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例【13篇】正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例【13篇】》

时间:

企业如同世界上的任何生物一样,其最终都要面临消亡和终结,我们所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延长企业的寿命,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实现其最大的价值。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13篇可持续发展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

1.1生态环保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必然体现出一定的生态功效与环保功效,注重生态无毒害材料的选择、生态装饰技术的运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1.2与大自然的融合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体现出回归大自然、走向大自然的特点,体现出对大自然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因为自然界的能源,例如:光能、风能、太阳能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能源资源能够减少其他非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高端现代科技的运用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更加倾向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运用,这其中包括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等,在这些现代科技的支持带动下,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室内设计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体现出一定的生态化特征、绿色化风格,各项设计是本着绿色节能环保的原则进行的,从装潢材料的选择、设计风格、到施工技术都体现出低碳、低能耗的特点,因为只有这样的设计原则和设计风格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1装潢材料的生态性选择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装饰、装潢材料都正在朝着节能化、清洁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生态化装修产品正在逐渐问世,这些材料和产品成为室内设计的首选,在实际施工与使用时不会对人体与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装修余下的材料即使抛向大自然也能够自行降解,不会对环境构成永久性危害,一些材料甚至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现阶段,例如:人类已经研发出无毒涂料、再生壁纸等等,这些都成为现代室内装修的首选材料,除此之外,人们都倾向于选择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气味、辐射率低的建筑装潢材料,这些材料都具有生态环保特征,适合可持续发展装修风格。

2.2诱导式建筑构造技术的运用

诱导式建筑构造技术就是对大自然资源充分利用的技术,例如:充分利用自然风、自然光来实现室内环境的优化,提高室内通风度,使室内获得更多的自然光源,提高室内采光度等等,这一技术目前被融入到建筑室内设计中,实现了对建筑室内的生态、环保性装饰,它不仅为室内设计营造了生态美的气氛,也有效节约了能源资源,使建筑室内设计朝着自然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2.3植物绿化技术的应用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具有吸烟滞尘、精华空气、美化环境、降低噪音等生态功能和作用,室内装修设计施工后难免会产生一些毒害化学物质,例如:甲醛、一氧化碳、苯等等,要想有效清除这些化学物质,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威胁,就要将绿色植物引入建筑室内设计中,不断扩大建筑室内的绿化面积,现阶段,人类研制出腐殖土生成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绿化技术,为绿色植物的室内生长提供了空间,发挥了技术方面的支持作用。将这些技术应用在建筑室内设计中,能够实现室内的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灵活绿化,例如:建筑阳台的绿化技术、屋顶的绿化技术等等,建筑室内多层次绿化技术弥补了建筑室内地面绿化缺失的问题,同时实现了建筑物同大自然的有效融合,极大地改善并提高了室内环境,居住在室内的人仿佛就生活在大自然当中。

2.4节约常规能源技术的应用

节约常规能源技术势必要成为建筑室内生态设计的发展方向,当前主要的技术类型包括:吸热玻璃、调光玻璃、保温墙等等,这些材料或技术具有双重功能与作用,一方面装饰了室内,实现了室内装饰风格的创新;另一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保暖、采光以及保温功效,能够有效节约能源的利用,同时,其他一些节约常规能源技术还包括:竹能型灯具等等。节约常规能源技术的应用集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一方面能够确保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维护生活环境健康,达到了生态型室内设计的标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自然保护、生态建设具有长远意义。现阶段,最广泛普及的节能技术当属太阳能技术,通过对特定的设备进行科学构造与设计,来确保太阳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不断扩大其使用范围,减少对人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目标,现阶段,被广泛认可的太阳能技术主要有:太阳能热水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等等,这些技术有效改善了室内环境,提高了室内采光、采热水平,而且这些热量与光照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特点。

2.5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

当前的建筑室内设计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与更新,并正在朝着现代化高新技术靠近,例如:信息技术、材料及时、电子技术等高端技术都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走入建筑室内设计领域,这些技术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建筑室内的采光水平、通风水平,维护了室内温度的和谐,保证了室内所需的湿润度,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创新与发展,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例如:一些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引入了空气自然洁净更新技术,这一技术是对太阳能技术、冷却技术等的综合利用,太阳能板把水加热,将热水送到冷却装置内形成冷却水,水抵达设置在建筑屋顶饿金属传到网板内部,确保室内的空气冷却下来,在室内地板上设计一个空气通道,来自于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就能涌向室内,形成一个空气过渡区域,使人们能够轻松地享受到来自于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这样的建筑室内设计不仅有效节约了能源,也实现了对自然能源,例如:太阳能、光能、风能的有效利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而且这些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利于建筑设计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3总结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术语,在企业发展研究中,其含义是:作为宏观经济的微观主体,既要科学管理,保持自身快速、健康地成长,又要保持其发展目标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抓大放小”的方针,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放开搞活小企业。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有:所有制结构以非国有经济为主;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地区分布不平衡,沿海开放城市中小企业较发达,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滞后,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创业快,退出也快;投入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低,竞争力弱,倒闭频繁;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存在矛盾,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严重。

阻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影响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因素,包括企业面临的市场,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竞争对手的情况、顾客的需求、供应商的信息等)。二是内部因素,这是最本质的,具体包括: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中小企业经营观念陈旧,常常只注重眼前利益;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利润增长缓慢;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监控力度不够,资产流失严重。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负担重,自有资金少,筹资困难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十分有限,而在自身利润率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内部积累又十分辛苦而缓慢。

中小企业缺乏人才、信息、技术在“家族式”基础上创建的中小企业,人才任用多以关系为基础,管理者素质较低。技术装备水平低下。

中小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分布散乱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很难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企业集中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高科技领域进入不足。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目前乡村集体在自己的土地上兴办企业,缺少有效的控制占用耕地的机制,造成工业用地的空前浪费,且布点多,投入大,产出低,资金、物资浪费严重,污染恶化了生态与居民生活环境。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规模经济论解释了中小企业存在的原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管理费用会不断上升,信息传递效率会降低或失真,企业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企业的成功应以成本优势为中心,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产业分工论认为大企业有规模经济优势,但规模经济引起自然垄断会造成内部的官僚主义,管理低效率;小企业经营灵活,决策果断,但物质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所以大小企业之间有必要进行合作,优势互补,这符合当今世界分工合作、专业化生产的趋势。中小企业在现实中的贡献:繁荣市场,满足日益变化的个性及多样化需求;配合协助大企业生产,增加出口;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我国就业难的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了技术创新。

另外,企业在产品开发、污染治理等方面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小企业在保持与社会、环境、资源发展的一致性方面有重要作用,社会、政府、企业界应高度重视。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市场,重新评价、定位企业目标。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利润率。

引进人才与技术,提高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只有引进高素质人才,才能进行先进的管理。企业不仅提高一般员工的素质,还要引进管理人才,善于留人、用人,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强中小企业之间以及与大企业的合作与分工。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沟通,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增强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减少重复建设,降低成本,缓和内部竞争。大中小企业协作,发挥各自优势,稳定中小企业市场份额。

协调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小企业要肩负起其对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责任,维护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应该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因为企业本身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

从外部因素考虑,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与社会的支持。我国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从法律角度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政府要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鼓励大中院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创业;审计企业内部经营情况,监控企业与环境的长期稳定、共存与发展。

参考资料:

1.[美]劳伦斯•G•温齐默著,北乔译,快速成长—如何获得并保持快速成长[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管汝平,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论,上海财经大学硕士论文[D],1999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 篇3

和谐伦理观念的建树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基础。一般来说,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伦理支持系统。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所指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要求我们把伦理道德的指向扩展到人与地球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尊重地球、呵护生态环境,确立人与地球之间和谐共处的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在这个方面,许多西方的专家学者与我们的认识也是一致的。诸如美国国会和总统顾问委员会环境事务顾问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教授就认为,“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消费观念的转变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引擎。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生产力得到了迅猛发展,物质财富激增,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也随踵而至,有些人只顾个人享受,从未有大局意识,盲目地认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我们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是主张可持续发展,主张合理消费,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要求每一位中国公民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观,用人类社会应有的道德伦理去约束无限消费的欲望。不仅如此,在高校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活动中,还应大力推崇“全球生态和谐”理想。同志在论及生态文明问题时具有很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他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球生态和谐”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一种更宽领域、更高境界的和谐,要求人们树立全球生态环境伦理观念,一切活动和行动以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为目标,一切活动和行动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为目标,建造一个全球人与自然和谐、全球人与社会和谐、全球人与自身和谐的多方位和谐复合体。为此,我们的教育活动既要从多角度展开,形成教育链;又要找准着力点,突出“全球生态和谐”的教育重点,解答好思想难点。

其一,要着力帮助人们正确辨别“全球生态和谐”思想与西方绿色运动思想的联系和区别。当代西方绿色运动对世界的自然保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其中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观,主张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在当代西方学界,还有一种生态社会主义的全球生态和谐发展理论,也主张“全球生态和谐”,认为自然和社会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自然和社会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只有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建立人类物质与社会自由充分实现同时又符合生态原则的社会[5]。其二,我们的教育活动应着力建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观。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温室气体效应、大气臭氧层的破坏、能源资源短缺、日趋严重的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凸显出来,它已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局部性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生产与利润最大化的标准应服从社会生态标准,经济与生态应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种“生态经济”模式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展开的内容之一,我们主张既要抓经济发展,又要抓生态发展,科学把握两者的平衡点。其三,我们的教育活动应着力建树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政治观。当今世界生态问题已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必须将这一问题上升到国际层面逐步加以解决。西方甚至有人主张用“欧洲生态共同体”取代“欧盟”,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建设生态文明的全球政府。当然,我们重视国家治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但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生态殖民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甚至西方学者都已经指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掠夺与剥削是一场“生态帝国主义”的掠夺与剥削,“环境的质量与一个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裕与贫乏是紧密相关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掠夺来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环境,使之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不少学者都在呼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一种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摒弃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对恐怖袭击和战争,建立无核区和无化学生物武器区,维护世界和平[8]。其四,我们的教育活动应着力建树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文化观。我们推崇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文化。不可否认,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带来了现代物质文明,同时也是造成优秀文化缺失和人的“精神危机”的罪魁祸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成为商品的奴隶、劳动的工具和科技的附属品,成为精神失落的物化的人,人的自由个性和自我意识,被充斥社会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以及商业文化所扼杀。西方学者鲁道夫•巴罗对此也不满,希望构建一个“生态村落乌托邦世界”[9]。我们要建构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观,是一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着力增强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生态道德、砥砺生态意志的文化价值观。导引人们不仅要有优越的物质生活,而且要追求高雅的生态文明生活。

二、坚持“发展型生态”的价值取向,着力加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谋求科学发展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向。我们追求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这种发展理念也全面渗透和体现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之中,其价值目标表现为鲜明的“发展型生态”思想。因此,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的培育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大力导引“发展型生态”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的直接价值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就是具有天蓝、地绿、水净自然美景的中国,是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结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所需要资源构成危害的发展。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2013年4月,同志在海南考察时,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11]。可见,我们党和国家在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一贯坚持为人民谋福祉的宗旨,积极主张和大力倡导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规划了蓝图,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从生态经济学的全新视角提出来的,是一个契合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主流思潮的全新理念,是一条利在当代惠及子孙后代的科学发展之路,也是世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培育活动中,一定要加强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导引,着力提高人们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提高全体民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是推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人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而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更是标志着人类伦理道德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可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等三个视角,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解析为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文明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明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文明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文明生态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的政治外化。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通过生态政治意识教育,帮助广大师生建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世纪之交以来,环境问题已经有力地进入了政治领域。时光荏苒,斗转星移,生态环境问题已愈演愈烈,已从孤立、个别和局部的生态环保事件衍变成了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其生态环境状况关系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对正处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而言,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事关稳固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人心向背的重大政治问题。生态社会的基础是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又植根于对一地生态特点的了解,植根于政府与公民的依赖关系,生态社会必将吸收公民的观念,以此作为生态文明的社群基础。因此,我们不仅不能回避雾霾天气频发、江河湖海污染日趋严重等诸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而应理性思考上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应发挥自身科技优势,主动处理它。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明生态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的主体因子,可持续地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而可持续地发展经济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明生态意识的导引。因此,就必须加强经济文明生态意识教育,强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很广、很紧迫,诸如生态产业转型理念、生态保护与修复理念等。促进生态产业转型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向低能耗、低污染的生态经济的转变,是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必然。长期以来,受“唯GDP”论的影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股脑”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全然不顾生态环保的畸形增长方式,认识不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共生共存关系。要通过严重的雾霾现象、云南滇湖污染、太湖蓝藻事件等案例教育,促进经济文明生态意识的增强,导引广大师生注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双极增长,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既要关注未污染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科技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要注重被污染地区生态系统的修复,科学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物理-生物修复、化学-生物修复、微生物-植物修复等。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文明生态意识养成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的终极凝聚。生态文化是一个崭新的术语,甚至可以说,生态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新的文化思潮,展露了人类在思想观念领域正在经历的一场重大变革,显示了人类对大自然敬畏和热爱的本能。广大高校师生既是文化的承继者、传播者,又是新文化的创造者、倡导者,其文化文明生态意识的养成尤为重要。这就必须加强其生态文化的理性认识和实践修养,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加强文化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从思想深处大力提升文化生态文明理念,切实增强广大师生践履生态文明行为的内在驱动力。由于生态文明行为修养决定于根本的思想意识选择,所以其教育必须着力于夯实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要使广大师生牢固建立一种基本共识,即人类之所以成为世界最广布的一个物种,就是因为人类具有生态文化意识,作为生物的人,人对生态环境的社会适应造就了自身的生态文化;而随着人口、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的尖锐化,为了使生态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行为,积极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生态环境蜕化,创造新的文化来与生态环境协同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显然,客观规律在昭示人类从传统工业文明进化到现代生态文明,告知人类应理性约束自己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人类社会自身,而不应只顾金山银山而不要绿水青山。

三、建树“责任型生态”的中国形象,着力增强维护中国环境权和发展权的生态信念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既对自然负责、对世界负责,同时也要通过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积极诠释发展中大国的生态责任,积极培育国民勇于承担相应生态责任的思想情感,建树“责任型生态”的中国形象,着力增强维护中国环境权和发展权的生态信念。其一,教育内容要积极诠释发展中大国的生态责任。所谓生态责任,是指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职责和义务。它至少包括个人生态责任和社会生态责任两个方面,其中,社会生态责任是首要的因素。个人生态责任的行使必须纳入社会生态责任的框架,只有在兼顾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时才可取得最显著的效果。生态文明要求建构全球性的生态情怀和合作生态治理理念。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依赖的,离不开彼此之间的合作,只有生态环境治理的不同主体之间、不同客体之间以及不同主客体之间形成合力,生态环境治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应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生态大国,主张和支持共同承担但有区别的生态环境责任,因为这是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前提。在2011年的南非德班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就是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事实上,在过去长达数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是造成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理应承担主要生态环境责任。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与经济、环境与贫困、环境与发展、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双重压力……既要维护发展、争取发展机会,又要对子孙后代、对全球环境的安全承担责任。正因为如此,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就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命题,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4

论文摘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因具有最概括意义而被广泛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认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挑战与变革。其内涵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①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与经济的整体性。②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性。④可持续发展强调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⑤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性。

2林业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林业的定义可概括为林业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全面利用、全面发展的经营活动,是以森林的多功能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为了正确地理解林业,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林业的特点,以掌握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林业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生产周期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依赖性;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生产经营成果的多样性;林业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可持续林业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可持续林业的含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研究成果,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要的林业。

3.2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2.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且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①林农结合式;②造林规模化;③造林多样化。

4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4.1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事实条例。在这一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4.2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①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②立法原则的创新;③在执法方面,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认真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④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2]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3]薛建辉。森林生态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4]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M].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5]陈泉生。环境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6]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载于林业经济问题[J].2000年10月第5期。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5

摘要:目前盛行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是一种一维线性叠加的方法。采用二维评价体系,构建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的一套方法,并对张家界地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张家界旅游发展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张家界地区自然环境对这种发展模式的支持是可持续的,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多的受人文系统的限制。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The index system to evaluate local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usual is one-dimensional linear by plus all targets. An assessment model of local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two-dimension is proposed. Th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Zhangjiajie is evaluated by the new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e tourism of Zhangjiajie is in a stat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and large. The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can support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it is limited by the local society. Key words:tour;evolution of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一、问题的提出 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回答区域旅游活动是否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中的关键环节,也涌现了众多的评价方法,其中较典型、影响较大的有环境容量理论、LAC理论、生态足迹模型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能够涵盖大量信息,具有良好的系统性一直是研究中的热点。 目前,国内以王良健[1]、崔凤军[2]等学者提出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是一种一维线性叠加的方法。在可持续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关于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权重分配上分歧意见较大,或将社会经济系统放在首位,或将生态系统放在首位。旅游发展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多维非线性空间,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表现值进行线性叠加,难以反映整个系统的可持续性,累加的方法把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子系统对系统的临界制约作用掩盖了。 本文借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om)的“可持续发展晴雨表”评价方法,参考Tae Gyou Ko[3]提出了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采用二维评价体系,构建了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的一套方法,并对张家界地区进行评价。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旅游系统是由自然环境支撑子系统和人类社会子系统组成,自然环境不仅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自然资源,而且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消纳废弃物的物理空间;人是区域发展系统中的最积极、最能动因素,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口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础。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在区域旅游发展系统中,发展的目标是多重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旅游自然环境的健康和旅游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两个基本目标。基于以上思想,以“可持续性晴雨表”中生态-人文二分量模式为基础,构建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采用主观分析法包括反复过滤法、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德尔菲法[4-5],建立一般指标体系,请专家对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程度进行判断。对环境方面的指标,评价指标的标准值严格执行部级强制性环境标准;对于单项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6

一、会议概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联盟主席查尔斯・霍普金斯(Charles Hopkins)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辞,他简要回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双年会的历史进程,展望了可持续发展教育(ESD)发展大势及教师培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瑞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麦斯・尤尔贝里(Mats Djurberg)到会祝贺,并就会议期望达成的目标进行了介绍与阐述。查尔斯与麦斯都强调,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要积极开展ESD 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ESD的最新形势与需求,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顺利达成各项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总监本亚伦博士(Aaron Benavot)作了“连接优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目标”(Connecting Quality Education,ESD and the SDGs)专题报告,重点阐述了全球教育监测报告的背景、国际上对于优质教育与学习的争论、SDG4及其10个子目标的关系,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芬兰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梅利・哈利宁(Irmlie Halinen)作了关于芬兰优质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Quality Education in Finland and ESD)的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芬兰教育的发展概况以及芬兰课程改革与优质教育的发展,分享了芬兰2016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具体包括:增强快乐与有意义的学习及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为深度学习创造更好的机会,提高学习能力以取得高质量的学业成绩;增强每位学生的自我认同及幸福感;促进学校内外及与周边社区的交流合作;增强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以上目标,芬兰采取了四项主要措施:一是支持各有关行政机构与学校开展学习化社区建设;二是强调探究式与深度学习,以及跨学科方式,以促进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以及利用多学科的学习模式开展创新式教学与学习;三是对学校所有科目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更新;四是开发并强化有关探究式与深度学习的评估,以及评估作为一部分学习内容的研究。

海报会议单元主要是通过全球40多个国家的海报展示各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国展出的四幅海报内容包括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的5个支柱等内容,多国代表共计100多人次参观。

鉴于准备材料的主题突出、内容详实,大会特别开辟了中国ESD经验专场,请中国ESD团队作全面报告。首先,史根东博士作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的5个支柱”(Five Pillars of ESD Training)专题报告。之后,笔者作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介绍”(ESD Cases in China)报告,从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等角度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的进展与收获。最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朱北鸿教授分享了《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介绍》(An Introduction of the Asia-Pacific Educator Training Manual on ESD)的编写情况与主要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案例,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的相关信息在该手册中得以充分体现。

各国代表纷纷表示,这是一次效果非常好的国际大会,会议架起了一座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交流的桥梁。霍普金斯对各位同仁在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所做出的努力表示了衷心感谢,并对今后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提出了希望,各国代表阐述了2018年以前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二、会议成果

(一)UNESCO研究新进展

本亚伦博士在他的专题报告中阐述了三项新的研究进展。

第一,重点论述了SDG4与前期教育议程的区别。SDG4旨在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这与前期的教育议程存在以下方面的区别:一是适用范围更广泛,适用于所有国家而不仅是那些发展比较落后和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二是以更强大的力量寻求新的方式,变革教育体系(全球中小学教育);三是目标更加全面,包括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四是以输出为导向(output-oriented),包括中小学教育有效的学习成果、更高的成年人识字率等目标;五是注重学校教育内容(contents),不仅关注就学率的提高,更关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六是注重公平。

第二,对目标SDG4.7进行深层阐述。本亚伦对SDG4.7进行了详细说明,指出该子目标包涵教育的社会、人文、道德目标,明确地将教育与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系起来。这一目标涉及所有学习者、各级教育层次,是一种更为广泛的终身学习视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专家对于这个目标提出了全球指标和专题指标。全球指标包括全球公民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性别平等和人权在各个层级从国家教育政策、课程与学习、教师教育、学生评估四个方面进入主流的程度。专题指标包括:按年龄组或者教育层级来看,对于全球公民意识和可持续性相关问题展示出足够理解能力的学生比例;拥有环境科学和地球科学知识的15岁学生的比例;提供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和性教育的学校比例;“世界人权教育计划框架”在各国实施的程度。本亚伦在报告的“结束语与建议”中谈到,无论SDG4.7的历史由来如何,或监测方面存在多少挑战,这一目标都具有很大的价值,因为它谈及了教育更广泛的目的,并且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愿景联系起来。SDG4.7不仅注重学习者对可持续发展知识和学习能力的获取,而且重视可持续发展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为它们对于学习者的行为和实践有着重要影响。学校层面除了要关注在政策文件和课程中有没有将ESD主流化,还需要注重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课外活动(包括青年活动、博物馆教育、夏令营、艺术和音乐课)的开展,很多研究表明这些方面对青年学习者有很大影响。

第三,提出了四点挑战:一是需要一种更加严密的方法来监测教育内容和课堂所教授的知识;二是收集、交流关于各国、区域课程内容的信息;三是研发出一套有效的工具来对比、评估学习者在校园(大学)内外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实践;四是尽管存在很多评估模型(如PISA,IEA,SLT),但还有更多、更为细致的工作要做。

(二)中国ESD新成果

中国参会团队在会议期间较为全面地汇报了中国近两年落实GAP等文件过程中的新结论和新成果。史根东博士在报告中指出,当前国际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全面理解与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两年的5份有关ESD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文件,并且开展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的一系列教师培训。接着,他对ESD培训的5个支柱作了深入解读。在对国际尤其是中国ESD培训经验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他指出,对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者、管理者与培训者开展高质量的培训需要具体做好5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即需要5个支柱的支撑,包括解读理念(文献)、编写教材、指导科研、荐评案例、搭建交流平台。他强调,在落实GAP等计划的过程中,中国团队正是由于连续开展以上5个方面的工作,而不是只召开一两次具体的培训会议,才取得了推动政策创新、课程与学习创新、学校建设创新和地区教育发展创新的显著成效。

笔者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研究的报告中,首先阐述了案例研究在整个教育者培训过程中验证理论、做出操作示范以及引导青年教育者尽快进入ESD实践的三项功能,接着从区域、学校、教师、学生四个层面详细介绍了体现GAP要求的石景山、禅城、麻峪、东鄱等地的优秀学校案例,展示了中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过程中取得的崭新成果。朱北鸿教授对于《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介绍》的推介,展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和国际专家合作建立的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的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该书包括全球ESD会议文件重要结论、ESD面临的挑战和未来方向、学校ESD课程的开发、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ESD特色校园建设、亚太地区国家ESD优秀案例评述等方面的内容。

与会专家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了高度评价。霍普金斯说:“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国际上是走在前列的,从对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文件的学习、理解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探索,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三)中瑞ESD合作新平台的续建

从2003年开始,瑞典教育科学部前副部长卡尔・林德伯格(Carl Lindberg)先生先后5次参加中国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与中瑞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研讨会。在本次会议期间,为表彰卡尔・林德伯格先生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向他授予了“中瑞ESD合作交流终身成就奖”。

经过与学习型教师网络(LTN)、乌普萨拉大学、蒂布尔高中(Tibble Senior School)等机构交流,中瑞双方初步达成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教育常态化交流合作的意向。根据双方的共识,中瑞拟建立以乌普萨拉大学为主要合作伙伴的“中瑞ESD合作中心”,主要工作是合作开展ESD课题研究,包括ESD促进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建设策略与评价研究、中小学ESD课程设计与学习创新研究、中学生参与绿色社会建设途径和优秀案例研究;实施ESD实验学校经验共享与交流计划;建立中瑞ESD信息收集交流网络。

三、启示

(一)进一步强化理论与文献研究

将会上国际专家与中国团队提交的文本加以对照可以看出,中国关于落实GAP等文件的理论认识不落后于前者,甚至具有一定的引领性。鉴于此,中国ESD有自信承担起国家责任和国际责任,进一步加大ESD文献与理论研究力度,将ESD本土化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案例培植与传播

中国团队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一条重要建议是本次会议未能广泛展示落实GAP等文件的国别优秀案例,今后应当加以改进。中国经验受到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团队提交的文本材料的新观点、系列性和实操性受到会议组织者的高度重视,又在专场发言和展板中生动展示了中国案例,包括中国思路、中国方案、中国做法,尤其是地区、学校、教师、学生层面的有效案例。由此,不断积累促进优质教育的优秀案例是检验ESD实践效果的关键标志之一。中国团队应继续发现、培植、总结与传播成功案例,以彰显自身的影响力。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7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建设新农村并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一个既现实又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文章拟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农民增加收入、培育新型农民等几个影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来探索如何解决保持农村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术机构到媒体,从政府到农民,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术研究也达到高峰。从2005年底至今,期刊、报纸、网站相关文章超过万篇。从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一是对新农村建设背景、内涵、意义等政策性、概念性的解读;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困难、原因的分析;三是对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角色定位等问题的研究;四是关于国外新农村建设经验借鉴性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实践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是,从研究的现状来看,对如何保持并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个既现实又带有长远性的问题研究甚少。因此,文章拟就可能影响新农村建设现实和长远发展的农业资源、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农民增收、新型农民培养等因素,来研究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保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约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农业资源好坏也是制约农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约束性因素。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些资源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和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以土地、水这两种资源为例,有关资料显示这两种最重要的农业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减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进而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如耕地,这是农业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载体,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保证。在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工业用地、城市发展用地、公共用地,以及土地沙漠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目前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保底红线18亿亩,目前是18.39亿亩,从1996年到2004年,全国耕地减少1亿多亩。我国也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且分布不平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增地减、人增水减”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的约束越来越突出。

以这样的资源条件,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保持新农村的永久永新,这是一个艰难的课题。同时,与农业发展相关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传统的“石油农业”的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而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也将制约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从严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具体措施主要有:一要严格控制用地,节约用水,发展现代农业、集约农业,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二要严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无污染、绿色、安全、环保农业。三要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严格按照城市区、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要求来发展。只有农业资源实现节约高效利用,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二、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我国农业大国的实际看,它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的任务。从目前来看,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现实的和长远的活力,就必须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从制度安排上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全面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只有农村经济搞好了,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持和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导致了我国农村经济的片面发展,农村产业之间缺乏互动和支持力,农业风险防御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就业途径少等问题的产生。农村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就是要建立充满活力、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保持和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体制。这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一是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改进种植结构,提高品质,增加有效供给。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优质化和专用化。二是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农村经济经营的范围和农民增收的渠道,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另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健全和完善其他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各种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农村最重要的土地制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空白或缺陷。比如农村土地不能按照市场要求进行流转,农村金融、农业投资、农业保险、农业技术、农业市场等服务或空白或不健全。这种落后的农业体制,不仅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且也限制了农业自身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WTO的需要和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需要,从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讲,政府必须围绕农村土地政策、农业市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投入、农业社会公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建立健全农业制度性保障体系。比如,关于税费制度、关于土地使用制度、关于农业投入和支持制度、关于农村社会化服务制度等。同时,要特别考虑WTO的规则和国际农业竞争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业保护制度、农业外贸制度。

2.农村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新农村建设不仅有经济内容,而且也包括政治和文化的内容。新农村建设中所说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是政治文化的内容。

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由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组织实施者,因此农村政治体制是否科学、合理,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发展能力,影响到农村能否做到管理民主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农村基层政权组织领导能力弱,组织涣散或软弱,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干群关系紧张,腐败现象盛行。这些现象不仅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政治要求,而且也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大胆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精简机构,适当裁减人员,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建设高素质、高效率、科学、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村政治体制,是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

农村文化建设也是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来讲,农村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建设,从小的方面讲,农村文化建设就是农村的图书、影视、文艺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且对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采取多种形式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改革创新农村文化体制,是保持和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需的条件。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始终是主力军并处于核心地位。新农村建设,一切应围绕农民,依靠农民,以农民为中心、为主体。农民的这一地位和作用,是由我国农业大国的客观事实决定的,来自于与生俱来的天然条件,也来自于政府政治和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既是主要的投入者和建设者,又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特别是农民兼具新农村建设长期的永远的投入者和建设者这种身份,因而保持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就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换句话说,农民收入增加,就意味着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一系列富农政策,特别是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但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近几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比如,在199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元,只比1996年实际增长4.6%,其增幅不仅比上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也远低于1978~1997年7.9%的年均增长速度。199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60元,比1997年只增长3.8%。更明确地讲,在1996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率达9%,1997年减到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为2.1%,2001年为3.8%,2002年大体如此。

如上所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是与其收入相联系的,农民增收问题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大问题。农民增收缓慢,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这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新农村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明确要求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农民收入越增加,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的能力就越强,新农村建设就越有保证。在这个简单的因果链上,农民增收是个关键的环节。所以。要保持和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坚持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想尽办法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民自身的积累和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具体讲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收入。二是要增加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三是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收入。

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所谓新型农民是相对传统农民而言的,按照2006年中央1号文件对新型农民的定义,就是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新型农民是“新”在能够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具有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和经营能力的农民。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市场竞争激烈的要求综合考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

1.培养新型农民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处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和行为都必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应对来自不同的竞争压力。如何去适应并发挥好自己的作用,首要的是要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市场适应能力,以及自身的应变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适应市场变化,掌握主动权,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变,不断在竞争中创新进取。农民自身素质提高了,发展能力增强了,就有能力去改善他们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就可以保持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发展和常新状态。

2.培养新型农民是适应未来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享有者,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培养新型农民,就是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新农村建设既是为农民,也得靠农民建设。但能否长期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包括农民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总和。这是农民适应市场竞争,开拓创新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保持新农村建设常新的保证。

3.培养新型农民是完成新农村建设艰巨任务的需要。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新型农民。在我国,农民是农村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8亿多,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达7亿多,占产业总人口的50.1%,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生产又是国民经济基础和社会稳定的保证。农民是农村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但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这又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把农民的素质提高,培养他们成为新型农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困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需要数年时间努力的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是一个建设和创造的过程。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建设问题。如此一个全面、持久的建设和发展过程,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固然重要,但从根本上来讲,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如,在新农村建设初期,因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公共积累不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实,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其重点用在为农民修路、通水、通电、修建水利设施和文化设施等项目上,为新农村建设铺垫基础性的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硬件的支持。但从长远来看,政府不可能包办新农村建设的一切,即便是建设了好的基础设施,但也存在一个维护和老化再建的问题。新农村软环境和软实力的东西不是靠政府能够解决的,比如新农村所要求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就需要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因此,要保持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单靠政府的力量和社会其他力量,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新型农民才是保持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区域资金监管机制

1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系统由经济、社会、环境三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是一个自我循环和发展的系统。经济系统的消耗表现为运行中的投入,即与企业产供销各环节相街接的企业成本(市场成本),它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系统运行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了维持行政、教育、社会保障之正常功能,须征集社会保障税、所得税、增值税等传统意义上的税收(是企业外部的社会成本)。环境系统的动态平衡要求对环境的破坏予以补偿和修复,因此对使用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应予征税。

可持续的生态环境要求人类既能消化环境成本,又能促使环境的发展。基于环境成本而征收的税金应能促使自然界正常的新陈代谢和世代替换,既能满足人类消费的需要又不损害地球,既能满足当代人建设幸福生活的需要,又要为后代留下优良的发展空间。

2环保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机制

2.1目前存在的问题

(1)资金筹集方面。①资金数量少,难以支撑环保工程的正常运行。我国主要依据部分资源消耗量和估算排污量来征税,征税范围较窄,纳税人和资源消费者不对称,许多资源消费和污染环境行为并未征税;②资金的取得缺少法律依据。主要表现为常借助于临时性行政手段和随意性罚款来取得环保资金,使环保产业由于缺少可持续的资金保证而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状态;③企业缺乏主动的环保参与和治理意识,与征税机关讨价还价,不肯交纳或拖欠税收;

(2)资金使用方面。①缺乏环保的专项规划,资金的使用方向无严格的界定,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和项目论证,更缺乏法律上的保证;②资金使用上的“长官意志”导致使用效益低下;③许多项目建设缺乏配套资金或不能及时到位,致使许多环保项目建设中断或建成后无法正常运转。

2.2对策

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须重构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机制,使其良性循环、再生利用。总体思路是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应严格遵循对称性原则。所谓对称性原则,指的是资金的来源与运用上数量和结构的协调状态。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征收资源税、污染税,建立相关基金来支持环保产业,以此促进人类生存的环境要素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

(1)开征资源税以期对资源予以补偿,促进对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为体现“公平税赋”和“重点保护”的原则,所有开发和使用资源的单位及个人均为纳税人,同时,将资源税划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区别征税。

(2)对有害于环境的活动课征污染税。主要细分为大气污染税、土地污染税、水污染税、噪声污染税。征税标准根据污染物的排放量(或资源的使用量)从量定额征收。税率全国统一,但考虑到地方治理污染的具体作用,可将其作为地方税。

(3)建立资源价格补偿基金。即便全面开征资源税、污染税,也无法补偿过去掠夺式开发造成的历史欠账。政府应根据目前的破坏程度及未来资源的稀缺状况,开征资源价格补偿基金(类似三峡工程的水电附加)用于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对现有资源的保护性开采。

(4)建立环保发展基金。各级政府应在预算中建立环保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本地重大环境整治工程、突发性重大污染事故的处理、区域结合部污染整治、外地区环保援助和赔偿等。这项基金应来自三个部分,即由资源税、污染税提取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和从预算收入中提取一部分。)对环保产业的减免税照顾。环保产业的运行依赖资源税和污染税,它不以眼前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而是以未来的生态效益为目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它应该处在产业政策保护的核心层,减免税理应成为财税的出发点。

(6)向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筹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贷款),广泛开展国际间和区域间的发展合作,拓展资金筹集渠道。

3资金的监管机制

(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法规,提高环保资金法律保证程度。首先,应依据《环保法》及国家其他法规,修订《资源税法》、修订《污染税法》、《资源价格补偿基金法》、《环保发展基金法》。其次,修订《预算法》,建立环境保护预算,在各级财政收支中,应单列“环保收入”项(即两税、两金),环保支出项,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再次,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者,应根据《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其惩罚标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2)对促进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责任重新进行定位,这是强化各部门资金监管责任的前提。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规划、组织和协调,组织辖区的综合治理,协调辖区内各部门的矛盾;财政部门,落实预算对资金进行专项管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指令拨付资金;环境保护部门的主要任务监督管理。人大按照公众的意愿,有权从立法执法各环节行使监督权。

(3)建立环保资金专供机构,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对环保资金应实行专项拨款、定期报账考核、结余留用制度。在财政部门设立“环保科”专门进行环保资金的使用管理。使用时,先由财政部门将该项资金交付“环保科”,环保科据对环保部门的考核下拨环保资金给环保部门。环保部门采用定期报账、定期考核,年终会同社会审计机构综合评定。评定标准可由污染治理技术部门颁布,达到预期标准的,结余资金可留用,并给予一定奖励。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9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量迅速增长,除中国以外的世界渔业产量在1980年代以后就趋于稳定并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则在改革开放以后迎来了渔业的大发展。2003年中国渔业总产量为4704.6万吨,比上一年增加3%。总产出中捕捞产量为1649.2万吨,约占总产量的35%。渔业对于我国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渔业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渠道,此外,合理发展的渔业还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渔业总产量逐年增加,但增长率却是逐年下降。捕捞业先是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飞速增长阶段,这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桎梏,给与微观经济部门自主经营权,提高了经济效率,带来了渔业的大发展。到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增速突然减慢,这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增长动力已经趋于衰弱,需要其它因素来推动产量增加。此后,随着渔业产业工业化的发展,捕捞技术的提高,又带来了一个新的渔业产量增长的高潮。而且到九十年代末,渔业产量增速明显下降。

渔业产量特别是捕捞产量的下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人口的增长,海上项目的建设,污染物对大海的过量排放等。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渔业资源缺乏管理所引起的过度捕捞,捕捞区域的扩大和捕捞强度的加大,造成渔业资源的严重破坏。渔业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它的使用不是无限度的。渔业资源的特点是当捕捞量不超过其自我更新量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稳定的产出,一旦超出其自我更新的能力,产量就会下降,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会使整个物种丧失再生能力,成为不可再生资源。世界粮农组织的报告显示世界各地普遍出现对渔业资源过度开发的情况,在中国所在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已经有8%的渔业资源达到了耗竭的水平,形不成渔汛;有76%的渔业资源处于完全开发状态,产量已达到极限;只有16%的渔业资源处于适度开发状态。而我国近海海域的情况由于地理特点的原因还要更加严重。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以下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渔业资源目前的这种状况显然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如《超越极限》中所描述的:指数增长不可能长期维持,最终不加限制的指数增长将带来对资源的毁灭性后果,引起崩溃。资源相对稀缺性的变化要有制度的变迁与之适应,而环境经济学所要做的就是要分析这种不符合效率和可持续目标的状况出现的原因,并找出对策。

2引起这种危机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造成目前渔业资源当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引起市场失灵。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效用或生产函数包括了一些实际变量,这些变量的取值由忽略了对这一经济主体的福利影响的其它主体决定。开放的渔场可以自由进入,渔业资源在使用上具有非排他性,由于高额利润驱动,渔民会不断地扩张生产,增加捕捞努力量,直到捕捞收益等于捕捞成本,即利润为零,达到个体的经济均衡点为止。因此最大可持续产量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必然要出现过度捕捞问题。捕捞者的过度捕捞行为对渔业资源具有破坏性,捕捞者只考虑其个人生产成本,不考虑其行为的社会成本。所以渔业资源的需求是过度的;供给由于具有公共物品性,进入者普遍存在搭便车行为,所以供给是不足的。

对外部性的纠正,就要给损害者一种激励,使其限制其行为对他人的损害,将外部性内部化,要达到这个目标有不同的方法。

2.1庇古税

庇古税是指对造成外部性的破坏者要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支付费用,支付额等于其所造成的损害额。庇古税的思想是引入一个价格,使损害者的破坏行为可以衡量。这样损害者可以把外部性纳入自己的效用或生产函数,做出对其自身也同时是对社会最有效率的选择。庇古税在环境污染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渔业问题上,对大型渔业企业收取一定的税费还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对于我国的个体渔民来说,由于数量过多,分布又比较分散,对其征税有一定的困难。

2.2调整产权

产权不明晰是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来源,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地界定所有权来消除外部效应导致的市场扭曲。使用产权调整的方法不同于庇古税,它不是引入一个价格,而是引入一个市场,通过界定清晰的产权,使各利益主体通过市场谈判,达成交易,从而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

产权是一个权力束,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决策权,让度权等。产权的安排有多种方式,要使产权安排能够对资源产生有效率的配置,产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所有权的排他性,所有权的可交易性,对所有权的宪法保护。

我国在渔业资源的产权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虽然从法律上来说,我国对于渔业资源的进入排他权有明确的限定,按照我国《渔业法》的规定,只有持有必需证件的渔船才能从事捕捞作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非法捕捞渔船却大量存在。即使无证捕捞被有效地排除在外,由于大量持证人的存在,渔业资源对他们来说还是事实上的自由准入。

对产权引起的外部性的解决思路,必须要建立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产权制度。依据上面所说的有效率产权安排的原则,各国设计了旨在通过完善产权来消除外部性负面效果的政策和规则。但这些调整产权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在我国具体实施的时候也同样面临一些困难,首先,我国在渔业信息的取得方面还有很大的缺陷。第二,配额的分配方法如何实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第三,如何加强规则的监督。另外这一制度还会因我国个体渔民所拥有的份额太小而无法实际操作,或者难以实现捕捞的规模和范围经济,特别是在像我国这样的渔民多资源少的国家。2.3自组织管理

建立在产权分析的基础上,奥斯特罗姆在经过对小规模共有资源问题的案例)●(研究,提出了解决共有资源问题的模型,强调了共有资源参与者有自发解决问题的能力。奥斯特罗姆条件共有八条,这八个条件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产权条件,“清晰界定的边界”,落实产权是自组织管理的基础。第二类是组织条件,“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强调各个地区存在资源的占用和供应的独特性,所以在规定占用的时间、地点、技术和资源单位数量的时候要因地制宜。“集体选择的安排”这一条件,也反映了对不同社区特殊性的考虑,即参与的经济利益体能够对规则的制定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不仅仅是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要求上一层级的权威不能干涉占用者集体设计制度的权利,这一权利是由更上一层级的权威以其宪法的形式确定。“分权制企业”这一条件要求有一个多层次的组织,将分散的群体通过一个个小的团体组织成较高层次的大团体,分别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第三类是规则的维护条件,“监督”与“分级制裁”结合起来,一起发挥作用。“冲突解决机制”要求较低成本的公共论坛的存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型式),对占用者之间或占用者与官员之间的冲突加以及时的协调解决。

奥斯特罗姆条件在相对小范围的共有资源情况下比较适用,参与者少,相互影响比较大,信息获得相对容易一些,比较倾向于由资源的占用者协商达成一致。但在参与者众多,公共资源本身边界并不清晰的渔业资源的情况下,其适用性仍需要研究。

3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对几种主要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理论的论述,我们发现每一种理论都有其优越性和相对的局限,没有哪一种理论可以简单地解决这一问题,也没有哪个单独的经济主体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在设计规则的时候,首先要从产权的角度,制定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符合上述三个原则的产权制度,其次,虽然自组织管理在较小范围内适用性比较强,但也不是说奥斯特罗姆的条件在这里就不适用。因为尽管从整体上说整个近海海域的渔业资源无法清晰地划分边界,但各个社区实际上活动的范围还是相对稳定的,还是能形成一个个小的利益团体。

我国《渔业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统一管理,地方层层细化的限额制度,但限额并没有具体的分配方法,所以些规定在具体的实施中还要吸取地方的意见,做出明确的规定。配额的分配方法,由各个海区根据当地渔业的历史和现实,在广泛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通过行政方式划分成个别市县配额和商业捕捞配额。渔业局可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将其拥有的配额进一步划分成总渔村可捕量和总休闲渔业可捕量,并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采用行政方式将总渔村可捕量划分成个别渔村配额,下达给各个渔村;社区配额分配方法上,政府由于不能获得完全信息,分配不可能符合当地的情况,应该给与一定的指导原则,由参与者自己协商,参考传统规则、地理特点和产品特点自行决定。对于休闲渔业可捕量和商业可捕量,可采用拍卖方式决定其归属,分别形成个别休闲渔业公司配额和个别商业可转让配额。

制度的有效实施首先当然是要靠规则制订的合理可实施性,但如果没有对规则的监督,那么再好的制度也难以长期维持下去。应该采纳奥斯特罗姆自组织管理理论中的思想,把政府监督和社区参与者的相互监督结合起来,设计多层次惩罚机制,建立处理冲突的各个级别的论坛。

另外,制度的转变要适应效率和可持续目标,效率和可持续性是随着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而变化的。在渔业问题上,法律法规必须与渔业的发展实际情况相适应。例如随着海洋生物种群的稀缺性的变化,某种数量曾经比较丰富渔业产品被过渡捕捞,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破坏,法律法规应做出及时反应,对此种物种的捕捞加以管理,本来没有限制配额的要及时引入配额制度。

要达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标,不能单靠经济方面的政策,相关政策必须加以配合才能使这些政策有效实施,例如做好信息的搜集,完善渔业统计体系,是建立配额制度的基础。同时,宣传教育也是必要和有效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渔业可持续发展产权

论文摘要:渔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渔业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和管理的不利,渔业资源面临普遍的过度开发,长此以往将难以为继。本文对我国渔业资源状况以及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比较了几种纠正这种低效率的理论和政策,指出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提出完善法律制度与健全市场相结合,政府政策规范与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奥斯特罗姆等。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2]刘新山。ITQ渔业管理制度与物权理论的关系。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11.

[3]梅多斯等。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慕永通。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困境与出路。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5]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0

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比较落后,科学技术水平有限,这使得我国的包装设计水平有限,许多的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的发展。

1浪费资源以及污染环境

在旧中国时期,我国的经济非常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尽可能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在生产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掠夺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包装行业,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法制不够完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而且我国以及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来对环境成本以及资源再生成本进行有效监管。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许多公司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完全忽视了可持续发展观的诸多要求,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情况。

2思想观念落后

我国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第三的大国,各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这就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我国的资源充沛,浪费一点没有关系。除此之外,许多的人都认为包装行业属于一个辅助性的行业,对于产品的包装只是为了在运输销售过程中对其提供一个保护的作用,对于包装自身所具有的附加价值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产品的包装设计,就不会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财力用于包装技术的改进以及材料的合理使用,因此,在这两种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下,设计师对于保护环境以及节约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

3对于包装的本质没有真正的认识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在包装消费方面,主体一般都是国内客户,因此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国内的因素,对于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没有足够重视,在对产品进行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其实用性功能。而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了贫富差距增大的情况,这也就使得包装领域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局面,一种表现为包装过剩,另一种则表现为包装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包装材料以及包装强度就很难满足保护产品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而这两种包装现象的产生,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生态社会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现代包装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1减少使用的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包装设计中首先应遵循的原则就是减少使用的原则。在这种原则的要求下,包装设计应该使用最少的原料以及能源来实现自身包装的目的,从而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受到这种原则的影响,相应地提出了最小化的理念,在相同功能的前提下,使用的资源越少越好。除此之外,还衍生出了标准化理念以及多功能理念,在标准化理念的指导下,现代包装设计应将相同功能的产品合二为一,从而实现减少使用的原则。而在多功能理念的指导下,应使包装产品具有多种用途,比如说一种包装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包装产品的作用,在打开以后,同时能够充当广告纸或者地图等功能,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使用。

2遵循重复使用的原则

在进行现代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应在一定程度上考虑重复使用的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的包装材料经久耐用,因此可以进行多次使用。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从而保证包装产品能够多次使用。应该注意的是,延长产品使用周期,并不仅仅是延长产品自身的使用寿命,也包含了产品零部件以及产品使用效率的延长。

3遵循循环使用的原则

循环使用的原则是现代包装设计必须考虑的原则之一,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提倡绿色环保的社会当中,循环使用的原则对于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循环使用,指的就是在物品的使用功能完成以后,能够在其他方面得到利用,成为可以使用的资源,而不是当作垃圾扔掉。在循环使用的原则下,现代包装不仅仅要考虑产品的设计,而且还要将其在使用完后的处理工作进行设计,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在现代包装设计中通过使102用可再生材料,比如玻璃、铝等,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使用难以回收再生的多层复合材料,从而避免大量垃圾的产生,为地球的生态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现代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1倡导绿色理念

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基本的内容就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因此在进行现代产品包装设计时,应采用绿色设计的理念,采取绿色包装的策略。绿色设计,指的是在产品设计寿命的整个过程中要做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少污染甚至是不污染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节约能源以及资源。实行这种策略的主要目标是缓和工业化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从而实现协调社会文明与工业发展的目的,因此,在进行现代商品的包装设计时,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绿色包装又可以称之为环境友好包装,在坚持这个原则进行设计时,必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要起到保护商品的作用,二是要尽可能地降低包装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对于环境的破坏。

2倡导适度化设计的原则

为了适应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应当适时地采取适当设计的策略。在适当设计理论的要求之下,现代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实行适度包装的原则,对于该地区的潜在资源、技术以及人才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与当地的发展状况相适应。采取适当设计的策略,有着其自身的要求,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并不能够提供足够的技术以及资金支持,这就需要充分地依靠当地的资源,从而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对一件包装设计的成功与否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商品自身的价值、使用环境以及消费对象等因素,尽可能地推行包装减量化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避免产生过度包装的情况,由此节约资源,进而促进现代包装设计行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

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包装产品不仅需要进行商品质量的竞争,还要进行品牌的竞争,因此,现代包装设计必须进行差异化创造,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批量生产,应该树立一种品牌意识,包装企业只有树立起强烈的品牌意识以后,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在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后,就可以通过各种独特的包装设计实体,将自身的品牌形象进行美化,让消费者从包装的形象中获得一种满足感,从而引导消费者进行产品的购买,促进自身经济利益的提升。在进行品牌包装设计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从一种因素考虑,应该结合各种因素,从图案、商标、造型、色彩以及材料等方面考虑,从而使自身设计的包装产品实现一种协调的局面,进而取得最佳的品牌效果。

4促进产品文化内涵的提升

在进行现代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应将人文思想融入到设计理念中,通过促进包装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自身的价值水平。在如今的社会中,任何一个产业在发展时都必须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弘扬。弘扬人文精神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要义,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是指引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前进的明亮灯塔。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1

(一)村寨概况

金坑红瑶寨是龙脊十三寨之一,隶属广西桂林市龙胜县和平乡,位于和平乡东北部,因地下金矿多和地形酷似一个大天坑而得名[1]。村寨距离桂林市约100km,距龙胜县城30.6km,东经103°26′,北纬103°26′。村土地总面积22.28平方公里,有水田746亩,旱地425亩,林地3656亩。大寨地处桂北高寒山区,境内山体陡峭,地势险峻,属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且森林覆盖率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冷热分明,干湿明显,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水量1543毫米[2]。

(二)旅游开发现状

金坑梯田的开发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旅游开发前金坑是龙胜各族自治县最贫困的山村之一。2003年政府投资400多万元,开通了双河口至大寨村的公路,大寨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如今,全村共有农家旅馆52家,床位达1500多张。结合“文明卫生屯”创建工作的开展,到2005年底,大寨村已有180多户完成了“五改一建设工程”,全村的卫生面貌大大改善。硬化的旅游道路达3000多米,寨底建有能停80辆汽车的停车场。如今大寨村共设有三个旅游景点,以石阶铺级而上。有“千层天梯”景观、“西山韶乐”景观、“金佛顶”景观等。站在观景台,游客可以尽享梯田美景,领略瑶族风情。据统计,2007年,到金坑梯田观光的中外游客已经达到了15万人,日游客量达180人,黄金周每天更是高达2000多人。随着游客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收入从2002年的948元猛增到2007年的3000元。

二、旅游开发中金坑红瑶文化面临的问题

(一)物质文化变迁

1.建筑文化变迁。旅游开发前,金坑红瑶建筑为全木结构的半边房,以杉木为材料,采用几何原理搭建而成,一层是用作关猪、牛、羊、鸡、鸭,堆放材料、安置厕所,煮猪食炉灶、砌房等。二层用来住人,中堂作香火神龛,左间为火塘,用来取暖、进餐,其余为卧室。三层则做储藏室,堆放粮食和杂物。随着旅游业的到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当地传统建筑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红瑶建筑无论是在结构、功能、还是在建筑材料和建筑工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往日的下罗盘、安梁木等仪式更是鲜有见之。

2.服饰文化变迁。服饰文化可谓是红瑶文化的亮点,也是红瑶得名的原因。旅游开发前红瑶,女性几乎都着民族服饰,以红衣为主,绣有春牛、龙凤、狮子、麒麟、鹿、山羊、蝴蝶、鸡、鸭、鹅、鱼、竹木、花草、八角等图案,特别是衣背正中挑绣的一对老虎印最为醒目。关于这对貌似官印的老虎印还有这样一段动人的传说:传说有一天皇帝上山打猎遇险,差一点被老虎吃了,是一个红瑶女救了他,为了答谢救命之恩,皇帝砍下虎爪,蘸上虎血,像印章一样印在瑶女的衣背上,传旨以后面君不用下跪。回家以后,这个瑶女在她所有的衣服上都用丝线绣上了虎爪印,就这样一代传一代,至今你还能够看到这虎爪印。旅游开发后,为吸引游客,节省成本和时间,红瑶服饰在制作方法和材质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更愿意从市场上买来现成的布料,用机子织布,摈弃了原来从种桑到制丝,从纺线到挑绣、从织布到蜡染的工序。

(二)制度文化变迁

红瑶自古以来都有选族长、定族规的习俗。凡较大的寨子也都有以寨子为单位的寨老组织,成年男女不拘姓氏、职业、贫富均可加入。对寨老的称呼,有的地方叫“寨老”,有的地方叫头人或“乖人”。寨老一般是自然形成的,由那些为人正直,聪明能干,热心公益,能说会道的中年男子担任,对内处理寨内村民纠纷,制定寨规,对外代表本寨与邻寨寨同处理如破坏公共水利,越界毁林开荒等公共事宜。寨老如其他村民一样参加劳动,没有报酬。如今,族长和寨老早已被村长和村支书这样的名称所取代,当笔者在大寨村问及族长和寨老的事情时,只有年纪稍大者能够说出先前寨老的名字,形成过程,原因以及权利和责任,年纪在20岁左右的几乎一无所知或半知半解。

(三)精神文化变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瑶不仅在其显性的精神文化,如、语言及文艺方面发生了变化,其隐性的精神文化——传统价值关更是受到了消极的影响。

红瑶的传统价值观念,是红瑶民族人民内在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在态度、行为上以稳定的形态表现出来的民族的个性特征。它记载着红瑶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轨迹,是红瑶民族人民在改造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的传统优良道德。

诚实善良、淳朴厚道是红瑶人民的普遍心理和品格。红瑶民族人民从一生下来就接受这样的教育,养成了整个民族尊老爱幼、克制忍让、互帮互助的性格特征。金坑红瑶寨旅游业的发展,使村民的物质和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的经济来源方式,以及与外界的接触交流增多,对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渐消失。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首先表现在村民对待老人的态度上。其次,红瑶传统价值观的改变还表现在村民之间的利益争端上。在与金坑红瑶寨村民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搞旅游后村民之间早已不再是互帮互助,不计报酬了。由于经济利益的争夺,竞争的存在,村民之间因相互拉客、压价,进而导致反目的事情时有发生。再次,红瑶传统价值观的改变还表现在对待游客的态度上。游客的增多使村民经常性的接触素不相识的人,由于这种人与人之间偶然短暂的接触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的,村民传统的好客习俗就大打折扣。于是旅游发展到今天,就出现了带路、穿民族服饰照相、与文物古迹合影都被索要金钱的现象。

三、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保护的必然选择

(一)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1.要提高红瑶民族人民的整体素质,加强民族文化保护的宣传和教育,鼓励旅游地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特别是要提高管理人才和导游人员的人文素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习惯,并维护和保持其完整性,使之真正能承担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所应开展的各项工作。

2.建立民族文化管理机构,成立一支专业性强、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保护队伍。要保障民间艺人的生活和保护其知识产权,尊重他们的劳动,使他们乐于传承民间文化,保证民间文化后继有人。

3.建立完善的游客服务体系,进行环境影响和环境承载力评估。首先建立不同环境管理条件和环境管理技术下的环境容量评估体系,以及确定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指标体系,尽可能地减少旅游对景观和环境造成的破坏。其次在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尽量把传统建筑保护下来,保持红瑶原生态文化环境。最后是要对资源进行补偿。在资源的开发中同时要发展资源,开发可再生资源。努力做到既要满足当代人开发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开发的需要。

(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是实现民族文化保护的条件。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水与舟的关系:“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1.要实现红瑶地区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根据开发旅游,规划先行的原则,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强化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一方面集思广益,制定与各个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确保旅游开发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从财政上支持红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维护、修复重要的文化遗产,对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民间艺人给予奖励。

2.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旅游管理部门应当适当将景区门票收入用于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并借助于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旅游业发展这一特点,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红瑶民族人民参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积极性,深入挖掘、整理、更新和提高传统民族文化的品位,如此也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开发。

(三)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1.要消除旅游业与当地社会的“隔离”现象。充分顾及红瑶居民的经济利益和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消除村民之间因参与旅游程度不同而带来的贫富差距,使人们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2.要提高居民文化水平,促进居民和外来游客之间的文化交流,学会与不同地区人交往,增进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强是非分辨能力,增加展示当地历史与文化的机会。

四、结语

金坑红瑶寨作为全国15个经典少数民族村寨之一,其旅游开发过程中所遭遇的文化变迁尴尬对整个社会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和启示。同时也向我们说明,在现代文明冲击中,如何使民族文化旅游得以保存、发展,如何使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所依托的人文环境得以保持,如何可持续健康的开发利用独特的民族文化,已成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合理引导,正确执行,方能保护民族文化,达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广宏,昊忠军。乡村民俗旅游原生态型开发的限量研究——以广西龙胜县大寨红瑶村为例[J].市场论坛,2006,(8).

[2]梁振然,程道品,任爽。龙胜金坑红瑶文化的挖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7).

[3]周丹。民族旅游与村寨文化变迁——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D].中国学位论文:四川大学。

[4]曾红。生态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积极影响初探——以滇西北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3).

[5]谭宇。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基于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分析[J].大连理工学院学报,2004,(6).

[6]高红艳。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J].经济问题探索,2003,(1).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2

过去的一年,中国邮政已经成功地迈出了步入良性循环的第一步,今年是国家取消对邮政补贴的第一年,而对邮政普遍服务的补偿机制尚未落实,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将如何促进邮政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邮政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计划经济形成的封闭保守和依赖保护观念,二是缺乏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素质和有效举措。本文将通过对危机感和职业化两个相关问题的阐述,为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一、危机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

中国有句古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代人讲“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都是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企业即人,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遇险不惊,应变自如;否则就会束手无策,最终难逃被淘汰命运。深圳华为公司正逢鼎盛时期,公司总裁却要员工警惕“华为的冬天”,说:“十年来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没有自豪感、荣誉感,而是危机感,也许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无独有偶,一些经营有方、功载史册的大公司经理,如海尔张瑞敏“如履薄冰”的心情,联想柳传志“不能打盹”的机制,无一不是在用危机感激励员工。

毋庸讳言,中国邮政正面临着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生存危机。

一是认识危机。这些年的发展成果和进步,有邮政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但首先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是市场需求增长拉动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进步,还是外延扩大为主,而内涵提高不足。我们只要在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经济核算、经营运行效率和成本以及服务水平、质量等方面认真反思一下,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内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究竟有哪些,还有多少差距。不能客观公正地估价成果与问题,就很难确立坚定的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信心。

二是市场竞争危机。竞争就在身边,它毫无情面地按照市场游戏规则,公平、公开评价和选择产品与企业,优胜劣汰。然而,计划经济所形成的依赖思想和官商作风,仍在影响着我们邮政职工的经营观念和行为,比如面对激烈竞争与经营困境,总是埋怨客观环境不利等。邮政因承担普遍服务和某些义务而亏损,争取国家补贴无可厚非,但不能停留在依赖保护上。邮政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虽有广阔市场前景,又有遍布全国城乡、至今仍独一无二的实物传递网络优势及信息、资金和物资三网合一发展电子商务的有利条件,但若缺乏竞争观念和危机意识,就会给竞争对手留下机会,一个由运输行业在大城市组建并很快沟通全国城乡的实物配送网络将会站立在邮政面前。诚然,“邮政永远存在”没错,但这里的“邮政”是指“产业”,是指国家经济必须的基础设施之一,也就是说市场需求必将永远存在,并非指某一经营实体。这一产业的未来究竟由谁来经营,经营权和市场占有将通过市场竞争公平、公开选择。

三是人才危机。这是关键性的危机,面对加入WTO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人才危机在我国有普遍性,邮政则更显窘迫。人的素质决定企业精神文化底蕴,也决定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作为一个团队的群体意识和行为所形成的价值理念,它是由企业信誉、功能、地位、作用及其内在素质决定的企业灵魂。危机意识也是其构成内容之一。企业有了这个灵魂作支柱,在碰到风险和灾难时,就能以巨大的抗争能力闯过难关。现在我们常讲的要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为员工的理念和行为?具体到企业经营困难和亏损时,为了使企业渡过难关,要大家减少收入,我们的领导和职工能愉快地接受吗?

人才决定企业命运。日本松下公司运用“冰船理念”激励员工,在公司内到处张贴内容为一艘大船即将撞上冰山的招贴画,上写“能挽救这条船的惟有你”;美国波音公司则用“情景学习法”培训员工,放一盘录像内容为一家电视台正在播出波音公司倒闭的新闻,画面上一批批垂头丧气的波音员工正在走出公司大门。他们就是通过这些尚未发生的危机来激起员工的危机意识。而我们的教育培训,却常常因“没时间、缺资金”而放弃,有时搞一下也多是为应付考核评估,真正为提高员工素质、确立危机意识的人才培育实在太少了。

四是改革创新危机。人的一生有各种坎坷,企业发展之路同样不平坦。出点差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错误”和有了错误不愿承认,缺乏自我批判意识。能主动认错和找差距,并能欢迎别人挑毛病,是有能力和信心的表现。作为企业领导要认识反对意见的价值,因为“反对意见”往往是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的结果,也是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资源。

时至今日,多数企业还是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一味宣扬,而敢于主动揭短亮丑者实在太少,这是对客户缺乏忠诚,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这种主观唯心的态度也是一种危机。企业若缺乏自我批判意识,就不会有创新能力,又何谈持续发展呢?

二、职业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

培养职业化人才不仅是解决人才危机的有效对策,也是实施邮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定性因素。所谓职业化,就是要做“内行”。这是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要求,更是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施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举措。由技术经济到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化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企业和公司负有管理职责的领导,他们已不再是2 0世纪初期象征权力和地位的老板,也不应是20世纪中期只对公司和员工负责的经理,而应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并能运用知识和智慧为企业及客户创造价值、善于激励员工积极性的经营管理专门人才。

当然,职业化的内涵很丰富,本文将仅针对与邮政经营发展现状有关的几个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是职业化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管理基础工作。这一问题看似旧话重提,但却是实实在在的需要。如在邮政经营活动中所表现的宣传推销多、市场调查少,价格竞争多、服务对策少,单打独斗多、集体策划少,公关人手多、管理能人少,指标任务多、培养提高少,以及一贯的重揽收轻投递等都是观念不适应和管理基础工作粗放的结果。

在当今社会,人们创造财富和经济发展的模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资本起决定作用到“知识雇佣资本”起支配作用,但知识只有通过和管理相结合才能产生成果。管理已经成为一切组织的基本功能,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基础。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就是要从本行业的属性、特征和经济运行规律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网络结构和作业流程;为每一机构、环节、工种确定明确的职责、功能和行为规则;组织实施员工培训和作业运行,对作业过程和服务质量制定标准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等。

二是职业化必须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要了解邮政;知彼,就是要了解客户。

难道邮政员工还不了解邮政吗?从一些考查中可知,邮政员工对邮政的了解多是感性认识和表面化的,而对邮政产业及产品的属性、特征和经济运行规律以及邮政市场与市场营销等方面深层次的认识,与职业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如对“邮政业务”这一名称,邮政员工尽人皆知,但对“邮政业务”就是“邮政服务”,就是“邮政产品”这一概念缺乏认识,因而要想真正提高邮政服务质量就缺乏思想基础。邮政服务作为一种特殊产品,也是商品,除只有一切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基本属性外,还有其他特殊属性与特征:如非物质属性,是无形服务,无直观性;市场交易时不涉及产权转移,而是一种服务承诺;服务方式和完美程度多样化、 多变化又不易计量,所以要讲求信誉,并采取多样化市场营销宣传方式;服务产品是一次性消费、客户有多次反复使用可能,一定要坚持以优质服务留住客户;服务产品不能积压延误,否则就会失去实际使用价值,对时限要求高,要迅速方便。此外,邮政服务性产品还具有两重属性和公用性,其结构分类和效益也具有特别属性与特征。作为邮政员工,若不了解邮政服务性产品的属性与特征,缺乏完整的邮政产品观念,也不了解产品决定企业的生命和前途,又怎么能热爱它并愿为其奉献一切呢?

了解客户当然更重要,因为客户是市场主导者。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变化、坚持“客户第一”,由尽力到尽心,投其所好,提供满足,是决定邮政经营发展和前途命运的关键。所以,必须把重视产品和竞争对手的目光转到重视市场客户上来。

三是职业化还须抓好教育培训以提高员工素质,这是实施职业化的根本举措,也是加强管理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的基本战略方针

除了危机感与职业化外,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的基本战略方针还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方针。对企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来说,以人为本应体现在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就是要认识员工的价值,尊重其人格,重视其尊严,并能为其工作、生活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条件,从而激励员工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甘愿为企业奉献其聪明、才智、时间和精力;对外,就是要尊重客户的人格和尊严,除为其提供优质、高效、低成本、高增值的产品和服务外,还应站在客户立场上,从客户利益出发,为其创造价值并了解其需求和变化,应把每一次营销服务都当成一次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信任,让客户享受一次做人的尊严,得到一次真正的满足。

不能把职工当成简单推销工具,下任务让其去挤占市场,而应通过制定企业营销战略,认真进行市场调查预测,让员工知道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提高其发现市场和创造市场的主动能力,以促进业务的稳定增长。同样,也不能把客户只当成销售对象,一味推销以致引起反感,而应让其感到真正是为他们的利益着想。

其次,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作风。一是要认真办事,因为认真的作风往往比方法本身更重要,“认真是管理成功的点金术”;二是不能做假,老老实实做人做事,因为做假既害人,也害己;三是承诺要兑现,说到做到、讲究信用。求真务实的实质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人为炒作,更不要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而要认真探索并坚持按邮政本身内在规律办事,就能使之步入良性循环并持续稳定发展。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3

(1)养老保险细分出来的各类项目,应被归整并统一。

制度构架特有的一致属性,被表征成项目类别的互通及统一。从现状看,多元态势的多轨机制,拟定出来的项目没能统一。这样的态势下,金额项目特有的差异,凸显了没能公平地划分。为此,要创设可持续态势的养老保险,就应分出细化的项目,在这样的根基之上,寻找出一致架构下的分支项目。

(2)费基费率的更替,应凸显科学特性。

科学拟定出来的费基费率,是机制固有的中心内涵。这样的配置路径,密切关联着生命周期以内的费用负担,也关涉各个地段以内的参保者。碎片化架构下的统筹层次,让细分出来的费基费率,也潜藏着偏大的差别。经济发达的特有区域以内,统筹基金存留着的结余偏多,这样的态势下,体系能自动去调整费率及基准,从而拓展市场。欠发达的特有区段之内,统筹金额应当被缩减,从而严格依循设定好的费率政策,让个体去担负预设的保险负担,这样的负担偏高。为此,建构在一致费率根基之上的养老保险,能实现原有的机制统一。

2拟定最佳项目

养老保险范畴以内的适宜项目,是促动可持续的依托。设定出来的细化项目,凸显了细分出来的责任负担。若细化的职责明晰,那么各种主体就能彼此协作,获取更多的合作收益。政府及区域以内的个人,是这个范畴的责任主体。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分担方式,与拟定的保险项目密切相关。城乡范畴内的居民、机关及特有的事业单位,都覆盖了预设的这种机制。养老保险拟定出来的内涵,凸显了偏大的差别。不同特性的项目,缺失衔接依托的接口;经办及管控特有的权能分隔,配置好的服务资源,也缺失应有的平衡性。这样一来,不同群体接纳的保障权益,就带有不公平的弊病。为此,要平衡这个范围内的受益者,创设最佳情形下的细化项目,促动公平机制的建构。明辨了人群特有的整体需求,就要预设互补态势下的多个层级,提升机制原有的可靠特性。再分配范畴以内的手段,包含惯常提到的税收、转移支付及社保。若要延展覆盖面积,应创设均一的养老金数额、比例缴纳的职业养老金、个体激励用到的资金。例如:均一费率范畴内的基本保险金,可以分出基础特性的养老金、附加特性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存留着的这种资金。比例缴纳特有的养老金,包含事业年金、企业范畴内的这种年金、公务员特有的这种年金。依循强制化及特有的弹性原则,如上的职业养老金,应覆盖到偏大的群体。第三个层次内的养老规划,凸显了激励特性及关涉的政策指引,包含个体特有的养老储蓄、明晰的职责主体、拟定出来的款项比例、预设的支持条件。

3费率及费基的更替

养老保险这一机制,能协同化解特有的老龄风险,机制固有的核心,包含动态架构下的机制平衡。若要更替既有的这种机制,则应明辨经济进展的态势,并考量动态特性的平衡。创设出来的最佳架构之下,均衡特性的费率,表征着金额公平;依循比例的缴纳,表征着效能特性。为此,创设公平态势下的费基费率,并限制缴纳时间及工作年段,能促动机制的持续延展。养老保险依循的费基,有着明晰的确认规则,然而,个体收入凸显出多元路径的情形下,企业平日以内的经营波动,增添了费基特有的确认难度。缴纳出来的这些费用,可看成延期态势下的偿付。养老保险预设的费率,密切关联着担负能力。若费率被预设了,那么收入偏低的特有群体,就会受到偏大的这一干扰。由此可见,费率水准依托的根基,应是测算得来的缴纳能力。

4结语