不断培养他的情商。关心护士,设身处地为护士着想;处事公正,不厚此薄彼;心胸广阔,勇于承担责任。注重团队精神的领导,必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建立。护理管理者应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团队建设,以提高护理组织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10]。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模式 当前,我国医院管理的发展趋势是规划决策社区化、管理职能分离化、信息管理自动化、管理手段法制化、管理人员职业化,护理管理如何应势而立是摆在我国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所以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能够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效率、高质量的护理模式,将是护理管理今后的重点课题。

建立临床护理支持系统,使护士分工专业化 目前,我国护理人员在履行基本义务外,还要承担大量的非护理、非专业性的工作,这样既降低了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又降低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影响了护理专业的社会地位,造成各层次护理人员人才的流失。因此,如何建立护理专业支持系统,保证具有不同经验、能力、学历层次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最佳的使用人力资源并促进其发展,将是未来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护士分工专业化[2],将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随着我国专科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护理管理者逐渐对专科护理建设和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越来越重视,专科护理质量的评价作为医院整体质量体系的一部分,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将会极大崔进整个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护理管理者制定的相应的评价指标,对护理质量管理发挥导向作用,对护理行为起监督和指导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整体护理效果[11]。鉴于我国目前专科护理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质量体系上不完善,有待在专科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12]。

护理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现代管理学,并使其成为护理教育、护理培训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医院的现代化发展和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在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增设管理学课程,对在职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士实施不同层次的管理学继续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群体管理素质的提高[3],已成为现在及将来一段时间内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3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护理管理对护理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以人为本,熟练掌握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将现有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运用社会人文学科的知识,更好的实现护理目标,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的科学性。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各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相对不足的不良条件情况下,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对日常工作的完成难免有一定的缺陷。这种情况下,虽然有系统的护理管理,护理质量也难免大打折扣,所以,要保证护理管理工作的时效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完善整个护理体系建设[13-15]。

参考文献

[1]张贵敏。护士长如何做好护理管理[J].中国 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87-88.

[2]董婷婷。我国医院护理管理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7):478.

[3]杨武,常海玲,辛维青,等。医院护理管理人才梯队建设的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1):75-78.

[4]张洁,李玲利,钱清华,等。优质护理服务提高骨科患者满意度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48-49.

[5]徐健。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J].医药产业资讯,2009,2(8):639.

[6]宋菁,花蔚,燕玲,等。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773.

[7]陆小琼,郭亮,谭素贞。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5):73-74.

[8]童晶。浅谈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2013,11(1):424-425.

[9]陈倩冬。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146-147.

[10]余蓉。浅析团队精神对护理管理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7):315-316.

[11]汪欢,喻姣花。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10):3205-3206.

[12]邹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应用进展[J].天津护理,2006,14(4):246-247.

[13]崔慧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践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6):337-338.

[14]陈晓云。专科医院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66-67.

[15]何美玲,翁廷松。优质护理服务实践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0):74-76.

管理学得论文 篇5

本学年我担任的是四年级班主任,我从培养学生的养成习惯着手,点点滴滴的努力,在学生的每一个进步中让我体会到幸福的味道。下面我就本学期的工作做一总结:

一、政治思想素质: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用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热爱本职工作,责任性强,并具有一定的钻研和创新精神。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敢挑重担,乐于接受学校安排的常规和临时任务,并能认真及时地完成。

二、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要求的是全能型的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在工作中,我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文化业务知识。积极认真地参加县、乡、校各级组织的教研活动以及所带学科的教育管理学习,并能做到有探讨、有反思、有提高。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每堂课,我都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充分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3、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我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5、在坚持教好书的同时,我从未放弃过育好人。作为班主任,我努力做到了“爱”和“严”并存,采用激励性评价制度,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交流环境,全面提高班级风貌,加强和其他学科任课教师的协作,努力提高各科学习成效。我知道家庭是所更大的学校,千万不能放松家庭教育。为此,我多次找家长进行交流,家校联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公务员之家

三、工作业绩:一年来,我极少请假,也没有迟到、早退过。天天都是早出晚归,视工作为自己的生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同事、家长的好评。在晋中市自主作文、现场作文比赛中有三名同学获了奖,在山西省首届网络作文大赛中赵德松同学获了奖,我的论文《对学生多点宽容》获得了省级论文评比二等奖,我的课件《小露珠》获晋中市第六届多媒体教育软件评选二等奖。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期末统考中,我们班的总体成绩名列前茅。当然,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我相信,只要乐岗敬业,定会有所收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不断地从各方面提高自己,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使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管理学论文范文字 篇6

高效能的城市管理,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扩大城市功能空间,降低城市运营成本,提升城市对资源要素的聚合力和功能的辐射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是基础性、战略性、关联性和源头性的无形资源,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的理念、体制、机制、模式与手段,就能弥补城市有形空间、有形资源的不足,就能提高有形空间和有形资源的配置效能,降低有形空间和有形资源的配置成本。

党的xxx报告提出,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创新城市管理,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就是政府最大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2005年9月13日,总理考察深圳,要求深圳把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作为今后着力抓好的七个重点工作之一。李鸿忠要求深圳的城市管理瞄准欧美、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市长对深圳的城市管理提出了“科学、严格、精细、长效”八字方针。建设效益深圳离不开城市管理创新,建设国际化城市离不开城市管理创新,拓展城市功能空间离不开城市管理创新,开发无形资源离不开城市管理创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离不开城市管理创新。

要重新认识城市管理的对象目的重点

现代城市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所组成的大型复合系统,经济密集、产业密集、基础设施密集、人口密集、环境密集,人流、物流活跃,为了保持城市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三个子系统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经济再生产的生产性基础设施、人口再生产的生活性基础设施和环境再生产的生态性基础设施就是城市管理的对象。通过对三类基础设施的前置性、综合性管理与服务,为城市创造稳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它们之间协调所产生的综合效益,这就是现代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现代城市管理内容复杂,从静态讲,包括生产、生活、环境各类基础设施,从动态讲,它涉及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和功能管理,规划管理是龙头,建设管理是基础,功能管理是保障。在城市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重点,高速城市化阶段,规划管理和建设管理是重点,再城市化和深度城市化阶段,功能管理、环境管理和社会管理是重点。

创新城市管理要认真研究国内外城市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外城市管理主要有政府包揽型、政府公共管理型、政府分级管理型和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管理型四种模式。

1、政府包揽模式。这种模式的体制基础是计划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供给实行政府独家垄断,公用企业事业化,公用产品计划化,公用服务福利化,公用资源配置行政化,公共品严重短缺,职工躺在事业怀抱,企业躺在财政怀抱,市政设施效率低下,市政建设长期欠账,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仅能满足市民最低生活需求,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条块分割,行业垄断,机构重叠,政出多门,分散管理,这种模式盛行于前苏东国家和中国的计划经济年代。

2、政府公共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非竞争性、排他性的市政设施和服务由政府供给和管理,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准公用设施和服务由社会投资、市场化运作、行业化管理,政府在公共品供给和管理上,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法定,管理边界清晰,以法律管理和标准管理为主,管理成本低、效益高,属长效型管理。

3、政府分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体制基础是联邦制分级分权架构,对大型公用设施实施“条条”管理,如联邦政府管理州际公用设施,州政府管理市际公用设施,市政府管理区际公用设施,层层监控、专业化管理。对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品与服务由“块块”负责,综合执法、属地管理。这种模式有利于减轻政府管理负担,使政府从琐碎的微观管理中解脱,集中精力抓好城市管理的法规、标准的制定和管理效果的监督,有利于调动市、区、街道、居委会、物业公司、社区公众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4、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体制基础是完善的基础设施市场和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化在政府调控范围内,政府通过利率、价格、税收、特许经营权拍卖等方式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发展方向,社会化供给方式包括公办民营、公商合营、私营、专营、BOT等方式,公共品实行政府指导价和价格听证制度,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品市场,城市政府以有限财力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营。

创新城市管理要找准城市管理的“病灶”

目前,制约我国城市管理效能的“病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城市管理观念落后。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城市建设轻环境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利益主导轻生态主导,缺乏规划意识与规划缺乏严肃性、权威性并存,城市管理容易受利益驱使,规划向开发让路,环境向建设低头。由于城市管理观念落后,导致“拉链工程”、违法建筑、乱摆卖、乱张贴、乱停乱靠现象不断产生。

2、城市管理体制落后。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分散在城管、交通、环保、建设、国土、水务、消防等部门,管理机构重叠,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责权不明,职能交叉,关系不顺,造成重复管理、无人管理、交叉管理综合症。财权在“条条”,事权在“块块”,“七八顶大盖帽管不了一顶破草帽”,建、管、养一体,等、靠、要并存,僵化落后的城市管理体制严重制约城市功能的发挥。

3、城市管理机制落后。行业垄断、政企不分、政府保护,培养了公用事业单位的优越感和依赖感,市政单位事业性质所形成的铁交椅、铁工资、铁饭碗,使公用企事业单位丧失了激励约束机制,人浮于事,因人设岗,管理不善靠财政补贴,经营不善靠涨价,人头费挤占养护费,以罚代管,罚而不管,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等现象兼而有之。

管理学得论文 篇7

关键词:能力导向;会计教育;教育改革;微通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大学教育在知识导向和专业导向的双重驱动下,出现了“重专业知识,轻能力培养”以及知识过度分割和学科过度分化的问题,从而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教育同质、思维固化、视野狭隘、无效学习和功利主义等普遍现象,以至于阻碍了卓越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就教育同质而言,由于人才标准被知识导向的评价体系“一刀切”,从而导致对个性化需求的包容不足,供学生自由发展、个性成长的空间不够。就思维固化而言,由于在知识导向下学生习惯于唯师、唯书、唯答案,从而导致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在成年后缺乏想象力、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就视野狭隘而言,由于专业分化过度、专业色彩浓厚,所以导致受教育者在视野上、思想上难以走出各自专业的小圈子,认识不到知识之间的联系,缺乏从比较广阔的视角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无效学习而言,由于偏重专业知识及其价值,而对边界条件、外部性、环境依赖性等更为广阔的问题缺乏探究和引导,所以导致学生对专业问题的理解比较浅薄。就功利主义而言,由于过度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导致普遍把学习成绩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工具,从而牺牲了人本主义精神和追求真才实学与能力水平的欲望。所以,当前教育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从知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以及从学科分割转向学科融合。现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促进专业平台建设。专业平台建设是一种“将全校课程划分为校级平台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的大课程体系。简而言之就是建立跨专业、跨学科的选课机制。这种大课程体系虽然开放了更多的可选课程,但并没有对知识导向和专业导向做出改进,并且在思维训练和能力训练方面缺乏建设性,所以其作用是有限的。更值得担忧的是,即使建有专业平台,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也可能依然存在坚实的专业壁垒,从而对受教育者和教育体系都存在某种危害。历史已经证明,在单一价值体系、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下,受教育者学得越多、越好,其受某种单调知识和理论的影响就会越深,然后固执、偏信、狭隘和歧视等不利于价值成长的因素就会在意识层面滋生和堆积。我们认为,相对于专业平台建设,改革现有教学弊端的关键在于提升课程品质。通过提升每堂课的课程品质,突破知识导向,打通学科“微循环”,来实现能力培养和促进学科融合。

二、“微通课程”的教学理念

“微通课程”可以解释为以学科融合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打通学科“微循环”,然后要致力于能力培养,包括学科融合意识、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就打通学科“微循环”而言,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指出:中国的大学教育缺乏两个关键因素,其中之一就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由于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导致学科划分过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边界过于明显、甚至僵硬,严重限制了卓越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微通课程”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通过重建教学内容和课程形态来消除学科之间的隔阂与界限,使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融通,让学生们有能力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就能力培养而言,近年来的社会用人标准已经改变,但大学教育改革迟滞于社会需求,依然处于“重专业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惯性运行阶段,从而亟待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知识导向教学重建为以自主式学习与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所以,“微通课程”的第二个教学目标是致力于实现知识探究与能力培养的同步性,通过开放式教学和翻转式课堂,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活动打造为可以广泛联系、充满生机、自由奔放的活力课堂。

三、“微通课程”的教学实践

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高年级核心课程,有知识密集、专业性强的特点,学习难度比较大,与经济金融领域相关学科的联系紧密,所以是构建“微通课程”的理想之选。本文从教与学两个方面阐述“微通课程”不同于常规教学的构造形式。

(一)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是指对课程的表现形式进行重建,以通透、易懂的方式讲解复杂专业知识和学科前沿。其价值在于提高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对专业知识作用边界的理解和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且在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分析性思维方面的效果也很显著。

1.打破学科分割、引入广义素材,联通相关学科。一是结合当前经济和金融热点引入广义的专业素材;二是结合历史变革阐述会计理念的变迁;三是结合财富管理和价值管理解释会计理念;四是贴近学生生活阐述会计原理。这四项内容的意义在于增进对背景知识、专业问题与相关学科的理解,建立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

2.打破章节分割、进行专题讲解,实现融会贯通。传统教材重视篇章结构,不重视问题导向,难以切合开放式学习和思维训练的要求。加之,大学教材编写过于追求完整性,容易出现知识过密和负荷过重的“厚书”现象,让学生望而生畏。所以,需要教师重新筛选和编排教学内容,以融合贯通又重点突出的方式讲解,才可能平衡学与思的关系,展开思维训练和应用能力训练。

3.打破角色分割、改进学习体验,帮助能力提升。就会计专业而言,大案例教学的效果通常不好,学生很难有耐心研读资料,从而普遍存在含糊学习现象。这与学生处于知识接受者的角色有很大关系。在开放式教学下,可以让学生转换角色,比如让学生独立编撰小案例,在创作的乐趣中获得自主学习效应。

(二)翻转式课堂。“翻转式课堂”可以改进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体验,是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

1.引入双主题的专题报告,培养跨学科能力和应用能力。会计是理解经济活动的全球可通用商业语言,所以教师不能“对着凭证教会计”,而是要从经济、管理、社会和历史等多个角度诠释会计的有用性和局限性。这就既要有专业主题的报告,也要有跨专业的主题报告。并且专业主题的报告要从会计以外的事件去寻找会计的踪影,而不在于从准则直接到会计。可以选材于历史事件、经典名著、经典案例等泛在领域,以便提升对会计准则背后的基本逻辑和基础理论的理解。跨专业的主题报告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对经济、管理与社会问题进行探究,以便引导建立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训练从专业视角观察生活、反思历史和纵览天下的开放性思维,进而实现能力培养和思想培养目标。

2.鼓励有深度的课堂讨论,训练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就某个专业问题营造“有话可讲、有话想说”的氛围,并在有学生率先发言之后,鼓励其他学生做开放性补充和阐述不同见解,以及给出课后继续讨论的余音,以激发思考与争鸣,训练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思想自信、能力自信、知识自信。但现阶段的问题是,学生习惯于听讲而非发表意见,加之学生发言缺乏条理、思想难以统一,有的学生会认为课堂讨论浪费时间,不如通过听课来直接获得知识实用,这些因素都会降低课堂讨论的质量。所以,组织课堂讨论的频率需要视班级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意愿而定。

四、构建“研究型微通课程”

当前大学生能力培养欠缺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在于“有学无究”。针对“有学无究”的问题,本文提出“研究型微通课程”整合模式,可以帮助培养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并且也是为名校“直博计划”发现、培养和输送人才。这也可以称为“2+1”“教、学、研”整合模式,意指在开放式教学的“教”与翻转式课堂的“学”的基础上再加上学术论文撰写的“研”字,形成一个融“教、学、研”三个侧度为一体的新模式,以培养学术型卓越人才。研究能力训练的主要实施方案是: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在毕业论文撰写与常规课堂教学活动之间增加一个新培养环节———学术研究。通过向有兴趣的学生开放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挑选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指导其进行规范学术论文的撰写,并且由前后级学生与指导老师共同建立起一个融“教、学、研”活动为一体的学习生态圈。其关键内容有以下三个:一是以研究现实问题为导向。导师的作用之一在于指导选题,应开展有新意的、有趣的、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而非只有论文模仿。本科阶段对知识的认知主要来自课堂,即便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需要先建立对现实问题的认知,培养分析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督促养成重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所以应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二是以指导分析框架为重点。指导论文分析框架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梳理逻辑和思路。这也是学术研究的本意,即逻辑严谨而有层次地分析问题,以避免本科论文撰写经常出现的资料堆砌和逻辑混乱的现象。同时,还需要对论文的规范性提出较高质量要求,以督促养成审慎严谨的学术习惯。三是督促全过程的半独立研究。学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以严谨的态度相对独立地完成从文献检索、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论文写作、修改到投稿等全过程工作。这个半独立研究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耐力、毅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价值的。四是“微通课程”重视的是课程品质和能力训练,“研究型微通课程”重视的是分析性思维和学术素养,其微观层面的价值在于打通学科“微循环”和致力于知识探究与能力培养的同步性,以及实现专业纵深能力和跨学科能力等多重能力拓展,进而可以从大学教育的基础构造开始参与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重专业知识,轻能力培养”以及学科过度分化的问题。

作者:曾雪云 韩丽萍 周慧琴 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毕茜,彭珏。会计本科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探讨———基于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2,(17).

管理学论文范文字 篇8

关键词:法律思维 现代企业管理 规则性思维 平衡性思维

摘要:本文阐述了法律思维的内涵,分析了法律思维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借鉴意义,并探讨了法律思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包括规则性思维下恪守规范、平衡性思维下倡导平等、程序性思维下维护秩序、基准性思维下果断决策。

法律思维的内涵

法律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指生活于法律制度架构之下的人们对于法律的认识态度,以及从法律的立场出发,人们思考和认识社会的方式,还包括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从深层次看,法律思维始终为维护法治而存在,有学者将法律思维概括为:通过程序进行思考;注重缜密的逻辑,谨慎的对待情感因素;只追求程序中的真,不同于科学中的求真;判断结论总是确定的,不同于政治思维的权衡等。虽然法律思维过程难免有非理性因素,但从其总体要求和规定性来看属于理性思维。

本文理解的法律思维内涵有四:其一,法律思维是诸多思维中的一种,它以法官或律师的思维为典型代表,是指根据法律进行的思维,目的是探索事物的法律意义;其二,法律思维是在决策中以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透视所遇到的客观情况,作出特有的法律判断和法律推理,是按法律逻辑思考、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考模式,是受法律意识和操作方法影响的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方法;其三,法律思维是根据既有规定,通过推理、判断、程序和自由心证,也即通过法律方法给争议双方一个解决问题的结论,注重对法律事件的公正处理;其四,法律思维由专业训练获得,源于法律思想和法律逻辑,表现为思维人意识、观念或态度的自主性,是法律品性对人的思维产生抽象、概括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

法律思维与处理法律关系的考察因素密切有关,表现为重证据、讲事实、守程序。其中,重证据是指法律思维下处理问题时以证据为根据,证据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从查明案件证据和正确运用法律两个关键环节入手;讲事实是指法律思维下以事实来支持所获得的结沦,法律思维的任务不仅是获得处理法律问题的结论,而且要为法律结论提供充分的法律论证与法律理由,这种事实一般是公开的,而且具有一定说服力;守程序是指以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时,严格执行程序,程序是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方式和过程,以严明的程序保证处理结果的公正。

法律思维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

企业发展的差距在一定意义上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我国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域外法先进的法理念导入我国,正如庞德所说“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调控的手段”,已不仅仅是惩治的代名词,而更多体现的是倡导平等、恪守规范、诚实守信的原则,发掘法律作为社会调控手段的深刻内涵,与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在企业管理中渗入法律思维,能更好的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目标。

传统企业管理主流理论—泰勒的“分析式”科学管理理论及连续因果链条管理思维,缺乏对复杂环境涨落的响应能力。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引入法律思维,在价值取向、基本原则、战略重点选择上规则而理性,直接导向企业管理目标的及时应变。

(一)法律思维以减少企业法律风险为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有一个重要的潜规则,即机遇与挑战共生,经营和风险并存。忽视法律风险的存在,单纯强调企业生产流通销售业务,其结果必然达不到企业预期管理目标。另外,企业风险承受度与预期利益之间的矛盾是企业管理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企业如果一味过度强调控制或者回避风险,可能造成商业机遇丧失和管理成本增加。法律思维能够平衡企业法律风险与经营收益的关系,将预警、揭示、识别、降低、化解企业风险视为作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的价值取向。

(二)法律思维以预防为主、救济为辅为基本原则

法律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警示,其中包含强制性、责任性的信息给人以威慑和教育,帮助企业提高责任意识,防患于未然。现代企业管理中,法律思维关注企业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引导企业识别管理后果,警示企业对管理事务作出合理安排,预防事故发生。法律思维倡导和突出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为主、事后救济为辅的基本原则,强调前瞻性防控理念,防微杜渐,一旦出现无法预防事故后,引导企业迅速补救及妥善处理。

(三)法律思维以制度和规范的流程为战略重点

现代企业是具有高度分工与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企业,只有规范化管理,才能将企业意志统一,形成合力。法律思维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和流程优化,以法律思维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制度化,保证企业内部管理业务的有效性,继而通过企业管理规范化流程,合理分配任务,建立企业内部轮廓清楚的矩阵结构、自上而下的驱动机制,法律思维始终视制度和规范的流程为企业管理战略重点。

法律思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表现

法律思维蕴含规则性、程序性、平衡性、基准性的特有知识、价值和方法,将其中法理逻辑渗于现代企业管理事理逻辑,提升企业理性思维,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管理科学性、决策果断性,推进企业现代化管理,其应用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规则性思维下恪守规范

法律思维是一种规则性思维,“法律是使人们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以法律规则为标准。法律思维的规则性强调三段论推理的表现形式,强调三段论推理的逻辑是合乎情理的,对决定理由进行说明和论证,推出法定结论,这种结论出自理性,具有说服力。规则性思维是以事实与规则认定为中心的思维活动,在判断行为和事件时,要求逻辑缜密、谨慎地对待情感因素。

现代企业管理中,会面临各种利益冲突,规则性思维要求思维者注意规则的存在,帮助企业预设标准,并在处理问题时尽可能遵照已有规则,不任意改变已有规则和原则,对管理冲突中各种利益关系理性判断。继而当该思维成为企业管理习惯性思维后,引发出如何协调管理矛盾的日常考究。规则性思维发挥作用的另一情形是约束企业员工行为,企业管理层通过向员工传达稳定性、可预测性的规则,表达企业管理决策理念,通过规则性规范指引,增强员工对经营行为的预期,引导员工从事企业激励行为,避免禁止行为,这就意味着管理中首先要服从规则而不是听从情感,也意味着规则必须重复使用,不能轻易更改,以有利于企业管理长期有效机制的构建。

(二)平衡性思维下倡导平等

法律思维是一种平衡性思维,集中由诚实信用原则体现,具有极为丰富的价值内涵,诚信原则将各种利益维持在合理框架内,平衡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维护平等和公正。对于不论是产生于个体与社会之间,还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纠纷和冲突,法律包容主体间的利害冲突,尽可能将冲突和平解决,一旦发生特殊争议,则交由权威的法庭解决,将失衡社会秩序恢复到平衡状态。

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平衡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倡导平等,体现在管理上,即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行为要信守诺言,这样的诚实守信不仅仅是企业管理行为对员工的单一义务,而是互动的原则,以平衡矛盾及倡导平等。通常,平等包括结果意义上的平等和机会意义上的平等,企业管理中,由于各部门、各员工个体职责、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不可能有所谓结果意义上的平等,企业管理强调机会平等的积极意义。从管理实效上强调机会意义的平等,意味着企业为每一部门、每一员工搭建统一平台,提供平等竞争机会。在客观条件存在差异情况下,平衡企业各部门与员工差异带来的机会不均等,调动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体的积极性,使其相互配合,达到机会平等的理想状态,衡量企业管理的成功度也应是在这一互动过程中的综合评价。

(三)程序性思维下维护秩序

法律思维是一种程序性思维,法律程序是实现公正的重要手段,是法律内部生命力的表现。程序性思维表明特定政治或社会组织为防止不可控制的混乱现象而确立某种适于生存与发展的有序形式的努力。

现代企业管理中,程序性思维引导企业行为的有序状态,它对管理的启迪不仅在于手续、步骤上的要求,更触及管理的核心,因为任何程序相对于内容而言,无疑更具灵活和易变的特性。程序是实践内容的前提,规范的程序下,即使管理结论未必让人信服,也具有很大的可接受性,程序性思维引导企业如何管理,拟定的管理方案如何实施等。随着社会环境和企业自身条件的变化,企业管理可能会出现局部性调整,尤其经济变革或者转型时期,企业与社会环境联系越加紧密,现代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复杂,信息传递日趋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复杂而矛盾的问题,企业原有管理程序在某些问题上可能会有“妥协”或者“能动”,此时更须保持程序性思维,以惯常使用的程序,防止过度自由化而导致权力滥用的危险。

(四)基准性思维下果断决策

法律思维是一种基准性思维,以合法性思考为前提,注重事实,实事求是,以既定标准评判确定特定行为的合法与否。法律基准性思维评判结论非此即彼,不同于政治思维的“权衡”,强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最大、最佳的政治、经济、道德效果。

现代企业管理中,基准性思维出发点是把握客观标准,将权利义务作为思考问题的基本逻辑线索,通过权利义务关系分析,检索企业主体各项权利义务后,寻找连续的因果链条,再进行推理。复杂的企业管理环境中,抓企业管理中主要问题,通过因果链上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对企业管理中各种利益、请求、期待做出评价,依据因果逻辑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理由,纲举目张的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难题。基准性思维以既定标准为决定依据,以此判断并保障特定管理关系的稳定性、管理行为可预见性、管理发展进程连续性,保障企业管理决策明确化、公正化和稳定化,避免模糊、随意、不确定和不稳定决策的产生。

结论

社会转型和法律制度的变迁,使各种法律问题日益突出,现代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历程中,法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企业管理中兼容法律思维的优异功能,吸收其合理内核,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企业管理以追求利润为目标,法律思维帮助把目标实现过程做得规范,法律思维应用于企业管理,预示着和谐和利益的统一,效率和公平的均衡,成本和效益的最佳,资源和边际利益的最大化,帮助企业机构设置、岗位职责、流程设计规范。

目前,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普遍忽视法律思想、法律逻辑的借鉴意义,在法律思维尚未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情况下,在我国走向市场、走向法治的进程中,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学习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在实践中将法律思维贯彻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企业决策、管理、激励、监管、执行、裁处过程中,逐渐养成法律思维的习惯,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恩吉斯。法律思维导论[M].法律出版社,2003

2.葛洪义。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3.xxx.2008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新思维与全程策划操作范本大全[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

管理学得论文 篇9

1应用型人才的界定

应用型法律人才是指将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法律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法学专业于2002年7月开始招生,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首批本科专业之一,始终坚持以法律职业教育作为法学专业的定位方向,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具体措施主要是:一是加大对专业基础课的建设力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二是突出对实践环节的建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10级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为基础从两个方面探讨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2课程体系设置

2.1课程体系设置

2.1.1公共基础课

本专业公共基础课包括公共必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和学科基础课,共9门课程,分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读写、听说。共40.5学分,其中718理论学时,134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33.49%。

2.1.2学科基础课

法学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具有法的精神和形成法学思维的基本训练课程。开设10门课程,分别是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经济法、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共41学分,738理论学时,占总学时比例29.01%。

2.1.3专业必修课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长,具体设置过程中应结合就业市场,增加应用性内容和实践性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力。开设18门课程,分别是国际法、物权法、专业英语、侵权责任法、合同法、刑事诉讼法、保险法、劳动法、金融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私法、商法、公司法、中国税制、会计学原理、民事诉讼法、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海商法。共47学分。

2.1.4专业选修课

主要是满足学生的兴趣,为拓展就业途径做准备。开设4门课程,分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概论、金融市场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实务。共9个学分。

2.1.5实践环节

专门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设置的。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认识实习、模拟法庭、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共33周,33个学分。占总学时18.93%。

2.2课程体系设置的优点

2.2.1课程设置合理课程设置

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其中既包括公共基础课又包括专业课;专业课中既包括《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14门课程,又包括专业方向课和素质课程,如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等。

2.2.2课程学分科学

首先公共基础课程的学分只占总学分的33.49%,其余是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学分。其次总学分共为178.5,在同类学校中属中等,这样学生有较多的自由时间进行兴趣学习和实践活动。

2.2.3课程安排顺序适当

法学课程是根据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的设置。例如大一和大二开设的是法学理论课程、三大实体法和三大诉讼法。经法法和商法安排在民法学完之后开设。国际法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安排在大三学期。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不会学得吃力,反而因为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在学习后面的法学课程时,还起到复习和融会贯通的作用。

2.2.4实践环节突出

法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课堂内实践包括观看有关的开庭的视频,开设模拟法庭为期1周,课堂设计有案例讨论和热点法律问题讨论等。课堂外实践包括旁听法庭审判,安排8周的认识实习和4周的毕业实习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实习。

3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3.1课内实践教学

课内实践教学是指在计划课时内拿出一定比例的课时,让学生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课内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讨论和模拟法庭等形式进行。讨论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某一法律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模拟法庭”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其目的在于学生通过自扮具体案例过程中的角色,亲临“法庭”现场,感受“法庭”气氛,并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体法与诉讼法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的能力。我系的模拟法庭根据培养计划安排在第5学期的第11周,为期1周,1个学分。第9周开始老师召开模拟法庭动员大会,第10周学生根据专业兴趣分成三组,每组涉及的案件范围分别是民法、刑法、行政法的内容,第11周安排3个上午分别由3组同学将所选案例以庭审的形式再现给大家,结束后由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及其他评分标准进行点评和打分。通过模拟法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处理案件的方法和技巧,锻炼他们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事实认证辨析能力、案例分析能力、表演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

3.2课外实践教学

课外实践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者自己组织下,在课堂教学时间之外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活动。认识实习安排在第5学期末4周和第6学期开始的4周共8周时间,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相关的部门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践活动,初步了解司法系统运行状态,观察、体会主要的法律实务,培养专业兴趣和法律职业的正义感。毕业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开始的4周时间,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方式。毕业实习标志着理论学习的结束,是大学学业的最后一个阶段。只有经过毕业实习所提供的岗前训练机会,学生才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同时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于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进行实际操作,参与实际事务,由此可直接反映出学生是否具备了学校所要求的综合能力。因此,通过毕业实习学生能进一步熟悉业务工作,训练业务技能,为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实习效果综述

法学专业毕业生实习采用的是集中实习加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先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剩下的联系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由系为其联系实习单位。每年有20-40人左右的学生是由系安排学生实习。从组织学生开始实习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落实与管理。我们成立专门实习领导小组。每次实习均召开动员大会,学部领导、系主任、班级导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全部到场。为确保实习的顺利进行,严格管理制度,学部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如制订实习管理办法、实习报告写作实施细则、实习考核办法、各类实践课程考核办法等,各类教学管理制度等并严格执行。指导教师与学生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实习动态,实习周记实习报告等各类实习档案齐全。总体来看,实践教学基本满足学生实习的需求,学生也通过实习阶段的学习为将来毕业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学得论文 篇10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与目标

在大多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管理学课程的教学都是以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为核心目标,对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并未列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管理学的课程性质决定的,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向来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专业课的性质才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二是受管理学课程开课学期的影响,管理学课程的开课学期大多是本科教学的初始学期,教学对象基本上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刚刚由高中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入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学生的学习思维、观念及学习方法并未完全转变过来,仍延续着中学阶段“教为主,学为辅”式的学习过程,同时少去了高中阶段学习的动力和高压力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弱,学习效果下降。因此,作为大学阶段专业教育初始阶段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应有所调整,既应成为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更要成为管理专业学习方法转变的导引课程。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总目标中突出实践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实践能力的提升一是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作为这个系统工程的最基本的单元就应该是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实践能力培养的导向意识。实践能力建设体系是一个由能力构成、能力开发和能力评价三个维度构成的完整系统[2]。三者与实践能力建设的关系可以形象地以图1来表示。能力构成可以理解为教学方案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力开发涉及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能力评价主要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确立考核评价标准,并以适当方式完成效果检验。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首先就要确立以实践能力建设为导向的总体目标。能力构成、能力开发、能力评价三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和相互保障,最终实现完整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的教学体系设计。

(二)章节教学目标中设计相应的实践技能目标

具体到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设计,也相应地区分出两部分相辅相成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知识目标要求了解和掌握的本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而技能目标则是要知道“如何做”的知识,即实践能力培养。以“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这一章为例,通常这是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起点,看似都是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阐述,没有什么可以操作的实践技能,实际上依然可以将教学目标设计为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部分。知识目标如下:掌握管理的涵义与职能;掌握管理者的概念、分类与技能;掌握古典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思想;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最新管理趋势等。技能目标:具有初步应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理论分析与处理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技能目标要求的就是学以致用。如何达到这一技能目标?最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就是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其他章节要比第一章具有更多的可以设计技能目标的领域和可行性。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一)化抽象为具体,由具体转化为行动

管理学的诸多原理知识对于既无专业知识储备,又无实践经历的大学新生来说是抽象的,如果不能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学生的理解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实践能力受到限制。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到如何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并考虑进一步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可能性和方法。具体方法以“战略性计划”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战略性计划本身就很抽象,战略、宗旨、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分析、战略目标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是理解战略性计划的关键,但听上去都很抽象,更不消说有效地理解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截取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定三分隆中决策”的情节作为教学资料,短短的8分钟视频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典型的军事战略形成的过程及结构。伴随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自主分析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宗旨、使命以及战略环境分析、战略优势、战略目标、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步骤等一系列核心概念。这一手段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这仅仅完成了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的过程,离实践能力提升还有一段距离。为此,在这一部分内容讲述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做一份自己未来十年的规划书,制定这个规划就要用到长期目标、环境分析、自我分析(如SWOT分析法)、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相关知识内容。多轮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学生自己重视,教师指导得当,这一份十年规划书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推此及彼,学生可以将这一方法应用到很多类似的长期计划的编制,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以问题思考为引导,通过问题解决获得实践能力提升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过程起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的。尤其当学习者带着自己想要获知答案的问题进行学习时,学习的动机是最强的,当然效果也是最好的。杜威开发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方法①可以为此提供有效的指导。在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明白通过学习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会对他以后的专业学习、生活工作以至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体现出学习的价值。这种“以问题的形式驱动着学生学习研究来获取知识、拓展知识”,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培养对问题的敏感性,通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增强学习的兴趣[3],也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结合案例教学法,在章前设置引导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而在学习后再回头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或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教学情境与教学方法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教学情境是促进教学内容吸收、转化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情境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主体,教师起到的是引导和沟通的作用,这一点在高等教育中更是如此。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方法设计必须在系统观的指导下构建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的共同体”。课堂上师生关系的重新界定是打造学习共同体的前提之一。把传统的师生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转变为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有利于形成课堂上轻松、和谐的气氛。在此氛围下,还必须选择设计适应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方法,才会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一)案例教学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把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经过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4]。通过这种情景再现,为学生模拟了一种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相关管理技能。在以实践技能提升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选择上,案例分析是一种实用性与经济性很强的方法。由于课时及教学条件的限制,本科阶段教学所用的案例分析方法,无论在案例选用,还是在课时分配及讨论深度等方面都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标准,以实用为基本原则,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即可。案例引入的位置非常关键,通常每章会设置两个比较完整的案例,一个在起始环节,一个会安排在章节授课内容结束之后。导入案例的作用在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即将要学习内容的初步认识,最好能引起学习的兴趣。而章后案例的作用则在于对已学内容的应用,有可能的话起到挖潜提高的作用。

(二)视频教学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丰富教学方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但很多时候多媒体教学名不副实,并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可视、可听、可演示等多方面的优势,仅仅以幻灯片代替板书而已。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网络上可用的资源越来越多,在很多教学内容设计时,教师可以有更多途径获得所需的教学资源,将视频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可极大地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如前所述,电视《三国演义》的剧情片断很生动直观地展示了抽象的战略内容,加深了学生的吸收和理解。再比如《走向共和》中李鸿章整治初建不久的北洋水师的手段可以为学生展示团队建设与有效激励的技巧,这些可视资源的应用对学生而言比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识别效果和接收效果要好得多。

(三)管理游戏或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学生普遍对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兴趣,但对于动脑筋、想点子设计和需要主动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却积极性颇高,这是成人学习的一种特点,要提高大学生基于专业的实践技能,参与性的高低无疑成为知识能否被接收的直接影响因素。角色扮演法或管理游戏是一种以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将管理实践活动“搬”进课堂,在一种演练的气氛和环境中,让学生扮演特定情境中的某些角色,通过亲身体验促进学生管理实践技能的提高。如在讲授沟通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个管理游戏,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既定的任务,任务的总目标是三个小组成员蒙住眼睛,在现场主管的指挥下用长达15米的软绳摆一个鱼的形状,而这个鱼的形状是由小组的最高负责人的来决定的,小组最高负责人、现场主管和小组成员之间只能通过语言来进行沟通和指挥,所以任务完成的质量和速度与他们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能力直接相关。这种方法,能达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效融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会促进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比如在这一游戏中学生最后总结学习体会时除了对沟通能力的理解外,还会领悟到组织中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责任分工与技能要求的差异。

四、课程考核方式设计

在进行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的同时,必须配套进行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设计,即改进传统的考试考核办法。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最大弊端就是导致学生为考而学,高分低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更不能考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管理学教学评价体系设计的具体思路是:

(一)成绩评定体系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实行全过程考核模式

管理学是一门开设在本科低年级的专业基础性课程,同时兼具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方法转变的双重目标,所以管理学课程考核既要了解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对于课程总评成绩设计的总体指导原则应该是实行全过程考核模式,即成绩的评定与考核不能仅用期末考试一种方法来完成,应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因为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期末笔试是无法完全实现的。

(二)总评成绩的构成

管理学课程总评成绩应当由两个部分构成: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试卷成绩×50%平时成绩以考查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和实践能力为主,主要考查出勤情况、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的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平时成绩评定的关键是要做好课程教学过程记录,使平时成绩评定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期末考试成绩评定的关键在于试卷的设计。在标准化试卷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应丰富题型,扩大考察范围。可以增加案例分析题、辨析题、管理决策题等题型,测试学生将基础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成绩评定之后,还应对试卷的难度、信度、效度等方面做出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发现教与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思路,形成持续的教学改进循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本文来自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胡伟华工作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第二篇

一、教学内容上的探索

1.抓住重点,合理取舍

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方面,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围绕课程重点,我们对教学内容作了合理取舍。在作这种取舍时,明确各章的中心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有了中心,才会取舍有据,才能突出重点。机械原理课程主要是研究机械结构的,其各章的中心均有所不同。其中,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等均要求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平面连杆机构与凸轮机构要求学生要弄懂位置设计和凸轮轮廓曲线设计,齿轮机构部分要求学生应学会对啮合原理的运用,轮系部分的重点则是进行传动比的计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适用性为主的原则,我们将与中心无关的内容作了适当调整与删减,以使知识点能主次分明,轻重明显。在前述基础上,我们还把讲授内容分为重点章节和非重点章节。在重点章节中,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属于机构中的共性问题,而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及轮系等,属于机构中的特性问题。对这些重点章节,我们对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使讲课时能有所侧重。而对于非重点章节,如常用机构、机械的平衡和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等,我们在讲课时则只对学生作一般性的介绍。对间歇运动机构和各种组合机构等,我们更是通过录像演示的方式将其介绍给学生。这样就避免了讲课时面面俱到,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发生。

2.突出难点,引导学生多做练习

机械原理课程的特点是其中的概念多、公式多、图形多、机构类型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且多为动态性知识,学生普遍觉得复杂难懂。这也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遇到的这类难题,我们在向学生讲授相关理论时,不仅注意做到深入浅出,而且尽量做到循循善诱,以使学生能在他们的头脑里建立起关于机构分析的基本概念,进而理解机构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例如,在轮系一章,混合轮系的计算是其中的难点。由于轮系混合的方式多而复杂,所以学生在计算时就常常会因为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着手的方向而束手无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勤学多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计算时应把握的几个要点。其一是划分基本轮系。划分基本轮系时,应先找系杆,然后找行星轮,然后再找中心轮。行星轮、系杆和中心轮共同组成了一个基本的周转轮系。在作了这种划分之后,还应再按上述方法对之进行继续划分。正确划分基本轮系是对混合轮系作计算的关键。其二是分别计算各自的传动比。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各有其不同的计算方法,划分基本轮系后,应按轮系不同确定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分别算出它们的传动比。其三是联立求解,即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出所求。按照这几个要点的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反复地做典型例题,使之逐渐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3.设法做到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机械原理课程要讲的是机械、机器和机构,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机械原理课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与工程实际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在讲授本门课程时,我们必须注意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必须把学习基础课(高等数学和物理学等)时所用的逻辑思维的思维方式转变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例如,开式运动链、机械手和机器人等机构,以及颚式破碎机、抽油机和挖掘机等机器,它们均是在不同的工程中使用的。这些机器都是由不同的机构组成的,而机构又都是由构件组成的,构件则通过运动副连接起来形成了机构。讲清了这些,就可以增强学生对机构的感性认识。再如,在讲解差动轮系时,我们以汽车后桥上的差速器为例,向学生介绍汽车在直行和转弯等不同情况下差速器所起到的不同的作用。这样,由于授课过程中加入了工程实例,就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了起来。再如,在讲授平面连杆机构中存在“死点”这一问题时,我们以生活中常见的缝纫机踏板机构为例引出“死点”现象,向学生说明,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既要重视克服“死点”的有害之处,同时也要重视利用它对我们有益的方面。比如,飞机起落架和机床上的夹具等,利用的都是“死点”原理。如此讲解,不仅使学生明白了“死点”的两面性特征,也进一步引发了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

1.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是其中的关键。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根据机械原理课程的特点提出问题,揭示其中的矛盾之所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借以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例如,在讲授对机构结构的分析时,为了引出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条件这个问题,我们利用教具和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演示了一些相关机构运动的状况。在演示铰链三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和铰链五杆机构时,学生从中看到:铰链三杆机构是桁架,自由度为零,所以不能动;铰链四杆机构的自由度为1,给它一个原动件后,其机构会有确定的运动,若给它两个原动件,其机构就不动或就会损坏;铰链五杆机构的自由度为2,给它两个原动件后,机构方能有确定的运动,若只给它一个原动件,其机构则会无规则地乱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机构能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如此引导和启发,不仅营造了一种在课堂上师生间沟通与交流的良好氛围,同时也确保了教学质量高。

2.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该课程教学中必须有的理论推导、图解分析和机构运动的演示结合在一起,可以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在讲解该课程绪论部分时,我们利用图片和动画影像给学生展示了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机器——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工地上的起重机和挖掘机,工厂里的各种机床,以及家庭生活中使用的洗衣机和计算机等,然后告诉学生,所有这些机器的设计都离不开机械原理,机械原理说到底就是研究机器和机构组成的理论。教师通过这种手段把相关资料和海量信息向学生展现出来,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也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的效率。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对平面四杆机构的讲解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通过改变铰链四杆机构中相关部件的尺寸可使之演化成一种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可以被演化成含有两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正弦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又可以通过转动副半径演变成偏心轮机构。在讲这种演化的过程时,如果不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师讲起来吃力不说,学生更是很难对之加以透彻理解的。但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演示就简单明了多了。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平面教学立体化,可以将静态教学动态化,可以将黑白教学多彩化,还可以将较枯燥的教学趣味化。

三、实践教学方面的探索

1.上好实验课

实验过程是一种眼、手、脑并用的过程,因而也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结合与融合的过程。实验课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机构测绘实验中,我们除了给学生看传统的机构及零件外,还补充一些与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关的新型机构和典型的机械模型或实物,以使学生能更直观地认识这些机构和零部件,有时还亲自动手拆装一番。我们的实验室还购置了一些机械玩具,让学生通过玩耍、拆装和操作这些玩具,分析其中的动作原理,绘制出其中的运动简图,计算出其中的自由度。这样,学生就由被动地接受灌输变成了主动地体验和检视。这样,实验课就不仅使学生巩固了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且还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直观感受,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当然,在前述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发挥好引导和启发作用,同时也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的空间。

2.让金工实习发挥更大作用

金属加工工艺实习(简称金工实习)是学生熟悉机械生产加工过程和培养其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金工实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接触机械生产的实际,可对机械加工制造的过程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从而为学习机械制造及机械设计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我校很多专业学生的金工实习均安排在机械原理课授课的过程之中,即上完部分机械原理课程后,便安排学生到工厂实习。根据这种安排,我们把机械原理课中的有关内容也引入学生金工实习的过程之中,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思考。根据实习中涉及的教学内容,我们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在工厂里看到的各种机器一般都是由哪些机构组成的;请画出你所看到的机器和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出其自由度;原动机和传动装置有哪些形式;找出并分析你所学过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在哪些机器里得到了应用;等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实习和观察,可使他们在学习和掌握金属加工工艺的同时,也从中了解机器和机构的相关知识,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吕宏刘大力王慧工作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学院

第三篇

一、“纲要”课程的地位和价值

当前大学本科阶段公共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分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这四门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述的时间跨度从***战争到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最终发展成为党和国家主导思想的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提出、形成和逐步推进的过程,所以,“纲要”课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二、当前“纲要”课程教学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纲要”课程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影响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问题,需引起有关方面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任课教师缺乏对“纲要”课程教学的整体把握,对上好本课信心不足

“纲要”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本科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这是每位任课教师都很清楚的事情。然而,该门课程的名称以及教学内容又表明其有历史课的某些特质,因此,到底应该将其上成政治课还是历史课?这是困扰很多任课教师的一个问题。部分教师认为,既然该课程主要讲述的是历史,那么实际上就是一门历史课程,教师把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讲清楚就算完成任务了。但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思路既遭到不少同仁的异议,也遭到了部分学生的质疑。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安排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更何况不少内容在以前已经学过。部分教师则坚持应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来教授“纲要”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又往往习惯于宏大、宽泛的讲析方式,这种讲课方式既难以激发大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使得教师自身对上好课信心不足。

(二)学生对“纲要”课程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识,学习积极性不高

部分学生认为“纲要”课已经学过,再次学习浪费时间,对学习本课程有抵触情绪。实际上,中国从***战争以来长达170多年的近现代史内涵非常丰富,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反复学习和思考,这对于了解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演进规律是很有必要的。更何况年轻学子在中小学阶段接触的近现代史仅仅是最扼要的部分史实,教学内容非常有限。

(三)在教学方法方面,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对于一门课程而言,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如何、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采取讲授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听课积极性。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总体规划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均加入了社会实践的要求和内容,这对于增加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都有着积极作用。然而,调查表明,不少高校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尚无社会实践的硬性规定和考核要求。不少任课教师认为,“纲要”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没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必要,认为传统的讲析法仍应是该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这导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三、提升“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针对“纲要”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一)正确认识“纲要”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把握教材

有不少大学生在信息时代养成了喜欢接受“短、平、快”信息和知识的习惯。在接受人文社科知识方面,电视和网络成为他们获得有关信息的最主要工具。事实上,他们所接受的大量人文社科知识是“戏说”型的,其真实性和客观性都存在问题。当代大学生如果习惯于接受这类信息,就很难形成科学和辩证地看待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视角,很难形成科学、客观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迈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有关部门之所以决定在大学阶段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其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即在于此。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求每个任课教师必须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内容,懂得讲授本课程并不单纯地在于告诉学生历史知识,而更应着眼于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前途结合在一起。同时,要求任课教师从微观上把握好教材。作为一门通过叙述历史来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公共必修课程,任课教师只有将历史讲生动才能吸引学生,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除了吃透教材还需有较高的史学修养。实践证明,任课教师只有广泛涉猎近现代史方面的史学名著,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增加自身的史学积淀,从而让自身更能够胜任本课程教学。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非常厚重的课程,讲述了从1840年***战争开始直至改革开放新时代长达170多年的历史。任课教师要在短短的一个学期三十四学时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本课程教学任务,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学实践表明,老师讲得多不一定学生就学得多,老师讲得少不一定学生就学得少,关键是老师怎么讲,怎么教。“方法是内容的灵魂”[2],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需要在改进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尝试。一是注意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昨天的政治就是今天的历史。因此,在“纲要”课程的讲述过程中注意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在讲述抗日战争的时候,可以引入现在钓鱼岛争端,分析一下中日双方在争端中所持的立场和观点,然后再梳理近现代以来中日之间关系的变迁。有了这些铺垫之后再来讲述抗日战争,学生就觉得听得进去。二是注意老师讲析和学生发言的结合。不管是什么课程,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只能沦为教师的独角戏。因此,教师在讲述“纲要”时,必须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事实上,由于不少学生已经在中小学阶段接触过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已经具备一定的话语能力。在备课时可以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讨论的话题,在课堂上适时提出来,引导学生发言讨论,以收到良好效果。三是注意将同学个人的学习和互相之间的合作结合起来。老师布置学期小论文时,可以要求以寝室为单位共同讨论、共同查阅资料、共同确定撰写思路,共同完成。大多数学生是能够积极参与合作的,这种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和交流,不但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收获,也进一步激发起对“纲要”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完成从“平面教学”到“立体教学”的转换

以前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就能完成的教学全过程,现在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影音资料等电子教学素材完成从“平面教学”到“立体教学”的转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数字化资料“在表现和阐释历史方面有其独特的利好和优势——具体、简洁,尤其在增强历史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上,有着得天独厚的特质。”[3]就犹如现在3D版的数字影片比平面版的电影更能够吸引观众一样。如果教师能够注意在扩大自身知识量、练好内功的同时,辅助运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只会使“纲要”课的课堂更加精彩、更加吸引学生,从而更好地增强教学实效性。首先,全体任课教师应形成集体备课制度,并及时将纸质教案经过改进和完善后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其次,教师可以精心搜集质量比较好、既有可信度又有吸引力的历史影片,如《孙中山》《国情纪事》《建国大业》《东京审判》,等等,在教学间隙配合教学内容适时播放,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印象,提高教学效果。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过程中,要真正提高教学实效就必须注意下述两点:一是老师练好内功是关键。电子教学资料尽管界面漂亮、吸引人,无法改变辅助性教学材料的地位。如果教师自身的史学积淀不扎实,讲课过程中就会感到舒展不开,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料,反而容易被材料牵着鼻子走。二是在运用电子教学资料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尺度。一些多媒体教学材料尽管很能吸引学生,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比较耗时间。如果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把握好分寸,很可能会过多地挤占教师必要的讲课时间,从而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结果是得不偿失。

(四)组织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拓展“纲要”课程学习的第二课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尽管是一门具有历史课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同样很有必要。首先,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析相关历史知识后,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参观一些历史遗迹,无疑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这有利于增强“纲要”课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教室里学生学习到的是书本知识,而在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中学生听到和看到的是更加形象、更加具体的史料,这些史料带给学生的触动在很多时候是课堂上讲述的书本知识不能相比的。再次,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社会实践和考察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史料都是对课堂上老师讲述内容的极好补充,是“纲要”课程学习必要的第二课堂。、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也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4]各校都可以利用所在地的独特历史人文环境进行教育,如我校所在地绍兴有非常丰富的近现代历史遗迹和有关文物史料,这为我们开辟“纲要”课程第二课堂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在讲述“纲要”课程的时候,可以布置相关的实地考察作业,引导学生去参观学习。比如,讲到辛亥革命时,布置学生去参观秋瑾故居以及秋瑾就义的古轩亭口,让学生实地回味一下近代史上革命志士的不屈抗争。讲到新文化运动时,建议学生去参观蔡元培故居、鲁迅故里,感受一下这些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的成长历程。此外,如南京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百万雄师过长江纪念馆”等红色景点都值得我们有效利用起来。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